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黑质白花,尾有佛指甲,目光不陷者为真。以酒洗润透,去骨刺 
二两,当归身二两,真天麻二两,真秦艽二两,五加皮二两,防风一两 
盛之,入金华酒坛内,悬胎安置。入糯米生酒醅五壶浸袋,箬叶密封。安坛于大锅内,水煮 
一日,取起,埋阴地七日取出。每饮一、二杯。仍以滓日干碾末,酒糊丸 
丸,用煮酒吞下。切忌见风犯欲,及鱼、羊、鹅、面发风之物。 
阳少阴多,手足举动不快。用白花蛇 
二 
两,为细末。以银盂盛无灰酒一升浸之,重汤煮稠 
瓶收。每服半匙头,用好酒或白汤化服,日二次神效极佳。(《备急方》) 
花蛇五寸(酒浸,去皮、骨,炙干),雄黄一两(水飞研匀),以白沙蜜一 
皮 
研烂,同炼为膏。每服一钱,温酒化下,日三。须先服通天再造散,下 
根。(《三因》) 
炙去皮骨)、天南 
每服一钱,茶下,日 
净肉二钱(酒炙),雄黄二钱,大黄五钱,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三日一服。(《家珍》) 
三蛇愈风丹∶治疠风,手足麻木,眉毛脱落,皮肤瘙痒,及一切风疮。白花蛇、乌稍蛇、土 
蝮蛇各一条(并酒浸,取肉晒干),苦参(头末)四两,为末,以皂角一斤切,酒 
以 
水一碗, 取浓汁,石器熬膏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煎通圣散下,以粥饭压之,日三 
服。三日一浴,取汗避风。《治例》无蝮蛇, 
,发项腋之间,痒痛,憎寒发热。白花蛇(酒浸,取肉)二两(焙),生犀角一两二钱五 
分(镑 
研),黑牵牛五钱(半生半炒),青皮五钱。为末。每服二钱,入腻粉五分,五更时,糯米饮 
调下,利下恶毒为度。十日一服,可绝病根,忌发物。 
药,后服 
钱, 
为末,红枣肉捣,丸梧子大。每服七丸,冷茶下,日三。忌鱼肉,服尽即愈,后服土茯苓药 
调之。方广《心法附余》∶治杨梅疮。用花蛇肉一钱,银朱二钱,铅二钱,汞二钱,为末, 
作纸捻九条。每用一条,于灯盏内香油浸,点灯安烘炉里,放被中,盖卧熏之,勿透风。一 
日三次。托痘花蛇散∶治痘疮黑陷。白花蛇(连骨炙,勿令焦)三钱,大丁香七枚,为末。 
每服五分,以水和淡酒下,神效。移时身上发热,其疮顿出红活也。(王氏《手集》) 
x头x 
【气味】有毒。 
【主治】癜风毒癞(时珍)。 
【附方】新一。 
紫癜风∶除风散∶以白花蛇头二枚(酒浸,炙),蝎梢一两(炒),防风一两,上为末。 
每服一 
x目睛x 
【主治】小儿夜啼。以一只为末,竹沥调少许灌之(《普济》)。 

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二
乌蛇
内容:(宋《开宝》附) 
【释名】乌梢蛇(《纲目》)、黑花蛇(《纲目 
【集解】 
志曰∶乌蛇生商洛山。背有三棱,色黑如漆。性善,不噬物。江东有黑梢蛇,能缠物至 
死,亦此类也。 
在芦丛中吸 
至枯死眼不陷如活者,称之重七钱至一两者为上,十两至一镒者为中,粗大者力弥减也。作 
伪者用他蛇熏黑,亦能乱真,但眼不光耳。 
宗 曰∶乌蛇脊高,世称剑脊乌梢。尾细长,能穿小铜钱一百文者佳。有身长丈余者。 
其性畏鼠野狼。蛇类中惟此入药最多。 
曰∶凡一切蛇,须辨雌雄、州土。蕲州乌蛇,头上有逆毛二寸一路,可长半分以来, 
头尾相对,使之入药如神。只重一两以下,彼处得此多留进供。蛇腹下有白带子一条,长一 
寸者,雄也,宜入药用。采得,去头及皮鳞、带子,锉断,苦酒浸一宿,漉出,柳木炭火炙 
干,再以酥炙。于屋下巳地上掘坑,埋一夜,再炙干用。或以酒煮干用亦可。 
时珍曰∶乌蛇有二种∶一种剑脊细尾者为上。一种长大无剑脊而尾稍粗者,名风梢蛇, 
亦可治风,而力不及。 
x肉x 
【气味】甘,平,无毒。 
《药性论》曰∶有小毒。 
【主治】诸风顽痹,皮肤不仁,风瘙瘾疹,疥癣(《开 
脱落, 疥等疮(甄权)。 
【附方】旧二,新五。 
大风∶《朝野佥载》云∶商州有人患大风。家人恶之,山中为起茅屋。有乌蛇堕酒罂 
病患不知,饮酒渐瘥。罂底见有蛇骨,始知其由。《治例》∶治大风。用乌蛇三条蒸熟,取 
焙研末,蒸饼丸米粒大,以喂乌鸡。待尽杀鸡烹熟,取肉焙研末,酒服一钱。或蒸饼丸服。 
不过三、五鸡即愈。《秘韫》∶用大乌蛇一条,打死盛之。待烂,以水二碗浸七日,去皮骨, 
入糙米一升,浸一日晒干。用白鸡一只,饿一日,以米饲之。待毛羽脱去,杀鸡煮熟食,以 
酒下 
壳 
(麸炒)、羌活、牛膝、天麻各三两,熟地黄四两,白蒺藜(炒)、五加皮、防风、桂心各二 
两,锉片。以绢袋盛,于无灰酒二斗中浸之,密封七日。每日三度,温服一小盏。忌鸡、鹅、 
鱼肉、发物。(《圣惠》) 
面疮 ∶乌蛇肉二两,烧灰,腊猪脂调敷。(《圣惠》) 
婴儿撮口不能乳者∶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半两,麝香一分,为末。每用半分,荆 
芥煎汤调灌之。(《圣惠》)破伤中风∶项强身直,定命散主之。用白花蛇、乌蛇(并取项后 
二寸,酒洗润取肉)、蜈蚣一条(全者,并酒炙)。上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服。( 
x膏x 
【主治】耳聋。绵裹豆许塞之,神效(时珍。出《普济方》)。 
x胆x 
【主治】大风疠疾,木舌胀塞(时珍)。 
【附方】新二。 
大风龙胆膏∶治大风疾神效。用冬瓜一个,截去五寸长,去瓤,掘地坑深三尺,令净, 
安瓜于内。以乌蛇胆一个,消梨一个,置于瓜上,以土隔盖之。至三七日,看一度,瓜未甚 
坏。候七七日,三物俱化为水,在瓜皮内 
小可风疾,每服一匙头。(王氏《博济方 
敷舌上,有涎吐去。(《圣济总录》) 
x皮x 
【主治】风毒瓦斯,眼生翳,唇紧唇疮( 
【附方】新一。 
小儿紧唇,脾热唇疮∶并用乌蛇皮烧灰,酥和敷之。(《圣惠》) 
x卵x 
【主治】大风癞疾 (时珍曰∶《圣济总录》治癞风,用乌蛇卵和诸药为丸服,云与蛇 
肉同功)。 

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二
金蛇
内容:(宋《开宝》附。附银蛇) 
【释名】金星地鳝(《图经》)、银蛇(亦名锡蛇)。 
时珍曰∶金、银、锡,以色与功命名也。金星地鳝,以形命名也。 
【集解】 
颂曰∶金蛇生宾州、澄州。大如中指,长尺许,常登木饮露,体作金色,照日有光。白 
者 
毒。 
时珍曰∶按∶刘恂《岭表录异》云∶金蛇一名地鳝,白者名锡蛇,出黔州。出桂州者 
之。大如拇指,长尺许,鳞甲上分金银,解毒之功,不下吉利也。据此,则地鳝即金蛇,非 
二种矣。 
x肉x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解中金药毒,令人肉作鸡脚裂,夜含银,至晓变为金色者,是也。取蛇四寸炙 
黄,煮汁频饮,以瘥为度。银蛇解银药毒(《开宝》)。解 
久痢(时珍)。 
【发明】 
藏器曰∶岭南多毒,足解毒之药,金蛇、白药是矣。 
时珍曰∶《圣济总录》治久痢不止,有金星地鳝散∶用金星地鳝(醋炙)、铅丹、白矾( 
各五钱,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日二。 

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二
水蛇
内容:(《纲目》) 
【释名】公蛎蛇。 
【集解】 
时珍曰∶水蛇所在有之,生水中。大如鳝,黄黑色,有缬纹,啮人不甚毒。陶弘景言公 
蛎蛇能化鳢者,即此也。水中又有一种泥蛇,黑色,穴居成群。啮人有毒,与水蛇不同。张 
文 
x肉x 
【气味】甘、咸,寒,无毒。 
【主治】消渴,烦热,毒痢(时珍)。 
【附方】新一。 
《圣惠》水蛇丸∶治消渴,四肢烦热, 
蜗牛五十个(水浸五日取涎),入天花粉末煎稠, 
丸,姜汤下。 
x皮x 
【主治】烧灰油调,敷小儿骨疽脓血不止。又治手指天蛇毒疮(时珍)。 
【附方】新二。 
小儿骨疮∶《海上方》诗云∶小儿骨痛不堪言,出血流脓实可怜。寻取水蛇皮一个,烧 
灰 
蛇一条,去头尾,取中截如手指长,剖去骨肉。勿令病者见,以蛇皮包手指,自然束紧,以 
纸外裹之。顿觉遍身皆凉,其病即愈。数日后解视,手指有一沟如小绳,蛇皮内宛然有一 
蛇,头目俱全也。 

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二
蛇婆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蛇婆生东海水中。一如蛇,常自浮游。采取无时。 
时珍曰∶按∶此所言形状功用,似是水蛇;然无考证,姑各列条。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赤白毒痢,蛊毒下血,五野鸡病,恶疮。炙食,或烧末,米饮服二钱(藏器)。 

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二
黄颔蛇
内容:(《纲目》。附赤楝蛇) 
【释名】黄喉蛇(俗名)、赤楝蛇(一名桑根 
时珍曰∶颔,喉下也。以色名赤楝,桑根象形,陶氏作赤 。 
【集解】时珍曰∶按∶《肘后》、《千金》、《外台》诸方,多用自 
并不云是某蛇。惟本草有蝮蛇腹中鼠。陶氏注云∶术家所用赤 
鼠子、雀雏。见腹中大者,破取干 
辈。据此,则古方所用自死蛇,及蛇吞蛙、鼠,当是二蛇,虽蛇蜕亦多用之。赤楝红黑,节 
节相间,俨如赤楝、桑根之状。黄颔黄黑相间,喉下色黄,大者近丈。皆不甚毒、丐儿多养 
为戏弄,死即食之。又有竹根蛇,《肘后》谓之青 蛇,不入药用,最毒。喜缘竹木,与竹 
同色。 
五壮。毒即不行,仍以药敷之。又有菜花蛇,亦长大,黄绿色,方家 
x肉x 
【气味】甘,温,有小毒。 
【主治】酿酒,或入丸散,主风癞顽癣恶疮。 
自死蛇渍汁,涂大疥。煮汁,浸臂腕作痛。烧灰,同猪脂,涂风癣漏疮,妇人妒乳, 
犬咬伤(时珍。出《肘后 
【附方】新三。 
犬啮伤 自死蛇一枚,烧焦为末,纳入疮孔中。(《千金方》) 
五月五日自死赤蛇,烧灰。井华水服方寸匕,日一服。(《千金方》) 
恶疮似癞及马疥大如钱者∶自死蛇一条,水渍至烂。去骨取汁涂之,随手瘥。(《千金 
》) 
x蛇头x 
【主治】烧灰,主久疟及小肠痈,入丸散用(时珍)。 
【附方】新二。 
发背肿毒∶蛇头烧灰,醋和敷之,日三易。(《千金》) 
蛤蟆 疮∶五月五日蛇头,及野猪脂同水衣封之,佳。(《千金方》) 
x骨x 
【主治】久疟劳疟,炙,入丸散用(时珍)。 
【附方】新一。 
一切冷漏∶自死蛇,取骨为末封之。大痛,以杏仁膏摩之,即止。(《千金方》) 
x涎x 
【气味】有大毒。 
思邈曰∶江南山间人有一种蛊毒,以蛇涎合药着饮食中,使人病瘕,积年乃死。但以雄 
黄、蜈蚣之药治之乃佳。 
x蛇吞鼠x 
【主治】鼠 、蚁 有细孔如针者。以腊月猪脂煎焦,去滓涂之 
x蛇吞蛙x 
【主治】噎膈,劳嗽,蛇 (时珍)。 
【附方】新三。 
噎膈∶用蛇含蛤蟆,泥包烧存性,研末。米饮服。 
久劳咳嗽吐臭痰者∶寻水边蛇吞青蛙未咽者,连蛇打死,黄泥固济, 研。空心酒服一、 
二钱,至效。忌生冷五七日,永不发也。(《秘韫》方) 
蛙 不愈∶蛇腹蛙,烧灰封之。(《千金》) 

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二
蝮蛇
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反鼻蛇。 
时珍曰∶按∶王介甫《字说》云∶蝮,触之则复。其害人也,人亦复之,故谓之蝮。 
【集解】弘景曰∶蝮蛇,黄黑色如土,白斑,黄颔尖口,毒最烈。虺,形短而扁,毒与 
同。蛇类甚众,惟此二种及青 为猛,不即疗多死。 
恭曰∶蝮蛇作地色,鼻反、口长、身短,头尾相似,山南汉、沔间多有之。一名 蛇, 
无二种也。 
颂曰∶蝮蛇形不长,头扁口尖,头斑,身赤纹斑,亦有青黑色者。人犯之,头足贴着。 
东间诸山甚多,草行不可不慎。 
藏器曰∶蝮蛇锦纹,亦有与地同色者。众蛇之中,此独胎产。着足断足,着手断手,不 
尔称身糜烂。七、八月毒盛时,啮树以泄其毒,树便死。又吐涎沫于草木上,着人成疮身肿, 
名 
时珍曰∶蝮与虺陶氏言是二种,苏恭言是一种。今按∶《尔雅》云∶蝮虺身博三寸, 
首大如擘,是以蝮虺为一种也。郭璞云∶蝮蛇惟南方有之,一名反鼻。细颈,大头,焦尾, 
鼻上有针,锦纹如绶,纹间有毛如猪鬣,大者长七八尺。虺则所在有之,俗 
色。颜师古云∶以俗名证之,郭说为是。又《北史》∶高道穆谓(尔朱)荣云∶ 
令 
(元)颢重完守具,乃养虺成蛇。是皆以蝮、虺为二种矣。盖蝮长大,虺短小 
陶说为是。柳子浓《宥蝮蛇文》云∶目兼蜂虿,色混泥涂。其颈蹙恧,其腹次且。褰鼻 
,穴出榛居。蓄怒而蟠,衔毒而趋。亦颇尽其状也。《抱朴子》曰∶蛇类最多,惟蝮中人甚 
急。但即时以刀割去疮肉投于地,其肉沸如火炙,须臾焦尽,人乃得活。王充《论衡》云∶ 
蝮蛇 
x胆x 
【气味】苦,微寒,有毒。 
【主治】 疮(《别录》)。杀下部虫(甄权)。疗诸漏,研敷之。若作痛,杵杏仁摩之 
(时珍。出《外台》)。 
x肉x 
【气味】甘,温,有毒。 
【主治】酿作酒,疗癞疾诸 ,心腹痛,下结气,除蛊毒(《别录》)。五痔,肠风泻血 
(甄权)。 
活 
蛇一枚着器中,投以醇酒一斗,封定,埋马溺处。周年取开,蛇已消化,酒味犹存。有患诸 
证者,不过服一升以来,当觉举身习习而愈。然有小毒,不可顿服。若服他药,不复得力。 
又曰∶生癞者,取一枚(或他蛇亦可),烧热坐上,当有赤虫如马尾出。仍取蛇肉塞鼻中)。 
【发明】 
时珍曰∶癞疾感天地肃杀之气而成,恶疾也。蝮蛇禀天地阴阳毒烈之气而生,恶物也。 
以毒物而攻毒病,盖从其类也。 
【附方】旧一。 
白癞∶大蝮蛇一条,勿令伤,以酒一斗渍之,糠火温令稍热。取蛇一寸,和腊月猪脂捣 
敷。(《肘后方》) 
x脂x 
藏器曰∶摩着物皆透也。 
【主治】绵裹,塞耳聋。亦敷肿毒(时珍)。 
x皮x 
【主治】烧灰,疗疔肿、恶疮、骨疽(苏恭)。 
x蜕x 
【主治】身痒、疥癣、 疮(苏恭)。 
x骨x 
【主治】赤痢。烧灰,饮服三钱。杂蛇亦可(藏器)。 
x屎(器中养取之)x 
【主治】痔 (苏恭)。 
【主治】鼠 (《别录》。 
《千金》云∶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二,不过三日大验。) 
【附录】千岁蝮。颂曰∶东间一种千岁蝮,状如蝮而短,有四脚,能跳来啮人。人或中 
之,必死。其啮已,即跳上木作声。云“斫木、斫木”者,不可救也。若云“博叔、博叔” 
者, 
犹可急治之。用细辛、雄黄等分为末,纳疮中,日三、四易之。又以栝蒌根、桂末着管中, 
密塞勿令走气,佩之。中毒急敷之,缓即不救。 
时珍曰∶按∶《字林》云∶ 听,形如蜥蜴,出魏兴。居树上,见人则跳来啮之。啮已 
还树,垂头听,闻哭声乃去。即此也。其状头尾一般,大如捣衣杵,俗名合木蛇,长一、二 
尺。谈野翁方,名斫木蛇,又名望板归。救之,用嫩黄荆叶 

鳞部第四十三卷
鳞之二
内容:(《别录》) 
【集解】《别录》曰∶ 
时珍曰∶ 与蝮同类,即虺也。长尺余,蝮大而虺小,其毒则一。《食经》所谓“虺色 
如土,小如蝮蛇”者是也。详见蝮下。旧本作 类,一名 ,误矣 
。 ,即虺字。 、 字象相近,传写脱误尔。陶氏注蝮即 ,亦误矣。 既是蝮,《别 
录》不应两出。今并改正。 
【气味】缺。 
【主治】疗痹内漏(《别录》)。治破伤中风,大风恶 
【附方】新一。 
破伤风∶牙关紧急,口噤不开,口面 斜,肢体弛缓。用土虺蛇一条(去头、尾、 
皮、骨,醋炙),地龙五条(去泥,醋炙),天南星(八钱重)一枚(炮),上为末,醋煮面 
糊 
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生姜酒下,仍食稀葱白粥,取汗即瘥。昔宫使明光祖,向任 
制官,被重伤,服此得效。(《普济方》) 

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二
蓝蛇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出苍梧诸县。状如蝮有约,从约断之,头毒尾良。岭南人呼为蓝药。 
【主治】用头合毒药,毒人至死。以尾作脯,食之即解(藏器)。 

鳞部第四十三卷鳞之二
两头蛇
内容:(《拾遗》) 
【释名】枳首蛇(《尔雅》)、越王蛇。 
时珍曰∶枳,两也。郭璞云∶会稽人言是越王弩弦所化,故名越王蛇。江东人名越王约 
发。《续博物志》云∶ 
【集解】藏器曰∶两头蛇大如指,一头无口目,两头俱能行。云见之不吉,故孙叔敖埋 
之,恐后人见之必死也。 
时珍曰∶按∶《尔雅》中央有枳首蛇,中国之异气也。刘恂《岭表录异》云∶岭外极多。 
长尺余,大如小指,背有锦纹,腹下鳞红。人视为常,不以为异。 
罗愿《尔雅翼》云∶宁国甚多,数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