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5-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团的领导人;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潭秋、恽代英、林育南、 

黄负生、刘子通、施洋等都是研究会的成员;以武汉中学为活动中心,加强 

学生工作。为了开展工人运动,他们对工人状况做了初步调查,广泛举办了 

工人识字班,成立了人力车夫工会。1921年3月,领导了汉口租界人力车工 

人反对资本家增加车租的罢工斗争。 

    长沙的建党工作,是在1920年下半年,以毛泽东、何叔衡为中心,在新 

民学会、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等进步团体的活动中开展起来的。早在1918 

年4月,毛泽东和蔡和森、何叔衡等在长沙组织了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同年 

8月,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12月18日,毛 

泽东为驱逐张敬尧第二次来到北京,进一步研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著作。1920 

年4月,他从北京到上海,与正在筹建共产党的陈独秀多次交谈。这次北京、 

上海之行,使毛泽东的思想产生质的飞跃,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 

者。同年7月,他与何叔衡等着手创办了文化书社,以扩大对马克思主义和 

新思潮的传播。与此同时,还组织了俄罗斯研究会,发起留俄勤工俭学运动。 

9月,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他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深入到长 

沙工厂中去,开办工人夜校。1920年10至12月间,正式成立了湖南的共产 

主义小组,成员有毛泽东、何叔衡等10人。 

    在从事建党活动的同时,他们还开展了建党思想的讨论。这种讨论集中 

反映在新民学会留法勤工俭学会员与国内会员的讨论中,特别是毛泽东和蔡 

和森的通讯中,明确提出改造中国与世界必须成立主义明确、方法得当的党。 

长沙建党工作的重要特点,是从当地社会政治状况的实际出发,做了大量扎 

实的工作,保证了建党工作的健康发展。 

     山东共产主义小组是在北京、上海小组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1920年4 

月,共产国际代表威金斯基等由北京去上海途经济南时,与王尽美、邓恩铭 

等商谈了关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同年夏天,上海小 

组建立后,陈独秀通知王尽美、邓恩铭等人着手组建济南共产党组织。之后, 

王、邓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励新学会。在此期间,王尽美时常去北京, 

向李大钊等请教如何在山东开展革命运动和建立党组织等问题。11月,李大 

钊派陈为人到济南帮助建党,于是王尽美、邓恩铭等秘密建立了山东共产主 

义小组,其成立时间约在1920年底或1921年春。这个小组成立后,组织了 

劳动周刊社,出版了《济南劳动周刊》,他们还到工人中活动,在济南津浦 

机车厂建立了工人俱乐部。 

    广东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走过一段曲折之路。1920年秋,两位俄国人 

在广州建立俄国通讯社时,经无政府主义者黄凌霜介绍,在广州与7个无政 

府主义者建立了广东党的小组,实际上是无政府主义的组织。1920年冬,陈 

独秀应陈炯明的邀请,到广东就任教育政务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到广州后, 

与无政府主义者展开激烈的讨论,无政府主义者因不愿接受在党纲中坚持无 

产阶级专政的观点而退出组织。与此同时,陈独秀找到谭平山、谭植棠、陈 

公博等人,经过酝酿,约在1921年3月间,他们重新组建了广州共产主义小 

组,谭平山任书记、谭植棠管组织、陈公博管宣传。小组成立后,建立了“马 


… Page 24…

克思主义研究会”,继续办好《劳动者》,创办《劳动与妇女》。在工人运 

动方面,他们先后成立了理发工会、土木建筑工会等30多个。 

     1921年1月,陈独秀把《新青年》杂志社由上海迁到广州。这对广东的 

马克思主义宣传是一个很大的推进。《新青年》开展的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 

有力地清除了无政府主义在广东的影响。 

     中国国外共产主义小组主要是在日本和法国。在日本,主要有施存统和 

周佛海,他们是在上海加入共产主义小组,然后去日本的,施存统是小组负 

责人。在法国,陈独秀委托张申府在法国勤工俭学学生中建立小组。1920年 

12月,张申府到法国。1921年初,张申府介绍刘清扬入党,随后,又与刘清 

扬一起介绍周恩来入党。二三月间。在法国的赵世炎、陈公培也先后与张申 

府接上了关系,组成旅法共产主义小组,负责人是张申府。小组曾出版机关 

刊物《少年》。当时,这个小组处于秘密状态,在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和华工 

中没有以小组名义出面开展活动。1921年7月,国内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时, 

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因没有接到开会通知故未参加。 

     当时,这些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名称并不一致,有的叫“共产党”,有 

的叫“共产党支部”,有的叫“共产党小组”,但都是共产主义小组性质的 

组织。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前后,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一面继续在知识分子中间宣传马克思列宁主 

义,另一方面创办刊物,到工人群众中去,进行宣传教育。这些通俗刊物, 

在上海有《劳动界》、《伙友》,在北京有《劳动音》,在广州有《劳动者》。 

在法国也创办了 《少年》。通过这些刊物,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实,向 

工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是在斗争中实现的。各地共产主义 

小组曾不断揭露压迫者的破坏,排除旧势力的影响,破除“天命论”,消除 

行会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并采取各种形式,向工人灌输革命道理,启发他 

们的觉悟,领导和组织他们进行斗争。如上海共产党组织在沪西小沙渡地区 

创办了劳动补习学校,在工人群众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北京共产主义小 

组在长辛店开办劳动补习学校,由邓中夏负责,通过学习提高了工人的思想 

觉悟,推动了北方各地的职工运动;在武汉通过“识字班”,向工人进行宣 

传教育,组织和领导他们进行斗争;在湖南毛泽东到纺纱厂、火车头修理厂, 

举办工人学校,向他们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并通过长期耐心的教育, 

清除无政府主义思潮在工人中的影响,使无政府主义者黄爱、庞人铨转变为 

共产主义者。通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 

动就日益结合起来了。 

     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的过程中,许多共产主义者,为了把党建立在 

牢固的基础上,他们非常重视马列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李大钊、毛泽东、 

李达、蔡和森和陈独秀等,在其文章和通信中,宣传和讨论了唯物史观、阶 

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观点,在思想理论 

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当时的共产主义者,由于受俄国十月革 

命的影响,得到共产国际的帮助,避免了西欧无产阶级政党那种社会民主主 

义传统的影响,所以一开始就是以列宁的建党思想作为指导,以布尔什维克 

党作为自己建党的榜样。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 

合大大前进了一步。由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积极工作,因此建立统一的全 


… Page 25…

国性的共产党的准备工作已逐步完成。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活动,表明成立全国统一的共产党的条件 

已经成熟。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到达上海。他与尼可 

尔斯基一道和李达、李汉俊建立了工作联系,提出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 

建议。李达分别与在广州的陈独秀、北京的李大钊联系商议,确定在上海召 

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于是,李达、李汉俊分别写信给北京、长沙、 

武汉、广州、济南以及日本留学生中的组织或党员,通知他们各派两名代表 

来上海,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  月7  23日晚8时,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 (解放前曾改为望志路 

106号,现为兴业路76号)开幕。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 

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 

海,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共13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可尔斯基 

也出席了会议。会议原定由陈独秀主持,但他因广州公务繁忙不能抽身,未 

能出席会议。临开会前才另定了主持人,因会议主持者必须经常与各地代表 

以及共产国际代表联系,而李达、李汉俊都不喜交往,遂推张国焘主持会议, 

毛泽东与周佛海任记录。 

     张国焘向大会报告了会议的筹备经过,说明了这次代表大会的重要意 

义,并提出这次代表大会应当具体讨论和解决的各种问题,首先是制定党的 

纲领和实际工作计划。马林、尼可尔斯基在会议上热情致词,由李汉俊、刘 

仁静即席翻译。代表们商讨了这次会议的议程和任务。 

     马林在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共产 

国际增添了一个东方支部,苏俄布尔什维克增添了一个东方战友。他希望中 

国同志努力工作,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作出自己 

的贡献。接着,马林分析了国际形势,介绍了共产国际的工作状况,以及他 

在爪哇建党活动的情况和经验。他还提出中国党目前工人成分太少,建议党 

要特别注意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工会组织,把工人中的积极分子吸收到党内 

来。尼可尔斯基在会议上介绍了赤色职工国际和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情况。 

     7月24日各地代表向大会报告工作,由于各地组织成立的时间不长,工 

作只是初步展开,因此,代表们的报告大多比较简短。 

     7月25日26日休会两天,用于起草会议文件。由董必武、李达、张国 

焘等组成起草委员会,起草了党的纲领。 

     7月27、28、29三天,大会举行三次会议,集中讨论了起草小组提出的 

会议文件草案。各地代表在党的性质、纲领和组织原则等主要问题上取得了 

基本一致的意见。但在党员能否当议员或者到现政府中做官等问题上,引起 

了激烈争论。 

     30晚,举行第六次会议。但这次会议刚开始就受到了法租界巡捕的侵 

扰,致使会议未能正常进行。当夜12时左右,多数代表聚会,商定次日大会 

改在浙江嘉兴南湖召开。 

     7月31日上午,会议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开会(陈公博未出席 

这次会议),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 

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李达为宣传主任,张国焘为组织主任。下午六时,中 

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党的一第一个纲领,是一个历史 

性的重要文献,它申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规定了奋斗目标、组织原 


… Page 26…

则以及共产党与其它政党的关系。党纲具体规定:“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 

共产党’。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 

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最终目标是达到消灭阶级差别的共产主义。共产党人 

从开始就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纲规定,凡承认党的纲领和政策,愿 

意忠于党的人,经党员介绍,都可以接收为党员,但是在入党前“必须与那 

些与我们纲领背道而驰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纲领还规定了党的组 

织原则和组织机构以及严格的纪律。党纲中原则规定:“除为现行法律所迫 

或征得党的同意外,任何党员不得担任政府官员或国会议员,但士兵、警察、 

文职雇员不受此限。” 

     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了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 

组织工人阶级,建立工会,开办工人学校,提高工人的觉悟,开展工人运动。 

在对待其它党派的态度上,要求党在政治斗争中,永远站在独立的立场上, 

采取独立的政策以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大会在讨论党的基本任务和原则时,有人主张直接搞社会主义革命,以 

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直接奋斗目标,反对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任何合法 

斗争,党拒绝了这种观点,决定按列宁的建党原则办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它具有伟大的历 

史意义。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的政党。它肩负着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 

命坚决奋斗的责任,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受全民族的信赖,成为领 

导他们进行斗争的核心力量。因此,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 

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领导工人阶级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展开斗争。 

从1922年到1923年,各地工人运动此起彼伏,声势浩大。 

     香港的中国海员首先掀起了大规模的罢工斗争,直接打击了英国殖民主 

义统治。香港自从沦为英国殖民地以后,中国劳动人民和外国统治者就存在 

着深刻的矛盾。同是海员,中国海员待遇低,工资微薄,还不断受到歧视, 

而白人海员却高人一等。中国工人早就对此不满,1922年1月,海员们决定 

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反对资本家的剥削压迫。 

     海员罢工后轮船停运,物资来源中断,粮食没有了,香港英国政府立刻 

慌了手脚。他们派兵强行封闭了海员工会,还打死了六名工人,想逼工人复 

工。 

     这一来,把大陆的海员也激怒了。他们纷纷起来支持香港海员,进一步 

对香港实行封锁,不让一粒米进入这块殖民地。在香港的中国海员也陆续回 

广州,港英当局没了办法,只好接受工会提出的条件,还取消了封闭工会的 

禁令。 

     海员的斗争胜利了。这不但使香港海员兴高采烈,也使全国工人看到了 

自己的力量,受到鼓舞。这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第一次全 

国劳工大会在广州举行,筹划成立全国总工会。从此,工人们为求生存,争 

权益而掀起了斗争的高潮。 

     长辛店铁路工人、粤汉铁路工人、安源路矿工人、山海关铁路工人、开 

滦煤矿工人相继罢工。其中,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领导的安源工人罢 

工,无论在勇气上还是策略上都有很高水平,标志着工人运动进一步成熟。 

     在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中,京汉铁路 (从北京到汉口)工人十分活跃。 


… Page 27…

1923年1月底。全线各站派出代表在郑州开会,准备成立总工会。控制这个 

地区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听说后,立刻下令禁止。 

     2月1日这一天,300多名工人代表,手拿红旗,喜气洋洋地朝郑州市中 

心的普乐戏园走来,总工会成立大会要在这里召开。突然,一阵警笛响起, 

一队持枪军警由市警察局长率领着,包围了戏园,把住了各个路口,不准工 

人代表通过。工人代表不管这一套,冲破警察的封锁,进入了会场。大会照 

常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宣告成立。 

     吴佩孚接到报告,恼羞成怒,立刻派出大批军警冲进戏园,捣毁了会场 

和工会办事处。2月7日这一天,京汉铁路的其他各站:长辛店、郑州、信 

阳、广水、驻马店等地工人都遭到了吴佩孚军阀的血腥镇压。“二七惨案” 

震动了全国和世界。国内各地工人纷纷集会,抗议军阀的暴行;国际工人组 

织也发表声明,支持京汉铁路工人的斗争。工人阶级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 

明他们不愧是最有斗争性的队伍。 

     血的教训也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只靠赤手空拳 

的工人是不能取得革命胜利的。革命者必须和全国人民联合起来,和其他革 

命政党联合起来,结成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