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决口!这个消息很惊人。
众人的脑门差点和案几来一次亲密接触。
于是,虽然郭嘉没有说不赞成进攻袁术,此刻曹操等人也不在去研究进攻袁术的事情了。
全部开始研究秦野治理黄河的事情。
一位风头正盛的诸侯,他不说调集兵马,趁势夺取整个冀州。他却是收了兵,将钱粮全部用去治理黄河了。
这种事情,就太令人怀疑了。
如今,二十万民夫,就分布在白马到仓亭一带,距离曹操的重镇濮阳,只有一个河面的距离。
曹操不得不仔细思考这事。“二十万民夫在我东郡边境上,此事只有三种可能,第一种,以此为掩护,窥伺我东郡。第二,真的是在治理黄河。第三,秦野决策出问题了,杞人忧天,空非钱粮治理黄河。”
随着曹操说完。
众人第一时间废除了第三种可能。
他们从秦野历来的战绩和决策中推断,他绝对不会干出某些愚蠢的事情。
因此,不是在窥伺东郡,就是真正在治理黄河。
又很快,众人推断秦野不可能是窥伺东郡。因为此刻进攻曹操,这对于秦野来说,是最愚蠢的军事行动。
“那么,真的要发大水了吗?”
曹操脸色大变。
沿江的东郡地区,是曹操最富庶的地区。这地方要是遭了灾,曹操的实力会倒退好几年的。
这时候,于禁进来了,“主公,外面有秦野的使者,荀攸先生求见。”
少顷。
荀彧较为激动的望着走进来的这个族侄,原本他认为,荀攸投奔秦野,多是因为感恩。但现在看起来,荀攸的眼光独到。现在可以很明确,秦野在北地取代了袁绍的地位。
荀攸来到这里,阐述了到来的原因,并送来了‘束水冲沙法’。
秦野的书信中提到,希望曹操能够和他配合,在黄河北岸一起修河提。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的发挥束水冲沙法的作用。
曹操拿着秦野的书信,脸色阴晴不定,忽然叹了口气,“秦孟杰,当世英雄也。”
于是,在治理黄河的事情上,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年初的时候。
秦野将家搬迁到了邺城。
其实也没有什么搬迁的东西,就是把媳妇接过来就行了。
貂蝉来到了邺城这座北地最繁华的城市。
终于不用在山里受苦了。
但秦野却是面临一个难题,怎么跟貂蝉提甄宓这件事情。
他都没敢让甄宓来迎接貂蝉,就是怕没有思想准备,打起来可怎么办?
“有一件事情,是有关甄家女儿的事情,这个。”秦野不知该怎么说。
谁知貂蝉道:“夫君是做大事的人,肯定不可能只有妾身来服侍,并且,妾身这里正说为主公物色合适的女眷。甄家小姐,是最好的人选了。”
啊?
秦野懵逼了,自己媳妇还主动为自己找小老婆?
他便感到古代就是好,真是男人的天堂。
这要是现代,还找媳妇商量。
早一嘴巴子上来了,闹离婚,抓小三。
看起来,以后大被同眠,都不是梦想。
不过竟然这么好,还要主动为他找小老婆?
秦野便感到还是后世的思想作祟,这年头找女人正大光明,三千佳丽暂时还不敢想,十个八个还是养得起的。
于是也胆肥了,就问为何要要帮自己物色。
貂蝉喜悦道:“因为妾身怀孕了!”
秦野当时一愣,顿感喜从天降,迫不及待的就从衣服里面摸了进去。
又是至尊法眼连闪,“没破绽,好好好!”
“我要有儿子了!”秦野大笑。
看到他喜悦,貂蝉也是喜悦,“你怎么知道就是儿子,难道不是女儿?”其实貂蝉更喜欢儿子。
秦野立刻很肯定的道:“是儿子,没毛病,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又感到至尊法眼还有这样的功能,以后摆个摊算卦,也能赚个钵满。
貂蝉只是笑,甜蜜蜜的。
于是秦野这才敢让甄宓出来见礼。
消息很快就传出去了。
乃至于第二天,刚刚回来的荀攸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众人大喜过望,顿时吃了秤砣一样,心更稳了。
这一下,主公死了也不怕了。
众人对于自己的这个想法,又感到惭愧。
“但主公怎么知道是儿子的呢?”
众人都是围住典韦。
“俺也不知道。后宅都是女眷,丫鬟,男丁都是在外面。不过多少收到一些消息,好像听丫鬟们说,主公看一眼就知道了。”
众人差点抽过去,看一眼就知道了,这不是蒙的嘛。
“要是个女儿这么办?”
“再生呗,主公身强体壮的。”
“有道理。既然能生一个,就说明没毛病。”
尼玛,这最后一句是谁说的?
众人都是互相看去。
这一日,秦野接受了众人的道贺。
听到曹操同意一起治理黄河,秦野很欣慰,“曹孟德,英雄也。”
其实荀攸他们心里清楚,这‘束水冲沙法’,需要两岸一起修建河堤,才能够事半功倍。若真是秦野单边来修,非但事倍功半,很可能也无法防住洪水。
于是,秦野和曹操携手,开始治理黄河。
对于黄河南北最强横的两位诸侯,忽然团一起修河去了,各路诸侯都表示十分惊讶。但也很乐于看到他们将精力,消耗在治理黄河上。
袁绍、公孙瓒、刘备等人,还发檄文,很赞扬秦野的举动。
而在中原,袁术等人也是高度评价了曹操的举动。
转眼三个月过去。
时间来到了公元195年春。
这一日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气息。
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猥琐的出现在了秦野府邸的后墙外。
这个人,从袖子里摸出一个东西,就扔过了墙。
第三百三十三章 暗访
一群丫鬟,正在后花园里,陪着两位主母。
貂蝉的肚子已经很明显了,再有两个月怕是就要生了。
甄宓在一旁陪着,有说有笑,看着丫头们嬉戏,倒也解闷。
这时候,一个纸团,就落在了贴身丫鬟小玉的头上。
“好讨厌耶,这是谁丢的我?”
小玉拿下卡在发髻上的纸团,就扔给了小云。
于是,纸团被扔来扔去。
“这纸团上写着字呢!”
忽然一个丫头有所发现。
顿时不被待见的纸团,忽然就成了抢手货。
可惜丫鬟们都不识字,就一起跑过去,给貂蝉看。
貂蝉托着肚子,看了一眼,眉头就皱了起来。
甄宓也拿过来看,花容一变。
“夫人,上面写得什么?”丫鬟们围过去,摸不着头脑。
这时候,秦野出现在了这里。
甄宓飞快的收起了纸条。
“主人。”丫鬟们都是行礼。
秦野急走两步,扶住貂蝉不让起身,便对甄宓道:“藏什么好东西了?”
甄宓犹豫了一番,还是拿了出来。
秦野接过纸条一看,当时脸色就阴沉了。
丫鬟们吓坏了,大气不敢喘,都在琢磨着,纸条上到底写了什么,让主人这般恼怒。
“这纸条是从哪里来的?”
原本秦野心情很好,但现在,却截然相反了。
“夫君,这好像是从墙外丢进来了,或许只是一些胡言乱语罢了。”貂蝉宽慰道。
无风不起浪,秦野可不相信有人闲的没事冒着危险来他这里扔纸条,或许是投诉无门?
他也就无了在这里的心态,转身而去。
…………
前宅书房里。
秦野坐在席塌上,一直盯着案几上的纸条。
这纸条上,所书写的简体字工整,绝非出自一般人之手。
纸条上,批评了秦野的河工政策。
秦野治理黄河,所用河工政策,绝非徭役,而是类似后世的募工。管吃管住,还有工钱。这绝对是开了历史先河,众人都说秦使君爱民,为什么批评?
原来,秦野的河工政策,已经成了地方官员敛钱的工具。大到民工的工资,被贪污。小到每顿饭的开销,都被极大的削减了。
二十万河工怨声载道,又敢怒不敢言。
秦野紧皱眉头,也不知这事情是不是真的,若是真的,很严重。
他数次想要召唤荀攸等人来问问。
但现在,他准备亲自去看看是否属实。毕竟这事情,影响到了几十万河工,进一步就是百万民众对他的看法。
不过他还是通知了荀攸一声。
荀攸得知消息的时候,秦野已经带着典韦秘密离开了邺城。
秦野不愿大张旗鼓,以免被人察觉,从而掩盖了真实情况。
但秦野出巡,荀攸可不敢大意,他立刻将此事秘密告知了赵云,请赵云派出三千铁骑,以练兵为借口,开拔到白马一带驻防。
赵云带领三千铁骑移驻后,荀攸这才松了一口气。
三日后。
秦野带着典韦,来到了黄河岸边的白马渡口,这里是沿岸最大的民工居住区。
并且,他还专门挑选了午休的时间来到。
“你们两个是干什么的,河工条子拿出来我看看?”
一队衙兵走了过来,为首一个衙头瞪着眼睛说道。
这些衙兵并非秦军体系,而是旧有的官府兵丁,因此不认识秦野。
“我是来找人的。”秦野平静道。
“找谁?”
“王林。”
“王林?这里叫王林的好几个,你是找不到的,赶紧给我离开。”
秦野面色阴沉了下来。
典韦眼珠子一瞪,就要动手。
“这位大人,我们自己找就可以,不劳烦大人费心了。”
典韦身后走出一个小厮,从怀里摸出来一把大钱,放在了及时伸过来的手中。
衙头这才喜笑颜开,“那你们慢慢找吧,咱们走。”
秦野看了看突然出现的诸葛亮,也没有说什么,进了棚户区。
“怎么会这样!”
进了棚户区的诸葛亮,当时就有些傻眼。他感到自己是进了垃圾堆了,泥泞的道路,四处散发着酸臭的气息。
河工一个个面黄肌瘦,行尸走肉一般的移动着。
诸葛亮从怀里摸出羽扇,急摇一番,便感到地方上的这些官员太无耻了,还真敢这么干。“主公息怒,自桓帝灵帝一来,地方上都是如此。我记得有一年,灵帝赈灾……。”
望着远去的秦野,诸葛亮赶紧追上去给扇扇子,“缓缓图之,缓……。”
秦野看了几个帐篷,都是一个样子的,就跟后世贫困国家的难民营一般。河工们吃的最重要的午餐,只是一些硬邦邦的饼子,还有烂菜熬的稀汤。
怎么知道是烂菜,闻一闻散发出来的味道就知道了。
秦野可是在这里拨了巨款的。
这笔款项,足够河工日常生活以及工资开销。
但现在成了难民营了,只有一个原因,肯定是钱没到位。
那钱去哪里了?
秦野强忍着怒火,继续视察。
这时,一旁帐篷里传来对话。
“多亏恩人在河里救了小川子。”
“恩人,你快点走吧,若是不然,会被河官抓来当苦力的。”
秦野看过去,那救人的是个年轻人,而被救的是一个少年,看起来十二三岁。
竟然还用童工,秦野更加愤怒了。
帐篷里的百姓们都说道:“本以为秦使君是咱们大救星,原来和那些残暴的人没有两样。”
“一开始看起来是个好人,现在暴露出了真正的嘴脸……。”
秦野三人的脸色发黑了。
谁知那救人的年轻人道:“这应该不是秦使君的本意,我听说秦使君拨下了大量钱粮,不但出工能吃饱饭,还有工钱。但是都被克扣了。”
“能吃饱饭还有工钱?”百姓们只以为是听到了童话故事。
这位年轻人,虽然你是救了人,但也用不着这样忽悠我们吧?
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还有工钱。
请问这位年轻人,你见过这几百年给官府出工谁拿过工钱?
难道你是官府派来卧底的奸细?
年轻人急忙道:“真的是有的,我打听了,一个月有五百大钱。”
五百……大钱!
百姓们抽过去了。
若真是如此的,别说强征他们,他们都会主动来做工的。
年轻人叹了口气,“秦使君的政策是好的,可是下面这些人还是以前的做派,又缺乏监管。从桓帝灵帝以来,地方上几十年都是这样的做派。因此,虽然秦使君善政,一时间也难以在地方上推行。”
“若是能够建立一个监察的机构,就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诸葛亮听到这番话后,急摇羽扇,看起来这个年轻人不是一般人。
秦野也对这个年轻人的言论颇为吃惊。
少顷。
那年轻人走出了帐篷,秦野便过去说话,“这位兄台,可否聊一聊?”
年轻人上下打量秦野一番,拱手一礼,“你我素味平生,不敢打扰。”
第三百三十四章 年轻人有来头
这个年轻人,看起来并不想和秦野聊天。
秦野察言观色,便也知道,这个年轻人是怕自己也是那些贪官污吏的人吧。
他转身走了。
小厮模样的诸葛亮走过来,抱扇一礼,“实不相瞒,我家秦公子听到兄台说这个监察机制,十分赞赏。我家公子最讨厌的就是这些贪官污吏,看起来与公子的想法不谋而合,还请一叙。”
法正颇为惊讶之色,望着远去的秦野,急忙对诸葛亮道:“在下法正,恭敬不如从命。”
“见过这位公子。”
法正来到秦野背后,行礼道。
秦野转身,直言道:“你所说监察机制,你是怎么想的?”
法正急忙组织一下言辞,“汉以来,朝廷中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地方上,置刺史,用以监察地方政情、受理官员有关的案件、考核各地官吏。由于拥有考核官吏的权利,后来刺史逐渐变为凌驾于郡之上的行政长官,失去了监督地方的作用,故改称州牧。州也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地方的监察制度便基本瓦解。”
“在下以为,应该在地方上重建新的监察机构。并且,去掉考核官吏的职责,只是督办违法违纪的官员,以免权利过大。地方的机构和朝中御史,互相监督制约。更好的为国家和皇室服务。”
秦野便感到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一定来历不凡,问道:“公子尊姓大名?”
“不敢,在下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
秦野颇为动容。
尼玛。
怪不得这么厉害。
原来是法正。
法正居然出现在了他的地盘上,还是从遥远的长安一带过来的。
其实秦野当然清楚,现在全国各地,许多有志之士慕名来到自己这里。他很高兴自己的治世理念,能够得到这些人士的认可。
这些慕名而来的有志之士,多是法正这样有理想的青年。
看起来,地方上的老旧官员,已经彻底腐化堕落,未来,还是要重用法正这样的年轻人。
秦野十分想要把法正收到碗里来,却是道:“以公子的大才,若出仕,无不重用,为何远涉江湖受苦?”
法正情绪出现波动,“如今天下大乱,择明主而仕。大丈夫济天下为己任,岂能为昏庸无能之人折腰?”
秦野听到这番话,颇为动容,“看你也只是弱冠之年,但却有如此豪情,难能可贵。”
法正情绪更加波动,“但今天,不得不折腰。”
这话什么意思?秦野看过去。
法正整理一下衣袍,退后两步,拜道:“秦使君在上,法正叩见明公。”
“孝直真是好眼力,你是怎么认出我的?”秦野也不再隐瞒身份,惊讶道。
法正郑重道:“使君气度非一般人能够相比,再看使君的年龄,还有身边这位虎背熊腰的侍卫,想来是典将军了。这位拿着羽扇的年轻人,肯定是诸葛孔明了。法正冒然推测,请明公恕罪。”
法正这时候年轻,还没有入蜀。反被秦野的治世理念吸引,就来看看。
他过了黄河,听到秦野治理黄河,更加敬重。但没想到用的徭役如此残暴,就很后悔。
本说拂袖而去,但转念一想,以秦野一贯的作风,又怎会如此徭役,也许这事情秦野不知道。
便打算看秦野如此处置这事情,才决定去留。
因此就有了小纸团。
没想到秦野真的重视一个小纸团,还亲自微服来查此事。
法正十分敬佩,因此投顺。
“明公恕罪,是否看到一个小纸条,是在下投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