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好屠夫-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吐血三升。

    童贯不以为然,大宋朝一百多年,哪里有过这样的事情,哪个朝臣不是一年一年熬上来的,王黼不过御史中丞,正四品下的通议大夫,文官第十级,要上一品有资格坐相位,至少还差八级。

    “这王黼当真是痴人说梦,如此亟不可待,不怕来个鸡飞蛋打。太师有何事要下官去做,但说无妨。”童贯说道,却是也知道此时不能退缩,王黼与童贯终究不是一路人,蔡京居相位,对于童贯来说更有好处。

    即便蔡京也许会是童贯执掌殿前司的阻力,却是也不能让蔡京就此失了相位。政治便是如此,没有对错,只有利益,一切皆围绕着利益来做事情。

    “你说如今老夫若是不反击,随他们去闹是不是更好?”蔡京忽然说的这么一句与头前态度完全不一样的话语。

    蔡京这个转折,童贯也是面面相觑,本以为这蔡京要自己帮忙,却是这蔡京又突然来得这么一句话语,让童贯实在摸不着头脑。只问:“太师所说何意?”

    “哼哼,老夫官场沉浮多年,这相位也不是失了一次。哪次不是又得回来了。王黼之辈还嫩得紧,想要上位,便让他到风口浪尖上去看看,便看看这大风如何把他吹翻在地。此时敌暗我明,反击起来太费手脚,便让他到明处去,老夫在暗处看着他。”蔡京也是与童贯聊得这么几句,方才有此想法。

    连升八级,当真便如童贯所说,亟不可待。这连升八级之后,便是要得罪满朝文武,老的看不惯,小的也嫉妒。便看王黼怎么坐得稳这个位置。

    童贯此时也通透了不少,蔡京在这东京经营几十年,王黼一朝上位,蔡京有的是手段把王黼整下来。何况还有这满朝文武,不论老幼,不论哪个阵营,王黼这史无前例的连升八级便把这些人得罪了个遍。

    “还是太师看得远,下官佩服。”童贯这一句佩服是自然,佩服之中也有欣喜。只要蔡京能短暂罢相,童贯前路,已然就没有了阻挡,必然事半功倍,哪里还能不喜。

    蔡京想通透之后,心情大好,两手合于袖笼之中,脚步也摇晃得快了不少。本还想四处联系盟友与这王黼一争高下,如今倒是省心了。

    郑智得了赏赐,也在赵佶高兴之中出言告辞,赵佶虽然对郑智会然告辞觉得有些突兀,却是也不强留。

    郑智抱着御笔书画,也出得皇城,直往童贯府中去了。

    童贯早已到家,心情正好,口中还吟唱着小曲。

    郑智进得书房,似乎隐约还听得清楚童贯口中唱的正是大苏学士的词作,开口笑问:“恩相今日好兴致啊!”

    “大事可成,自然兴致不差,许是有天相助,事事皆顺我心,南方有方腊造反,朝中的阻拦忽然又没有了,叫我如何能不开心。”童贯本来还要左右谋划,四处与人说合,如今这一切,似乎都不用做了,只需要一两个大臣帮自己给皇帝提起此事,十有**便能成功。

    “恭喜恩相啊!今日官家召我去,竟然别无他事,就为尽个雅兴。”郑智说道。

    “官家便是如此,上朝如受难一般,只要退了朝,便能自找乐趣优哉游哉。今日还有一事未奏,便是给你请功,此时明日再奏,四州之地许你,你也该赶紧回河北去整军备战了。”童贯说道,也是今日不容童贯再奏,不然童贯巴不得赶紧把郑智的事情定妥下来。

    “多谢恩相操持,如今诸事皆顺,何不饮上几杯?”郑智倒是也有兴致,比之在艮岳之中看赵佶画画,与童贯饮酒自然是乐趣更多。

    童贯酒后便是真性情,连自己是个阉人的事情都可以拿来开玩笑。这一点倒是让郑智极为喜欢与童贯饮酒,氛围好,又放松,也不需要谨小慎微。

    真正与人相交,便是这种状态最好。

第三百六十四章 武人自保

    “今日心情大好,吃上几杯。”童贯语气轻快,站起身来便往外走。

    郑智随后跟出,更是派人去叫鲁达史进等人。

    童贯与郑智诸人正在饮酒之时。南方杭州城外陆陆续续出现许多布巾包头、手持兵器之人。

    杭州城门紧闭,诺大的杭州城,也是江南两浙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另外一个重要城市便是江宁府(南京)。

    南方的杭州城大约有两百年没有战火,但是城墙也是极为雄伟高大,人口自然众多,直有二三十万。到得南宋之时,杭州人口暴涨到一百多万之巨。

    二三十万居民的杭州城,也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巨大城市。城墙之上也站满了士卒,只是这些士卒的装束与这个繁华的杭州城显得格格不入。

    不知有多少年没有穿过的甲胄,早就锈迹斑斑难以蔽体。士卒穿上之后实在难看至极,相反许多没有穿着甲胄的士卒,身上的公服倒是更显气派,毡帽颜色艳丽,衣装也是红蓝相间显得比北方士卒华丽不少。

    沧州士卒,铁甲严整,但是这衣物却多是灰白颜色的麻布,若不穿铁甲,士卒们看起来与农田里的民夫没有什么两样。杭州城里的士卒,铁甲鲜少,但是这衣物却是极为漂亮,色泽鲜艳不说,质地也是极好。

    方腊来了,方腊起兵造反到得如今,不过两三个月,却是已经到了杭州城下。

    城内已然笼罩着一股黑云,满城大户人家,多百年豪富积累,布商粮商盐商遍布,此时家家户户紧闭大门,四处收拢铁器发放给家中奴仆。

    半夜时分,整个杭州城里四处都能听见叮叮咚咚的闷响之声,家家户户的后院偏僻处,都有人挥舞着锄头掘地。便是要趁着夜幕把家中的巨资埋入地下,未雨绸缪。

    童贯派的大将杨可世还在南下的途中,方腊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杭州城下。这般紧急的军情也从杭州飞快发往北方的汴京。

    第二日童贯再去上朝,郑智下午便等来了圣旨,圣旨内容便是让郑智经略那四州之地。郑智接了圣旨便往童贯府中辞行。

    时间紧迫,由不得郑智在这东京浪费时间。童贯也知郑智回来,下朝之后便在家中等候。

    郑智寒暄拜见便直说主题:“下官想明日便往沧州回去,马上接受新地,招兵买马备战。”

    童贯摆摆手道:“且还多住几日,等南方军情到达再走不迟,南方战事,我心中多是担忧,万一事态严重,我将亲自南下,你自然随我同去。”

    童贯话语意思明显,郑智心中一想,便也知道自己只怕又少不得往南方走一遭,方腊之势,郑智心中有数,这一趟便是走定了。

    “恩相,此番南剿方腊,是不是再从沧州调些军将过来?”郑智问道,心中也是知道既然要打,那便准备妥当一些,身边不过一千西军与两千米氏。怕战事胶着,平定方腊实在不能拖得太久,必须以雷霆之势解决问题。郑智身上还有一个大任务,便是那五万精兵的事情。

    “再从沧州调兵,总要一两月,时不我待,等把殿前司的事情定妥,直接从东京禁军抽调人手,你且回去等候几日。杨将军已经就在奔赴杭州的路上,兴许也不需我等南下。”童贯心中,自然是不想横生枝节,杨可世能平定方腊便是最好,也免得自己又要带着郑智走一趟。这一来一回又是几个月时间。

    郑智眉头早就皱了起来,哪里不知南下剿贼的时间花费,便是路途来回也是两月。若是再等沧州兵到,传令回去等候沧州兵到来,又是一个多月。哪里都是时间,郑智实在有些焦头烂额。

    “恩相,不若我此时就带兵南下。”郑智试探性问得一句。

    “不可,你便随在我身边,此番要抽调东京禁军,官家总该有个定夺了,等过一两日准备好,就把殿前司的事情妥定了去,那时候军情应该也到汴梁了,再来定夺,兴许你也可直接就回沧州去。”童贯若是南下,身边没有郑智,总少了一点安全感。如今的郑智,在童贯心中便是这兵事上的定心丸。就如赵佶心中的童贯也是兵事上的定心丸。

    童贯此时对于整个大宋朝的军备已然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越是了解都透彻,郑智便越显得重要。

    郑智虽然知道方腊事态的发展,却是此时也难以再说其他,只得听童贯吩咐在东京等候着。

    童贯之事,其实并不如童贯说得那么快就会解决。这个速度也取决与王黼对蔡京发难的时间,必然要等王黼先上位,童贯才会接着动手。

    便是童贯也是着急,想得此处,忽然开口道:“郑智,我今夜宴请王黼,你便随我作陪如何?”

    郑智自是不知为何童贯突然要宴请王黼,想到自己当着赵佶的面让王黼难看,也有些抵触,便问道:“恩相为何要宴请那王黼?”

    “此事你便不需多问,随我去就是。”童贯起身答道,也是一时半刻难以解释。童贯请王黼,不过就是为了暗地里表达一下对王黼的支持,想让王黼早些动手。此时童贯便往门外而去,两人先后并行。

    童贯支持是真是假也不多说,但是这个态度表达,对于王黼来说,自然是一剂强心针,必然让王黼觉得事情已经到得时机成熟之时。

    政治上的操作便是如此,童贯虽然没有蔡京那般大势,也没有王黼那般锋利。但是童贯就是这般稳扎稳打,也是这般长袖善舞。一切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

    王黼如今,势头自然极好。赵佶的宠信,梁师成的帮助,还能借用张叔夜这些清流的力量。再有童贯“鼎力支持”,大事可成。

    郑智听言,心中想要拒绝,却是也说不出口,只得点头道:“那便随恩相同去,就怕这王中丞不待见我。”

    “哈哈。。。此事你当真做得不妥,却是也无妨,待不待见又能如何,此番我去给他送礼,他岂能与你翻脸?”童贯自然是知道郑智为什么这么说,前天晚上的事情童贯也了解。之前也就秦桧之事说过郑智,此时也不在意。童贯此话,已然就有护短的心思,护的就是郑智。

    王黼之流,终究不过昙花一现。上位又能如何?童贯似乎已经看见了王黼是怎么起的高楼,又会是怎么倒塌下来。没有足够的根基,哪里撑得起高楼不倒。

    官场总有一个误区,以为巴结了上面便能平步青云,很多人便只往头上看,却是不往左右去看。没有了左右的支持,上位也又能如何?不过是什么也做不来,谁也不买账。人人笑脸相对,却是人人背后冷箭。

    蔡京这么多年的经营,哪里是一个王黼能比的。

    郑智回头一想,身为枢密院使的童贯,忽然宴请一个四品官,这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思前想后一番,试探问道:“恩相,这王黼可是想上位?”

    童贯听言,停住脚步看得郑智一眼,笑道:“郑智,你多有长进啊,竟如此也能看透许多事情。上位又如何?你不需多想,王黼之辈,终究还是嫩了点。”

    郑智听此言,心中那一点小担忧也就消失了,只道:“官场倾轧当真不适合我这种武夫,还是战阵让我畅快。”

    此话不假,狄青岳飞,虽然战阵无敌,却是在政治上还是差了许多。文武之别,便在于此了。允文允武之辈,如赵家老祖,这几千里江山便在那兵不血刃之中到了手。也难怪有宋一朝对武人习惯性的打压。

    童贯看着郑智,慢慢又回过头去,忽然口中说得一句:“武人保身,只在低调行事。在旁人面前少一些聪明更好。”

    童贯此言,并非敲打郑智,实在是在教诲郑智。郑智那般轻易便与王黼秦桧起了冲突,当真有些不智。低调才是掌兵之人明哲保身的最好方法。

    “多谢恩相教诲。”郑智随即接了一句,虽然如此回答,却是心中有些不以为然,郑智不是狄青与岳飞,自然不会任人拿捏,忠君之心也不在郑智的理念里。只有手中有兵,管他什么狂风暴雨。

    这便是价值观与理念上的截然不同,不在于智慧与情商。只在于郑智一个现代人的心里观念。

    心中充斥着这种心思的郑智忽然看得面前的童贯,心中一紧,面对这个童贯,郑智实在有些放不开手脚。郑智少读书,少了文人负心,多了仗义屠狗,面对童贯自然还有情义这一层的牵绊。

    童贯似乎也听出了郑智话语之中的随意,只是摇了摇头,迈步往前走去。此时郑智还没到能让人猜忌的资格,童贯心中自然就以为来日方长,教导的机会还多。

    慢慢调教之下,郑智是个聪明人,总能知道许多利害轻重,不会走狄青的老路。更何况还有自己的庇护,童贯自然也就不那么着急,只当郑智年轻气盛。

第三百六十五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感谢乌伤公子盟主二十万大赏!)

    汴梁之秋,少了一份悲凉。这夜晚凉爽下来的气温,让这座百万人的大城更加的热闹生气。

    今日汴梁大街上,来了大人物。几十铁甲士卒前呼后拥,铺着地砖的街道上,来往行人全部往两边躲开。

    士卒中间簇拥着两匹健马,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这两马之上。

    沿路都是各大名楼,大大小小的窗户皆被撑开,都来看这一群横冲直撞之人,楼里坐的大多都是文人士子,亦或是附庸风雅的跟班。

    这汴梁城,很少见得这么招摇过市之人。文人大官,在这汴梁城从来都是低调,更不骑马,多是乘牛车,也有坐轿。

    如此出门,不免引来许多文人看不惯,街道两侧,皆是议论纷纷。

    “那马上是何人?如此张扬跋扈,几十兵丁前后开路,当真岂有此理,我大宋公器岂能为人私用?”旁边茶楼之上有一年轻儒生开口问左右同伴。

    “那人你都不认识?那是枢密院使童贯,若非枢密院,哪里来的这么多兵丁。”这人显然是认得童贯。

    “原来这个阉货,仗着在西北捡了点功劳,便是如此嚣张,我大宋朝几时轮到阉人如此张狂,满朝诸公尸位素餐,竟没有一个敢与官家去状告此人行径?”年轻儒生面色满是愤怒,这个时代文人至上,阉人永远都是下等人,阉人若是上位,便更招人记恨。

    年轻文人多疾世愤俗,更是看不惯这等行为。

    “嘿嘿。。。吕兄刚到东京,见得少了。原来还有个高太尉,那出门排场比这大了去。吕兄开春入考,若是中个进士及第,见得官家再禀不迟。”

    “周兄这是什么话,我辈学子,路见不平,岂能坐视不理?你看这些兵丁,拿着刀枪却是赶着我大宋百姓,有种去与敌人厮杀,在自己人面前耀武扬威算得什么本事?”

    “吕兄,若是你能西败党项,北剿宋江。你便是打马入皇城也没人说得一个不字。”这姓周的儒生笑着说道,显然这人倒是有几分见识。

    “周兄,圣贤之道可是若此教导世人的?这街上打马两人,带着几十兵丁左呼右呵,满街百姓皆要与之让路,世间岂有这个道理?一个阉货,岂敢居功自傲?你看马上那人,也是一副文人模样打扮,却是跟随在阉人身边献媚,还敢出来为虎作伥、丢人现眼,枉读诗书,当真斯文扫地。”这姓吕之人越说越是愤怒。

    姓周的文人此时听得话语,转头又去打量一番,立马心头一喜,起身开口道:“吕兄,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此别过。”

    说完周姓文人起身就走,面带喜色。

    这姓吕的士子忽然一愣,看着正在下楼之人,愤愤开口道:“人皆说东京周度文,当世才子。今日一见,不过尔尔。”

    下楼之人自然就是周邦彦的小儿子周度文,显然是刚才在楼上认出了随童贯打马而过的郑智,此时急忙下楼去追。

    矾楼今日,不同以往。来了几十兵丁把这矾楼把守得极为严密。童枢密今日到得这矾楼,自然与往日不一样。

    内苑早已清空,四处门庭,皆有带甲士卒刀枪守候。

    郑智下马随童贯往里面走去,看得门口迎接之人只有王妈妈。郑智开口道:“这王黼倒是傲气得紧啊,恩相都到了,他还未到。”

    童贯自然知道话语的意思,心中也有感想,却是并不表露,只笑道:“我请他吃酒,自然是我该先到。”

    童贯虽笑,话语意思中也透露出一点不愠,郑智当然听得出来,答道:“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这王黼倒是胸有成竹啊,还未上位就已经把这宰相的味道玩出来了。”

    郑智虽然知道这王黼不久就要连升八级的事情,但是对于王黼的印象实在不佳,究其原因,不过就是王黼身边有那么一个秦桧。若郑智是个不折不扣的文人,兴许就不会这么厌恶秦桧了,心宽一些也就只当作政见不合之人处理。却是郑智是个武夫,武夫自是看不上秦桧这样的人。

    靖康之难,秦桧也被金人抓走北上,却是在半路又逃脱跑了回来,回到南方赵构麾下,从此一心求和。其中事情,虽然不能轻易揣测,但是这秦桧一直与金人使节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