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皇-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盾车使用了十分先进的转向方式,前方独轮可以灵活转动,自由转向,相当方便。

    这种盾车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防护力量,并且在效率上大大提升,为车盾后的士卒和夫子提供很好的保护,而且在表面牛皮上也采用了术法加工,防火效果极佳。

    数十辆盾车采取了梯形排开推进,每一辆盾车之间都预留出了必要距离,数十名夫子簇拥在盾车后,而在盾车后还有投石车和重型车弩跟进,压制对方城墙上方的箭矢和石攻击。

    应该说之前青州城的斥候也还是做了一番侦察的,但是让青州斥候有些绝望的是,整个淮右军的器械装备最开始都是看不出什么端倪的,它们都是到了青州城下才开始进行装配搭建的,也就是说之前他们知道淮右军肯定有攻城器械装备,但是这些器械装备究竟如何,水平高低,他们却无从知晓。

    所以当盾车轰然立起,向着青州城蜂拥而来时,无论是王守忠还是张君越都觉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青州城的护城河不算太宽,由于多年大旱,整个平卢军范围内也都深受影响,护城河水也下降了不少,但是仍然能够发挥作用,这也短时青州城的第一道防线。

    投石车和火箭在盾车一进入攻击范围之内就立即开始发威,借助着城墙的高度优势,弩箭、巨石,都如同雨点一般降临在盾车的头顶。

    “嘭!嘭!嘭!嘭!”

    碗口大小的石块不断向着稳步向前的盾车密集打下,这显然也是城墙上的平卢军有意为之,要测试一下这盾车的防御强度到底有多大。

    这个时代再是强悍的防盾也不可能经得起这种巨大力量的反复冲击,这是这个时代的科技或者术法水平决定了的。

    以木结构为主的这种防御武器在重力打击下,各个支撑点榫口的劳损度和应力达到了极致,自然也就土崩瓦解了。

    张君越目光如炬,注视着迅速逼近的盾车。

    他已经在默默的计数着最中间的这辆盾车承受的打击。

    十余枚火箭射中了盾车,仍然有好几枚还在盾车的护盾上燃着火,但是却根本无法引燃盾车。

    很显然这辆盾车是经过了专门的术法处理的,早就听说过淮南那边术法昌盛,看样子淮右军也是将这些方面发挥得登峰造极了。

    这让人不寒而栗,这也意味着火箭这种本来对各类以木制为主的攻城器械最具威胁的武器对淮右来说失效了,起码是威胁大幅度下降了,不能不让人心惊。

    以前也不是没有藩阀在对盾车、冲城车、巢车、木驴这一类的攻城武器来进行防火处理,但是大多都是涂泥、浸水等较为粗陋的方式来处理。

    这些方式不但加重了攻城武器的本身重量,降低了效率,而且效果也不是太好。

    但现在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通过术法处理的这些攻城武器基本上就对火箭免疫了,十余枚火箭如果换到以前,早就可以让一辆冲城车燃烧起来,而现在根本无效。

    如果没有火箭的杀伤力,那就只能依靠投石车的打击了。

    让张君越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是,中间那一辆盾车在连续被投石车打击了十七枚巨石之后,终于还是经受不住了,左侧的支臂支撑点的榫口终于断裂了,半边护盾垂落了下来,将背后的夫子暴露在城上弓弩手的面前。

    一时间憋屈了许久的弓弩手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口子,如狂风暴雨般的向这这一处缺口宣泄。

    惨叫连连,二十余名背负着土袋的夫子几乎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密集的箭雨钉死阵地上,唯有那辆盾车被躲藏在残余的盾车背后的士卒牵引着,从预留出来的缝隙中向后撤退。

    这个举动让城墙上的张君越更是心惊胆战。

    这也意味着淮右军的这种盾车哪怕是遭受到了损坏,他们仍然可以很轻松灵活的将其拖拽返回,而稍加修缮之后,下一场战争也许就还可以投入战斗,这太可怖了。

    原本王守忠和张君越也考虑到淮右军劳师远来,辎重后勤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他们也知晓据说淮右的攻城器械装备相当犀利,但是攻城器械装备都是易耗品,在各家藩阀都一样,无论是投石车、冲城车、巢车、木驴、攻城锤等器械,都一样。

    一来容易被防守方的防御器械所摧毁,二来自身在运动过程和攻击过程中要也容易受到损坏,而这些东西一旦毁坏便很难恢复使用,大多遗弃在战场,但现在看来似乎淮右却不大一样。

    一旦有了这种让人恐惧的回收修复机制,也就意味着淮右可以轻而易举的将这些原本根本无用的器械装备进行修复,并迅速重新投入战场,而这往往是以往攻城方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就这样被解决了。

    以往到了攻防战后期,攻击方的器械装备都会因为不足而不得不通过人力优势的堆砌来发起进攻,同样这一点也会困扰守御方,但那是却要好得多,毕竟倚城而守,一方面受保护更容易,另一方面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后勤保障基地,城市的工匠可以迅速修缮和新造出更多的器械装备来。

    现在这个优势被攻击方所弥补了,而且淮右看样子也是早就对此有了准备,这就相当危险了。

    这种现象不断的上演发生,从第一轮的盾车推进,到夫子们完成了第一波的土袋填河攻势,总共有三辆盾车被击坏,但是都被成功拖拽返回。

    同时有了第一辆盾车被毁而夫子受到杀伤的经验,从第二辆盾车被毁时,夫子们迅速向周围盾车转移,其中仅有几人受到杀伤,这同样也让城墙上的张君越心里发寒。

    更让张君越感到气虚汗出的是伴随着盾车向前推进的敌军投石车和重型车弩,每隔一定距离的盾车背后就有一辆投石车和重型车弩,他们也一样在盾车的掩护下推进,但是他们去并没推进到城墙下,而是达到一定距离之后就开始停步开始准备。

    远达二百五十步之遥使得在城墙上的平卢军的投石车根本无法企及,就算是在城墙上的床弩射程也不过三百步左右,这本来是这个时代最强悍的远程打击武器,现在竟然被通常只有不到百步的投石车几近赶上,不能不让城墙上的平卢军瞠目结舌。

    “将军,这是怎么一回事?!”麾下的一名军将脸色苍白的指着十余辆投石车和重型车弩开始停步所在,忍不住叫嚷了起来,一脸的不敢置信,“他们怎么在那么远就停留了?这起码有三百步!这怎么可能?”

    “呃,是不是他们要先行准备,才要继续推进?”另外一名副将,也禁不住讷讷自语,“好像不像啊,他们都在开始拉开支架了,那那是什么,有点儿像弩车,问题是弩车怎么会升高,怎么可能?”

    城墙上的攻击仍然没有停歇,不断有盾车被击毁,不断有夫子在惨叫哭喊中倒在了阵地上,一滩滩乌红色的血迹渗入棕褐色的泥土中,变得更加难看。

第一百三十五节 研发,改良

    现在的张君越已经没有多少心思去观察评估投石车和弩箭给盾车以及它们背后的夫子造成的伤害损失了,他更关注的是开始驻留在二百五十步到三百步之间距离上的淮右军投石车和重型弩车。

    投石车(抛石机)和弩车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无论是攻击方还是防御方,这两种器械都是最常用的。

    但这两种器械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

    投石车最大的问题有三个。

    第一,射程有限。

    寻常较为简陋的投石车射程不过八十步,哪怕是个大藩阀的精良制作也不过百步左右,几乎没有哪家的投石车超过了一百二十步射程,当然如果是防守方依靠城墙的高度优势,可以适当提升距离,但也不过就是一二十步罢了。

    第二,需要消耗大量人力来操作。

    人力当然不是问题,但是寻常投石车一辆都需要一二十人牵引车绳来引发力量投出石块,而石块也不过就一二十斤重,如果要将威力扩大,所需人力更甚,而这也带来一个问题,这样大规模的人员集中在一起,而且因为操作缘故,几乎不能披甲,所以一旦被敌人的远程武器打击,损失就会极大。

    第三,移动不便,容易损坏。

    之所以说移动不便,容易损坏,不仅仅是说这类器械移动困难,拆解易损,还包括这种玩意儿因为位置显眼,很容易被地方袭击,同时更麻烦的是这种设备自身在运作过程中磨损极大,一般寻常投石车发射六十到八十枚石弹,基本上就要报废了,巨大的应力和支撑臂的磨损就会导致散架和毁坏。

    同样,弩车的问题也很多。

    第一,发射速度极慢。

    弩车基本上是通过绞盘来张弩,再来完成弩矢的装配,再进行发射,每一个过程耗力巨大,而且过程精细,出不得半点差错,而且一旦发射之后再行装配所需时间过程相当长,很是不易。

    第二,弩车使用环境受限。

    弩车由于是平行发射,对攻击方来说就不太方便,需要提升仰角才能对守御方(城墙)进行攻击,而这种提升会使得弩车的攻击范围受到影响。

    第三,弩车保养维修困难。

    比起投石车来,弩车更麻烦的是其绞盘的绞簧、机括在这个时代都属于精密件,基本上都是手工打造,一旦受损,也就意味着这个巨大的器械报废,由于都是工匠个人手工制造,基本上很难替换,而且由于潮湿、虫蛀、磨损等因素,很容易损坏,加上价格极其高昂,所以使用率并不高。

    正因为这些因素,使得投石车和车弩在使用程度上都受到很大限制。

    像蚁贼、水匪这一类流寇,基本上就不会配备使用投石车和车弩,因为携带行进太过不便不说,而且制造工艺复杂,维修困难,价格昂贵,所以基本放弃,就算是一般的小藩阀,采用程度也有限,只有像中型藩阀以上,才会较大规模的配备使用。

    但是今天淮右军的突兀表现让张君越有了一个不太好的预感,好像这淮右军的器械装备力量远远超出了之前细作斥候所了解到的一切,这种力量甚至可能给整个战役带来无法预测的变数。

    在城墙上的平卢军关注的目光中,不断增加的投石机和重型车弩开始有条不紊的着手自己的准备工作。

    三百二十步到三百五十步之间的距离足以确保他们的安全,不至于被青州城头的弩车所攻击。

    杨鲁还是第一次参加到这样的战事中来,从昨晚开始,他就没有睡好,无论怎么让自己平静下来,强迫自己入眠,但是他都没有办法安枕。

    一夜下来,他顶多睡得有一个时辰,然后一大早起来就开始督促检查器械装备部队开始着手准备。

    作为杨勋的嫡次子,哪怕他不像自己兄长杨固那样轻而易举的入政事厅或者枢密院,但起码在地方上混个一官半职还是容易的,庐濠二州他老爹的面子还是个够大,他父亲甚至专门写信询问他有无想法到新近纳入淮右管辖的滁州去担任录事参军,但是都还是被他拒绝了。

    他根本没有兴趣去干什么地方官,现在这个位置才是最适合他的。

    从小就沉迷于奇技淫巧知道的他最喜欢干的就是设计制作各种手工装置,后来又对术法之道产生了兴趣,盖因术法一道中许多对他的设计制作有促进和启迪作用,再后来在掌握了一些术法的基本原理之后,他又回归到本来,重新对各种机械装置的设计制作迷恋起来,父兄的劝导,外人的白眼,都没有能影响他的这个爱好兴趣。

    一直到濠州入淮右,江烽将他引荐到了道藏材官所,他才如同被引入了一个大观园,才发现在这里居然有如此多的人和他有同样的兴趣和爱好,相互交流切磋学习,激情四溢的干着他最渴望干的事情。

    这里才是他的乐土,他甚至可以在这里一连呆上十天半个月而不回家,为了一个疑点一个问题,他可以废寝忘食彻夜不眠的研究三日。

    而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在今日得到验证,这才是最快乐的时候。

    杨鲁参加了对投石车的改良制作工作。

    对投石车的改良主要从两方面,一是提升射程,二是提高关键机件的耐久度。

    提升射程主要从扭簧机件的质量提升来解决,这种专用金属件的制作相当复杂,如果没有道藏所锐金堂和离火房的技术支持,首先在这种明显是混合金属的炼制上就难以突破。

    杨鲁几乎是亲眼看到了这种据说混合了乌金、寒铁以及秘银的这类混合物在炉膛中不断打造成型的过程。

    这种拉伸性一般但是一旦采取特殊扭制方式制作出来的扭簧却有寻常扭簧五倍以上的扭力,而一旦他通过特殊机件将其传导到投石车的投臂上,可以使得投臂以更快的力度更凶猛的力量投出更大的石块,投出的距离更是远远超过了普通的投石车所能企及的距离。

    单单是扭簧还不够,粗若手指的扭簧根本不是一般人能绞动的,哪怕是通过绞盘来实现力量的叠加积累,仍然非常困难,这就需要在设计上的改进,通过绞臂距离的延伸,多个齿轮件对力量的分解来实现。

    总而言之,杨鲁算是真心实意的服了气,最初进入道藏材官所时还有些矜持自傲,但是当慢慢接触多了,他才发现自己的那点儿智慧顶多也就算是一点儿小聪明,或者说就是有点儿天资,但是在上百人的智慧汇聚碰撞下,才强悍的天才也望尘莫及,更不用说这些人一样都是这个行道的佼佼者。

    采用了乌金、秘银和寒铁冶炼出来的合金同样用在了车弩的绞簧上,这种绞簧也是弩车最重要的机件,而且这种绞簧还和同样具有强悍力量且带有一定术法特性的蛟筋混合使用,其威力更是超乎寻常。

    只不过蛟筋素来罕见,若不是江烽一行在雷泽屠蛟获得了一条完整的蛟筋,然后用于对重型弩车的改造,也不可能达到如此效果。

    但即便是有这一根完整的蛟筋,也只够满足六台重型弩车所用,而像其他重型弩车就只能全部采用特制绞簧来解决了。

    器械装备部队的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操作人员,一类是保障人员,而在平时这两类人员都是经常在一起,训练时操作人员有自己的规程,而保障人员则是在出了问题状况之后才来进行维修保障。

    但是在战时,双方就需要同时合力,保障人员需要随时观察发现问题,同时一旦出现问题就要立即处理解决,包括准备好足够的备用件和替换工序。

    杨鲁仔细观察着重型弩车的操作装配。

    相较于投石机,这种重型弩车的复杂程度犹有过之,射程不但超过投石车,而且其射击精度也远远超过了投石车。

    按照材官所最早的设计,重型弩车从最早的单排横列改成了立体式分隔装置,相当于以一种错格式的纵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利用每一辆弩车,而原来每辆弩车可以安装七枚弩矢,而现在通过纵置之后安装的弩矢可达三倍二十一支弩矢,而且由于设置了专门的瞄准框和角度微调转盘,可以通过观察哨来观察射击区域,进而进行精度射击,达到最佳射击效果。

    可以说现在的重型弩车与投石车基本上实现了精度射击和区域打击的绝佳配合,乃是淮右现在攻城的最大倚仗。

    若是没有这两个经过不断改良和进化的装备,江烽根本就不敢来冒这个打青州城的险,或者说青州城防御体系可能给淮右军带来的巨大损失也不允许江烽这样冒险。

    要知道按照现在常态化的攻防损失比例,想要拿下青州城,恐怕淮右起码也要付出三万以上的损失,这还是在没有计算夫子损失的前提下,这是江烽现在无法接受的。

第一百三十六节 武宁右军

    填塞护城河这一拉锯战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连续不断波次向着四门发起冲击。

    但是很快平卢军就能发现西门上淮右军的攻势明显是佯攻,只是不断呐喊作势,但是除了第一二轮的盾车来吸引了一番打击之外,后续的攻势就要迟缓许多了。

    在南、北门尤其是东门上的攻势却是如火如荼,哪怕是在正午时分,盾车推进跟随民夫的填塞都没有半点耽搁。

    青州城的护城河在这种填塞攻势面前明显不够看,尤其是盾车的防护极大的鼓舞了民夫们的斗志,毕竟在以往,民夫们很多时候都是相当简陋的皮盾和皮帐遮掩下进行填塞,像今日这样的高烈度打击下,填塞东门这样的一道门不丢下七八百具尸体根本不可能。

    但是今天淮右军的盾车扭转了这一局面,整个填塞过程中伤亡不过百余人,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伤者,大部分都在第一时间就被伙伴们营救回去施救了,部分人估计还能存活下来。

    俞明真目光里多了几分满意,不得不承认淮右军的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