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是不出门不知天高地远,阿蛮在国公府,哪怕当年还是许薇姝的父亲当家,也一直是受人追捧的女孩儿,爹娘,兄长宠溺,下人们捧着护着,她当然会有那么点儿小骄傲,觉得自己很出色,很优秀,在京中少有人能比。
可如今一参加女官考核,一进宫,见到的那些人,人人都出色,都优秀,她原来只是一颗小小的米粒,不是想象中光彩夺目的珍珠,一时间,自然是失落不已。
许薇姝难得也叹了声,女人啊!
若是阿蛮就此结婚嫁人,从十五岁便困居后宅,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我不嫁人,我想去闯一闯。”
阿蛮一咬牙,眯着眼睛道。
许薇姝轻笑,也没给什么意见,人生毕竟是她自己的。
很快,职司定下来。
阿蛮被拨入蓬莱殿为‘女史’,正八品。
许薇姝被拨入紫宸殿为‘书官’,正五品,专司监督幼龄皇子读书,其实到是个清闲差事。(未完待续。。)
第七十七章 当差
入了秋,天是一日比一日凉。
玉荷把炸的香嫩的鸡排,鸡腿,还有几块儿里脊肉码放在黄铜制的食盒里头。
再加上几串串好的青菜豆腐。
食盒分两层,一层装这些吃食,底下是铁丝做的过滤网,下面放了炭块儿。
烟火气有点儿重,不过还挺好用的。
也就是在宫里,将作监那些人不吝惜东西,许薇姝稍微一说,就能把这样的成品给她打造出来,换了外面,就是工匠愿意做,做实验花费的材料也得让人心疼。
拎着食盒一路走到沧澜阁,出示了下腰牌,进了门随着领路的小宫女绕过九龙壁,穿过长廊,进了偏厅,就看见她那位主子膝盖上搭着条毛毯,倚着熏笼,手里正摆弄一怪模怪样的车子,半人高,里面装了个小椅子,双脚踩动,车子就自己往前走。
玉荷听说过,主子想让人用皮子缝制什么车胎,还说要密不透风的,里面充气。
结果所谓的车胎还没做出来,到是自家主子弄了几个皮球玩,沧澜阁那些龙子凤孙们,天气不好不能打马球的时候,都开始改玩这些皮球了。
玉荷过去见礼,顺手就给许薇姝把饭菜摆放好。
许薇姝托小宫女去把今儿厨房送过来的馒头,拿了一个,烤了烤就细嚼慢咽地开始吃。
旁边一同值班的书官李敏,忍不住侧目。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可还是觉得吃这么油腻的东西,实在是不能看。
好在许薇姝也就在偏殿里吃一吃。
吃了东西。前面龙子凤孙们休息的时间也就过了。
许薇姝的饭后点心还没享用,她今天刚做了不少杏酪,稍微加了点儿米粉,兑的吉水不少,玉白可爱,只一闻,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就借人家御膳房的小灶做的。东西也留在那儿温着。
“你去吧。”李敏笑道。
许薇姝点点头,就随手拿起桌子上的记录册子,到前面转一圈儿。
这是她们这些书官的职责之一。记录皇子皇孙一天的情况,有没有受罚,谁课堂表现好,谁表现不好。有没有闹矛盾。要是有矛盾,前因后果又如何。
陛下对孩子的教育十分关注,对于这类记录,那是随时要抽查,书官这边,对这事儿也不敢敷衍了事。
无疑,这种记录的工作别看简单,也是个挺能露脸的差事。
李敏和许薇姝不同。她在紫宸殿工作了有十几年,如今已经结婚生子。不过,到今天的位置,也就算到了头,她还是挺爱提携后辈。
也算是结个善缘。
她虽说担的差事算不上多重要,出身也不很高,可因着怎么都算是紫宸殿的人,说起来,也能称一句天子近臣,夫家总要高看她几分,享受到这份好处,自然而然,李敏就得开始考虑不当差以后,是不是还能和这边连着几分关系。
如今交好有前途的女官,怎么也能说是一种投资。
许薇姝临出门,李敏又想起来,道:“别忘了叮嘱一下,记得让人按时哄十八皇子喝他的炖盅。”
那是专门给十八皇子的炖盅,那是皇帝亲自交代下来,一定要他喝。
最近小皇子的嗓子不太好,老是疼,御医给开了滋补的汤药,陛下极为上心。
许薇姝应了一句,心下叹息,皇帝对小皇子们到好,却看着成年的皇子争斗不休,大约这就是每一个王朝的宿命。
…………
方容从软榻上起来,刚一有动静,外面伺候的苏福就领着宫女们进门。
给他从头到脚打扮齐整了,苏福就笑道:“公子该去沧澜阁了。”
陛下把自己的几个小儿子,还有小孙子们都弄到沧澜阁去读书,请了大儒孔先生给他们当师傅。
要方容说,孔先生虽然是大儒,可教导教导成年的弟子没问题,让他带孩子……那可绝对是苦差事,精力不济。
显然皇帝也发现了这点儿,就把几个长成的孙子拎过来,让大的带小的,也省了他们在外面无事生非。
方容就属于躺枪的那一个,好在不是他一个人倒霉,他那几个堂兄弟门都差不多。
“唔,今儿十二……不用带食盒。”方容盘算了下时间,交代了一句。
苏福了然。
最近他家主子改了口味,好像挺喜欢吃御膳房的点心和小菜,不知道是不是御膳房换了哪位大厨?
想到这儿,苏福心里就有点儿不是滋味,要是以前,别说御膳房一个大厨,他们就是想把所有的御厨都给打包带走,也不是难事儿,可如今太子府成了福王府……
虽然过了晌午,可外面冷的很,裹上大毛的斗篷,怀里揣了只手炉,方容才上了轿子。
进了宫门,先不急去紫宸殿,打发身边的小太监杨木到御膳房给自己取饭菜。
杨木应了声,就利利索索地一路小跑,没了踪影。
郭安扶着主子向沧澜阁走,一边走,一边看了杨木的背影一眼,他也伺候主子伺候了有半年多,和杨木是一块儿来的,可不知道为什么,主子偏偏觉得那根木头更得用,有什么差事,都爱使唤那家伙。
杨木可没管郭安的心思。
一路走到御膳房去。
这会儿过了晌午,御膳房只剩下一个姓王的太监当差,其他的都回后面去歇着。
王太监主要管酒水点心,一般到了晌午后,宫里的主子们就有想设个小宴之类,还有一帮龙子凤孙们上了一上午的课,也到了饿肚子的时候,那些小祖宗可哪个也不能怠慢。最要紧的是酒水点心,他不盯着一点儿放不下心。
御膳房的小朱儿和小秦子都围着王太监转,给捏胳膊捶腿的。巴结的不行。
别看王太监在御膳房也算不上头号人物,可人家有绝活,手上有真功夫,谁当头也少不了他,他又是个不争先好强的性子,和上面几个太监的关系处的和谐,小太监们要是跟了他。虽然可能不会太快出头儿,可也不会卷入是是非非,安生的多。
杨木一过来。王太监就乐了:“你小子腿脚到快。”
御膳房一共是前后两排的房子,后排是灶台,前排也有灶台,还有一些案板。
早早做好的点心都在案板上摆放好。罩着纱罩。干干净净的,香味浓郁,呆的时间长了怕是鼻子都要闻不见旁的味道。
后面另外的案板上,放的都是水果,用冰冰着,花花绿绿,颜色好看的紧。
十几个小太监两个结伴儿,在一边监看。一看点心过了时候,就撤下去。总之不能让主子们吃的不好。
杨木先拿了自家的食盒,在里面转了一圈,王太监也不让小秦、小朱他们应付,自己跟在一边介绍。
“今天的西瓜是刚刚冰好的,各大又甜。”
“点心千层糕还不错。”
“……”
杨木转了一圈儿,一眼瞅见灶台上隔着黑漆食盒,指了指问道:“这是什么?”
王太监顿时就笑了:“是别人自家备的杏酪。”
杨木咧开嘴笑了笑,端着食盒过去,拿了夹子一口气把人家的杏酪夹走一半。
小秦和小朱都看得傻了眼。
“这,这……”
等杨木都走得没了影,小秦子欲哭无泪:“王师傅,这是人家许先生的点心啊!”
要是他们御膳房的,主子来拿,那怎么孝敬都行,可许先生自己备的点心就这么没了一半,要怎么和人交代!
王太监摇了摇头:“没事儿,你看着吧,许先生不会计较。”
也不是第一次了,以前福王府的三王子从不吃御膳房的东西,可自从那个许先生进宫,他到成了常客,有时候连早膳也要在宫里吃。
只能说就是对了胃口。
好在许先生是聪明人,丢了吃食也不声张,就是准备的量越发大起来,还会做人的很,时常让御膳房的小太监们也跟着能享享口福。
不过,这位不愧是名门出身,手下的确有绝活,做出来的点心,或许比不上他们御膳房的精致,味道却爽口的很,也难怪三王子喜欢。
没多一会儿,玉荷过来替她主子拿点心,见到点心少了一半,根本不在意,也没用小秦子他们解释,还多给小秦子塞了个荷包。
里面的银钱到不多,不过十个大子,可平日里玉荷叫帮着采买点儿吃食,赏赐就不少,小秦子自然不介意。
赏人不是随便赏赏就算完的,那得讲规矩,若是那些主儿们赏赐太厚,他们这些人还不敢接,拿别人多少,就得帮旁人做多少事,那银子多了可也烫手。
这一点儿,人家许先生就做得好,赏赐对他们这等小太监来说,十分厚,让他们做得事儿,却也刚刚好能受这样的赏,且都是些繁琐小事,不犯忌讳,只是麻烦些。
在宫里当差,难道还能怕麻烦?
就像王太监说的,他们这些人,不怕贵人们折腾,就怕贵人们不折腾,用不着他们。
玉荷拎着轻了一半儿多的食盒,嘴里什么也不说,心里却有些愤愤,厨房那些人真不是东西,她家许先生也是好性儿,还专门叮嘱,只要拿去的时候请人检查,拿出来的时候也检查看过就无所谓,少了点心也就少了,不能和人家计较。
她心里到有谱,明白御膳房的人不好得罪,只是,她还是宁愿自个儿多跑两趟,哪怕直接出宫去国公府拿,当然,不过想想而已,她是宫女,可不是女官,出入宫门没那么容易。(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 美味
方容坐在椅子上,一边批改功课,一边吃杏酪。
沧澜阁读书的学生不多。
皇子只有两个,一个十八皇子,方宇,一个十九皇子,方希。
方希是陛下的幼子,今年刚刚六岁,才被拎到沧澜阁读书。
至于皇孙们,也不是很多,义王府的小世子方思齐,还有忠王府的二王子方晨,三王子方环。
再加上几位陪读,一共也就二十几个而已。
要不是学生没几个,那位陛下恐怕也不敢劳动孔庆尚孔大儒,他老人家今年八十有三,虽说身子骨看着还健硕,到底是年纪老了,精力不济。
据说陛下征召老太爷进宫给小皇子们授课时,孔家七十多个子孙,差点儿没冲到宫里和那位陛下理论、理论。
要知道,孔家可不是一般人家。
孔庆尚的长子那是皇帝陛下的老师,没少打那位陛下的手板,到现在,皇帝一见他这位先生,还要手脚发软,本能地觉得手心手背都疼的厉害。
方容给这帮小家伙们改改功课,还是挺乐在其中,动动笔把小孩子们写得出彩的地方标识出来。
方思齐这小子的算数真是一塌糊涂,做的功课就没有一个对,连只有六岁的十九皇子都不如。
他字却写得不错,就是对作诗头痛的紧,前几天写了功课,孔先生让学生们以御花园的一种禽类为题,作诗一首。
方思齐难得乖乖交上了功课。
方容拿来一看——
‘一个一个又一个。个个毛浅嘴又尖。毛浅欲飞飞不远,嘴尖欲唱唱不圆。莫笑大鹏声寂寂,展翅长鸣上九天。’
方容嘴抽了抽。批了一句:“谁替你作的?”
诗作发回去,方思齐那小子就把许薇姝给卖了。
闹了半天这小子是用三块儿雪狐皮,换许薇姝作一首诗给他听。
那日不是许薇姝值班,也不知道先生留了功课,就随口弄了首打油诗糊弄他。
方容:“……以后记得节俭点儿。”
用不着三块儿,你送一块儿,许家小娘子也会替你作的。
方容坐在那儿。一时咬牙,一时笑,食盒里的点心一块儿块儿下去。眼见就要消失。
孔庆尚瞟了好几眼,盘子里还是只有自家小厮从膳房拿来的千层糕。
他一端方老人,还是大儒,不好意思跟人家小王子说。不好意思。能不能匀给我老人家几块儿点心!
哼!
他家那笨蛋小厮,自己明示暗示,都让他去膳房拿了三回点心,什么千层糕,芝麻糕,红枣糕都有,就不知道跟三王子家的小太监学学!
学生们年纪还小,不可能一口气让他们读一日。读了一个时辰,就让他们歇一歇。
这会儿到时间。书房里三三两两的小娃娃叽叽喳喳地跑出来,好几个人手里都拿着用油纸包好的杏酪。
一口就大半进嘴,清淡却悠久不散,让人胃口大开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孔庆尚的嘴里口水分泌速度骤然加快——都不知尊师重道,今天的功课,谁也不要想得优!
老太爷的目光追着香味走,就瞧见一身女官服饰的小少女,一手拿着个牛皮纸封皮的书册,坐在石凳上,方思齐扑到她身边,正仰着头说话。
旁边的食盒里,好像还有很多好吃的点心!
许薇姝看了孔庆尚一眼,心里多少也有点儿紧张,总觉得那位老爷子对自己有些不满。
虽然算上这一世,她活了三辈子,可以前从小到大,她最怕的就是老师。
谁让许薇姝那时候脑子不像现在这般好使唤?
当年读高中,她读重点高中重点班,成绩是中不溜,稍微一不注意,就落到后面去,尤其是地理成绩,简直差到惨绝人寰,偏偏她妈是学校老师……
她地理老师还是她妈的学生。
于是,那位可怜的,刚刚从事教师生涯的地理老师,只能抓住一切时间给她补课,连课间十分钟都不肯放弃,耗费了偌大的心血,终于让她勉强及格,好歹过了会考。
哎,许薇姝偶尔也会想,要是她现在反穿回二十一世纪,没准儿还能当当美女学霸过过瘾。
虽然现在,许姑娘貌似很有学霸的样子,但怕老师的毛病,一时半会儿实在改不好。
像薛嬷嬷那样的也就罢了,她几乎不把那位当老师,只当大学里的辅导员。
而孔大儒,那绝对属于资历深的老教授级别。
“姝姐姐,今天还讲不讲大闹天宫的故事?”
方思齐扯着她的袖子,瞪着一双大眼睛,唔,真的好萌!
呃,孔老爷子在瞪她。
难道怕她耽误学生们上课?
“老规矩,你们要是全得小红花,什么麻烦也不出,等下了课,我就跟你们讲一段。”
许薇姝僵着脸,把食盒里剩下的杏酪塞给方思齐,赶紧抱着自己的本子,拿着宫中的记录册子,拎起食盒走人。
总觉得后面孔大儒灼灼地盯着她看。
孔大儒:拿走了,嘤嘤……居然拿走了,难道不应该给自己送两块儿过来?
他口干舌燥地上了一下午的课,累得衣裳都汗湿,体力消耗多大,肚子都饿得很,怎么就没人懂得体贴一下他这个老人家?
后面瞪视的目光更灼人。
许薇姝的步调又加快了一点儿。
一回到女官们休息的偏厅,许薇姝赶紧把头上戴的冠摘下来,玉荷拿了把扇子,拼命给她扇风。
李敏也赶紧递了块儿帕子过来,又把御膳房刚从到的冰镇西瓜切好,塞到她嘴里一块儿。
透心凉,真是舒坦。
许薇姝长长地吐出口气:“以后要是谁说女官好做,就让她们捂上这一身衣裳,站几个时辰试试看。”
明明她担任差事也有两个多月,可还是受不了一身正装去干活。
现在可是入了秋,秋风还挺冷的,但沧澜阁那边,却和外面如冰火两重天,许薇姝就在那儿呆了半日,衣裳都快湿透了。
怪不得御膳房准备多少水果都不够分,宫里的娘娘们想享用,也要受宠的才能得。
大概都让宫里那些小主子给抢光了。
反而是她们这些女官,家底丰厚的,都能托御膳房的人帮忙采买,新鲜果蔬想吃就吃。
吃了两块儿瓜,热气退了些许,许薇姝失笑道:“怎么也无人抗议,沧澜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