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风华路-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家庄早已名声在外,自蚊香面世,到水车横空,再到藿香正气水出现,每一次动作都要汇聚不少目光。

    万年县令忽然来访。

    当时韩跃并不在家,万年县令带着两个小吏来到田家庄的时候,他正带领一群人在山上干得热火朝天。

    这座小山就在田家庄旁边,西面靠近渭水,东面眺望长安,虽然只是一座不高不矮的小荒岭,但是攀爬起来也有些崎岖累人。

    万年县令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所谓青春容易去、岁月不饶人,一条弯弯曲曲山路还没走完,他却早已累的气喘吁吁。

    “这位小哥,不知还有多久才能见到泾阳侯?”万年县令轻轻擦着额头的汗,他望了一眼上面的山路,感觉心里有些打怵,忍不住便开始询问带路之人。

    这带路的不是旁人,正是混子青年田二狗,因他机灵油滑,所以每当田家庄有人物来访都是他出面迎合。

    田二狗听到县令问他,连忙堆砌满脸笑容道:“大人可是累了,那不如咱们歇一歇脚再走!我那侯爷妹夫带着人在山顶做事,距离此处怕是还有几百步路程。”

    “还有几百步的路程?那就不用歇息了!”万年县令使劲擦一把汗,他使劲吸了一口气,道:“本县此来有要事求问泾阳侯,可不敢耽搁了时间,咱们这就往上走。”

    “好嘞!”田二狗答应一声,转身在前面继续带路。

    万年县令悄悄给两个小吏使了个眼色,其中一人连忙点头,他几步赶走到田二狗身边,小心翼翼道:“这位兄弟,刚才我听您称呼泾阳侯为妹夫,不知您是……”

    田二狗嘿嘿一笑,低声道:“我家堂妹正是田豆豆,以后可是要当侯爷正妻的,你说我该不该称呼他为妹夫?”

    “厉害厉害!想不到竟然是侯爷妻兄当面,小人失礼!”小吏恭维一声,不知不觉腰杆便弯了一些。

    田二狗有些得意,不过嘴上却道:“这事可别到处乱说,我妹夫那人脾气大得很,要是给他听到我四处嚷嚷,还以为我借他名头行事,说不定就会发火。你也知道,我妹夫乃是神人子弟,发起火来可不是一般人能受的。”

    “那是那是!侯爷的脾气确实是有些…那个。”小吏连连点头,一脸心有余悸。他见过韩跃,知道田二狗没有胡说。

    上一次户部授田之时,他和另一个小吏带着户部官员李俊生来此。那李俊生可是陇西李氏出身,结果惹了韩跃照样吃瘪。敢和世家贵族硬干,一般县男可没有那么臭的脾气。

    “我那妹夫不但脾气大,而且还睚眦必报!谁要敢惹了他,哼哼哼哼!”田二狗一阵哼笑,忽然压低身子对小吏道:“不是吓唬你,咱家妹夫那可是能通天的人物,这一次太原王氏找咱们麻烦,官司甚至打到了大理寺,最后你猜怎么着?不但满朝大佬都去力挺,就连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都亲自驾临。那太原王氏多么强横的家族,最后还不是乖乖夹着尾巴给咱妹夫道歉。”

    “厉害厉害!此事小人爷有所听闻!泾阳侯的靠山实在是…嘿,大到天边了。”小吏点头哈腰,一脸恭敬神往,小人物天生都会左右逢源,这小吏常年在衙门行走,自然知道该吹捧,他接着道:“那太原王氏没有眼色,竟然敢惹泾阳侯爷,让他们道歉算是轻的。”

    田二狗神气地撇他一眼,淡淡道:“你以为就道歉这么简单?”

    “难道还有其它?”

    “那是自然!岂能让他们好看……”田二狗鼻子发出一声重音,哼哼道:“就我妹夫那脾气,谁惹了他能讨得了好?告诉你,当时官司还没打完,我妹夫就挥手招来一道雷霆,直接把王家大宅给炸了。”

    “嘶”小吏倒抽一口冷气,道:“原来王氏大宅遭雷劈那事,还真是侯爷做的?”

    田二狗大刺刺点了点头。“除了我妹夫这等神人弟子,还有谁会这种本事。”

    小吏悄悄咽口吐沫,缓缓退到万年县令身边,小声道:“大人……”

    万年县令面色阴晴不定,忽然轻轻摆手,嘴里发出一声叹息。小吏乖巧,连忙打住话头不说。

    小荒山不高,山路本来就没多远,几人又走了不一会,忽然眼前豁然开朗,发现已经到了山头。

    老远便看见韩跃正带着一群人在忙活,上百号人窝在山头上穿梭不停,人人手持一把精钢铁锨正在挖土。

    “这是要做什么?”万年县令心中好奇,他在田二狗指点下看向韩跃,却见那名传长安的少年奇才光着膀子,同样手持一柄铁锨在挖土。

    县男也算勋贵,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怎么也不会相信一位少年县男会动手干活。

    眼见山顶崖石泥土被挖的乱七八糟,大体却呈现三条壕沟走向,宽有一丈,深约六尺,一个壮年大汉跳进去只能露出个脑袋。

    三道壕沟后面,是一座正在建设的土堡,全部以坚硬的大石堆彻,外观犹如一个巨大圆柱子,周围不见任何窗户,只是留出十来个小小的孔洞。

    土堡占地很大也很高,不知采用了何等建筑手法,上下竟然分了五层之多,如果用来住人,怕是能塞进去三四百口。

    万年县令眼睛一闪,心中有些震惊。他毕竟是官,见识比两个小吏渊博,那三条壕沟他不知道作何用途,但是看这土堡的建设格局却很像北方长城上的塔楼啊。

    最引人注目的还不是土碉,而是土碉顶部摆放的两尊奇怪东西,那玩意状似一根巨大树干,但是通体却黝黑闪光,显然是用精铁铸造。此物粗壮狰狞,底部还配有精致车轮,也不知道作何用途。

    “大人看见没……”田二狗忽然一指那两尊巨物,低声道:“那叫什么红衣什么大炮,是我妹夫新做出来的宝贝,据说凡人操控也可发雷霆怒火,能将五里开外的东西炸成粉碎。”

    “嘶”万年县令倒抽一口冷,有些不相信道:“凡人也可操控的雷霆?这怎么可能。”

    “我妹夫做的东西,哪里会有假……”田二狗正待吹嘘,忽然瞥见韩跃往这边过来,他心中打了个突兀,急急道:“大人您还是自己问他,我还有事先走了!”

    撇下万年县令,慌里慌张跑掉了。

    (有书单的朋友,还请把咱们的书加入进去,谢谢啦)

第七十八章 新粮作物?

    “常闻泾阳侯少年奇才,今日一见果然胸中大有丘壑。下官早有拜访之心,只因属衙琐事繁多不曾成行,呵呵,还望泾阳侯切莫责怪!”

    “啊哈哈大人何出此言,您是堂堂万年县一县之长,帝都直辖二县,官位皆大于普通州府,在下不过一个闲散县男,在朝中连吃饭的位子都没有,若是连您这等五品大员都自承下官,在下岂不是要找块豆腐撞死!大人还是不要捧杀我哟……”

    韩跃没有说错,唐朝之时长安共分为东西两个县区,东部万年县,西部长安县,县令都是五品上的官职,比之一般的州府长官还要高。

    这也算中国特色了,自古至今无论哪朝哪代,只要是帝都直辖所授之职,纷纷都能见官大一级。别看万年县令听起来只是一个县官,但人家乃是京畿要地的官员,堂堂正五品上的职位,绝对称得上朝中大佬。

    “泾阳侯勿要自谦,所谓莫欺少年穷,本县虽然官拜五品上,但是可没有被陛下亲自踢屁股的资格,前程远大,前程远大啊!”万年县令打着哈哈,一脸意味深长的继续吹捧。

    长安乃是帝都,藏不下任何消息,那日韩跃去大理寺打官司,不但国公将军去了一大票,就连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亲临撑场子。这事落入有心人眼中,自然心中大大震惊。

    最后太原王氏撤诉所有人离开,唯独韩跃却被陛下和皇后留在大理寺后衙说了足足一下午话,也不知这小子怎么惹了皇帝,反正出门之时屁滚尿流连滚带爬,许多守在门口打听消息的各家下人都发现,泾阳侯屁股上有好几个脚印子,脖子上脸蛋上好几处唇红。

    唇红是谁亲的大家不敢去猜,但是屁股上那脚印子,绝对出自圣上之脚无疑。

    能惹得皇帝陛下亲自踢屁股,这可不是一般少年能有的待遇。李世民最擅长的是刀斧加身砍人脑袋,你见谁惹了他只是踢下屁股了事?

    打官腔韩跃显然不是万年县令对手,人家是真正在朝堂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大佬,说话徐徐春风但却点滴不漏,想跟他玩语言艺术那是自找难堪。不过混混也有自己的套路,既然我说不过你,那我就大马金刀,他直接开问:

    “不知大人今日所来何事?”他拱了拱手,脸上适当表现出一丝恭敬和疑惑,试探道:“您乃堂堂大员,府衙事务繁多,如今又正是夏末秋种之节,想来大人也没有闲情雅致访友吧?”

    “唉!”万年县令长叹一声,意味深长道:“泾阳侯文采风流,一句夏末秋种好精炼的总结,此言正中老夫烦心之事啊。”他看了一眼韩跃,接着又道:“老夫虽然添为五品上的官职,其实却要管着一县的吃喝拉撒。我大唐立国不久,尤其重视农业,每县每衙都有考核任务,老夫既然身居县令之职,自然也难逃这份政令。”

    明白了,这是为了种地而来的!韩跃目光微微闪动,心中大概猜到了原因。

    果然,只听万年县令沉声道:“实不相瞒,本县今日来此,正是有事情要求问泾阳侯。”

    老头拉着韩跃缓缓走到山顶边缘,伸手指着山下一处地方,语带叹息道:“泾阳侯你看,那里是三百亩天字田,就算排不上我万年县最佳地块,恐怕也能挤进前三。”他再次望了一眼韩跃,有些埋怨道:“老夫也是穷苦出身,知道这一片好地种啥长啥,这可是整整三百亩良田啊,一年所获足能养育上千口人,为何泾阳侯却迟迟不见动作?”

    “大人这话不对了!”韩跃呵呵一笑,同样伸手指着山下,道:“您看那田间地头有几十个妇女在穿梭,我不是已经安排了人手在种地么?”

    “种地?”万年县令眉毛一挑,语气有些僵硬起来:“那为何不见耕牛翻田,也不见农妇播种?一群小媳妇拿着菜刀剁块茎是何道理,那东西能吃吗?泾阳侯你可要谨记,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若是耽误了粮食生产,哼……”

    他似乎觉得语气有些不对,连忙又改为谆谆教导,接着道:“本官在衙门里听得手下汇报,说你这里三百亩地都没开种,急的老夫连饭都不曾吃一口就前来。好在如今开工也不算耽误,还望泾阳侯能给老夫一点薄面,赶紧吩咐下面人手快快耕翻土地,早早种上粮食才好。”

    这是一个真正的长者,堂堂五品大员为了几百亩地的事情亲自跑一趟,韩跃心中有些感动。本来依他性子,自己的地我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这时却觉得有必要跟万年县令解释一声。

    无他,好官有好官的待遇,如果换成世家那帮子货色来问,韩跃绝对恶脸相向张口骂娘。

    “大人可知那块茎为何物?在下虽然是个浪荡子的性格,但也知田地乃衣食之父母,岂能随便胡来……”既然决定要解释一番,那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地瓜这东西在唐朝还不曾出现,系统兑换价格也高,他暂时不打算推广。但是提前给万年县令吹吹风还是有必要的。

    万年县令听他辩解,果然有些留心,沉思道:“听泾阳侯所言之意,莫非此物也是粮食不成?”

    “大人猜的不错,此物正是粮食!”

    “块茎为粮?难道是新生作物?”

    “算是吧!因为这东西整个大唐都没有,乃是在下刚刚培育而出。”韩跃悄悄转换了概念,隐去了系统的存在。

    万年县令皱着眉头道:“我朝工部也设有农田司,经年培育作物却不见有成,可知农事一道非同一般。据农田司所言,作物培育需要循循渐进,有可能几百年上千年才能出现一门新品种。泾阳侯虽然堪称奇才,但是毕竟年纪尚小,你怎能保证所育之物能有产量?”

    他看了一眼韩跃,接着解释一句道:“老夫非是质疑泾阳侯能力,实在是时间尚短啊……”

    韩跃仰天打个哈哈,笑道:“大人勿须多疑!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在下所培育之物绝对成功,我给他取名为地瓜,此物不但生长周期短暂,而且抗寒耐旱不挑地,别说是天字田了,就算是随便找个山旮旯扔到土里,它也能顺利生长。”

    “地瓜?莫非是在地里生长的瓜果?听这属性倒类似黄精一类的藤蔓植物。”万年县令沉吟起来,他见韩跃说的斩钉截铁,心中不免也相信三分,忍不住问道:“就不知此物产量如何?若是像黄精那般稀少,可不足以当做粮食进行种植。”

    “产量么……大人你猜……”韩跃微微举起手来,先是攥起拳头,然后又慢慢弹出了两根手指。

    “两百斤?”万年县令试探性问了一句。

    “往大了猜!”

    “难道是两担?”万年县令咽了口吐沫,自己都觉得有些离谱。

    哪知韩跃一翻眼皮,嘿嘿道:“再翻十倍吧!”

    “再翻十…十…”万年县令一时竟没有反应过来。

    韩跃哈了一声,不要脸吹嘘道:“在下出手培育的作物,若是没有个二十担三十担的亩产量,岂不是白白丢了我少年奇才的名头。”一脸装逼。

    “嘶”万年县令倒抽一口冷气,忍不住道:“你说什么?翻十倍的产量,二三十…十担……”

    老头嘴角打着哆嗦,整个人脸色都变了,几乎要跳起来去掐韩跃脖子确认。

    (明天要出差,所以等会还有一章,有书单的朋友加一下本书,谢谢)

第七十九章 我在山顶望长安

    古代种地,收成看天,没有化肥没有农药,老百姓一年忙忙碌碌累死累活,每亩地产粮也不过两三百斤。

    就这,还得算是丰收。

    这种情况整整延续了千年,自夏商西周到两汉隋唐,老百姓一直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不是田地少,而是产量低。

    现在忽然有人跳出来告诉你,我培育了一种作物,亩产最少能有二十担,你会作何感想。

    二十担,那就是两千斤,而且这东西还不挑地选时,随便哪里都可以种。万年县令听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这老头出身贫寒,虽然如今已迈入大佬行列,但骨子里还是有着农户情节,听到高产粮食怎能不震惊?

    “此等作物,老夫纵死也要抓在手中……”

    为公,此物一旦推广开来,可解天下百姓饥荒。不说能达到两千斤的高产,就算折扣一半算作千斤,两亩地也能养活三口之家,这可是活人性命无数的大仁德。

    为私,农事乃立国之本,一旦此物从他万年县令手上开始推广,必然招来赞誉万千,便是载誉史书都未尝不可。

    到了他这个年龄和地位的人,荣华富贵必然可享,内心所牵所挂不多,无非是求一个留名百世,而韩跃所培育的地瓜显然给了他这个机会。

    “泾阳侯,老夫欲前往田间地头亲自看一看地瓜,不知侯爷现下可有时间,且陪老夫同去如何?”人若有所求,语气必然温和,堂堂五品大佬称呼一个少年县男为侯爷,万年县令却并不觉得突兀。

    韩跃呵呵一笑,意味深长道:“大人何必再跑山下,我这边就有现成的地瓜,待我让人取来让您品评。”

    他扭头冲着不远处喊了一声,道:“那个谁谁还有没吃完的烤地瓜,赶紧给爷送一个过来。”

    山顶干活之人都是那一批从长安招来的小乞儿,如今入住田家庄归为韩跃的食邑户,吃的是好粮食,住的是新房屋,这些少年打心眼里尊崇韩跃。一听主人吆喝,早有七八个人飞跑过来,各自举着一个烤地瓜恭敬道:“侯爷侯爷,我这里有!”

    韩跃打眼一望,忽然失笑出声:“你们都是饿死鬼不成,每人发了三个烤地瓜,足足得有四斤重,一整天的粮食不到中午就啃成这样?”

    几个少年面面相觑,人人都有些脸红。

    其中一个人腼腆道:“侯爷,实在是这东西太好吃了,大家伙总是忍不住想咬。”一边说着,一边还咽了口唾沫。

    韩跃无语拍了拍额头,他在众人手里挑拣半天,勉强找到一个皮相还算可以的地瓜,不过也被咬掉了好几口。

    “大人,将就一下吧。”韩跃顺手将地瓜取过来递给万年县令,嘴中笑道:“这帮臭小子以前都是乞丐儿,可能从小有过饿肚子的阴影,所以最见不得吃食。”

    “无妨!老夫幼年家贫,也曾做过乞讨之事,深知饿肚子的痛苦。”万年县令笑眯眯说道,他脸上丝毫不见蕴怒,反而竖着拇指赞叹一声:“倒是泾阳侯悲怜天人,能将数百小乞儿收归门下,此举着实让老夫钦佩。”

    韩跃哈哈一笑,道:“大人可不要这么说,在下年少轻狂最不经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