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一边,一生的路都可能会因此而不同。
几个不眠之夜后,我毅然决定:放弃保送,参加高考!我当时想:有捷径固然好,但它不是通向我想去的地方,而我的目标——在山顶。虽然还要经过艰难的攀登,或许根本就到达不到甚至跌下去,但山顶才是我的方向!初中、高中……我都是保送上来的,可谓一路捷径,可是人不可能一辈子走捷径。若我参加保送了,看来一帆风顺,但我会对自己很失望,因为我害怕失败,没有勇气;但我放弃保送,即使高考失败了,我也决不后悔,这至少说明我是勇敢的,在以后的道路上会走得更好!就这样,保送表退回了清华。我跟班主任说:“我要跟大家一起走进7月、走进考场!”
既然背水一战,我就告诉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为自己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以超人的毅力,换取超人的成功!”自信来自于实力,为了在高考中放手一搏,我全面地投入到复习中,总结起来较值得介绍给大家的有如下几点: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保送事件”前前后后我落下不少功课,而高考一天天迫近。我没有着急,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进行复习。我很喜欢这样一个比喻:高考复习中,你既是一位能指挥千军万马、布局谋阵的将军,也是一位冲锋陷阵、攻克难关的士兵。双重角色都要能够胜任。所以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制订大的计划:先静下心,想一想自己的学习状况——哪几门较薄弱,哪几门有可能提高?对自己心里有数,复习起来才有针对性。然后以会考、一模、二模把一学期划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内都要有侧重的科目,而不是面面俱到。但具体到每天做什么不能订得过早、过远。我有记日记的习惯,一天的学习结束以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效果,做好明天的计划。这样就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复习的进度。总之,计划不只是“今天背单词、明天做数学”,而是一定要建立在对自己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时刻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有的同学临近高考时心情焦虑,很大原因是不知自己该干什么,就与他一开始没有一个总体安排、统筹规划有关。
计划有了,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谈到文科的复习,高考之后,特别是得知我的政治得139分,列北京市第一时,很多人问我有什么窍门、看什么参考书。说实话,我几乎没有一本政治课外参考书。我的经验是:“从课本中来,到课本外去。”很多人热衷于找一大堆“高考强化练习”,钻进题型训练的题海中,甚至背一些五花八门的答案。其实我认为文科的学习强调系统性,适当地做一些题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但被“题”牵着鼻子走,反而会把知识系统弄得支离破碎。要把基础建立在课本上,不是死记硬背课本中的某段,而是从整体上把握课本的脉络;要弄清一共有几大部分、每部分有几章、涉及到哪些重点问题。另外,学习文科要有自己分析总结的能力。我复习历史、政治时,身边总是搁一摞白纸,遇到重点或较繁杂的重点内容,随时在纸上以列表或提纲的形式理一下思路。把这些单张的纸保存下来,隔段时间就翻一翻,几次下来可以攻克不少薄弱环节。“到课本外去”,就是要广泛涉猎。高考很大程度上在考思维,因此思路一定要开阔。
即使时间再紧,《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我是必看的。《参考消息》也经常拿来一读。这些看起来离高考远些,但这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你面对考卷时,就会发现平时的积累会使你的语言、思路都胜出一筹。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高三下学期,许多同学认为“分秒必争”的时候到了。而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越是紧张的时候,你的身心都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就越要学会自己给自己调节,因为发条上得太紧是会断的。休息的方法之一就是运动,课间可以踢踢毽子,跳跳绳;而晚间学习累了,我就打开录音机,放一段节奏明快的音乐,跟着节拍做几节健美操。冬天的夜晚,我常一个人到空无一人的大操场上跑几圈,看着天上的寒星,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
秦斐:困难是我们的恩人(2)
困难是我们的恩人
“困难是我们的恩人,因为有了困难,才能拦住与淘汰去一切不如我们的竞争者,而使我们获得胜利。”
这句话一直陪伴我走过高三,镌刻在我的心中。因为我深深知道,在这关键的一年中,可能会有许多未知的困难在等着我,要想成功,就决不能向困难低头!而要做到这一点决非易事,平时就要学会以乐观、自信的态度来面对一切。譬如说,我的书桌上总放着这样几首歌的磁带——《真心英雄》、《Hero》、《背包》、《Letitbe》。每当我感到沮丧、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令人振奋的旋律就会环绕在我的周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我总是这样提醒自己。然后抖擞精神、投入到新学习中去!高考是实力与毅力的角逐,平时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你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在高三的最后一段日子,我真正体会到了“困难是我们的恩人”这句话的含义。
高考前两个星期,一切都进入了倒计时的状态,大家都在忙着做最后的冲刺。然而,风云突变——在这个节骨眼上我的阑尾炎发作了。阑尾炎?现在?我呆住了。每天躺在病床上输液三四个小时,原来订的学习计划全被打乱了。身体上的疼痛、心理上的压力……我想大家都能体会到我当时的心情。我永远都忘不了那时爸爸把一盘蓝色封面的磁带放在了我的病床上——贝多芬的《命运》!是的,背水一战的我已经没有退路了,我必须勇敢地面对发生的一切。我知道,现在只有自己给自己打气:虽然这半个月什么都没有复习,但我依然相信自己的实力!
时间一天一天地走进了7月。谁知7月5日中午,病情突然加重,救护车在送我看过考场,就直接开进了北医三院。急诊室中,又一次地抽血、化验……医生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手术。我哭了:我还要高考的呀,我还要考北大!我抱怨为什么偏偏这时是我,难道我真的不该选择高考?然而时间已不允许我再去抱怨,怎么办?我在心里大声地提醒自己:我不能功亏一篑!在放弃保送的时候,我就知道高考肯定有风险。我更清楚:现在一垮,什么都完了!我只有一个念头——“我要上考场!”我对妈妈说:“只要您能把我送上考场,我就赢了一半了。”医生开出了最贵的药,但究竟能否挺下来?他说:“那就看你自己的了……”
擦干眼泪,7月7日早晨,我带着自信的微笑走向了考场。进考场前,我的耳朵里一直在回响着贝多芬的《命运》。而坐在考场上,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我现在面对的就是一张考卷,我所要做的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他什么都不要想。”考试的三天,虽然一下考场就要注射、吃药,但在考场上,我全然忘记了疼痛,一场一场抖擞精神往下拼!
7月9日,当我大步迈出考场的时候,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挺过来了!”……
现在的我,以652分的成绩走入了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回顾高三,仍然心潮起伏。这是攀登的一程,每一步都面临着挑战、都充满了艰辛,然而每走一步我都发现自己在成长。想告诉正走向7月的学弟学妹们的就是:“高三”,它不仅意味着备考、复习,它包含了更多的东西。你可能要面对许多从未遇到过的抉择与困难,挑战面前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过人的心理素质,要认定自己的目标勇敢地向上攀登,这样,当走过7月时,你获得的将不只是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你还将拥有一份更坚定更成熟的笑容!而这,却往往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我为自己选择了高考,走过了7月而自豪。对如今的我来说,高考已成为历史,前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在昌平园宁静的校园里,我将继续我的攀登,而高三的经历会成为一笔无价的财富,伴我前行。我不会忘记——上高三时我在日记中给自己写下的那句话——“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阅后感悟
阅读重点推荐:“走过7月,我深深地看到:能否在这千军万马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方法和应试技巧,而是你是否具备克服万难、向上攀登的勇气。”
“高考不仅在考知识储备,还在考思维、考意志。高三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面对学习的重压、意外的干扰、艰难的抉择,你何去何从?意志薄弱,往往满盘皆输,而最后的胜利者却必定是那些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的人。”
你觉得还有哪些可以作为阅读重点呢?不妨将它找出来。
编者心声:
从秦斐成功的经验中不难看出,成才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人要成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必须具备克服万难、向上攀登的勇气。
许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害怕困难,总是很容易被困难所吓倒。可是秦斐不仅能藐视困难,而且非常能辩证地看待困难,认为“困难是我们的恩人,因为有了困难,才能拦住与淘汰去一切不如我们的竞争者,而使我们获得胜利。”秦斐对困难的认识是多么深刻、多么恰当、多么独到。
因此,在成才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千万别害怕,千万别趴下,其实,并没有所谓战胜不了的困难。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你一定还有更深更好的感受,请赶快记下你闪光的想法,时时提醒自己,将来你必成大器。
由昌红:路有多难,心有多坚
艰难地走路,吃力地用左手写出只有自己才认出的字,说话也会在不经意间出现颤音,出生时脐带绕颈导致的脑瘫给她带来了严重的行动障碍。她通过自学考试完成了本科学业,做家教给她带来的收入用于自给也已是绰绰有余。最近一段时间,她又在为报名参加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奔波。她大大的眼睛里一直闪着自信和倔强,就是在回忆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时,她的眼里也没闪现一星泪水。她叫陈玫。
1972年,陈玫出生在辽宁省大连市,脑瘫的她三四岁还站不起来,妈妈就带着她在广场上练爬、练走。五六岁时,她终于能跌跌撞撞地走路了,可直到上高中前,她还经常会摔破裤子。小学一年级,老师留在她记忆里的眼神一直是嫌弃的。幸好二年级,她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听写时,陈玫用不太好用的左手写字,笔迹是凌乱的,速度更是不能奢望的。老师就经常站在她的旁边,边念新字,边重复读过的字。这样小陈玫不仅能够写完,在老师的仔细辨认下,她还能得到好成绩,这让刚刚踏上人生路的她有了自信。后来,她还当了班干部并经常被评为三好学生。
升初中考试时,因为批卷老师认不清她的笔迹,语文考试作文零分,陈玫流着泪上了一所普通中学。刚入学不久,她的语文作业本就被不了解情况的老师退了回来。但其后的一次数学竞赛上取得第一名成绩的陈玫,终于让老师们对她刮目相看了。初中三年,她一直稳居全班前两名。考高中的时间,同样的书写障碍让她没能升入重点高中。三年高中的努力学习,平时名列前茅的成绩在高考时还是输给了书写障碍。陈玫说,只要是需要大量书写的科目,她通常都是答不完,即使答出了,批卷的老师也可能看不懂。1991年,大学与她失之交臂。
陈玫痛苦极了,但她没哭。她只是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我得上大学!”她的同学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她也报了经济管理的自考大专。第一堂课,老师看着她做的笔记,直摇头:“你就听听课吧,不要参加考试了。”不过考试时她还是去了,除了高数和英语几门不需要太多书写的科目只考了一次外,别的科目她都考了不止两次。3年后,她拿到了毕业证书。接着自考本科,整整8年,她摸爬滚打,很多科考试,烂熟于心的答案都来不及写考试就结束了。为此,她不得不一次次走进考场。这时候,她已经能够熟练操作电脑,她多么希望自己能够通过电脑答题呀,那一行行打出来的字在她看来是那么美,老师也会愿意看的,可是不行,没有人愿意为她破例。2002年,陈玫终于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书。她的大学读了11年。
陈玫的个性一直是特别独立的,她学大专时之所以报了经济管理,就是想着将来毕业后可以找一份相关的工作:“我不能一辈子靠父母呀。”1994年,大专毕业的她拿着很多份简历去参加人才招聘会,可简历只发出一两份,没有单位愿意接收她。接着,街道把她介绍到一家福利厂,厂长接收她只是让她去做一个月60元的糊纸盒的工作,当她怯怯地问将来有没有可能做管理工作时,厂长毫不客气地说:“别说大专毕业,就是本科、研究生,身体状况这样也是不可能的。”她没有去这家工厂。
也就在那一年,妈妈同事的孩子英语学得不好,求她帮忙补补课,她教得很用心,短短的时间里,孩子英语成绩提高了很多。于是,找她辅导的孩子越来越多,她就把这六七个学生分成三四组,在周末时间段进行辅导。平时,她严格备课,凡是市面上有的参考书,都买来,再把精华部分打印出来,让学生做,这样节省了学生很多时间。她一直是夜里12点以后才睡觉的,电脑里为学生准备的,题库都是在夜里完成的,因为白天她还要念自考。如此,经她辅导的学生,英语成绩在班里都是最突出的。
在做家教的这段时间里,她一直在总结经验。今年,她有意识地开始研究学生心理,并做了大量笔记。她说现在已经不再想着去找工作了,做家教已经成为她的事业。但是要真正做好,她还想进一步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她早就看好辽师大的教育学专业了,所以特别想报考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她知道她又在给自己出难题了,不过她想试试。而最后的结果,不是她能左右的,但她的确怀着热切的希望。
面对未来,陈玫说想写写自己的经历,这不是要表现自己曾经多苦多难,而是要告诉别人不管生活多苦多难,只要咬紧牙一步一步走都会挺过去的,因为心是坚定的……
阅后感悟
阅读重点推荐:
陈玫痛苦极了,但她没哭。她只是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我得上大学!”她的同学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她也报了经济管理的自考大专。第一堂课,老师看着她做的笔记,直摇头:“你就听听课吧,不要参加考试了。”不过考试时她还是去了,除了高数和英语几门不需要太多书写的科目只考了一次外,别的科目她都考了不止两次。3年后,她拿到了毕业证书。接着自考本科,整整8年,她摸爬滚打,很多科考试,烂熟于心的答案都来不及写考试就结束了。为此,她不得不一次次走进考场。这时候,她已经能够熟练操作电脑,她多么希望自己能够通过电脑答题呀,那一行行打出来的字在她看来是那么美,老师也会愿意看的,可是不行,没有人愿意为她破例。2002年,陈玫终于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书。她的大学读了11年。
你觉得还有哪些可以作为阅读重点呢?不妨将它找出来。
编者心声:
本文的题目太绝妙了:“路有多难,心有多坚!”太启发人了、太鼓舞人了!本文的主人翁陈玫太可敬了,她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令人肃然起敬,她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教育青少年朋友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总是抱怨这个困难,那个困难。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不可战胜的困难。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从她出生之日起,命运就一次次地与她作对,而她却一次次地凭着坚强的心灵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她一次次地被大学拒之门外,但在痛苦之后,她却一遍遍地鼓励自己“我得上大学!”最终,她真的拿到了大学文凭,哪怕需要11年之久的时间。
尽管不幸的残疾让她遭遇了太多的不公与冷漠,但她凭借自己的学识、意志、爱心和优良品质找到了人生的最佳坐标,开创了既有利于社会,又令自己无限热爱的事业。
朋友,走近并学习这样的榜样吧!你各方面的条件都比陈玫好,可以说,没有你战胜不了的困难。相信你的前途一定会更加美好!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你一定还有更深更好的感受,请赶快记下你闪光的想法,时时提醒自己,将来你必成大器。
潘杰客:在顶峰处寻找新起点(1)
蒙令华刘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