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巡回演唱会,在国外火热,因为整个演唱会的名单一出来之后,就让全世界等待这一次演唱会人大吃一惊,每三天一场,这也就意味着,当天晚上完成演唱会。回去睡一觉,第二天中午下午就得启程赶往下一个地点,第三天就得进行彩排,然后到第四天又是一个轮回。白天最后适应彩排晚上正式演唱会,再启程……
一个月时间,三十天要完成十场演唱会。名单一出来大家都傻了,你这没开玩笑吧。身体怎么可能吃得消,一场演唱会下来的消耗是难以想象的。你两天的休息中还有一天是在旅途中,很多人都质疑,多次去跟主办方确信这安排的真实性。
多次回答不算,兄弟集团和各地的协办方,直接用实际行动确认了这件事的真实性,兄弟集团拿出两套团队,轮换着提前到举办演唱会的地方布置,这样就拥有六天的时间,加上前期当地协办方的一些基础工作,足以应对如此快频率的演唱会。
“他疯了!”
很多人都冠以这样的标题来讨论这件事,全世界任何一个歌手都不可能做到这么大强度的演唱会安排,一个月之内完成十场,即便是超女那种大家一起玩的也没敢安排这样的密度,他不要身体了吗?
答案,首先在国内揭晓,进而以很快的速度传遍了全世界,在巡回演唱会得到关注情况下,这个答案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公司方面,甭管你杨以辰是不是要降低大家的期望值,正常的宣传需要有,大家对杨以辰本人没有任何期望值的降低,降低的是对女一号的信任是对投资额度的信任,为了给这部戏进行一些宣传,公司也只能将杨以辰摆出来,因为不管这部戏最终如何,大家对杨以辰的期望值是不会降低的。
“辰仔为了新戏,为了贴合角色外形特征,扬言减重二十斤,让我们大家期待他为之瘦成一道闪电的角色吧。”
消息一出,轩然大波,行业内都知道杨以辰的身材好,你要说他为了角色增重,没问题,大不了拍完戏吃苦减下来,可以他那么好的身材,一旦减重岂不是浪费了?
国内多数是粉丝的心疼,少数是不理解,还有一部分是不赞成,认为为了一部戏不值得,为此毁掉自己的身材,未来如果恢复不过来,那损失可就大了。
说什么都有,但当这条消息传到国外,传到了好莱坞之后,议论的声音很少,好莱坞大咖为了一部戏减重或是增肥的事情太稀松平常了,这是他们认为专业素质必要的一条,得益于他们大咖一两年、两三年才拍一部戏的周期,不然凭什么他们拿那么高的片酬,就是为了让他们专心致志的为这一部电影付出足够多的努力。
对杨以辰的赞声,则是可惜了他的好身材,对他利用演唱会实施疯狂减重的计划,很多媒体和观众都高呼不可思议,惊叹之余尽是鼓励,无形之中,这条消息也算是给他的巡回演唱会做了宣传,毕竟第一站就是la。
在这之外,这么一条消息对杨以辰作为一个演员进入好莱坞做足了铺垫,他为了戏很拼的态度,让这边的观众下意识就将他划到优秀演员的行列,不再单纯认为他是一名歌手。
因为他们始终认为,只有为了电影为了角色敢于去‘毁掉’自己形象的演员,才是真正的演员。(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两个偏执狂
“票已经售出八成。”
杨以辰是带着这样一个好消息登上前往la的飞机。
在国内,他的演唱会一票难求,在国外,公司做整体企划的时候目标就是非演唱会当天五成票售出为满分,开场前如果能够有七八成的售票,作为他第一站世界巡回演唱会的成绩,就值得大书特书了。
还没有到演唱会当天,有这样的成绩,已经可以期待九成以上的整体售票了,作为一名华夏歌手,开天辟地头一遭了,整个亚洲他也算得上是第一人了。
国内各大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网站都对此事进行了报导,兄弟集团也没有藏着掖着,这条新闻没有放肆的去宣传,都得说他们足够厚道了,换成别的艺人,早已经是吹嘘的满天飞。
飞机上,杨以辰闭目养神,容姐现在已经不需要每天为他准备各种护嗓的食品了,经过这么长时间在一起的合作,他身边的人都知道这位拥有着一副铁嗓子,不仅高低音转换自如、能够轻松驾驭的音域也恐怖的让人惊骇,最近又发现,无论他怎么使用这嗓子,竟然没有太大的伤害,他唱歌跟常人说话无异,你没见几个唠嗑把自己嗓子唠坏的吧。
对待这一次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外面是觉得不可思议,是等着看他创造华夏歌手的奇迹,而到了公司内部,则是带动了一股拼命工作的风潮,看到老板如今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还如此拼命的工作,谁还有懈怠的资本。尤其是那二十斤的宣言和得到美利坚同行的认可,就像是一根针。狠狠的扎进很多从业者的心里,你们。究竟觉得自己是一个偶像,还是将自己当作一个演员,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在华夏,这个概念被混淆了太久,现在,该给它们各自平反了。
偶像,你不要奢望人家可以为了演一部戏作出怎样的牺牲,不然怎么会有偶像剧这样第一个单独稀奇的影视剧种类。
一直以来。对于好莱坞大咖级别演员的超高片酬,国内很多艺人都在宣扬,意思无非是我们这样的从业者收入太少,跟人家没法比,却从不会看看那边的演员会为了一部戏作出多少的贡献,杨以辰还记得重生之前,在网络上动不动就看到关于莱昂纳多什么胖得不成样子新闻,没有了当初如何如何帅气的外表,这些媒体人完全就是为了噱头不顾一切。从不会真正报导人家真实目的,正能量的引导读者,人家分明就是故意吃胖的,为了一部戏。让自己胖起来,形象更符合角色的定位,至于说扮丑增胖。那是一个演员最基本的素质,也是他们拿到那么高片酬的必然付出。
从杨以辰扬言减重二十斤这条新闻。去看国内外对此的反应,就能看出两个产业链所存在的巨大差异。我们或许还不具备给出那么高片酬的硬件条件,但先提高我们从业者的素质,灌输他们这样的思想,有错吗?
借着杨以辰这件事,很多学院派的代表人物都站出来说话,包括几个大艺术院校的知名教授,一些明星班级的班主任,一些行业内的老前辈。
他们用很真挚的一种态度,借助杨以辰的东风,将各大院校其实从学校里就一直宣扬的演员态度,重新摆了出来,不是我们没有好的土壤,而是艺坛这样一个名…利…场大染缸的腐蚀速度太快,有太多的艺人还没真正领悟到演员的真谛就红了,人一旦红了,你还指望老师的身份能对他有多大影响吗?
杨以辰成了挡箭牌,粉丝多的好处就显露了出来,这些权威说了很多,往日他们说的话没多少人愿意宣扬,即便是宣传出去也会被一些声浪给拍灭,这一次不同了,前面站着一个杨以辰为他们遮风挡雨,反倒第一次在整个行业内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并且深深扎根慢慢扩散,那些从前觉得几大艺术类院校大一不让接戏条件苛刻的人也都闭上嘴,通过这件事让行业内的学院派和老前辈们对杨以辰产生了非常好的印象,也算是他做了挡箭牌的回报。回报还不止这一点,首先从杨以辰的母校电影学院开始,内部有了一个小范围的影片赏析点评,在新学期开学之后,被纳入了教学大纲,他的影片和电视剧都被纳入其中,并不是说他成就有多高可以作为别人学习的对象,是他目前的影响力以及他当下的年龄,一个这么年轻的演员,他能做到的,那所有同年龄段的演员,你们还能以经验不足为借口掩盖自己演技不过关、心态不过关的事实吗?
国内形成范围非常大的讨论,杨以辰并没有参与也没有关注,他人已经站在了斯台普斯最中心的位置,纵观四周,闭上眼睛感受着这里的气场,呼吸着这里的空气,他世界巡回演唱会的第一场,就在这熟悉又陌生的斯台普斯球馆举行。
不足两万人的现场,在燕京工人体育场都开过演唱会的他,对这个场子的大小,心里还有那么点没有完全释放出来的野心,他喜欢在舞台上享受唱歌和被观众们喜欢的感觉,喜欢那种通过自己努力感染的万人大合唱,喜欢那种被包围的感觉,喜欢看到观众们真正激动开心的脸颊,喜欢听到他们亢奋的呐喊声,喜欢……喜欢站在舞台上的一切,哪怕是一些并不友好的声音。
来到这里,好朋友第一次见面就觉得彼此深交能够成为知己的大鲨鱼,自然是第一时间到机场接机,并直接将其带到了斯台普斯,刚刚举行完比赛,这里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的清理现场,后天晚上这里将会属于杨以辰,奥尼尔已经私人购买了十几张贵宾票,说什么也没让杨以辰赠票,表示这算自己的支持。
没有吃饭,杨以辰只是要求自己需要奥尼尔的训练师和训练场地,他说出自己要减重二十斤时,奥尼尔都傻了,一个人拼命减重二十斤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之事,放在杨以辰身上就显得强人所难,他的身体条件已经达到了一个峰值,一直以来的训练,让奥尼尔的训练师都觉得他想要减重,难度太大,如果恢复不好,还会对身体造成一些影响。
对此,杨以辰只是微微一笑,他在国内做过更细致的检查,训练师没有看过那包括骨骼等细致的检查,有这样的言论也属正常,他自己有这份信心,不单是减重,也是压榨一下身体的极限,看看能否有所突破。
重生以后,身体就像是一个宝库,需要你一层层打开封锁的区域,坐拥宝山谁能不好奇,杨以辰也不例外,恰逢其会,有减重拍片的需要,他也尝试一下,毕竟之前为了刘华强这个角色增重过,作为一名有想法有野心的演员,他希望自己可以多尝试一下,趁着还年轻趁着名气还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时候。
刚下飞机,简单的吃了一点没有任何味道的营养餐,就拉着奥尼尔到了训练场地,作为超级球星,自家有一个健身室,球队这边大健身室,几乎就是他们比赛之余除了家里之外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
“疯子,这个家伙就是个疯子,偏执成这个样子,到是跟某个人很像。”
说曹操,曹操就到。
奥尼尔在比赛结束之后,以他的懒散性格,加上如今以年纪大为由,绝不会当天晚上还加练,肯定是回家好好休息,或是找个地方放松一下,球队的健身室从未在这样的时刻来过,当他看到某个黑曼巴走进来时,着实愣了一下,心中也不由升起敬佩之意,这个年轻人,同样时一个偏执狂。
科比看到奥尼尔也愣了下,点点头,以他的性子不会多说什么,换好衣服出来之后,看到正在自行车健身器上面疯狂蹬着自行车的杨以辰,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奥尼尔本来还有些无聊,十几分钟后就乐了,像是个大孩子一样,难得有这么好看的戏码,他都忍不住去拿dv进行录制,两个偏执狂凑到了一起,没有任何交流,竟然互相飚了起来。
科比的好胜心全世界皆知,到了杨以辰重生回来的年代更是达到了巅极,现在多少还有不理解他的,那个时代可是人人对此多加褒奖,就像是奥尼尔,在今晚看到科比来训练,心底对这个正在夺权想要上位的年轻人,少了几分抗拒厌恶,多了几分敬佩亲近,作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他也清楚不可能要求谁都跟自己一样乐天派,只要对方喜爱篮球对这项运动愿意投入更多的专注,就是值得钦佩的,也没让我们处朋友,只是在场上做队友,有这样的队友,该是一种福分吧。
杨以辰知道,自己要是不停,那个家伙更不会停,擦了擦汗,走到了训练师正在规劝的科比旁边:“嗨,布莱恩特,我是为了一部戏要减重,你……呵呵!”示意他,你没有必要这样,我们目的不同,你要更科学的训练,我现在只是单纯的减重。
“你可以称呼我,科比。”说完,起身到一旁的按…摩…床,让专业的按…摩…师给他的肌肉进行按摩。
杨以辰微微一笑,转身冲着奥尼尔摊了摊手,这家伙的性格,怪不得奥尼尔难以跟他成为朋友,明明亲近的让自己称呼名字,表现的却依旧那么冰冷。
ps:感谢彪悍小猪、书友4285、老郭003、死亡事故、孤独自我的打赏!感谢信仰、魔舞之龙、尘埃、天泉、那一刀的惊魂、萧湘笑笑投出的月票!(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五章 真大气
从燕京、魔都、香江、宝岛四地,在同一天时间内,起飞飞往la的航班上,很多熟人碰面。
记者,来自各种媒体的记者,平日里在一起场合都会见面,登机之后见面,相视一笑,都知道彼此去干什么,有熟悉一些的还会聊几句,还有为了抵抗旅途寂寞调换座位的人,目的相同,到陌生的地方如果能够相熟的人结伴,总好过自己一个小团队去胡乱瞎闯。
一些牛点的大媒体还好,在美利坚有办事处,有的甚至直接就在那边启动采访小组,但更多的华夏媒体还是两眼一抹黑,又不能不去,第一手的资料太重要了,他们出来可不是一站,而是跟着杨以辰的巡回演唱会,一站接着一站报导,从周边路人采访,观众采访,到现场附近采访,进入现场采访,来到这边的团队基本都是四人组合,两男两女的配置,经费紧张一些的就是两个男记者,如此大强度的跟踪报道,国内都不多见,现在是要绕着地球玩,他们每一个人出发的时候,都被上司的上司甚至于所在媒体的**oss召见,多少都会给他们一点资源,譬如一些大媒体记者的电话,譬如兄弟集团方方面面的一些管理层电话,都打好招呼了,目的就一个,尽可能让他们享受在国内的待遇,别拿着记者证,买了票都不能以记者的身份在某些特定的区域等候采访。
飞机上,有的聊,多少都带着一点自豪感。有点类似体育记者的感觉,譬如采访姚明采访刘翔。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现在他们一到国外比赛。来自华夏的记者是要受到当地主办方尊重的。在这一次的采访任务中,尽管嘴上大家都说我们需要给辰仔更多的时间,让他好好发展起来,到时我们就也能拥有特殊的待遇,心里却还抱着一丝幻想,如果这一次我们就能够受到特殊待遇那该多好。
年后,刚上班,正式每一年娱乐新闻相对的空窗期,不管是歌手还是演员都是刚开始投入到工作中。新闻没有那么多,媒体都将关注的焦点扔在了杨以辰的世界巡回演唱会,他身上的话题总是那么多,没有重复,出现的总是很有新意,不仅观众们喜欢,记者们也有新鲜感。
一个电视剧,你采访杨以辰,聊的是电视剧。
一个电影。你采访他,聊的是电影。
一张专辑,一场演唱会,一场时尚走秀。一次绯…闻,一个活动,一个颁奖典礼。一次商业行为,一次慈善行动……
一年下来。杨以辰的新闻是多,可当你进行总结的时候会发现。人家真心不是炒作新闻,是身上实打实有着让人关注的地方,你拿出来新闻也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很累很乏,一些老记者还好,当年国内交通体系还以火车为主时,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稀松平常,偶尔到一些偏远地区,破旧的客车和牛车马车拖拉机也不是没尝过,扛折腾,但即便如此,也想着能够赶紧找个住的地方,泡个澡好好睡一觉,明天才好拿出全部精力来进行采访。
有上面给安排好的,心情稍微轻松一些,出来直奔地点就可以,但多数都需要下了飞机自己安排地方,心里多少有了几分烦躁,不是大媒体,到国外来进行采访,多少会心情受挫,恨不得自己化身为朝廷台的记者,带着自己的证件在全世界各地都能有几分薄面,而不是现在这般,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刚出来,就看到一个用汉字写的横幅,十几个年轻人正在翘首以盼,看到这群人,用力的挥挥手。
记者们都回头看了一眼,他们确认没人会来接自己,也不认识面前这些年轻人,但他们认识那横幅上的字——欢迎来自国内的媒体朋友。
“你好,你们是国内来的记者吧,我们是辰仔粉丝会的成员,我们提前来了,团长他们已经与贤哥和容姐联系上,我们这些追随辰仔演唱会的粉丝,都得到了贤哥和容姐的帮助,现在我们的任务是来接所有来自国内的媒体朋友,会有大巴将你们带到市区,我们也有找好的宾馆,不过容姐说了,宾馆是经济型,我们就不给你们拿钱了,免得你们心里有压力好似我们在讨好你们,让你们给辰仔的新闻说好话,不过在这一个月的世界巡回演唱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