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肾虚头痛∶《圣惠方》∶用硫黄一两,胡粉半两,为末,饭丸梧子大。痛时冷水服五丸,即止。
《本事方》∶用硫黄末、食盐等分。水调生面糊丸梧子大。每薄荷茶下五丸。《普济方》∶用
生硫黄六钱,乌药四钱,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五丸,食后茶清下。鼻上作痛∶上
品硫黄末,冷水调搽。(《澹寮方》)酒 赤鼻∶生硫黄半两,杏仁二钱,轻粉一钱。夜夜搽
之。《瑞竹堂方》∶用舶上硫黄、鸡心槟榔等分,片脑少许,为末。绢包,日日擦之。加蓖麻
油更妙。鼻面紫风∶乃风热上攻阳明经络,亦治风刺瘾疹。舶上硫黄、白矾(枯)等分,为
末。
每以黄丹少许,以津液和涂之,一月见效。(《宣明方》)身面疣目∶蜡纸卷硫黄末少许,以
火烧点之, 之有声便拨,根去。(《普济方》) 疡风病,白色成片∶以布拭,醋摩硫黄、
附子涂之,或硫黄、白矾擦之。(《集验方》)小儿 耳∶硫黄末和蜡作挺插之,日二易。(《千
金方》)小儿口疮糜烂∶生硫黄水调,涂手心、足心。效即洗去。(危氏《得效方》)耳猝聋
闭∶硫黄、雄黄等分研末。绵裹塞耳,数日即闻人语也。(《千金方》)诸疮弩肉∶如蛇出数
寸。硫黄末一两,肉上敷之,即缩。(《圣惠方》)痈疽不合∶石硫黄粉,以箸蘸插入孔中,
以瘥为度。(《外台秘要》)一切恶疮∶真君妙神散∶用好硫黄三两,荞麦粉二两,为末,井
水和捏作小饼,日干收之。临用细研,新汲水调敷之。痛者即不痛;不痛则即痛而愈。(《坦
仙皆效方》)疥疮有虫∶硫黄末,以鸡子煎香油调搽,极效。(《救急良方》)顽癣不愈∶倾
过银有盖罐子,入硫黄一两熔化,取起,冷定打开,取硫同盖研末,搽之。(《孙氏集效方》)
疠风有虫 硫黄末酒调少许,饮汁。或加大风子油,更好。(《直指方》)女子阴疮∶硫黄末,
敷之,瘥乃止。(《肘后方》)玉门宽冷∶硫黄,煎水频洗。(《心传方》)小儿夜啼∶硫黄二
钱半,铅丹二两。研匀,瓶固 过,埋土中七日取出,饭丸黍米大。每服二丸,冷水下。(《普
济方》)阴湿疮 ∶硫黄敷之,日三。(《梅师方》)
石部第十一卷金石之五
石硫赤
内容:(《别录》有名未用)
【释名】石亭脂(《图经》)、石硫丹(弘景)、石硫芝。
【集解】《别录》曰∶理如石耆,生山石间。普曰∶生羌道山谷。
时珍曰∶此即硫黄之多赤者,名石亭脂,而近世通呼硫黄为石亭脂,亦未考此也。按《
抱朴子》云∶石硫丹,石之赤精,石硫黄之类也。浸溢于涯岸之间,其濡湿者可丸服;坚结
可散服。五岳皆有,而箕山为多,许由、巢父服之,即石硫芝是矣。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妇人带下,止血。轻身长年(《别录》)。壮阳除冷,治疮杀虫,功同硫黄(时
珍)。
【附方】新二。赤鼻作痛∶紫色石亭脂,红色次之,黄色勿用。研末,冷水调搽,半月
绝根。(《圣济录》)风湿香港脚∶石亭脂(生用)一两,川乌头(生)一两,无名异二两。为
末,葱白自然汁和丸梧子大。每服一钱,空心淡茶、生葱吞下,日一服。(《瑞竹堂方》)
石部第十一卷金石之五
石硫青
内容:(《别录》有名未用)
【释名】冬结石。
《别录》曰∶生武都山石间,青白色,故名。
时珍曰∶此硫黄之多青色者。苏颂《图经》言∶石亭脂、冬结石并不堪入药,未深考此
也。
【气味】酸,温,无毒。
【主治】疗泄,益肝气,明目。轻身长年(《别录》)。治疮杀虫,功同硫黄(时珍)。
【附录】硫黄香(《拾遗》) 藏器曰∶味辛,温,无毒。去恶气,除冷杀虫。似硫黄而
香。
云出昆南国,在扶南南三千里。
石部第十一卷金石之五
矾石
内容:(《本经》上品)
【校正】并入《海药》波斯矾、《嘉 》柳絮矾。
【释名】涅石(《纲目》)、羽涅(《本经》)、羽泽(《别录》), 枯者名巴石,轻白者
名柳絮矾。
时珍曰∶矾者,燔也,燔石而成也。《山海经》云∶女床之山,其阴多涅石。郭璞注云∶
矾石也。楚人名涅石,秦人名为羽涅。
【集解】《别录》曰∶矾石生河西山谷,及陇西武都、石门,采无时。能使铁为铜。
弘景曰∶今出益州北部西川,从河西来。色青白,生者名马齿矾;炼成纯白名白矾,蜀
人以当硝石。其黄黑者名鸡屎矾,不入药用,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中,涂铁皆作铜色。
外虽铜色,内质不变。
恭曰∶矾石有五种∶白矾多入药用;青、黑二矾,疗疳及疮;黄矾亦疗疮生肉,兼染皮
;绛矾本来绿色,烧之乃赤,故名绛矾。
颂曰∶矾石初生皆石也,采得烧碎煎炼,乃成矾也。凡有五种,其色各异,白矾、黄矾
、绿矾、黑矾、绛矾也。今白矾出晋州、慈州、无为军,入药及染人所用甚多。黄矾丹灶家
所须,亦入药。黑矾惟出西戎,亦谓之皂矾,染须鬓药用之,亦染皮用。绿矾入咽喉口齿药
及染色。绛矾烧之则赤,今亦稀见。又有矾精、矾蝴蝶、巴石、柳絮矾,皆是白矾也。炼白
矾时,候其极沸,盘心有溅溢,如物飞出,以铁匕接之,作虫形者,矾蝴蝶也。但成块光莹
如水精者,矾精也。二者入药,力紧于常矾。其煎炼而成,轻虚如绵絮者,柳絮矾。其烧汁
至尽,色白如雪者,谓之巴石。
曰∶波斯、大秦所出白矾,色白而莹净,内有束针纹,入丹灶家,功力逾于河西、石
门者,近日语州诸番往往有之。波斯又出金线矾,打破内有金线纹者为上,多入烧炼家用。
时珍曰∶矾石折而辨之,不只于五种也。白矾,方士谓之白君,出晋地者上,青州、吴
中者次之。洁白者为雪矾;光明者为明矾,亦名云母矾;纹如束针,状如粉扑者,为波斯白
矾,并入药为良。黑矾,铅矾也,出晋地;其状如黑泥者,为昆仑矾;其状如赤石脂有金星
者,为铁矾;其状如紫石英,火引之成金线,画刀上即紫赤色者,为波斯紫矾,并不入服饵
药,惟丹灶及疮家用之。绿矾、绛矾、黄矾俱见本条。其杂色者,则有鸡屎矾、鸭屎矾、鸡
毛矾、粥矾,皆下品,亦入外丹家用。
【修治】 曰∶凡使白矾石,以瓷瓶盛,于火中 令内外通赤,用钳揭起盖,旋安石蜂
巢入内烧之。每十两用巢六两,烧尽为度。取出放冷,研粉,以纸裹,安五寸深土坑中一宿,
取用。又法∶取光明如水晶,酸、咸、涩味全者,研粉。以瓷瓶用六一泥泥之,待干,入粉
三升在内,旋旋入五方草、紫背天葵各自然汁一镒,下火逼令药汁干,盖了瓶口,更泥上下,
用火一百斤 之。从巳至未,去火取出,其色如银,研如轻粉用之。
时珍曰∶今人但 干汁用,谓之枯矾,不 者为生矾。若入服食,须循法度。按《九鼎
神丹秘诀》,炼矾石入服食法∶用新桑合 一具。于密室净扫,以火烧地令热,洒水于上,
或洒苦酒于上,乃布白矾于地上,以 覆之,四面以灰拥定。一日夜,其石精皆飞于 上,
扫取收之。未尽者,更如前法,数遍乃止,此为矾精。若欲作水,即以扫下矾精一斤,纳三
年苦酒一斗中清之,号曰矾华,百日弥佳。若急用之,七日亦可。
【气味】酸,寒,无毒;普曰∶神农、岐伯∶酸,久服伤人骨;扁鹊∶咸;雷公∶酸,
无毒。权曰∶涩,凉,有小毒。
之才曰∶甘草为之使,恶牡蛎,畏麻黄。独孤滔曰∶红心灰 制矾。
【主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年(《本
经》)。除固热在骨髓,去鼻中息肉(《别录》)。除风去热,消痰止渴,暖水脏,治中风失
音。和桃仁、葱汤浴,可出汗(大明)。生含咽津,治急喉痹。疗鼻衄 鼻,鼠漏瘰 疥癣
(甄权)。枯矾贴嵌甲,牙缝中血出如衄(宗 )。吐下痰涎饮 ,燥湿解毒追涎,止血定痛,
食恶肉,生好肉,治痈疽疔肿恶疮,癫痫疸疾,通大小便,口齿眼目诸病,虎犬蛇蝎百虫伤
(时珍)。波斯白矾(《海药》)
【气味】酸、涩,温,无毒。
【主治】赤白漏下阴蚀,泄痢疮疥,解一切虫蛇等毒,去目赤暴肿齿痛,火炼之良(李
)。柳絮矾(《嘉 》)
【气味】同矾石。
【主治】消痰止渴,润心肝(大明)。
【发明】弘景曰∶俗中合药,火熬令燥,以疗齿痛,多则坏齿,即伤骨之证也。而《经》
云坚骨齿,诚为可疑。
宗 曰∶不可多服,损心肺,却水故也。水化书纸上,才干则水不能濡,故知其性却水
也。治膈下涎药多用者,此意尔。
时珍曰∶矾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痛脱肛阴挺疮疡,
取其酸涩而收也;治痰饮泄痢崩带风眼,取其收而燥湿也;治喉痹痈疽中蛊蛇虫伤螫,取其
解毒也。按∶《李迅痈疽方》云∶凡人病痈疽发背,不问老少,皆宜服黄矾丸。服至一两以
上,无不作效,最止疼痛,不动脏腑,活人不可胜数。用明亮白矾一两生研,以好黄蜡七钱
熔化,和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渐加至二十丸,熟水送下。如未破则内消,已破即便合。如
服金石发疮者,引以白矾末一、二匙,温酒调下,亦三、五服见效。有人遍身生疮,状如蛇
头,服此亦效。诸方俱称奇效,但一日中服近百粒,则有力。此药不惟止痛生肌,能防毒瓦斯
内攻,护膜止泻,托里化脓之功甚大,服至半斤尤佳,不可欺其浅近,要知白矾大能解毒也。
今人名为蜡矾丸,用之委有效验。
【附方】旧二十五,新六十四。
中风痰厥,四肢不收,气闭膈塞者∶白矾一两,牙皂角五钱。为末。每服一钱,温水调
下,吐痰为度。(陈师古方)胸中痰 ,头痛不欲食∶矾石一两,水二升,煮一升,纳蜜半
合,
顿服。须臾大吐,未吐,饮少热汤引之。(《外台秘要》)风痰痫病∶化痰丸∶生白矾一两,
细茶五钱,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一岁十丸,茶汤下;大人,五十丸。久服,痰自大便中
出,断病根。(邓笔峰《杂兴》)小儿胎寒, 啼发痫∶白矾 半日,枣肉丸黍米大。每乳下
一丸,愈乃止,去痰良。(《保幼大全》)产后不语∶胡氏孤凤散∶用生白矾末一钱,熟水调
下。(《妇人良方》)牙关紧急不开者∶白矾、盐花等分。搽之,涎出自开。(《集简方》)
走马喉痹∶用生白矾末涂于绵针上,按于喉中,立破。绵针者,用榆条,上以绵缠作枣大也。
(《儒门事亲方》)喉痈乳蛾∶《济生》帐带散∶用矾三钱,铁铫内熔化,入劈开巴豆三粒,
煎干去豆,研矾用之,入喉立愈。甚者,以醋调灌之。亦名通关散。法制乌龙胆∶用白矾末
盛入猪胆中,风干研末。每吹一钱入喉,取涎出妙。咽喉谷贼肿痛∶生矾石末少少点肿处,
吐涎,以痒为度。(《圣惠方》)风热喉痛∶白矾半斤,研末化水,新砖一片,浸透取晒,又
浸又晒,至水干,入粪厕中浸一月,取洗,安阴处,待霜出扫收。每服半钱,水下。(《普
济方》)悬痈垂长 咽中烦闷∶白矾(烧灰)、盐花等分。为末。箸头频点药在上,去涎。(孙
用和《秘宝方》)小儿舌膜∶初生小儿有白膜皮裹舌,或遍舌根。可以指甲刮破令血出,以
烧矾末半绿豆许,敷之。若不摘去,其儿必哑。(姚和众《至宝方》)牙齿肿痛∶白矾一两(烧
灰),大露蜂房一两(微炙)为散。每用二钱,水煎含漱去涎。(《简要济众方》)患齿碎坏欲
尽者∶常以绵裹矾石含嚼,吐去汁。(《肘后方》)齿龈血出不止∶矾石一两(烧)。水三升,
煮一升,含漱。(《千金方》)木舌肿强∶白矾、桂心等分,为末。安舌下。(《圣惠方》)太
阴口疮∶生甘草二寸,白矾一粟大。噙之,咽津。(《活法机要》)口舌生疮,下虚上壅∶定
斋方∶用白矾泡汤濯足。张子和方∶用白矾(末)、黄丹(水飞炒)等分研,擦之。小儿鹅
口,
满口白烂∶枯矾一钱,朱砂二分。为末。每以少许敷之,日三次,神验。(《普济方》)小儿
舌疮,饮乳不得∶白矾和鸡子置醋中,涂儿足底,二七日愈。(《千金方》)口中气臭∶明矾,
入麝香为末,擦牙上。(《生生编》)衄血不止∶枯矾末吹之,妙。(《圣济方》)鼻中息肉∶
《千金》∶用矾烧末,猪脂和,绵裹塞之。数日息肉随药出。一方∶用明矾一两,蓖麻仁七
个,盐梅肉五个,麝香一字杵丸。绵裹塞之,化水自下也。眉毛脱落∶白矾十两。烧研,蒸
饼丸梧子大。每空心温水下七丸,日加一丸,至四十九日减一丸,周而复始,以愈为度。(《圣
济录》)发斑怪证∶有人眼赤鼻张,大喘,浑身出斑,毛发如铜铁,乃热毒瓦斯结于下焦也。
白矾、滑石各一两为末,作一服。水三碗,煎减半,不住服,尽即安。(夏子益《奇疾方》)
目翳弩肉∶白矾石纳黍米大入目,令泪出。日日用之,恶汁去尽,其疾日减。(《外台秘要》)
目生白膜∶矾石一升。水四合,铜器中煎半合,入少蜜调之,以绵滤过。每日点三、四度。
(姚和众《延龄至宝方》)赤目风肿∶甘草水磨明矾敷眼胞上效。或用枯矾频擦眉心。(《集
简方》)烂弦风眼∶白矾( )一两,铜青三钱。研末,汤泡澄清,点洗。(《永类方》) 耳
出汁∶枯矾一两,铅丹(炒)一钱。为末,日吹之。(《圣济录》)猝死壮热∶矾石半斤,水
一
斗半,煮汤浸脚及踝,即得苏也。(《肘后方》)香港脚冲心∶白矾三两。水一斗五升,煎沸浸
洗。(《千金方》)风湿膝痛,脚膝风湿,虚汗,少力多痛,及阴汗。烧矾末一匙头,投沸汤,
淋洗痛处。(《御药院方》)黄肿水肿∶推车丸∶用明矾二两,青矾一两,白面半斤,同炒令
赤,以醋煮米粉糊为丸。枣汤下三十丸。(《济急方》)女劳黄胆黄家,日晡发热而反恶寒,
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
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自大劳大热,交接后入水所致。腹满者难治。用矾石(烧)、硝石(熬
黄)等分,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从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
是其候也。(张仲景《金匮方》)妇人黄胆,经水不调,房事触犯所致。白矾、黄蜡各半两,
陈橘皮三钱。为末,化蜡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以滋血汤或调经汤下。(《济阴方》)妇人
白沃,经水不利,子脏坚癖,中有干血,下白物。用矾石三分(烧)、杏仁一分,研匀,炼
蜜
丸枣核大,纳入脏中,日一易之。(张仲景《金匮方》)妇人阴脱作痒∶矾石烧研,空心酒服
方寸匕,日三。(《千金翼》)男妇遗尿∶枯白矾、牡蛎粉等分。为末。每服方寸匕,温酒下,
日三服。(《余居士选奇方》)二便不通∶白矾末填满脐中,以新汲水滴之,觉冷透腹内,即
自然通。脐平者,以纸围环之。(《经验方》)霍乱吐泻∶枯白矾末一钱,百沸汤调下。(华
陀危病方)伏暑泄泻∶玉华丹∶白矾 为末,醋糊为丸。量大小,用木瓜汤下。(《经验方》)
老人泄泻不止∶枯白矾一两,诃黎勒(煨)七钱半。为末。米饮服二钱,取愈。(《太平圣惠
方》)赤白痢下∶白矾飞过为末,好醋、飞罗面为丸梧子大。赤痢,甘草汤,白痢干姜汤下。
(《生生方》)气痢不止∶巴石丸∶取白矾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其色如雪,谓之巴
石。取一两研末,熟猪肝作丸梧子大。空腹,量人加减。水牛肝更佳。如素食人,以蒸饼为
丸。或云白矾中青黑者,名巴石。(刘禹锡《传信方》)冷劳泄痢食少,诸药不效∶白矾三两
(烧),羊肝一具(去脂),酽醋三升煮烂,擂泥和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早夜各
一
服。(《普济方》)泄泻下痢∶白龙丹∶用明矾枯过为末,飞罗面醋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二、
三十丸,白痢姜汤下;赤痢甘草汤下;泄泻米汤下。(《经验方》)疟疾寒热∶即上方,用东
南桃心七个,煎汤下。反胃呕吐∶白矾、硫黄各二两,铫内烧过,入朱砂一分,为末,面糊
丸小豆大。每姜汤下十五丸。又方∶白矾(枯)三两,蒸饼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服十五丸。
(《普济方》)化痰治嗽∶明矾二两,生参末一两,苦醋二升。熬为膏子,以油纸包收,旋丸
豌豆大。每用一丸,放舌下,其嗽立止,痰即消。《定西侯方》∶只用明矾末,醋糊丸梧子大。
每睡时茶下二、三十丸。《摘要》∶用明矾(半生半烧)、山栀子(炒黑)等分。为末,姜汁
糊为
丸。如上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