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治】止泄、肠 ,除热,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别录》)。止泄精(孟
诜)。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银杏
内容:(《日用》)
【释名】白果(《日用》)、鸭脚子。
时珍曰∶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
色白也。今名白果。梅尧臣诗∶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欧阳修诗∶绛囊初入贡,银杏贵
中州。是矣。
【集解】时珍曰∶银杏生江南,以宣城者为胜。树高二、三丈。叶薄纵理,俨如鸭掌形
,有刻缺,面绿背淡。二月开花成簇,青白色,二更开花,随即卸落,人罕见之。一枝结子
百十,状如楝子,经霜乃熟烂。去肉取核为果,其核两头尖,三棱为雄,二棱为雌。其仁嫩
时绿色,久则黄。须雌雄同种,其树相望,乃结实;或雌树临水亦可;或凿一孔,内雄木一
块,泥之,亦结。阴阳相感之妙如此。其树耐久,肌理白腻。术家取刻符印,云能召使也。
《文选·吴都赋》注∶平仲果,其实如银。未知即此果否?
x核仁x
【气味】甘、苦,平,涩,无毒。
时珍曰∶熟食,小苦微甘,性温有小毒。多食令人胪胀。
瑞曰∶多食壅气动风。小儿食多昏霍,发惊引疳。同鳗鲡鱼食,患软风。
【主治】生食,引疳解酒,熟食益人(李鹏飞)。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
止
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嚼浆,涂鼻面手足,去 皴皱,及疥癣疳 阴虱(时
珍)。
【发明】时珍曰∶银杏,宋初始著名,而修本草者不收。近时方药亦时用之。其气薄味
浓,性涩而收,色白属金。故能入肺经,益肺气,定喘嗽,缩小便。生捣能浣油腻,则其去
痰浊之功,可类推矣。其花夜开,人不得见,盖阴毒之物,故又能杀虫消毒。然食多则收令
太过,令人气壅胪胀昏顿。故《物类相感志》言∶银杏能醉人。而《三元延寿书》言∶白果
食满千个者死。又云∶昔有饥者,同以白果代饭食饱,次日皆死也。
【附方】新十八。
寒嗽痰喘∶白果七个。煨熟,以熟艾作七丸,每果入艾一丸,纸包再煨香,去艾吃。(《
秘韫》方)
哮喘痰嗽∶鸭掌散∶用银杏五个,麻黄二钱半,甘草(炙)二钱。水一钟半,煎八分,
卧
十一个(炒黄),麻黄三钱,苏子二钱,款冬花、法制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钱,杏仁
(去皮
(并《摄
咳嗽失声∶白果仁四两,白茯苓、桑白皮二两,乌豆半升(炒),蜜半斤。煮熟晒干为
末,以乳汁半碗拌湿,九蒸九晒,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神效。(余居士
方)
小便频数∶白果十四枚,七生七煨,食之,取效,止。
小便白浊∶生白果仁十枚,擂水饮,日一服,取效,止。
赤白带下,下元虚惫∶白果、莲肉、江米各五钱,胡椒一钱半。为末。用乌骨鸡一只,
去
肠风下血∶银杏煨熟,出火气,食之,米饮下。
肠风脏毒∶银杏四十九枚,去壳生研,入百药煎末和丸弹子大。每服二、三丸,空心细
嚼,米饮送下。(戴原礼《证治要诀》)
牙齿虫 ∶生银杏,每食后嚼一、二个,良。(《永类钤方》)
手足皴裂∶生白果嚼烂,夜夜涂之。
鼻面酒 ∶银杏、酒浮糟,同嚼烂,夜涂旦洗。(《医林集要》)
头面癣疮∶生白果仁切断,频擦取效。(邵氏《经验方》)
下部疳疮,生白果杵,涂之。(赵原阳)
阴虱作痒∶阴毛际肉中生虫如虱,或红或白,痒不可忍者。白果仁,嚼细,频擦之,取
效
狗咬成疮∶白果仁,嚼细涂之。
乳痈溃烂∶银杏半斤,以四两研酒服之,以四两研敷之。(《救急易方》)
水疔暗疔∶水疔色黄,麻木不痛;暗疔疮凸色红,使人昏狂。并先刺四畔,后用银杏去
壳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胡桃
内容:(宋《开宝》)
【释名】羌桃(《名物志》)、核桃。
颂曰∶此果本出羌胡,汉时张骞使西域始得种还,植之秦中,渐及东土,故名之。
时珍曰∶此果外有青皮肉包之,其形如桃,胡桃乃其核也。羌音呼核如胡,名或以此。
或作核桃。《梵书》名播罗师。
【集解】颂曰∶胡桃生北土,今陕、洛间甚多。大株浓叶多阴,实亦有房,秋冬熟时采
之。出陈仓者,薄皮多肌;出阴平者,大而皮脆,急捉则碎。汴州虽有而实不佳,江表亦时
有之,南方则无。
时珍曰∶胡桃树高丈许,春初生叶,长四、五寸,微似大青叶,两两相对,颇作恶气。
三月开花如栗花,穗苍黄色。结实至秋如青桃状,熟时沤烂皮肉,取核为果。
人多以榉柳接之。案刘恂《岭表录异》云∶南方有山胡桃,底平如槟榔,皮浓而大坚,
多肉少穣。其壳甚浓,须椎之方破。然则南方亦有,但不佳耳。
x核仁x
【气味】甘,平、温,无毒。
颂曰∶性热,不可多食。
思邈曰∶甘冷滑。多食动痰饮,令人恶心、吐水、吐食物。
志曰∶多食动风,脱人眉。同酒食,多令人咯血。
颖曰∶多食生痰、动肾火。
【发明】震亨曰∶胡桃属土而有火,性热。本草云甘平,是无热矣。然又云动风、脱人
眉,非热何以伤肺耶?
时珍曰∶胡桃仁味甘气热,皮涩肉润。孙真人言其冷滑,误矣。近世医方用治痰气喘嗽
、醋心及疠风诸病,而酒家往往醉后嗜之。则食多吐水、吐食、脱眉,及酒同食咯血之说,
亦未必尽然也。但胡桃性热,能入肾肺,惟虚寒者宜之。而痰火积热者,不宜多食耳。
【主治】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多食利小便、去五痔。捣和胡粉,拔白须发,
内孔中,则生黑毛。烧存性,和松脂研,敷瘰 疮(《开宝》)。食之令人能食,通润血脉,
骨肉细腻(诜,方见下)。治损伤、石淋。同破故纸蜜丸服,补下焦(颂)。补气养血,润燥
化
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脚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毒,
发痘疮,制铜毒(时珍)。
x油胡桃x
【气味】辛,热,有毒。
【主治】杀虫攻毒,治痈肿、疠风、疥癣、杨梅、白秃诸疮,润须发(时珍)。
【发明】韩 曰∶破故纸属火,能使心包与命门之火相通。胡桃属木,主润血养血。血
属阴,阴恶燥,故油以润之。佐破故纸,有木火相生之妙。故古有云∶黄柏无知母,破故纸
无胡桃,犹水母之无虾也。
时珍曰∶三焦者,元气之别使。命门者,三焦之本原。盖一原一委也。命门指所居之腑
而名,为藏精系胞之物。三焦指分治之部而名,为出纳腐熟之司。盖一以体名,一以用名。
其体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七节之旁,两肾之间。二系着脊,下通二肾,上通心肺,贯属
于脑。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精气之腑。人物皆有之,生人生物,皆由此出。《灵枢·本
脏论》已着其浓薄缓急直结之状。而扁鹊《难经》不知原委体用之分,以右肾为命门,谓三
焦有名无状。而高阳生伪撰《脉诀》,承其谬说,以误后人。至朱肱《南阳活人书》、陈言
因方论》、戴起宗《脉诀刊误》,始着说辟之,而知之者尚鲜。胡桃仁颇类其状,而外皮水
汁皆青黑。故能入北方,通命门,利三焦,益气养血,与破故纸同为补下焦肾命之药。夫命
门气与肾通,藏精血而恶燥。若肾、命不燥,精气内充,则饮食自健,肌肤光泽,肠腑润而
血脉通。此胡桃佐补药,有令人肥健能食,润肌黑发固精,治燥调血之功也。命门既通则三
焦利,故上通于肺而虚寒喘嗽者宜之,下通于肾而腰脚虚痛者宜之。内而心腹诸痛可止,外
而疮肿之毒可散矣。洪氏《夷坚志》只言胡桃治痰嗽能敛肺,盖不知其为命门三焦之药也。
油胡桃有毒,伤人咽肺,而疮科取之,用其毒也。胡桃制铜,此又物理之不可晓者。洪迈云
∶迈有痰疾,因晚对,上遣使谕令以胡桃肉三颗,生姜三片,卧时嚼服,即饮汤两、三呷,
又再嚼桃、姜如前数,即静卧,必愈。迈还玉堂,如旨服之,及旦而痰消嗽止。又溧阳洪辑
幼子,病痰喘,凡五昼夜不乳食。医以危告。其妻夜梦观音授方,令服人参胡桃汤。辑急取
新罗人参寸许,胡桃肉一枚,煎汤一蚬壳许,灌之,喘即定。明日以汤剥去胡桃皮用之,喘
复作。仍连皮用,信宿而瘳。此方不载书册,盖人参定喘,胡桃连皮能敛肺故也。
【附方】旧五,新二十七。
服胡桃法∶诜曰∶凡服胡桃不得并食,须渐渐食之。初日服一颗,每五日加一颗,至二
十
青娥丸∶方见草部补骨脂。
胡桃丸∶益血补髓,强筋壮骨,延年明目,悦心润肌,能除百病。用胡桃仁四两,捣膏,
入破故纸、杜仲、萆 末各四两。杵匀,丸梧桐子大。每空心温酒、盐汤任下五十丸。(《
御药院方》)
消肾溢精∶胡桃丸∶治消肾病,因房欲无节及服丹石,或失志伤肾,遂致水弱火强,口
舌
附子一枚(去皮,切片)。姜汁、蛤粉同焙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普济方》)
小便频数∶胡桃煨熟,卧时嚼之,温酒下。
石淋痛楚,便中有石子者∶胡桃肉一升,细米煮浆粥一升,相和顿服,即瘥。(崔元亮
《
风寒无汗,发热头痛∶核桃肉、葱白、细茶、生姜等分。捣烂,水一钟,煎七分,热服。
覆衣取汗。(谈野翁方)
痰喘咳嗽∶方见发明。
老人喘嗽气促,睡卧不得,服此立定∶胡桃肉(去皮)、杏仁(去皮尖)、生姜各一两。
研
产后气喘∶胡桃肉、人参各二钱。水一盏,煎七分,顿服。
久嗽不止∶核桃仁五十个(煮熟,去皮),人参五两,杏仁三百五十个(麸炒,汤浸,
去皮)
食物醋心∶胡桃烂嚼,以生姜汤下,立止。(《传信适用方》)
食酸齿 ∶细嚼胡桃即解。(《日华子本草》)
误吞铜钱∶多食胡桃,自化出也。胡桃与铜钱共食,即成粉,可证矣。(李楼方)
揩齿乌须∶胡桃仁(烧过)、贝母各等分。为散,日用之。(《圣惠》)
眼目暗昏∶四月内取风落小胡桃,每日午时食饱,以无根水吞下,偃卧,觉鼻孔中有泥
腥
赤痢不止∶胡桃仁、枳壳各七个,皂角(不蛀者)一挺。新瓦上烧存性,研为细末,分
作八
血崩不止∶胡桃肉十五枚。灯上烧存性,研作一服,空心温酒调下,神效。
急心气痛∶核桃一个,枣子一枚。去核夹桃,纸裹煨熟,以生姜汤一钟,细嚼送下。永
久
小肠气痛∶胡桃一枚,烧炭研末,热酒服之。(《奇效良方》)
便毒初起∶子和《儒门事亲》∶用胡桃七个。烧研酒服,不过三服,见效。杨氏《经验》
∶用胡桃三枚,夹铜钱一个,食之即愈。
鱼口毒疮∶端午日午时,取树上青胡桃,筐内阴干,临时全烧为末,黄酒服。少行一、
二
一切痈肿,背痈、附骨疽,未成脓者∶胡桃十个(煨熟去壳),槐花一两。研末,杵匀,
热
疔疮恶肿∶胡桃一个。平破,取仁嚼烂,安壳内,合在疮上,频换,甚效。(《普济》)
痘疮倒陷∶胡桃肉一枚(烧存性),干胭脂半钱。研匀,胡荽煎,酒调服。(《儒门事亲》)
小儿头疮久不愈∶胡桃和皮,灯上烧存性,碗盖出火毒,入轻粉少许,生油调涂,一、
二次愈。(《保幼大全》)
酒 鼻赤∶方见橘核。
耳出汁∶胡桃仁烧研,狗胆汁和作挺子,绵裹塞之。(《普济方》)
伤耳成疮∶出汁者。用胡桃杵取油纳入。(同上)
火烧成疮∶胡桃仁烧黑,研敷。(《梅师方》)
压扑伤损∶胡桃仁捣,和温酒顿服,便瘥。(《图经本草》)
疥疮瘙痒∶油核桃一个,雄黄一钱,艾叶(杵熟)一钱。捣匀绵包,夜卧裹阴囊,立效。
勿
x胡桃青皮x
【气味】苦,涩,无毒。
【主治】染髭及帛,皆黑。
志曰∶仙方取青皮压油,和詹糖香,涂毛发,色如漆也。
【附方】新五。
乌髭发∶胡桃皮、蝌蚪等分。捣泥涂之,一染即黑。《总录》∶用青胡桃三枚,和皮捣细
,入乳汁三盏,于银石器内调匀,搽须发三、五次,每日用胡桃油润之,良。
疡风∶青胡桃皮捣泥,入酱清少许、 砂少许合匀。先以泔洗,后敷之。(《外台》)
白癜风∶青胡桃皮一个,硫黄一皂子大,研匀。日日掺之,取效。
嵌甲∶胡桃皮,烧灰贴。
x树皮x
【主治】止水痢。春月斫皮汁,沐头至黑。煎水,可染褐(《开宝》)。
【附方】新一。
染须发∶胡桃根皮一秤,莲子草十斤。切,以瓮盛之,入水五斗,浸一月去滓,熬至五
升,入芸苔子油一斗,慢火煎取五升收之。凡用,先以炭灰汁洗,用油涂之,外以牛蒡叶包
住
x壳x
【主治】烧存性,入下血、崩中药(时珍)。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榛
内容:(宋《开宝》)
【释名】KT (古榛字)。
时珍曰∶案∶罗氏《尔雅翼》云∶《礼记》郑玄注云∶关中甚多此果。关中,秦地也。
榛之从秦,盖取此意。《左传》云∶女贽不过榛、栗、枣、 ,以告虔也。则榛有臻至之义
,以其名告己之虔也。古作KT ,从辛,从木。俗作莘,误矣。莘,音诜。
【集解】志曰∶榛生辽东山谷。树高丈许。子如小栗,军行食之当粮。中土亦有。郑玄
云∶关中 、坊甚多。
颂曰∶桂阳有KT 而丛生,实大如杏子中仁,皮子形色与栗无异,但小耳。
大明曰∶新罗榛子肥白,最良。
时珍曰∶榛树低小如荆,丛生。冬末开花如栎花,成条下垂,长二、三寸。二月生叶如
初生樱桃,叶多皱纹而有细齿及尖。其实作苞,三、五相粘,一苞一实。实如栎实,下壮上
锐,生青熟褐,其壳浓而坚,其仁白而圆,大如杏仁,亦有皮尖,然多空者,故谚云十榛九
空。按∶陆机《诗疏》云∶榛有两种∶一种大小、枝叶、皮树皆如栗,而子小,形如橡子,
味亦如栗,枝茎可以为烛,《诗》所谓树之榛栗者也;一种高丈余,枝叶如木蓼,子作胡桃
味,辽、代、上党甚多
x仁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益气力,实肠胃,令人不饥、健行(《开宝》)。止饥,调中开胃,甚验(大明)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阿月浑子
内容:(《拾遗》)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并入《海药》无名木皮。
【释名】胡榛子(《拾遗》)、无名子(《海药》)。
【集解】藏器曰∶阿月浑子生西国诸番,与胡榛子同树,一岁胡榛子,二岁阿月浑子也
曰∶按∶徐表《南州记》云∶无名木生岭南山谷,其实状若榛子,号无名子,波斯家
呼为阿月浑子也。
x仁x
【气味】辛,温,涩,无毒。
【主治】诸痢,去冷气,令人肥健(藏器)。治腰冷,阴肾虚弱,房中术多用之,得木
香、山茱萸良(李 )。
x无名木皮x(《海药》)
【气味】辛,大温,无毒。
【主治】阴肾萎弱,囊下湿痒,并煎汁小浴,极妙( )。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槠子
内容:(《拾遗》)
【校正】原附钩栗,今析出。
【集解】藏器曰∶槠子生江南。皮、树如栗,冬月不凋,子小于橡子。
颖曰∶槠子有苦、甜二种,治作粉食、糕食,褐色甚佳。
时珍曰∶槠子,处处山谷有之。其木大者数抱,高二、三丈。叶长大如栗,叶稍尖而浓
坚光泽,锯齿峭利,凌冬不凋。三、四月开白花成穗,如栗花。结实大如槲子,外有小苞,
霜后苞裂子坠。子圆褐而有尖,大如菩提子。内仁如杏仁,生食苦涩,煮、炒乃带甘,亦可
磨粉。甜槠子粒小,木纹细白,俗名面槠。苦槠子粒大,木纹粗赤,俗名血槠。其色黑者名
铁槠。按∶《山海经》云∶前山有木,其名曰槠。郭璞注曰∶槠子似柞子,可食,冬月采之。
木作屋柱、棺材,难腐也。
x仁x
【气味】苦、涩,平,无毒。
时珍曰∶案∶《正要》云∶酸、甘,微寒。不可多食。
【主治】食之不饥,令人健行,止泄痢,破恶血,止渴(藏器)。
x皮、叶x
【主治】煮汁饮,止产妇血(藏器)。嫩叶∶贴 疮,一日三换,良(吴瑞)。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钩栗
内容:(《拾遗》)
【释名】巢钩子(《拾遗》)、甜槠子。
瑞曰∶钩栗即甜槠子。
时珍曰∶钩、槠二字,方音相近。其状如栎,当作钩栎。
【集解】藏器曰∶钩栗生江南山谷。木大数围,冬月不凋,其子似栗而圆小。又有雀子
,相似而圆黑,久食不饥。详槠子下。
x仁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食之不饥,浓肠胃,令人肥健(藏器)。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橡实
内容:(音象。《唐本草》)
【校正】自木部移入。
【释名】橡斗(《说文》)、皂斗(同)、栎 (音历求)、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