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我原来学的理科,对于历史、地理这两门新课完全不知如何下手。期中考试结束之后,历史老师把我叫进了办公室。“你这不是考试,而是背书。我让你回答孔子的教育思想,你却给我来个什么‘孔子字仲尼家中排行老二人称孔老二……’什么乱七八糟的,狗屁不通。”他气得口吐白沫,我的那张可怜的试卷也随即被他扔到了空中。
经过他这一番调教之后,我的答题方法丝毫不见长进,期末考试时的背书功夫竟然可以精确到标点符号。他照例把我叫到办公室训话,不过他终于没有骂我,而是换了一副笑脸,轻描淡写地说:“你的记忆力倒也不得不让我佩服。”
语文课最让人开心。老师是位乡村宿儒,据说做过陶铸的秘书。第一堂课他就使我们大开眼界。我记得那天讲的是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他读一段,讲一段。我们怀疑他在上课之前是否先看过课文,因为他一边讲,一边满腹狐疑,最后竟至于气得破口大骂:“这算什么文章,竟然也会选入教材?不可思议……”以我们当时的眼光看来,满纸烟云、词藻华丽的《天山景物记》可称得上难得的美文,老师何至于如此动怒呢?选入那本教材的现代散文,除了毛泽东和鲁迅他不便妄加议论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文章不被他批得体无完肤。而且,他在上课时,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特色从来不置一词,而对于某些毫无意义的枝节却大加阐发,有一次课文中出现了“鱼翅”这个词,他突然神秘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有谁吃过鱼翅吗?哈哈,没有吧?我呢?倒是吃过那么两三回……”
开心过后,担忧跟着就来了。这种说书艺人信马由缰式的授课倒是让人赏心悦目,可高考怎么办?这是每一个削尖脑袋钻入谏中的学生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这种担忧很快就传到了那位老先生的耳中。“不用担心,考卷总是人出的,再复杂的锁,也总有一把打开它的钥匙。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到时候,我给你们做两套模拟试题,作文不出大问题,及格总是起码吧?”他这样解释了一番,随后又绘声绘色地考证起了韩信遭受胯下之辱的准确地点。
转眼就到了1981年的夏天。6月份,整个镇江地区举行了一次据称难度超过高考的模拟考试,考试成绩对考生本人严格保密,校方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了:到了这个节骨眼上,骄傲和气馁都会葬送一个学生的前途,考试结束后不久,我在校园里又碰到了罗主任。仍然是上上下下地打量我。这次我没有和他打招呼,他倒反而叫出了我的名字,把我吓了一跳。
“你的身体似乎不太好,”他说,“我已经注意你很久了,要补充营养,麦乳精要天天吃,吃不下也得吃。要多休息。书嘛,就不要看啦,放心回宿舍睡大觉。你想想看,高考虽说很难,但整个镇江市成千上万的考生,总不至于只录取两个人吧?”
他见我仍然站在那里发愣,就干脆对我说:“这次模拟考试,你是镇江地区的第二名……”
我回到宿舍之后,果然照罗主任的吩咐蒙头大睡起来,这一睡可不要紧,高考前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考试前一天的晚上,我的体温升到了40℃。我不敢去找校医看病,而去发电厂的路我是再也走不动了。寝室里乱哄哄的,弥漫着汗臭和麦乳精的气味,考生的父母们正在给他们的儿子作最后的战前动员。我看见邻床的一个考生,只穿着一条三角短裤,像个拳击手那样向空中挥动着拳头,嘴里念念有词:拼了,拼了……
我知道自己明天上不了考场了。我的意志坍塌了。我忽然想起了母亲,想起了那个木匠师傅。我不再憎恶他了。当个木匠似乎也没什么不好。干什么都行,反正我不想上考场了,我的每一根神经都已经断掉了。
大约11点钟的时候,罗主任来到了我的床边,他把校医也叫来了。他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他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他说自古无场外的举人……我说让举人见鬼去吧,反正我是不考啦。
“这可不能由你说了算,”罗主任严厉地说:“你的父母不在身边,现在得听我的。如果你明天上午仍然高烧不退,我也不会逼你……”
他让校医给我往静脉里推射了一针葡萄糖,又让人将我架到他的家中,逼着我当面喝下三大碗稀粥。
现在,我已无法回忆起这个夜晚是如何度过的,第二天早上我又是如何走进考场的。我只记得,当我从考场回到学校,罗主任正在门前生煤球炉,他又在上上下下打量着我,对我说:“如果你想放弃高考,现在仍然来得及。”
随后,我们都笑了起来。
阅后感悟
阅读重点推荐:
“他给了我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县文教局的地址。我捏着那张小纸片出了校门、来到马路边。看上去我有两个选择:往东约15公里处,是我的老家,我只要随时拦下一辆过往的汽车就可以回到那里;假如我跳上3路公交车往西去,最终可以抵达镇江市,那是县文教局的所在地。两个选择都会指向同一个结果:我将不得不与学校作永久的告别,成为一名木匠学徒,每天给我的师傅搓上几条热乎乎的毛巾。
我在路边徘徊了两个小时,最后选择了没有希望的希望,选择了垂死的挣扎,选择了延迟的判断,决定去做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你觉得还有哪些可以作为阅读重点呢?不妨将它找出来。
编者心声:
人们往往认为一个人的前途是命中注定的,而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如何,完全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许多青少年不能通向成才之路,其实不是因为命运不好,也不是因为潜能不佳,而是因为过分地看低自己的潜能后作出了错误的人生选择。
本文的作者少年时代曾因过分看低自己的潜能,而选择去当木匠。当年,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了两个小时之后,最终选择了“没有希望的希望”,选择了垂死挣扎,高考前一天晚上他在罗主任的教育下选择了坚强。
因此,我要告诫青少年朋友,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千万不要因小瞧自己而对人生道路作出错误的选择。即使在最困难、最低沉、最无助的时候,你都一定要选择希望,选择挣扎,选择坚强,任何时候都要鼓励自己:绝不放弃,绝不言败。最终你必然发现,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很多人并不是被别人打败的,而是因为自己过早地投降了。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你一定还有更深更好的感受,请赶快记下你闪光的想法,时时提醒自己,将来你必成大器。
挺住!绝症打工妹成了年薪10万的MBA(1)
梁婵李梦辉
出师未捷,刚当上主管的湘妹子不幸患癌症
1973年,毛艳姣出生在湖南涟源的一个农村,家中姐弟五个,她是老大。1989年,毛艳姣考上了省重点中学——涟源一中。由于家庭困难,她不得不辍学打工供弟弟妹妹读书。1989年8月,毛艳姣带着两件换洗衣服和一袋子东借西凑的高中教科书,跟着老乡来到广东东莞东华电子厂做了一名绕线工。在那里,她每天工作9小时,每月工资150元,这是当时她家最稳定的经济来源。
生活如此艰难,可毛艳姣心里却还隐藏着一个强烈的愿望:三年内自学完成高中课程。
为了完成这个学习计划,毛艳姣每天晚上7点下班后,以最快的速度吃完饭,立即赶到宿舍看书。到了晚上,别的工友们都进入了梦乡,她还在洗衣房点着蜡烛学习。
毛艳姣的上进被经理看在眼里,不久就把她提升为车间主管。1991年下半年,深受领导赏识的毛艳姣又被委以分厂助理的重要职位。
从一个普通打工妹,一跃成为一个厂的主管,毛艳姣几乎看到了越来越光明的前途。然而,正当她踌躇满志的时候,厄运却如张牙舞爪的魔鬼狰狞地向她扑来。1992年初,毛艳姣发现自己的脖子两侧都有肿块,起初她并没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她陪一名员工去医院看病时,无意中和医生说起自己的脖子两侧有些肿块,问是不是得了甲亢?医生摸了摸后,严肃地告诉她,这不是小问题,得及时治疗。可治疗后,肿块反而越来越大,摸上去还隐隐疼痛。毛艳姣这才慌了,忙听从医生的建议,立即来到了长沙肿瘤医院。经过两次穿刺和切片确诊,医生告诉她患了恶性霍奇金氏淋巴癌。
癌症!?这怎么可能呢?是不是医生弄错了!从极度震惊中冷静下来的毛艳姣很不甘心,她拿着化检报告来到湖南医科大学附一医院再一次化验。然而结果还是一样!
毛艳姣惊呆了,她呆呆地坐了一整天,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却波涛汹涌。自己才19岁啊,刚刚当上了工厂主管,弟妹们还等着自己挣钱供他们读书,父母还指望着自己撑起这个家庭,自己甚至还没来得及谈一场恋爱,命运竟如此残酷啊!但毛艳姣不想输给病魔,她想治疗,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她也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毛艳姣住进了长沙163医院肿瘤科,开始了漫长的抗癌之旅。
奋斗不息,战胜癌症的打工妹再次成白领
住进医院后,毛艳姣为了对癌症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她收集了大量有关癌症的书籍。她发现战胜癌症必须注意两点:保持乐观的心态和保证足够的营养。每次化疗时,因为药物滞留,毛艳姣感觉到血管胀痛得很厉害。那种疼痛犹如千万只马蜂在刺着她的神经。那一刻,真的恨不得就此死去。可是,如果不挺过化疗关,又如何能击败病魔呢?她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次化疗时,她便播放音乐,随着音乐的节拍而挥舞那只没有打针的手臂,并扭动身子以增加血液循环。果然,这样一来因为转移了注意力,疼痛就轻多了。
为了给自己打气,也为了体现生命的张力,毛艳姣把自己的病床收拾得如一个漂亮的“小白屋”。白蚊帐上贴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座右铭,录音机放着《天鹅湖》、《雨打芭蕉》等一长串磁带;枕边排列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等书籍。每当因寂寞而孤独时,毛艳姣就听听音乐看看书。有时候为了活跃病房气氛,她还把身边的病友拉在一起,买来扑克和病友们打“拖拉机”。别的病房总是死气沉沉,而毛艳姣所在的病房在她的带领下,时不时传来欢歌笑语。毛艳姣的笑声仿佛一道刺破乌云的阳光,给那些癌症患者带来了莫大的精神鼓舞。
抗癌除了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情外,也离不开营养的供给。然而,毛艳姣的治疗费都得四处举债,哪有钱买价格不菲的营养品呢。于是,她只好找来了一些关于饮食类的书籍,想尽办法补充营养。没钱享受甲鱼、白蛋白这些高级营养品,她就以豆腐、鸡蛋等高蛋白食品代替。每次化疗后,毛艳姣总是难受得吃不下任何东西,有时咬着牙刚吃下去,马上就吐了出来。她就再接着吃,强忍着眼泪往下咽。因为她知道,自己每吃进一口,就是在战胜癌症道路上前进了一步。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半年的治疗后,毛艳姣脖子上的淋巴瘤慢慢地缩小了。
可这时毛艳姣打工的一点积蓄早已花光了,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而治疗刚刚有了一点起色,一旦耽搁治疗,将前功尽弃!她实在不甘心就此放弃,可怎么办呢?毛艳姣怀着试试看的态度给以前的工友写信,想向她们借钱。出乎她意料的是,工友们收到她的信后,纷纷你几百他一千地给她寄来了钱,总共借了4000多元钱。这笔钱对于她来说真是雪中送炭啊!
1992年12月,毛艳姣经过一年时间治疗后,脖子上的淋巴瘤已经消失了,医生在给她做了三次全身检查后,吃惊地发现她身体各项指标均已显示正常,能够出院了。我能出院了吗?当接到出院通知时,毛艳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想想外面那新鲜的空气,马路上鲜活的人群和车流,毛艳姣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我又重生了!她含着热泪在心里欢呼。
出院时,医生叮嘱毛艳姣:一定要在家好好休息两年,每三个月来做一次化疗和复查。然而,毛艳姣考虑到要尽快还清工友们的血汗钱,刚出院,她就回到了东莞找工作。由于体质很弱,她只得选择那些劳动强度不大的工作。
挺住!绝症打工妹成了年薪10万的MBA(2)
1993年4月,毛艳姣在石碣镇歌舞厅做了一名服务员,包吃包住每月400元钱。三个月还能请8天假去长沙做一次化疗。
经过这场生命的劫难,毛艳姣对生命的领悟更为深刻。她决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把每一天都当生命的最后一天来活!于是,工作之余,毛艳姣又一次拾起了书本。生命回来了,可她发现,长期的化疗使自己的记忆力比以前差了很多,以前看一遍就能记住的内容,现在得五遍甚至更多才能记住。有时候,她急得不停地拍打自己的脑袋,恨不得将脑袋拍开窍,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来学习。
出院后的两年时间里,毛艳姣遵照医生的嘱咐,隔三个月就去化疗一次,经过两年的化疗,毛艳姣的身体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在医生的允许下,化疗的间隔也由三个月一次延长到半年一次。这意味着,她的身体已经趋于恢复正常了。
1994年,毛艳姣辞去了歌舞厅的工作,应聘到石碣房地产公司做了一名文员。同事大多是大专院校毕业生,所以一进公司,毛艳姣就有一种很强烈的紧迫感。除了平时更加抓紧时间自学外,毛艳姣把眼光盯向了电脑。她知道,短时间内自己的文化素质不可能有明显提高,但如果自己学好了计算机,就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可是,对于毛艳姣这个只断断续续自学过高中课程的初中毕业生来说,学电脑并非易事。当她拿起厚厚的教材时,一点也看不明白。只得在心里给自己打气:毛艳姣啊,你把癌症都战胜了,难道这些困难比癌症还可怕吗?慢慢地,她摸出了门道,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上机操作。1994年5月,她报名参加了东莞的一所电脑培训学校,学费和上机费对毛艳姣来说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但为了能学到新的工作技能,她宁愿省吃俭用。
半年后,毛艳姣成了当时单位里唯一能够熟练操作电脑的员工。她的月工资因此升到了1200元。每当看到自己灵巧的双手在键盘上上下翻飞,一个个字从屏幕上闪现的时候,毛艳姣就有种情不自禁的骄傲——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但毛艳姣并没有因此满足,她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要求——尽快拿到大学文凭。
1995年5月,公司里的办公室副主任因故调离,毛艳姣理所当然地接任了这个职务。月工资也涨到了2500元,再次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白领。
年薪10万,这个抗癌女孩不简单
在新工作岗位的挑战下,毛艳姣深深地感觉到了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觉得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她本想去大学系统地学习,可这几年来,给自己治病已欠下了不少债,她只得把这一想法藏在心底,一边工作一边继续自学。
1995年底,毛艳姣已经断断续续地自学完了高中的课程,为了印证自己所学的知识,她找来当年的高考试卷做了一次,发现自己每一门功课都能得90来分(满分150分)。这使她对自己的文化水平有了底。
1996年,毛艳姣报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专业的大专自考。她为自己定下了目标:两年内拿到大专文凭。可毛艳姣最薄弱的环节是英语,为了不让英语拖后腿,有一段时间,她每天都去东莞理工学院参加夜大的英语学习。东莞理工学院距石碣有8公里,为了晚上7点上课前赶到教室,下班后毛艳姣饭都来不及吃,就跨上单车往学校赶。几个月里,她是班上距学校最远也是唯一从没迟到过缺过课的学生。晚上10点下课后,毛艳姣又骑上单车往回赶,要到11点半才能赶回家。回到楼下,累得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了,但她还得把当天的内容复习一遍。哪怕是在梦里,脑子里转来转去的也都是英语单词。
那时候,东莞的社会秩序不是很好,晚上回来时,毛艳姣都害怕遇到坏人,因此她以最快的速度骑着自行车飞奔,每次回到家总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她的辛苦没有白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她的英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1998年,毛艳姣如愿以偿地拿到了专科文凭后,又报考了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考。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除了正常的上班外,她把其他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功课上。她像是上足了发条的闹钟,不知疲倦地一直走啊走。把生命里的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活,生怕一停下来一切都来不及了。
为了一门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