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丰一番话提醒众人,如今最可以依赖的只有袁绍。
其实刚才不单单是袁绍被呼肿了脸,百官这脸蛋也被打的不轻。
因此,百官不约而同的选择性遗忘了一些事情。
“还需本初大人,尽快调集兵马,解救陛下。”
“拜托本初大人了。”百官们纷纷说道。
袁绍终于恢复了一些。
转眼到了第二天。
荀攸等人聚集在秦野府邸内,准备跟随秦野一起进宫。
“主公,袁本初此人外宽内忌,如今各路兵马都在汇聚洛阳的路上。袁本初又是盟主,主公不可不早做打算。”荀攸对于近来发生的事情思考良久,提醒道。
秦野作为穿越众,清楚许多信息,而这些信息,便是袁绍曹操这样的枭雄,也不知道。
历史上记载,董卓退回长安后,联盟就瓦解了,这来自于群雄的私心。其实群雄愿不愿意承认,他们并不想看到汉室再次强盛,因为这会剥夺他们在地方上犹如皇帝一般的权利。
并且,许多诸侯心里,已经有了改朝换代的渴望。
虽然如今的历史已经转变,但西凉军退回长安已经和历史是相符的。而人心,并不会因此而变化。
秦野作为穿越众,是历史的见证者,而他回到历史的前一刻,那么他就会成为历史的预见者。
“主公,荀攸先生的担心不无道理。”少年司马懿道。
少年诸葛亮摇着羽扇也是点头。
秦野端起茶杯,慢慢品了一下,“袁本初在百官面前夸下海口,但许多事情,恐怕并不会是他想象的那样。”
众人面面相觑,不解话里的含义。
“主公为何这么说呢?”张辽问道。
“我预料各路兵马听说汉献帝被劫持到长安后,必定散去。”
这样的预判众人从未想过,因此秦野话音未落,却是在众人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简直是无法相信,要知道诸侯歃血为盟,立下了誓言。
众人都是不信。
“主公缘何下次结论?”荀攸极为不解。
“人心叵测。”秦野道。
这时,一员近卫走了进来,“主公,外面有一个自称太史慈的人求见。”
秦野顿时面露喜悦。
少顷,太史慈进了大厅,拜道:“主公,太史慈来晚了。”
秦野下堂搀扶起来,“老夫人身体还好吧?接来了吗?”
太史慈心中温暖,“家母身体康健,只不过不愿离开故土,所以没有接来。”
秦野便不再多问什么。
这时司马懿从旁问了,“子义兄长,不知兄长来的时候,可看到了各地汇聚洛阳的兵马没有?”
太史慈是从青徐州方向过来的,一路上看到的各路兵马肯定不会少。
“主公,正有一件事情汇报。我来的时候,确实看到了陶州牧、孔北海、鲍信将军他们的兵马。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他们的兵马已经陆续开始撤退。而属下昨夜经过虎牢关的时候,看到兖州刺史刘岱的兵马也在撤退。”
诸侯联盟中,北方的公孙瓒没有出兵,韩馥正在壶关压迫并州。联盟的主力就是中原的各路诸侯,而太史慈一路过来,正好恰逢其会。
太史慈的话音未落,众人骇然了。
太史慈吃了一惊,你们为何都用这种眼神看着主公,难道要疯!
第一百五十七章 盟主有底蕴
众人没有疯。
而是太吃惊了。
原本他们都不相信秦野的判断,但现在看来,秦野的判断才是真的。
诸侯们开始撤退了。
真是人心叵测。
荀攸叹了口气,他从诸侯撤退上,看出了许多问题。
司马懿和诸葛亮若有所思。
这件事情对朝廷来说是极坏的消息,但对于秦野来说,却是一个好消息。
秦野不动声色,起身道:“时间不早了,我们进宫吧。想来袁本初,已经早就到了。”
众人簇拥着秦野出府,前往皇宫。
一路上,虽然百姓依旧生活,但不时出现的巡逻兵马,让全城的气息格外紧张。
“听说了吗?吕布他们将皇帝劫持走了。”
“昨日从宫里传出来消息,袁绍盟主已经作出了保证,定然会剿灭乱党,救出陛下。”
“但愿如此,结束这乱世,我们老百姓才好过日子……。”
百姓们议论纷纷。
来往的巡街兵马中,多见袁军服饰。可见袁绍强势入驻,已经彻底掌握了洛阳城。
一路上,更是可以看到许多文人,主动来到秦野面前行礼。
秦野一一还礼,随后也就知道,原来是简体字的事情传了出去。
文人墨客敬畏有加,但凡见到秦野,无不行礼。
秦野来到宫门口,正好遇到曹操一行人来到。
“秦将军。”
“曹将军。”
两人互相打了个招呼,并肩进了宫。
“公达先生。”
郭嘉对荀攸见礼,虽然荀攸的辈分是荀彧的侄子,但郭嘉却是晚辈。如今荀彧在曹操的属地主持大局,而荀攸已经是秦野麾下的谋士。
夏侯惇、夏侯渊等人,都是和张辽徐晃他们并肩而行。
“秦将军如何看这件事情?”曹操细细打量身旁的少年,一种苍老感油然而生。他回想自己当年,这个年纪,也只是一个孝廉。
秦野知道曹操说的是救汉献帝的事情,认真回答,“一切唯盟主马首是瞻。”
昨天拼死拼活,今天就说马首是瞻。
鬼才相信。
曹操面容凝滞了零点几秒后,“孟杰所言甚是。”
曹操其实心里一笑,但却更加重视秦野。
众人拾阶而上,来到大殿德阳殿门前,就看到殿内百官到了不少了。
百官们正围着袁绍说话。
虽然只是听到了只言片语,但也能看出,百官十分依赖袁绍。
而袁绍,也有盟主的气派。
就算袁隗和袁逢也在,但此一刻,在朝廷的地位,也已经不及袁绍了。
“秦将军。”
“曹将军。”
百官见到秦野和曹操来了,纷纷见礼。
众人如朝会一般全部到齐,虽然已经没有了董卓的迫害,但龙台之上,也没有了汉帝。
大殿上大致分为了四波人,袁绍一方、曹操一方、秦野一方、还有文武百官一方。
秦野一方是诛杀董卓的元勋,曹操一方是最先进入洛阳城的,可以说洛阳城能够保全,曹操是有大功的。
但此时此刻,他们两方都被冷落。
百官们都去烧袁绍这口热灶了。
秦野和曹操皆是不动声色,静静在一旁,看着袁绍在百官面前表现。
“不出二日,几十万大军汇聚洛阳。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袁绍作为盟主,从容、自信,侃侃而谈。
马日磾激动道:“今社稷蒙尘,幸亏有本初大人带领有识之士,扫清乱党。若有驱使,即当奉命。”
“若有驱使,即当奉命!”百官齐道。
袁绍傲视,见众人还有担忧。一方面为众人解忧,一方面也为了加强自己在朝廷的地位,凛然道:
“诸位放心,我袁本初一言九鼎,待得各路兵马汇聚,我便带领群雄,救出陛下夺回长安。”
“有本初大人主持大局,真是社稷幸甚,百姓幸甚!”
“有本初大人在,汉室中兴有望。”
百官内心敬服,虽然如今汉室衰弱,好在有四世三公家的子孙,出手力挽狂澜。
袁绍负手而立,傲然之色。
袁逢和袁隗摸着胡子,连连点头。袁绍能够完全成长起来,成为朝廷依赖的参天大树,他们心里是欢喜雀跃的。未来在袁绍的带领下,消灭乱党救回陛下,那袁家会成长为怎样的高度?
周公!
真是令人期待。
沮授田丰他们心潮澎湃,情不自禁。有主公如此,此生无憾也。
不过秦野一方的人,表情就古怪了。
如今董卓死了,只剩下残余力量。而群雄的力量比过往更加壮大,剿灭没有了董卓的西凉军,袁绍是很有自信的。
袁绍这时候,目光若有若无的看向秦野,其中蕴含了很多内容,这来自于天然的地位差距。他是麾下几十万兵马的盟主。最终,你们还需要依靠我。
由于昨日发生的事情,太让袁绍难堪。因此如今气势起来了,袁绍不能放过这样的机会。虽然他没有说话,但眼神已经表明了一切,众人历历在目。
袁绍的自信从容,来自于各路兵马的汇聚了。
几十万大军,放谁身上谁从容。
这事情大家也都清楚。
在秦野看来,袁绍就是在行动之前无限体现一下自己。这本无罪,秦野也只是静静看着袁绍。
但此刻,大殿里静悄悄的,百官的目光往来于袁绍和秦野之间。
百官心里很清楚为何袁绍用这种目光看着秦野。
百官依赖袁绍,因此都是十分配合他。
因此目光齐刷刷都来到秦野身上。
袁绍的意图很明确,就是碾压秦野,施加压力,挽回昨日的事情。
秦野冷笑,淡淡道:“本初,事情恐怕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袁绍已经畅想到了秦野的所有反应,服软、低头,愤怒,他已经等着了。但完全没想到秦野会说这么一番话。
“各路兵马真的会来吗?”秦野这句话里蕴含了许多信息。
袁绍差不多明白秦野的意思了。他可以接受任何的质疑,但绝不能允许有人质疑他盟主的领导力。
要知道袁绍是盟主,若是没有人来,那就是直接打脸了。
人们会质疑他的能力。
并且,袁绍已经在百官面前一言九鼎,岂容有人质疑。
袁绍连连冷笑,他根本不会相信秦野的判断,“秦孟杰,你最好收回你刚才说的话。若是不然,别怪本盟主以扰乱军心治罪!”
百官们纷纷恼怒。
“本初大人可是盟主,一声令下,谁敢不从?”
“此人真是一派胡言。”
“他怎敢下如此结论!”
百官质疑、不屑的目光下,秦野十分淡然,这让百官更加火冒三丈。
袁绍也是火大,但他不能只凭一句话,就对秦野动手。
装,你继续装。亏你也敢说出这般毫无根据的话来。你继续。
袁绍反而希望秦野继续这般从容自信下去,这样一来,当各路兵马汇聚,就可以名正言顺以乱军心处理秦野。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走了进来,“诸位大人,兖州刺史刘岱的使者求见。”
明显的袁绍心花怒放了。
他立刻冷视秦野,看到了吧,已经有人来了。
“马上让使者上殿!”
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忍忍
刘岱的使者很小心翼翼的上了点,见到所有人都在,下意识中上下嘴唇磨了磨。
袁绍冷视秦野,“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若是认错,本盟主可以既往不咎。若是不然,就以乱军之罪处斩。”
“本初大人真是大度。”
“本初大人真是胸襟宽阔。”
百官不由赞扬。
秦野冷笑。
众人懵逼了。
我们都给你机会,你不说立刻道歉,你还冷笑。真要我们治罪于你,你才舒服是不是?
他是不是傻了?
刘岱的使者就纳闷了,这么急匆匆把他叫上来,不问他,怎么全看一个少年?
这少年是谁?
袁绍发现还是无法压制秦野,火冒三丈,“不见棺材不掉泪……。”他话音未落,回头去看使者。
使者见到那愤怒的眼神,浑身一抖。又听不见棺材不掉泪,扑通就跪了,“盟主息怒,不斩来使,不斩来使呀!”
袁绍懵了有那么零点几秒,差点抽过去。
咱能不能涨点脸?
能不能给点力?
我又不是斩你,你求饶个大头鬼?
“刘将军的兵马到什么地方了?是不是马上就到洛阳了?”袁绍问道。
使者磕磕绊绊,“盟主……是这样的……,我家主公……,兖州有黄巾余孽作乱,我家主公暂时无法支援盟主,大军已经撤回了。这里有书信一封……。”
百官就等着使者回答出肯定的话语,马上就去打秦野脸了。
没想到,事情惊人的一百八十度大拐弯。
一巴掌呼出去,没打到秦野的脸,反过来把自己给呼肿了。
尼玛!
要不要这么神转折。
我腰不好你知不知道?
曹操和郭嘉震动了,原本在秦野说出那番话后,他们都在琢磨是不是真的。多是不信,而现在……。
不由露出敬佩的目光。
郭嘉道:“主公,此人料事如神,竟然不在军事指挥之下。未来若有事情,千万不可小视。”
诸葛亮轻摇羽扇,“自取其辱,说的就是这样的。”
“我个人赞同你的观点。”司马懿道
两人初生牛犊不怕虎。
百官们听到两位少年的话,就太尴尬了。
他们原本打算依靠袁绍,这才都站到袁绍一方,没想到,竟然尼玛所托非人。
被打脸可以忍,但皇帝也救不出来,还被打肿了脸,这就没法忍了。
没有其他诸侯的支援,事情就黄了,百官顿时一腔怒火全部发泄到了袁绍头上。
你说你学什么不好,学人装逼,装逼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吗?看看,现在装死了吧?
“袁本初,你怎么说这件事情?”
“本初侄儿,你之前可是一再保证过得。”
“袁绍,你若是不给一个好的解释,休怪我们无情。”
沮授田丰心里一惊,就要上去救援,却是被愤怒的百官挡在了外面。
就算是颜良文丑,也被挡住。他们不敢动粗,毕竟袁绍可不是国贼。
此刻袁绍已经被百官喷的面目全非,原本想要借这个消息羞辱秦野,没想到这个消息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盟主的傲然之色尽去,结局如此凶残,实在是出人意料。
袁绍面庞热烘烘的,劈手夺过了使者捧在手心的书信。
书信洋洋洒洒近千字,表达的内容只有一个。
首先刘岱阐述了自己撤兵的理由,那就是黄巾余孽。之后,刘岱高度赞扬了朝廷诛杀董卓的义举,宣誓一定会为朝廷尽忠,特别提到一定会守备好地方。
袁绍岂能看不出,这封书信其实就是托词。
这是刘岱在这装逼呢。
袁绍遍视众人,秦野从容,曹操淡然,百官愤怒。
他忽然发现,人人都在装,唯独把他给装进去了。
顿时面庞一阵抽搐。
面对百官的指责。
袁绍也是为官多年,很快有了自己的见解,“诸公稍安勿躁,兖青边境黄巾余孽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刘岱返回清缴余孽,也是为朝廷着想。并且,这只能代表兖州。虽然他不能来,但其他人肯定会来的。”
袁绍说到这里,气宇恢复了一些。显然这并不是他找出的托词,他很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因此,目视百官的眼神,从刚才的羞愧,渐渐变得凌厉。
而百官们一愣后,若有所悟,气势明显就下去了。
他们反而惭愧了,毕竟这只是刘岱一个人的消息,并不能代表中原各路诸侯。
就因为一个突发事件,就把一位盟主喷的体无完肤,好像是有些过分了。
百官都是惭愧的神情。
也不能怪我们鲁莽
主要是秦孟杰的话在前面,又太惊人了。我们也是顺着他的构思,构思了下去。
就在百官认为袁绍一定会大发雷霆的时候,他却十分大度,对使者道:“这件事情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刘刺史,希望他尽快剿灭本地的黄巾余孽,便来与吾等会师。”
使者原本提心吊胆,快吓哭了。没想到峰回路转,这么简单就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他岂能不知,自家主公所说的一切都是借口,个中原因真不敢告诉袁绍。
能够有这样的结果求之不得,使者拜道:“多谢盟主体谅下情,某这就去了。”
“去吧。”袁绍挥手道。
使者站起来,飞快的退了出去。
使者出了殿后,脚头很快,好像背后有什么可怕的事情追着一样。
“孔北海的使者,前将军的使者。盟主就在大殿内,我们走快一些吧。”
刘岱使者就看到,袁绍的手下又带了两个使者过来。孔北海的使者,那就是孔融的使者了。前将军的使者,那就是袁术的使者了。
三名使者错身而过,不免眼神交际。
刘岱的使者心里一紧,他从两个使者眼神里看出了许多事情。这些事情一般人看不出来,只有他们作为同样使者的人能够看出来。
刘岱的使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