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皇-第2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承泰没有理睬自己的参谋,虽然也认同参谋的观点,但是他仍然不敢掉以轻心。

    淮右在术法一道上层出不穷的花样还是让他心生警惕了,这等手段也许未必能一击建功,但是若是一直这样不断冒出来,让自己不断的吃小亏,累积起来,一样很可怕,尤其是在对方本身兵力就占优的情形下,自己更显得捉襟见肘了。

    “嗯,命令五百强弩手在城门楼内戒备,一旦敌人靠近,便击中攒射!”虽然没有理睬参谋的话语,但是姚承泰还是从善如流。

    多戒备一手,总没有坏处,而且敌人第一波攻势虽然退下去了,但看得出来第二波攻势也已经准备停当。

    尤其是对方的石车再度推行上来,使得己方的投石车借助高度优势都只能堪堪与其相敌,而且敌人的石车射程和角度调整效率都远高于己方的投石机,这不能不让姚承泰意识到自己和淮右军之间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也许该提前到明晚或者今晚就撤离?

    姚承泰心中浮起这个念头时,他就知道自己内心已经丧失了战斗意志,而这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无疑是最危险的。

    没等他真正拿定主意,城下的火焰风暴已经来袭。

    六具火焰箭车呈一个半弧形分布,每一辆车的间距在十步左右,迅速推进到了距离城门五十步之内,一辆火焰箭车在对方投石机的打击下,虽然有大盾的保护,仍然崩塌了,心疼得操作火焰箭车的方术士们直咧嘴,忙不迭的将巢箱转移下来。

    车不重要,关键在于这个巢箱的工艺相当繁杂,而且巢箱通过术法加工,确保火焰箭不至于在巢箱内受到些许外力冲击就爆燃,车被毁了,只需要将这巢箱移植在其他车上,马上就可以重新发挥威力。

    就在城墙上的强弩手们都在等候着巢箱里钻出一名神箭手时,火焰箭车终于发威了。

    百枚白磷火焰箭骤然喷射而出,发出尖厉的“咻咻”怪叫声,六具火焰箭车一次性发射出了六百枚白磷火焰箭,而这种白磷火焰箭的攻击目标集中在了三个区域,一个是城门楼的强弩手聚集区域,一个是在城门东面正在垒砌加固的防御区域,还有就是在这之间周边的戒备区域。

    白磷火焰箭的巨大威力让所有人都真正开了一回眼,火焰箭在空中就已经开始燃烧,而落在城头上,有些断裂开来,引发一片火势,有些就索性碎裂开来,整个沿线全数起火,还有的这是直接落地分解,沾着就燃。

    谁也没想到这六具造型独特的“巢车”竟然是这样一个大杀器,尤其是白磷见风燃的特点更是迅速就把整个城头上变成了一片火海。

    守卫在这一段城墙上的千名士兵一下子就被卷了进去,而沾着就然,燃就要燃尽的这种特质,使得所有纳入火圈中的感化军几乎都丧失了逃生机会。

    即便是蕲县城墙上早就备有灭火的水缸、土袋,但是在这么短时间内要想马上起效,显然不可能,而且哪怕是真的救了下来,像这种烧伤,也基本上宣布了士卒们的死亡。

    姚承泰如中雷击,睚眦欲裂。

    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火光,整个城墙方圆三十丈内几乎都笼罩在了火焰中,间或有一两处尚未燃到的所在,士卒们狼奔豕突,惨叫连连,眼见得实在避不过火势了,索性就调下城墙,求个幸运。

    淮右军这一招太凶悍歹毒了,这种触之即燃的玩意儿简直就是吞噬人命的阎王爷,哪怕只是烧伤,这种天气,几无幸存之理。

    好在这种火势一旦燃起来,也不像先前那术法植物一般还会选择敌人,哪怕是淮右军也无法借助这个混乱局面来实施突破。

    城内城外,都看到这一片火焰冲天,烟雾缭绕,城内寻常百姓更是人心惶惶,皆认为这城是难以守住了。

    姚承泰也同样如此看。

    他意识到之前自己还是有些过低的估计了之前淮右军的真实实力,尤其是淮右军层出不穷的术法道具和器械武器,严重的打击了他的自信心。

    在这种攻防环境相对固定的范围内,防守方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敌人可以将他们这种远程集中打击武器的威力发挥到极致,而防守方无法通过躲避或者机动来减轻杀伤威胁。

    敌人凶猛的攻势迫使己方不断将大量兵卒压上来,而一旦压上城墙,敌人又可以利用他们的术法道具器械优势,给己方带来巨大杀伤,而如果己方采取隐藏、回避等方式来逃脱这些器械的攻击,又极易给虎视眈眈的淮右步军以突破的机会。

    这几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难题。

    之前姚承泰还认为自己可以轻松守住三日然后从容而退,但现在,他已经毫无信心,他只希望自己能熬到今晚。

    他很清楚,现在他没有退路,北面的进攻依然激烈,这个时候只要稍稍露出要撤退的意图,恐怕就会引发一场难以扭转的大溃败,所有人都无法逃脱。

    伴随着城墙上的火焰渐渐熄灭,淮右军的第二轮攻势再度展开,这一次是以李桐的左五军为主力,在遭受了几轮连续打击之后,感化军的士气明显遭到了很大挫伤,而左五军作为新生力量投入到攻城战中,也算是一次啃硬骨头的考验。

    淮右军上下都很清楚君上的观点,一支军队的地位要用自己在硬战苦战血战中来证明,李桐很清楚左五军成军虽早,但是却没有经历过几场像样的战事,这一次将士证明和锻炼自身的极好机会。

    一波接一波的士卒沿着不断抵近的冲城车梯台猛冲而上,与城墙上重新云集起来的感化军战在一起,这种场面在整个南城城墙上不断上演,弩箭、石、滚木,这个时候已经退居其后,双方血淋淋**裸的正面拼杀,你死我活,这才攻防战的真谛。

    这场鏖战一直持续到了午后,才稍稍放缓。

    炎热的气候也限制了双方在这一场恶战中的继续投入,但也同样考验了各自的战斗意志。

    感化军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场战事的严峻性和残酷性,甚至预见到了战争的结果,姚承泰不得不考虑局面持续下去,自己该如何来应对。

    就在南线鏖战刚缓的时候,北城的战事也进入了更为激烈的阶段。

    对于张挺和柴永来说,这一场战事都将是证明自我的一场关键之战。

    张挺自接掌左四军以来,也一直渴望着能够有几场够味道的战争来砥砺磨炼同时也来证明自我,但是无论是寿州之战还是庐濠之战,都未曾获得像样的机会。

    现在这个机会终于到来了。

    对于柴永来说,这个机会更弥足珍贵。

    事实上在获知秦汉、骆成淦他们攻下了符离之后,柴永就已经明白,徐州战事天平已经向淮右倾斜了,对自己来说,蕲县一战甚至可能只是仅有证明自我的机会了。

    不容有失。

第六十三节 展望

    当四台石车和三部火焰箭车中仅存仅存一台石车还完好时,柴永和张挺终于能够联手站在了北城城墙上了。

    为了拿下北城门,他们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

    张挺的第四军中营、前营和后营几乎打废,三个营残存的士卒不到千人,而且几乎是人人带伤,左右营情况略好,但是阵亡人数仍然超过百人,柴永的左十军情况更糟糕,整个左十军现在能够一战的士卒仅有八百余人,可以说几乎把建军时的老底子都拼光了,接下来左十军就必须要马上重建。

    哪怕是作为后备队的左七军和左九军也一样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在突破城墙登楼时,负隅顽抗的感化军拼死一搏,一个军的预备队压上来,双方在城墙上下就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后来还是靠着柴永力斩对方的军指挥使一个固息前期的强者,估计应该是姚承泰安排负责北门防御的守将,才算是将局面彻底控制下来。

    当然,接下来的战事就是顺理成章了,四个军冲进了北城门,彻底瓦解了感化军在蕲县的防御体系,两个时辰后,整个蕲县县城的抵抗结束。

    姚承泰在得知北城门被突破的第一时间就率领了自己的亲卫队悄然潜遁,跟随他逃离蕲县的人马不足千人,哪怕是江烽和杨堪联手也未能留住这个一心想要逃跑的家伙。

    不得不承认,姚承泰的武道水准已经不是和他水准相若的人能留得下的。

    江烽为了留下他,甚至还付出了代价,肩部挨了对方一击,当然姚承泰也逃不了好,他的背后也别江烽的大夏龙雀刀斩掉一块血肉,不过双方的伤势对于各自来说都算不上什么,要想搏命,两个人都还没有准备好。

    江烽估摸着如果真的要留下姚承泰,起码需要自己和秦汉、柴永或者梅况三人中一人联手,而且可能都还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在江烽看来,不值。

    失去了军队的姚承泰也不过就是丧家犬,一介武道强者罢了,他再也无法兴起多大的波浪,哪怕他可能还会有一些杀伤力,但是已经无关大局了。

    看着迎上前来的张挺和柴永等人,江烽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急走几步,抬手制止了众人的行礼,江烽的目光落在柴永被血渍染红了的衣袍上,以手扶住对方的肩部:“庸之,有可有大碍?”

    “谢君上关怀,无碍。”柴永扬起头,沉声道:“某斩其后,方为其脱手剑所伤,并无大碍。”

    “呵呵,庸之,对方可是姚承泰之下的第一人,孔飞,固息前期的强者了,若是再给对方几年打磨,人家也是要踏入小天位的猛人。”江烽关心的道:“日后当要小心,某宁可失一军,不愿丢一将!”

    跟随在江烽身后的杨堪等将都是感慨,能得君上这番话,柴永怕是感激涕零了,当然这对于沉浮宦海的这些人来说,他们未必会被一句话所打动,但是起码江烽的这个姿态足以慰人了。

    柴永微微意动,但却没有太多的语言,只是躬身拱手一礼,便站在了一旁。

    “过之,你和庸之联手这一战打得不错,七郎的风头都被你抢了,先前还一直在嘀咕呢,要和你在彭城再较高下,你意如何?”

    江烽又抬手虚扶,示意张挺不必多礼,北面战线是张挺为主将,虽然张挺在武道水准上要逊色柴永许多,但是为将帅者却不能以武道水准来衡量,连柴永也一样对张挺极为尊重。

    而后赵文华和孟祥二人也上来见礼,免不了一番勉励鼓舞。

    瞪了一眼站在江烽旁边的杨堪,张挺一撇嘴,“七郎惯是如此,在汴梁如此,到淮右亦是如此,君上见惯不惊就好,至于在彭城一较高下,明知道彭城不可能再有大战,方来饶舌,不如我等以兖郓二州为赌注,看谁先拿下兖郓二州如何?”

    一番霸气四溢的话让在场众将都是热血沸腾,杨堪更是双目放光,连连轻笑,“过之,好胆!真是视朱茂为无物啊!也罢,君上,不如就以兖郓二州为注,请君上下令,某愿意带军取兖州,过之带军取郓州,谁先得手,便为胜,赌注为何?”

    “嗯,某闻七郎家中歌姬燕舞能在掌中轻舞,某甚为仰慕,若某得胜,七郎便将此姬与某,如何?”张挺笑吟吟道。

    燕姬乃是七郎家中歌姬首领,不但歌声曼妙,舞技更是冠绝一时,杨堪甚至喜爱,更为难得的是其武技不弱,尤善轻吕,杨堪来淮右,妻妾尚未来,但燕舞却是一直跟随杨堪,可谓杨堪心爱之物,张挺这一要求甚是促狭。

    杨堪也不在意,大笑道:“过之怕是对某燕姬垂涎已久了吧?也罢,若某输了,便将燕姬与你,若是你输了,某只要你腰间那柄盘龙铗,如何?”

    一下子打中了张挺的要害,张挺顿时踌躇起来。

    张挺虽然惯用武器不是长铗,而是菱花鬼矛,但这长铗却是张氏家传之宝,若是输了,这盘龙铗落在了杨堪手中,只怕自己回汴梁都是脸上无光,无颜见人啊。

    一干大将们见素来嘴上不饶人的张挺被杨堪逼到了墙角,有些狼狈,都忍俊不禁。

    大家都知道二人从汴梁到固始再到淮右,便一直谁也不服谁,尤其是张挺总认为自己只是时间来晚了,被杨堪占了先机,一直不忿,事事都要和杨堪别别苗头,只是却总未能得机会。

    今日蕲县一战,率军抢先破城,总算是一泄心中闷气,当然要当仁不让,那兖郓二州来讨个彩头,没想到杨堪这厮居然打自己盘龙铗的主意。

    “过之,如何?怎地先前气势汹汹,说到实际,却瞻前顾后了?”杨堪抚摸着下颌,微微笑道。

    “罢了罢了,便如此!不过这兖郓二州,取何处,却要由某来先选。”张挺被杨堪一激,顿时应允。

    “哦,你要选兖州?”杨堪当然对自己这个相交多年的老友知之甚深,沉吟道。

    “当然。”张挺傲然道。

    泰宁军现在由于领地内灾荒而陷入混乱,所辖诸军也是分崩离析,仅有朱茂率领自己的几军亲军驻扎在兖州,而郓州仅有两军驻扎在紧邻兖州的宿城,取之不难,而兖州有朱茂亲自驻守,还有四军亲军精锐,却不易得手。

    “过之,朱茂可不易对付,若是轻敌,……”杨堪不动声色的道。

    “某知道,某也不是一人前往,某正要禀明君上,此番先行破城,庸之当为首功,若非其率先垂范,一举击杀孔飞,北城断不能这般轻易得手。”此时张挺却是格外郑重,拱手一礼,向江烽禀明。

    江烽心中甚喜,张挺不是抢功之人,他也知道,这般胸襟,可堪大用。

    “过之和庸之之功,自有司功考量。”江烽摆手,目光在柴永和张挺脸上一转,重新回到杨堪脸上,“七郎也觉得现在是取兖郓的好时机?”

    杨堪想了一想,才道:“朱茂那边的情况我们只知大概,尚需更详实的情报,另外,也还要看我们进入徐州之后最终结果如何,才能有定论,但当下兖郓局面的确让人心动。”

    杨堪的话让在场诸将心中都是颇为振奋,徐州一战如果就这么意犹未尽的结束了,无疑有些让人不甘,众将都知道目前彭城局势,的确需要待到大军入徐之后才能有个定论,但大家都预估可能要在彭城大战的可能性比较小了,尤其是在蔡州袁军退缩之后,只剩下大梁军支持的尚云溪,这一战更大可能会演变成为一场博弈和交易。

    “九郎,你看呢?”江烽笑了笑,转头问道。

    王邈思索了一阵,“君上,若是卢启明和俞明真二人能归附君上,取兖郓便是天授淮右,但若是卢俞二位有所变故,那就需要因势而变。”

    王邈的观点很明确,兖郓固然重要,但是泗州更重要,只有拿下泗州,才能稳固徐州。

    至于海州,除了经济上利益巨大外,反倒是可以缓一缓,反正海州的位置摆在那里,不管他平卢如何,只要淮右拿下泗州,海州就在淮右兵锋威胁之下。

    而现在俞明真更是抢先一步攻占了沂州,甚至还控制了穆陵关,这几乎是直接摁住了密州和海州的脖子,只要时机成熟,取海州易如反掌,只可笑王守信鼠目寸光,竟然还敢虎口夺食。

    只要稳固了淮北局面,攻略兖郓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王邈甚至觉得都可以和朱茂好好交涉一番,以朱茂现在势穷力竭的局面,今年兖郓秋粮又是几近绝收,他究竟能不能支撑到明年夏粮成熟都是一个大问题。

    对王邈的眼光江烽一直很欣赏,若是卢启明和俞明真真的能为自己所用,那兖郓沂三州和泗海二州都不是问题,真正走到这一步,自己就真正具备了与大梁和河东争雄中原的实力,甚至也隐隐有了与南下的契丹人抗衡的底气。

第六十四节 倒逼

    汴梁,崇政院。

    “!”厚实的手掌狠狠的拍在桌面上,案桌上的茶盅猛然挑起,水溢了出来,在乌黑古旧的檀木桌上溅落,慢慢的融合在一起,变成一条水流沿着坡槽缓缓流下,落地,钻入青石板缝隙中。

    “谁给庞子义这么大的权力?直入徐州,他好大的胆子!”怒不可遏的老者颧骨高耸,长眉低垂,目中跳动的火焰显示他此时怒意达到了极致。

    “院使大人,可能是子义临机权变吧。”李鹤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脸颊。

    不得安宁啊,对于庞元擅自出兵徐州一事,李鹤内心也是持一种复杂的态度。

    去年他从崇政院直学士升任判官,已然成为崇政院中仅次于院使、副使之下的第三人,其中很大程度就是对其扶持江烽的一种褒奖。

    但是在升任判官之后,李鹤的态度反而发生了一些变化。

    随着江烽在淮南的攻城略地,尤其是在攻占寿州并从长安取得了淮右防御使一职之后,李鹤对江烽的态度就迅速逆转了。

    他几度在崇政院中提出要想办法遏制淮右势力的膨胀,甚至提出可以考虑减轻对蔡州的压力,释放蔡州兵力,让蔡州袁氏与淮右争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