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做人。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句话我暂时不解释,那很多了。
什么叫佛?你们都学过佛的,佛的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对不对?考试我的考卷答对了没有?你们也不点头也不摇头奇怪了,都入定了。答对了没有?大学也一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觉,在亲民--觉他,在止于至善--觉行圆满。那怎么做得到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要止、定、静、安、虑、得一套功夫下来,同讲修养佛学是一样的。所以后来中国的翻译把禅,同大学“定”字连在一起,就称为禅定了。禅定的功夫真有静的功夫,刚才讲过行住坐卧都要定。你说比丘戒,假使受了戒,为什么出来化缘啊?走路都很端正,那么威严呢?不是的。他真在定中走路,做人做事自然严肃起来了,不是故意的,故意勉强做不到的。所以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个叫定。那么这样的定,所以合起来叫禅定。禅定这两个字翻过来到了唐朝,我们那位老学长玄奘法师,到印度留学二十年回来,他重新翻译经典,不满意。禅定,所以他老兄翻的经典呢,叫做静虑,禅定就叫做静虑。他干脆把意义明白地翻出来,实际上还是用了大学里头的。古代的翻译用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虑这个定,玄奘法师不满意古代的翻译,新的翻译--静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还不是一样?换汤不换药。这个叫禅定我们再作解释。现在我们回转来。大家刚才都坐了一堂,坐的蛮好。虽然三十分钟勉勉强强及格,真的打七明天假使连着这样八堂给你坐下来,你不回去叫妈妈那才奇怪。不要看一下下是很好,连到下去就不同了,那是真修持了。正式练习还早呢。现在是外形。内容呢?干什么?大家坐得好好的,在禅堂里半个钟头真不错哦。你看这个禅堂不多不少也有一两百个人吧?一两百个人半个钟头以内没有吵架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也没有一个人敢动一下扭一下,是不是你们功夫到了?不是啦。因为那么多人看到你,这里都一个一个过来看住彆住的。你也晓得明知道不能定,格老子也只好定他一下子。这也是定,什么定?假假定。作假也可以定住了嘛。这是外形。里面的思想怎么静下来?外形没有什么了不起,里面的心境怎么样定下来?刚才有两位同学,好像温州来的,我们的老乡,来问我,女的是不是不能守丹田?我说你啊,最好提问题当众出来问。因为我答复你一个,别人也可以听到。这是无私。换句话我讲话跟你一个人讲半个钟头,我给一百一千人讲,我实在划得来。你一个人听了你也划不来,你再去讲给人家听,又讲了话又变了。守丹田,道家的方法叫守窍,最好不要用。那要跟你讲道家守窍的道理,不能守的道理多的很。你守这里(南师手指自己天目穴)干什么?这里有道啊?还是肚脐下面有道?还是哪里有道?为什么要守它呢?那个是道家里头的偏差的道,叫做旁门左道。守了半天你修一万年,不过修成这样(南师拿出一具人体骷髅)吧?有用吗?这个道理要搞清楚。讲逻辑告诉你,能守者是心,所守者是窍。譬如念佛,为什么禅宗到了后世要参一句话头念佛是谁?这是明、宋、南宋以后的禅宗了,已经变得一塌糊涂了。喜欢用参话头。到了明朝、清朝,就参一个话头--念佛是谁?我当年就不喜欢参。这个话头啊分好几种。一种是有义语,有意义的话,一种是无义语,没有意义的话。譬如念佛是谁,这是一句。什么叫话头?现在话就是问题。什么问题啊?念佛是谁。因为我们学佛的,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是所念的佛号。能够使你动起念的那个是什么东西?所以说念佛是谁?你可以讲念佛是我啊。我是谁?问题来了。我是这个肉体吗?还是什么东西?一路追下去。这个还不是参念佛是谁的方法,不过是一路追话头追下去。那么这个守窍同念佛同什么一样道理。你那个意识守到身体的某一部分。所守的是这个现象,能守的那个东西找到了,那个才是道,才是佛,你不要在这个肉体上搞了。你要问我女的为什么不能守丹田,女性跟男性是不同嘛,这个用不着解释。你生理要我给你解释,可惜了我如果是医学院上课,你要是学医的,那我痛痛快快画图给你解释清楚了。因为在这里是很严肃的宗教场所,男女的形象身体就不同嘛。什么叫守不得?譬如你练武功,练这个膀子,你天天看到它这里练,练了半年以后,这个手特别粗,这是讲守。所以你守丹田,注意打起坐来守这里,充血在这里,一充血,这个堤防一崩就不得了。就是这个道理那么简单,懂了没有?所以假设守上窍,年级大了,一守这里,好,血压高了。最后,血压一高了,一看红光满面,哎呀,真的有道啊。一脸红光就是血压上升,到某一个时候真得道了,无疾而终--血压上来,脑充血,一下子就没有了(死了),当然得道了。所以守上窍也不能。所以不能守窍。现在这个顺便也答复了你。讲到静下来思想怎么停住的方法多的很,佛告诉你有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个方法,你看我们选定哪个方法?现在我们一般的先不讲禅宗怎么参话头,一般讲念佛。千万注意,念佛,我现在是非常赞成大家念佛的。很多人误解,哎呀,南老师最讨厌净土宗,我说没有这个话,我绝对崇拜净土宗,提倡净土宗,但是我不常讲净土宗。净土宗是很了不起,净土宗是大密宗,秘密;净土宗也是大禅宗;净土宗也是大止观的方法。不过,大家不能随便念,
要怎么念佛?南无阿弥陀佛,第一要注意,不能念成南无窝弥陀佛,不可以。南无阿(音啊)弥陀佛,不是窝。阿跟窝有什么差别呢?这要学过梵文华严经的字母,阿……开口音,嘴巴张开,这个舌头是平正的。心平气和这个声音发出去。世界上的一切东西,生、发,出生、发展,只有这个声音。你看任何一个小孩生下来,第一次开口学讲话,阿,阿,阿。窝是下堕的,向下沉的。当然大家晓得,南无(namo),你照广东话读就对了。为什么用南无这两个字啊?后来密宗不用南无,那个南用另外一个南,无就是一个囊字一样的,有时侯用谟。为什么呢?我们中国唐朝的国语就是广东的客家话。后来唐朝亡了以后,政权转移了向南方走,因此南方的人叫这些人是客人,所以变成客家了。广东话、客家话包括闽南话是宋朝的国语,那个无字读“谟”。厦门的话,有啊无啊的无,就读成“谟”,就是这个谟。所以唐代的叫白话翻译梵文,皈依两个字,并没有翻它的意义,不叫皈依,就翻音“南无”,南无两个字就是皈依。阿弥陀佛的阿是梵文,刚才讲过了。我告诉你们大家喜欢修密宗啊念咒子,世界上真正的咒语发音有个普贤如来根本咒,我现在传给你们,也不灌顶,你们也不要我顶灌,就可以了。三个音,嗡(ong)阿(a)吽(hong)这三个音。这个宇宙人类万物,就是三个根本音,嗡,你们课本上那个念成什么啊?念成唵(an,ㄢ),为什么变成唵呢?因为唐代的翻译密宗,梵文翻过来 “嗡”,那个字念嗡(ong),后来到了元朝蒙古人一念就嗡(eng),带一点鼻音,再到汉人又翻译蒙古人就变成唵就这样了,一唵两唵就唵得不晓得什么唵了。嗡,喉咙带鼻音冲到脑部打通脑部气脉,嗡,等于那个打钟一样,咚……阿,胸部的音,吽,丹田发音吽。嗡阿吽。那么修密宗的呢有些一天到晚坐着念,他是秘密不让你看见,自己手打一个手印放在里头,嗡嘛嗡……吽……就是说打通脑部、胸口、丹田,所有的气病、气脉。所以净土宗念南无阿弥陀佛的阿,这阿字音。阿字的意义啊,就是无量无边,放开来。弥陀,寿与光。所以南无阿弥陀佛无量光寿佛,无量光无量寿。这个世界这个宇宙之间,什么有这个光能、光源不动,不生不灭。无量的寿,时间,光,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讲了半天,并不是讲净土哦,还是回转讲我们刚才静坐。就拿这句佛号来,修净土的人就告诉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看哪个做得到,一心不乱。你看我们大家念阿弥陀佛,你们年轻的又不肯念,又不想念,又不愿意念,为什么我找他,阿弥陀佛应该来找我的啊,年轻人会有这种(想法)。这个你看一般人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们嘴里念,心里在想别的地方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常讲一个非常有趣很深刻的一个故事。有个妈妈,老太太,信净土宗,天天在家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儿子啊,高中毕业要考大学,正很紧张,考试课,做功课。这个母亲就在敲木鱼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儿子看这个妈妈,听得功课做不下去,吵死了。等到妈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儿子,“妈……妈……”,这个妈妈就把木鱼停下来,做什么?这个儿子一声都不响。等一下她看儿子没有事,又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敲起来。这个儿子看她敲的差不多,“妈……妈……”,这个妈妈:“干什么”?儿子又不响了。哎,好生气。最后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还是念,儿子说,“妈……妈……”。这个妈妈就生气了,你干什么?我要念佛你吵什么嘛?这个儿子说,你看,妈妈我还是你生的是你的儿子,我不过只叫了三次,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叫他,他更给你气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好像是取笑,很深刻的道理。念佛没有念到一心不乱,我们一边在念,五点钟了,肚子有点咕噜噜地响,不晓得几时吃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晓得晚上的素菜好不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太没有用,这叫非定也。所以念到一心不乱者,就是定。一心不乱,谁能够做到?真做到了,两个腿盘起念佛,出声也好不出声也好,念到了只有这一句佛,身体也忘记了腿也忘记了,思想一切都清静了忘记了,只有这一念,念到了最后,阿弥陀,佛都没有了,一片空灵,也无身体也无我,那个是定的境界。很简单。学佛,只要去做到。但是谁也做不到。现在最大的痛苦,大家就是觉得心里不能静下来,脑子不能静下来对不对?用什么方法使心真正静下来,定下来,忘我忘身。如果真做到这样,你一天只要一次能够做到,嘿,等于你吃补药三年。一秒钟都做不到。怎么样做到呢?你要问问我喽。我几时告诉你,我也要吃饱了肚子才告诉你啊。下座,晚上再说。
本篇文章由依喜尼玛录入
南禅七日第七盘
南禅七日文本——7
现在我们先讲修定,即使参禅、开悟了,大彻大悟了的人,学问怎么样好,智慧怎么样高,乃至有神通具备,能不能得定,这个是问题,这才是一个大话头,值得一参的,换句话说,真的禅宗所讲的言下顿悟一下就开悟了,还要修持、不要修持能不能得定,这个修定的功夫就是大学上所讲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扣个五年吧,老年扣了,只有十五年,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定静的功夫在教理上,同事实上,我们先要认识两个项目,拿现在话讲,一个修定的八个障碍,修行八个障碍,修定八个障碍,忧、喜、苦、乐、寻、伺,寻下面一个括弧“觉”字,伺就是观,寻伺。出息入息,出入息,出息同入息,为什么不能得定,譬如我们想静坐,坐在这里,为什么不能真达到那个很好,最高的境界,那个静,当然睡觉不是静,睡觉是生活一个一个动态之一,不算静,真达到了定静的境界,不是睡觉,可是也不像现在这样乱七八糟在思想,那个才是定,不能达到,有心理障碍,我们一边譬如还有事,心中有事,不是在烦恼东想西
想,不是坏事,就是好事,心理的现状归纳起来,不是忧就是喜,譬如说,我现在想静一下,不晓得静不静的下来,这个心理状态就是忧,好像……嗯,不错,这下有点甜头了,蛮好,已经在那里乱了,这是喜,心理状态,苦乐,这个腿子受不了,痛苦,或者哪里气脉走通了,享受,苦乐的状态,忧、喜、苦、乐。苦乐一半是生理的身体的,一半是心理的,忧喜是完全心理状况,寻、伺、觉、观,古代翻成,汉代以后翻译“觉观”两个字,唐代翻译“寻伺”。心理的状态,感觉,这个思想能够知觉的,我们这个思想,就在自己脑子里头,心理上专门找一个东西,自己也不晓得找些什么,都在思想不能够停留,观。还有个心理状态,等待,譬如有时候,你们下了课站在门外,愣在那里,人家同学过来问,你干什么?啊,没有啊。你真的没有,可是你愣住了,那个心理状态是“伺”,觉观,这个伺包括寻伺二个字,是整个的身心两方面偏重于心理、精神方面的,所以障碍我们不能得定,最后两个严重了,这个鼻子还要出气,还要呼,还要吸,不能得定,那换句话说,真得定,鼻子呼吸停止了,几乎停止了,所以不出息,不入息,不寻不伺,不忧不喜,不苦不乐,这八个障碍拿掉,才能定的一个状态,这是一。第二,我们打坐坐起来一定碰上的,我们这位杭州来的这位汪曼之大老,她八十七岁,她一辈子做功夫,写信给我就提到这个事,八触,接触的触,动、痒、轻、重、冷、暖、涩、滑。这还是简单的归类,我们这个打坐,初步学定,不管你盘腿也好不盘腿,真的进入那个静定的状态里头去了,那你的身体身心一定起变化,这个变化在佛学名词叫八触,触这个字就是交合抵触的意思,你们都在佛学院的毕业出来的啊,色、声、香、味、触,这个触跟受两个相对,触受是什么东西,拿现在的话,就是交感,这个电视的插头一样插对了,或者插不对了,插不对了电线
要爆出来,你也受伤,插对了就通电了,都是触的现象,触是接触,触电这个触。所以你真的对了,静坐坐对了以后,你普通还做不到耶,你多坐一下,它来了,所以这个,你们武侠小说上写的,有些走火入魔了,在这里,这个“动”,静坐坐得好的时候,有时候,分好多种,内部身体上,觉得这里动,那里动,气动了,不过气动了也要分清楚哦,我们在台湾,现在这位同学已经是当教授了,当年也是打七,坐在一起,那个时候,我们人没有现在这样多啦,那个地方小地方,晚上他打七啊,他这个……我们现在还把这个故事当笑话讲,晚上我们小参报告,每一天大家修持用功下来心得当众作一个报告,他后来作报告,他很有趣,他说我今天下午啊好几堂,一堂还二堂,气脉通了,那个大腿背上一直在腰里动,通过来,通过去,哦,好难过,不过我晓得气脉通了,后来慢慢通到腿上了,后来到小肚子那里,搞了半天是个蟑螂在里头。有这种事,所以现在在我们大家那里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他现在本身还是教授了。所以动触真的气脉通了以后,有时候说以前当年叫打神拳,你坐在这里自己,慢慢的都动起来了,你没有意识哦,然后啊,这边转三圈,这边摇三圈,这边动两下,这样也动两下,然后说哦,你们现在就高兴得很特异功能来了,这是生命的作用发动了,自己意识不能定,定不住的时候就有动的现象,不是什么上帝给你,也不是菩萨在你身上,也不是鬼,也不是神,生理必然的反应。动,有各种动,所以有许多特异功能的人,或者动了眼睛了,那个眼睛可以透视东西了,动了耳朵了,听不见的声音能够听见了,是真的,换句话说,不稀奇,这是生命本有的功能,但是了解了这个道理到那个时候反是不使它动,把它关闭掉,不然,你用到这一面去了,就糟了,你整个的道啊,佛啊,就不能完全成功,圆满的成功了。“动”是一种现象,是必然,包括很多很多,所以一般说,今天练气功啊,练什么任督二脉打通,奇经八脉打通那不过是动的一种,真的有时候动得好,禅定那个生命的功能发起来,人真的可以悬空了,也是一种动态,这个生命是有这样无比的潜力的功能。一种呢,发痒,身上长疮,这个疮是什么,在胎儿,在娘胎时头的所带来的,不干净的,业气的,都排泄了,那有许多啊,长的生的疮啊,治不好,现在时代科学医药进步了,我们过去看到有些苦修行的老和尚,这里长疮,那里到处烂了,又没有药,很痛苦,可是他们真了不起,自己把自己看空了不在乎,我们看了真难受,所以发痒,身上会长疮烂,烂了的也有,各种各样的怪病都会来,在佛法里头讲,这个生命业气之所生,父母的业、气,所以要修持气脉变化,儒家讲变化气质,那这一句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