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缘桑螺
内容:(《证类》)
【释名】桑牛、天螺(《纲目》)。
【集解】
慎微曰∶此螺全似蜗牛,黄色而小,雨后好援桑叶。
时珍曰∶此螺诸木上皆有,独取桑上者,正如桑螵蛸之意。
【气味】缺。
【主治】大肠脱肛,烧研和猪脂涂之,立缩(慎微。出《范汪方》)
枚焙研,米饮服(时珍。出《宫气方》)。
【发明】
震亨曰∶小儿惊风,以蜜丸通圣散服之,间以桑树上牛儿阴干,焙研为末服之,以平其
风。
时珍曰∶桑牛、蜗牛、蛞蝓三物,皆一类而形略殊,故其性味功用皆相仿佛。而桑牛治
惊,又与僵蚕、螵蛸同功。皆食桑者,其气能入肝平风也。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溪鬼虫
内容:(《拾遗》)
【释名】射工(《拾遗》)、射影(《诗疏》)、水弩(同)、抱枪(《杂俎》)、含沙(《诗
注》)
时珍曰∶此虫足角如弩,以气为矢,因水势含沙以射人影成病,故有射弩诸名。《酉阳
杂俎》谓之抱枪。云∶形如 蜣,稍大,腹下有刺似枪,螫人有毒也。《玄中记》云
者,视其形,虫也。见其气,鬼也。其头、喙,如狐也。《五行传》云∶南方淫惑之气所生,
故谓之蜮。《诗》云∶为鬼为蜮,则不可得。即此物也。
【集解】藏器曰∶射工出南方有溪毒处山林间。大如鸡子,形似
角上有四岐,黑甲下有翅能飞。六
之。
慎微曰∶《玄中记》云∶水狐虫长三、四寸,其色黑,广寸许,背上有甲,浓三分。其
口有角,向前如弩,以气射人,去二、三步即中人,十死六、七也。《博物志》云∶射工,
江南山溪水
礼》∶壶涿氏掌除水
时珍曰∶射工长二、三寸,广寸许,形扁,前阔后狭,颇似蝉状,故《抱朴子》言其状
如鸣蜩也。腹软背硬,如鳖负甲,黑色,故陆玑言其形如鳖也。六、七月甲下有翅能飞,作
铋铋声。阔
足如蟹足∶二
如横弩上矢之状。冬则蛰于谷间,所居之处,大雪不积,气起如蒸。掘下一尺可得,阴干留
用。蟾蜍、鸳鸯能食之,鹅、鸭能辟之。故《禽经》云∶鹅飞则蜮沉。又有水虎,亦水狐之
类;有鬼弹,乃
【附录】水虎
时珍曰∶《襄沔记》云∶中庐县有涑水,注沔。中有物,如三、四岁小儿,甲如鲮鲤,
射不
摘其鼻,可小小使之。名曰水虎。
月可渡,余月则杀人。其气有恶物作声,不见其形,中人则青烂,名曰鬼弹。
x角x
【主治】带之辟溪毒(藏器)。
【发明】
时珍曰∶按∶葛洪《肘后方》云∶溪毒中人,一名中水,一名中溪,一名水病,似射工
而无
注下不禁,
为阴毒,小缓。皆杀人,不过二十日。方家用药,与伤寒、温病相似。或以小蒜煮汤浴之,
及诸药方。又云∶江南射工毒虫,在山涧水中。人行或浴,则此虫含沙射人形影则病。有四
种,初得
穿陷;一种突起如石;一种如火灼 疮也。疗之并有方法。王充《论衡》云∶短狐含太阳毒
气而生,故有弓矢射人,中人如火灼也。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沙虱
内容:(《纲目》)
【释名】 (音 旋。《广雅》)、蓬活(《万毕术》)、地脾。同上。
【集解】时珍曰∶按郭义恭《广志》云∶沙虱在水中,色赤,大不过虮,入人皮中杀
人。
皮里,可以针挑取之,正赤如丹。不挑,入肉能杀人。凡遇有此虫处,行还,以火炙身,则
虫随火去也。又《肘后方
中,此虫多着人,钻入皮里,令人皮上如芒针刺,赤如黍豆。刺三日之后,寒热发疮。虫渐
入骨,则杀人。岭南人初有此,以茅叶或竹叶挑刮去之,仍涂苦苣汁。已深者,针挑取虫子,
正如疥虫也。愚按∶溪毒
今俗病风寒者,皆以麻及桃柳枝刮其遍身,亦曰刮沙,盖始于刮沙病也。沙病亦曰水沙、水
伤寒,初起如伤寒,头痛、壮热、呕恶,手足指末微厥。或腹痛闷乱,须臾杀人者,谓之搅
肠沙也。
【附录】沙虫
时珍曰∶按∶《录异记》云∶潭、袁、处、吉等州有沙虫,即毒蛇鳞甲中虫。蛇被苦,
每入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水黾
内容:(《拾遗》)
【释名】水马(《拾遗》)。
【集解】
藏器曰∶水黾群游水上,水涸即飞。长寸许,四脚。亦名水马,非《海中主产难》海马
之水
时珍曰∶水虫甚多,此类亦有数种。今有一种水爬虫,扁身大腹而背硬者,即此也。水
爬,水马之讹耳。一种水虿,长身如蝎,能变蜻蜓。
【气味】有毒。
【主治】令人不渴,杀鸡犬(藏器)。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豉虫
内容:(《拾遗》)
【释名】豉母虫。
【集解】
时珍曰∶陈藏器《拾遗》有豉虫,而不言出处形状。按∶葛洪《肘后方》云∶江南有射
工
体有疮。取水上浮走豉母虫一枚,口中含之便瘥,已死亦活。此虫正黑,如大豆,浮游水上
也。今有水虫,大如豆而光黑,即此矣。名豉母者,亦象豆形也。
【气味】有毒。
【主治】杀禽兽,蚀息肉,敷恶疮(藏器)。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砂子
内容:(《拾遗》)
【释名】倒行狗子(《拾遗》)、睡虫(同上)
【集解】
藏器曰∶是处有之。生砂石中,作旋孔。大如大豆,背有刺,能倒行。性好睡,亦呼为
睡虫。
【气味】有毒。
【主治】生取置枕中,令夫妇相好。合射罔用,能杀飞禽走兽。(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蛔虫
内容:(《拾遗》)
【释名】 (音回。俗
【集解】
时珍曰∶蛔,人腹中长虫也。按∶巢元方《病源》云∶人腹有九虫∶伏虫长四分,群虫
之主
白虫长一
烂杏,令人烦闷;肺虫状如蚕,令人咳嗽,成劳杀人;胃虫状如蛤蟆,令人呕逆喜哕;弱虫
又名鬲虫,状如瓜瓣,令人多唾;赤虫状如生肉,令人肠鸣;蛲虫至微,形如菜虫,居胴肠
中,令人生痈疽、疥癣, 疠、痔 、疳 、
则不为害;虚则侵蚀,变生诸疾也。又有尸
如薄筋,依脾而居,三寸许,有头尾。凡服补药,必须先去此虫,否则不得药力。凡一切症
瘕,久皆成虫。紫庭真人云∶九虫之中,六虫传变为劳瘵,而胃、
传变,或如婴儿,如鬼形,如蛤蟆,如守宫,如蜈蚣,如蝼蚁,如
如蝠,如虾,如猪肝,如血汁,如乱发、乱丝等状。凡虫在腹,上
旬向下。服药须于月初四、五日五更时,则易效也。张子和云∶巢
变不可胜穷,要之皆以湿热为主。虫得木气乃生,得雨气乃化。岂非风木主热,雨泽主湿耶?
故五行之中皆有虫。诸木有蠹,诸果有螬,诸菽有 ,五谷有螟、 、蝥、 ,麦朽蛾飞,
栗破虫出,草腐萤化,皆木之虫也。烈火有鼠,烂灰生蝇,皆火之虫也。穴蚁、墙蝎、田蝼、
石蜴,皆土之虫也。蝌蚪、马蛭、鱼、鳖、蛟、龙,皆水之虫也。昔有冶工破一釜,见其断
处臼中,有一虫如米虫,
【气味】大寒。
【主治】目中肤赤热痛,取大者洗净断之,令汁滴目中,三十年肤赤亦瘥
一
切眼疾,及生肤翳赤白膜,小儿胎赤、风赤眼,烧末敷之。或以小儿吐出者阴干为末,入汞
粉少许,唾津调涂之。又治一切冷 (时珍)。
【附方】新三。
玉箸煎∶治小儿胎赤眼、风赤眼。用小儿吐出蛔虫二条,瓷盒盛之,纸封埋湿地,五日
取出,化为水,瓷瓶收。每日以铜
干为末),腻粉一钱,石胆半钱,为
蛔虫,烧灰。先以甘草汤洗净,涂之,无不瘥者。慎口味。(《千金方》)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风驴肚内虫
内容:(《纲目》)
【集解】
时珍曰∶凡人、畜有风病、疮病,肠肚内必有虫。《圣惠方》治目翳用此物,云以乌驴
者为
【主治】目中肤翳。取三七枚曝干,入石胆半钱同研,瓷盒收盛,勿令见风。每日点三、
五次,其翳自消(《圣惠》)。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蛊虫
内容:(《拾遗》)
【释名】
时珍曰∶造蛊者,以百虫置皿中,俾相啖食,取其存者为蛊。故字从虫,从皿。皿,器
也。
【集解】
藏器曰∶古人愚质,造蛊图富,皆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即此
名为蛊,能隐形似鬼神,与人作祸,然终是虫鬼。咬人至死者,或从人诸窍中出,信候取之,
曝干。有患蛊人,烧灰服之,亦是其类自相伏耳。又云∶凡蛊虫疗蛊,是知蛊名即可治之。
如蛇蛊用蜈蚣蛊虫,蜈蚣蛊用蛤蟆蛊虫,蛤蟆蛊用蛇蛊虫之类,是相伏者,乃可治之。
时珍曰∶按∶蛊毒不一,皆是变乱元气,多因饮食行之。与人为患。则蛊主吉利,所以
小人因而造之。南方又有蜥蜴蛊、蜣螂蛊、马蝗蛊、金蚕蛊、草蛊、挑生蛊等毒,诸方大有
主治之法,不能悉纪。
【主治】蛊毒,烧灰服少许,立愈(藏器)。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金蚕
内容:(《纲目》)
【释名】食锦虫。
【集解】
时珍曰∶按∶陈藏器云∶故锦灰疗食锦虫蛊毒。注云∶虫屈如指环,食故绯帛锦,如蚕
之食
浸多。
所欲,日置他财,使人暴富。然遣之极难,水火兵刃所不能害。必倍其所致金银锦物,置蚕
于中,投之路旁。人偶收之,蚕随以往,谓之嫁金蚕。不然能入人腹。残啮肠胃,完然而出,
如尸
榻下墙隙擒出。夫金蚕甚毒,若有鬼神,而 能制之,何耶?又《幕府燕闲录》云∶池州进
士邹阆家贫,一日启户,获一小笼,内有银器,持归。觉股上有物,蠕蠕如蚕,金色烂然,
遂拨去之,仍复在旧处。践之斫之,投之水火,皆即如故。阆以问友人。友人曰∶此金蚕也。
备告其故。阆归告妻云∶吾事之不可,送之家贫,何以生为?遂吞之。家人谓其必死。寂无
所苦,竟以
一见此蛊畏
石榴根皮煎汁
胜其天。
虫部第四十二卷虫之四
附录诸虫
内容:(《纲目》一种,《拾遗》一种,《别录》五种) 腊虫
时珍曰∶按∶裴渊《广州记》云∶林任县有甲虫,嗜臭肉。人死,食之都尽,纷纷满屋,
不
死
不知。
拭物,令人喜好相爱。置家中,损小儿、鸡、犬也。
x黄虫x
《别录》有名未用曰∶味苦。主寒热。生地上,赤头长足
x地防x
又曰∶令人不饥不渴。生黄陵。状如蠕,居土中。
x梗鸡x
又曰∶味甘,无毒。主治痹。
x益符x
又曰∶主闭。一名无舌。
x蜚厉x
又曰∶主妇人寒热。
鳞部第四十三卷
内容:李时珍曰∶鳞虫有水、陆二类,类虽不同,同为鳞也。是故龙蛇灵物,鱼乃水畜,种族
虽别,变化相通,是盖质异而感同也。鳞属皆卵生,而蝮蛇胎产。水族皆不瞑,而河豚目眨
(音 ),蓝蛇之尾,解其头毒。沙鱼之皮,
虫鱼不分。今析为鳞部,凡九十四种,分为四类∶曰龙,曰蛇,曰鱼,曰无鳞鱼。旧凡五十
八种。
二种
(唐苏恭)
宝本草》一十一种(宋马志) 《嘉
大明)
【附注】魏《吴普本草》 李当之《药录》
甄权《药性》 孙思邈《千金食治》 唐
性》 蜀韩保升
说》
《补遗》 明汪颖《食物》 汪机《会编》 陈嘉谟《蒙筌》
鳞部第四十三卷
鳞之一
内容:(龙类九种)
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一
龙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
时珍曰∶按∶许慎《说文》∶龙字篆文象形。《生肖论》云∶龙耳亏聪,故谓之龙。《梵
书
【集解】
时珍曰∶按∶罗愿《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
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
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
,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陆佃《埤雅》云∶龙火得湿则焰
,得水则燔,以人火逐之即息。故人之相火似之。龙,卵生思抱,雄鸣上风,雌鸣下风,因
风而化。《释典》云∶龙交则变为二小蛇。又小说载龙性粗猛,而爱美玉、空青,喜嗜燕肉
,畏铁及 草、蜈蚣、楝叶、五色丝。故食燕者忌渡水,祈雨者用燕,镇水患者用铁
者用 草,祭屈原者用楝叶、色丝裹粽投江。医家用龙骨者,亦当知其性之爱
x龙骨x
《别录》曰∶生晋地川谷,及太山岩水岸土穴中死龙处。采无时。
弘景曰∶今多出梁、益、巴中。骨欲得脊脑,作白地锦纹,舐之着舌者良。齿小强,犹
有齿形。角强而实。皆是龙蜕,非实死也。
曰∶剡州、沧州、太原者为上。其骨细纹广者是雌,骨粗纹狭者是雄。五色具者上
;白色、黄色者中,黑色者下。凡经落不净,及妇人采者,不用。
今并出晋地。生硬者不好,五色具者良。其青、黄、赤、白、黑,亦应随色与脏
五芝、五石英、五石脂,而《本经》不论及。
春水时至,鱼登龙门,蜕骨甚多。人采
骨即此鱼之骨乎?又孙光宪《北梦琐言》云∶五
前一物如蓝色,纹如乱锦,人莫之识。则龙亦有死者矣。
宗 曰∶诸说不一,终是臆度。曾有崖中崩出一副,肢体头角皆备,不知蜕耶?毙耶?
谓
文言
死龙之骨,若以为蜕,终是臆说。
寇诸说皆两疑之。窃谓龙,神
豢龙氏醢龙以食;《述异记》云∶汉
张华得龙肉
【修治】
曰∶凡用龙骨,先煎香草汤浴两度,捣粉,绢袋盛之。用燕子一只,去肠肚,安袋于
内,悬井面上,一宿取出,研粉。入补肾药中,其效如神。
时珍曰∶近世方法,但 赤为粉。亦有生用者。《事林广记》云∶用酒浸一宿,焙干研
粉,水飞三度用。如急用,以酒煮焙干。或云∶凡入药,须水飞过晒干。每斤用黑豆一斗,
蒸一伏时,晒干用。否则着人肠胃,晚年作热也。
【气味】甘,平,无毒。
《别录》曰∶微寒。
权曰∶有小毒。忌鱼及铁器。
之才曰∶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
时珍曰∶许洪云∶牛黄恶龙骨,而龙骨得牛黄更良,有以制伏也。其气收阳中之阴,入
手、足少阴、厥阴经。
【主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泄痢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本经》)。心
惊,汗出止汗,缩小便溺血,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脏。白龙骨∶主多寐泄精,小便泄精(《别
录》)。逐邪气,安心
权)。
惊,止阴疟,收湿气脱肛,生肌敛疮(时珍)。
【发明】
曰∶气入丈夫肾脏中,故益肾药宜用之。
时珍曰∶涩可去脱。故成氏云∶龙骨能收敛浮越之正气,固大肠而镇惊。又主带脉为病
【附方】旧十一,新七。
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
劳心梦泄∶龙骨、远志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莲子汤
下。(《心统》)
骨四分,韭子五合。为散。空心酒服方寸匕。(《梅师方》)
为末。每盐汤服二钱。(《梅师方》)
沸,及热服尽。温覆取汗,即效。(《肘后》)泄泻不止∶白龙骨、白石脂等分,为末,水丸
梧子大。紫苏、木瓜汤下,量大人、小儿用。(《心鉴》)
大烦渴作热,三焦有疮 ,下痢,或张口吐舌,目烂,口鼻生疮,不识人,用
龙骨半斤,水一斗,煮四升,沉之井底。冷服五合,渐渐进之。(《外台方》)
者∶龙骨半斤研,水一斗,煮取五升,候极冷,稍饮,得汗即
息不止者∶龙骨四两打碎,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服,冷冻饮料。仍以米饮和丸,每服十丸。
(《肘后方》)
师方》)
即断。(《三因方》)
匕,日三。(《千金方》)
粉,扑之。(《医宗三法》)
x龙齿x
【修治】同龙骨。或云以酥炙。
【气味】涩,凉,无毒。
当之曰∶大寒。
之才曰∶平。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铁器。
【主治】杀精物。大人惊痫诸痉,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小儿五惊、十二痫
(《本经》)。
治烦闷、热狂、鬼魅(《日华》)。
【发明】
时珍曰∶龙者东方之神,故其骨与角、齿皆主肝病。许叔微云∶肝藏魂,能变化,故魂
游
x龙角x
【修治】同骨。
【气味】甘,平,无毒。
之才曰∶畏干漆、蜀椒、理石。
【主治】惊痫螈 ,身热如火,腹中坚及热泄。久服轻身,通神明,延年(《别录》)。
小儿大热(甄
【发明】
颂曰∶骨、齿医家常用,角则稀使,惟《深师》五邪丸用之,云无角用齿,而《千金》
治心病有角、齿同用者。
x龙脑x
【主治】其形肥软,能断痢(陶弘景
x龙胎x
【主治】产后余疾,女人经闭。
弘景曰∶比来巴中数得龙胞,形体具存。云治产后余疾,正当末服。
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