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告别娑婆-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顿:是的,只要把握了宽恕的道理,你就不再是受害者了。你所看到的一切,不过象征着自己内心的疯狂愚昧投射到外面去。如今,你也知道该如何释放他人而重获自由了;你大可不必为其它人操心,时候一到,他们也会正视自己投射在别人身上的的阴暗面,透过宽恕而重获平安的。

                  你若能不受表相的蒙蔽,便会看清,中东人民也不是美国、以色列或任何民族的受害者;即使像这些仍在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地流离失所、苟延残喘,连个国家都没有的民族,也不是世界的受害者。他们若一味效法自己的先人,朝着同一族群扔石头,只会重演上一代的悲剧,改变不了这一代的命运的。

                  以色列人跟其它民族一样,也在演自己认可的剧本(虽然表面看起来,好像不是这样)。双方都必须心甘情愿地宽恕自己在仇敌身上所看到的「罪孽」,其实,那些人并不比他们自己的存在更真实到哪里去。世上的居民都需要治愈自己的人际关系,化解潜意识的内疚,暴力才会消弭,世界才有太平之日。

                   

 比「性」更美妙

            节录自「告别娑婆」第十四章 若水译

            到了一九九九年四月,我每回走进自家客厅,都满怀喜悦,期盼着阿顿和白莎会如约而至,我也早已盘算好要向他们请教「性」的问题。就在我们新英格兰区自定的「爱国节」晚上,我终于等到了他们的大驾。

            阿顿:嗨,葛瑞。
            白莎:嗨,葛瑞。
            葛瑞:伙伴们,看到你们,真太兴奋了。多谢光临,感到好久没见了。
            白莎: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这儿,你只是看不见而已。
            ……既然「性」问题是你们所谓的人生的一部分,我们也知道你这回想要谈一谈「性」问题,就让我们言归正传吧!
            葛瑞:毕竟是喜欢开门见山的好白莎!
            你曾说过,这部课程提醒我们,小我会千方百计地诱骗我们相信自己只是一具身体。我想问的是:你既然说,我还是可以过我的凡夫日子,那么我在操练《奇迹课程》的同时,如何才不会在这梦幻人生中老为着自己不得不与身体认同而感到不安?
            阿顿:只要记住表相之下的真相,适时地宽恕一下就行了。梦,虚无得很;性,也虚无得很。只是请你千万不要在行房以后,转头就跟身边的伴侣说:「那真是虚无得很!」
            ……………
            葛瑞:言下之意,一切都是出自幻想,包括性问题,也不过是人们企图透过虚妄的联想,从中汲取快感而已。事实上,性高潮已被我们的社会捧成虚妄的偶像了,但说穿了,它仍是同一个想要取代上主的企图。
            白莎:是的。让我念一段〈正文〉给你听,J兄在此谈到「另类偶像」,性必然也是其中的一尊。
            不要让它们的外形蒙蔽了你。偶像只是为了取代你的实相。你心里多少有点儿相信它会圆满你那小小的自我,能在充满威胁的世界中,给你一些安全感,因世界上有一股强大的势力不断打击你的自信与心灵的平安。偶像能够支持你的匮乏,为你增添一些你原本所无的价值。只有自甘卑微以及已经迷失的人,才会相信偶像。他这样作,必是想在小小的自我之外寻得另一种力量,让自己抬得起头来,并与世上的苦难保持距离。其实,你若不往内寻找那能帮你由世界中解脱的肯定与寂静,使你得以平心静气地与世界保持距离的话,你才可能受到上述报应的。(T…29。VIII。2:1~7)
            ……………
            阿顿:大多数的宗教都想尽办法压制人们的性欲望;等到结婚之后,又鼓励他们努力增产,为教会生出一群身体出来。其实,要人们压抑潜意识中早已预设的欲望,等于是要鸟儿别飞!
            ………
            在教会正式成立之后的最初七百五十年中(大约是公元三二五年到一0八八年),从来没有人要求神父独身。直到那位缺乏幽默感的葛里哥莱(Gregory)教宗上台,坚持所有的神职人员必须独身,即使当时已经结婚的神父也不例外。这一史实很自然会让我们质疑:这位教宗的决定跟J兄的教诲又能扯上什么关系?
            葛瑞:毫无关系?
            阿顿:正是。此后的九百年间,天主教的神父必须独身守贞,有些人还可以安之若素,自在地过他「独善其身」的生活,但在另一些人身上,却产生了许多变态性行为的后遗。想一想,那些神父如果有正常的泄欲管道,便不至于有那么多不幸的丑闻了。
            虚幻的娑婆世界本来就是「积压」和「释放」的场所,典型的二元现象,这在所谓的自然界中屡见不鲜,连你们的音乐也处处流露出这两种张力。当人们还没准备好,就强迫他们放弃某种行为,是有违自然的。何况,对大部分的神父而言,实在没有这种必要。至于那些有娈童倾向的人,不论教会怎么规定,他们根本就不该位居神职工作的。
            如今,《奇迹课程》教人用宽恕来释放内在的压力。除非人们已经充分准备好,否则不该要求他们放弃最世俗的欲望。当人们愈来愈懂得「真宽恕」,心灵也愈来愈成熟,自然会放下那类欲望的。
            即使J兄也不是一直守贞或独身的,虽然他后来根本没有性需求了,但最后那十五年间,他一直是过着婚姻生活的。
            葛瑞:对不起,你在说什么?
            阿顿:也许你们这个时代的人觉得这种说法太离经叛道了,但在两千年前,一个犹太人若到了那个年岁还没有成家,才真是离经叛道呢!别忘了,J兄去世将近一千年后,教宗才颁布神父必须守贞与独身的命令。基于教会对历史的扭曲,再加上世世代代人们习惯把潜意识的罪咎投射在「性」上,你们今天才会觉得J兄理所当然应该独身才对。
            葛瑞:嘿,也许有人很在意他是否独身,我才不在意呢!干我屁事! 
            阿顿:那么,就让他们知道这一真相:把性看成负面的这种观念绝对不是来自上主,也不是来自J兄。你若认为「性」有问题,那么,吃饭也该成为问题才对,两者都是身体的正常活动。凡是持有相反论调的,都是后天人为的观点,并非圣灵启发出来的。
            当然,如果有人受到灵性感动,自愿放弃性生活,以此表达自己本来圆满的真相,也未尝不可。
            葛瑞:我最近也在想这件事,J兄究竟跟谁结婚了?是抹大拉的马利亚 (Mary Mag’dalene) 那妞儿吗? 
            阿顿:确实是她。现代很多人把她当成妓女,其实《圣经》里从来没有这样说过,只因《圣经》提到了不少的妓女,人们便臆测抹大拉的马利亚也是其中之一。其实,她是J兄的爱妻。
            在那个时代,犹太法律规定得很严格,当人过世后,只有家人才准许为死者的身体敷油。根据《新约》的记载,抹大拉的马利亚获准进入墓穴为J兄敷油(虽然那时 
            J兄的身体已经不在墓穴中了)。这一记载,不已清清楚楚地透露了她的身分吗?
            葛瑞:嗯,有意思!
            阿顿:问题出在人们心中一堆先入为主的成见。J 
            兄来到世界,可不是为了建立某个宗教来批判别人借着身体所干出的事情。他以前教的是宽恕,至今教的还是宽恕;唯有如此,才能帮人认清身体的无足轻重,慢慢接受自己的真实身分——基督。
            葛瑞:你是说,我可以一边宽恕,一边过我的凡夫生活;我也可能同时享受性高潮和复活的喜悦。
            阿顿:可以这样说,但绝不是「同时」!到了某一阶段,你仍须在身体与灵性之间作一个永久性的选择。
            白莎:说到身体,人们常会认为人的身体有一些最性感、最引入注意的部位,你也一样,你心目中也有最吸引你的部位。其实,身体没有任何部位会比其它部位更重要,就像没有一具身体会比另一身体更为重要,道理是相同的。它们全都一样地虚幻不实。对了,你的恋物癖也是同一回事。
            葛瑞:你是指我对女性的小腹与肚脐最有「性」趣那一回事?
            白莎:正是。顺便一提,这种「性偏好」在中东地区倒是挺普遍的。你该知道,这种联想本身属于心灵层次的活动,只是为了激发人的某一种感觉,而显现于有形世界而已。但很多时候,它们会故意让你「乐极生悲」,衍生出层层罪恶感来。
            一般人可能不太清楚,人类身体的性成长分为两个阶段,人人都知道第二个阶段,就是「青春期」,很少人意识到人的性倾向通常在性成长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孩童时代)已经定型了。可还记得「亲子关系只是你营造出来取代上主的一种关系」这个观念?让我举个例吧,一个孩子若从小习惯在母亲的脚边玩耍,在潜意识中,他会把这一双脚和母亲联想在一起,到了「青春期」,他会发现女人的脚常会勾起他的性欲。他的母亲象征着上主,那一双脚则象征着母亲。
            说穿了,「性」不过是一连串虚妄的联想及取代作用而已。本来单纯得很,却因为压抑与投射,而变得扑朔迷离。这一切其实早已设定好了,只是以这一方式呈现于世上而已。以你而言,女人的肚脐眼最容易让你亢奋,其实,不论是什么部位激起人的性欲,一概可以推溯到童年某种联想存留在潜意识中的记忆;而这种联想,会逐渐发展为某种特殊的性需求。
            葛瑞:听起来很有道理。因着这类联想,我在不同阶段确实有过不同的偏好。其实,终究而言,最后都脱离不了一个「疚」字;而且正确的回应方式,还是同一个宽恕。
            白莎:很好。请记住,不论你有什么性偏好,这部《课程》无意改变你的行为,如果你能改变习性,当然很好,如果改不了,也不必担心,何况你未必真想改变这一习性。只要你还记得自己是全然纯洁无罪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

            葛瑞:是的。我发觉自己愈来愈惊叹心灵的大能了,包括了它在有形世界中的能耐。我读过一篇新闻报导,提及现代女孩的「青春期」征候出现得愈来愈早了,针对这个现象,科学家拼命想由遗传学及社交环境的改变去找出它的症结;这类科学研究,根本不允许人们从心灵的因素这一角度去思考。其实,各式各样的电视广告,为了促销商品,不断用充满性暗示的意象来洗每个人的脑子,如此一来,早已严重刺激了孩童身体的变化。我说这些,并无意批判「性」,只是指出来,是心灵在主导身体的运作,而非遗传、环境或进化的因素造成的。
            阿顿:你说的一点也不错,愈与身体认同,愈巩固了身体;愈与心灵认同,则愈能释放身体。每个人迟早都要为自己作一选择的。宽恕梦中的人物吧,老弟!你将会得到的报赏就是真实的你、你的自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