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语讹为波棱耳。
时珍曰∶按∶《唐会要》云∶太宗时尼波罗国献波棱菜,类红蓝,实如蒺藜,火熟之能
益食味。即此也。方士隐名为波斯草云。
【集解】时珍曰∶波棱,八月、九月种者,可备冬食;正月、二月种者,可备春蔬。其
茎柔脆中空。其叶绿腻柔浓,直出一尖,旁出两尖,似鼓子花叶之状而长大。其根长数寸,
大如桔梗而色赤,味更甘美。四月起苔尺许。有雄雌。就茎开碎红花,丛簇不显。雌者结实,
有刺,状如蒺藜子。种时须砑开,易浸胀。必过月朔乃生,亦一异也。
x菜及根x
【气味】甘,冷,滑,无毒。
士良曰∶微毒。多食令人脚弱,发腰痛,动冷气。先患腹冷者,必破腹。不与鳝鱼同食,
发霍乱。取汁炼霜,制砒、汞,伏雌黄、硫黄。
【主治】利五脏,通肠胃热,解酒毒。服丹石人食之佳(孟诜)。
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根尤良(时珍)。
【发明】
诜曰∶北人食肉、面,食之即平;南人食鱼、鳖、水米,食之即冷。故多食冷
大小肠也。
时珍曰∶按∶张从正《儒门事亲》云∶凡人久病,大便涩滞不通,及痔漏之人,宜常食
菠、葵菜之类,滑以养窍,自然通利。
【附方】新一。
消渴引饮,日至一石者∶菠 根、鸡内金等分,为末。米饮服一钱,日三。(《经验方》)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蕹菜
内容:(蕹,去声。宋《嘉 》)
【释名】时珍曰∶蕹与壅同。此菜惟以壅成,故谓之壅。
【集解】藏器曰∶蕹菜岭南种之。蔓生,开白花,堪茹。
时珍曰∶蕹菜,今金陵及江夏人多莳之。性宜湿地,畏霜雪。九月藏入土窖中,三、四
月取出,壅以粪土,即节节生芽,一本可成一畦也。干柔如蔓而中空,叶似菠 及錾头形。
味短,须同猪肉煮,令肉色紫乃佳。段公路《北户录》言其叶如柳者,误矣。按∶嵇含《草
木状》云∶蕹菜叶如落葵而小。南人编苇为筏,作小孔,浮水上。种子于水中,则如萍根浮
水面。及长成茎叶,皆出于苇筏孔中,随水上下,南方之奇蔬也。则此菜,水、陆皆可生之
也。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解胡蔓草毒(即野葛毒),煮食之。亦生捣服(藏器)。
捣汁和酒服,治产难(时珍。出唐瑶方)。
【发明】藏器曰∶南人先食蕹菜,后食野葛,二物相伏,自然无苦。
取汁滴野葛苗,当时萎死,相杀如此。张华《博物志》云∶魏武帝啖野葛至一尺。应是
先食此菜也。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菜
内容:( ,音甜。《别录》中品)
【校正】并入《嘉 》 菜。
【释名】 菜。
时珍曰∶ 菜,即 也。 与甜通,因其味也。 之义未详。
【集解】弘景曰∶ 菜,即今以作 蒸者。
恭曰∶ 菜叶似升麻苗,南人蒸炮食之,大香美。
保升曰∶苗高三、四尺,茎若蒴 ,有细棱,夏盛冬枯。其茎烧灰淋汁洗衣,白如玉色。
士良曰∶叶似紫菊而大,花白。
时珍曰∶ 菜正二月下种,宿根亦自生。其叶青白色,似白菘菜叶而短,茎亦相类,但
差小耳。生、熟皆可食,微作土气。四月开细白花。结实状如茱萸 而轻虚,土黄色,内有
细子。根白色。
【气味】甘、苦,大寒,滑,无毒。
禹锡曰∶平,微毒。冷气人不可多食,动气。先患腹冷人食之,必破腹。
【主治】时行壮热,解风热毒,捣汁饮之便瘥(《别录》)。
夏月以菜作粥食,解热,止热毒痢。捣烂,敷灸疮,止痛易瘥(苏恭)。
捣汁服,主冷热痢。又止血生肌,及诸禽兽伤,敷之立愈(藏器)。煎汤饮,开胃,通心
膈,宜妇人(大明)。补中下气,理脾气,去头风,利五脏(《嘉 》)。
x根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通经脉,下气,开胸膈(《正要》)。
x子x
【主治】煮半生,捣汁服,治小儿热(孟诜)。醋浸揩面,去粉滓,润泽有光(藏器)。
【附方】新一。
痔 下血∶ 子、芸苔子、荆芥子、芫荽子、莴苣子、蔓荆子、萝卜子、葱子等分,
以大鲫鱼一个去鳞、肠,装药在内,缝合,入银、石器内,上下用火炼熟,放冷为末。每服
二钱,米饮下,日二服。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东风菜
内容:(宋《开宝》)
【释名】冬风。
志曰∶此菜先春而生,故有东风之号。一作冬风,言得冬气也。
【集解】志曰∶东风菜生岭南平泽。茎高二、三尺,叶似杏叶而长,极浓软,上有细毛,
煮食甚美。
时珍曰∶按∶裴渊《广州记》云∶东风菜,花、叶似落妊娠,茎紫。宜肥肉作羹食,香
气似马兰,味如酪。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风毒壅热,头痛目眩,肝热眼赤,堪入羹 食(《开宝》)。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荠
内容:(《别录》上品)
【释名】护生草。
时珍曰∶荠生济泽,故谓之荠。释家取其茎作挑灯杖,可辟蚁、蛾,谓之护生草,云能
护众生也。
【集解】
普曰∶荠生野中。
弘景曰∶荠类甚多,此是今人所食者。叶作菹、羹亦佳。《诗》云∶谁谓荼苦,其甘如
荠,是也。
时珍曰∶荠有大、小数种。小荠叶花茎扁,味美。其最细小者,名沙荠也。大荠科、叶
皆大,而味不及。其茎硬有毛者,名菥 ,味不甚佳。并以冬至后生苗,二、三月起茎五、
六寸。开细白花,整整如一。结荚如小萍,而有三角。荚内细子,如葶苈子。其子名 (音
嵯),四月收之。师旷云∶岁欲甘,甘草先生,荠是也。菥 、葶苈皆是荠类。葶苈见草部
隰草类。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利肝和中(《别录》)。利五脏。根∶治目痛(大明)。明目益胃(时珍)。根、
叶∶烧灰,治赤白痢极效(甄权)。
【附方】旧一,新二。
暴赤眼,痛胀碜涩∶荠菜根杵汁滴之。(《圣惠》)。
眼生翳膜∶荠菜和根、茎、叶洗净,焙干为细末。每夜卧时先洗眼,挑末米许,安两大
头。涩痛忍之,久久膜自落也。(《圣济总录》)。
肿满腹大,四肢枯瘦,尿涩∶用甜葶苈(炒)、荠菜根等分,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
服一丸,陈皮汤下。只二、三丸,小便清;十余丸,腹如故。(《三因》)
实 普曰∶五月五日采,阴干。
士良曰∶亦名菥 子。四月八日收之,良。
周王曰∶饥岁采子,水调成块,煮粥、作饼甚粘滑。
【气味】甘,平,无毒。
权曰∶患气人食之,动冷疾。
诜曰∶不与面同食,令人背闷。服丹石人不可食。
【主治】∶明目,目痛(《别录》)。
青盲不见物,补五脏不足(甄权)。治腹胀(吴普)。去风毒邪气,治壅去翳,解热毒。
久服,视物鲜明(士良)。
x花x
【主治】布席下,辟虫。又辟蚊、蛾(士良)。
阴干研末,枣汤日服二钱,治久痢(大明)。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菥
内容:(音锡觅。《本经》上品)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大荠(《别录》)、大蕺
(《本经》)、马辛。
时珍曰∶诸名不可解。《吴普本草》又云∶一名析目,一名荣目,一名马驹。
【集解】《别录》曰∶菥 生咸阳川泽及道旁。四月、五月采,曝干。
弘景曰∶今处处有之。是大荠子也。方用甚希少。
保升曰∶似荠叶而细,俗呼为老荠。
恭曰∶《尔雅》云∶菥 ,大荠也。注云∶似荠,俗呼为老荠。然其味甘而不辛也。
藏器曰∶《本经》菥 一名大荠。苏氏引《尔雅》为注。案∶大荠即葶苈,非菥 也。
菥 大而扁,葶苈细而圆,二物殊别也。
颂曰∶《尔雅》∶葶苈谓之 (音典),子、叶皆似芥,一名狗荠。菥 ,即大荠。大抵
二物皆荠类,故人多不能细分,乃尔致疑也。古今眼目方多用之。
时珍曰∶荠与菥 一物也,但分大、小二种耳。小者为荠,大者为菥 ,菥 有毛。故
其子功用相同,而陈士良之本草,亦谓荠实
一名菥 也。葶苈与菥 同类,但菥 味甘花白,葶苈味苦花黄为异耳。或言菥 即甜
葶苈,亦通。
x苗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和中益气,利肝明目(时珍)。
x菥 子x
【气味】辛,微温,无毒。
恭曰∶甘而不辛。
普曰∶神农、雷公∶辛;李当之∶小温。
之才曰∶得蔓荆实、细辛良。恶干姜、苦参。一云∶苦参为之使。
【主治】明目目痛泪出,除痹,补五脏,益精光。久服轻身不老(《本经》)。疗心腹腰
痛(《别录》)。治肝家积聚,眼目赤肿(甄权)。
【附方】旧一,新一。
眼目热痛,泪出不止∶菥 子,捣筛为末。卧时铜簪点少许入目,当有热泪及恶物出,
甚佳。
眼中 肉∶方同上,夜夜点之。(崔元亮《海上方》)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繁缕
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 缕(《尔雅》)、 (音敖)、 缕(郭璞)、滋草(《千金》)、鹅肠菜。
时珍曰∶此草茎蔓甚繁,中有一缕,故名。俗呼鹅儿肠菜,象形也。易于滋长,故曰滋
草。《古乐府》云∶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滋。滋乃草名,即此也。
【集解】《别录》曰∶繁缕,五月五日日中采,干用。
恭曰∶此即是鸡肠也。多生湿地坑渠之侧。流俗通谓鸡肠,雅士总名繁缕。
诜曰∶繁缕即藤也。又恐白软草是。
保升曰∶叶青花白,采苗入药。
颂曰∶即鸡肠也。南中多有之,生于田野间。近汴下湿地亦或有之。叶似荇菜而小。夏
秋间生小白黄花。其茎梗作蔓,断之有丝缕。又细而中空,似鸡肠,因得此名。《本草》繁
缕、鸡肠作两条,苏恭以为一物。谨按∶郭璞注《尔雅》云∶ 缕一名鸡肠草,实一物也
。今南北所生,或肥瘠不同,故人疑为二物。而葛洪《肘后方》治卒淋云∶用鸡肠及繁缕。
如此又似是二物。其用大概主血,故人宜食之。
时珍曰∶繁缕即鹅肠,非鸡肠也。下湿地极多。正月生苗,叶大如指头。细茎引蔓,断
之中空,有一缕如丝。作蔬甘脆。三月以后渐老。开细瓣白花。结小实大如稗粒,中有细子
如葶苈子。吴瑞《本草》谓黄花者为繁缕,白花者为鸡肠,亦不然。二物盖相似。但鹅肠味
甘,茎空有缕,花白色;鸡肠味微苦,咀之涎滑,茎中无缕,色微紫,花亦紫色,以此为别。
【气味】酸,平,无毒。权曰∶苦。时珍曰∶甘,微咸。诜曰∶温。思邈曰∶黄帝云∶
合鳝 食,发消渴,令人多忘。
【主治】积年恶疮、痔不愈(《别录》)。破血,下乳汁,产妇宜食之。产后腹有块痛,
以酒炒绞汁温服。又曝干为末,醋糊和丸,空腹服五十丸,取下恶血(藏器)。
【发明】弘景曰∶此菜五月五日采,曝干,烧作屑,疗杂疮有效。亦杂百草服之,不止
此一种也。
诜曰∶治恶疮有神效之功,捣汁涂之。作菜食,益人。须五月五日者乃验。
又曰∶能去恶血。不可久食,恐血尽。
【附方】旧二,新二。
食治乌髭∶繁缕为齑,久久食之,能乌髭发。(《圣惠方》)。
小便卒淋∶繁缕草满两手,水煮,常常饮之。(《范汪东阳方》)。
产妇有块作痛∶繁缕方见上。
丈夫阴疮,茎及头溃烂,痛不可忍,久不瘥者。以五月五日繁缕烧焦五分,入新出蚯蚓
屎二分,入少水,和研作饼,贴之。干即易。禁酒、面、五辛及热食等物。
甚效。(《扁鹊方》)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鸡肠草
内容:(《别录》下品)
【校正】原在草部,《唐本》移入此。
【集解】弘景曰∶人家园庭亦有此草。小儿取, 汁以捋蜘蛛网,至粘,可掇蝉。
恭曰∶此即繁缕也,剩出此条。
时珍曰∶鸡肠生下湿地。二月生苗,叶似鹅肠而色微深。茎带紫,中不空,无缕。四月
有小茎开五出小紫花。结小实,中有细子。其苗作蔬,不如鹅肠。故《别录》列繁缕于菜部,
而列此于草部,以此故也。苏恭不识,疑为一物,误矣。生嚼涎滑,故可掇蝉。鹅肠生嚼无
涎,亦自可辨。郑樵《通志》谓鸡肠似蓼而小,其味小辛,非繁缕者,得之。又石胡荽亦名
鸡肠草,与此不同。
【气味】微辛、苦,平,无毒。权曰∶苦。之才曰∶微寒。
【主治】毒肿,止小便利(《别录》)。疗蠼 溺疮(弘景)。主遗溺,洗手足伤水烂(甄
权)。五月五日作灰和盐,疗一切疮及风丹遍身痒痛;亦可捣封,日五六易之。作菜食,益
人,去脂膏毒瓦斯。又烧敷疳 。取汁和蜜服,疗小儿赤白痢,甚良(孟诜)。研末或烧灰,
揩齿,去宣露(苏颂)。
【附方】旧四,新五。
止小便利∶鸡肠草一斤,于豆豉汁中煮,和米作羹及粥,频食之。(《食医心镜》)。
小儿下痢赤白∶鸡肠草捣汁一合,和蜜服,甚良。(孟诜《食疗》)。
气淋胀痛∶鸡肠草三两,石苇(去毛)一两。每用三钱,水一盏,煎服。(《圣济总录》)。
风热牙痛,浮肿发歇,元脏气虚,小儿疳蚀∶鸡肠草、旱莲草、细辛等分,为末。每日
擦三次。名祛痛散。(《普济方》)。
发背欲死∶鸡肠草捣敷之。(《肘后方》)。
反花恶疮∶鸡肠草研汁拂之。或为末,猪脂调搽,极效。(《医林正宗》)。
一切头疮∶鸡肠草烧灰,和盐敷之。(孟诜《食疗》)。
漆疮瘙痒∶鸡肠草捣涂之。(《肘后方》)。
射工中人成疮者∶以鸡肠草捣涂之,经日即愈。(卢氏方)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苜蓿
内容:(《别录》上品)
【释名】木粟(《纲目》)、光风草。
时珍曰∶苜蓿,郭璞作牧宿。谓其宿根自生,可饲牧牛马也。又罗愿《尔雅翼》作木粟
,言其米可炊饭也。葛洪《西京杂记》云∶乐游苑多苜蓿。风在其间,常萧萧然。日照其花
有光采。故名怀风,又名光风。茂陵人谓之连枝草。《金光明经》谓之塞鼻力迦。
【集解】弘景曰∶长安中乃有苜蓿园。北人甚重之。江南不甚食之,以无味故也。外国
复有苜蓿草,以疗目,非此类也。
诜曰∶彼处人采其根作土黄 也。
宗 曰∶陕西甚多,用饲牛马,嫩时人兼食之。有宿根,刈讫复生。
时珍曰∶《杂记》言∶苜蓿原出大宛,汉使张骞带归中国。然今处处田野有之,陕、陇
人亦有种者,年年自生。刈苗作蔬,一年可三刈。二月生苗,一科数十茎,茎颇似灰 。一
枝三叶,叶似决明叶,而小如指顶,绿色碧艳。入夏及秋,开细黄花。结小荚圆扁,旋转有
刺,数荚累累,老则黑色。内有米如 米,可为饭,亦可酿酒。罗愿以此为鹤顶草,误矣。
鹤顶,乃红心灰 也。
【气味】苦,平,涩,无毒。
宗 曰∶微甘、淡。诜曰∶凉。少食好。多食令冷气入筋中,即瘦人。
李鹏飞曰∶同蜜食,令人下利。
【主治】安中利人,可久食(《别录》)。
利五脏,轻身健人,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诸恶热毒,煮和酱食,亦可作羹(孟诜)。
利大小肠(宗 )。干食益人(苏颂)。
x根x
【气味】寒,无毒。
【主治】热病烦满,目黄赤,小便黄,酒疸,捣取汁服一升,令人吐利即愈(苏恭)。
捣汁煎饮,治沙石淋痛(时珍)。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苋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时珍曰∶按∶陆佃《埤雅》云∶苋之茎叶,皆高硕而易见,故其字从见,指事
也。
【集解】《别录》曰∶苋实,一名莫实,细苋亦同。生淮阳川泽及田中。叶如蓝。十一
月采。
李当之曰∶苋实即苋菜也。
弘景曰∶苋实当是白苋。所以云细苋亦同,叶如蓝也。细苋即是糠苋,食之乃胜,而并
冷利。被霜乃熟,故云十一月采。又有赤苋,茎纯紫,不堪食。马苋别一种,布地生,实至
微细,俗呼马齿苋,恐非苋实也。
恭曰∶赤苋,一名蒉(音匮)。《经》言苋实一名莫实,疑莫字误矣。
保升曰∶苋凡六种∶赤苋、白苋、人苋、紫苋、五色苋、马苋也。惟人、白二苋,实可
入药用。赤苋味辛,别有功用。
颂曰∶人苋、白苋俱大寒,亦谓之糠苋,又谓之胡苋,或谓之细苋,其实一也。但大者
为白苋,小者为人苋耳。其子霜后方熟,细而色黑。紫苋茎叶通紫,吴人用染爪者,诸苋中
惟此无毒,不寒。赤苋亦谓之花苋,茎叶深赤,根茎亦可糟藏,食之甚美,味辛。五色苋今
亦稀有。细苋俗谓之野苋,猪好食之,又名猪苋。
时珍曰∶苋并三月撒种。六月以后不堪食。老则抽茎如人长,开细花成穗。穗中细子,
扁而光黑,与青葙子、鸡冠子无别,九月收之。细苋即野苋也,北人呼为糠苋,柔茎细叶,
生即结子,味比家苋更胜。俗呼青葙苗为鸡冠苋,亦可食。见草部。
x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