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魂-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轻机枪还并不成熟普及的时候,他已经下令生产这种武器,而头盔,或者按照准确的叫法,钢盔,这样东西,曼鲁因博士始终不太明白萧天为什么那么重视。

    也许在这个年轻军官身上,隐藏着太多太多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吧。。。。。。

    这时候蒋介石走了进来,在萧天耳边悄悄说道:“毅帅,吴佩孚来了。”

    萧天点了点头,又吩咐了几句,然后走了出去。

    “督军,第三师炮兵第三团团长吴佩孚奉命报道!”

    远远的就看到了吴佩孚,当这声音响起的时候,萧天笑着迎了上去:“子玉大哥,怎么还和我来玩这一套?”

    吴佩孚笑了起来:“存毅老弟,你现在可是堂堂督军,师长,我吴佩孚可不就是你的下属?”

    萧天哈哈笑了几声:“子玉大哥才能胜我十倍,萧天不过是运气好了一些而已。”

    “岂能用运气二字?”吴佩孚一下变得认真起来:“存毅老弟安阳一怒,倭酋丧胆;汉阳再怒,黄兴遁走。仅此二战,便足以名满天下。和你相比,我这个做哥哥的可差得远了!这次把我调到你的十九师,我心里高兴得很,咱们兄弟终于可以并肩作战了。要是再和倭酋开战,没说的。我一定请缨充当先锋!”

    萧天满脸欢欣:

    “大帅让我督军河南,我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把子玉大哥调来。怎么样,曹锟长官没有生我气吧?”

    “曹长官一直在难嚷嚷着,什么好事都让你萧存毅占了,等到了河南,非狠狠打你秋风不可!”

    萧天大笑起来,随时神色一正:

    “吴佩孚!”

    “到!”

    “任命你为陆军第十九师独立旅旅长!”

    “是!”吴佩孚大声应着,眼里感激一闪而过。

    自己不过是个团长,但才到河南,却已一跃而成为独立旅旅长!

    萧天欢悦,吴佩孚此人的确是有大才干的,而且此人素来知恩图报,当年仅仅以为曹锟把他提拔成了旅长,吴佩孚从此后一生都对曹锟感激万分,誓死追随曹锟。

    好在现在曹锟还没有彻底发现吴佩孚的全部才能,自己早下手了一步,把吴佩孚生生从曹锟身边抢了过来。

    人才,永远是萧天最如饥似渴的东西!

第一百七十章 直鲁豫三省巡阅使

    在河南积极整顿。扩充实力的时候,北京乃至全国的局势却不那么妙了。

    当初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的时候,通过了一部《临时约法》,而在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之后,这部《临时约法》就成了袁世凯的一道紧箍咒。

    《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经过国务总理副署方能生效,也就是说袁世凯的任何命令,都必须经过过去追随自己近三十年的老部下唐绍仪的批准方能生效,以袁世凯的性格来说焉能承受?

    其实不光是袁世凯,换了另外一个人,哪怕孙中山现在还处在这个位置上,一样不能忍受。比如逼迫参议院议员投票定都之事就是最好例子。

    事实上,在清帝退位后,没有一个人能够代替袁世凯,孙中山不能,黄兴不能,其他人就更不能。假如袁世凯前次遇刺真的被刺死,那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提前上演,应是定局。

    内阁总理唐绍仪,书生得志,开始变得有些目无老上司。处处以内阁总理自居,逐渐不把受到《临时约法》约束的袁世凯放在眼里。

    就连总统府的人,每次见了唐绍仪前来商讨政事,都私下里愤愤不平的说:“今日唐总理,又来欺负我们总统么?”

    下人的观念尚且如此,身为大总统的袁世凯,他的角色如何转换得过来?

    由于与唐绍仪之间矛盾增加,袁世凯干脆就撇开这个国务总理,直接指挥赵秉钧、段祺瑞等人。有了袁世凯的撑腰,原本就对袁世凯言听计从的赵、段等人更是不把这新官上任的唐绍仪放在眼里。弄到最后,赵秉钧这些人连国务会议都不去参加。如此一来,唐绍仪这个总理怎么做得下去?

    内阁分为两派,袁世凯的势力与南方革命党明争暗斗得不亦乐乎,而唐绍仪本是袁派中人,立场却又接近南方革命党,当时被夹在中间又无法调和双方的矛盾,实在是苦不堪言。

    而困扰新内阁的,还不光是这些南北矛盾,财政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满清政府1903年全年亏损三千万两白银,一场股灾,又让满清政府彻底破产。

    而财政上的困窘并不会因为建立了民国而有所改善,相反,由于朝代更替,原本应缴纳的税收大都没有正常收取;就是正常收取了,在局势未定的情况下,各级地方也不肯主动解送给中央!因此,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唐绍仪的北京内阁。其实都是一贫如洗的穷光蛋。

    之前中国局势混乱,列强不愿意借钱给满清朝廷。孙中山四处游说,列强也是一两银子都不愿意借,列强认为孙中山根本无法控制中国局势。等到袁世凯充当大总统后,列强很快组成四国银行,主动上门要借银子给袁世凯。袁世凯无论提出什么条件,四国银行团一概照办。

    可唐绍仪却偏偏不信邪,自己去问比利时银行悄悄借了一百万英镑,谁想到四国银行团知道了,立刻大加抗议,逼迫比利时银行收回借款和利息。

    唐绍仪雪上加霜,只能按照袁世凯的要求,向四国银行团借款,这位唐总理一开口就要借七千五百万两白银,四国银行团大惊,询问用处,唐总理居然说是解散军队之用云云。借款谈判陷入困境。

    好容易袁世凯出面周旋,财政总长熊希岭艰苦谈判,终于达成部分借款协议,四国银行团答应先借出三百万两,以解燃眉之急。

    熊希岭十分清楚在南京的那些民军缺乏军饷的窘装及其潜在的兵变危险。于是借款到手之后,就是先把这三百万银子给黄兴,用以裁撤部队,安定军心之用。

    谁想到黄兴得知,竟然发来电报,对熊希岭破口大骂,甚至把熊希岭骂到了卖国贼的地步。

    熊希岭勃然大怒,当初自己出任财政总长,黄兴一个电报接着一个电报催款,等自己好不容易借到钱了,居然又被骂成是卖国贼!

    一怒之下,熊希龄便将黄兴催款的电报公之于众,并将南京民军因为缺饷而可能哗变的危险及其自己的委曲求全叙述了一番。

    不仅如此,熊希龄还在电报中讽刺黄兴缺乏政治经验,不懂经济,说要是黄兴在位的话,非得将民国葬送不可。

    黄兴与新任财长熊希龄的电报战,立刻引起了轩然大*。各地的都督、议员、报纸等等,纷纷各抒己见,有指责熊希龄软弱外交的、有大骂财长卖国的,也有批评黄兴不顾大局的,不一而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借款的事还没有了结,直隶都督的人选问题又起波澜。

    在武昌起义后,各省都流行由本省人担任都督,如黎元洪督鄂、李烈钧督赣等,当时直隶一些议员如谷钟秀等人便提议由王芝祥担任直隶都督。

    王芝祥本是反正参加革命党的,属于革命党人,南方革命党便想让他出任直隶都督。以扩大革命党的势力。

    可是直隶是北洋军的心腹地带,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因此,袁世凯对南方革命党的提议置之不理,而是任命了自己的心腹张锡銮出任直隶都督。

    唐绍仪是坚决赞成王芝祥出任直隶都督的,但袁世凯却拿出几份电报,是直隶五路军界反对王芝祥就任都督的通电。

    唐绍仪看后极为气愤:“大总统前面已经答应,如何能失信于人?何况,军人干涉政治,恐怕非民国之福。”

    袁世凯哼了一声:“王芝祥是革命党人,他要是来做直隶都督,岂不是引狼入室?”

    唐绍仪忿忿然道:“任命不任命那是内阁的职权,岂能因军人干涉就随意改变?再者,王芝祥已经到京,叫我这个内阁总理如何交代?”

    袁世凯掀须一笑,置之不理。

    按理说,民国成立之后,军人即当保持中立,不该干涉国内政治,但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却极难做到。民国期间,军人干政几乎是稀松平常之事,之前的北京兵变、这次的五路军界通电与日后登峰造极的军阀政治想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唐绍仪大怒,乃联合南方革命党,激烈反对张锡銮出任直隶都督,袁世凯一时也被弄的十分被动。

    全国上次再次因为直隶都督的事,而争的不可开交。

    袁世凯心中愤怒,但却暂时没了办法,正在这个时候,段祺瑞却忽然面见袁世凯:“大总统,我倒有个合适人选。”

    “谁?”袁世凯气犹未消,随口问了一句,忽然看到段祺瑞面带微笑。猛然醒悟:

    “存毅?”

    “不错,正是萧天萧存毅!”段祺瑞点了点头:“此人掌控河南,无不经营得井井有条,又素来对大帅忠心耿耿,对我北洋忠贞不二,有他镇守,最是合适不过。况且存毅于民众心里有莫大声望,存毅若出,当能堵住民众之口,民众不反对了,我看革命党那也就好办了!”

    “此人倒是个合适人选,有存毅坐镇直隶,我也就放心了。”袁世凯频频点头,随即又面露忧色:

    “只是,那些南方革命党竭力反对军人干政,萧天乃是标准军人,这个。。。。。。”

    随即在那想了一会,自己笑了起来:“把王芝祥给我叫来。”

    袁世凯单独召见了王芝祥,答应给他一笔丰厚的经费,让他改任南方军队宣慰使,回南京协助江苏都督程德全遣散军队。唐总理的面子毕竟不如袁总统的大,而王芝祥原本也是个见风使舵的官僚,他在得到袁世凯的保证后,竟对朋友的支持置之不顾,一口答应了袁世凯的新任命。。

    同时,袁世凯又秘密嘱咐了王芝祥几句,王芝祥满口应承下来。

    次日,王芝祥通电全国,只说自己才能浅薄,不足担任直隶都督,河南督军萧天,治理河南以来,地方安顿,民生兴旺,虽是军人,才干不逊云云。一力推荐萧天出任直隶都督。

    这一来,竭力推荐王芝祥的南方革命党目瞪口呆。哪里想到王芝祥会忽然反水?

    袁世凯随口发布通告,鉴于直隶都督一职久争不下,因此此位置暂时空闲。又提议设立直鲁豫三省巡阅使,提名河南督军萧天可以充任!

    此刻袁世凯新登大总统宝座,威望正隆,萧天又声名赫赫,被民众视为民族英雄,由萧天出任直鲁豫三省巡阅使,民间再无反对争论之声。

    而南方革命党人知道,所谓直隶总督位置暂时空缺,设立直鲁豫三省巡阅使,不过是换个名字而已。

    可是萧天的威名太大了,再度反对只怕会激起民间反感。

    再者,当初萧天攻击汉阳之时,特意网开一面,放走大量民军,因此民军也对萧天大有好感,感激淋漓者也不乏其人。

    如此,革命党只能把一口怨气咽回心中,暂时接受了这一既成事实。

    而借助着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原本没有希望成为直隶总督的萧天,一举而成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

    这其中既有南北双方矛盾,和段祺瑞的举荐,袁世凯的信任也是分不来的。

    萧天为首的小北洋系,此时开始掌握重权,逐步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

第一百七十一章 萧天演讲

    萧天升任直鲁豫三省巡阅使。完全是在南北双方矛盾无法调和的情况下突然到来的任命。

    萧天也有一些愕然,一切来的实在太快了。河南在自己牢牢的掌握之中,但要是想控制直鲁等地,就不是那么一举可成的了。

    自己是政治斗争中的得益者,那么,有朝一日会不会成为牺牲品?

    大帅对自己信任有加,北洋高级将领也都和自己关系不错,但是南方的革命党,一定已经把自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自己应该怎么去应对这一切?

    在萧天被任命为三省巡阅使后,仅仅担任了一个多月内阁总理的唐绍仪一怒之下,携家带口,直接去了天津,等了两天后才给北京拍去电报,宣布辞去内阁总理之职。

    唐绍仪的辞职引起了参议院**和党、统一党议员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发表文章责骂唐绍仪是“擅离职守、乘间潜逃”,并声称“同盟会员不宜在担任内阁总理”。

    面对共和党、统一党人的攻击,同盟会则对唐绍仪进行了辩解和还击,他们认为唐绍仪在这次的事件中完全是受逼而退,真正需要追究的应该是另有其人。

    此后袁世凯提名陆征祥担任内阁总理,总理提名倒是被全票通过。可惜陆征祥此人,外国话说的比母语要好,加上自己的施政纲领又实在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所提议的组阁名单,居然被议员们全票否决。

    这是中国的第一次**,没有经验,乱搞一气也实属正常。那些年轻气盛的参议员,这些人的年龄大都是三四十岁,大都是按照西方的教科书来行使权力,却无意中造成了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冲突,而中国的传统是没有立法权的。

    在此情景下,袁世凯宴请各为全体参议员,而此时新任命的任直鲁豫三省巡阅使萧天也正好来到北京接受任命,袁世凯让其一起参加了宴会。

    原本萧天是想穿着军装去的,可是一想,穿上军装赴宴,未免容易引起误会,又换了一身便装这才前往。

    当天下着瓢泼大雨,但参加宴会的参议员仍旧达到六十多人,接近临时参议院人数的三分之二,而袁世凯表现也很谦恭,他一早就到各个休息室同参议员们握手寒暄,彼此闲谈,形象极为亲和。

    晚上六点半,众参议员来到宴会大厅后,袁世凯便首先发表了一通演说,无外乎是当前的内政外交、金融财政。却比陆征祥说得入情入理、娓娓动听,听得众议员也是频频点头。

    袁世凯演说完毕,参议院副议长汤化龙代表全体参议员发言,表示参议院愿意诚心诚意的扶助大总统稳定局势,建设国家。袁世凯随后又对众议员鞠躬表示感谢,并希望大家不要忘记今天说过的话。众议员也集体鞠躬回礼,现场气氛极为融洽。

    就在气氛大好的时候,一个南方参议员顾顺秉站了起来,大声问道:

    “大总统,我听说你刚任命了陆军第十九师师长萧天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

    “是的,是有这么一回似?”袁世凯微微点头。

    顾顺秉大声说道:“军人干政,乃是**国家最为忌讳之事;军人干政,容易搞乱国家;军人干政,在西方国家从未有之。我国实行共和,实行**,为何大总统偏偏在这个时候任命萧天为巡阅使?说穿了就是直隶总督,就是军人干政!”

    袁世凯脸上依旧带着笑容,又听顾顺秉不客气地说道:

    “在来参加宴会的时候,我听说大总统也邀请了萧天,此刻萧天就在这里,难道大总统准备让萧天用枪逼着我们。让我们承认这一既成事实吗?”

    这一来,现场一片窃窃私语,纷纷议论,袁世凯微微一笑:“不错,我是邀请了萧天,但却不是要用枪做任何事情,存毅那,出来和众位参议员见见面吧。”

    萧天在人群后站直了身子,慢慢走了过来,这以来,现场很快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这位声名显赫的年轻将领身上。

    顾顺秉似乎存心要和萧天过不去,盯着萧天问道:

    “巡阅使大人,既然你在这里,请回答我刚才的问题!为什么西方国家不曾出现的事情,在我国偏偏就会出现?”

    “西方国家的月亮,一定比中国的圆。”

    萧天这话一出口,顿时引来一阵哄笑,萧天脸上带着微笑:“西方有的东西,中国一定不能有,西方没有的东西,中国有了也必须把它废除。如果我没有错,大概顾参议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顾顺秉面上一红,正想反驳,萧天淡然说道:

    “顾参议员,诸位,军人参政,在顾参议员看来,放到西方国家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萧天看来,却未必见得如此。

    以以马上得天下,在政治制度转换时期,本是常有的事情,中国如是,西方也如是。英国的克伦威尔、美国的华盛顿,都有武夫面目,均以武力打出一块天地。请问,这些人算不算是军人干政?”

    这一论调,闻所未闻,顾顺秉一时无言以对。

    萧天深深吸了一口气:

    “萧天觉得,共和初立,**制度刚刚起步,一切都不完善,都在摸索之中。用军人治理地方,有坏处,但也有好处。军政统一,号令统一,许多事情做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萧天一介武夫,原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来,但萧天想的,不管南方也好,北方也好。大家原是一家人,想着的不过都是要把这个国家弄好。一些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