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寄托在李宏宇的身上。
“对方的设计很精巧,不过他犯了一个不知道的错误。”李宏宇闻言微微一笑,俯身凑到赵欣的耳旁低语了几句。
赵欣闻言先是怔了一怔,随后脸颊刷一下变得红润起来,雪白的颈部一片绯红,神色显得有些尴尬。
“赵兄,只要能当堂验证我所说之事,那么他设的这个局也就破了。”李宏宇见赵欣被羞红了脸,心中不由得暗自一乐,他自然不会在这件事情上纠缠免得赵欣难为情,因此不动声色地说道。
“我这就回去找吴大人,希望明天上午能开堂审案。”赵欣闻言回过神来,稳定了一下有些慌乱的情绪,低声回道。
“不能找吴大人。”李宏宇闻言摇了摇头,正色向赵欣说道,“咱们现在可得罪不起东林党,也不能得罪楚党,所以不能找他们任何一个帮这个忙,届时获得的助力反而更大。”
“李兄,你是否已经有了主意?”赵欣闻言眼前亮了一下,不动声色地问道。
“既然他们费了不少心思来搭起了戏台,那么咱们可不能就这么白白浪费了,怎么着也要给张泉一个教训吧!”
李宏宇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郑重其事地望着赵欣,“赵兄,唯今之计只有期待昭祥郡主明天能早点儿回来。便错过了贡院入场也无所谓,可以让昭祥郡主向皇上求来准许参考的恩旨?”
“不,那样的话外界肯定会说闲话,再者说了皇上也不一定会下这道恩旨。”
赵欣见李宏宇对朱婉婷寄予了厚望,心中顿时感到一丝酸意,然后咬了咬嘴唇后说道,“我想好了,既然戏台已经搭好了,那么咱们的这出戏不如唱得再大点儿!”
“再大点儿?”李宏宇闻言双目闪过狐疑的神色,一时间有些不明白赵欣话里的意思。
“李兄,既然咱们胜券在握,那么不如我去敲登闻鼓,让皇上来评评理!”赵欣的眼前闪过一道异样的光芒,望着李宏宇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说道。
“登闻鼓?”李宏宇顿时怔在了那里,脸上满是惊讶的神色,万万没想到赵欣会想到这么一个法子。
在古代,登闻鼓是一种向皇帝直诉案情的特殊司法制度,俗话称为“告御状”,那些蒙受了重大冤屈的人可以敲响登闻鼓。
明朝的登闻鼓由明太祖设立,并设有专人管理,有冤民申诉后明太祖会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者一律重判。
原本,登闻鼓设在南京宫城午门外,后来永乐皇帝迁都后将其设在了大明门一侧的长安右门外,由六科给事中和锦衣卫轮流收取供状,凡军国大务、大贪大恶、奇冤异惨者可击鼓上告。
宣德年间,有官员上奏取消登闻鼓制度,宣德皇帝以其为祖上所设并未赞同,不过后来登闻鼓制度逐渐成为了一种形势,为了避免皇帝受到打扰京城的官员们会提前把那些告御状的案子给审结。
再者,要想敲响登闻鼓可并不容易,首先要到京城,其次要能进入皇城,然后要能接近登闻鼓所在的有禁卫把守的亭子,最后,其上交的诉状要得到当值的六科给事中和锦衣卫首肯,这样才能敲响登闻鼓。
故而自宣德皇帝以来登闻鼓就没能被敲响过,上告的人即便是有幸来到了登闻鼓所在的亭子,那么其上交的诉状也不会被当值的六科给事中和锦衣卫接纳,而是把案子转由三法司审理。
对于那些因为鸡毛蒜皮小事就要上告,又或者没有经过层层上告而直接越级上告的上访者,将受到廷杖的惩处。
因此,对赵欣来说,她要想敲响登闻鼓的话可并不容易,搞不好就要挨上一顿板子后被轰走。
而现在挨板子都一个举子而言可是致命的伤害,除非他能像李宏宇那样能带伤坚持万考试。
值得一提的是,李宏宇当时只不过是跟襄阳府的考子竞争而已,而会试面对的可是全国举子中的精英,带伤应考很显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当然了,赵欣可以不参加这次的会试,反正她是一名女子而已,是否考得上贡士对她而言并不重要。
可这打板子就不是赵欣所能承受的了,并不是说赵欣受不了廷杖时的疼痛,而是受刑的时候要把裤子扒下来露出屁股,这对一名女孩而言可是非常难为情。
不仅如此,一旦赵欣的女子身份被发现,那么后果非常严重,倘若被视为欺君之罪,不单单她要死而且还要连累赵家的人。
所以,当赵欣提到登闻鼓时,李宏宇的心中感到颇为震惊,要知道一旦出了什么差错的话赵欣可就要遇上大麻烦!(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章 心意已决(三更)
“不行,此事万万不可,即便我错过了此科的会试你也决不能去敲登闻鼓!”
经过最初的惊愕后,李宏宇很快回过神来,想都没想,一口就回绝了赵欣去敲登闻鼓的提议,要知道登闻鼓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敲响的,他怎能让赵欣以身犯险。
“李兄,咱们现在已经胜券在握,如果不趁着这个时机狠狠地敲打一下小侯爷,那么他以后肯定还会对你下手,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种人什么卑鄙无耻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还是让他有所忌惮为好。”
见李宏宇一脸的关切,赵欣心中顿时感到一暖,莞尔一笑后不以为意地说道,“你放心,我绝不会有事的。”
“不行,这件事情没得商量,按照我说的来,一定不能去敲登闻鼓!”李宏宇闻言顿时紧张了起来,连忙伸手按住赵欣的双臂,郑重其事地叮嘱道,“否则,你就不是我兄弟!”
说完后,李宏宇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赵欣是一名女子自然不是他的兄弟了,可他又没办法改口,只有神情严肃地瞪着赵欣,希望她不要去做傻事。
“李兄你放心,我刚才只是说说而已。”
赵欣顿时感到手臂上被李宏宇按住的部位有些痛,看样子李宏宇用了不少力气,心中顿时感到一阵开心,为了安抚住李宏宇她点了点头后答应了下来。
“对了,有一件事情你要帮我查查,今天在县衙的时候我好像听见两个小女孩喊杨氏娘。”
见赵欣答应了自己,李宏宇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但他有些不放心,准备给赵欣安排一些事情做,于是开口说道,“你让人查查看,看看杨氏生育了几名子女。”
“好,这件事我立刻就去办。”赵欣闻言点了一下头,这件事情很简单,只要让人到杨氏生活的街区一打听就能打听出来。
李宏宇想了想,俯身在赵欣耳旁小声交代着什么,赵欣的眼前亮了一下,连连在那里点着头,脸上流露出一丝欣喜的神色。
“赵兄,拜托了。”说完后,李宏宇向赵欣一拱手,郑重其事地躬了一身。
“李兄,你这就太见外了。”赵欣连忙扶起了李宏宇,正色说道,“你放心,那些事情我一定要办好。”
又寒暄了几句,赵欣起身离开,走得时候依依不舍地望了李宏宇一眼,如果可能的话她宁愿代替李宏宇在这里坐牢。
“希望这丫头不会做傻事。”等赵欣走后,李宏宇不由得暗中说道,眉头微微皱着,赵欣很显然并不是那种容易被困难吓退的人,他担心赵欣去敲登闻鼓。
与此同时,京城外城,八大胡同里的一个气派华丽的青楼。
一件豪华的雅间里,几名公子哥模样的年轻人搂着年轻貌美的姑娘围坐在酒桌前喝着酒,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气氛很是热烈。
“司马兄弟,如果这次你帮我出了一口恶气,那么你的事情以后就包在我身上了。”谈笑中,坐在酒桌上首处的张泉放下手里的酒杯,笑着向一旁坐着的一名身材魁梧的国字脸年轻人说道。
“多谢小侯爷。”听闻此言,那名国字脸年轻人心中不由得大喜,连忙向张泉拱手道谢。
“司马兄弟,这次会试恭祝你金榜题名,仕途通达。”这时,坐在张泉身旁另一侧的消瘦公子哥端起酒杯笑着向国字脸年轻人说道。
“多谢小爵爷美言。”国字脸年轻人闻言连忙端起举杯,与消瘦公子哥虚空碰了一下后一饮而尽。
既然他称唿消瘦公子哥为“小爵爷”,那么意味着消瘦公子哥跟张泉一样也是勋贵子弟,不过家世没有张泉好,祖上是个伯爵。
“司马兄弟,这次能不能给他定罪。”等国字脸年轻人放下手里的酒杯,张泉有些担忧地问道,他口中的“他”自然指的就是李宏宇了。
没错,李宏宇遇到的麻烦自然是张泉让人筹划的,筹划者就是那名被称为“司马兄弟”的国字脸年轻人。
身为“京城五公子”,瘸着腿从湖广回来的张泉肯定无法咽下被李宏宇修理的这口闷气,自然要找回场子,否则以后他还如何在京城地界去混?
因此,张泉一回京就找到了国字脸年轻人算计李宏宇,国字脸年轻人于是设计了这么一个局,使得李宏宇在会试前夕被抓进了大兴县的大牢里。
“小侯爷放心,他这次在劫难逃。”消瘦年轻人闻言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望着张泉说道,“就算他后台硬逃过这一劫,不过会试肯定没办法赶上,唯有再等三年了。”
“到时候小侯爷有的是时间收拾他!”说着,消瘦年轻人的嘴角流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司马兄弟,不瞒你说,这个家伙的命还不是一般的大,去年我在武昌城里本能置他于死地,不过后来还是让他给跑了。”
张泉闻言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不过或许是心里对李宏宇有些忌惮,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忍不住问道,“他这次肯定会错过会试吧?”
“除非出现奇迹,不过以目前的情形来看他无法从案子里脱身,自然也就没办法去参加会试,没人敢让一个有着重大罪责嫌疑的人去考会试,如果他考上了贡士又被证明有罪,那岂不是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国字脸年轻人闻言沉吟了一下,信心十足地回答了张泉,他对自己的这个谋划非常有信心。
“小侯爷,你们在说什么呀,有什么人敢得罪小侯爷,小侯爷直接让人砍了他的脑袋不就行了。”这时,被张泉搂着的年轻妩媚的女子笑盈盈地望着他说道。
“美人儿,你说的没错,本小侯爷一定会砍了那个讨厌家伙的脑袋!”
张泉闻言不由得伸手摸了一下腿上的刀疤,然后双目凶光一闪冷冷地说道,他从武昌回来后没少被京城里的权贵子弟嘲笑,这使得他对李宏宇恨之入骨,恨不得一刀砍了李宏宇。
国字脸年轻人闻言,嘴角闪过一丝不屑的冷笑,虽然张泉现在表现得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但他还是能清晰地从张泉的言行中感觉到张泉对李宏宇的畏惧。
这使得他感到非常诧异,对李宏宇也充满了好奇,要知道敢用刀扎伤一位小侯爷并且后来顺利逃脱报复的人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说句心里话,国字脸年轻人倒挺想与李宏宇结交的,虽然他并没有见过李宏宇,但对其却感到颇为惺惺相惜,如果不是张泉的话他倒想跟李宏宇这样的聪明人成为朋友。
客栈。
“赵兄,情况怎么样?”赵欣从大兴县大牢回来后,忐忑不安等待着的方云等人立刻围了上去,神色关切地望着她。
“李解元已经决定放过这科会试,全力从目前的旋涡中脱身而出。”赵欣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不动声色地开口说道。
“什么?”听闻此言,方云和沈伯诚等人顿时大吃了一惊,要知道李宏宇的文采可是湖广众举子中顶尖的,他要是不参加的话那么湖广考中进士的人无疑将会少一个。
“唉!”随后,方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为李宏宇的这个决定感到无比惋惜,其余人也纷纷感到失落。
谁能想到堂堂的湖广解元、举子领袖竟然会因为一桩不堪的案子而放弃会试,这样的话传出去简直就是湖广举子的耻辱。
“诸位仁兄,李解元不希望大家被这件案子影响,湖广今科的进士还要靠大家来博取。”
赵欣知道众人心中五味杂陈,于是开口沉声安抚道,“明天会馆里的事情诸位要帮忙遮掩了,我会说李解元去礼部办事,免得惊扰了众人。”
“赵兄放心,此事我等义不容辞。”方云闻言微微颔首,安抚湖广举子是他们这些首领的责任。
“夜色已深,大家回去睡了吧,明天还要进贡院。”赵欣顿时松了一口气,望了一眼窗外的天色后说道。
李宏宇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因为他的事情影响到了湖广举子的会试,说到底今科湖广籍贯的进士将在未来成为他在官场上的盟友,无论众人投靠了东林党还是楚党,同科之谊将在未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方云等人随之向赵欣告辞,各自回了自己的房间,准备应对明天所要发生的事情,对于李宏宇的案子大家现在是有心而无力。
一间客房里,赵欣并没有休息,而是手里拎着毛笔伏案疾书,写下了一道给李宏宇上告的状子。
李宏宇的担心并没有错,赵欣准备明天去敲响登闻鼓给李宏宇讨一个公道,至于会试根本就没有被她放在心上。
显而易见,赵欣考会试是为了帮李宏宇,既然李宏宇无法参加考试,那么她也就没有了参考的动力。
赵欣不甘心李宏宇再蹉跎三年下去,也不会去向杨涟或者吴亮嗣等人求援,因为李宏宇现在还不想得罪东林党和楚党,更不会把希望寄托在朱婉婷的身上,天知道朱婉婷何时才能出宫。
为此,赵欣必须要有所行动,所谓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她只不过是想敲响登闻鼓而已,比拉皇帝下马可轻松多了,也安全许多。
赵欣已经琢磨过了,科举是大明的国之重事,她以科举为名敲响登闻鼓,那么值守登闻鼓的六科给事中和锦衣卫的人绝对不敢阻拦,谁要是敢破坏大明为国取士的国策,那么谁就是意欲造反,这可是满门抄斩的死罪。
至于之后的事情会如何,赵欣现在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考虑这件事情,她现在是********地想要把李宏宇从大牢里救出来,只要能救李宏宇他已经顾不上许多了。
不久后,笔走龙蛇的赵欣就写好了状子,然后放在了桌上平摊着晾着,等到明天状子上的墨迹就能干了,届时就能揣进怀里带进皇城。
“老天保佑。”
临睡前,赵欣双手合十,祈祷明天她能顺利敲响登闻鼓,这是目前唯一能使得李宏宇最快从案子里脱身的办法,只要万皇帝点头那么即便是贡院的大门关上了也能重新打开。
如果可能的话,赵欣愿意用自己的命去换李宏宇参加会试,对李宏宇感情之深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未完待续。。)
第两百二十一章 贡院入场
第二天一大早,京城各地会馆里的举子们早早地就起了床,仔细检查着考篮里的所带的物品。
由于在未来的十天里这些举子都要在京城贡院度过,吃喝拉撒睡都要在号房里解决,所以他们带进去的物品非常重要。
湖广会馆里自然也一样,举子们吃过饭后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论着即将到来的会试。
在待考的这些举子中差不多有一半人曾经参加过会试,很可惜最终在考试中败北,不得不来年再战。
明朝中后期开始,大明每届殿试录取的进士人数为三百五十人,而参加考试的举子人数足有六七千,这意味着考取进士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五左右。
按照流程,湖广会馆的馆主领着京城湖广籍贯的商贾名流给参考的举子们送行,除了李宏宇外,那些住在会馆外的举子们也悉数赶来。
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为了表示喜庆,又或许是为了气势,又或许是为了炫耀,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京城的那些各地会馆衙门开始在举子的服饰上进行攀比。
因此,湖广的学子们身上穿了会馆给他们定制的同一制式的蓝色新衣,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当然了,对湖广会馆和京城的其他会馆而言,定制这些衣服不过是花一笔小钱而已,无形中拉近了与举子们之间的关系。
虽然举子们不知道李宏宇的事情,但一些湖广籍贯的商贾名流已经得到了风声,不过大家谁也不敢议论,以免影响了众人的考试。
作为湖广乡试的亚元以及李宏宇的好友,赵欣代替李宏宇做了鼓舞士气的动员讲话,并且告诉众位举子李宏宇临时去礼部办事,因此未能赶过来。
对于赵欣的话湖广的那些举子们自然深信不疑了,谁能想到李宏宇忽然之间会出事?
说起来这要多亏了张泉想要打李宏宇一个措手不及,因此悬在了昨天下午向李宏宇发难,这使得事情的传播速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否则的话那些湖广举子肯定会炸了锅。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