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江山-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Γ岬贾鲁中昧Φ氖直鄯⒍丁

    而手腕抖动一毫,射出去的箭离靶标就会差八尺,所以射箭需快。瞄稳了目标快速射击,反而射得准——

    嗖的一箭。带着短促的破风声,正中箭靶!砰地一声。强大的穿透力,使箭支贯穿了箭靶,又飞射出去,扎在远处的马车上。…;

    场中所有人都呆住了!

    耶律德容猜想到,小王爷的箭术肯定很高,不然怎敢和契丹人比射术?但没想到竟高到这种程度。他不禁暗暗捏了把汗。

    好在萧胡睹已经沉浸在弓与箭的世界中,不管赵宗绩什么情况,全神贯注射出第二箭——一箭中的!

    赵宗绩控制好力道。也射出第二箭,这次没那么夸张,但还是连羽没入靶心。

    转眼间,两人各自射完四箭,全都正中靶心!尽管赵宗绩射透了一个靶子,但规则上不会区别对待的。

    打平。三十步,也是宋朝对弓手的最低要求。

    接着便进行三番射。这次靶子被向外推了二十步,达到五十步。这是辽朝弓手的最低要求。

    三通鼓响,两人又依次射出了四箭,依然都正中靶心!当然这个靶心,要比后世那种好中些……做个类比的话,大概九环以内都算中的。

    又打平!

    四番射,靶子外移到七十步。

    四通鼓响,这次两人的瞄准时间,明显变长了。但是依然全数命中!

    五番射,靶子外移到九十步。还是命中。

    六番射,靶子移到一百步。所谓百步穿杨,在这里能命中的,是神射手。

    ~~~~~~~~~~~~~~~~~~~~~~~~~~~~~

    “这个,陈学士,”赵卞小声问陈恪道:“我怎么记着,周礼只有三番射。”

    “问问中途停下来,他们答不答应?”陈恪摇摇头道:“不可拘泥古礼么……”

    “咳,都是你的理。”赵卞失笑道。

    陈恪笑笑没说话,这时候,第六番射的成绩出来了,两人都是三中的、一中侯。

    这不能说他们的箭术还不到家。六轮射击二十四箭,对体力的消耗;风的影响、那一瞬间的状态,都会导致出现偏差。

    这时候,观礼者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他们瞪大眼、屏住气、紧张的注视着场上。千人围观之下,竟然只有弓弦和弓箭中靶声……

    第七番射,一百一十步。两人在经过调整之后,全部中的。

    八番射,百二十步,两人和商量好了似的,都是两中的两中侯。

    九番射!一百三十步!这个距离,就是所谓一箭之地,被认为是弓箭的极限射程,战场上,军官要站在距敌方前锋一箭之地外,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但是,两人竟然都射中了,虽然都只有一箭中的,但其余三箭也贯穿了靶子……从这个距离看上去,靶子只有苹果那么大,天知道两人是怎么射中的。天知道他们怎么有这么远的射程!

    两人又通过了一百四十步,尽管无一中的,且萧胡睹一箭脱靶、一箭没有贯穿。赵宗绩两箭脱靶,但还是让双方官兵惊为天人,这是在超距射箭啊!

    到一百五十步时,萧胡睹只有一箭中靶。而赵宗绩有两箭中靶。

    但两人都没有要停的意思,靶子挪到了一百六十步。

    萧胡睹全都脱靶,赵宗绩却依然有一箭中靶……

    颓然把弓递给手下,萧胡睹垂着双手,望着赵宗绩道:“我能看看你的弓么?”

    “抱歉。”赵宗绩苦笑道:“我已经没有力气递给你了。”他的手一松,那柄黝黑色,两头有球头的弓,便落在他的贴身侍卫手中,那侍卫第一时间将其收入弓匣中,切断了萧胡睹的视线。

    萧胡睹知道,人家这是保密,不过是委婉些罢了……

    ~~~~~~~~~~~~~~~~~~~~~~~~~~~~~

    其实论起射箭来,赵宗绩在汉人里算是顶尖了。但比那辽国顶尖射手萧胡睹,还是差太多。不说他只会立射一种射姿,单说他的膂力、准星和耐力,就比萧胡睹差一截。…;

    他之所以能赢下这一场,全靠了那张神秘的黑色弓箭——那是一张集合了当代最优秀头脑、后世先进经验,经过两年多时间反复实验,才制成的带滑轮、瞄准具的组合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战斗力。对武器的研究改进,一直是缺乏血勇之气的宋朝人,十分注重的事情。甚至一国宰相,都曾经撰写过《武经总要》这样的武器专著。

    陈恪既然来到大宋,自然想为自己的国家出一份力。他很想把后世的知识,运用在这个时代,可惜只恨自己是学医的出身,不是学物理化学的,不会造枪造炮,也不会改进火药。只能在现有的冷兵器上动脑子。

    枪炮不行,只有弓弩了。陈恪想到了世界上名气最大的两种弓,一种是英格兰长弓兵的长弓,一种是蒙古人扬威天下的组合弓。两种弓的射程难分轩轾,但前者需要一米七五以上的身高才能开。要是低于这个高度,还得自带板凳……显然不适合平均身高一米六出头的宋人。

    还是复合弓更合适,而且他在仅限军备部门阅看的《武经总要》上,欣喜的了解到,宋朝的黄桦弓、黑漆弓、白桦弓、麻背弓,都是复合弓。

    从广西都作院得到所有四种弓的制法后,陈恪又遇到了疯子科学家沈括和超级制造家苏颂。沈括本身就是制弓的行家,而且有着科学家的研究精神。至于苏颂,你给他一个合理的创意,他就能给你做出合乎要求的成品!

    这两个人搭配在一起,就造出了这张名唤‘射虎’的复合弓。其准度高、力度强,且省不少力,说是当世第一弓也不算夸张。

    唯一的缺点,是成本太高了!目前一柄弓的成本在一百两黄金以上,根本不可能装备部队。

    ……分割……

    又是四点四更,我想,不用多说什么了吧?

去接小和尚喽……

今天天好,把儿子接回来,嘿嘿。所以更新要晚些了,但两更还是有的。明天新年,继续爆发…………

    手打中……手打中……

    【如果此章是属于作者求月票之类废话的,请跳过继续看下一章】

    估计再过几分钟就打完上传

    或者您可以点击上面的按钮发送错误报告

    请你先收藏此页吧,方便等下阅读咯……

报告一声,回来了!

安顿好了,立刻开工!今天是最后一天了,大家的月票再留,就过期了…………

    手打中……手打中……

    【如果此章是属于作者求月票之类废话的,请跳过继续看下一章】

    估计再过几分钟就打完上传

    或者您可以点击上面的按钮发送错误报告

    请你先收藏此页吧,方便等下阅读咯……

第三零八章 捺钵(中) (最后时刻求月票!)

    那是汉民族复兴失败的一曲悲歌……

    那时候,汉人是这片大地上,最骄傲、最自信的民族。在这之前四十年时间,从周世宗柴荣开始。经过唐末五代沉沦的汉民族勃然复兴,他们东征西讨、天下无敌。一直对辽人进行强硬的压制,不停地进攻,不断地胜利,甚至举国兴兵收复故地!

    不幸的是。他们接连失去了两代领袖,帝国的皇位落在一个弑兄的阴谋家手中。但百战百胜的将军和军队还在。他们理想和骄傲还在。为了完成彻底统一、为了一扫百年之耻,也为树立自己的威信,阴谋家举全国之力,发动了夺取幽燕的雍熙北伐。

    当年雍熙北伐,宋军兵分三路大举攻辽,在潘美、杨业所帅的西路军攻城俘将,很快便攻取三州的大好形势下。作为主力的东路军掉了链子……大宋第一军人曹彬,竟对他的军队失去了控制。他所指挥的东路军,为争功,不等与西路军会师,违背诏旨,自行北上攻占涿州,又因粮尽退兵。

    东路军退兵后觉着不划算,又进军,结果士兵被玩得疲惫不堪,被辽军主力大败。赵光义很快下令在边境增兵,并命三路大军撤兵。

    东路军仓惶撤出战场……辽军得以全力对付其余两路宋军。很快,中路的田重进也撤出了战场,全军安然无恙回到国内。但是西路军,却在一连串的大胜之后心有不甘,他们要和辽国来一次硬碰硬,看看到底谁更强!

    但碰的结果是蔚州、寰州相继失守,数千守军悉数阵亡……

    见强敌环伺、败局已定,潘美患了失语症,杨业却不愿像他那样沉默,而是建议贼势盛,不可与战,姑且转移三州民众南下。

    监军王侁却主张正面迎敌。杨业摇头说,这样就败定了……

    王侁的神色变幻, 目光中充满了轻蔑加敌视,讽刺他道:“君侯素号无敌,且令精骑数万,见敌逗挠岂有他志?”

    失败?你不是大名鼎鼎的无敌将军么?领兵数万,只想着逃跑,你不是要叛变投敌吧!

    这话别人听了,最多就是生一顿气,但对杨业来说,却是要他的命!因为他原是北汉将领。宋灭北汉后,他随其主刘继元降宋。虽然,不是他主动投降的,但所谓忠臣不事二主,对杨业这种羞耻心极强的男人,始终是块心病。

    杨业气愤难当,为了尊严,他马上答应出战。

    但是临行前,他突然转向了多年来的老搭档潘美,声音低沉道:“某此去必败无疑,我本是个降将,早就该死,主上反而对我委以重任,今日我正可以死报答。”顿一下,他压低声音道:“只是,你能在陈家峪两侧埋伏下弓箭手么?我败下来的时候,如果没有接应,就要全军覆没了……”

    潘美重重点头,请他放心。

    交代完毕,杨业率领自己的部队出征。铁甲铿锵,三军无声,自知必败必死的将士一路向北,迎头撞上了辽国大军,只求证明自己的忠贞。

    雁门关外,辽国统帅耶律斜轸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与辽国作战三十多年,摧城拔寨、战无不殆的杨无敌,竟然在这种时候来进攻,莫非脑袋被驴踢了?

    但是送到虎口的肉,岂有不吃之理?…;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双方厮杀、厮杀、再厮杀,血战了整整一天。杨业见部下已经到了极限,便率军且战且退。

    辽军岂能让折磨了他们三十年的杨无敌跑了?便衔尾而追。

    就这样,双方一撤一追,来到了陈家峪。

    此时正是黄昏。杨业率军退到谷口,只见两边静悄悄,一个援军的影儿都没有……

    身后,无穷无尽的追兵已经上来了,杨业的部队,从凌晨出兵,到现在滴水粒米未进、已经疲惫不堪了。如果仓皇后撤,只能被契丹铁骑践踏马下。

    部下要掩护他突围,却被杨业拒绝,他仰天长叹:这就是我的命运!陛下,苍天可鉴,杨业为你尽忠了! 最终杨业命家中独子、有儿女需要养育的、和已有兄弟战死过的士兵撤退,自己则率领剩下的数百人,与辽军殊死作战。最后,兵士都战死了,杨业的儿子杨延玉和部将王贵也牺牲了……

    红月如血。陈家峪上,老将军身上受伤十几处,浑身浴血,尤须发皆张、来回冲杀,手刃辽军数十百人。

    最后,辽国名将萧达凛,从暗中放出冷箭,射中他的战马,马倒在地下,把他摔了下来。辽兵乘机围了上来,把他俘虏了……

    辽国人赢了,生擒了他们口中的杨无敌,这是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成功!

    但他得到的只是杨业的尸体。老令公被擒,绝食三日而死……

    事后追查,那天的援军到哪里去了?原来他们久等杨业不到,王侁大喜过望,以为杨无敌再次创造了奇迹。怕功劳都被杨业抢走,他命令潘美率军赶了上去。谁知走到半路时,知道杨业败了,他们转身就撤,没留一兵一卒救援……

    ~~~~~~~~~~~~~~~~~~~~~~~~~~~~~~~~

    暮色已重,站在祠堂中,已经看不清老令公的面孔。陈恪轻声道:“杨家的意思是,看看能不能把老令公的骨骸要回去……”

    “辽国能答应么?”赵宗绩低声道。

    “不能,从老令公战死沙场后,大宋就一直在讨要遗骸。”陈恪低声道:“但辽国人说,你们宋人对不起杨无敌,他不回去了……”

    听了这句话,以赵宗绩这种强烈的自尊心,都没有反驳。

    良久良久,赵宗绩才缓缓道:“老令公入土为安,确实不要再惊动他了。”顿一下,他一字一句,刻骨铭心道:“还是让我们把燕云夺回来吧!”

    有鸿鹄飞过房顶,鸣叫声震天宇……

第三零八章 捺钵(下)

    回去的路上,两人沉默了半道。直到下山后,回望着黝黑的山梁,赵宗绩才幽幽道:“你说,杨老令公之死,到底是谁的责任?”

    “……”陈恪过了好一会儿,才文不对题道:“其实,咱们学到的历史是骗人的。辽国统帅耶律斜轸没有尊重杨老令公。而是把他的首级斩下,先送往漠北辽廷请功,然后传授边疆,让辽军和宋军,都看到杨无敌的下场。”

    “我问你是谁的责任?!”赵宗绩先是愣了一下,旋即有些恼火道:“为什么潘美会如此胆怯?他可是大宋之刃啊!还有曹彬这样灭国无数的名将,会表现的如此蹩脚!他们就算用脚趾头,也不该打出这样的窝囊仗!难道十多年不打仗,他们退化了吗?!”

    “按照朝廷的官方结论,曹彬,是北伐失败的罪魁祸首。”陈恪依然自顾自道:“他的罪名是违抗皇命、擅自行动,导致战局被逆转。按说这个罪名,放在任何朝代都是死罪,不株连九族就是皇恩浩 了。可太宗皇帝对他太好了,好得让人受不了,居然只降了他的职,差遣仍然不变。潘美和其他将领也是如此,人人受罚,却都只是降职留用。”

    顿一下,他淡淡道:“更奇怪的是,只隔了一年,曹彬没立任何功劳,就被提升其为侍中、武宁军节度使,完全恢复了雍熙北伐之前的官职。再往后,他又升到了平卢军节度使。到了先帝朝。又成了检校太师、同平章事、枢密正使,竟然比北伐失败前还风光!”

    “你到底什么意思?”赵宗绩就是再傻,也听出陈恪的言外之意了。不 恼火道:“你是说,历史都被篡改了,真相不是这样的,对么?”

    其实赵宗绩也早就想不明白。为什么丧师辱国、彻底断送了大宋军力的败军之将,居然安然无恙不说。还依然位极人臣、极尽荣宠。而且在之后的岁月里,他的女儿、孙女还都成了大宋的皇后,母仪天下!

    凭什么?他配么?赵宗绩一直想不通。

    ~~~~~~~~~~~~~~~~~~~~~~~~~~

    “都说到这份儿上了。你告诉我真相!”回到驿馆,赵宗绩对吞吞吐吐的陈恪,依然不依不饶。

    “我也不知道真相。”陈恪两手一摊道:“我看的书。也都是官方的史料。”顿一下道:“《太宗实录》,你肯定看过吧?”

    “嗯。”赵宗绩点头。

    “还记得在雍熙北伐期间,太宗关于曹彬的言论么?”

    赵宗绩摇摇头,这世上能有几人,有陈恪那样的记忆力?

    “实录上说,当曹彬在战争之初突飞猛进时,太宗便‘讶其太速’;曹彬粮尽退却时,太宗又惊愕‘岂有敌人在前,而退军以援粮运乎?’而等到曹彬再进时,他又下令说‘千万别再急进。要和米信合军’……”陈恪缓缓道:“有印象么?”

    “嗯。”赵宗绩点下头。

    “你怎么看这一段?”

    “太宗英明过人,洞察一切先机,所有的失败因素,他都算到了。只是曹某人没有遵旨,最后才导致失败的。”赵宗绩背书似的道:“师傅们就是这么教的。”

    “除此之外呢?”

    “……”赵宗绩想一想道:“应该有人将曹彬们的举动。总是第一时间报告到官家那里!”顿一下道:“你是说,监军吧?”

    “对。只有监军,才有资格掌握第一手的军 。并用最快的方式,呈报到皇帝那里。皇帝则通过一个个监军,随时都在监视着他的将军们。”陈恪沉声道:“而监军手里的权力,是与皇帝对他的将军的信任程度。成反比的!”…;

    “……”响鼓不用重锤,和聪明人说话就这点好处。赵宗绩已经明白陈恪的意思了。因为太宗皇帝对将军们的不信任,助长了监军们的气焰。这些严重缺乏经验的家伙,都是太宗皇帝登极后,才提拔起来的潜邸旧人。他们仗着是皇帝心腹,威凌将帅,成了实际的发号施令者!

    杨老令公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那场悲剧中,真正掌握权力的是监军王侁,而作为主帅和副帅的杨业、潘美,却只能任由他摆布……

    而且,杨业的悲剧并非个例。事实上,之前就有好几起这样的事件,其中大宋排前五名的功勋武将郭进,直接被 得自尽,这就是敢对抗监军的下场!

    所以杨业很清楚,如果自己抗命,等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