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依附于大梁的这个盟友突然反噬,一下子成为了一个反扑大梁的急先锋,无他,因为他们觉察到了大梁现在的老迈没落和官僚迟钝,啃下南陈州只是第一步。
正因为大梁反应迟钝,没有做出有力的回击,这使得蔡州得寸进尺一口吞下了光州,如果不是因为蔡州动作太猛太大吓到了鄂黄杜氏,使得杜氏出兵干涉,只怕现在整个光州都归属了蔡州,真正到那一步,恐怕大梁的局面就更堪忧了。
所以江烽在汴梁时也毫不客气的讥笑李鹤李固等人说大梁居然要靠一个不挨天不接地甚至没有半分交情的鄂黄杜氏帮忙,而大梁自己居然还对蔡州的动作迟钝得懵然无知,居然还意识不到蔡州吞下了光州之后一旦消化掉,其实力会膨胀到一个什么程度,对未来大梁威胁会有多大,想想都是可笑。
这番话也的确让李鹤等人惭愧不已。
大梁并非没有人有识之士,只不过大梁有时候太过于傲慢自大,太过于墨守成规,使得它的效率显得格外低下,但在江烽点明了这一点之后,大梁政事堂和崇政院还是意识到了固始的出现的确是一个契机,一个往蔡州、淮北背后打入一枚钉子和楔子的契机。
钉子的作用是让蔡州和淮北芒刺在背,无法全力对付大梁,而楔子的作用则更为重要,可以用来撬动这个区域形势变化。
对于大梁来说,淮北、淮南以及蔡州之间这一块区域的形势已经是坏得不能再坏了,只要把固始军这个还略显稚嫩但却成长迅速的恶犬迅速催化补强,让其这个区域恣意妄为,牵制住蔡州和淮北的精力,对大梁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而且可以说固始军现在是越强大对大梁越有利。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在其中,江烽认为眼下的固始军可以更大胆冒进一些,对大梁的要求可以更多一些,因为这符合双方的利益。
拿下霍山和盛唐,设立浍州,让固始军成为更为强大的浍州军,成为一支真正可以抗衡和牵制蔡州和淮北的猛犬,这符合大梁的利益。
江烽不介意当大梁的猛犬,因为固始军现在的地位决定了它现在还只能当一只犬,还没有发展到可以拥有自己意志的猛虎,借助大梁的支持,以及大梁和蚁贼制造出来的契机,不遗余力的各方面壮大自己,寻找属于固始军自己的发展道路,就是江烽现在要做的。
“大家稍安勿躁,要想把固始变成浍州,这里边我们自己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刚才也说了,最根本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军队够不够强,如果连蚁贼都打不过,你怎么去拿下盛唐,控制霍山?”江烽话语里开始步入实质性的问题,“所以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打造出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强军,但是现在我们的固始军距离这个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需要时间,但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却不会多,形势万变,如果我们按部就班,也许等我们觉得自己条件具备了,可外边形势已经变了,没有我们的机会了。”
“军指挥使大人,只要你一句话,怎么干能行?刀山火海咱们都敢去,管他什么伊洛十大寇也好,蚁贼也好,咱们固始军就是要来拿地盘的,敢来虎口夺食,咱们就灭了他!”
葛晗第一个拍起了胸脯,字句铿锵,固始城守城一战是最让他憋闷的,让袁文極和袁文槐两人联手战四人,居然被别人死死压制住,半点战绩皆无,所以他一直憋着这口气,想要尽快为自己在固始军立足打开局面。
李桐也是紧接着就宏声表态:“对,小郎说得是,蔡州军咱们都能撵走,难道说还惧了蚁贼不成?大人,现在我们要干什么,你只管开口,咱们啥都没有,就是有一身胆气!”(未完待续。)
第三卷 挥剑决浮云 第四节 整军
见场内气氛被自己调动起来了,江烽也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江烽嘴角含笑的点了点头:“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待会儿白陵会一一说明,可以说我们固始军从来就没有过轻松的时候,从建军一来就是如此,而且我也认为,当一支军队轻松下来的时候,那也就意味着这支军队该被淘汰了。”
最后一句话语气不重,但是却意味深长,也让在座众人都是一震,细细品味着江烽所说这句话的意思。
崔尚也细细的将下一步亟待推动的事情一一道来。
按照江烽的设定,固始军会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扩军,步军主力规模将会暂时按照两个军的标准来制定,初步决定先设立固始第一军和第二军,而这两个军将不再按照原来的固始军五个营以及申州军两个营的编制来设立,而是彻底打乱重编。
其中第一军将由杨堪担任军指挥使,张越担任军都虞侯,第二军由许子清担任军都虞候,军指挥使暂时不设。
另外秦再道负责筹建未来的固始骑军,目前将会按照两个营的骨架进行搭建,秦再道亲自负责筹建骑军左营,担任左营指挥使,鞠慎负责组建骑军右营,担任骑军右营指挥使,所需战马将从陆续从大梁购买。
丁满将负责未来的牙军组建,先期组建两个营,黄安锦和葛晗分别担任任牙军左营和牙军右营的指挥使。
这样一来,实际上是将固始军按照未来的浍州军规模来搭建架子的,除了第一军和第二军外,骑军和牙军连架子都还搭不起。
尤其是骑军,如果要真正完善两个营的骑军,光是战马就需要两千匹左右,这还没有算鞍具和培养合格的骑兵所需耗费,真要达到这一步,别说一个固始县,就是真正等到浍州成立了都够呛。
这个方略一公布出来,立即就引起了在座诸将的一片沸腾。
这里边既有淡然处之的,也有兴奋莫名的,亦有满怀期待的,也还有失落不满的,不一而终。
但是无论是谁都意识到这一次固始军是真的要大动干戈的,而且也绝不是像之前大家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是要休养生息,养精蓄锐。
尤其是之前江烽的那一番话,摆明车马是要立马起风云的,这对大家来说都,就是孕育着无数机会。
无论你现在满意不满意,在未来的战争你都可以展示自己,甚至可以从战场上的表现来重新赢得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好了,诸位,白陵已经把我们固始军未来一段时间的构架宣布了,在这里我要阐明的一点是,这只是一个最初步的构架,也是基于我们当下的固始军格局的一个临时性安排。”江烽语气里充满了浓烈的提醒,
“就像我们在对抗来犯蔡州军时那样,只是一个临时性的组建了固始军,现在才不过一个月时间不到,我们固始军又要重建了,这也意味着也许一个月后,也许是三个月后,也许是半年后一年后,这支军队可能还会进行调整,所以大家要有准备,别到了那一天需要调整了,你自己还觉得心气不顺,怎么就没我的份儿了?你自己都没有做好准备,那当然就没你的份儿了,到时候别怪谁对你不公平。”
军议终于散了,但是带来的冲击波却是震荡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这一次的军制调整不可谓不大,有些在预料之中,比如杨堪担任第一军指挥使,张越担任军都虞候,又比如丁满负责牙军的组建,但有的则出乎意料,像鞠慎组建骑军右营,许子清负责第二军的筹建。
杨堪和丁满以及他们的副手安排都没什么值得争议的,但是像鞠慎组建骑军右营,许子清担任第二军军都虞候,这都有些突兀,而且也看不出这里边究竟有什么门道,或者说体现了江烽什么意图。
书房中只剩下了江烽和常昆二人。
照理说常昆是由黄安锦引荐而来,黄安锦似乎要更亲近一些,论关系似乎提早投效江烽的杨堪、丁满要比至今未曾明确身份,更像是一个客卿身份的常昆更密切一些,哪怕论交情,崔尚已然成为江烽身旁的第一幕僚,也要胜过常昆。
但是只有江烽和常昆二人内里才明白,现在只有他们俩才可以说是无所不谈,任何东西都可以敞开来说的。
常昆并无子嗣,只有两女,而现在常昆与袁无为一战之后伤了元气,加上之前几年酗酒,武道进境已然止步,眼下就算是身体恢复,武道也只能止步于静息期了,好在常昆心态放得很开,已然放弃了在固始军中的想法,只是想要为师门白马寺一脉谋些机会罢了,这和固始军的发展算是一个双赢合作。
正因为如此,常昆可以站在局外以一个相对超脱的心态来看待目前固始军的问题。
“二郎,你这样骤然扩大至四军格局,步子似乎迈得太大了一些啊。”接过江烽亲自捧过来的茶盅,常昆也只是点点头,含笑道:“这样扩张速度过猛,可能会抵消过这一战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军心士气啊,对战斗力也会有很大影响啊。”
江烽苦笑,“云达兄,我何尝不知?但固始军等不到那个时候啊,若是只见两军,以眼下的军官数量,勉强能应对,现在多了骑军和牙军,肯定会有较大缺口,可我也无从选择,时不我待啊。”
这种幅度的扩军,势必对战斗力有较大影响,但是江烽觉得这种影响是暂时的,一旦进入正轨,有大批经历过两场死战的老卒和兵头带领,操练熟悉,便能迅速形成战斗力,形势也不允许固始军在按部就班的发展下去了。
常昆也明白江烽所言的时不我待是指什么意思。
现在大梁对蔡州军攻势正盛,尤其是西线大战正式拉开之后,大梁龙骧左右两厢分两路从舞阳出击直插西平和冶炉城,迅疾在这一线展开大战。
其中龙骧左厢在主帅葛恒率领下在吴房与袁军主帅袁怀敬率领八千大军展开激战,袁怀敬接战不利,不得不退守吴房县城,形势相当不利。
而袁无为则率领偏师在冶炉城狙击龙骧右厢,利用冶炉城的有利地势,与大梁龙骧右厢统帅张傥展开激烈攻防,虽然在兵力上袁无为率领的偏师不及龙骧右厢,但是袁无为却充分发挥了两千骑军的袭扰作用,迫使龙骧右厢军在冶炉城一带疲于奔命,难以前进,形成僵局。
甚至袁无为还亲率骑军连夜奔袭,一举击溃了在吴房县城下围攻的龙骧左军侧翼军,烧毁连营十八座,极大的挫伤了龙骧左厢军的攻城锐气。
西线形成了磨盘式的拉锯战,虽然袁无为的偏师依托冶炉城地势之利成功的阻击了大梁龙骧右厢军,但是大梁龙骧军的兵力远胜于袁怀敬和袁无畏两路兵马,在这种消耗战下,蔡州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如果在这样持续下去,蔡州军消耗不起。
同样大梁南路和东路两路仍然在与蔡州军大战,尤其是以南陈州一战打得尤为艰苦。
蔡州军在大溵水一线狙击南下的大梁军,袁氏家主袁怀河的胞弟袁怀鹏以及汝阳八柱中的头号人物袁文樑和另外一个薛氏年青一代领军人物薛乘风与李固率领的天兴左军鏖战数场,互有胜负,也形成了僵局。
大梁在中线的进攻倒是打得波澜不惊,赵氏家主赵宣率军在郾城成功的挡住了大梁天威军左右厢的进攻,袁怀河在汝阳进行了总动员,亲自率领三万预备队前出至上蔡,准备随时策应东北西三路正在鏖战的蔡州军。
这一战袁氏已经倾力而出,老一辈的袁怀如、袁正业、袁怀通、袁怀志都全部出动,各领大军在一线征战,小一辈的汝阳八柱除了在固始城一战中伤重不起的,也全数上阵,力拼梁军。
就目前的态势来看,如果没有其他势力加入战争,仅仅是蔡州与大梁对战,那么两三个月内这一战就可以见出分晓,蔡州必灭,但很显然大晋和泰宁军乃至淮北和关中都不容许这种局面出现。
同样这里边也还存在一个变数,那就是南阳的态度。
南阳的诡异静默也让所有人都在看着刘氏的动作。
南阳目前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安州,甚至没有等鄂黄方面做出像样的反应。
慌乱之下的鄂州也是星夜横渡江水进军沔州,甚至和素来与鄂州方面亲善密切的沔州方面发生了冲突,也幸亏沔州实力太过薄弱,无力抵抗鄂州方面,加上鄂州水军力量的确强大,所以鄂州方面拿下沔州才未生变数。
虽然刚刚拿下了安州,但南阳其实是还有相当大余力的,如果这个时候南阳从泌州或者申州出兵朗山、真阳一线,那就可以与大梁形成钳形攻势,可以轻易而举的将蔡州彻底打爆。(未完待续。)
十一月的最后一周了,已更新,老瑞需要上推荐榜保持露脸,否则就要裸奔了!
所以求5000张推荐票,让老瑞进前十,保持露脸,求个人气,这个兄弟们都有,就别藏着掖着了。求支持!(未完待续。)
第三卷 挥剑决浮云 第五节 奇货可居
江烽相信这个时候各方力量都已经动了起来,现在关键点有两个。
一个是南阳是否会出兵蔡州,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蔡州必灭,如果是否定的,那么蔡州还有回旋余地。
另一个关键点是大晋、泰宁军和感化军什么时候介入,拖得太久,那么蔡州一样只有覆灭的结局,而这一点还取决于南阳的态度。
南阳如果出兵,那么这几方出不出兵都意味着蔡州的覆灭,所以无论是大晋还是泰宁军现在都还是有些犹豫,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他们真的出兵了,南阳仍然给蔡州致命一击,直接就能把蔡州打崩,而他们却会被拖入与大梁的战争当中去。
谁也不愿意成为变成大梁解决了蔡州腾出手来之后攻击的重点,泰宁军和淮北军不愿意,晋军也一样不愿意,所以真正的关键点还是在南阳。
所以现在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着南阳下一步的动作。
南阳突袭安州并没有花费太大精力,这是南阳多年前就布局好的一步,可以说鄂黄杜氏输得半点都不冤。
整个安州被南阳渗透得如同一个筛子,南阳进军安州就像是一次行军,而安州方面甚至有部分军队直接倒戈欢迎南阳入主,这种局面让自诩对安州有很大影响力的控制力的鄂黄杜氏目瞪口呆。
这也意味着南阳对安州的掌控并不需要花多少精力,现在的南阳有相当余力来参与中原之战,就看南阳方面怎么来考虑了。
“我看南阳不会给蔡州这一刀。”常昆思索良久之后方才道。
“未必,若是刘同,恐怕不会,但是刘玄,就难说了。”江烽悠悠的道:“二刘分治之势已成,刘同占有南阳府和泌州两地精华,而刘玄却只得隋州这一原南阳最贫瘠一地,加上新得申州地小人少,光是一个安州只怕是难以满足刘玄胃口的,他现在不趁着刘同还记念着让出南阳的几分情谊愿意支持他的时候多捞些地盘,等到日后情谊渐淡,刘同凭啥还要出钱出兵替你刘玄打生打死?再亲的兄弟也得要明算账呢。”
“问题是刘玄不会看不到若是他和大梁联手灭了蔡州,他就不担心自己成了狡兔死,走狗烹?”常昆不以为然。
“哼,狡兔死?狡兔多着呢,甚至还不是狡兔,还有猛虎恶狼在一侧呢,大晋能算狡兔?泰宁军能算狡兔,还是淮北能算狡兔?哪一个对上大梁都得要让大梁头疼几分,背后还有一个从来就没有安分过但大梁却还不敢随意触碰的关中李氏,嘿嘿,难道大梁就不需要一个盟友?”
江烽轻轻的哼了一声,“刘玄老谋深算,这些问题恐怕看得比谁都还准,否则他岂会冒着与自己兄长交恶的风险也要迫使刘家转向,不再跟着李氏的指挥棒转?当然这里边也夹杂他自己的私心,谁让他是次子而不是长子呢?”
常昆悚然一惊,听得江烽这么一分析,刘玄出兵蔡州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正如江烽所说,如果刘玄和大梁联手灭了蔡州,最起码大梁会以光州之地相酬,届时江烽这个刚刚升格为准盟友的角色就有些尴尬了。
对大梁来说如果刘玄愿意成为盟友,固始军这个尚显稚嫩的角色就可有可无了,若是能让刘玄吞下整个光州,进而威胁淮北,只怕大梁也是乐见其成的。
光申素为一体,若是刘玄真的得了光州,那拥隋、安、申、光四州,就真的不输于刘同了,而且所处地理位置更佳,对黄州更形成了包围态势,东可虎视寿州,南可染指黄蕲,霸业可期了。
常昆越想越震惊,忍不住皱起眉头:“这么一来,鄂黄杜家就危险了!光州若是被刘玄所得,安州和光州两路并进,以杜家之力,实难抗衡,黄州一失,蕲州也势必易手,杜家覆灭指日可待。”
“杜家肯定就危险了,但是在之前我们固始军就更危险了,甚至可以说没我们固始军的戏了。”江烽苦笑。
“那刘玄还在等什么?”常昆忍不住站起身来,仿佛刘玄大军已经整装待发,即刻就要出兵蔡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