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峰也不傻,早早就让太医候着。
一行人直接将方容送到紫宸殿安顿好,叫了好几个太医,开了御寒的药。
皇帝根本顾不上别的,先给他看腿。
那些太医让万岁爷一盯,根本就不敢说什么,一个劲儿保证尽心尽力,一定不让太孙留下后遗症。
整个紫宸殿一乱,满宫廷都惊动。
太医们出出入入,知道的都知是太孙病了,不知道的还当万岁有什么不好。
一片杂乱中,东宫忽然失火,又传出有刺客意图刺杀太孙妃,还有人说,太子妃拿太孙妃当挡箭牌,差点儿害得太孙妃惨死。
所有的乱子一瞬间爆出来,整个皇宫风声鹤唳。
幸好很快有人来报,太孙妃平安无事,已经从东门出宫去了,宫门守卫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没敢阻拦,只留下东宫所有的账册和库房钥匙,还有一张短笺。
上面只写了寥寥四字——‘小受大走’
皇帝青筋毕露,气得命人先关押义王和忠王,才怒道:“难道你媳妇还当是朕要杀她?”
方容笑了:“就请父皇放她去吧,孙儿还羡慕她的自在。”
他有一种预感,他的姝娘会让整个天下震惊。(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七章 叛乱
皇帝这一次是真正大怒,对义王失望至极。
这个他曾经钟爱,并且抱有大希望的儿子,竟然一手坑自己的侄子,还要借他兄长之手。
当初给他这个‘义’字,算是彻底没有意义。
“义王可不会善罢甘休!”
皇帝当庭怒叱义王之事一传出去,就有几个老狐狸老大臣心里叹气,琢磨着赶紧乞骸骨,回家算了。
朝廷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事儿,他们可不愿意再搀和。
不过,在金銮殿上。
皇帝虽然高高地坐在龙椅上面,存在感却已经明显衰弱,相反,真正让人看在眼里的,是那个病弱的太孙殿下。
他的病体,苍白的容颜,只有没看见他的人才会在意,真正看到他,都不知不觉被他的气度影响,还有位三朝老臣言之凿凿,说他和当年的齐王很像。
这话在外人听来,许是贬义的味道很浓厚,宫里夸人像个叛逆,不是好话。
可真正在朝中几十年的重臣心中,齐王那就是天下英才之首,陨落在最风华正茂的年纪,别说现在这个老皇帝,就是当年那个领兵出征过,威名赫赫的皇帝,也要矮他一头。
拿方容和齐王比,那绝对是盛赞!
“齐王那种人,不为君王,就只能死。”朝中好些老人,当年心里头就清楚,齐王越出色,越优秀,越让人敬佩,就越危险。
他这种人。从不肯低头,若不幸没能生在乱世,自己为帝王。任何一个君主都容不下他。
几位老大人,哪怕当年受齐王之累,因为当今陛下的凶残,失去亲人故友,他们也没想着恨齐王,恨陛下,只能怨老天无眼。
五月二十六日。帝邀众位大臣与新科进士,同登西山之上,圣人塔楼。拜圣人,留下墨宝,欢宴畅饮。
皇帝也难得是意气飞扬,这几个月来。积攒的郁闷之气一扫而空。连酒都多喝了两杯。
正热闹,不远处忽然传来阵阵马蹄声。
身着银色铠甲的禁军士兵浑身鲜血,满脸泥污,狼狈而来:“陛下,陛下……”
“义王倒行逆施,以清君侧之名,带兵杀入西山!”
还没登楼,他这一嗓子。整个塔林都乱起来,好些大臣脸色骤变。士子们或者呆愣,或者咒骂,或者暴怒,或者哀嚎。
皇帝闭了闭眼,脸色涨红,隐约还能听到喧哗声,打斗声。
那个禁军士兵浑身是伤,哭喊:“义王说太孙殿下乃是齐王孽子,欲报仇,挟持了陛下!”
皇帝苦笑:“现在到不说他是高文渊的儿子了!”
方容一皱眉,隐约觉得有点儿不对,不过,他也顾不上别的,长身而立,冷声道:“黄爷爷,请您下令,孙儿愿当盾牌!”
他的声音并不算高昂,只一句话轻轻朗朗。
那些原本是安王府的侍卫,如今是太孙亲军的一批侍卫,已经牢牢将塔楼保护起来,闻言高呼:“誓死奋战,护卫陛下!”
一连串的高呼声绵延不绝,一下子就冲击得下面马蹄声,骚乱声没了声势!
皇帝心中顿时松快。
连那些士子大臣们都安静下来。
方容领着人,骑马带着一排侍卫越众而出,旌旗招展,禁军紧随其后。
还未出发,已经有禁军探子又来报信。
“义王和延国勾结,延国的大将军胡志率领二十万大军连战连捷,杀到江南了!”
皇帝一怔,心里咯噔一声。
方容的脸色也变了变,却是纹丝不动,继续前行:“打回去就是!”
“对,打回去!”
“咱们大殷朝难道还怕一小小延国!”
臣子鼓噪,皇帝低垂下眼眉,却没这些人的信心,他很清楚,可怕的不是延国,而是这一个乱字!
只希望那些乱民们别像他想的一样,趁着大殷朝内忧外患之际,再起祸患。
这时候,却顾不得以后了。
说起来,今天万岁爷带着这些士子出游,自然是选的好天,碧空如洗,草木茂盛。
圣人塔林附近,更是书香气弥漫,浸润着难以名状的气质。
禁军人数不多,援军也不知什么时候会来,形势并不理想,方容领着一群侍卫,一直站在最前面,遥遥能看到义王的战旗。
手握战刀长枪的士兵,凶悍异常,直扑过来,狠狠地撞在防线上,要不是禁军装备精良,人人都是高手,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强,恐怕只一下,就溃败而去。
义王的这些兵将,都是精兵,都是强将。
方容忽然有点儿酸楚。
大好儿郎,没想到不能去真正的战场上杀敌,到要死在内斗上,也不知他们到了九泉之下,能不能心安!
面对猛烈的冲击,方容的亲卫们靠着盔甲坚韧,挡在前面,第二排软甲的战士,自有极为管用的弩箭招呼。
他们装备的弩箭,都是许薇姝特别设计,射速快得惊人,一个照面,进攻一方的士兵就像被镰刀割去的杂草,倒了一地,攻势顿时受阻。
义王显然也不是庸人,知道气势一泄,就有可能麻烦,也知道不该拖延时间太长,连忙派人高喊——“他们的弩箭肯定不多,都不要怕!”
弩箭的确很有限,方容他们人数也太少。
只短短一个时辰,侍卫们的力气渐渐流失,战斗力已经不像一开始那么强横,偏偏援军迟迟不到。
大家甚至怀疑京中出了问题。
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时间一点点过去,只听一片欢呼声,叛军竟然撕裂开一道口子,冲了进去。
方容连忙变阵,派出精锐狙杀。
不远处高塔之上,皇帝脸色变了变,长身而起,随手抓住腰刀,长刀出鞘!
周围的侍卫把他团团围住,但心中已然是有些绝望。
眼看着那些叛军撕裂的口子越来越大,有一队一看就彪悍的士兵,冲上了塔楼。
为首的禁军统领握紧了长刀:“保护陛下!”
那些大臣们都喊得没了力气,神色麻木,皇帝脸色阴沉,闭了闭眼,心道:若是死在这里,不知大殷朝去往何方,只希望容哥儿能活的久一些!
叛军杀入塔楼,也不知是受了什么蛊惑,如狼似虎地扑向皇帝,完全不顾自己。
侍卫人数太少,拼死抵抗,也渐渐不敌。
一个侍卫,一刀砍中叛军士兵的胳膊,没想到对方断了一条胳膊,愣是冲过来,不要命地砍向皇帝。
刀锋映得皇帝的眉毛都成了白色!
“啊!”
伴随着短促的惊呼,扑一声,一支箭飞来,正中叛军士兵的眉心,随即,又是很稳定地射箭声,一支接一支,很短的时间,塔楼内的叛军就被清理一空。
所有的侍卫都松了口气,举目望去,皇帝也看过去,只见外面半山腰上站着的是个黑色骑装,红色披风的女子。
“太孙妃!”
有认识的禁军就忍不住低声叫了一声。
皇帝也怔了怔,强按下嘴边的咳嗽,吞了颗药丸,就见容哥儿的媳妇遥遥拜了拜,高声道:“陛下放心,援军马上就至!”
话音未落,她就飞身上马,向山下冲去。
这一瞬间,恐怕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戏文里的花木兰,女英雄,他们大殷朝也不是没有。
皇帝也松了口气,摇头苦笑:“比她爹爹到强些。”
别看许静岚名满天下,论武功,到比不上当年的国公夫人施燕,连朝臣都经常嘲笑英国公哪里都好,就是夫纲不振。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
不知道过了一天,还是两天,外面的喊杀声终于一点点退下去,大臣们有的脚软,都跪坐于地,到是这些士子多年轻,还初生牛犊不怕虎,尚有些力气,听见没了动静,就探头探脑地看过去。
这一仔细看,才有几个很不可思议地喊道:“咦?太孙妃带来的士兵……”
“竟然都是宫人么?”
所有人都愣了愣。
等到方容一身血腥味,带着侍卫们赶到,重新把塔林的防务安排好,接了自家妻子进门,紧急护送万岁爷和各位大臣们回京,在路上,大家才确定,太孙妃许薇姝带来救驾的人,居然真是一群宫人,有太监,有宫女,还有几个女官,甚至连嫔妃都有几个。
皇帝忍不住动容。
这些人什么都没说,但所作所为,却比大丈夫更显勇气!
“好,好,不愧是我大殷朝的人,连女子也不让须眉!”
这会儿谁都不会计较,这些人私自离宫的事儿了,眼看着一群宫女出出入入,给那些受伤的士兵们包扎伤口,动作利索,又见宫人很快回到本职工作,给万岁爷端水净面,烹饪美味的食物,将破破烂烂的车辆收拾妥当,布置得极为舒适。
皇帝心中略有些啼笑皆非,却更感叹。
他该给他皇宫里这些宫人们提高点儿待遇,人家连侍卫的活儿都给包了,却连侍卫三分之一的工钱也拿不到,未免太苛刻。
这一个念头还没转完,皇帝眼前发黑,一阵阵晕眩感涌上来,忍不住向前扑倒,吐了一口鲜血!
万宝泉吓得腿脚发软,连忙喊御医,皇帝倒在软垫上,大口大口地喘息,神色间隐约闪过一抹恐惧,挣扎着让他去喊孙神医。(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八章 转折
“娘娘,慢点儿!”
皇后一脚踏空,差点摔下玉阶,她第一次觉得自己老了,动作不如过去麻利。
冲到内室,皇帝就躺在床上,这会儿睁着眼,只是眼神恍惚,瞧着不大清醒。
皇后却松了口气,走过去坐在一边,拿出帕子慢慢给他拭了拭额角的汗珠。
紫宸殿内一群御医守着。
方容是难得有机会充当一次孝子贤孙,伺候汤药,顺便还安抚他那些叔伯兄弟们。
皇太孙这时候出现,也算名正言顺,且他和宫中不少人关系都还好,除了那些有意也有机会争夺皇位的兄弟们,其他人还是乐意太孙上位。
也只有太子一系上位,他们这些皇家子弟才不至于受忌讳。
万岁爷一直半清醒半迷糊的,竟然连句囫囵话都不大会说。
那些御医们也只道这是急怒攻心,还在小心翼翼地斟酌药方,这是大事,整个宫里都乱得不可开交。
大臣们和诸位皇子一直守在门口,没人敢离开。
天气并不热,可所有人大汗淋漓,衣衫湿透,却也不敢妄动,内阁那边接到一连串的坏消息,每一份都必须递到御前,呈给万岁爷御览批示。
眼下这位陛下可处理不了朝政,好在他还有点儿清醒时候。
一醒过来,皇帝使劲抓住孙神医的衣袖,青筋毕露。
方容看了孙神医一眼,道:“孙老为何长居宫中?”他声音不高。只有孙神医听得见。
可这位却只当自己没听见,俯身过去,借着给万岁爷切脉的工夫。贴近万岁爷的耳朵:“万岁爷伤了心肺,损了根基,不过好在并不严重,以前保养的也好,还能挽救,只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怕要卧床静养个半年,这还得说以后再不动气,否则更耽误病情。一两年好不了也是可能。”
孙神医脸色难看,话语中带着火气,勉强压抑还是泄露出来。
他一生气,皇帝反而安心。
要是他好言哄骗。恐怕才更让人担忧。想了想,皇帝挣扎着问:“那个孽畜呢!”
方容低下头:“王叔已经被孙儿擒获,暂时看押,等皇爷爷好了再处置吧。”
“……你!”皇帝摇头,他这个孙子还是太过仁善,也不想想,要是自己出点儿事儿,义王活着。倒打一耙,他还能得了好?
到时候内阁那些阁老。还有外面的大臣们,少说也得有七八成要对那个孽子妥协!
喘了几口气,皇帝脑子里嗡嗡直响,又问:“你媳妇呢?”
方容连忙让人请许薇姝进来。
刚刚经历过一场厮杀,许薇姝身上也很难不染上些血腥气,皇帝看了她半晌,轻轻叹息:“姝娘,你嫁给了皇太孙,就得学会容忍,也必须贤良大度。”
许薇姝怔了下。
皇帝让她坐在一边,也不看她,命万宝泉喊了重臣,还有儿子们进来。
等到他那帮儿子在前,大臣在后,排排跪倒,才用手指了指方容,又拉着他的手,一字一顿,清清楚楚地道。
“一应朝政,尽数交给太孙,若我不幸,皇太孙方容即刻登基,尔等尽心辅佐。”
他连说了两遍,看着那些大臣们毕恭毕敬地应下。
这才又道:“王卿爱女,温婉贤淑,容哥儿,你要善待之。”
方容一怔,皇帝却不等他说什么,就闭上眼,昏睡过去。
一群大臣一看就知道不好,皇帝的面上都是死灰色,难看的要命,气息奄奄,谁也不敢提什么太子还在,太孙登基之后,难道要太子直接成为太上皇的话?
事实上,一个服用阿芙蓉成瘾的人,也做不了皇帝。
这会儿正是内忧外患,人心惶惶,他们除了公心,也有私心,都心乱如麻,脑子里不知道转着什么,反而谁都不肯先表露什么心思。
至于皇帝意图把兵部尚书王大人的爱女许给太孙,那是好事儿,皇太孙若登基,那怎么也能得一贵妃的位置,再说了,现在的太孙妃根本就是孤身一人,连个家世背景都无,想压制还不容易?
他们可不会为许薇姝打算!
虽然也有人想着就在不久之前,太孙妃还率众救驾,功劳很大,现在他们过河拆桥,给人家添堵,不大合适,但也只是想一想,谁都不会以为,太孙以后只能守着许薇姝一个妻子。
事实上,许薇姝也没恼怒。
方容拉着她的手,她也只是笑了笑:“我回靖州去,别忘了,你答应了我,让我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邬堡。”
“……好。”
方容苦笑,前途迷惘,天下大乱,皇帝不知,各地坏消息频传,大殷朝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连他自己也不知自己有没有力量力挽狂澜,这时候放姝娘去安全的地方,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终究还是舍不得!
天南地北,相隔着万重山,再见之日,遥遥无期!
许薇姝从紫宸殿出来,离开宫门,就看到三次八百里加急的急报,她回去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的几日,天下已经出现了三路很成气候,攻城略地的反贼,当然,人家叫义军!
可惜,老百姓们是义军也怕,官军也怕,日子越发难过了。
“娘娘,您是没看见,咱们京城竟然有人当街纵火,那些官兵赶过去,街面上让烧了二十多家店铺。”
玉荷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唉声叹气。
许薇姝把东宫的一应差事,都和紫宸殿的大嬷嬷交接一下,大嬷嬷没说话,脸上也露出几分忧虑。
正说着话,宝琴抱了一叠书信,匆匆而来,围着自家娘娘转了几圈,许薇姝失笑,抓住自家丫鬟,从她手里抽出信来,打开看了看,这一看,她也傻眼。
一共有三十几个宫女,女官,甚至还有冷宫里妃嫔和太监,希望能跟她一块儿走!
“怎么可能?”
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地方只能进不能出。
宫女和女官便罢了,还有离开的希望,可是妃嫔?
许薇姝叹了口气,不过,眼下纷乱,连宫里也遭了难,死了许多人,这事儿,到也不是不能办。
连方容都用不着,许薇姝现在还握着皇宫大权,直接下了道嘉奖救驾有功的宫人们的旨意,赏赐宅院,愿意出宫的,允许出宫与父母团聚。
至于妃嫔,混杂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