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扁而光黑,与青葙子、鸡冠子无别,九月收之。细苋即野苋也,北人呼为糠苋,柔茎细叶, 
生即结子,味比家苋更胜。俗呼青葙苗为鸡冠苋,亦可食。见草部。 
x菜x 
【气味】甘,冷利,无毒。恭曰∶赤苋∶辛,寒。 
鼎曰∶苋动气,令人烦闷,冷中损腹。不可与鳖同食,生鳖症。又取鳖肉如豆大,以苋 
菜封裹置土坑内,以土盖之,一宿尽变成小鳖也。 
机曰∶此说屡试不验。 
【主治】白苋∶补气除热,通九窍(孟诜)。赤苋∶主赤痢,射工、沙虱(苏恭)。紫苋∶ 
杀虫毒,治气痢(藏器)。六苋∶并利大小肠,治初痢,滑胎(时珍)。 
【发明】弘景曰∶人苋、细苋并冷利。赤苋疗赤下而不堪食。方用苋菜甚稀,断谷方中 
时用之。 
颂曰∶赤苋微寒,故主血痢;紫苋不寒,比诸苋无毒,故主气痢。 
诜曰∶五月五日收苋菜,和马齿苋为细末,等分,与妊娠人常服,令易产也。 
震亨曰∶红苋入血分善走,故与马苋同服,能下胎。或煮食之,令人易产。 
【附方】旧二,新五。 
产后下痢,赤白者∶用紫苋菜一握切煮汁,入粳米三合,煮粥,食之立瘥也。(《寿亲 
养老书》)。 
小儿紧唇∶赤苋,捣汁洗之,良。(《圣惠》)。 
漆疮搔痒∶苋菜,煎汤洗之。 
蜈蚣螫伤∶取灰苋叶擦之,即止。(谈野翁方)。 
蜂虿螫伤∶野苋 擦之。 
诸蛇螫人∶紫苋,捣汁饮一升,以滓涂之。(《集验方》)。 
射工中人,状如伤寒,寒热,发疮偏在一处,有异于常者。取赤苋合茎、叶捣汁饮一升, 
日再服之。(《集验方》)。 
x苋实x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青盲,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久服益气力,不饥轻身(《本经》)。治 
白翳,杀蛔虫(《别录》)。益精 
(大明)。肝风客热,翳目黑花(时珍)。 
【发明】时珍曰∶苋实与青葙子同类异种,故其治目之功亦仿佛也。【附方】新一。利 
大小便∶苋实为末半两,分二服,新汲水下。(《圣惠》)。 
x根x 
【主治】阴下冷痛,入腹则肿满杀人,捣烂敷之(时珍)。【附方】新一。 
牙痛∶苋根晒干,烧存性为末,揩之。再以红灯笼草根煎汤漱之。(孙氏《集效方》)。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马齿苋
内容:(《蜀本草》) 
【释名】马苋(《别录》)、五行草(《图经》)、五方草(《纲目》)、长命菜(同上)、九 
头狮子草。时珍曰∶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故名。俗呼大叶者为 耳草,小叶者 
为鼠齿苋,又名九头狮子草。其性耐久难燥,故有长命之称。《宝藏论》及《八草灵变篇》 
并名马齿龙芽,又名五方草,亦五行之义。颂曰∶马齿苋虽名苋类,而苗、叶与苋都不相似。 
一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藏器曰∶《别录》以马齿与苋同类。 
二物既殊,今从别品。 
【集解】 
弘景曰∶马苋与苋别是一种,布地生,实至微细,俗呼马齿苋,亦可食,小酸。 
保升曰∶此有二种∶叶大者不堪用;叶小者节叶间有水银,每十斤有八两至十两已来。 
然至难燥,当以槐木捶碎,向日东作架晒之,三、两日即干如隔年矣。入药须去茎,其茎无 
效。 
曰∶凡使勿用大叶者,不是马齿苋,亦无水银。 
时珍曰∶马齿苋,处处园野生之。柔茎布地,细叶对生。六、七月开细花,结小尖实, 
实中细子如葶苈子状。人多采苗煮晒为蔬。方士采取,伏砒结汞,煮丹砂,伏硫黄,死雄制 
雌,别有法度。一种水马齿,生水中,形状相类,亦可 食。 
见王西楼野《菜谱》。 
x菜x 
【气味】酸,寒,无毒。恭曰∶辛,温。 
宗 曰∶人多食之,然性寒滑。 
【主治】诸肿 疣目,捣揩之。破 癖,止消渴(藏器)。 
能肥肠,令人不思食。治女人赤白下(苏颂)。饮汁,治反胃诸淋,金疮流血,破血癖 
症瘕,小儿尤良。用汁治紧唇面 ,解马汗、射工毒,涂之瘥(苏恭)。治自尸脚阴肿(保 
升)。作膏,涂湿癣、白秃、杖疮。又主三十六种风。煮粥,止痢及疳痢,治腹痛(孟诜)。 
服之长年不白。治痈疮,杀诸虫。生捣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和梳垢,封疔肿。又烧 
灰和陈醋滓,先灸后封之,即根出(《开宝》)。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 
汗(时珍)。 
【发明】时珍曰∶马齿苋所主诸病,皆只取其散血消肿之功也。 
颂曰∶多年恶疮,百方不瘥,或痛 不已者。并捣烂马齿敷上,不过三、两遍。此方 
出于武元衡相国。武在西川,自苦胫疮 痒不可堪,百医无效。及到京,有厅吏上此方,用 
之便瘥也。李绛记其事于《兵部手集》。 
【附方】旧十六,新二十三。 
三十六风结疮∶马齿苋一石。水二石,煮取汁,入蜜蜡三两,重煎成膏。涂之。(《食 
疗》)。 
诸气不调∶马齿苋煮粥,食之。(《食医心镜》)。 
禳解疫气∶六月六日,采马齿苋晒干。元旦煮熟,同盐、醋食之,可解疫疠气。(唐瑶 
《经验方》)。 
筋骨疼痛,不拘风湿气、杨梅疮及女人月家病,先用此药止疼,然后调理∶干马齿苋一 
斤(湿马齿苋二斤),五加皮半斤,苍术四两,舂碎,以水煎汤洗澡。急用葱、姜擂烂,冲 
热汤三碗,服之。暖处取汗,立时痛止也。(《海上名方》)。 
香港脚浮肿∶心腹胀满,小便涩少。马齿草和少粳米,酱汁煮食之。(《食医心镜》)。 
男女疟疾∶马齿苋捣,扎手寸口,男左女右。 
产后虚汗∶马齿苋(研汁)三合,服。如无,以干者煮汁。(《妇人良方》)。 
产后血痢,小便不通,脐腹痛∶生马齿苋菜(杵汁)三合,煎沸入蜜一合,和服。(《产 
宝》)。 
小儿血痢∶方同上。(《心镜》)。 
肛门肿痛∶马齿苋叶、三叶酸草等分,煎汤熏洗,一日二次,有效。(《濒湖方》)。 
痔疮初起∶马齿苋不拘鲜干,煮熟急食之。以汤熏洗。一月内外,其孔闭,即愈矣。(《杨 
氏经验方》)。 
赤白带下,不问老、稚、孕妇悉可服∶取马齿苋(捣绞汁)三大合,和鸡子白二枚。先 
温令热,乃下苋汁,微温顿饮之。不过再作即愈。(崔云亮《海上方》) 
小便热淋∶马齿苋汁服之。(《圣惠方》) 
阴肿痛极∶马齿苋,捣敷之,良。(《永类钤方》) 
中蛊欲死∶马齿苋,捣汁一升饮,并敷之。日四、五次。(《寿域》) 
腹中白虫∶马齿苋水煮一碗,和盐、醋空腹食之。少顷白虫尽出也 
。(孟诜《食疗》) 
紧唇面 ∶马齿苋煎汤日洗之。(《圣惠方》) 
目中息肉,淫肤、赤白膜∶马齿苋一大握洗净,和芒硝末少许,绵裹安上。频易之。(《龙 
木论》) 
风齿肿痛∶马齿苋一把,嚼汁渍之。即日肿消。(《本事方》) 
漏耳诸疮,治耳内外恶疮,及头疮、肥疮、 疮。黄马散∶用黄柏半两,干马齿苋一两, 
为末。敷之。(《圣惠》) 
项上 疮《外台》∶用马苋阴干烧研,腊猪脂和,以暖泔洗拭,敷之。《简便》∶治瘰 
未破。马齿苋同靛花捣掺,日三次。 
腋下狐臭∶马齿苋杵,以蜜和作团,纸裹泥固半寸浓,日干,烧过研末。每以少许和蜜 
作饼,先以生布揩之,以药夹胁下,令极痛,久忍,然后以手巾勒两臂。日用一次,以瘥为 
度。(《千金方》) 
小儿火丹∶热如火,绕脐即损人。马苋捣涂,日二。(《广利方》) 
小儿脐疮,久不瘥者∶马齿菜烧研敷之。(《千金》) 
豌豆 疮∶马齿苋,烧研敷之,须臾根逐药出。不出更敷。(《肘后》) 
疔疮肿毒∶马齿莱二分,锻石三分,为末,鸡子白和,敷之。 
反花恶疮∶马齿苋一斤。烧研,猪脂和敷。圣惠蛀脚 疮∶干马齿苋研末,蜜调敷上。 
一宿其虫自出,神效。(《海上方》) 
足趾甲疽,肿烂者∶屋上马齿苋、昆仑青木香、印成盐,等分和匀,烧存性,入光明朱 
砂少许,敷之。(《外台秘要》)。 
疮久不瘥积年者∶马齿苋捣烂封之。取汁煎稠敷亦可。(《千金》)。 
马咬人疮,毒入心者∶马齿苋煮,并汤食之(《圣惠》)。 
射工溪毒∶马齿苋,捣汁一升服,以滓敷之,日四、五次良。(崔元亮《海上方》)。 
毛虫螫人,赤痛不止∶马齿苋捣熟封之,妙。(《灵苑方》)。 
蜂虿螫人∶方同上。(张文仲方)。 
蜈蚣咬伤∶马苋汁涂之。(《肘后》)。 
小儿白秃∶马齿苋,煎膏涂之。或烧灰,猪脂和涂。(《圣惠方》)。 
身面瘢痕∶马齿苋汤日洗二次。(《圣惠方》) 
杂物眯目不出∶用东墙上马齿苋,烧灰研细,点少许于 头,即出也。(《圣惠方》)。 
x子x 
【主治】明目,《仙经》用之(《开宝》)。延年益寿(孟诜)。青盲白翳,除邪气,利大 
小肠,去寒热。以一升捣末,每以一匙用葱、豉煮粥食。或着米糁、五味作羹食(《心镜》)。 
【附方】新一。 
目中出泪,或出脓∶用马齿苋子、人苋子各半两为末,绵裹铜器中蒸熟,熨大 头脓水 
出处。每熨以五十度为率,久久自绝。(《圣惠》)。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苦菜
内容:(《本经》上品) 
【校正】并入《嘉 》苦苣、苦 。 
【释名】荼(音荼。《本经》)、苦苣(《嘉 》)、苦 (《纲目》)、游冬(《别录》)、 
褊苣(《日用》)、老鹳菜(《救荒》)、天香菜。 
时珍曰∶苦荼以味名也。经历冬春,故曰游冬。许氏《说文》∶苣作KT 。吴人呼为 
苦,其义未详。《嘉 本草》言∶岭南、吴人植苣供馔名苦苣,而又重出苦苣及苦 条。 
今并并之。 
【集解】《别录》曰∶苦菜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阴干。 
《桐君药录》曰∶苦菜三月生,扶疏。六月花从叶出,茎直花黄。八月实黑,实落根复 
生,冬不枯。 
恭曰∶《尔雅》云∶荼,苦菜也。《易通卦验玄图》云∶苦菜生于寒秋,经冬历春,得 
夏乃成。一名游冬。叶似苦苣而细,断之有白汁,花黄似菊,所在有之。其说与桐君略同。 
苦,俗亦名苦菜,非此荼也。保升曰∶春花夏实,至秋复生花而不实,经冬不凋。 
宗 曰∶此《月令》四月小满节后苦菜秀者是也。四方皆有,在北道者则冬方凋,生南 
方者冬夏常青。叶如苦苣而狭,绿色差淡。折之白乳汁出,味苦。花似野菊,春夏秋皆旋开。 
时珍曰∶苦菜即苦 也,家栽者呼为苦苣,实一物也。春初生苗,有赤茎、白茎二种。 
其茎中空而脆,折之有白汁。胼叶似花萝卜菜叶而色绿带碧,上叶抱茎,梢叶似鹳嘴, 
每叶分叉,撺挺如穿叶状。开黄花,如初绽野菊。一花结子一丛,如茼蒿子及鹤虱子,花 
罢则收敛,子上有白毛茸茸,随风飘扬,落处即生。 
士良曰∶蚕蛾出时不可折取,令蛾子青烂。蚕妇亦忌食之。然野苣若五、六回拗后,味 
反甘滑,胜于家苦 也。 
【正误】弘景曰∶苦菜疑即茗也。茗一名荼,凌冬不凋,作饮能令人不眠。 
恭曰∶《诗》云∶谁谓荼苦,即苦菜异名也。陶氏谓荼为茗,茗乃木类。按∶《尔雅·释 
草》云∶荼,苦菜也。音途。《释木》云∶ ,苦荼也。音迟遐切。二物全别,不得比例, 
陶说误矣。 
x菜x 
【气味】苦,寒,无毒。 
张机曰∶野苣不可共蜜食,令人作内痔。 
时珍曰∶脾胃虚寒人,不可食。 
【主治】五脏邪气,厌(延叶反,伏也)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 
(《本经》)。肠 渴热,中疾恶疮。久服耐饥寒,高气不老(《别录》)。调十二经脉,霍乱后 
胃气烦逆。久服强力,虽冷甚益人(《嘉 》)。捣汁饮,除面目及舌下黄。其白汁,涂疔肿, 
拔根。滴痈上,立溃(藏器)。点瘊子,自落(《衍义》)。敷蛇咬(大明)。明目,主诸痢(汪 
机)。血淋痔 (时珍)。 
【发明】宗 曰∶苦苣捣汁敷疔疮,殊验。青苗阴干,以备冬月为末,水调敷之。 
时珍曰∶按∶《洞天保生录》云∶夏三月宜食苦 ,能益心和血通气也。又陆文量《 
菽园杂记》云∶凡病痔者,宜用苦苣菜,或鲜或干,煮至熟烂,连汤置器中,横安一板坐之, 
先熏后洗,冷即止。日洗数次,屡用有效。 
【附方】新六。 
血淋尿血∶苦 菜一把,酒、水各半,煎服。(《资生经》)。 
血脉不调∶苦 菜晒干,为末。每服二钱,温酒下。(《卫生易简方》)。 
喉痹肿痛∶野苦 捣汁半盏,灯心以汤浸,捻汁半盏,和匀服。(《普济方》)。 
对口恶疮∶野苦 擂汁一钟,入姜汁一匙,和酒服,以渣敷,一、二次即愈。(唐瑶《经 
验方》)。 
中沙虱毒,沙虱在水中,人澡浴则着人身,钻入皮里。初得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粟, 
摩之痛如刺,三日后寒热发疮毒,若入骨杀人,岭南多此∶即以茅叶刮去,以苦菜汁涂之, 
佳。(《肘后方》)。 
壶蜂叮螫∶苦 汁涂之,良。(《摘玄方》) 
x根x 
【主治】赤白痢及骨蒸,并煮服之(《嘉 》)。 
治血淋,利小便(时珍)。 
x花、子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去中热,安心神(宗 )。黄胆疾,连花、子研细二钱,水煎服,日二次,良 
(汪颖)。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白苣
内容:(宋《嘉 》) 
【释名】石苣(《纲目》)、生菜。 
时珍云∶白苣、苦苣、莴苣俱不可煮烹,皆宜生 去汁,盐、醋拌食,通可曰生菜,而 
白苣稍美,故独得专称也。王氏《农书》谓之石苣。陆玑《诗疏》云∶青州谓之芑。可生食, 
亦可蒸为茹。 
【集解】藏器云∶白苣似莴苣,叶有白毛。 
时珍曰∶处处有之。似莴苣而叶色白,折之有白汁。正二月下种。四月开黄花如苦 , 
结子亦同。八月、十月可再种。故谚云∶生菜不离园。按∶《事类合璧》云∶苣有数种∶色 
白者为白苣,色紫者为紫苣,味苦者为苦苣。 
x菜x 
【气味】苦,寒,无毒。 
炳曰∶平。患冷气人食之即腹冷,亦不至苦损人。产后不可食,令人寒中,小肠痛。 
思邈曰∶不可共酪食,生虫 。 
【主治】补筋骨,利五脏,开胸膈壅气,通经脉,止脾气,令人齿白,聪明少睡,可煮 
食之(孟诜)。解热毒、酒毒,止消渴,利大小肠(宁原)。 
【附方】旧一。 
鱼脐疮,其头白似肿,痛不可忍∶先以针刺破头及四畔,以白苣取汁滴孔中,良。(《外 
台秘要》) 

菜部第二十七卷菜之二
莴苣
内容:(《食疗》) 
【释名】莴菜、千金菜。 
时珍曰∶按∶彭乘《墨客挥犀》云∶莴菜自 国来,故名。 
【集解】藏器曰∶莴苣有白者、紫者。紫者入烧炼药用。 
时珍曰∶莴苣,正二月下种,最宜肥地。叶似白苣而尖,色稍青,折之有白汁粘手。四 
月抽苔,高三、四尺。剥皮生食,味如胡瓜。糟食亦良。江东人盐晒压实,以备方物,谓之 
莴笋也。花、子并与白苣同。 
x菜x 
【气味】苦,冷,微毒。 
李鹏飞曰∶久食昏人目。患冷人不宜食。 
时珍曰∶按∶彭乘云∶莴苣有毒,百虫不敢近。蛇虺触之,则目暝不见物。人中其毒, 
以姜汁解之。 
藏器曰∶紫莴苣有毒,入烧炼药用。 
《丹房镜源》曰∶莴苣用硫黄种,结砂子,制朱砂。又曰∶紫色莴苣和土作器,火 如 
铜也。 
【主治】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功同白苣(藏器)。 
利气,坚筋骨,去口气,白齿牙,明眼目(宁原)。通乳汁,利小便,杀虫、蛇毒(时 
珍)。 
【附方】旧一,新五。 
乳汁不通∶莴苣菜煎酒服。(《海上方》)。 
小便不通∶莴苣菜,捣敷脐上即通。(《卫生易简方》)。 
小便尿血∶同上方,甚效。(杨氏方)。 
沙虱水毒∶莴苣菜捣汁涂之,良。(《肘后方》)。 
蚰蜒入耳∶莴苣叶(干者)一分,雄黄一分,为末,糊丸枣核大。蘸生油塞耳中,引出。 
(《圣惠方》)。 
百虫入耳∶莴苣捣汁滴入,自出也。(《圣济总录》)。 
x子x 
入药炒用。 
【主治】下乳汁,通小便,治阴肿、痔漏下血、伤损作痛(时珍)。 
【附方】旧一,新六。 
乳汁不行∶莴苣子三十枚,研细酒服。又方∶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 
半合,煮粥频食之。 
小便不通∶莴苣子捣饼,贴脐中,即通。(《海上仙方》)。 
肾黄如金∶莴苣子一合。细研。水一盏,煎五分服。(《外台秘要》)。 
阴囊 肿∶莴苣子一合捣末,水一盏,煎五沸,温服。 
闪损腰痛,趁痛丸∶用白莴苣子(炒)三两,白粟米(炒)一撮,乳香、没药、乌梅肉 
各半两,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嚼一丸,热酒下。(《玉机微义》)。 
髭发不生,疖疮疤上不生髭发∶先以竹刀刮损,以莴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