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仑文选-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耳别伊斯步枪射程远的地方扎营。在别耳别伊斯附近的筑垒工程正在迅速进行。由于缺乏石头,工兵军官就用由尼罗河的泥土做的而在太阳下面晒干的砖坯砌垒。这种砖坯非常适合筑垒之用。3日,总司令率领二百名骑单峰骆驼和骑马的人,向土米拉特河谷出发。下午四点钟,他抵达座落在沙漠中间的比尔—萨巴水井。当时天气十分炎热,井水很不充足。这口井的水味和巴列日泉水相似。当大家在分配这种不太好喝的水的时候,有一个人发觉一头单峰骆驼正在走来,骑在骆驼上的人虽然发觉法军太迟,但仍然企图逃走。他是替伊勃腊吉姆别伊和德热札尔总督送信到上埃及去的。他供认说,叙利亚边境已开始军事行动,德热札尔总督的军队已进入埃及境内,其前锋已经占领了阿耳阿里什绿洲,炮台已作好防御准备。晚上法军露宿在绿洲的丛林中。夜里很寒冷。胡狼(沙漠中的一种特别的豺狼)嗥叫,其声音与人声相似,致使哨兵发出战斗警报的信号,因为他们误认为这是贝都英人来进攻野营了。第二天贝尔蒂埃发现了运河的遗迹。它穿过土米拉特河谷,向尼罗河的支流—彼卢集河上的布巴斯塔流去,就在那儿注入尼罗河的这条支流中。这儿的运河的痕迹跟苏伊士的相同。    
  这时候,分舰队弄到了许多咖啡和印度商品,它从吉达港开到了苏伊士。于是拿破仑又越过沙漠回到了苏伊士。分舰队船只的排水量达四、五百吨。从开罗又开来了一个商队。苏伊士顿时活跃起来,并且具有印度城市的风味。拿破仑在那里接见了从印度归来的一些商人。接着他就从那里出发,从另一个方向穿过狭长地带,抵达萨利希亚,他在这里找到了防止突然侵袭的工事,找到了一些储满大麦、大豆和弹药的仓库。他派了两营军队带着大炮开往卡提亚。这里的水井很好。工兵军官们在这里建筑了坚固的多面堡,它周围的栅寨长达五十法尺。在多面堡里有射击阵地,从这些阵地上可用大炮掩护所有的水井,他用了几星期的时间把水井整修得干干净净。在开罗准备好的木板房也装配在多面堡里,当作仓库使用。骆驼商队从开罗和达米埃塔运来的大米、面粉、大麦和大豆,都储存在这个绿洲上的仓库里。当德热札尔得知法国步兵队伍到达卡提亚,并在该地建筑了多面堡以后,担心自己的军队受到威胁,于是放弃了继续向前推进的打算。列尼叶将军的司令部驻在别耳别伊斯,他派了强大的前卫到萨利希亚,支援卡提亚的哨兵。    
  总司令在离开开罗两星期后,又回到那里。他发现那里一切都令人满意。关于德热札尔向埃及推进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但这没有引起什么不安。埃及人民完全信任法军。英国几艘运输舰和炮舰在亚历山大的海面上出现。这也没有发生什么影响。亚历山大炮垒击沉了几艘炮舰。穆腊德别伊被逐出上埃及,三色旗飘扬在黄土色的瀑布之上,整个埃及都屈服了;只有大小绿洲和巴腊布尔部落地区是马木留克人的唯一的避难所。    
  十、拿破仑决定把战争引向叙利亚去打,于是进行了紧张的准备。他决定在离开埃及以前,先到金字塔附近去进行观察和测量。他在这个地方住了几天,沿着通往小绿洲的沙漠作了几次旅行。上埃及和下埃及都很平静。国务会议的活动完全展开了。开罗居民对开罗暴动仅保留着自己得救应当归功于法军宽大的记忆。    
  阿拉伯人任何时候都受不住法国步兵的火力。马木留克人起初企图抵抗法军,但最后还是承认法军的优越和不可战胜。舒卜拉希特、金字塔和谢迪曼等三个战役的经验教训了他们:不能再轻视步兵了。从这个时候起,法军一支百人的步兵队伍就能在全国各地任意行动了。即使这支队伍碰着了七、八百名马木留克兵,后者也只能小心翼翼地去进攻它。在三次会战中,法军的方阵①都是纵深排成六个横队的。好久以来,每个法国兵都随身携带一根长四英尺直径一英尺,用两副八英寸的链子系着两端的木桩,作掩护物的。但是当法军的优越性已被敌人承认以后,这些预防的设备就放弃了。方阵改成三个横队了,而兵士们实际上常常只排两个横队。当敌人骑兵相距一百二十法尺时,军官们就命令两个横队展开射击;因为如果要等到骑兵十分接近时才射击(有些人认为这是必要的),那末由于战马飞奔而来,就可能阻止不住它们。骑兵如果是精锐的,那就只需要……①就可以克服这个距离;在这个时间内,兵士只可以来得及射击……②。同贝都英人和马木留克人作战的狙击兵出发时,总是四人一行地排成营方阵,以使敌人骑兵陷入混乱。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坚强的狙击兵不能用步枪把一个骑兵从马上打下来,可是这不能当作规律。    
  ①十八、十九世纪时所采用的四角形战斗队形,主要是用以击退骑兵的四面进攻。——译者    
  ①② 原稿此处为空白。——法文版编者    
  阿拉伯人从来是不等待法国骑兵进攻的,也许他们跟法军作战只能以四对一,相反,马木留克人则夸耀勇敢而轻视法国骑兵。可是,法国骑兵骑着当地的马,是能够给予马木留克兵以回击的。一个马木留克骑兵比一个法国骑兵要强些,因为他们的训练和武装都比较好。一百个马木留克骑兵同一百个法国骑兵交战,马木留克人有胜利的机会;可是当两个部队各自的骑兵超过二百人时,那末胜利的机会就在法国人方面。原因是:马木留克骑兵作战时毫无秩序,他们在侧翼扬起一股一股的尘土,以便绕过两翼而进攻战线后方。一支三百人的法军队伍排成三行,以第一行为基准向左右散开。因此在敌方的骑兵进行迂回行动,以便从第一行绕过去的时候,就不得不停下来迂回这个新的行列;可是法军的第三行也作了同样的迂回,从而使得整个新的行列可以同时进攻敌人。那时候,马木留克兵就不战而逃了。法国骑兵也象马木留克兵一样用皮带把自己的手枪栓在马鞍上。他们把马刀用带子挂在手腕上。龙骑兵带的步枪有时是很有用的,可是也带来许多不方便,除非在骑兵连和敌军之间有一道障碍物能够阻止敌人进攻。法国步兵、骑兵和炮兵都同样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法国骑兵如没有炮骑作掩护,从来也不采取大部队行动。马木留克兵在进攻之前常用六种武器射击,即步枪、短枪和他们所佩带的两对手枪(一对放在马鞍上,另一对放在怀里)。徒步跟着他们的萨伊斯①手里拿着标枪。这是勇敢的和优秀的民兵。    
  ①随从兵。——俄文版编者           
《拿破仑文选》 
拿破仑著 陈太先译        
第七章 征服上埃及    
   一、出征计划。 二、征服贝尼—苏夫省和法尤姆省,谢迪曼之战(10月7日),米尼亚—阿耳—法尤姆之战(11月8日)。 三、征服上埃及的亚西乌特和吉萨两个省,萨乌阿卡之战(1月3日),塔赫塔之战(1月8日)。 四、德塞占领阿斯旺,马木留克人被逐出埃及,萨姆胡德之战(2月22日),提佛之战(2月12日),克纳之战(2月12日),阿布曼纳之战(2月17日)。 五、穆腊德别伊进军开罗,骚马之战(3月5日),法国分舰队的毁灭(3月6日),科普托斯之战(3月8日)。 六、围攻菲万达沙漠中的老哈桑,比尔—阿耳—巴尔之战(4月2日);吉尔加之战(4月6日);格希纳之战(4月10日)。七、贝尼—阿定的洗劫和烧毁;阿斯旺之战(3月16日);老哈桑被杀死。八、占领科瑟腊(5月29日)。    
  一、如果在金字塔会战后的第二天,一师法军继续追击穆腊德别伊,它在任何地方是不会遇到抵抗的;在两个月之内,它就可能占领了整个上埃及。但是,在骑兵补充完毕以及尼罗河水涨到通航必要的水位以前,法军必须等待一下。敌人利用了这两个月的休战时间,摆脱了完全绝望的困境。这次会战的影响削弱了。他们得到了许多部落的援助和许多省区的忠心保证。他们在法国舰队毁灭之后,通过巡逻在亚历山大海面的英国舰队,获得了大量津贴,这使他们重新有了希望。这是一切行动和力量的基础。    
  到了9月,穆腊德别伊拥有了颇大数量的陆军和舰队。他派往阿拉伯半岛去号召伊斯兰教徒帮助正统派教徒,并请求戴绿头巾的舍利弗前来支援的基阿希夫都回来了。他们达到了目的。他们报告他说,很多勇敢的来自扬波的阿拉伯人的队伍已准备渡过红海在科瑟腊登陆。    
  哈桑别伊同他的卫兵在十八年中都住在伊斯纳,过着流放生活。他靠尼罗河流域第一区的微薄收入为生。他很穷,但利用婚姻关系,与森纳尔省的两个阿拉伯大部落结成了亲戚。他在菲万达部落和大绿洲沙漠的贝都英人中间享有很大的声望。他留下的能充任骑兵的二百五十名马木留克兵是一支精锐部队。他们熟悉地情,英勇善战,能吃苦耐劳,灵活机智。这个老人很倔强,无论是异教徒占领开罗,或是他们使穆腊德别伊屈服,都不能减少他的仇恨。同时他认为法国人是复仇者。他期待法国人能使他的命运好转,因为他渴望把他的政权扩大到全萨伊德去。    
  8月25日,德塞率领五千人从开罗出发。这五千人中包括六百名骑兵、三百名炮兵和工兵、四千三百名步兵,他们带着一个分舰队,这个分舰队由八艘船只(帆桨船、通讯舰和三樯小货船)组成,船员是法国人。这既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行动,又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科学考察活动。从罗马帝国崩溃以来,那些关心科学和艺术发展的文明国家的代表,曾打算在这个许多世纪来一直引起科学界注意的宏伟的废墟上,进行考察、测量和发掘。可是谁也不能比德塞领导这项工作领导得更好,谁也没有以这么巨大的热情去努力做好它。德塞是个青年人,非常醉心于战争。他非常贪图荣誉,并且懂得怎样去找到科学和技术的发源地来为自己增光。提佛、科普托斯和菲勒这些名称本身就使得他心急如火。他身边带了弗里安和别亚尔两将军,此外还有分舰队代理司令当捷洛,炮兵上校拉土尔温里。第二十一轻步兵团、第六十一和第八十八常备步兵团,都是最精锐的部队,他们在契维塔—韦基亚港上船,是法军中人数最多的一部分。他们在吉萨南部扎营已两个月了。德塞就利用这段时间来训练他们,准备出征。骑兵的马跟马木留克兵的马一样,都是阿拉伯的好马。这些马匹是采购员买来的,或者是从战争中缴获的,可惜骑兵的人数不多。补充骑兵很困难,因为这个国家还没有完全被征服。许多学者和艺术家都愿意跟随德塞。要满足他们的请求有两个不便,即不得不使这些重要人物冒战争危险,同时又会延缓军事进程。只有德农一人获得允许以志愿者资格随师司令部行进。    
  为了占领上埃及,德塞花了五个月的时间:从9月到第二年的1月。2月2日,他占领了阿斯旺。他还花了五个月时间来镇压暴动和巩固他占领的地方。他这次出征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延续了一百天;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军事行动是谢迪曼会战,其结果是占领了贝尼—苏夫省和法尤姆省。第二个阶段用了12月和1月共五十天;萨乌阿卡战斗和塔赫塔战斗是这段时期中仅有的两次战争。在此期间,占领了米尼亚、亚西乌特和吉尔加等省。第三阶段延续了三十天(1799年1月和2月);这个阶段的最重要事件是萨姆胡德之战,马木留克兵被逐出尼罗河流域,失去了一切,逃到巴尔巴尔省的绿洲(在埃及边界以外和菲万达沙漠中)寻找避难所。这时三色旗已飘扬在全埃及上空了。第四个阶段包括1799年2月和3月的四十天;穆腊德别伊、厄耳菲别伊、哈桑别伊、拍波的哈桑等乘法军进军叙利亚之际回到尼罗河流域,向开罗前进,企图在那儿联合起来,一下子夺回上下埃及。他们在这次进军中遭到了失败,可是他们最重要的军事行动是消灭了上埃及法国分舰队的一部分船只和科普托斯之战。在第五阶段,拍波的舍利弗部蹂躏了亚西乌特和吉尔加两省,并迫害了当地的居民。第六阶段包括5月和6月;上埃及完全被征服了,穆腊德别伊和厄耳菲别伊带着一支小部队流窜到沙漠中。贝尼—阿定之战使这个美丽的村庄毁灭了。别亚尔将军占领了科瑟腊。远征叙利亚的军队返回开罗。全埃及——上埃及和下埃及——完全平静了。    
  拿破仑关于进行这次远征所给予德塞将军的训令内容可以归纳于下:进攻穆腊德别伊,把他击溃;在打败他以后,跟踪追击,把他赶出埃及边界和赶到绿洲里去。按照部队向前推进的情况,在清真寺的一些能控制尼罗河的极重要的据点加强工事,以保证航运。如果象预料的那样,在胜利进军之后发生了地方性的叛乱,他就进行镇压。进行这些战争的最终目的是要保证使这个国家真正屈服。可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需占领整个尼罗河流域。一个拥有一千二百名骑兵(马匹已得到补充)和一千五百名参兵(原属留在开罗的第三营)的师团,以及造船工程师为这次出征制造的八艘帆船,准备很快去支援他,并作为他的后备补充。    
  二、30日,德塞抵达贝尼—苏夫。马木留克兵对他没有作任何抵抗。马木留克人在法尤姆集中了一万八千名步兵和骑兵,还有一支由一百八十艘船只(其中有十二艘装了大炮)组成的舰队。舰队停泊在约瑟夫运河上。德塞本来可以从贝尼—苏夫向右边四法里远的法尤姆前进,去和穆腊德别伊作战。但他决定继续向尼罗河上游前进,到达约瑟夫运河的起点达鲁特—阿耳—舍利佛市镇,去截住敌人的舰队,把它封锁在运河里。如果穆腊德别伊的舰队和陆军不能抢先占据亚西乌特,以避免全军覆没的活,那么,法军将沿运河向下游推进,用陆军和分舰队的力量胜利地拿下法尤姆并缴获别伊们装在船上的所有珍宝。这将是对敌人的一个决定性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法尤姆无疑会落入法军手里,而不能延缓法军的前进。为了执行这个计划,德塞继续溯尼罗河而上,于9月4日抵达阿布—吉加。穆腊德别伊看出了他的敌人的意图以后,便命令舰队沿约瑟夫运河而上,在达鲁特—阿耳—舍利佛附近进入尼罗河。接着在亚西乌特的对面抛锚。他本人和他的军队仍旧留在法尤姆省,没有转移。他控制着约瑟夫运河的左岸,把右翼布置在运河沿岸,这样来和亚西乌特建立联系。在他的后面有一个小绿洲。5日晚上,德塞在阿布—吉加获得了关于敌舰队行动的消息。6日黎明,他率领第二十一轻步兵团的一个营朝右翼出发,走了八法里多路。他抵达巴汉萨,截断了约瑟夫运河的交通,可是已经太迟了。敌人的舰队已经通过了这个据点。只有十二艘装辎重车的船没有通过,经过一些对射之后,就把它们掳获了。这些帆船中有一艘船上有七门大炮。7日他回到阿布—吉加,在那里住了几天。他自信既然穆腊德别伊撤走了他的舰队,那末他自己一定会越过沙漠到上埃及去。他决定继续向尼罗河上游进军。他不停地向亚西乌特前进,于9月14日到达那里。当他到达时,敌人的舰队为了避免冲突,继续沿尼罗河驶往吉尔加。穆腊德别伊高枕无忧地留在法尤姆省。可是当他看到法军就在他前面六十法里的时候,便截断了法军与开罗的交通线,煽起米尼亚和亚西乌特两省叛乱,使德塞处于很危急的境地。德塞不能在敌人的侧翼迂回行动,因为他们通过沙漠和上埃及保持着交通联系,而且他们的后面还有绿洲作依靠。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办呢?坚持实现自己的计划吗?这就等于孤注一掷。最明智的办法是退却,不上敌人的当。他正是这样做了。他向达鲁特—阿耳—舍利佛撤退,顺着约瑟夫运河而下,退到法尤姆。而敌人的舰队也顺着运河而下,到达达鲁特—阿耳—舍利佛和阿布—吉加。最后不知不觉地出现在贝尼—苏夫的对面。这整个省区以胜利的欢呼来迎接它。既然法国人退却了,那就意味着他们已被击溃了!当时法军也确实遇到极大的困难。船只每行一步都遇着浅滩。他们克服了所有这些障碍。10月3日,他们抵达法尤姆入口附近的阿耳—拉胡恩镇,占领了横跨运河的石桥。这就使他们能够在运河两岸相机行动。经过两个月的疲劳行军,他们共走了二百法里,可是什么也没有得到。    
  德塞由于经过多次小战斗、行军和撤退而失去了耐性,他干脆向有着同样心情的穆腊德别伊奔去。两军相遇了。马木留克人的军队散布在沙漠中谢迪曼村的所有高地上,离约瑟夫运河一法里远。敌军共计有二千名马木留克兵(其中包括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