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列子》云∶青宁生程,程生马。沈氏《笔谈》云∶秦人谓豹为程,至今延
之失刺孙。
【集解】弘景曰∶豹至稀有,入用亦鲜,惟尾可贵。
恭曰∶阴阳家有豹尾神,车驾卤簿有豹尾车,名可尊重耳。真豹尾有何可贵?未审陶据
奚说?
颂曰∶今河
而纹黑也;《
知入药果用何
宗 曰∶豹毛赤黄,其纹黑,如钱而中空,比比相次。又有土豹,
其形亦小。此各有种,非能变形也,圣人假喻耳。恐医家不知,故书
时珍曰∶豹,辽东及西南诸山时有之。状似虎而小,白面团头,自惜其毛采。其纹如
钱者,曰金钱豹,宜为裘。如艾叶者,曰艾叶豹,次之。又西域有金线豹,纹如金线。海中
有水豹,上应箕宿。《禽虫述》云∶虎生三子,一为豹。则豹有变者,寇氏未知尔。豹畏蛇
与鼠,而狮、驳、渠搜能食之。《淮南子》云∶ 令虎申,蛇令豹止,物有所制也
云∶狐死首丘,豹死首山。不忘本也。豹胎至美,为八珍之一。
x肉x
【气味】酸,平,无毒。思邈曰∶温,微毒。正月勿食,伤神损寿。
【主治】安五脏,补绝伤,轻身益气,久服利人(《别录》)。壮筋骨,强志气,耐寒暑,
令人猛健(《日华》)。辟鬼魅神邪,宜肾(孙思邈)。
【发明】诜曰∶豹肉令人志性粗豪,食之便觉,少顷消化乃定。久食亦然。
宗 曰∶此兽猛捷过虎,故能安五脏,补绝伤,轻身,壮筋骨也。
x脂x
【主治】合生发膏,朝涂暮生(孟诜)。亦入面脂(时珍)。
x鼻x
【主治】狐魅。同狐鼻,水煮服(藏器。时珍曰∶按《外台》
载崔氏方中用之。)
x头骨x
【主治】烧灰淋汁,去头风白屑(孟诜)。作枕辟邪(时珍。出《五行志》)
皮 藏器曰∶不可藉睡,令人神惊。其毛入人疮中,有毒。
时珍曰∶按∶《林邑记》云∶广西南界有 腊虫,食死人尸,不可驱逐。惟以豹皮覆之,
则畏而不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
貘
内容:(音陌。亦作貊。宋《图经》)
【校正】原附豹下,今分出。
【释名】时珍曰∶按∶陆佃云∶皮为坐毯卧褥,能消膜外之气,故字从膜省文。
【集解】颂曰∶郭璞云∶似熊而头小脚卑,黑白驳纹,毛浅有光泽。
骨蛇虺。其骨节强直,中实少髓。或云与《尔雅》貘、白豹同名。唐世多
有赞序之。今黔、蜀及峨眉山中时有。貘,象鼻犀目,牛尾虎足。土人鼎釜,多为所食,颇
为山居之患,亦捕以为药。其齿骨极坚,以刀斧椎锻,铁皆碎,落火亦不能烧。人得之诈充
佛牙、佛骨,以诳俚俗。
时珍曰∶世传羚羊角能碎金刚石者即此,物相畏耳。按∶《说文
出蜀中。《南中志》云∶貘大如驴,状似熊,苍白色,多力,舐铁
云∶貘似熊,狮首豺 ,锐 卑脚,粪可为兵切
皆能食铜铁,亦貘类也。并附之。
【附录】啮铁 时珍曰∶按∶《神异经》云∶南方有兽,角足大小状
食铁而饮水,粪可为兵,其利如钢,名曰啮铁。《唐史》云∶吐火罗献
铁,日行三百里。
x犴x
《禽书》云∶犴应井星,胡狗也。状似狐而黑,身长七尺,头生一角,老则有鳞,
能食虎、豹、蛟、龙、铜、铁。猎人亦畏之。
x狡兔x 《拾遗记》云∶狡兔生昆吾山,形如兔,雄黄雌白,食丹、石、铜、铁。
昔吴王武库兵器皆尽,掘得二兔,一白一黄,腹中肾、胆皆铁,取铸为剑,切玉如泥。
x皮x
【主治】寝之,可驱温疠,辟湿气、邪气(苏颂)。
x膏x
【主治】痈肿,能透肌骨(时珍曰∶段成式云∶貘膏性利,铜、铁、瓦器盛之悉透,惟
以骨盛则不漏)。
x尿x
【主治】吞铜、铁入腹者,水和服之,即化为水。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
象
内容:(宋《开宝》)
【释名】时珍曰∶许慎《说文》云∶象(字篆文),象耳、牙、鼻、足之形。王安石《字
说》云∶象牙感雷而文生,天象感气而文生。故天象亦用此字。《南越志》云∶象闻雷声则
牙花暴出,逡巡复没。《古语》云∶犀因望月纹生角,象为闻雷花发牙。伽耶(出《北户录》)。
【集解】颂曰∶《尔雅》云∶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今多出交趾、潮、循诸
州。彼人捕得,争食其肉,云肥脆堪作炙。陈藏器云∶象具十二生肖肉,
其本肉,炙食、糟食更美。又胆不附肝,随月在诸肉间,如正月即在虎肉也
随四时,春在前左足,夏在前右足,秋后左足,冬后右足也。淳化中一象春
不获,使问铉。铉以此对,果得于前左足。世传荆蛮山中亦有野象。然楚、
惟西方拂林、大食诸国,乃多白象。樊绰·《云南记》、平居诲·《于阗行
时
乘之。
目才
能回
食物饮水皆以鼻卷入口,一身之力皆在于鼻,故伤之则死耳。后有穴,薄如鼓
口内有食齿,两吻出两牙夹鼻,雄者长六七尺,雌者才尺余耳。交牝则在水中,以胸相贴,
与诸兽不同。许慎云∶三年一乳。《古训》云∶五岁始产,六十年骨
刍、豆、甘蔗与酒,而畏烟火、狮子、巴蛇。南人杀野象,多设机阱以陷之;或埋象鞋于路,
以贯其足。捕生象则以雌象为媒而诱获之,饲而狎之,久则渐解人言。使象奴牧之,制之以
钩,左右前后罔不如命也。其皮可作甲KT 鼓,湿时切条,可贯器物。
甄权曰∶西域重象牙,用饰床座。中
木牙潜易取焉。
x牙x
《真腊风土记》云∶象牙,杀取者上也,自死者次之,蜕于山中多年者下矣。或谓
一岁一换牙者,非也。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诸铁及杂物入肉,刮牙屑和水敷之,立出。治痫病,刮齿屑,炒黄研末,饮服
(《开宝》)。生煮汁服,治小便不通。烧灰饮服,治小便多。(《日华》)
诸物刺咽中,磨水服之,亦出,旧梳屑尤佳(苏颂)。主风痫惊悸,一切邪魅精物,热
疾骨蒸及诸疮,并宜生屑入药(时珍)。
【发明】时珍曰∶世人知然犀可见水怪,而不知沉象可驱水怪。按∶《周礼》·壶涿氏掌
水虫。欲杀其神者,以 木贯象
齿作十字,贯于木而沉之
于旁;合丹灶,以象牙
乎其能治心肝惊痫、迷
【附方】旧二,新四。
小便不通胀急者∶象牙生煎服之。(《救急》)
小便过多∶象牙烧灰,饮服之。(《总录》)
痘疹不收∶象牙屑,铜铫炒黄红色为末。每服七八分或一钱,白水下。(《王氏痘疹方》)
诸兽骨鲠∶象牙磨水吞之。(《永类方》)
骨刺入肉∶象牙刮末,以水煮白梅肉调涂,自软。(《简要济众》)
铁箭入肉∶象牙刮末,水和敷之,即出也。
x肉x
【气味】甘、淡,平,无毒。
【主治】烧灰,和油涂秃疮。多食,令人体重(《开宝》)。
【发明】时珍曰∶按∶《吕氏春秋》云∶肉之美者,旄象之约。又《
肥脆,少类猪肉,味淡而含滑。则其通小便者,亦淡渗滑窍之义。烧之则从火化,故又能缩
小便也。
x胆x
【修治】 曰∶凡使勿用杂胆。其象胆干了,上有青竹纹斑光腻,其味微带甘。入药勿
便和众药,须先捣成粉,乃和众药。
【气味】苦,寒,微毒。
【主治】明目治疳(《日华》)。治疮肿,以水化涂之。治口臭,以绵裹少许贴齿根,平
旦漱去,数度即瘥(《南海药谱》)。
【发明】时珍曰∶象胆明目,能去尘膜也,与熊胆同功。
雷 《炮炙论序》云“象胆挥粘”是矣。
【附方】新一。
内障目翳∶如偃月,或如枣花。用象胆半两,鲤鱼胆七枚,熊胆一分,牛胆半两,麝香
一钱,石决明末一两,为末,糊丸绿豆大。每茶下十
x睛x
【主治】目疾,和人乳滴目中(藏器)。
x皮x
【主治】下疳,烧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疮不合(时珍)。
【发明】时珍曰∶象肉臃肿,人以斧刃刺之,半日即合。故近时治金疮不合者,用其皮
灰。
x骨x
【主治】解毒(时珍)。胸前小横骨,烧灰酒服,令人能浮(《开宝》)。
【附方】新一。
象骨散∶治脾胃虚弱,水谷不消,噫气吞酸,吐食霍乱,泄泻脓血,脐腹疼痛,里急频
并,不思饮食诸证。用象骨四两(炒),肉豆寇(炮)、枳壳(炒)各一两,诃子肉(炮)、
甘草各二两,干姜半两(炮),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和滓热服,食前,
日三次。(《宣明方》)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
犀
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兕。
时珍曰∶犀字,篆文象形。其 名兕,亦曰沙犀。《尔雅翼》云∶兕与 字音相近,犹
之为牯也。大抵犀、兕是一物,古人多言兕,后人多言犀,北
不同耳。详下文。《梵书》谓犀曰 伽。
【集解】《别录》曰∶犀出永昌山谷及益州。永昌,即今滇南也。
弘景曰∶今出武陵、交州、宁州诸远山。犀有二角,以额上者为胜。又有通天犀角,上
有一白缕,直上至端,夜露不濡,入药至神验。或云此是水犀角,出水中。《汉书》所谓骇
鸡犀者,置米饲鸡,皆惊骇不敢啄;置屋上,乌鸟不敢集。又有 犀,角甚长,纹理似犀
,不堪入药。
恭曰∶ 是雌犀,文理腻细,斑白分明,俗谓之斑犀。服用为上,入药不如雄犀。
藏器曰∶犀无水陆二种,但以精粗言之。通天者脑上之角,经千岁,长且锐,白星彻端
,能出气通天,则能通神、破水、骇鸡,故曰通天。《抱朴子》言∶此犀刻为鱼,衔之入水,
水
颂曰∶犀角,今以南海者为上,黔、蜀者次之。犀似水牛,猪首、大腹、卑脚。脚似象,
有三蹄。黑色。舌上有刺,好食棘刺。皮上每一孔生三毛,如豕。有一角、二角、三角者。
《尔雅》云∶兕似牛,犀似豕。郭璞注云∶兕一角,色青,重千斤。犀似水牛,三角,一在
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鼻上者食角也(又名奴角),小而不椭。亦有一角者。刘恂《岭
表录异》云∶犀有二角,一角额上为兕犀,一在鼻上为胡帽犀。牯犀亦有二角,皆谓之毛犀,
而今人多传一角之说。此数种角俱有粟纹,观纹之粗细为贵贱。贵者有通天花纹,犀有此角
者,必自恶其影,常饮浊水,不欲照见也。绝品者有百物之形。或云犀之通天者乃其病,理
不可知也。角纹有倒插者,一半已下通;有正插者,一半已上通;有腰鼓插者,中断不通。
其类极多,故波斯呼象牙为白暗,犀角为黑暗,言难识也。犀中最大者堕罗犀,一株重七八
斤,云是牯犀额角。其花多作撒豆斑、色深者,堪作带胯;斑散色浅者,可作器皿耳。或云
兕乃犀之雌者,亦似水牛而青色,皮坚浓可以为铠,未知的否?唐医吴士皋言∶海人取犀,
先于山路多植朽木,如猪羊栈。其犀前脚直,常依木而息,烂木忽折,倒仆久不能起,因格
杀之。又云∶犀每岁一退角,必自埋于山中。海人潜作木角易之,再三不离其处。若直取之,
则后藏于别处,不可寻矣。
李 曰∶通天犀乃胎时见天上物过,形于角上,故曰通天。但于月下以水盆映之则知。
按∶《五溪记》云∶山犀食竹木,其小便即竟日不尽。夷獠以弓矢采之,名
《异物志》云∶山东海水中有牛,乐闻丝竹。彼人动乐,则牛出听,因而采之。有鼻角、顶
角,以鼻角为上。本草只知山犀,未见水犀。
宗 曰∶川犀、南犀纹细,乌犀有纹显露,黄犀纹绝少,皆不及西番者,纹高、两脚显
也。物象黄、外黑者为正透,物象黑、外黄者为倒透。盖以乌色为正,以形象肖物为贵。既
曰通犀,必须纹头显著,黄黑分明,有两脚润滑者为第一。
时珍曰∶犀出西番、南番、滇南、交州诸处。有山犀、水犀、兕犀三种,又有毛犀似之。
山犀居山林,人多得之;水犀出入水中,最为难得。并有二角,鼻角长而额角短。水犀皮有
珠甲,而山犀无之。兕犀即犀之 者,亦曰沙犀,只有一角在顶,纹理细腻,斑白分明,不
可入药。盖牯角纹大,而 角纹细也。洪武初,九真曾贡之,谓之独角犀,是矣。陈藏器谓
犀无水陆,郭璞谓犀有三角,苏颂谓毛犀为牯犀,皆出讹传,今并正之。毛犀即 牛也,见
本条。犀角纹如鱼子形,谓之粟纹。纹中有眼,谓之粟眼。黑中有黄花者为正透,黄中有黑
花者为倒透,花中复有花者为重透,并名通犀,乃上品也;花如椒豆斑者次之;乌犀纯黑无
花者为下品。其通天夜视有光者,名夜明犀,故能通神开水,飞禽走兽见之皆惊。又《山海
经》有白犀,白色;《开元遗事》有辟寒犀,其色如金,交趾所贡,冬月暖气袭人;《白孔六
帖》有辟暑犀,唐文宗得之,夏月能清暑气;《岭表录异》有辟尘犀,为簪梳带胯,尘不近
身;《杜阳编》有蠲忿犀,云为带,令人蠲去忿怒,此皆希世之珍,故附见之。
x犀角x(番名低密)
【修治】弘景曰∶入药惟雄犀生者为佳。若犀片及见成器物皆被蒸煮,不堪用。
颂曰∶凡犀入药有黑白二种,以黑者为胜,角尖又胜。生犀不独未经水火者,盖犀有捕
得杀取者为上,蜕角者次之。
宗 曰∶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锐之力尽在是也。以西番生犀磨服为佳,入汤、散则屑
之。
曰∶凡使,勿用奴犀、 犀、病水犀、挛子犀、无润犀。惟取乌黑肌皱、坼裂光润
者,锉屑,入臼杵,细研万匝乃用。
李 曰∶凡犀角锯成,当以薄纸裹于怀中蒸燥,乘热捣之,应手如粉。故《归田录》云∶
翡翠屑金,人气粉犀。
【气味】苦、酸、咸,寒,无毒。《别录》曰∶微寒。
李 曰∶大寒,无毒。甄权曰∶牯犀角,甘、辛,有小毒。
张元素曰∶苦、酸,寒,阳中之阴也。入阳明经。
之才曰∶松脂为之使。恶雷丸、 菌。
时珍曰∶升麻为之使。恶乌头、乌喙。
曰∶忌盐,及妊妇勿服,能消胎气。
【主治】百毒蛊疰,邪鬼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除邪,不迷惑魇寐。久服轻身(《本
经》)。伤寒温疫,头痛寒热,诸毒瓦斯。令人骏健
热,散风毒,治发背痈疽疮肿,化脓作水,疗时疾,热如火,烦闷,毒入心中,狂言妄语(《药
性》)。治
主风毒攻心, 热闷,拥毒赤痢,小儿麸豆,风热惊痫(《
恶心痛,饮食中毒,药毒热毒,筋骨中风,心风烦闷,中风失音,皆瘥。以水磨服,治小儿
惊热。山犀、水犀,功用相同(孟诜)。磨汁,治吐血、衄血、下血,及伤寒畜血,发狂谵
语,发黄发斑,痘疮稠密,内热黑陷,或不结痂,泻肝凉心,清胃解毒(时珍)。
【发明】时珍曰∶犀角,犀之精灵所聚,足阳明药也。胃为水谷之海,饮食药物必先受
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诸毒。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风邪热毒,必先干之。故犀角能疗诸血,
及惊狂斑痘之证。《抱朴子》云∶犀食百草之毒,及众木之棘,所以能解毒。凡蛊毒之乡,
有饮食,以此角搅之,有毒则生白沫涌起,无毒则否。以之煮毒药,则无复毒势也。《北户
录》云∶凡中毒箭,以犀角刺疮中,立愈。由犀食百毒棘刺也。昔温峤过武昌牛渚矶,下多
怪物。峤然犀角照之,而水族见形。《淮南万毕术》云∶犀角
辟邪不惑,于此益可见矣。
【附方】旧六,新七。
钱。(《总录》)
中忤中恶鬼气∶其证或暮夜登厕,或出郊外,蓦然倒地,厥冷握拳,口鼻出清血,须臾
不救,似乎尸厥,但腹不鸣,心腹暖尔。勿移动,令人围绕,烧火打鼓,或烧苏合香、安息
香、麝香之类,候醒乃移动。用犀角五钱,麝香、朱砂各二钱五分,为末。每水调二钱服,
即效。(华佗方)
卧忽不寤∶若以火照之则杀人。但唾其面,痛啮其踵及大趾甲际,即活
即令不魇。(《肘后》)
小儿惊痫不知人,嚼舌仰目者∶犀角浓磨水服之,立效。为末亦可。(《广利方》)
痘疮稠密∶不拘大人小儿。生犀,于涩器中,新汲水磨浓汁,冷冻饮料服之。(《钱氏小儿
方》)
消毒解热∶生犀角尖,磨浓汁,频饮之。(同上)
服药过剂∶犀角烧末,水服方寸匕。(《外台》)
中毒烦困∶方同上。
食雉中毒∶吐下不止。用生犀角末方寸匕,新汲水调服,即瘥。(《圣惠方》)
蠼 尿疮∶状如茱萸,中央白脓,恶寒壮热。磨犀角汁涂之。(《千金方》)
瘭疽毒疮∶喜着十指,状如代指,根深至肌,能坏筋骨,毒瓦斯入脏杀人。宜烧铁烙之,
或灸百壮,日饮犀角汁取瘥。(《千金方》)
山岚瘴气∶犀角磨水服之,良。(《集简方》)
下痢鲜血∶犀角、地榆、生地黄各一两,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升,煎
五合,去滓温服。(《圣惠方》)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
牛
内容:(毛、俚、来三音。《纲目》
【释名】毛犀(《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