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djd005-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为11座大小铁路桥梁进行防洪加固。

  根据这些初步意见,中国人民解放军会同铁道部先行派团组入越勘察,同年7月和1972年7月,又两次派出铁路专家组到越南协助组织铁路保障工作。

  也是在4月间,应胡志明邀请,以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为首的另一支中国访越代表团也乘飞机到达了河内。代表团成员有:中南局书记处书记、广东省长陈郁(陶铸和他代表中南局),西南局书记处书记、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代表西南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韦国清,广东省委第一书记赵紫阳,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省长周兴。这是一次名义上应邀去休假的内部访问,对外未作报道。

  代表团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战争形势及其发展,听取越共中央的看法和意见,如果他们决心抗战到底,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援越抗美。准备敌人打进来,占领我们几个省也在所不惜。代表团在南宁集中后,主要负责同志去武汉向毛泽东和周恩来汇报,听取了中央的指示。

  在河内期间,由胡志明主持,代表团和越南领导人举行了正式会谈。双方畅谈了两党和两国人民长期以来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的历史,同生死、共患难凝结成“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谊,共同分析了战场形势及其可能的发展。越方申述了自己的决策和战略部署,中方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陶铸首先转达了我党中央援越抗美的决心和方针,他对胡志明说:“你看,我把广西、广东、湖南三省的第一书记也请来了。你们是对敌斗争的前沿,我们就是你们的后方。过去,他们是打仗的干将,也是支前的能手。你们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只要提出来,我们自己不吃不用,也要先支援你们。既然是一家人,共同对敌,没有什么客气好讲。”阎红彦拉着胡志明的手说:“就地势看,云南比较隐蔽,纵深广,回旋余地大,可以成为你们很好的后方,有几个机场可以使用,医院、老弱儿童也可以放到我们那里。”中越双方越谈越融洽、越兴奋、越坚定,也越明快、越具体。

  最后双方确定:在保证“中越”、“滇越”两条铁路畅通的前提下,首先由中方帮助修建四条公路干线,各自完善沿边内部公路交通网络,把中、越、老(挝)三国连接贯通,形成广阔有力的战略后方。由中方四省区分别对口支援越方六个省区,其中云南负责支援对面的老街、河江、莱州三个省区,其他三个省区各支援一个省,帮助发展生产建设,全力支援前线。同时商定了当时支援一批急需物资。

  4月底,结束访问。不久,中央正式批准了代表团的工作报告,明确了中央和各有关省区的任务,并作了许多具体指示。

  云南省随即成立了援越办公室,由省委书记处书记郭超负责,省委书记处各位书记都从各自分管的方面积极负责组织落实各项任务。当时,连市里出售昆明生产的搪瓷脸盆上都印有“援越抗美”、“越南必胜”等口号,可见动员面之广泛。现在昆明市的“延安医院”,就是当年上海配备全套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准备支援越南的。

  为了修建拟定的四条公路,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副司令员陈康、鲁瑞林等先后亲自到越南观察地形,踏勘线路,拟定计划,组织实施。

  5月25日上午,当周恩来总理接到关于毛泽东主席与胡志明会谈的电话通报后,立即召集总参谋部和交通部、外交部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开会讨论落实问题。

  周恩来首先分析了国际形势,继而转向交代实质性的问题:“关于交通问题,越方曾经向我们介绍说,由于美帝的封锁轰炸破坏,现在支援南方的海运减少,公路运输也减少。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继续组织海运,同时必须扩大下寮走廊,扩修支援南方的公路。他们的部队要南下修路,所以要求中国帮助修北方的路。这次胡志明主席带来了一个示意图,要我们帮他修12条公路。”

  周恩来一面说着一面从文件包里拿出一份公路示意图,铺在桌上。他稍微停顿了片刻,若有所思地说:“这些公路,工程很大,肯定不能同时并举,要分清轻重缓急。应该按照经济建设和作战需要综合考虑,但应以作战需要为主,这是轻重的问题;还有因地形地质不同,好修和不好修的这个难易问题。为了应急,有的道路可以先修简易公路,粗通即可,但又不能太简易,一下雨就冲毁了。总之,要按轻重、难易、快慢、粗固八字方针来考虑安排计划。”

  认真、细致,一抓到底,这是周恩来一贯的工作作风。为了把计划落到实处,他说:“修路的施工力量,以抽工兵部队为主。筑路部队要随时考虑到敌人的轰炸破坏,要做到随炸随修。关于对付美机的轰炸,我们的交通部、铁道部要把我们抗美援朝的经验介绍给他们。不过,要根据越南战场的新情况,不断总结新的经验。还要派一些公路和桥梁专家去,帮助越南研究抢修技术。同志们,这是个艰巨的任务,又是一个光荣的国际主义任务。我们一定要把这一工作做好,一定要做出一个样子来。为了加强这一工作的领导,我看就由罗瑞卿总长挂帅,杨成武、李天佑副总长主持具体工作,计委、经委等有关部门要听候调遣。”

  讲到这里,周恩来呷了一口茶,随后以炯炯有神的目光看了看大家,接着说:“同志们,我们是一个大国,我们又比人家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所以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帮助目前正在战斗的越南人民。过去我们常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现在援越抗美也是保家卫国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帮助越南就是加固我们的南大门啊!”

  “同志们,我们帮人就帮到底。”周恩来说,“我们帮助越南修公路、铁路,还要帮助开拓水路。对越方的要求,要予以满足。目前越南斗争非常艰苦,敌人轰炸得很厉害。不管陆路、水路,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把东西送过去。我们各个单位要以支前的精神,以战斗的作风来执行这个任务。我们要以勇敢加智慧反对敌人的轰炸,战胜敌人的轰炸。”

  坐在周恩来旁边的杨成武摊开越南北部抢修抢建公路的示意图,提出两种兵力部署方案:现场勘察还没做,但目前分析,一种方案是12条路展开作业,派兵10万;另一种是先抢修抢建主要的5到7条公路,派兵8万,视以后进展情况再酌定增减兵力。

  随后,周恩来、罗瑞卿与杨成武等围在地图上研究起来。大家倾向于后一方案,不过需要与越南代表团会谈后再定。

  杨成武向周恩来提议能否由中央、国务院出面成立支援越南的一个小组或什么机构,便于统一组织行动,因为杨成武、罗瑞卿等人感到由总参抓总压力很大,许多事情并非一家决定就能拍板定案,涉及面广、联系的头绪多,非有个组织来统一协调管理不可。

  “怎么样?”周恩来环视在座的几位国务院各部委的领导们,也好似在问自己。“我看可以嘛!”

  经过讨论,当场议定:为了统一组织支援越南和统一处理有关援越的涉外事宜,即由外交部、铁道部、交通部、总政、总后、海军、空军、铁道兵、工程兵、总参作战部各部门21个单位有关负责同志组成协调小组,由杨成武、李天佑任正副组长,另由李先念、薄一波、罗瑞卿、刘晓、杨成武、李强、李天佑等7人组成领导小组,对中央负责,掌握援越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支援任务决定和新增项目的审批事宜。

  这一工作落实后,胡志明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劝说下,由董必武副主席陪同,于5月21日上黄山作短期休息疗养,下榻在环境清幽的观瀑楼。

  黄山风景虽美,但胡志明无心再呆下去,他需要回国,回到抗美斗争的前线。

  胡志明在黄山停留期间,应邀援越的中国部队一、二、三支队,两个高炮师和一个高炮加强团,正向中越边境集结,中共中央军委又做出决定:组建下属四、五、六支队的援越抗美修筑公路指挥部,先遣勘察设计代表团于6月入越。

  就这样,胡志明从口袋里摸出的一张示意图,调动了中国从上至下的方方面面,调动了中国的8万大军。

  在黄山的18天中,胡志明没心思打太极拳。

  就在中国援越先头部队浩浩荡荡师出友谊关的这一天——1965年6月9日,胡志明的太极拳又行云流水般挥舞起来了。

  1965年6月23日,从中国主要铁路建设工地上紧急抽调下来的战斗力极强的铁道兵部队迅速组建而成的中国援越部队一支队,下辖6个团,32万人开始出关,兵分两路,东路从友谊关,西路从河口进入越境,在河内以北的各铁路干线、渡口、桥梁上集结,抢修被美国飞机炸坏的铁路、桥梁和渡口,尽快恢复铁路运输,让援越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向北方支援南方。

  同日,中国援越部队二支队指挥部从南宁苏圩地区出发,深夜11点赶到友谊关宿营,24日晚出关。

  中国大军源源不断开进越南北方的同时,正在湖南韶山老家休养的毛泽东收到了一份电报。他略略扫了一遍。

  电报报告了几万援越先头部队出关的情况。

  毛泽东走出房门,他想起胡志明。前段时间胡志明来搬救兵,毛泽东曾对他说:“我没想通,美国为什么那样笨,要送到这里来?”

  他边走边念叨:“好,让它来吧!”

  1965年8月,高炮63支队奉命入越,配属63支队的空军高炮23团也同时出境作战,担负克夫至友谊关铁路线的防空作战任务。

  高炮61支队,1965年7月20日接到援越作战命令,8月1日至8日全部到老街、安沛地区,担任老街至仙建的铁路线防空作战任务。

  63支队出国后,8月23日,所属628团在克夫首遇美国飞机轰炸。支队分析轰炸可能升级,可能要步步向中国边境靠近。当即命令609团二营向河友线宋化桥开进。部队当晚从谅山出发,一夜没合眼,赶到宋化附近构筑阵地。

  8月3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指示,要求“高炮部队坚决做到不打则已,一打就力争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一定要以胜利的战斗,表达中国人民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英雄气概,体现毛主席亲手缔造的人民军队的战斗威力。”

  10月5日,美机又一次袭击宋化桥。第一批F…4飞机从西南方向低空临近,我及时抓住时机全营集火射击,将它们击落。这时,美机F…105四架又狡猾地从东北方向转入攻击。我迅速转移火力,集中打第一架,第三架,又击落一架。

  整个战斗集火射击8次,6次取得战果,击落美机5架,击伤1架,活捉一名美军飞行员,宋化铁路桥安然无恙。

  战后,支队召开作战会议,推广了他们集火射击的经验。

  609团受命在谅山至北宁沿线机动作战,数月内先后转移13次,行程31,000多公里,作战9次,取得了击落美机17架、击伤4架、俘一美飞行员的辉煌战果。团长程玉山却在10月7日宋化战斗中不幸献出了生命。

  在半年的对空作战中,63支队共击落敌机54架,击伤22架(包括空军高炮23团击落23架、击伤8架)。61支队半年中先后对77批222架次美机作战49次,击落击伤美机各30架。628团6连在1965年12月1日的温江战斗中,全连沉着操作,一直压缩到2200米才对敌开火,一个点射,28发炮弹,就击落美机一架。

  1966年2月18日,中国援越高炮部队67支队接替了61支队,担负起安沛—老街的防空作战、掩护交通的任务。所属625团部署在寨湖—铺合地区,626团于保河—老街地区,607团、619团部署在安沛地区。

  安沛是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西北重镇,省政府所在地,是滇越铁路一个重要的物资转运站。

  1965年1月,越南政府要求中国在安沛援建一个空军机场。5月,承建这机场的中国援越部队三支队先遣人员抵达安沛,主力部队由中国空军组成,随后进入越南,11月22日开始大规模的作业施工。

  新建机场位于安沛市西北4公里处,濒临红河,群山环抱,场地原有50多条山沟,地势起伏坎坷。三支队到达时,安沛这座省城已被美机炸得到处瓦砾,弹坑遍地。他们面临的定是一场浴血奋战。支队领导提出“血染红河畔,铺出通天道”的战斗口号,激励部队一边修建机场,一边与美机作战,在敌机的扰乱下抢时间、争速度。

  推土机、卷扬机、装载机、平路机,一排排、一列列地隆隆作业,机场工地一派繁忙紧张的施工景象。在短短几个月内,他们顶着连绵阴雨,冒着烈日酷暑,很快削平了59座山包,一片开阔的机场雏形展现在群山脚下,红河之滨。

  在安沛建设空军机场,对美国侵略者是个巨大的威胁。美军在轰炸安沛市的同时,对机场工地也进行了不停的扫射和轰炸。

  67支队将安沛的619团部署在市区以北至鹅冠桥的地段上。607团和625团一营共同担负掩护安沛车站和机场工地的防空作战任务。

  据越南报刊公布,自美国扩大侵越战争以来,对安沛多次进行轰炸。从1964年8月5日至1966年4月30日,在安沛上空已击落美机34架。

  5月6日,美国空军又出动各类飞机11批50架,对安沛进行了空前的袭击。67支队驻安沛高炮部队当即迎头痛击,击落3架,击伤1架,活捉美国空军联队参谋长罗伯逊·诺曼尔中校。

  5月6日后,侵越美军常有侦察机飞临安沛外围进行电子侦察,或突然进入防区低空侦察。5月30日,连续数天阴雨刚放晴,保河、寨湖就遭美机攻击。与此同时,美机对安沛防区进行最后一次侦察。

  5月31日,白云停在半空,喷火的太阳悬在头顶,烤得大地到处蒸腾、烫人。坚守在阵地上的高炮部队指战员像置身于偌大的蒸笼中,吸进鼻孔的空气都是火辣辣的。

  下午3时13分,侦察分队报告安沛西南方向110公里处,发现一批6架美机向安沛一侧飞来。

  5分钟内,各团和支队直属分队全部进入一等战备状态。

  就在部队紧急行动之时,前方观察哨报告,“RB…66、F…4C六架,向安沛临近!”

  我高炮部队指战员严阵以待,瞄准敌第一架飞机,准备乘俯冲之机,集火射击。

  不到两分钟,敌机临近了高炮阵地,一阵猛烈的炮击,头一架敌机就翻滚着一头栽在阵地前的山脚下,轰隆一声爆炸了。后继几批敌机疯狂地向我阵地扑过来,数不清的炸弹在阵地上爆炸,顿时,安沛弥漫在一片火海之中。

  我高炮部队以钢铁般的意志顽强抗击,奋勇作战,至下午4时7分,已经击退敌机9批22架的轮番进攻。

  4时32分,美机还在疯狂攻击。许多连队阵地上弹药紧张,炮管、枪管超过发射极限。40度的烈日高温下连续作战,许多人中暑倒下,伤亡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各营、连炊事班、司机班全都跑步奔向阵地,擦拭、搬运炮弹,有的冲上炮位,顶替伤亡的战士操炮射击。

  附近的越南人民也纷纷前来搬运炮弹。

  枪管打红了!

  炮管打红了!

  619团二营高机连连续更换了49支枪管,607团五连几门高炮更换了2次炮管。红亮的炮管烫得人们手掌咝咝的冒青烟,“换!”硬是一根根卸下来。他们顾不上喘口气,扛起新炮管又刷刷地装上去。

  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胜利!

  弹药越来越紧张。619团在击溃敌人第15批的轰击后不得不规定:每炮一次只准打三发!打到第18批敌机时,又提出:一发炮弹击落一架敌机!

  战斗越来越激烈,中国炮兵越战越勇,美机损失越来越大。

  4时47分后,狡猾的美机又利用阳光、云块连续三批猛烈地偷袭我阵地,妄图攻我措手不及,它万万没有想到,中国高炮部队早已料到这一手,部队又是连续地回击。虽然回击的炮弹不像对付前十几批那样猛烈稠密,然而命中率却很高,一架架美机栽在阵地前。

  英勇的中国高炮部队以自己的生命保卫了安沛,保卫了越南神圣的国土。战后,高炮67支队受到中共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安沛人民对中国军队无不敬佩,每当遇到中国军人,总要热情地伸出大拇指,无比激动地说:“感恩懂基中国(感谢中国同志)!”“感恩懂基中国!”

  美机对我修路部队的轰炸逐步升级。

  1965年底前,美机重点袭击连接我国的两条铁路和公路的桥梁。修路部队开进后,敌机重点袭击永绥渡口、桥梁和郎馆桥,企图切断江河至宣光的交通要道,阻止我大部队开进和大量援越物资的运达。

  1966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