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之谜--李晓西-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之谜李晓西

    2002年06月03日 11:35

    主持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圣凯诺·世纪大讲堂。我们经常从电视里广播里听到我们的经济正在高速的增长,可是我们偶然又听说,我们邻居的阿姨和叔叔下岗了,那么我们又怀疑我们的经济是有问题,可是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的门前起了一条高速公路,那我们经济到底是好是坏呢?主持人阿忆今天给大家请来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经济系教授李晓西先生,他给我们带来的讲演题目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之谜〃。大家往我的左方看,这就是李教授,大家鼓掌欢迎。 

    谢谢您来。按照惯例我先要跟您聊一聊,让大家了解您。我在网上发现了这样一条消息,我给大家读一读。这网上是这么介绍您的,在国务院研究室主持宏观司的李晓西,首先有个头衔了,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也就是1949年生人,现在应该是53岁。下面就开始有我的问题了,文章这样写道,从小他就同以〃玩汽车〃为生的父亲转战兰州、酒泉、敦煌、成都,从小就受到西部文化的深厚熏陶,他先在成都、敦煌、兰州读完了小学、中学、大学,1991年从兰州大学考入中国社科院深造,待他获得了博士学位,一走上社会就显现出其宏观经济和政策研究的强劲实力,里面没有错误信息吧? 

    李晓西:强劲实力好像有点不敢当。 

    主持人:是虚弱的实力? 

    李晓西:有一点理论基础吧。 

    主持人:好,下面紧跟着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说很详细的信息没有告诉我们,您的出生地在哪里?? 

    李晓西:我出生在兰州 

    主持人:好,下面又有一段评论,这个评论说,在大西北人们经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大西北出了那么多的经济学家,尤其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可其经济却迟迟发展不起来?您听过这种说法吗? 

    李晓西:我听过。 

    主持人:我们经常在经济界说,有西北军团,就把您也列到西北军团里了,说这些老师都是西北出来的,他们的经济理论研究得非常好,但是他们的家乡非常落后。 

    李晓西:我想有这样的道理。西北落后,实际上也不是这一代人开始的,它有它的自然环境,它的条件(因素),在几千年中间整个相比都是比较落后的地方。 

    主持人:你们这些军团这些经济学家,没有想联合起来经常开个会,搞个沙龙研究一下怎么把家乡给搞富裕一点? 

    李晓西:我想这个改变西北面貌,可能也还不是这几人的力量能做到,也许可以出一部分力量添砖加瓦或者还添一个大梁。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咱们就离开西北话题。在您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真实与否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会有一部分精力在考虑西北,一部分考虑整体,整体我们的经济数字指标是一直在往上升,西北那个地方是拖后腿的,还是助一臂之力?我想可能是拖后腿的。 

    李晓西:西部这两年的增长速度是相对加快了。应该说,就比如说投资也好 

    或者它的经济增长好些指标来讲,不是往后面的而是前面的,甚至超过了东部,有些经济增长的速度,它虽然落后,落后是它的底盘低,但是它的增长速度正因为落后,增长速度可能高。 

    主持人:反倒快。 

    李晓西:对, 100斤的小麦增长到200斤是翻一番,500斤的小麦增长到530斤可是不容易,可是它不叫翻一番,它增长了百分之几,就是这个道理,它增长了百分之百,所以它这个百分之百综合起来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算起来就比较大的一块。 

    主持人:我的想像就是跟真实的正好相反,那么下面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就马上请李教授给我们带来他的讲演报告,报告名字叫〃中国经济增长真实性之谜〃,有请。 

    李晓西:我想我这个问题可能也不完全是一个短期的问题,也是一个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发展问题。我这个题目大家可以看一看〃中国经济增长真实性之谜〃,这个题目它实际上涉及到了有经济学,毫无疑问,因为你的经济增长怎么样,是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反差等等,涉及到经济学,同时它还会涉及到哲学,为什么呢?什么叫真实性?比如说我讲一个想法,叫做所有不真实的东西加在一块接近于事物的真实,我出这个命题会不会是一个哲学的命题?大家会说,所有的不真实加一块会接近于真实,接近事物本质性的真实,为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因为事物本身,它的实质是对立统一的东西,因此它往往是加很多矛盾的东西才组合成了一个真正的事物,也许我还说一句话,所有局部都是真实的东西加起来,有可能接近全部或者整体的真实,那么这就可能是一个哲学的问题,就不光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同时我想还可以涉及法律的问题,如果是行政部门,或者如果是有权利的部门或者什么样的,它故意不真实,那么它是不是违法?如果再进一步问,如果我们在不真实的方面是由制度性造成了很多不真实,那么我们的制度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是不是也涉及到了,因此我想我这个题目的破题,会给大家这样一个印象,它是一个很综合的。 

    那么我想现在我们就首先讲讲背景。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几年前中国经济学界内部,已经讨论得很热了,现在最热的是国外。最近基本上国外很多的报纸、杂志都在讨论,说中国经济的增长它一方面给人感觉是一枝独秀,另一方面感觉到中国经济的问题太多。那么在两年前克鲁克曼,这是一个美国有名的经济学家,他写了一本书叫《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其中他专门涉及到有一条,讲到中国经济,有些文章说中国经济是下一个,什么下一个?大家知道1997 1998年多米诺骨牌往下倒的时候,下一个是谁?他说典型的是中国,有些人引用这句话说,是不是下一个是中国?那么他后面还有一段话,我觉得我们要全部引证的话,他说,但是这只是可能,由於中国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因此也可能不是了。但是这个问题本身是尖锐的,因此他要说这句话,大家就不得不掂量一下,这是有份量的话,而不是说随便谈谈而已。因此我想也是一个值得我们考虑的背景。 

    那么顺便再讲一下,这个题目还有什么意思?如果对搞经济学的同学来讲,它其中还有一个,给你提供了一个研究或者成功的机遇。因为当年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美国经济也出现了经济增长之谜,它那个时候经济增长之谜是什么事?劳动,尤其是资本投入下降的情况下,经济高速增长,因此他们说是谁在里面起作用?后来发现是谁呢?发现同样的也是投入了劳动,但是这个劳动它的值不一样了,而我们传统经济学都认为是同值的,把劳动的投入当做同值来看待的,而他们认为是不同值,它的知识含量高了,因此产生了人力资本的学说,而为此有两个人得了诺贝尔奖一个舒尔茨,一个是贝克尔。 

    因此在解释了美国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增长之谜,会出现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此我想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可能对青年人来讲,甚至对我们来讲还是有某种诱惑。我们研究研究,只不过我们现在和它不是找谁是在里面做贡献者,而是我们是(讨论)真实还是不真实,这个题目还有区别性,我们可能涉及面就更广、更复杂。那么我想这就是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背景。 

    那我想回到正题了,正题也就是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中国经济增长是真实的还是不真实的,如果我要想证明它的真实性,如果按刚才咱们讲的那些东西,我可以找很多的论据来证明它的真实。如果我要讲它有很多危机,我相信,我同样也可以找很多的论据来证明。首先我想谈一个金融机构的存款问题,金融机构它的存款在这些年,从1978年到2001年由1000亿增长到了14万亿,那么这个数字增长应该是非常大的一个增长,现在为什么要用他们的数字,因为他们的数字帐上是趴着的,有字的,签了东西的,你的数字是编不出来的,你要编这个数字,你就可以查看银行帐,这个帐上是有的,这个数字的增长应该是非常高的,它高过大概增长会在130倍,比我们GDP增长高得多,同时在GDP中占的比重30%多,现在上升到150%,就是说这个金融机构存款和GDP相比,它现在是150%,那增长是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我想我们可以看一看。 

    再一个人民的生活指标。远的不说,前两个月今年的元月份和二月份,我们人民整体增加电话是1700万部,如果在欧洲吓死人的数字,就一个数字大家可以看到现在家家户户装电话了,就前两个月增加了1700万部,而据说我们的移动电话的数字在全世界现在已经是第一了,那么这个肯定是,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那么这个生活的增长,我想是毫无疑问。 

    说明这个提高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看国家的钱怎么样。我们看我们的外汇储备,我们到今年一季度末,我们的外汇储备大概是2200多亿,就这个季度和上个季度比增长也是17%,当然外汇储备增多也会有很多结构性的问题,包括存款都会有结构性(问题),但就这个事实本身已经证明我们现在确确实实,我们经济是靠增长才换回了这些东西的。 

    现在围绕这个真实不真实,还有一个问题是有一种说法是宏观看好,微观不妙。这个提法上也好几年了,也不是今天刚提来的,就是说宏观形势一说这么好那么好,什么增长是多少了,好像形势很好,微观形势很不妙。你找到企业聊一聊,或者是跑到乡镇里面,问问你的财政情况都不怎么样,都欠帐,因此说这个东西也是反映我们形势不真实,我想这个问题是存在的。 

    但是现在的问题,我们要看怎么来看待这个事情。首先一个就是宏观看好和微观看得不好,有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当然是一个改革和发展关系问题,实际上我们看在宏观改革的时候,很多在增长指标上能够充分体现出来,而很多改革东西,在微观,在企业层面上看,很多对企业下岗,结构性调整,然后是破产。 

    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在我们转轨中间,这个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说,我们希望他们都不下岗,那会是一个什么局面,那就是说我们结构大调整是调整不了的。再一个我们冗员,我们已经进了那么多冗员,下不来,我们的效率上不去,因此这个调整的过程会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但是这个过程在转轨中间,向市场经济走,是不可避免。因此有很大一批社会阶层,有很大一批人,我们自己的亲戚朋友,父老乡亲,他们得承受这个痛苦。现在的问题是,政府怎么样解决好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好他们下岗以后怎么生活,重新就业问题,我想这是一个原因。 

    再一个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社会学角度看,增长快的部分和增长慢的部分,甚至增长很落后的部分,他的声音谁低,声音的(分贝谁高)。你比如说,我们现在这么说,在我们班上50个人,我们要选20个人给你们什么什么的好事,这就不说了,还有20个人次好事,有10个人是不太好的一个事,假如说分配吧。有的是最好的,还有的次好的,有的是不好的,甚至10个,还有5个人,很少,但是教室,你会听到10个人的声音压倒了40个人,得到了好事的人还吵什么,他不要说话了,声音会低的,他的音贝会下来的,我觉得。 

    而困难的他一定要往政府靠,你要给我补贴,你要给什么,而且社会舆论当然要同情弱势,同情他们,因此大家报。因此这一点我想也是从社会角度来讲,这个弱的方面的声音相对会强一点,这个我觉得是正常的,而且我一点没有贬低他们的意思,我觉得他们应该强一点,大家都关心他们,只是我在说,我们在看这个问题的时候要看一个整个结构,谁好,谁坏, 要看完结构 ,再一个看平均数,最后再看个体,就是面的问题和深度的问题都要有。 

    再一个我想还有一个什么原因呢,就是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宏观也好,微观也好,它的指标实际上都是一个很复杂的指标体系,不是单一的,但是我们现在容易用单一指标。你比如说宏观指标我们现在容易用GDP,好像经济增长速度怎么怎么样,以它来表示好,不好。实际上我们知道学宏观经济学的都知道,宏观经济目标起码有四个,又要增长怎么样;还有物价怎么样,物价要平稳,币制稳定;然后还有失业情况怎么样;还有看看你国企收支是不是平衡,起码是四个,这是比较公认的。 

    那么如果这样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宏观指标中间的失业指标也很不理想,下岗这么多。那么我们怎么能说宏观整个就都好,因此我的意思是说宏观好,但不是全好,中间也有不好;同样我们说微观不好,微观不好也不是全不好,微观指标也有很多很多的指标。你比如说,前两年石油涨价的时候,你到石油公司去看,石油公司那时候钱特别多,因为它的一桶油从8美元一下涨到29美元至30美元,你想想它的钱能少吗,国外涨价顺便把国内的也翘起来了,但是那个时候,实际最开始那个阶段据我知道石油系统它就是有钱,钱来的时候,也是觉得今年怎么效益这么好,后两年慢慢地大家都在说石油怎么样,刚开始最初的时候,最初的反应大家都没有,也没有去讨论这个问题,像类似的事是很多的。 

    因此这种情况下,像有一批指标还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宏观的好中有不好,微观的不好中有好,因此总体来讲,我们完全用这个宏观好,微观不好,这个概括也是不全的。总之我想这里面会有一些错觉,但是成绩和问题都会存在。 

    现在还有个更严重的问题,我想我往下延伸,引申一个可能更严重的问题,更严重的问题是说,你现在说的短期好不算好,长期好才算好,你现在短期你动员了这么多资源,透支了未来,拿了国债,然后去修了这些东西,然后把这些资源大量地使用、利用土地资源,什么资源,因此你现在短期维持个〃好〃字这有什么,很简单,中长期能不能好?不一定。那么这个就是很尖锐的问题。 

    李晓西:我想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看,实际上我们在讲到中长期发展前景的时候,我们的短期要评价它是好是坏,我们就要看看我们短期的政策中间,近期的宏观政策中间做了的主要的几个,是不是应该这样做。你比如说刚才所谓资源动员的太多了,大家无非很多是指的财政政策,我们现在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国债3000多亿,这样下来以后,大家透支未来,这样做以后它应不应该?我个人认为完全是应该的。这实际上是1997年以后,我们整个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就得刺激需求,现在趁这个机会一边刺激需求,赶紧把咱们基础设施搞起来。 

    但是作为一个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推进这样一个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个方向是没错的,经济学家也都是一致认为是对的。现在经济学家有些讨论,有些讨论不是说做的对不对,而且说永远这么做对不对,永远做当然是不对,我也不承认,没有说一个东西发国债要永远发下去,凭什么永远发下去,这个东西当你经济发冷的时候,当处它於萧条的时候,通过这样的办法把它刺激起来让它恢复到正常的轨道。让它走得热一点、旺一点,如果它很旺、很热,要通货膨胀的话,这个时候反过来要压制它,所谓宏观政策 不就是反周期调控吗?刚好它的周期要反周期,所以这个我觉得不会永远这样做,而且现在我们对它是有担心的。现在担心,我曾经在比较早的时候,我曾经在财政讨论的时候,我就说过透支未来是不可怕的,关键是能不能造福后代,如果用得不当,造福不了后代就可怕,如果用得好,而且用得还能把钱赚回来,还能提供间接的赚钱(机会),让别的企业都能多赚,那就没有什么危险。 

    所以这个财政政策,我想是涉及到我们的中长期看法的很重要的一块,还有一个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大家现在也存在一些疑问,觉得你现在货币政策发了很多,都去给那个国有企业效益不好投下去,这样投下去以后,你这个不良资产当然上升,这问题提的本身是没有错,错的我认为在哪儿呢?这个问题也没必要过於夸大,还要看它变化的趋势是怎么样,还要看政府的改革是往什么方向走。你比如说,我现在概括叫〃长子情结〃 为什么呢?当年的国有企业都是共和国的〃长子〃支撑了国家这么多年,而且是利税的大户,主要利税60% 70%是靠他们。到了今天他们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