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豢霞薷鼐呵浚约鹤攀等美献佑裘屏撕眯┦焙颍巯滤闶恰安构卑伞�
“嗯,这大红袍确实是上品……”
云汉民一边鉴赏那块鸡血石,一边点头赞叹道。
“爸,那你给我们科普一下呗,让我们也长长见识。”
云雨裳便趁热打铁,笑着说道。
云汉民兴致不错,便指点着那块鸡血石,给大家讲解起来。鸡血石在国内产量有限,以昌化鸡血石最为出名,昌化鸡血石的品质是血和地。血色为鲜红、正红、深红、紫红等,鸡血的形状有块红、条红、星红、霞红等,并能达到鲜、凝、厚为佳,深沉有厚度,深透石中,有集结或斑布均衡为佳。血量少于一成者为一般,少于三成者为中档,大于三成者为高档,大于五成者为珍品,血量七成以上者极其珍贵。全红或六面血为极品。红而通灵的鸡血石称为就称为“大红袍”,十分难得。
云雨裳拿出来的这块鸡血石,六面全红,正是鸡血石中的极品“大红袍”。云汉民酷爱治印,见了这般珍贵的大红袍,自然心中十分欢喜。
这些知识,云雨裳在求购这块鸡血石的时候,自也有所涉猎。不过眼下自然不会说出来,没地扫了老子的兴头。和大家一样,装出欢喜赞叹的神情,啧啧称奇。
云汉民赏玩了一阵鸡血石,微笑着对刘伟鸿说道:“伟鸿,谢谢你,有心了。”
明知道这鸡血石价格不菲,必定是女儿搜罗到的,但云雨裳既然说了是刘伟鸿送的新年礼物,云汉民就当作是刘伟鸿的心意了。云汉民以前只是不乐意云雨裳和刘伟鸿好,所以才对刘伟鸿没有好脸色。却绝不代表云汉民不通人情世故。
这鸡血石不但是他的所爱,大年初一,送上这么一块满堂红的“大红袍”,寓意也很好,云汉民心情很是不错。
刘伟鸿连忙谦逊了几句。
“妈,卫红知道您是教授,特意嘱咐我搞到了这个东西,您瞧瞧,喜不喜欢。”
讨好完了云汉民,云雨裳又向杨琴大献殷勤,将一个精美的包装盒双手奉给母亲。
“什么东西这么宝贝啊?”
杨琴淡淡一笑,接了过来,说道,随即打开了包装盒,双眉顿时一扬。
“宋版书?《周礼注疏》?”
“是啊,听说宋版书很珍贵,卫红说您一定喜欢的。”
云雨裳笑语晏晏,总是将“卫红”挂在嘴边,狠狠地为男朋友挣面子。
“宋版书当然很珍贵了。”
杨琴身为教授,性子比较淡,一般的东西,还真是很难引起她的兴趣。不过云雨裳给的这本《周礼注疏》,确实对了她的胃口,轻轻送盒子里将书拿了出来,小心翼翼地翻阅起来。
云雨裳又趁热打铁,说道:“妈,这个方面,您可是专家,也给我们做做科普吧……”
孟夫子云: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这话真是大有道理,每个人心里都有显摆的欲望,杨琴作为教授,更是喜欢“诲人不倦”。云雨裳这算是投其所好。
今天这个拜访,绝对不是简单的“傻姑爷进门”,大家乐呵一下就是了。关系到刘伟鸿今后是不是能够逐渐在云汉民和杨琴心目中站稳脚跟,逐渐将贺竞强的阴影挤出去。只要贺竞强的影子一日留存在云汉民和杨琴心中,刘伟鸿就不能完全获得岳父岳母的认同。对景时候,很可能引发一些尴尬。尽可能让云汉民杨琴认可刘伟鸿,算得是当务之急了。
对女儿这点小心思,杨琴焉能不知,瞥了她一眼,笑骂道:“雨裳啊,小手腕都用到妈身上来了?”
“妈,瞧您说的。今儿个年初一,不就是图个乐呵吗?再说了,虽然这宋版书是卫红叮嘱我买的,但这个方面的知识,我们还真是贫乏,您是教授,授业解惑可是您的本职工作。”
云雨裳口齿伶俐,笑嘻嘻地说道,不露痕迹地拍了母亲一记。
“呵呵,这个宋版书之所以珍贵,其实也还是应了那么一句话——物以稀为贵。雕版印刷业在宋代极为繁盛,为书籍的广泛流传和普及创造了条件。宋版书处于承前启后位置上。因为宋版书刻印精工,流传稀少,有很独特的文献学价值……”
杨琴明知女儿是要借机拉拢刘伟鸿和家里的关系,望着女儿秀美明媚的脸庞,杨琴心里也涌起怜惜之意,只要女儿能真正开心,嫁给刘伟鸿也未尝不可。一念及此,便顺应女儿的要求,简单讲解了一下宋版书的知识。
“妈,您再说,这个我很喜欢听。”
见杨琴说了几句便即闭口不言,云世辉忍不住追问道。他是首都大学的高才生,对于各类知识都有很旺盛的求知欲。
杨琴对儿子极其溺爱,见儿子动问,马上来了劲头,笑呵呵地说道:“那好吧,今儿就给你们讲一回课,记得要给讲课费啊!”
一番话引得客厅里笑声不断,气氛一下子变得十分亲切起来,俨然一家人了。
“宋代的造纸技术已经比较发达了,印刷用纸品类繁多,大致有竹纸和皮纸两类,建本多用竹纸,色泽较黄,纸张也比较薄,时间长了会变黑;浙本、川本多用皮约纸,就是用桑树皮和楮树皮为原料制成的纸张,色泽白净,纸张也比较厚,两面光洁。此外,不少地方还用麻纸印书。宋代刻本中还有用公文纸背面印书的,不过这种版本流传较少,比较容易鉴别鉴别……这本《周礼注疏》,应该是南宋时期,浙江一带的印刷本。”
杨琴不愧是人大的教授,对宋版书的鉴别,很是精通,轻轻翻阅着那本《周礼注疏》,说道。
“妈,您怎么知道这是南宋的印刷本,还知道是浙江一带的?”
云世辉索性起身坐到了母亲身边,好奇地问道。
“这个从版式和字体就能判断出来了。北宋刻本大都是白口,左右双栏或四周双栏,也有一些早期刻本采用四周单栏。南宋中叶开始流行黑口,建本比较多见。这本书字大悦目,行格疏朗,是典型的浙本版式。宋朝的人对书法情有独钟,崇尚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些书法大家,浙本以欧体居多。你看这字,字形略瘦,纤细秀雅,正是欧阳询的风格……”
杨琴指点着书本,随口解释道。
这一下,连云雨裳也佩服起来,忍不住搂住了母亲的脖子,笑着说道:“妈,您真不愧是大教授,这水平,杠杠的!”
“去去去,又拿妈寻开心呢。”
杨琴笑了起来,显见得心情很是愉悦。
第414章 认可
“伟鸿哥,我爸我妈都有礼物,就我没有啊?”
云世辉朝刘伟鸿开起了玩笑。
云汉民便瞪了他一眼,却是忍住没有呵斥。毕竟是大年初一,要讲究个好口彩。而且云汉民对云世辉着实喜欢,也不忍对他“恶语相加”。
刘伟鸿哈哈一笑,说道:“你还别说,唯独给你的礼物,是揣在我兜里的。你姐让我出面做好人。”
云雨裳顿时给了刘伟鸿老大两个白眼球。
刘伟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礼品盒,却是一块欧米茄男表,闪闪发亮,颇为大气。送给刘华英的是欧米茄女表,送给云世辉一块同样品牌的男表,正好合适,一碗水端平,不厚此薄彼。
云世辉将手表戴在腕上,欣赏了一番,很是喜欢,笑哈哈地说道:“谢谢伟鸿哥。”
刘伟鸿笑道:“都是雨裳掏的钱,我就是捡个现成,要谢你还是谢你姐吧。”
云雨裳便认真地说道:“哎,话不能这么说,谦虚过头了就是骄傲。反正我已经告诉你了,这回买礼物的钱,从你那一半里面出,到时候我会扣出来的。”
刘伟鸿笑了笑,完全一副无所谓的神态。
二哥不在乎钱。再说了,这钱在自家媳妇手里头攥着,和在自己手里头攥着,有何区别?何况二哥账户里头,可是有上百万的“零花钱”了。以九一年的生活水平,二哥天天胡吃海喝,那也是绝对花不完的。
云汉民却比较敏锐,闻言双眉微微一蹙,问道:“雨裳,什么你一半我一半的,怎么回事?”
云雨裳笑着说道:“爸,我也不瞒你,我在江口的生意,是和卫红合伙的,他有一半的股份。这回科威特战争,国际原油价格疯长,我们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赚了一笔钱,我说了给他分一半。”
刘伟鸿笑着摇头,没说什么。
杨琴问道:“赚了一笔钱,是多少?这个宋版书和鸡血石,都价格不菲吧。明朝时候就有个说法,一页宋版一两金。大红袍更是非常罕见。雨裳,你给妈妈说实话,这些个东西,花了多少钱?”
云雨裳笑道:“妈,瞧您说的,我也没打算瞒着你啊。大红袍花了有三十来万吧,你这本《周礼注疏》,花了十五六万。世辉这个表比较便宜,几万块,就不说了。”
云雨裳随口而言,语气轻松得不得了,却将云汉民等人听了个目瞪口呆。这一不小心,家里就钻出来一个“大富婆”了。
杨琴愣怔一阵,才以很不相信的语气问道:“这么说,这几样东西,你就花了五十万?”
云雨裳笑着说道:“妈,更正一下啊,不是我花了五十万,是他花了五十万。孝敬你们的东西,当然要他掏腰包了,我才没有那么大方呢。”
纤纤玉指,指向了刘伟鸿。
云汉民便严肃起来,说道:“雨裳,你别跟爸爸嬉皮笑脸。我问你,你现在到底赚了多少钱?”
云雨裳说道:“具体多少我没有仔细算过,应该是六千万左右吧,加上不动产。”
云世辉便“怪叫”起来:“哇,姐,你是大资本家啊?”
“世辉,别信口开河!”
云汉民很严厉地喝道,就差呵斥了。
这个时候在国内,资本家虽然不再是十分禁忌的词语,但在眼下如此敏感的时节,云汉民家里出了一个真正的“资本家”,却也不是件小事。
杨琴脸上露出了很担忧的神色,问道:“雨裳,这么多钱啊,怎么赚来的?”
京师世家女,六千万的家产,放在后世,基本上什么都不算,刚刚脱贫的水准吧。但在九一年,却绝对是个不小的数目。难怪云汉民和杨琴都要担忧了。
云雨裳笑着说道:“爸,妈,不用担心。我这个钱,来路很明白。就是在国际期货市场赚的,我有香港金融经纪公司完整的交易记录,都已经打印出来保存的。经得起任何调查。”
云汉民的脸色却并不因此而变得轻松,沉声说道:“雨裳,并不见得你有正规的交易记录就能万事大吉。一旦政策有变化,很多事情都是说不清楚的。”
说到政策的变化,大约很少有什么国家,能够比我国的政策变化更快了。云汉民经历了太多的风浪,对此深有体会。社会剧烈变更的时候,是不能以常理去看待的。
云雨裳脸色也是微微一变,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样向父母解释。几个月时间,就由当初的两三百万家产变成六千万,云雨裳自己都觉得跟做梦似的。原本想利用春节这个机会,和父母提一嘴,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不料还是引起了云汉民和杨琴的高度担忧。
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云伯伯,我认为,大的政策,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了。改革开放这个总路线,肯定会坚持下去。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国有资金和民营资金大规模进入国际金融市场是早晚会发生的。”
云汉民形容严峻,望向刘伟鸿,缓缓说道:“何以见得?”
现在云汉民已经不小看刘伟鸿了,事实证明,此人远比他的外表要成熟稳重得多,不再是过去那个纨绔子弟刘伟鸿,而是老刘家正在冉冉升起的红三代政治新星。刘伟鸿说出来的话,也许就能表示老刘家今后可能要采取的一些措施。
刘伟鸿淡然说道:“这个路线是首长制定的。首长在,就不可能否定。无论是谁,都否定不了!”
这个话就说得很直白了。
刘伟鸿没打算和云汉民转弯抹角地打机锋。
“大年夜的时候,我在青松园,跟我家老爷子也谈到这个意见。以我现在工作的夹山区为例,还有很多群众生活在贫困之中,要想脱贫致富,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是大前提。干部思想的解放,则是脱贫致富的关键。”
刘伟鸿又不徐不疾地说道。
云汉民的眼睛眯缝了一下,谨慎地问道:“老爷子怎么说?”
这一刻,云汉民的内心是很紧张的。因为他很清楚,刘老爷子的态度,必将影响到储君的态度,而储君将会采取何种执政思路,无疑会影响到整个政治大格局。
是否坚定不移地执行首长定下来的大政方针,是整个政治格局稳定与否的关键所在。
在这样的原则问题上,真正最有发言权甚至是有决定权的人,不多,绝对不超过两位数。而刘老爷子则是其中份量极重的一位。
刘伟鸿挺直了身子,答道:“老爷子答应给我三年的时间,让我去改变夹山区的面貌。”
“三年?”
云汉民紧盯着问了一句。
“是的,三年。”
刘伟鸿很肯定地答道。
云汉民慢慢靠回沙发里,伸手捋了捋头发,似乎陷入了沉思。客厅里一下子变得极其安静。大家谁也没想到,大年初一,这爷俩就会讨论如此严肃的问题。
云汉民的脑子高速运转起来。刘伟鸿这个话,至少透露了两个意思。第一个,老爷子的观点,已经发生了改变。改变到何种程度,现在还不好说,但肯定是有所改变。不然,老爷子绝不会答应给刘伟鸿“三年时间”。也许刘伟鸿压根就不会再在夹山区呆上三年,不过却老爷子能这么说,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态度。其次,老爷子的身体很健康,至少老人家自己“预测”,起码还有三年以上的时间,能够看到刘伟鸿带给夹山区的改变!
这两点,都非同小可,会直接影响到今后几年内政治大势地走向。
云汉民的沉思并未持续太长的时间,很快便坐直了身子,拿起桌面上的香烟,递给刘伟鸿一支,微笑说道:“伟鸿,抽烟。”
“是,谢谢云伯伯。”
刘伟鸿连忙双手接了过去。
“呵呵……”云汉民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往后不要这么拘谨。你以后回首都,多来家里坐坐。要不直接去我办公室也行,聊聊天说说话。”
“好的。”
刘伟鸿又点了点头。
云雨裳脸上却露出惊喜交集的神情。云汉民这个话,无疑就是正式承认了刘伟鸿的“身份”,往后就是老云家的“预备姑爷”了。
没想到今天这趟拜访的效果会这么好。
“伟鸿,老爷子对你很关心啊。基层的条件是艰苦一点,但也很能锻炼人。你安心在林庆工作,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些小人的中伤和阻扰,不要过于计较。只要你认为是正确的,那就应该坚持。我相信多数领导还是有眼光的,你做出了成绩,大家都能看得到。”
云汉民换了和蔼的脸色,徐徐说道,很是语重心长。
刘伟鸿连忙挺直了身子,恭谨地答道:“是的,云伯伯,您的教诲,我记住了。”
“呵呵,也谈不上是教诲,算是些经验之谈吧。伟鸿啊,一个出色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身边总会有嫉妒和眼红的人。但这些其实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自己过硬。当然了,也不要事事逞强,需要长辈们帮忙的时候,及时开口,明白吗?”
云汉民的神情,益发的温和了。
“是,我明白。”
第415章 意想不到的尴尬
下午,两台车缓缓开进了四九城的某个胡同。
两台车都是奥迪大黑壳子。
前面一台,是云汉民的专车,后面那台则是刘伟鸿的车。这车是云雨裳给刘伟鸿买的,往后刘伟鸿到了首都,就开自己的车,没必要去集团军办事处要车了。
云雨裳本来打算给刘伟鸿买一台宝马,觉得那车很拉风的。不过征求刘伟鸿意见的时候,却被刘伟鸿否了,要她买了台奥迪。刘二哥不想让人家总是将他当成一个纨绔,连开的车都那么张扬。四十几岁的心理年龄,还是比较喜欢沉稳大气的奥迪车。
眼下,中央还没有统一规定干部的用车标准,京师重地,豪华小车不少,牌子也是五花八门的。云汉民配的奥迪车,只能算是普通。据说也是云汉民自己要求的。看来在坐车的喜好方面,云汉民和刘伟鸿翁婿两个的观点比较一致。
这条看上去并不显眼的胡同,胡同口却有荷枪实弹的武警站岗。可见胡同里住的人物,非同小可。实际上,这条胡同里住的全都是离休的高级干部,云老爷子就住在这里。
刘伟鸿在云家吃了午饭,主动提议要陪着云汉民一起去看望一下云老爷子,给老爷子拜年。其实云老爷子早就卧床不起,基本上就是吊着一口气,情形与后世所言“植物人”类似。说是拜年,不过是尽晚辈的孝心而已。
刘伟鸿既然和云雨裳确定了关系,这个礼节,是一定要尽到的。
云汉民本就有这个安排,刘伟鸿主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