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合,去滓温服。(《圣惠方》)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

内容:(毛、俚、来三音。《纲目》 
【释名】毛犀(《广志》)、猫牛(《汉书注》) 
梦录》) 牛(音抽)。 
时珍曰∶ 者髦也,其髦可为旌旄也。其体多长毛,而身角如犀,故曰毛犀。《汲 
书》作 牛,颜师古作猫牛,《尔雅》作 牛,音皆相近也。《山海经》 
牛,因角理如竹也。或云竹即 
也。状如犀而角 
【集解】时珍曰∶ 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状及毛、尾俱同 牛, 小而 
大,有重千斤者。其尾名曰 ,亦可为旌 
荆山多 牛。郭璞注云∶ 牛之 
甚长而黄黑相间,制弓极劲。彼 
角之花斑,皆类山犀, 
而之毛尾胜 
【附录】 牛(音危) 又名夔牛。如牛而大,肉重数千斤,出 
x 牛x 《广志》云∶出日南及浔州大宾县。色青黄,与蛇同穴。性嗜盐,人裹手 
涂盐取之。其角如玉,可为器。 
x海牛x 《齐地志》云∶出登州海岛中。形似牛,鼍脚 毛。其皮甚软,可供百用。 
脂可燃灯。《寰宇志》名潜牛,《广志》名 牛。 
x月支牛x 《玄中记》云∶出西胡及大月氏国。今日割取肉,明日其创即复合也。 
x山牛x 状如牛,而角有枝,如鹿茸。 
x角x 
【气味】酸、咸,凉,无毒。 
【主治】惊痫热毒,诸血病(时珍)。 
x黄x 
【气味】原缺。 
【主治】惊痫癫狂。 
【发明】时珍曰∶ 牛亦有黄,彼人以乱牛黄,但坚而不香,云功用亦相近也。其角亦 
可乱犀,但无粟纹,苏颂《图经》误以为牯犀角者是也。亦可用,而功不及犀,《昨梦录》、 
《格古论》说之详矣。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

内容:(音毛。《纲目》) 
【释名】 牛(音鬣。《尔雅》)、 牛 
时珍曰∶ 与旄同。或作毛。《后汉书》云∶冉KT 夷出 牛,一名 牛,重千斤,毛 
可为旄。观此则旄牛之名,盖取诸此。颜师古云∶ 牛即 牛也。而叶盛《水东日记》云∶ 
毛牛与封牛合,则生 牛。亦类毛牛,偏气使然,故谓之 。然则 又毛之遗种耶? 
【集解】时珍曰∶ 牛出甘肃临洮,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养之。状如水牛,体 
长多力,能载重,迅行如飞,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长尺许。其尾最 
长,大如斗,亦自爱护,草木钩之,则止而不动。古人取为旌旄,今人以为缨帽。毛杂白色 
者,以茜染红色。《山海经》云∶潘侯之山有旄牛,状如牛而四足节生毛。即此也。其肉味 
美,故《吕氏春秋》云∶肉之美者, 、象之肉也。 
x喉靥x 
【主治】项下瘿气(时珍)。 
【发明】时珍曰∶ 牛,古方未见用者。近世 
亦因类之义也。其方用 牛喉脆骨二寸许一节,连两边扇动脆骨取之,或煮或烧,仰卧顿服。 
仍取巧舌(即靥子也),嚼烂噙之,食顷乃咽。病患容貌必瘦减,而瘿自内消矣。不过二服 
即愈,云神妙无比也。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
野马
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按郭璞云∶野马似马而小,出塞外。今西夏、甘肃及辽东山中亦有之。 
取其皮为裘。食其肉,云如家马肉,但落地不沾沙耳。《尔雅》云∶ 如马,一角(似鹿茸)。 
不角者,骐也。《山海经》云∶北海有兽,状如马,色青,名 
x肉x 
【气味】甘,平,有小毒。 
【主治】人病马痫,筋脉不能自收,周痹肌肉不仁(思邈。《心镜》治上证,用肉一斤, 
豉汁煮熟,入五味、葱白,作腌腊及羹粥,频食之。白煮亦可)。 
x阴茎x 
【气味】酸、咸,温,无毒。 
【主治】男子阴痿缩,少精(思邈)。 
【发明】时珍曰∶野马,孙思邈《千金方》载有功用,而本草不收,今采补之。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
野猪
内容:(《唐本草》) 
【集解】宗 曰∶野猪,陕、洛间甚多。形如家猪,但腹小脚长,毛色褐。作群行,猎 
人惟敢射最后者;若射中前者,则散走伤人。其肉赤色如马肉,食之胜家猪,牝者肉更美。 
诜曰∶冬月在林中食橡子。其黄在胆中,三岁乃有,亦不常得。 
时珍曰∶野猪处处深山中有之,惟关西者时或有黄。其形似猪而大。牙退场门外,如象牙。 
其肉有至二三百斤者。能 
啖蛇虺。《淮南子》曰∶野彘有艽 槎栉,窟虚连比,以象宫室,阴以防雨,景以蔽日。亦 
其知也。范致能《虞衡志》云∶岭南一种懒妇,似山猪而小,善害田禾。惟以机轴纺织之器 
置田所,则不复近也。 
x肉x 
【气味】甘,平,无毒。宗 曰∶微动风。 
诜曰∶不发病,减药力,与家猪不同。但青蹄者不可食,微动风。 
时珍曰∶服巴豆药者忌之。 
【主治】癫痫,补肌肤,益五脏,令人虚肥,不发风虚气(孟诜)。 
不过十顿(《日华》)。 
【附方】旧一。 
久痔下血∶野猪肉二斤,着五味炙,空腹食之。作羹亦得。(《食医心镜》) 
x脂x(腊月炼过取之) 
【主治】炼净和酒日三服,令妇人多乳,十日后,可供三四儿。素无乳者亦下(孟诜)。 
悦色,除风肿毒疮疥癣(《日华》)。 
x黄x 
【气味】辛、甘,平,无毒。 
【主治】金疮,止血生肉。疗癫痫,水研如枣核许服之,日二服,效(《唐本》)。研水 
服,治血痢疰病(藏器)。治恶毒风,小儿疳气,客忤天吊(《日华》)。 
x胆x 
【主治】恶热毒瓦斯(孟诜)。鬼疰癫痫,小儿诸疳,水研枣许服,日二(时珍。出《卫 
生方》)。 
x齿x 
【主治】烧灰水服,治蛇咬毒(藏器)。 
x头骨x 
【主治】邪疟(《圣惠方》中用之)。 
【附方】新一。 
每服二钱,粥饮空心服。(《圣惠方》) 
x外肾x 
【主治】连皮烧存性研,米饮服,治崩中带下,及肠风泻血,血痢(《日华》)。 
x皮x 
【主治】烧灰,涂鼠 恶疮(时珍。《外台》方中用)。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
豪猪
内容:(《纲目》) 
【释名】蒿猪(《唐本》)、山猪(《通志》) 
时珍曰∶《说文》云∶豪,豕鬣如笔管者。能激毫射人故也。郭璞曰∶吴楚呼为鸾猪。《星 
禽》云∶壁水 
【集解】颂曰∶豪猪,陕、洛、江东诸山中并有之。髦间有豪如箭,能射人。 
时珍曰∶豪猪处处深山中有之,多者成群害稼。状如猪,而项脊有棘鬣,长近尺许,粗 
如箸。其状似笄及帽刺,白本而黑端。怒则激去,如矢射人。羌人以其皮为靴。郭璞云∶ 
猪自为牝牡而孕也。张师正《倦游录》云∶南海有泡鱼,大如斗,身有棘 
巽为鱼,坎为豕,岂巽变坎乎? 
x肉x 
【气味】甘,大寒,有毒。 
颂曰∶不可多食。发风,令人虚羸。 
【主治】多膏,利大肠(苏颂)。 
x肚及屎x 
【气味】寒,无毒。 
【主治】水病,热风,鼓胀。同烧存性,空心温酒服二钱匕。用一具即消(孟诜)。干 
烧服之,治黄胆 
【发明】诜曰∶此猪多食苦参,故能治热风水胀,而不治冷胀也。 
时珍曰∶豪猪本草不载,惟孟氏《食疗本草》 条说之。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时珍曰∶熊者雄也。熊字篆文象形。俗呼熊为猪熊,罴为人熊、马熊,各因形 
似以为别也。《述异记》云∶在陆曰熊,在水曰能(即鲧所化者)。故熊字从能。《续搜神记》 
云∶熊居树孔中,东土人击树,呼为“子路”则起,不呼则不动也。又狒狒亦名人熊,见本 
条。 
【集解】《别录》曰∶熊生雍州山谷。十一月取之。 
弘景曰∶今东西诸山县皆有之,自非易得。 
颂曰∶今雍、洛、河东及怀庆、卫山中皆有之。形类大豕,而性轻捷,好攀缘,上高木 
,见人则颠倒自投于地。冬蛰入穴,春月乃出。其足名蹯,为八珍之一,古人重之,然 
之难熟。熊性恶盐,食之即死(出《淮南子》)。 
时珍曰∶熊如大豕而竖目,人足黑色。春夏膘肥时,皮浓筋驽,每升木引气,或堕 
快,俗呼跌膘,即《庄子》所谓熊经鸟申也。冬月蛰时不食,饥则舐其掌,故其 
之熊蹯。其行山中,虽数十里,必有 伏之所,在石岩枯木,山中人谓之熊馆。刘敬叔《异 
苑》云∶熊性恶秽物及伤残,捕者置此物于穴,则合穴自死。或为棘刺所伤,出穴爪之,至 
骨即毙也。陆佃《埤雅》云∶其胆春近首,夏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熊、罴皆壮毅之 
物,属阳,故书以喻不二心之臣,而诗以为男子之祥也。 
x脂x 
【释名】熊白。 
弘景曰∶脂即熊白,乃背上肪,色白如玉,味甚美,寒月则有,夏月则无。其腹中肪及 
身中脂,煎炼过亦可作药,而不中啖。 
【修治】 曰∶凡取得,每一斤入生椒十四个,同炼过,器盛收之。 
【气味】甘,微寒,无毒。《别录》曰∶微温。 
《日华》曰∶凉。其脂燃灯,烟损人眼,令失光明。 
【主治】风痹不仁筋急,五脏腹中积聚,寒热羸瘦,头疡白秃,面上 
饥,轻身长年(《本经》)。饮食呕吐(《别录》)。治风,补虚损,杀劳虫,酒炼服之(《日 
华》)。长发令黑,悦泽人面(苏恭)。 
【附方】旧二,新一。 
令发长黑∶熊脂、蔓荆子(末)等分和匀,醋调涂之。(《圣惠方》) 
发毛黄色∶以熊脂涂发梳散,入床底,伏地一食顷,即出,便尽黑。不过用脂一升效。 
(《千金翼》) 
白秃头癣∶熊白敷之。(《杨氏产乳》) 
x肉x 
【气味】甘,平,无毒。 
《别录》曰∶微温。弘景曰∶有痼疾不可食熊肉,令终身不除。鼎曰∶若腹中有积聚寒 
热者食之,永不除也。十月勿食之,伤神。 
【主治】风痹,筋骨不仁,功与脂同(孙思邈)。补虚羸(孟诜)。 
【发明】时珍曰∶按∶刘河间云∶熊肉振羸,兔目明视。因其气有余,以补不足也。 
【附方】旧二。 
肉一斤切,入豉汁中,和葱、姜、椒、盐作腌腊 
半斤,如上法食之。(并《食医心镜》) 
x掌x 
【修治】《圣惠方》云∶熊掌难 ,得酒、醋、水三件同煮,熟即大如皮球也。 
【主治】食之可御风寒,益气力(《日华》)。 
x胆x 颂曰∶熊胆阴干用。然多伪者,但取一粟许滴水中,一道若线不 
时珍曰∶按钱乙云∶熊胆佳者通明。每以米粒点水中,运转如飞者良。余胆亦转,但 
缓尔。 
周密《齐东野语》云∶熊胆善辟尘。试之以净水一器,尘幕其上,投胆米许,则凝尘豁 
然而开也。 
【气味】苦,寒,无毒。 
权曰∶恶防己、地黄。 
【主治】时气热盛,变为黄胆,暑月久痢,疳 心痛疰忤(苏恭)。治诸疳、耳鼻疮、 
恶 
疮,杀虫 
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时珍)。 
【发明】时珍曰∶熊胆,苦入心,寒胜热,手少阴、厥阴、足阳明经药也。故能凉心平 
肝杀虫,为惊痫疰忤、翳障疳痔、虫牙蛔痛之剂焉。 
【附方】旧五,新五。 
赤目障翳∶熊胆丸,每以胆少许化开,入冰片一二片,铜器点之,绝奇。或泪痒,加生 
姜粉些须。(《齐东野语》) 
如三日不开,服四物加甘草、天花粉。(《全幼心鉴》) 
小儿鼻蚀∶熊胆半分,汤化抹之。(《圣惠方》) 
十年痔疮∶熊胆涂之神效,一切方不及也。(《外台》) 
肠风痔 ∶熊胆半两,入片脑少许研,和猪胆汁涂之。(《寿域方》) 
蛔虫心痛∶熊胆一大豆,和水服之,大效。(《外台》) 
小儿惊痫∶方见主治。 
风虫牙痛∶熊胆三钱,片脑四分,每以猪胆汁调少许搽之。(《摄生方》) 
水弩射人∶熊胆涂之。更以雄黄同用酒磨服,即愈。(《斗门方》) 
诸疳羸瘦∶熊胆、使君子末等分研匀,瓷器蒸溶,蒸饼丸麻子大。每米饮下二十丸。( 
幼大全》) 
x脑髓x 
【主治】诸聋(苏恭)。疗头旋。摩顶,去白秃风屑,生发(《日华》)。 
x血x 
【主治】小儿客忤(苏恭)。 
x骨x 
【主治】作汤,浴历节风,及小儿客忤(孟诜)。 
【附录】罴、 (音颓) 时珍曰∶熊、罴、 ,三 
而 
色黄白者,罴也;小而色黄赤者, 也。 
头长脚高,猛憨多力,能拔树木, 
熊。罗愿《 
其白如熊白,而理粗味减,功用亦同。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二

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羚羊(俗)、 羊(音钤)、 
时珍曰∶按王安石《字说》云∶鹿则比类,而环角外向以自防; 则独栖,悬角木上以 
远害,可谓灵也。故字从鹿,从灵省文。后人作羚。许慎《说文》云∶ ,山羊也,大 
而细角。《山海经》作 ,云∶状如羊而马尾。费信 
至尾,垂九块,名九尾羊。 
【集解】《别录》曰∶羚羊角出石城山川谷及华阴山。采无时。 
弘景曰∶今出建平、宜都诸蛮山中及西域。多两角,一角者为胜。角多节,蹙蹙圆绕。 
别有山羊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不入药用。乃《尔雅》名 羊者,羌夷以为羚羊, 
能陟峻 。 
恭曰∶羚羊,南山、商、淅间大有,今出梁州,真州、洋州亦贡。其角细如人指,长四 
五 
有 
藏器曰∶山羊、山驴、羚羊,三种相似,而羚羊有神,夜宿防患,以角挂树不着地。但 
角弯中深锐紧小,有挂痕者为真,如此分别,其疏慢无痕者非也。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 
良。陶言一角者谬也。 
颂曰∶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其形似羊,青色而 
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最坚劲。郭璞注《尔雅》云∶ 似羊而大, 
其角细而圆锐,好在 
与《尔雅》之 羊,陶注之山羊,苏注之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羚羊。其细 
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真羚羊角,而世多不用何也?又闽、广山中,出一种野羊,彼人亦谓之羚羊也。陈氏谓耳边 
听之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独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宗 曰∶诸角附耳皆集集有声,不如有挂痕一说为尽之。然有伪作者,宜察焉。 
时珍曰∶羚羊似羊,而青色毛粗,两角短小; 羊似吴羊,两角长大;山驴,驴之身 
羚之角,但稍大而节疏慢耳。陶氏言羚羊有一角者,而陈氏非之。按《寰宇志》云∶安 
石山出羚羊,一角极坚,能碎金刚石。则羚固有一角者矣。 
金刚石出西域,状如紫石英,百炼不消,物莫能击;惟羚羊角扣之,则自然冰泮也。又 
貘骨伪充佛牙,物亦不能破,用此角击之即碎,皆相畏耳。羚羊皮,西人以作座褥。 
x羚羊角x 
【修治】 曰∶凡用,有神羊角甚长,有二十四节,内有天生木胎。此角有神力,可抵 
千牛。凡使不可单用,须要不拆元对,绳缚,铁锉锉细,重重密裹,避风,以旋旋取用,捣 
筛极细,更研万匝入药,免刮人肠。 
【气味】咸,寒,无毒。《别录》曰∶苦,微寒。 
甄权曰∶甘,温。能缩银。 
【主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常不魇寐(《本经》)。除邪 
气惊梦,狂越僻谬,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及食噎不通。久服, 
强筋骨轻身,起阴益气,利丈夫 
及热毒痢 
散产后恶血冲心烦闷,烧末酒服之。治小儿惊痫,治山瘴及噎塞(《药性》)。治惊悸烦闷, 
心胸恶气,瘰 恶疮溪毒(藏器)。平肝舒筋,定风安魂,散血下气,辟恶解毒,治子痫痉 
疾(时珍)。 
【发明】时珍曰∶羊,火畜也,而羚羊则属木,故其角入厥阴肝经甚捷,同气相求也。 
肝主木,开窍于目;其发病也,目暗障翳,而羚羊角能平之。肝主风,在合为筋;其发病也, 
小儿惊痫,妇人子痫,大人中风搐搦,及筋脉挛急,历节掣痛,而羚角能舒之。魂者,肝之 
神也;发病则惊骇不宁,狂越僻谬,魇寐卒死,而羚角能安之。血者,肝之藏也;发病则瘀 
滞下注,疝痛毒痢,疮肿 ,产后血气,而羚角能散之。相火寄于肝胆,在气为怒;病则 
烦懑气逆,噎塞不通,寒热及伤寒伏热,而羚角能降之。羚之性灵,而筋骨之精在角;故又 
能辟邪恶而解诸毒,碎佛牙而烧烟走蛇虺也。《本经》、《别录》甚着其功,而近俗罕能发扬, 
惜哉! 
【附方】旧七,新四。 
噎塞不通∶羚羊角屑为末,饮服方寸匕,并以角摩噎上。(《外台》) 
胸胁痛满∶羚羊角烧末,水服方寸匕。(《子母秘录》) 
腹痛热满∶方同上。 
堕胎腹痛,血不出∶羚羊角烧灰三钱,豆淋酒下。(《普济》) 
产后烦闷汗出,不识人∶《千金》∶用羚羊角烧末,东流水服方寸匕。未愈再服。又方∶ 
加芍药、枳实等分(炒),研末,汤服。 
血气逆烦∶羚羊角烧末,水服方寸匕。(《肘后方》) 
临产催生∶羚羊角一枚,刮尖为末,酒服方寸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