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距不可能太大。这个事实对员工效率的提高有着负面的影响——如果每个人付出和贡献差距都很大,而收入差别却不大,那么,这就是对优秀员工积极性的扼杀。所以,“胡萝卜”只能是少数高效率员工的所得。
惰性在落后的制度中滋生,表现出工作的低效率。老牌公司在意识到这种弊端之后,其企业文化转型工作就应该得到迅速展开。埃克森公司和美孚公司的合并,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范例。他们的经历,为拖延时间者提出了六条忠告。
惰性在拖延中滋生(2)
1.拖延不是一种无所谓的耽搁。一个CEO可能因为没能及时做出关键性的决定而遭到失败,很多损失是无法挽回的,这就像延误了看病时间,就会给人的生命带来无可挽回的影响一样。
2.从习惯拖延的一个具体方面突破,一种得到解脱和成功的感觉将会帮助我们全面地克服它。
3.拟定一个完成工作任务的期限,给自己加压,并让身边的人都知道我们的期限,让他们看到我们如期完成。
4.有些人因为害怕自己干得不那么完美无缺,而搁置了工作,拖延了时间,所以不要因为追求十全十美的业绩而裹足不前。
5.接到新的工作任务,就立即切实地行动起来。
6.现在就去做自己一直在拖延的工作。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拖延时间真的是毫无必要,而且很可能会喜欢上自己一拖再拖的这项工作,从而改变拖延,逐步消除拖延的烦恼。
是的,诸如“再等一会儿”、“明天开始做”这样的语言或者这种心理意念,真的是一刻也不能在我们员工的心里存在。
赶紧列出自己的行动计划,从现在就开始去做!
改变拖延的恶习(1)
○时间不允许浪费。我们必须高效率工作,活得像明天就要死去一样!
——约翰·丹尼斯
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终点到底在什么地方,所以,我们不能够在那里慢慢腾腾地工作。我们要尽量利用自己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去推动自己,让自己实现既定的目标。
很多时候,我们在很舒适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浪费了时间。拖延,也是我们给自己找到的一个安于现状的借口。
约翰?丹尼斯先生说过:“我们要不断地改变那些又黑又粘的原油在分解塔中的环境,来得到优质的石油产品,而最终的副产品——沥青,是不会进入汽车发动机的。改变一个人拖延的习惯,同样要不间断地改变他的职业环境和思维环境,让他很优秀地进入所在的职业。”
是的,面对拖延这种恶习的时候,我们必须改变思维的环境,这就要我们去自我实践,去自我“投资”,其目的就是自动自发地工作。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修正的能力,即使他具备其他一些优秀条件,也无法高效率地完成自身的工作。这是因为,即使我们有着自我促进的愿望,即使我们处于最佳状态,但如果没有百折不挠的修炼,我们一样永远不能达到自己所预定的工作目标。
我们每天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都在证实和支持着我们目前的自我认定。我们持续不断地注意保持和证明着今天“我是谁”,这样坚持几年,我们就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自我,逐渐习惯这一认定,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个稳定的内部标准。
拖延的“蜘蛛网”,可以在习惯中变成铁链。自我修正能够打破这种习惯,能够使我们的自我意象或者思想产生持久的变化,帮助我们达到目标。在自我修正中,会有一些语言、图画、观念和情绪反复地告诉我们,我们正在赢得每一个重要的个人胜利。归根结底,自我修正是一种自我暗示,是一种思想的实践。
一家杂志有过这样的报道——
有研究人员把水平相似的足球队员分为三个小组,告诉第一个小组停止练习射门一个月,第二个小组在一个月之内做到每天下午在足球场上练习射门一个小时,第三个小组在一个月中每天在自己的想象中练习一个小时射门。结果,第一组射门的成功率由39%降到了37%;第二组射门的成功率由39%上升到了41%;第三组射门的成功率由39%提高到了42。5%。
这是一个让不少人意外的结论!在想象中练习射门技术,怎么能够比在足球场中练习射门技术要提高得快呢?很简单,因为在我们的想象中,我们踢出的球都进入了球门!成功者就是这样,他们不断地创造或者模拟着他们想要获得的经历,模拟着成功,仿佛他们就是一个成功者。结果,他们就成为了成功者。
我们身边的许多成功者,几乎都是心理调整方面的大师。他们懂得让自我修正处于不断提高的状态中。他们虽然有时候没有工作,但他们在不停顿的想象练习中,使自己的工作熟练度得到了不断提高。
克服拖延,当然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不间断的想象练习,完全可以使我们拖延的习惯渐渐隐退、消失,使我们成为高效率的成功者。
“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我们可以暂时降低标准,来扔掉背负在肩头的我们称之为拖延的‘老巫婆’。”我想,约翰?丹尼斯先生的这种说法应该没有错,我们没有必要耽搁太多的时间去买一条上好的皮带,我们要做的是立刻让它在自己的手上得到“修理”。
这就如同人们常常面临追求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两难选择,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上司交待给你一个具体任务,任务本身常常带有短平快的性质,这时候,切忌犯“简单任务复杂化”的错误,使自己陷入拖延的被动境地。
我们的青年人常常想着获得一鸣惊人的业绩,上司初次交给的任务常常想高标准完成,以显示实力和才干,追求完美到每一个细节。公司强调的,一般是以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成本、合适的人物、合适的价钱来完成合适质量的工作,这里的“合适”不是“完美”,而是恰当,或者叫做适可而止。
当然,这就需要我们在公司里学会了解任务的基线。任务的基线,就是事务的合格水平。也就是说,它既不将成功的前景设想得太完美,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也不将自己能力设定得太低而失去来自上司的信任。了解事情或任务的基线,我们就能够给自己留出一定的余地,就能够坚持自己的挑战目标,并且做到游刃有余地完成任务,而不会因盲目追求事务的完美而延误时间,以至背上拖延的恶名。
很多事务主管所希望看到的,是一件事情已经得到落实或者操作,并为周围大多数人所接受,这就已经足够了。而追求完美,常常使人拘泥于细节,从而无法开展工作,错失完成任务的时间,给自己的上司造成拖延的印象。
另外,如果不让拖延成为恶习,我们还应该记住:
1.职场事务纷杂,往往容易使人瞻前顾后,求稳怕变,惟恐失去已经取得的成就,拖延逐渐成习,往昔的“挑战者”就会不思进取,事业无为。
2.业绩平平,关键在于不爱动脑,不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人的神经系统不能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就会像久置不用的机器一样渐渐锈蚀,思维就会变得迟钝,应激能力就会变差。
改变拖延的恶习(2)
我们要讨论,或者说应该明确的是:我们必须立刻离开培养拖延的温床,牢记财富和幸福生活不可能由拖延为我们带来。
第二章 付诸行动,立刻去做
?
成功的秘诀就是行动,就是“现在就做”。
许多人做事总要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再行动,孰不知,良好的条件是等不来的,惟有依靠行动才能创造有利条件。只要做起来,哪怕很小的事,哪怕只有五分钟,也是一个好的开端,就会带动我们容易地做好更多的事情。
* 借口是失败的温床(1)
* 借口是失败的温床(2)
* 服从必须有理性(1)
* 服从必须有理性(2)
* 困境突破,快乐执行(1)
* 困境突破,快乐执行(2)
借口是失败的温床(1)
○三思而后行,然后就全力投入行动。——索卢斯特
谁在为拖延时间找借口,谁就是在为浪费生命找借口。浪费生命是最大的失败。
借口有两种,一种是以某事为理由(非真正的理由);一种是假托的理由。虽然人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找点小借口无伤大雅,但是,寻找借口成为了习惯,那它就只能是庸者的护身符,强盗的利剑,懦夫的盾牌。
找借口是世界最容易办到的事情之一,因为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借口去自我安慰,掩饰自己的错误。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这样,有的人常常把“拖延时间”归咎于外界因素,总是要去找一些敷衍上司或者其他人的借口,其实这些人是在敷衍自己。拖延时间的是自己,由此而受害的必然也是自己。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听到这样的一些借口:上班晚了,会有“路上堵车”、“手表停了”的借口;生意赔了,有“对手太精明了”的借口。不在自己的身上去找原因,不去立刻设法杜绝问题的再次发生。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养成一个习惯:不去做现在可以做的事情,却下决心要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去做。这样,我们便心安理得地不去马上采取行动,同时安慰自己,说自己并没有真正放弃决心要做的事情。我们一方面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做出自己将要改变的声明,这种声明就没有任何意义。这样做的人,不过是都是一些缺乏毅力的人,最后都将一事无成。
当然,语言未必能够表明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而只有行为才能够切实地反映出我们的本质。只要有决心,我们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任何意愿。要知道,我们其实并不脆弱,而且是非常坚强、非常有能力的。然而,如果我们把事情推迟到未来去做,我们就是在逃避现实,甚至是在欺骗自己。拖延时间的心理,只会使我们在“现在”这个时段更加懦弱,并且耽于幻想。也就是说,我们总是希望情况会有所好转,但却始终无法成功。
拖延时间,意味着虚度光阴、无所事事,无所事事会使我们感到厌倦无聊。看看那些取得过最佳成绩的人,他们都是没有时间议论别人的,也没有时间闲着,他们总是忙于自己的实际工作。如果利用“现在”做一些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或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我们就永远不会厌倦工作和生活。
不为拖延找借口,我们的工作第一步就是“开始”,即使心存恐惧也要这么做。
“不要认为整个工作的程序马上都能够全部设计出来,因为每一步工作都是最伟大的工作的开始”。这是我从所做过的事务中得到的体会。
我曾经在通用公司内务部出任副部长一职,每天接收的信息特别多,既有来自总部的几乎数不清的指令,又有来自各个分公司的各种上传资料等等。在这份工作中,我学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也包括教训——其中之一就是有些人在组织中职务级别不高,但却能够给组织带来很大的变化。我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就是勇气。
在某些时候,人们容易提不起勇气,心存恐惧。我也曾经恐惧过工作。在处理一些公司难题的时候,有人说我很勇敢,有些报纸甚至说我是个“无畏的第二管家”。但是,我具有“勇气”,并不能够说我就没有存在过恐惧,因为“勇气”其实就是面对恐惧仍然行动的行为。如果你现在担心将来的境况,担心将来能够做什么工作,不清楚自己将往什么地方走,那么,你不妨记住:我体现勇气的机会来了,现在重要的是走出第一步。
我现在的工作是演讲和专业咨询,为一些公司的高级职员做职业培训,给一些知名的公司解决问题。这是我自己选择的生活或者说是职业生涯。
有人为我担心,说我不应该做这么多的工作,担心我胜任不了。其实,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证明我自己,并不是我知道终点,我所想的只是现在接受挑战,去解决很多无法预料的问题。我没有替自己找借口的习惯,我需要的是再加快自己的行动速度。我可以在行动中看到机会,即使是心怀恐惧,也要采取行动,走出第一步,即使不知道后面的路怎么走也要走出第一步。不知道你同意不同意我的这些做法可以为你提供借鉴,同意不同意我曾经做过的事情也可以成为你现在和将来都可以做的事情。我相信的是,你会在你的奋斗中突破恐惧的心理。
在2003年全美石油工业首脑峰会之后,俄亥俄州石油公司的总裁拉菲尔先生和我聊天,给我和约翰?丹尼斯以及他的助手乔治?哈里森讲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
安东尼是一个部门主管,每天醒来就一头扎进工作堆里,忙得焦头烂额,寝食不安,整个人都快要崩溃了。于是,安东尼去请教一位成功的公司经理。
来到这位公司经理的办公室之时,安东尼看见他正在接听一个电话。听得出来,和他通话的是他的一个下属,而这位经理很快就给对方作出了工作指示。刚放下电话,他又迅速签署了一份秘书送进来的文件。接着又是电话询问,又是下属请示,公司经理都马上给予了答复。
半个小时过去了,终于再也没有他人“打扰”,这位公司经理于是转过头来问安东尼有何贵干。安东尼站起身来说:“本来我是想请教您,身为一个全球知名公司的部门经理,您是如何处理好那么多的工作的,但现在不用了,您已经通过您的行动给了我一个明确的答案。我明白自己的毛病出在哪儿了,您是现在就把经手的问题解决掉,而我却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先接下来,等一会儿再说,结果您的办公桌上空空如也,我办公桌上的文件却堆积如山。”
借口是失败的温床(2)
这个小故事给我的感触其实也不小,他让我知道了一个人、一个团队能否在自己的事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秘诀就在于从现在开始不要把事务拖延到一起去集中处理,而是行动起来,立刻去做好正在经手的每一件事。
话说回头,管理好时间,我们就不需要为自己行动的拖延去寻找借口。
记得托马斯?爱迪生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时间,拖延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当然,成功人士都是这么认为的,而这种看似浅显的认识,应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具体说起来,我们应该怎样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呢?
1.做一个当天时间运用计划,分出事务的轻重缓急,记住现在必须做的事情。
2.拒绝不速之客的方法是:道歉,声明日程已经排满,要事可以另约时间(或将约谈时间选在托式锥危?/p》
3.电话涉及的事项很多,那就可以简单地记下来,然后斟酌一一完成。
4.轻轻松松,注重适时适当的休息。
5.学会放弃,不强求完美。
关于最后一条,需要说明的是,完美主义者和办事拖拉的人同样浪费时间。虽然有些时候我们不可能把工作干得完美无缺,但是,我们已经在一个确定的期限里完成了我们所能够做到的最好的工作,对我们来说就已经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决不拖延的人都懂得什么时候值得为完美而努力,什么时候只有放弃完美才可以足够好。
当然,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我们就不可能因为拖延了时间而去给自己寻找什么借口了。
服从必须有理性(1)
○不要买虽然便宜但你并不需要的东西,因为它对你而言是非常昂贵的。——托马斯?杰弗逊
对待工作,应该有着宗教般的虔诚。
一个公司就好像一个球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身为队长,选定了球员并委派球员到不同的岗位,球员就应该在其岗位上为这个“球队”做出应有的贡献。
公司进入市场,就如同球队进入赛场,当比赛开始的时候,队长委派我们做前锋,我们就应该在前锋这个岗位好好工作;委派我们做守门员,我们就应该安守这个岗位,不要让球悄悄地溜了进去,或者大摇大摆地闯了进去,无论前锋发生什么事情,我们也不可以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除非得到队长允许,调派到别的岗位,否则,我们的“窜岗”就会使团队因为我们的失职而功亏一篑。
任何一个公司都是这样,服从是“赢球”的先决条件,也是公司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一个一线员工,作为一个主管或者经理,都应该积极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及分配。惟有如此,公司“赢球”的机会才会越来越多,才能够与别的更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