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李宏宇,赵欣和孙承宗都得以提升官位,其中赵欣的官职也没有变动,但有了大理寺右少卿的加衔,官阶升为了正四品。

    孙承宗同时提升了官职和官阶,天启皇帝将其提拔为詹事府的主官“詹事官”,同时有了礼部尚书的加衔,官阶正二品,得以与其他辅臣相抗衡。

    随着天启皇帝登基后的一系列人事任免,拥立天启帝有功的东林党势力得到了加强,不仅在内阁中有着绝对的人数优势,而且在各大部院中的话语权也得到了增强。

    虽然齐楚浙三党的势力有所损伤,但这些损失完全在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并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说到底,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齐楚浙三党,由于双方根基雄厚,故而谁都没有办法一口气吃掉对方,双方之间的争斗注定了是一场持久战。

    对于年轻的天启皇帝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处置每天臣子们所上的奏章。

    虽然司礼监的太监们已经处理完了大部分的奏章,但还有不少奏章需要天启帝御览后拿主意,这对于一个十六岁的天子来说着实不易,需要听从辅臣们的建议后决定如何处理那些国家大事。

    这样一来的话,天启皇帝的思想很容易就受到了辅臣们的左右,而按照惯例应该由李太后来帮天启皇帝对朝臣们的意见做出选择,这样就能维护皇权的威严。

    在所有的辅臣中,天启皇帝自然最相信李宏宇了,其次是孙承宗,这两人是他的授课师傅,关系自然比其他的辅臣要亲近。

    自从天启皇帝登基后,李宏宇基本上就住在了皇城,以方便辅佐天启皇帝处理手头的事务。

    所谓万事开头难,天启皇帝从一个处于呵护下的皇太孙和皇太子忽然之间成为了大明帝国的最高决策人,一时间自然难以适应他现在的新身份,不得不肩负起本不应该他这个年龄所要承担的责任。

    很显然,即便是朱由校再聪明,受到过再好的教育,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对大明的军政事务又能了解多少?对大明的现状以及各衙门的运作又能知道多少?

    因此,天启皇帝自然对辅臣们万分倚重,很多的事情也都是辅臣的意思,根本没办法做辅臣的建议进行自己的判断,这也是古代为何皇帝年幼时由太后“垂帘听政”的原因,防止君权趁机被臣权侵蚀。(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八章 莫名大火

    十一月上旬,天启皇帝登基大典举行后的第五天晚上,清宁宫。

    虽然夜色已深,天气寒冷,但清宁宫的一间厢房里灯火通明,几个烧得红彤彤的炭盆使得房间里异常暖和。

    厢房里的软榻上,天启皇帝正在聆听着一名内侍宣读奏章,软榻一侧摆着一张凳子,李宏宇侧着身子坐在那里。

    每当内侍念完一道奏章,李宏宇就向天启皇帝大略讲解奏章的背景以及所涉及问题的境况,供天启皇帝来进行抉择。

    由此可见,闯宫事件发生后李宏宇在天启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成为了天启皇帝最为信赖的臣子。

    除了李宏宇外,另外两个被天启皇帝信任的人自然就是赵欣和孙承宗,虽然孙承宗是东林党的人,但他对皇权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故而天启皇帝对他依旧十分信赖。

    与此同时,孙承宗也是天启皇帝与东林党之间的一条纽带,有些事情需要孙承宗去协调。

    在三人,李宏宇和赵欣又与孙承宗不同,两人被天启皇帝视为心腹之臣,是不折不扣的自己人。

    虽然李宏宇和赵欣被视为楚党和齐党的骨干,但两人踏入仕途还不到两年,涉入楚党和齐党的事情并不多,跟楚党和齐党的交集并不多。

    另外,由于两人一踏入仕途就成为了天启皇帝的授课师傅,因此与其说两人是楚党和齐党,倒不如说两人的首要身份是“太孙党”,而后才是楚党和齐党。

    这也是为何李宏宇和赵欣能被泰昌皇帝破格提拔为左春坊大学士和右春坊大学士的原因,泰昌皇帝虽然不善于治理朝政但还是知道要给天启皇帝培养身边的近臣,而从年龄、资以及能力来看,李宏宇和赵欣无疑是最佳人选。

    “皇上,夜深了,您该就寝了。”

    当天启皇帝处理完一道奏章后,立在软榻前的魏忠贤一躬身,开口提醒道。

    “把剩下这些奏章批完再说。”天启帝瞅了一眼一旁案桌上放着的一叠奏章,有些无奈地打了一个哈欠。

    由于泰昌帝登基不久就因病卧床不起,故而自万皇帝病重期间就积压下来的奏章已经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都是需要皇帝圣裁的事情。

    如今泰昌帝既然已经登基,那么自然要处理那些堆积的奏章,如果没有他的批复的话那些奏章上奏报的事情只能停滞。

    “皇上,圣体为重。”李宏宇见状立刻起身,躬身向天启皇帝说道,“皇上初登大宝,所面临事务千头万绪,万万可不过度劳累。”

    “既然大学士发话了,那么朕就从善如流。”

    天启帝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下了软榻活动了一下身子后向李宏宇说道,“这段时间来苦了大学士,在皇城里陪着朕,连家都不能回。”

    “皇上言重了,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是臣的本分。”

    李宏宇微笑着一躬身,不以为意地说道,“反正臣也没有家室,在哪里待着都一样。”

    “大学士,古语有云,男子大丈夫行事应成家立业,成家尚在立业之前。”

    听李宏宇这么随口一说,天启帝不由得想起了一件事情,于是笑着向李宏宇说道,“如今大学士事业有成,也该有个家室了,身为我大明辅臣不能一直这么单身下去,还是找个良辰吉日把与秦家小姐的婚事给操办了吧,届时朕亲自给你们主持婚礼。

    “臣谢主隆恩。”

    李宏宇闻言脸上浮现出尴尬的神色,向天启帝一躬身后郑重其事地解释道,“回皇上,先父在世之时曾经给臣定下了一门婚约,只不过由于先父当年去江南出了意外,臣不知婚约对象是何人,故臣要等到弱冠后才能娶秦家小姐。”

    “有这种事?”天启帝闻言顿时面露惊讶的神色,没想到一直在李府主事的秦月竟然还不是李宏宇正统意义上的未婚妻。

    李宏宇的嘴角流露出一丝苦笑,把当年事情的经过简略给天启帝讲述了一遍,自然隐瞒了他暗中算计秦月的事情,也不能说李家当时的内斗。

    “大学士,想不到你也有这段风流的过往!”

    天启帝听闻李宏宇用西域的怪异医术救活了上吊的秦月后禁不住大笑了起来,终于明白为何秦月要住在李府了,李宏宇众目睽睽下亲了秦月,秦月已然成为了他的女人,不是妻子就是妾室。

    “皇上,臣当时只想着救人,没想那么多。”李宏宇讪笑了一声,一本正经地回道。

    “朕想知道,我大明哪家的小姐能有如此好的福气,成为大学士的妻子!”天启帝笑着向李宏宇说道,“虽然你比朕年长,但朕明年就要大婚,恐怕要先比你有儿女。”

    “臣何德何能,岂能跟皇上相比!”李宏宇闻言脸上的神色不由得一黯,恭敬地回答。

    如果李宏宇没有记错的话,天启皇帝在驾崩的时候身边并无儿女,这意味天启皇帝的皇子和公主皆早夭而亡。

    李宏宇的心中对此感到十分遗憾,要不然按照大明祖制天启皇帝死后由其皇子继位,轮不到崇祯皇帝登基。

    魏忠贤不动声色地立在一旁望着眼前的一幕,他看得出来,天启帝在李宏宇面前表现得非常轻松,丝毫也没有把李宏宇当成是臣子和师傅,更像是一名知己,或许这跟两人年龄相仿有很大的关系。

    “皇上,后宫走水了!”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内侍掀开厚实的门帘快步走了进来,冲着天启皇帝一躬身后禀报道。

    “走水了?”天启皇帝闻言顿时微微一怔,现在可是冬天,并不是容易失火的季节,而且还是后宫这种重要的地方。

    “难道……”李宏宇也感到奇怪,不过随后脸色顿时就是一变,冲着那名年轻的内侍问道,“哪座宫殿走水?”

    “回大学士,现在还不清楚。”那名内侍向李宏宇一躬身,恭声回道。

    “走,去阁楼。”天启皇帝皱了皱眉头后抬步向门外走去,准备去看看究竟是哪里起了火,李宏宇和魏忠贤连忙跟在了后面。

    清宁宫最高的建筑是一座三层高的阁楼,立在阁楼的顶层能看见后宫里的格局。

    登上阁楼,只见后宫一隅燃起了火光和浓烟,在幽冷的夜色下异常醒目和显眼,隐隐约约可以听见救火的喊声。

    “皇上,失火的地方好像是哕鸾宫!”很快,魏忠贤指着着火的地方向天启帝禀报道,他在宫中多年自然对宫里的布局已经了然于胸。

    听闻此言,李宏宇的眉头皱得更深,他刚才就感到一阵心神不宁,现在看来果然是李太后和朱徽住的地方出了事。

    “去哕鸾宫!”天启帝闻言脸上的神色顿时一变,抬步就下了阁楼,哕鸾宫是先帝妃嫔养老的地方,生活着万皇帝和泰昌皇帝的妃子,万一出事了的话他可如何向列祖列宗交代?

    况且,李太后和朱徽在哕鸾宫,两人有什么好歹的话他可就成了皇家的罪人,而且市面上必定流言蜚语四起。

    纵使天启帝对李太后有成见,但朱徽可是他从小看着长大并且最为喜欢的妹妹,而且天启帝的妹妹本来就少,他岂能让朱徽出事?

    “皇上,您乃万乘之躯,不宜以身犯险,还是让奴才去一趟吧。”下了阁楼,不等天启帝走上几步,魏忠贤拦在了路前,躬身说道。

    李宏宇闻言想要像魏忠贤一样阻拦天启帝,代天启帝前去查看哕鸾宫的火势,不过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哕鸾宫位于皇帝的后宫,他一个外臣深更半夜地进去难免惹人非议,而魏忠贤不一样,他是宦官自然没有这样的顾忌。

    “朕意已决,你们随朕一同前往。”天启帝闻言摆了一下手,神色严肃地抬步向清宁宫外走去。

    李宏宇和魏忠贤见状对视了一眼后连忙跟了上去,天启帝年轻气盛,再加上关心李太后和朱徽,哪里能劝得住,唯有小心谨慎地跟在身边伺候。

    有天启帝在的话李宏宇就没有了先前的顾虑,而且外人也不好再说些什么,路上他眉关微皱。

    很显然哕鸾宫的这场大火太过蹊跷,早不发生晚不发生,偏偏在李太后入住不久后着了,实在是令人生疑。

    干清门外。

    “皇上,如今现场火势不明,皇上万万不可以身涉险!”

    当城门守军奉天启帝谕旨打开宫门放外面的天启帝等人进入后宫时,王安急匆匆地领着一帮子内侍赶了过来,尖着嗓子喊道。

    “皇上,您身系大明安危,请三思!”随后,王安带着人扑通一声跪在了天启帝面前,拦住了天启帝的去路,以头触地说道,“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奴才去办吧!”

    跟在王安身后的内侍唿啦啦地跪在了王安的身后,跟王安一样额头紧紧贴在地上,恳请天启帝不要前去哕鸾宫。

    “朕的母后和妹妹都在宫里,你想让朕当一个薄情寡义之人吗?”天启帝瞅了一眼跪在那里的王安,冷冷地喝道,“快给朕让开!”

    “皇上乃大明天子,切不可意气用事,奴才即便是一死也要护皇上周全。”王安跪在那里高声说道,“皇上,请回清宁宫!”

    “皇上,请回清宁宫!”跪在王安身后的内侍闻言纷纷开口,齐声恳请。(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九章 隐忍

    “来人,把他们给朕拖开!”

    望着黑压压跪在面前的那些内侍,天启帝的眼神中寒光一闪,伸手一指王安沉声喝道。

    此时,李宏宇立在天启帝的侧前方将他与王安带来的那些内侍隔开,免得王安图谋不轨做出对天启帝不利的事情来。

    这使得他清晰地看见了天启帝望向王安眼神中的厌恶,顿时感到有些错愕,王安此举在法理上并无不妥,天启帝纵然生气也不应该有这样反应,而且除了厌恶外好像还有着愤怒。

    不过随即李宏宇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心中不由得对天启帝感到钦佩,自从闯宫案后天启帝对王安是关照有加,显得十分信任,现在看来是安抚王安的缓兵之计。

    天启帝虽然年轻但也有十六岁,有了分辨事物好坏的能力,自然知道闯宫一案和哕鸾宫的这场大火跟王安脱不了干系。

    以哕鸾宫的这场大火为例,如果不是王安早就知情的话,岂会如此及时从所住的司礼监赶来阻止他进后宫?显然王安是早有预谋,想要趁机置李太后于死地。

    早在泰昌帝在世的时候紫禁城的内务就归王安管辖,李太后进封为皇后时日尚短,哪里有时间在宫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别说这场大火是王安让人放的,就算是偶然引发的火灾,想必宫里的内侍和宫女也会因为惧于王安的淫威而不敢救助。

    这也怪不得天启帝要去哕鸾宫了,天启帝如果不御驾亲临的话李皇后和朱徽恐怕必死无疑了。

    李宏宇确实没有想到,小小年纪的天启帝竟然已经学会了隐忍,就连他事先也被天启帝所做的假象给迷惑住,怪不得万皇帝会喜欢天启帝,立其为皇太孙。

    既然天启帝已经下了谕令,李宏宇于是冲着干清门处的值守的新军挥了一下手,新军士兵们于是立刻奔过来,几乎没费什么劲儿就把跪在那里的王安等内侍像提熘小鸡儿似地拖走了,那些内侍哪里有新军有力气。

    “皇上乃大明天子,切不可以身犯险!”

    王安见状顿时急了,一边挣扎着一边冲着天启帝大喊道,可惜无法挣脱拽着他手臂的新军士兵,只能眼睁睁望着天启皇帝和李宏宇一行人进了干清门。

    经过王安身前的时候,魏忠贤的嘴角闪过一丝冷笑,王安竟敢把主意打到李太后的身上,简直就是罪该万死,已经完全忘记了他的本分!

    王安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死死地盯着天启帝的背影,如果天启帝去了哕鸾宫的话那么他的一番心血可就要白费了,届时人们肯定会拼死去救李太后,到头来他将竹篮打水一场空。

    没错,哕鸾宫的这场大火确实是王安安排人放的,他不能让对他恨之入骨的李太后待在皇宫里,这样对他实在是太危险了,他岂能留这么大一个隐患在身边。

    故而,王安经过一番精心的策划,让人在哕鸾宫放了这场大火,想要用天灾的名义除去李太后。

    可王安千算万算,没想到天启帝会对此事的反应如此之大,而且还要冒险御驾亲临,这打乱了他的计划。

    等天启皇帝一行人进入干清门后,新军士兵放开了王安等人,王安连忙领着人追了上去。

    “没有皇上的谕令,任何人不得在夜间进出后宫!”不过,在宫门处值守的新军武官拦住了王安的去路,神色严肃地说道。

    这并不是那名武官有意刁难王安,而是后宫夜间禁止出入,由于王安等人并没有随着天启帝进入,自然要被拦了下来。

    “杂家是紫禁城总管太监,皇上身边的近侍,还不放行!”王安闻言顿时急了,没想到自己会被阻拦下来,于是沉着脸喝道。

    “本官不管你是总管太监还是近逝,没有皇上的谕令,任何人休想进去。”

    那名武官闻言冷冷地望着王安,没有丝毫让步的意思,新军的主帅是李宏宇故而根本不买王安的帐,而且他并没有做错。

    “给杂家冲进去!”

    王安怔了一下,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城门官竟然敢顶撞他,不由得恼羞成怒,冲着身后的内侍们挥了一下手,怒气冲冲地喝道,他就不相信眼前这个小小的城门官胆敢阻挡他的去路。

    听见王安的喊声,立在他身后的内侍们顿时气势汹汹地迎着那名新军武官冲了过去,准备教训一下这些不开眼的莽夫。

    要知道王安不仅是紫禁城总管太监,而且还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拥有着在奏章上批红的大权,在天启皇帝因为年少而无法料理和掌控朝政的时候其处于一种超然的地位,对朝臣们的奏章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因此,现在朝堂上的文官都忙着跟王安拉近乎套关系,自从嘉靖皇帝打压宦官以来,宦官终于迎来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虽然文官们看不起宦官,蔑称其为“阉人”,可一旦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时候他们又不得不与宦官合作,希望借宦官的力量打击异己。

    所以,这些内侍自然不把新军士兵放在眼里,认为他们跟亲军一样好欺负。

    “擅闯干清门者,视为谋逆,杀无赦!”那名新军武官见状眉头顿时就是微微一皱,一抬手抽出了腰刀,指着奔过来的内侍高声喝道。

    “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