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之相反,由于李宏宇一直坚定地执行了万皇帝的旨意,并且在关键时刻帮福王说了话,郑太后心中非常钦佩李宏宇的为人,认为李宏宇是国之栋梁。

    为此,泰昌帝登基后,李宏宇与寿宁公主府的关系不仅没有变的疏远,反而比以前更加亲密,与冉兴让结成了生死之交的朋友。(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四章 探视

    泰昌帝登基后,一些官员的职务发生了变化,一系列的清算也随即展开。

    在福王与泰昌帝争位的这场风波中,获益最大的无疑是东林党,泰昌帝登基后肯定要在朝中任命和提拔一些亲信的官员,而一直支持他的东林党无疑受到他的青睐,准备用其来对付朝中的齐楚浙三党。

    因此,原先在上次京察中失势被贬离京的东林党纷纷被泰昌帝召回京城委以重任,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准备用东林党来制衡齐楚浙三党,这种事情每位天子都清楚,泰昌帝即便是才能不如福王,但在京城耳濡目染多年自然清楚如此做。

    只不过,泰昌帝肯定无法像万皇帝那样从容驾驭朝堂上的派系争斗。

    朝堂上东林党春风得意,内廷则成为了原清宁宫总管王安的天下,朱常洛登基后就认命其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宦官中最有权势者。

    而此时的魏忠贤不过接替了王安的职务而已,变成了新任的清宁宫总管,在通往内廷的权势之路上隔着王安这座大山。

    随着泰昌帝的登基,朝廷的各派官员开始了新一轮的激烈争斗,其目标自然是有着大量空缺的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了。

    万皇帝时文官们对空缺的言官官位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可如今新帝登基,那么自然要补齐空缺的言官官位了,难道要给朱常洛一个残缺不全的官场?

    明朝在万时期,言官集团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顶峰,拥有弹劾大权足以左右朝政,故而自然成为了官场各派系争夺的焦点,各派系的官员都想夺得更多的言官位子,以此巩固在官场上的地位。

    李宏宇和赵欣虽然在官场上的资浅,但两人因为是泰昌帝的亲信故而还是不可避免地卷入到了这场争斗中,在泰昌帝面前保荐楚党和齐党的人出任言官,这个忙两人肯定是要帮的,要不然以后如何在朝堂上立足。

    在朝堂上各派系激烈争斗的同时,对福王和泰昌帝夺嫡一事中失败者的清算也随即开启,一场腥风血雨来开了帷幕。

    除了武威侯张广背了造反的这口黑锅外,曾经洋洋洒洒写下了泰昌帝十五大罪状来讨好郑太后和福王都察院贵州道监察御史张翰被视为张广的同党,进而锒铛入狱。

    张广和张翰由于都姓“张”,故而两人的案子也被称为“双张案”,牵连了朝廷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员百余名,堪称明朝仅次于胡惟庸大案和蓝玉大案的第三大朝臣造反大案。

    为此,张广和张翰作为两大案首自然难逃满门抄斩的罪名,那些跟着两人站错了队的官员们杀的杀,流配的流配,一夜之间就从高高在上的朝臣变成了任人作践的阶下囚。

    如果不是后来赶上了天启帝登基大赦天下,那么就不仅仅张广和张翰被满门抄斩,还有一些重要的同党也要被满门抄斩。

    不过,天启帝知道事情的隐情,知道那些人并不是真的造反,故而展现出了他的仁慈,没有杀了张广和张翰同党的家人,而是将其流配到了边疆,否则将有更多的人被处死。

    八月底的一个下午,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

    “大学士,有事儿吩咐一声,下官就在外面候着。”李宏宇被一名北镇抚司的千户领到一个单间牢房前,满脸笑容地向李宏宇一躬身后领着手下的人退了下去。

    李宏宇由于已经被泰昌帝晋升为左春坊大学士,故而人们在称唿他官职的时候自然以“大学士”相称,这在明朝可是一个让人倍感尊敬的称唿,既代表了崇高的身份同时也彰显出了渊博的学识。

    牢房里有一名身穿白色囚服的男子,披头散发地坐在草堆上,倚着墙壁望着窗外的天空,看也不看进来的李宏宇。

    李宏宇身后的随从拎着食盒,有条不紊地把食盒里的酒菜摆在了牢房里的桌子上,然后躬身退了出去,牢房里只剩下李宏宇与那名囚徒。

    “司马兄,你的架子可越来越大了,本大学士如今亲自前来看望你你还给本大学士摆架子。”

    见那名囚徒没动,李宏宇笑着坐在了桌子旁,拿起酒壶倒了两杯酒,笑着向其说道,“怎么,连跟本大学士喝杯酒的胆量都没有了?”

    被李宏宇这么一激,那名囚徒随即站了起来,坐在李宏宇对面后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然后伸手拿起一个菜盘里的鸡腿大口大口地啃了起来。

    通过有些凌乱的头发可以辨认出,这名囚徒正是司马泽,司马泽可谓是张广的幕僚,因此张广一倒的话他肯定也会受到牵连,作为张广的重要同党将难逃一死。

    “司马兄一向温文儒雅,何时有了如此粗犷的吃相。”李宏宇笑着给司马泽倒了一杯酒。

    “在下犯了死罪,就要命不久矣,自然是吃一顿少一顿,哪里还在乎什么吃相。”

    司马泽拿起酒杯再度一口喝干,一边嚼着嘴里的鸡肉,一边冷冷地说道,“听闻状元郎已经贵为左春坊大学士,竟然有心思来这里看在下的笑话,实在是与状元郎的身份不符。”

    “司马兄此言差矣,在下近来俗务缠身,哪里有心思看别人的笑话。”

    李宏宇再度给司马泽倒了一杯酒,然后笑着端起面前的酒杯向司马泽一举,沉声说道,“在下此次前来是感谢司马兄的出手相救,使得在下未婚妻避过一劫。”

    司马泽闻言微微一怔,上次在墨云轩前阻止了秦月的人正是他,没想到李宏宇竟然能知晓此事,他可从没对别人提起过。

    “在下也是读过圣贤之书的,岂能容忍如此下作之事发生。”

    不过,随后司马泽也就释然了,如果李宏宇查不出这种事的话也就不会成为人人羡慕的左春坊大学士,因此迟疑了一下,端起举杯与李宏宇碰了一下后一饮而尽,语气变得缓和了下来。

    显而易见,李宏宇并不像司马泽先前所想的那样是来看他的笑话,趁机奚落于他的,这使得他对李宏宇的敌意消失了许多。

    “司马兄,在下知道司马兄心怀鸿鹄之志,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可惜机遇不济,遇人不淑,以至于未能得到一展抱负的时机。”

    李宏宇放下酒杯后拿起酒壶给司马泽和他面前的酒杯倒上了酒,忧心忡忡地望着司马泽说道,“如今大明内忧外患,既有建奴犯边又有刁民造反,朝堂之上又纷扰不断,长此以往大明危矣,必将国之不国。”

    “在下已经是阶下之囚,状元公所言已经与在下无关。”司马泽被李宏宇说中了心事,脸色顿时变了变,然后神色有些黯然地说道,由于被定为了谋反乱党,他已经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司马兄太过悲观了,皇上初登大宝,正需要司马兄这样的人才。”

    李宏宇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他听出了司马泽言语中的不甘,然后面色一整,郑重其事地问道,“司马兄,你认为你的抱负待在京城的话能否实现?”

    “京城乃是非之地,要想一展所长唯有下到地方。”司马泽闻言微微一怔,没想到李宏宇会说出如此一番令他感到意外的话来,见李宏宇神色严肃不像是在撒谎,于是沉吟了一下后回道。

    京城是官场上派系争斗的主战场,各派官员每天都在忙着明争暗斗和互扯后腿,要想建功立业的话唯有像李宏宇那样离开京城前往地方。

    不过,由于京城是大明权力中枢,京官代表了身份和地位,再加上大明重京城官员轻外地地方官的传统,故而天下的官员都削尖了脑袋想要进京城为官,那些想要实干的官员可谓少之又少。

    “如果司马兄前往广州府担任官职的话,司马兄是否愿意?”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对司马泽的答复非常满意,然后不动声色地盯着他问道。

    “广州府?”司马泽这下怔在了那里,神色愕然地望着李宏宇,一时间没听明白李宏宇的意思,他现在可是朝廷的谋反重犯,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哪里还奢望继续做官。

    “司马兄,实不相瞒,广州将是我大明与海外诸国来往的重要之地,不仅对海外贸易至关重要,还事关大明未来与海外诸国的交流。”

    李宏宇郑重其事地望着司马泽,忧心忡忡地说道,“海关司衙门设在扬州,对广州海关分衙鞭长莫及,故而在下希望广州府能有人照顾广州分衙,在我看来司马兄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你想让我去广州任职?”司马泽这下明白了过来,有些愕然地望着李宏宇,李宏宇竟然想要让他去照顾广州的海关司分衙!

    “在下相信司马兄能胜任此职。”李宏宇点了点头,正色说道,“以司马兄的才智定能掌控住广州府的局势,进而确保海关分衙顺利运转。”

    李宏宇之所以选择司马泽去广州府,是因为司马泽的沉稳睿智,其才华不下赵欣而且行事果决,没有妇人之仁,正好适合跟广州府的地方势力斗上一斗。

    广州作为大明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与海外诸国的接触密切,是走私者重要的走私口岸,这使得当地龙蛇复杂,各派势力犬牙交错,如果没有一个能力卓绝的人前往的话根本镇不住场子。(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五章 泰昌三大诏

    “我以前可是想要要了你的命!”

    见李宏宇不像是在开玩笑,好像真的想要给他委以重任,司马泽一脸狐疑地望着李宏宇,要知道李宏宇这样做无疑是养虎为患。

    “正是因为你看出了在下是福王登基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并且果断地做出了决定,所以才更适合广州府的职位!”

    李宏宇闻言微微一笑,朗声向司马泽说道,“如果武威侯能当机立断采纳你的意见,那么如今坐在金銮殿上的人就是福王了。”

    他已经知道了司马泽向张泉建议杀了他的事情,张广一倒那些追随张广的人为了戴罪立功纷纷出卖张广等“罪魁祸首”,其中就包括司马泽的这件事情。

    不过,李宏宇并不介意此事,反而看出了司马泽敏锐的目光以及果断的性格,正适合去广州府打拼。

    “你就不怕我暗地里下绊子扯海关司的后腿?”司马泽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万万没想到李宏宇的心胸竟然会如此广阔,良久抬头望向了李宏宇。

    “司马兄不是那种反复无常的小人,一定会为广州府的百姓谋取福祉。”李宏宇笑着摇了摇头,“如果届时司马兄真的嫉恨以前的事情对广州海关分衙处处掣肘,那么在下也是认了。”

    司马泽的脸上顿时流露出复杂的神色,心中暗自感到惭愧,意识到他小觑了李宏宇,李宏宇远比他想象的要心胸宽广,并不介意任用他这个敌人。

    这也使得司马泽无形中卸去了身上的沉重压力,如果有李宏宇保他的话那么他肯定会平安度过这一劫。

    李宏宇离开诏狱的时候步履轻松,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对跟司马泽的这次见面非常满意,司马泽已经在他的劝说下答应到广州府任职,剩下的事情就是让司马泽脱离目前的是非漩涡。

    在李宏宇的暗中周旋下,几天后司马泽被从诏狱里放了出来,依照查办此案的官员的说法,司马泽与张广之间并无深交,没有参与张广的造反,故而无罪释放,官复原职。

    司马泽离开诏狱后感觉他好像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先前的遭遇犹如梦中一样,然后登门拜访李宏宇,他又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自然要向李宏宇道谢,要不是李宏宇的话他恐怕要在秋决的时候被处斩。

    吏部很快给司马泽下发了任命的公文,委任他担任广州府的推官,走上了外放的道路。

    其实,司马泽现在想留在京城也不可能,他可是受张广案子牵连的人,留在京城的话也没什么好前途,不如外放做官,或许能打拼出一片崭新的天下来。

    自从朱常洛登基后,李府可谓门庭若市,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官员前来拜见,络绎不绝。

    李宏宇对此是无可奈何,自己跑到翰林院躲清闲去了,把应付的差事交给了家里的秦月。

    与此同时,李宏宇密切关注着紫禁城里的动静,朱常洛登基后没几天就病倒了,一直在干清宫里休养,朝中的政务由万皇帝任命的辅臣处置。

    除了李宏宇外,谁也没有想到正值壮年的朱常洛竟然在登基后会患上一场大病,而且都认为朱常洛的病没什么大碍,再怎么说朱常洛还年轻。

    因此,在辅臣们的建议下,朱常洛登基后不久连下三大诏书,成为了其在史上的绝唱。

    第一道诏书,朱常洛下旨罢免了派往全国的矿监和税使,停止任何形式的采榷行为。

    这道圣旨一出京城的文官们是欢唿雀跃,他们与万皇帝因为矿监和税使的事情斗了这么些年,终于被朱常洛给废除了,将那些担任矿监、税使的宦官们悉数调回京城。

    李宏宇对此是无奈地摇了摇头,暗中苦笑,他实际上是反对撤除矿监和税使,因为如此一来皇帝的内库就失去了重要的资金来源,以后遇到事情的事情内库如何调拨款项。

    至于大明户部的国库,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应对突发的天灾**,只能依靠皇帝的内库去赈灾济难。

    伴随着矿税的废除,那么势必有一项大明的税收会增加,否则如何来维持官府的正场运作?

    明清时重要的税赋有两种,一是农税,二是商税,商税与朝中的文官集团关系密切自然不可能增加,连万皇帝对此都无可奈何。

    因此,随着泰昌帝废除了矿税,那么朝廷势必要以农业税来填补,而大明缴纳农业税的人是生活在最底层的贫苦农民,无疑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困苦。

    泰昌帝的第二道诏书与军队有关,以万皇帝遗诏的名义,发内帑数百万两来犒劳九边将士,使得军心大振,皆大欢喜。

    李宏宇对此唯有摇头苦笑,内帑的银两并不富裕,泰昌帝一下子拿出了那么多银子来犒劳边防将士,这么大的一笔资金窟窿要如何填补?

    因此,在李宏宇看来这道诏书虽然看似安抚了边防将士,但无疑间接加剧了农业税的征收。

    至于泰昌帝的第三道诏书,则与内阁有关,由于内阁只有方从哲一名阁员,故而泰昌帝增选了几名阁员,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原内阁首辅、东林党魁叶向高的回归。

    而且,令李宏宇感到震惊的是,泰昌帝增选的这几名阁员皆来自东林党。

    例如礼部尚书何宗彦被封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礼部右侍郎韩被封为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翰林检讨刘一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这三人皆为东林党人。

    如此一来,内阁首辅方从哲的日子就变得不好过了,何宗彦等新任阁员的资不如他,他现在尚能镇得住内阁的场面,可一旦告老还乡的叶向高回归京城,那么他在内阁中就将彻底丧失话语权。

    李宏宇原本以为泰昌帝启用东林党人只是为了制衡朝中的齐楚浙三党,不过在得知了内阁阁员的任命后知道他高估了泰昌帝,泰昌帝这是准备用东林党来压制齐楚浙三党,而不是相互间的制衡。

    值得一提的是,叶向高在泰昌帝当太子的时候是詹事府的正詹事,换句话而言叶向高是泰昌帝的开蒙恩师。

    这也怪不得东林党人在福王与泰昌帝争位的时候要死保泰昌帝,正如李宏宇与朱由校的关系一样。

    假设以后朱由校与朱由检争位,那么李宏宇阵营的官员肯定会全力支持朱由校了,而朱由校自然也会将李宏宇阵营的官员当成自己人。

    只不过,李宏宇相信朱由校比泰昌帝更懂得制衡之道,绝对不会一意孤行无限信任李宏宇阵营的官员,而是会采用制衡的策略,这也是李宏宇一直教导朱由校的。

    此时此刻,李宏宇意识到了他犯了一个错误,高估了自己对泰昌帝的期望,与他相比的话,泰昌帝很显然在治理国政的时候更相信叶向高和东林党人。

    泰昌帝很显然并不知道,他所下的这三大诏书给后来的天启帝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使得天启帝不得不与东林党人决裂,进而对东林党人实行了严厉的打压。

    李宏宇对此是无能为力,说到底他是太子朱由校的人,再加上在朝中资浅薄,没有资格也不应该介入到泰昌帝任命内阁阁员的事情中。

    不仅如此,随着内阁的变动,六部阁员的情况也将随着发生改变,这是李宏宇最为担心的事情。

    原本,内阁的成立是为了与六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