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路逍遥-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新义一看何大龙这样急躁,觉得很有必要把他安抚下来,否则容易坏事。

“大龙,有些事你还看不透。”钟新义摆出老谋深算的样子,“潘宝山和祁春蓓合作搞农业保险,这才刚刚开始,抖落出来分量不重,也难抓到实在的把柄,应该等上一段时间,等他们那个事情生了根再想办法拔出来,那样才能见血!”

“噢!”何大龙一拍脑袋,“还真是,放长线钓大鱼!”

“明白就好。”钟新义道,“对了,这事要保密,不要告诉其他人,尤其是你那个连襟朱桂波,他老是缠着你,而且又稳不住,要是他知道了肯定会瞎倒腾,反倒会惊了潘宝山。”

“嗯,我不会告诉他的。”何大龙点点头,又叹气道:“不过看着潘宝山那小子得意我就不自在。”

“别着急嘛,刚才还说朱桂波稳不住,你怎么也浮躁了?”钟新义道,“上次你不是说还有个线索嘛,潘宝山和健达药业公司合作搞什么金银花种植基地,可能也会摸出点东西来,我就再找找关系追一追,可能也会有大收获。”

“那好,钟哥就上上紧。”何大龙道,“我琢磨着里面肯定有问题,现在当干部的,不管大小都是伸手捞,只要过手的事情哪能不装点自己的口袋?”

“我有数,会尽快办理那事。”钟新义道,“健达公司是国企改制公司,要接受国资委管理,市国资委那边我还有点关系,可以去了解些情况。”

听了钟新义这番话,何大龙又来了斗志,“钟哥,那就尽快吧,没准就能逮潘宝山个大漏子。”

“哪有那么容易。”钟新义道,“之前我也没把你的话不当回事,已经试探着了解了一些,不过都是在外围,没深入进去。这次我要好好琢磨一番,找个合适的切入口。”

何大龙听后又得意了,把唐荔行动的失败也不怎么当回事。

不过关注唐荔行动的还有一个人,朱桂波,他一直都眼巴巴地等着消息,总是隔三差五地打电话给何大龙,问进展如何,恰好这会他又打来电话询问。

“没成。”何大龙回答得很淡然。

“啊,没办成!”朱桂波骤然间沮丧极了,“该不会唐荔跟潘宝山那小子真的搞上了,把你给踢出局外了吧。”

“怎么可能!”何大龙觉得那是对他的侮辱,“你姐夫就那么没用?告诉你,是潘宝山有了警觉,没进唐荔的圈套。”

“哎呀,那可怎么办才好?”朱桂波唉声叹气道,“那不没法子了嘛。”

“谁说没有?”何大龙道,“他搞金银花种植基地的事会没有问题?马上就开始办那事!”

何大龙说得一板一眼,很有自信,不过朱桂波觉得很玄,“姐夫,我认为那也不是太乐观,没有特殊关系着手,哪有那么容易?”

“有。”何大龙道,“我找钟新义了,他有关系。”

“哦,那就有可能了。”朱桂波道,“钟局长是个挺有门路的人。”

朱桂波话是这么说,其实是不想打击何大龙转点面子,其实他仍不报多大希望,挂掉电话后还是垂头丧气,琢磨着何大龙那边没什么指望,就得去梁延发那边瞧瞧,看潘宝山和市报女记者的事情有无进展。

梁延发对何大龙那边的情况也一直是暗中关注,见朱桂波来问潘宝山和女记者的事情,一下就知道何大龙没有得手。

“美女计没成功?”梁延发问。

“何大龙说潘宝山有了警觉,没上当。”朱桂波垂头丧气,“所以我才来问你女记者方面的事。”

“也没什么有价值的情况。”梁延发也叹着气,表现得很无奈。

梁延发的叹气其实并不只是做给朱桂波看的,也发自内心,因为他听朱桂波说潘宝山已经有了警觉,不由地就想到了钱程“行贿”的事情,前后想想也有不少破绽,没准潘宝山也已经起了疑心。如果是那样,还不能急着揭发潘宝山“受贿”的事,一来效果不好,二来也会引起潘宝山的进一步怀疑,把他自己给陷进去,引来潘宝山对他的疯狂报复,那可够消受的。

“桂波,我这边真是没什么有价值的情况啊。”梁延发不自觉地重复了一遍。

“梁局长,没就没吧,事情也得凑巧,急没有用。”朱桂波道,“何大龙那边说又再想从金银花种植基地的事入手,也许能有所收获。”

“嗯,只要能深入进去,应该能翻出点东西来。”梁延发道,“桂波,精力也不要全放在潘宝山身上,自身的发展更重要,而且你有个优势,毕竟有冯县长嘛。”

提到冯德锦,朱桂波总是引以为豪,那是他炫耀的资本。

“梁局长,我稳住了慢慢来,不敢往高处说,升个正科应该是小意思。”朱桂波得意地笑起来,“弄个副处也不是没有可能。”

梁延发抬头笑了,有句话说得好,小人得志不长久,现在朱桂波真是有点小人得志,还真是担心他会出事。

没错,朱桂波是要出事了,瑞东晚报驻松阳记者站的邵卓出找到了他的办公室。经过前期的采访调查,邵卓出已经掌握了实据,现在要的就是跟朱桂波见面这个环节。

朱桂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事情很是慌张,他有些语无伦次,忙着给邵卓出倒水敬烟,还再三强调一定要请他吃饭,交个朋友,就是避开谈省拨良种补贴款的事情。

邵卓出自然不会答应朱桂波的请求,见他就良种补贴款的事不肯表态也不硬追问,因为不表态也是一种态度。

“朱局长,如果今天有些事不方便说,那改天我再来。”邵卓出起身,拿起采访包要走。

“邵记者,邵记者!”朱桂波慌忙伸手拦了一下,“见面都是朋友嘛,你们宣传系统我也认识不少朋友,看看约到一起吃个饭交流交流,如果你赶时间回市里,我可以跟过去,没问题的。”

第一百八十七章摸到了门路

邵卓出当然不会答应朱桂波的请求。

“还是改天再说吧,我还有其他采访,确实没有时间。”邵卓出态度很坚决,侧着身子从朱桂波手臂旁走过去。

朱桂波愣张着嘴,眼睛眨巴了几下,完全没了主张。不过很快就回过神来,赶忙跑去找梁延发,要他找宋家正帮忙,托他在市委宣传部的亲戚找找瑞东晚报驻松阳记者站有个叫邵卓出的,通融通融,别把几个农民的举报当回事。

梁延发听说后很吃惊,他觉得事情并不是几个老百姓举报那么简单。

“桂波,这事要重视起来。”梁延发道,“很可能是背后有人预谋,宋家正那边我会立刻联系,让他的亲戚疏通一下。另外,你也找找冯县长,让他也想想办法,到市里找找关系把事情给压下来。”

“梁局长,你的意思是,邵卓出过来采访是受人指使?”朱桂波惊道,“怪不得他态度生硬一点都不领情,而且还说要改天再来采访。”

“很显然的嘛。”梁延发道,“而且是谁指使的,你应该也能猜个大概。”

“哦?”朱桂波两眉一皱,恶狠狠地说道:“难道会是潘宝山那***?”

“很有可能。”梁延发点头道,“要不谁会跟你这么过不去?你想想看,即使是老百姓反映情况,记者来采访大多也不会那么不近人情,跟仇人似的甩句话就走。”

“嗯,梁局长你这么一说还真是那回事。”朱桂波道,“等等看吧,看那记者再来的时候会怎样,我这边也做点准备。”

“总之情况不容乐观,不能不当回事,冯县长那边你一定要找。”梁延发有点紧张,他感觉是潘宝山开始反击了,弄不好机会波及到自己头上。

“我,我当然会找表叔帮忙。”朱桂波回答得有点支吾,这事他可不太敢找冯德锦,因为当时他被提拔成副局长的时候,曾去冯德锦家表示感谢,当时冯德锦告诉他,立场上有帮派很正常,但在工作上要老老实实,不能犯事。现在,截留良种补贴款的丑事,怎么好意思出找他?

不过朱桂波深知事情重大,不能为了脸面赔了前程。当晚他就决定,第二天找冯德锦去。

可让朱桂波始料不及的是,第二天,《瑞东晚报》竟然就登出了富祥农业局良种补贴款打了折扣发放的事。

朱桂波彻底慌乱了,他拿着报纸,近乎跌跌撞撞地来到梁延发办公室,“梁局长,大事不好了,那个邵卓出真他妈出奇古怪,说好了改天要再采访我,似乎是暂不发稿一样,没想到竟然昨天就发了,今天已经见报!”

“唉。”梁延发皱着眉头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我就是说嘛,事情不会那么简单,看来邵卓出昨天跟你说要改天再来采访,是故意迷惑你的,而且也把我给迷惑掉以轻心了,昨天我找宋家正,宋家正也跟他在市委宣传部当副部长的亲戚关放鸣说了,人家也答应了下来,说今天会找那个邵卓出沟通一下,现在看来于事无补。”

“这下可怎么办?”朱桂波像无头苍蝇一样,在梁延发办公桌前乱转。

“想对策吧。”梁延发道,“很快上面就会来人查了,据报纸上说,那可是个不小的数目。”

“梁局长,我,我错了。”朱桂波开始擦额头,“一时鬼迷心窍。”

“那些就先别说了。”梁延发道,“现在关键是要想办法撇清,要不你这一辈子就真的完了。”

“这会我头脑不管用,不知道该怎么办。”朱桂波晃着脑袋,一脸惶恐。

“还是找冯县长吧。”梁延发道,“这方面的事我也把不住,没那个高度啊。”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朱桂波丝毫没有迟疑,飞快地来到县大院找冯德锦,哀求他帮忙指条出路。

冯德锦听后没有表现出波动,只是抬了抬头稍稍闭了下眼睛,“桂波,你怎么就不争气呢。”

朱桂波深深地低着头,他知道认错之类的话完全是多余,“表叔,你就帮帮我吧,要不上面一查我就完了,彻底完了。”

“那些钱你弄哪儿去了?”冯德锦问得看似很随意。

“一大部分自己存着,一小部分花在了女人身上。”

“把那笔钱想办法补齐了,然后用到你经手的其他工作上。”冯德锦道,“那样你截留良种补贴款就不是私吞,只是移用到别的项目上而已,顶多也就是工作失职。”

“表叔,你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啊!”朱桂波此时感激之情真是达到了极致,如果冯德锦伸出脚,提出要他啃脚趾头,他也愿意。

“赶紧回去准备吧。”冯德锦道,“注意时间期限,要有合理性。”

“知道知道,肯定要弄老早以前的时间!”朱桂波激动得嘴唇发抖,“表叔,那我走了!”

回去后的朱桂波凡事不干,就是捣弄移用账目台帐。

没错,这的确很有效,朱桂波最终没有落下私吞公款的罪名,只是移用公款用于其他方面的工作支出。

到了这一步应该没什么事,处分起来可重可轻,只要冯德锦说说话帮帮忙,甚至完全可以不处分。不过冯德锦并不想帮朱桂波,他觉得朱桂波不是个省心的货,扶植栽培起来只能是个祸害,反而想把他给拍下来。而且,本来他们还有层亲戚关系,帮紧了还会落下什么闲话,把朱桂波弄下来刚好也能说明他严明无私大义灭亲。

所以不难理解,朱桂波为这事去过冯德锦家几次都没管用。最终,他因工作严重失职而被免掉了富祥县农业局副局长的职务。

处理决定的宣布是在金秋十月。

本该是收获的季节,朱桂波却倒下来,而且因为时间拖得也够长,他的精气神几乎全部耗掉,变得非常颓废。

潘宝山是很高兴的,这是个漂亮的反击,对梁延发与何大龙来说应该是个响当当的下马威,当然他也更警惕他们会报复性反扑。不过想想可能性也不大,梁延发是个谨慎之人,这个时候肯定不会轻举妄动暴露目标。何大龙那边也无所谓,在潘宝山看来,他就是瞎咋呼,根本就抓不到头绪,只是会虚张声势搞点小动作。

不过这次潘宝山判断错了,何大龙那边还真有了非同一般的头绪,钟新义摸到了门路。

钟新义说他在市国资委有点关系,其实不是他有,而是冯德锦,他和市国资委副主任车汉权两人是朋友。本来冯德锦不愿意插手何大龙的事,但想到要对付的人是潘宝山,对自己也有好处,而且钟新义又抛出潘宝山与祁春蓓合作农业保险的事,可以抹黑祁宏益,但首先要稳住何大龙不让他张扬,所以就得帮帮他。

于是,祁宏益和钟新义两人一起到市里找了车汉权。

车汉权是个场面上的人,听钟新义说了事情后很干脆,说想了解健达药业公司金银花种植基地的事不难,现在公司正在进一步改制,与国资公司那边联系紧密,而国资公司总经理赵铭跟他关系不错,如果基地合作中,那个叫潘宝山的人真的从中搞了手脚,应该多少能打探出一点。

冯德锦开始听到赵铭时一愣,他可是刘海燕的丈夫,怎么会做对潘宝山不利的事?

车汉权见冯德锦有呆相,问怎么回事。冯德锦也不隐瞒,直接说出了担忧:赵铭跟潘宝山是连襟。

车汉权听后哈哈大笑,手指点着冯德锦说他消息也太不灵通了,赵铭跟刘海燕离婚都快一年了,竟然还不知道。冯德锦一听了真是吃惊不小,县大院里可没人提起过那事。

吃惊之后是庆喜,冯德锦说那样就好办多了,要不还真不能开口。

很快,车汉权就做了中间人,把赵铭、冯德锦还有钟新义叫到了一起,在酒桌上坐下。因为跟赵铭不熟,冯德锦闭口不谈潘宝山和健达药业公司的事,就只当自己是坐陪,全由钟新义挑头。

其实不管谁挑头,都合适,因为在对付潘宝山一事上,赵铭和他们有共同的立场。

赵铭弄清楚情况后,不露声色地笑了,当即就表现出合作的态度,他说潘宝山在经手健达公司与夹林乡合作搞金银花种植基地的事上是否真的有事他不敢肯定,但他敢肯定的是,可以加上点让潘宝山甩不开的真事。

赵铭这么说没有唬弄人,他认为自己确实可以做到,因为他知道当初鲁少良送给潘宝山五十万的事。

不过赵铭没有说具体事情,他老早就有自己的考虑,要让局势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发展,并不想让钟新义介入打乱他的步骤。

钟新义是个有眼相的人,看出了赵铭有小算盘,当场也不多问,毕竟是第一次见面不太熟悉。要想知道得更为详细些,靠的是以后的多接触。

在这方面钟新义很会来事,之后不久,他便隔三差五地到国资公司找赵铭,先是吃喝,然后是吃喝玩乐,时间不长就绑到了一起,也进一步知道了赵铭的打算。

第一百八十八章领证

原来,在赵铭知道鲁少良塞给潘宝山五十万的时候,他还没跟刘海燕离婚,也没有要办潘宝山事的打算。但是跟刘海燕离婚后,与潘宝山逐渐交了恶,就有了要把潘宝山拱下来的想法,顺便也打击下刘海燕。

不过赵铭并不急着动手,他要等一个恰当的时机,等潘宝山和刘江燕结婚之后成为一家人再下手,因为他觉得那样对刘海燕的打击会更大一些。

钟新义得知赵铭的这个打算后,不由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说他是个角色,太能沉住气了。这同时,钟新义也放了心,因为可以对何大龙把话说死一点,肯定会让潘宝山出事。而且他还告诉何大龙不用等多长时间,因为他考虑到,毕竟潘宝山年龄也不小了,不能说为了混官场就拖延终身大事,所以说,结婚也算得上是迫在眉睫的事。

的确,潘宝山和刘江燕的婚事已经提上了重要议事议程。刘海燕催得很急不说,潘宝山也考虑到他和刘江燕年龄也都不小了。

进入十一月,潘宝山和刘江燕先把结婚证领了,并且征求了刘海燕的意见,先不办婚宴。刘海燕也觉得合适,等明年把刘江燕调到财政局后再办婚宴也不迟,否则会有人顺着事情说刘江燕嫁给了副县长之后,就搞特殊化调到了县里。

因此,外人并不知道潘宝山和刘江燕其实已经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了,没动静嘛。

但是,自家人是要庆贺一番的,领证的当天中午,刘海燕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三个人吃得很高兴。

高兴之外,潘宝山还说了点“工作”的事情,问记者邵卓出那边现在可不可以表示一下了,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不短时间,要不是主动点可能会让人家觉得不懂事。

刘海燕想了下,点点头说可以,不过那种事不能太突兀,要找个合适的理由顺带出来。

“那只有是趁着来富祥采访正面报道的机会了。”潘宝山道,“利用工作之便嘛。”

“嗯,可以找个亮点宣传一下。”刘海燕道,“现代农业示范区不是很好嘛。”

“示范区发展得是不错。”潘宝山道,“本来也正准备请市报的记者沈欣丽来报道一下的,因为示范区宣传的事情都是她跟进的,操作起来比较顺手。”

“请谁来都无所谓,关键是要把报道做好。”刘海燕明白潘宝山强调的意思,无非是表明他和沈欣丽的接触只是工作需要。其实现在刘海燕觉得那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凭她的观察,潘宝山和沈欣丽也真的没有什么密切往来。

“做好报道应该不是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