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柄-第5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齐国大军抵达之前,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这个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的千古雄关。它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秦汉时期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不知道有多少英雄名将在此折戟沉沙…

    当历史行进到后三国时期,这里变成了秦齐两国的边境。它像一堵高大坚固地护墙,把东边的齐国与如狼似虎的秦国分割开来…有一种公认的说法是,如果没有虎牢关,齐国根本不会有长达二百余年的国祚,或许早在一百年前,便被盛极一时的大秦国给吞并了!

    鉴于虎牢关的重要地位,齐国人历来不惜血本的经营此地,朝西一侧的城墙均倚山而建,极为险峻,而且城墙下地山岭地势险要,就算没有人在城上拦着,爬上去也不是个容易事儿。

    虽然秦军在八年前短暂占领此处时,曾经大肆破坏西面的城墙,然而八年时间足够齐军将其修缮完善,且使其更加的强大坚固,足可以抵御十倍以上的兵力进攻而岿然不动。

    而且在经过八年前那次里应外合被破关之后…虽然事后被证明是百胜公的计策…但也给齐国人敲响了警钟,赵无咎派了最死忠的上将军陈烈风,率领十万精锐驻守此地,绝不给秦国任何可乘之机的机会!秦雷和他的大秦雄狮,将要攻打的便是这个地方…当大军经过一夜行军,终于抵达虎牢关时,一轮红日从东方缓缓升起,万道金光笼罩下地虎牢关是那样地雄伟壮丽,以至于最开朗的秦军官兵,也无法对前景乐观起来…

    然而经年累月地严酷训练,早已经把他们训练成漠视死亡、惟命是从的钢铁之师。随着激昂的军鼓声敲响,士兵们心头的那丝不自信马上烟消云散,黑压压的列成标准战斗方队,整齐有序的行进队列,雪亮的刀枪,饱满的气势,无不显示着这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雄师!

    然而他们注定不是今天的主角,当十万骑步军按照号令摆好防御阵势,一辆接一辆的九弓床弩车,便被一组组强壮的兵士,从阵后推了出来,密密麻麻的排在第一线,前后拍了三排,每排都有上千具之多。硕大强劲的床弩已经张开它那狰狞的弓弦,粗若儿臂的牛筋弦、闪着寒光的修长弩箭,都让人不寒而栗,不知道它的射程究竟会有多远。

    在床弩就位的同时,一辆辆双驾牛车拖着一句句笨重的巨型投石,缓缓向前,停在稍远些的地方,它们后面还紧跟着无数蒙着巨大帆布的石补给车。

    为了达到最佳攻击效果,弩指挥官们开始命令就位的部队,向虎牢关的城墙上发起攻击…伴着一阵阵令人头皮发麻的器械呻吟声,无数巨石和弩箭夹杂在一起,密集流星雨一般划过天际,一波接一波的向着城墙上飞去,许多齐军士兵便惨叫着从墙楼上坠下,顿时跌成肉泥。

    不屑于为这点战果庆祝,石弩手们根据方才矢石的落点,紧张而纯熟的调试着这些大家伙,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虎牢城楼上,白发苍苍的老将军陈烈风,穿一身威武的盔甲,紧紧握着腰间的宝剑,

    冷冷子着城下密密麻麻的秦**队。

    对他来说,距离上次大战过去了八年,八年时间足以让他变成花甲之间的老将,也足以改变他原本急切躁进的脾气。

    时间的沉淀让老将军分外镇定自若,历经过多次虎牢关的攻防战,他对敌军的这一套并不陌生,但依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先他看到了两面秦国王旗,一面是他这些年的老对头,秦国勇亲王、第四军军长秦雳的。这一面旗帜已经习以为常了,给他的是另一面,那面绣着狰狞黑虎的秦国大元帅王旗!

    那代表着秦雷来了,这个名字所代表了一切,无须再用语言赘述。所以他对漫山遍野的敌军还是有心理准备的。

    但秦军看起来准备了大量先进的攻城器械,各式各样、五花八门,有许多是直接照搬他齐国的,甚至还有属于齐国国内的限量型号…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武器虽然威力巨大,但成本过于昂贵的情况。可以说,只要是限量型号,就必然是齐国的军事绝密,被严格的保护起来,怎么会落入秦国手里,还大规模量产了呢?

    显然这对己方一方是极大的威胁,伤亡数字可能会因此而创出新高。

    “操,还让不让人活了!”这就是陈烈风想对秦雷和秦军说的话。

第六六二章 《劝战书》

    关破之后。齐军却没有像秦国人料想的那样。快速溃逃出虎牢关。而是一部分进入了城内密布的民居中。准备借着错综复杂的地形。与秦军展开巷战;陈烈风则率领着另一部分官兵。扼守住东边城墙。指望着能把对手拖住。直到援军抵达的那一刻。

    但他低估了勇亲王的野蛮。当几度试图通过大街。都遭到齐军的殊死抵抗。派兵围剿又效果了了后。秦雳命人在城内四处纵火。院里的柴火跺子、茅草屋顶见火就着。又引燃了房梁家具。以及一切可燃之物…秦雳又现学现卖。大量使用毒龙弹。将个密不透风的虎牢关城。变成了烟火纵横的人间地狱。

    齐军士兵终于无法忍受煎熬。抱头鼠窜出来。有的想要投降、有的想要拼命。却都被严阵以待的龙骧骑兵杀了个干干净净。又有不知道多少齐军被烧死、熏死在火场之中。连尸首都找不回来…

    熊熊燃烧的大火将夜空映的通明。沈青见东城被照耀的纤毫毕现。便亲帅第一军的一个师。掩护着炮兵部队穿过两侧熊熊大火的干道。抵达了东城下的大片空地上。

    这个时代但凡城池要塞。为防敌人火攻引燃民居。造成全城大火。都会在城墙以内的十几几十丈不等的范围内。设置空白区。不准百姓构筑民居。也不许乱堆乱放。作为齐国第一要塞的虎牢关。更是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在东西两侧城墙。皆设置了将近四十丈的隔离带…只是想不到。此刻竟变成秦军轰击自己的炮兵阵地。

    秦军用投石机、佛郎机。轰击了整整一夜。到天亮时才派出攻城部队。试图彻底占领东城墙。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齐军仿佛从地狱中爬出来一般。竟又一次站满了已成一片瓦砾的城头。望着那些浑身伤痕累累、状若九幽厉鬼的齐**人。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秦军士兵。也不禁感到一阵阵胆寒。

    齐军的抵抗一直持续到中午时分。在付出了近两千人地代价后。负责攻城的神武师。才把最后一群齐军放倒。终于结束了这场历时五天。折损精兵近两万的虎牢关大战。

    此时城中的大火仍未熄灭…

    确认没有一个齐军逃离虎牢关后。秦军官兵开始了兴致勃勃的寻找陈烈风活动。这位老兄可是齐国硕果仅存的两位上将之一。油水可是大极了。

    但只从东城上地瓦砾堆下。找到了一具身着昂贵铠甲、躯体残破不堪的老人尸体。通过对俘虏的拷问。他们确认这就是陈烈风…他在昨夜的炮击中不幸中弹、当场身亡。士兵们将他的遗体安放在城门楼内。却又被大炮将楼轰塌。将其埋在了瓦砾下。

    当沈青将那柄鲨皮包裹、样式高贵的护国上将剑呈给武成王时。秦雷心中征服者的快感已经消退。只剩下满怀的物伤其类。甚至还有一丝丝的羡慕。从本质讲。他们都是同一类人。人生难免一死。比起老死病死。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才是最好的归宿。看着老对手一个个地先他而去。除了羡慕之外。便只剩下一阵阵难言的寂寞…

    秦军闪电攻克虎牢关的消息震惊了天下。秦国方面自然振奋鼓舞。士农工商踊跃捐钱捐物。支持国家作战、报仇雪恨。但对齐国和楚国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一般!

    得到消息地齐国援军只得在官渡一带停下。等待百胜公下一步地指示。

    两国迅速达成无条件同盟。约定共同出兵。从东南两方面全力打击秦国。但两**队的集结速度着实令人失望。即使已经被叩开国门的齐国。直到五月底才凑齐了二十五万军队。而且粮草辎重还无法集齐。根本无力发动反攻。

    其实楚国地水军倒是随时可以动手。只是诸烈还在观望…唯恐秦国得了虎牢关就此打住。全力以赴地对付楚国。

    知道己方军备松弛、粮草匮乏。并不具备会战的条件。又明白楚国不会首先动手后。以融亲王为代表地齐国贵族皆认为。秦国如日中天。强大不可与敌。应适当让步。以求和平…他们的理由很充分。反正这些年从秦国挣了那么多银子。还他们点换个太平。就当破财消灾吧。

    但赵无咎坚决不同意。根据他对秦雷的了解。那家伙狼子野心。贪心不足。除了把整个天下吞下。都无法满足他的**。只有把他打痛了、打伤了。才有和谈的可能。否则只能是割肉饲虎。自取灭亡!

    大名鼎鼎如百胜公。都认为此战最好的结果。就是体面求和。根本不奢望再夺回虎牢关。这不得不说是堂堂大齐国的悲哀啊…

    但此时随着百胜公的年迈与失败。他的威信已经大不如前。若不是军权仍在。怕早就被那帮王公大臣给打倒了。好在他先战后和、强硬以对的观点。得到了丞相大人上官云鹤的支持。为了说服投降派的贵戚们。上官丞相写下了史上有名的《劝我皇全力与秦国一战书》。简称《劝战书》。这篇往往被后世学者引用。作为分析秦国在后期一枝独秀的论据。摘录如下:“秦国踞南北雄关。拥万里沃野。兄弟同心、君臣精进。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武王秦雷。内立法度除徭役、轻赋税、务耕织、通商务。修守战之具、练百万雄兵。广积粮而缓成膜称霸!于是历时数载。变法成功。海晏河清、国力鼎盛。上下一心。其力莫敌!”

    “我齐国与南楚亦有变法。然较之强秦可谓判若云泥、差之千里!其成败关键在于。秦有天佑帝之开明。武成王之强权。齐楚则无此明君强臣。敢于撼动头顶泰山!泰山者何?王公贵戚。世家豪门者也!”

    “我大齐之祸在于豪门。豪门之祸在于贪婪无度、不思进取!王公子弟官运亨通。满朝文武皆出其门!权柄在手却不知节制。大肆攫取田产庄园~仆婢女。以至寥寥百十家。占尽天下九成田产资财!却无一丝反哺大齐!”

    “其子弟生而富贵、钟鸣鼎食。遂不思进取。纵情声色。穷奢极欲。乃至熏衣剃面、傅粉施朱。起居行止无异于女子。此等弱柳扶风之辈。焉能抵御强秦。中兴大齐焉!”

    “然吾大齐变法亦有十数载。新法之初。主公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以至于变法朝令夕改、阳奉阴违。早已沦为权贵之工具。供其吸吮民之膏血。对我百姓有益无害。苦其害久矣!”

    “此等野蛮盘剥不改。纵使我大齐人口再多。地域再大。兵马再精。钱粮再多。一到战争。仍然是国无可用之兵。兵无死战之心!一遇强秦。便如滚烫泼雪。原形毕露!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虎牢…”

    “现秦王雨田。欲借力克虎牢之余威。振长策而御宇内。吞齐楚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若我大齐再不振作。必将就此一蹶不振。万世基业休矣!此乃朝野诸公之共识!”

    “然或曰。酬秦以财帛田地。换一时之喘息。亦可借机振作。发奋图强。此言乍听有理。实乃亡国之音。若我齐楚争相割地赔款以贿秦。而秦国却不断出兵。以战养战。分裂河山。宰割天下。必然会使天下人丁财富纷纷流入秦国。那时必然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天下之大将无陛下立锥之地!”

    “现今唯有穷全国之力。与暴秦一战!兵法云哀兵必胜、骄兵必败。现举国上下皆知我大齐危在旦夕。已成哀兵之势。必然全力以赴。复我河山。血不流干。绝不休战!而暴秦夺我虎牢雄关。定然沾沾自喜、以为胜券在握。必成骄兵之势。以必胜之哀兵对必败之骄兵。如此大齐焉有不胜之理?何况齐秦一旦开战。南楚必然插手。到时腹背受敌。秦国焉有不败之理?”

    “齐胜秦败则至少可得十年之和平。到时陛下振作精神。大权独揽。内修政治。外联友邦。上治公卿。下抚百姓。如此军民同德、积蓄国力。十年生聚‘年教训。二十年之外。秦其为沼乎?如此必然万世称颂陛下之圣明!呜呼。倘若此。臣肝脑涂地。随死而无憾矣!”

第六五八章 战争之王

    其实这也是秦雷想对陈烈风说的话,面对着万夫莫开的虎牢关,他不得不把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

    只见火红的令旗猎猎舞动,一声号炮砰然响起。

    一闻听炮响,已经调试好射程的秦军炮手,整齐的砍断了牵连绞索与基的粗绳,巨型的筋腱绞索发出呼呼的强烈破风声,炮梢猛地翻转过去,皮窝中的炮弹砰然弹出,飞行轨迹竟然比八年前高远了一倍不止。

    炮弹划过天际,接连砸在虎牢关城上,一落下便爆起一声声巨响,随后一道道火光腾空而起,无数尖锐的铁钉’子漫天飞散,顿时暴雨梨花般的笼罩了城头,中者无不惨叫着倒地。

    城墙上马上乱成一团,受伤的在惨叫呻吟,其余的如无头苍蝇般抱头乱窜,旋即便被越来越猛烈的弹雨击倒。即使跑下城头躲避的官兵也无法幸免于难,因为同样猛烈的弹雨,完全覆盖了城墙以东几丈的范围。

    城下的高射床弩也开始发言,射手们将一簇簇锋利的箭矢,不要钱的洒向城头。还发射数以千计的火油箭和火油弹,把城头变成了一片火海。

    齐军士兵惊叫着、奔逃着、四处散开,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但城门楼上的陈烈风,虽然眉头拧成了疙瘩,却只是在心疼部队的伤亡太大,至于虎牢关的城防,他一点也不担心。

    因为城墙上每隔几丈便会耸立一个砖石砌成的高大箭塔,箭塔下是中空的藏兵洞,洞里隐藏着精锐的射手。只要一声令下,他们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回到战斗岗位,用最强大的箭雨,居高临下的攻击敌军。

    陈烈风正在得意间,突然听到一声闷响从远处传来,紧接着脚下便响起巨大的炸裂声。整个城门楼都跟着摇晃起来。墙上地灰土也扑扑簌簌的落下,震得他险些一屁股坐在地上。

    “怎么了?”他大声吼叫着问道。

    边上人也是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直到一声声巨响接连响起。才有人骇然指着左手边道:“军门快看!”

    陈烈风闻言望去。※※只见左边一座箭楼上。被开了个面盆似地大洞。洞中还往外呼呼冒着乌黑地浓烟。紧接着从未听过地爆炸声响起。一团团橘色地火团在四面八方炸起。每一下爆炸都会激起无数碎石。等风把烟尘吹散。坚实地墙面上。便露出一个足有西瓜般大小地黑乎乎地大坑。

    “这是什么鬼东西?”惊人地威力超过了陈烈风地认知。他不禁骇然道:“怎么连城砖都能打碎?”几十年地戎马经验告诉他。这世上还没有远程武器可以破坏地了城墙。

    但现在秦军武器地威力。显然已经超出了他地认知。

    当七年前靠偷袭拿下函谷关之后。秦雷便无时无刻不在打虎牢关地主意。但他也知道赵无咎一定会长急性地。不可能在给自己可乘之机了。除了硬攻。没有别地法子。他早就有这个觉悟了。

    因此这几年来,他每年有抽出几个月的时间,进驻藏在荒漠深处的第二荣军农场,其实就是他的绝密兵工厂。在那里汇聚着大秦最高超的工匠,铁匠、火葯匠、军械匠。甚至还有炼丹师…秦雷为这些人打开了一扇门,就是如何利用将制造爆竹的火葯,变成威力巨大地杀人武器。

    当然秦雷并不奢望,能制造出来复枪,后膛炮之类的杀器。虽然只要给他一具车床,他就能造出好几种长枪短炮,但这年代终究是没有车床的。何止是缺少车床?他缺少的是整整一条近代工业产业链,根本没法去把那些威力巨大的武器搬上历史舞台。

    而那些威力稍逊的中古火器,比如火铳、鸟铳、土炮、抬炮之类的。准星差、威力小、速度慢、易爆膛,根本不是精锐骑兵的对手,所以他之前一直没有想过要研制那些玩意。

    然而事易时移,当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攻坚上时,制造威力巨大的火器,便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

    总体来说,古代火器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用手持点放地火铳和鸟铳,其形体和口径都较小,一般筒内装填铅弹和铁弹等物,其射程仅数十步至二百步。◆◆方才说的那四个毛病它们是一样也不缺。秦雷约摸着要将其一一克服。发展出燧发枪或者后装枪,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毕竟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是缓慢的。

    所以秦雷放弃了这一类。集中资源研究第二类…那就是安装在架座上发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