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超不伤一兵一卒,夺下钦州城。
姜州城下。
宁长真与谈殿、冯暄会师姜州城下。
正欲对姜州发起最后一击,然后北上进攻横州、邕州等,横扫广西道。
一骑狼狈赶到,带来令人震惊的消息,李超率大军自海上杀到,已经攻下钦州城。
自己老巢被人攻了,连妻儿子女都落李超手里了,这仗还打什么?
“回师!”宁长真怒吼。
谈殿连忙道,“且慢,姜州随手可下,此时仓促回师,并非上策。不如先拿下姜州,解了后患,然后我等合师南下。”
“老子片刻也呆不下去了,姜州要打你们打,我先回去夺回钦州。”宁长真喊道。
冯暄在一边道,“我看不如这样,由谈帅继续攻打姜州,我与宁帅一起去夺钦州。”
“也罢!”
事情就这样定下。
当天,宁长真与冯暄合兵从姜州城下撤兵南下。
兵至半路,又得噩耗。
“李超依仗着舰船之利,从海上入合浦江,攻破了越州合浦城。紧接着,李超又派兵船沿九洲江而上,直取罗州。”
仅接着,再传来坏消息。
李超已经夺雷州和崖州。
广西路东南诸州,尽落李超之手。
第1113章 起兵吧!
钦州钦江城、越州合浦城、罗州石城,还有雷州海康城和崖州舍城,这五座被李超攻占的城池,都有一个特点,近海以及靠江。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城池不大,守备力量不足。
而且这几城的守军普遍装备比较落后。李超麾下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战舰,拥有最猛烈的火器,而且他的兵都训练有素,装备精良。
趁着宁长真、冯暄在围攻姜州之际,李超悄无声息的自海上出现,猛攻他们的老巢。李超在拿下钦江城后,并没急着北上救援姜州,李超反而兵分几路,连夺四座州城。
李超的战略计划也很简单粗暴,利用战舰的优势,夺取几座沿海靠江的城池,但他又只夺了几座州城,并不深入腹里,去攻占其它城池乡镇。
打蛇打七寸,李超要对付叛军,全占了他们的老巢再说。
控制几座近海沿江的州城后,李超一边加强城防,一面把冯宁几家的家眷转往了海南岛上的崖州舍城。
现在,李超只要守住几座城池,然后等待从广州和交州来的增援兵马就好。
高州。
冯盎接到了李超的军令,令他集结两万兵马去攻打南州和乐州的叛军。
如果仅是这个命令,冯盎还不至于那么头痛。
关键是李超还给泷州刺史陈龙树也下了一道军令,让陈泷树率兵进驻窦州。窦州这块地方,过去一直是陈冯两家争夺的中心,这里也是云开大山的中心,过去的蛮地。
陈龙树若进驻泷州,那离冯家的高州只有一步之遥。一旦冯盎率兵离开高州,谁也不能保证李超和陈龙树会抄他后路。
最头疼的还是李超出人意料的到了钦州,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连夺了五座城池。五座州城啊,其中雷州的州城还是他次子为刺史镇守的城池。
他前脚刚调二儿子带兵回高州集结,结果李超后脚就派兵把雷州州城给占了。
这简直就是盯着他儿子的动作。
冯暄的罗州,还有他二儿子的雷州,两座州城都丢了。
局势远比预料要坏的多,尤其是李超悄然出现在钦州,这更是在防着他啊。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本来这次叛乱,只是一场试探,可现在倒好,请狼入室了。
李超来了,然后一群牛鬼蛇神都登场了,端州陈智略、泷州陈泷树,还有姜州宁暄、南合州的宁纯,都跟着唐廷对抗他们。
“父亲,不如干脆起兵。李超不过区区五千兵马,我们若起兵,可生擒李超,转而夺取广州,到时割据岭南”
“够了!”
冯盎喝斥儿子智戴,冯智戴是他的次子,却也是他最中意喜欢的儿子。当年他入中原在杨广朝廷为将,这个儿子就也带在身边,还在宫中担任侍卫。
后来他回岭南,道路不通,也是派这个儿子一路打先锋。
他其它几个年长儿子分别担任春州、恩州、东合州等刺史,他的兄弟任罗州刺史,叔父任崖州刺史,偏偏这个儿子他却一直留在身边。
冯家上下早都知道,下任家主非智戴莫属。
相比起父亲,智戴更粗犷一些。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遇事多动脑。李超确实只有五千人,可广州、交州、端州、泷州、姜州等愿意效忠于唐廷的兵马并不少。再说了,打败李超又如何?大唐已经统一中原,甚至刚刚把突厥都给灭亡了,我们岭南自己都内斗成一团,又如何对抗中原?”
“可我们怎么办?”
冯盎长叹一声。
是啊,怎么办。他这一生最尊崇的是他的祖母冼太夫人,一生历经梁、陈、隋,可都备受尊敬,并维持了岭南人的安稳局面。三朝,岭南都是岭南人的岭南。
他这一生,最大的目标,就是维持祖母那时的局面,归附中原,但岭南人自治。现在这局面,怕是维持不住了。
起兵,岭南就将大乱,以如今的状况,最后败的肯定是他们。
叹息一声。
罢罢罢!
“智戴,我希望你替父亲去趟中原,入汉京面见皇帝,替我上表章。”
“父亲?”冯智戴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他去中原入京,那实际上就是去做人质的。
“我们就这样认输了吗?”
“保住实力,静观其变。”冯盎对儿子道。
说完,他开始执笔,向皇帝写表章。
写完表章,他又叫来了第四子冯智,也就是雷州刺史。这个儿子带着本部兵马从雷州刚离开,结果李超就把雷州城占了。
“我给你一个任务,你带你部下三千人马,前往钦州李超麾下听令。”
冯智听完也愣在当场。
“父亲是让我去李超身边做内应?”
冯盎摇头,“局势有变,我们只能随机应变了,现在为父必须接受李超的军令出兵平乱,你去李超麾下是听其调遣的。”
“平乱?那伯父他们?”
“我会派人去秘密通知他们我的决定,他们只能投降,希望朝廷不会深究。”以往,岭南各部叛乱,中原出兵平乱,酋帅们只要臣服,中原一般也很少深究。最多也就是只论主谋,其余不算的。
这次的谋划,已经失败了。
试探出了一个最坏的结果。
钦州。
和往常一样,李超和张仲坚以及几位学生一起用餐。
“这个螺丝粉里,怎么一颗螺肉也没有?”
祝振东拿筷子抄了几遍,发现除了粉还是粉,根本没有螺啊,那为何叫螺丝粉呢?
王玄策不客气的道,“你吃老婆饼的时候,难道里面就有老婆了?”
“鱼香肉丝里也没有鱼的。”上官仪也补刀。
张仲坚听着他们开玩笑,也笑了笑。“不过这个螺丝粉确实有螺肉的味道啊。”
“那是自然,因为这是用螺肉、猪骨、药材、香料等秘制而成的汤,用此汤煮出来的米粉味道可不是一般的好吃。”李超以前也跟他们一样质疑过螺丝粉没螺肉,但后来学厨后,也明白了螺丝粉关系的是味道,而不是直接放螺丝肉炒,当然,也有人这样做。
“一碗好的螺丝粉,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汤。我这个汤,可是亲手秘制的,尤其是加入了南诏野山椒,其味道最正。”
“大帅真是好悠闲淡定,我们外面现在聚焦着好几万叛军,大帅却还有心思亲手做螺丝粉。”高侃十分佩服自己老师的淡定。
本来才五千人,还分兵攻略各地。
现在钦州城里,才一千守军。就算加上外面钦江里的那些船上的水手们,也才多几百人而已。
“怕什么?打仗又不是靠着数量取胜。再说我们现在坐拥城池,江上还有一支舰队,还拥有火炮,粮食充足,军械也充足。而叛军呢?数量确实不少,听起来很吓人,好几万呢。但你们细看也知道了,叛军都是些什么人?”
“宁冯等几家的主力,其实并不多。那些他们的精锐,装备是不错,但比起我们来还是差了几个档次,至于其余那些俚獠,根本就是群猎户嘛,打着赤脚,穿着蓑衣,拿着长枪短刀的,这些人就是些乌合之众。”
“但他们数量是他们的几十倍。”
“几十倍的数量,那他们粮草消耗更大。”
“钦州的米粉非常不错,这里的水土好,钦江沿岸都是肥沃的田地,种植出来的水稻最适合加工米粉。用这钦州米粉,不论是来做螺丝粉还是猪脚粉,又或者是狗肉粉,还有炒着吃也很不错。好好包装一下,以后钦州粉肯定会卖的很火的。”李超夹起一筷子米粉,加了红油和泡笋的螺丝粉又辣还带酸,真是大开胃口。
钦州除了米好粉好,这里依江靠海,海鲜也算是一大特产。
钦州大蚝,就非常美味。这里的蚝,个大、肉厚,味鲜美,不管是烤着吃还是怎么弄,都非常美味。
加点蒜蓉和粉丝,就更美味了。
老祝发挥他屠夫的特长,今天给大家弄了一只烤乳猪,烤的金黄焦脆,一片片切下,相当爽快。
“来之前,尽听说什么岭南烟疬之地,说的这地方来一次就十死一生一样。娘的,可真来了,我发现这地方山清水秀,挺美的。虽然确实比中原热点,也雨多些,但也不是不有接受啊。”
这顿饭大家吃的非常高兴。
撤去杯盘,换上茶点。
“冯盎还没有回应吗?”张仲坚问。
“应当快了,如今这个局面,他还能有什么可观望的。再观望,要是冯暄宁长真一完,那冯盎也完了。不出我之所料,冯盎应当这几日就要表态了。”
张仲坚笑笑。
吹了吹飘浮的茶叶,“那先不急着让围州岛上的援军过来?”
围州,后世的涠州岛,在珠母海上,离钦州、罗州等都不远。那里现在有一支舰队停泊着,来自交州的唐军,以及南洋贸易公司的船队。
数量不多,也就几千人。但这支隐藏着的力量,关键的时候,绝对能狠狠的阴一把人。
“冯盎如果接受了你的军令出兵,那接下来怎么办?”
李超笑笑,“如果冯盎真的授受我的军令,那就好办了,驱虎吞狼呗!”
第1114章 叛逆的太子
和往常一样,皇帝拒绝了太子。
“你应当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而不是这些。”李世民平淡的对儿子说道。
“父皇,开发大唐西运河非常有必要。如果运河建成,将受益无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承乾对于这西运河最近有些痴迷状态,可皇帝却根本不愿意正视。
“当年隋挖大运河,也确实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是,隋朝大运河,至今让人谈之色变。朕不想此时开挖运河,而且也并没有这个必要。汉京离汉水不远,有江汉漕运之利,河北河南江淮等地,也可以自运河转运过来。承乾,你应当跟我学习如今管理天下,而不是想着挖运河,那是工部应当考虑的事情,而不是你。”
“陛下,儿臣还有一个方案,并不需要由朝廷来修运河,这个事情,完全可心由民间筹措钱粮开发。”
李世民放下手里的刀子,把盘里切好的那块牛排递给太子。
“承乾,朕不愿意修运河,不是因为修运河会花钱,也不是要征召民夫,而是修运河三个字百姓不乐意听到,朝臣们也不想听。隋修运河,死了多少劳工。当年甚至连女人也征召去挖运河,我曾经亲眼所见,有的民工长期泡在水里,腰上都长蛆了。运河运河,都说隋开挖运河开始亡国。才过去多少年,百姓们的这些惨痛记忆还未忘却。隋朝的运河,不好吗?好,如今大唐也赖运河多矣。可大唐初立,确实不适合此时挖运河。”
“挖不挖运河,不关乎运河有没有用,而是该不该挖。你是太子,更不应当由你来提此事。”
而且李世民也并不看好这条运河,他认为这条运河会比较难修。与东面的大运河相比,这条西运河也由多渠组成,但其中最重要的襄汉渠道,却有两个重点工程。一是修丹江水库,拦丹江水入白河。二是挖通方城垭口,把白河水通入河南的沙河,汇入蔡水。
太子给他的奏章他看过了,上面提到了许多详细的数据,来支持这个方案的可行。但李世民认为修丹江水库和挖方城垭口都绝不容易。
尤其是如今朝廷立都汉京,这丹江就在京城西北上方,拦丹江水修大坝,等于汉京头上就有了一座水库,一旦堤破,汉京可能成为一片汪洋。而且也容易成为一个隐患,若遇战事,敌人挖水库大堤,那就是水淹汉京了。
而方城垭口又是那么好挖的,太子说挖低两丈二,有百余里就通了。工程倒是不大,可谁能保证两丈二就够了?
如果到时挖通了,却通了水,那后果将相当严重,尤其是名声上的。
皇帝拿起也给自己切牛排,一面切他一面想,太子年纪越来越大,可似乎性格上有点小执拗。认定一件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真是让人头痛的一个性格,也不知道他怎么变成这样的。
他有些怀念以前的承乾,那时他更听话。
这顿饭吃的有些无味。
饭后,承乾起身辞退,李世民挥手,也没挽留。
回到东宫刚坐下,马周到了。
“马相一脸喜色,莫非是要好消息。让孤猜猜,难道是西南老师那边大捷了?”承乾笑问。
“殿下慧眼如炬,确实是太师捷报。”马周将一份捷报送上,“刚接到的飞鸽急递,太师日前率舰队扬帆南下,以五千兵连破钦罗等五州,如今叛军惊惧。”
“又冯盎已经派其子前来京师,他本人也接太师调令出兵平叛。”
“岭南安矣!”
马周对于李超这次的平乱策略,惊叹无比。直接绕过了观望的冯盎,自琉求出发后,直接海上悄然杀到钦州,先取钦州再夺罗州,宁长真冯暄立成大乱,不但解了姜州之围,还给了叛军一记重锤,并迫使的冯盎无法再观望,不得不派儿子入京为质,并起兵平乱。
承乾听的热血沸腾,他脑中想象着老师如何乘风破浪扬帆海上,如何突袭钦州,一举夺城。
他一掌拍在大腿上,“我多想也参与其中啊。”
然后他的眼睛大亮。
“马相,你说如果我向父皇请求前往抚慰岭南,父皇会同意吗?”
马周惊讶,太子想去岭南?
他摇头。
“殿下乃大同储君,千金之躯,怎可轻离京师,涉于险境。”
皇太子可是国本,况且当今太子还这么年少,尤其太子想去的还是岭南这种险恶之地,别说皇帝不同意,就是满朝上下,也不会有一个同意的。
“马相,我想去岭南。”太子坚决的道。
马周苦笑,太子现在怎么脾气这么倔了呢。
当天,马经苦劝许久,可太子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却是越来越坚定,马周越劝,他越打定主意要去岭南,最后马周也无可奈何。
出了东宫,马周求见皇帝。
“太子说要去岭南?”
李世民愕然,然后摇头,“这孩子,朕不过是没答应他西运河的提议,他就跟我耍这脾气。”
岭南,广西。
钦州城下,宁长真和冯暄正在争吵。
冯暄本来从姜州城下随宁长真来钦州夺回宁家老巢,岂料自己老巢罗州反被李超又给夺了。
两人赶到钦州城下,本以为夺回钦州会很容易。
结果明明城中唐军才千余人,可李超却凭城而守,又以一支舰队停泊钦江中协防,硬是让他们束手无策,几次进攻都失败了。
唐军城头和船上的火炮最是让人讨厌,每次他们远远集结的时候,唐军就开始发炮,虽说炮打的不远,也没什么准头,可那声势却最吓人,对于军阵也最有威慑力。
“夜袭吧!”
宁长真红着眼睛,很疲惫的道。
妻儿子女已经落入唐人手中,听说还被送往了海对面的崖州。现在这钦州也攻不下,他宁长真一下子成丧家之犬了。
“报,有大股兵马赶来。”
“哪来的?”
“自东而来!”
宁长真和冯暄面面相觑,自东而来,难道是陈龙树?
“擂鼓,迎敌!”
隆隆的鼓声中,叛军列阵调头迎敌。
一军缓缓到来。
旌旗如海,长枪如林。
一箭之遥,兵马停止前进。
一员大将策马从阵中出来。
“汝等可识得吾乎!”
一声大喝,有若洪钟。
“冯帅!”
无数惊叹声响起,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