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仑文选-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愤怒。下马徒步的马木留克兵与舍利弗的残部在贝尼—阿定会合了,于是贝尼—阿定这个地方很快成为叛乱的策源地。    
  穆腊德别伊起先不信任叛乱分子,后来当法军在叙利亚惨败的消息传来时,他又受到鼓舞,就同他们勾结在一起了。他从自己的卫队里派出一些别伊和基阿希夫到贝尼—阿定去领导、组织这一群人,并提高他们的威信。达乌将军对叛军人数的增多感到耽心,于是把自己的军队集结一起,率领二千名骑兵、步兵和炮兵出发了。叛军共有六千人,他们武装得很好,准备很充分。他们正在等候穆腊德别伊。双方的指挥官遇上了。法军骑兵对仅有三百名骑兵的别伊前卫展开了进攻,把他们击退到绿洲上去了,同时把别尼—阿定包围了起来。经过激烈战斗之后,街垒被摧毁了。胜利者跑步进入镇内,把在路上遇到的全部敌人都杀死了。敌人固守在有枪眼的房子里,这些房子都成了炮火的牺牲品。法军损失了一位最勇敢的骑兵军官皮农上校。这次抢劫使兵士们发了财,他们在商队中找出四、五千名黑人女奴隶、许多骆驼、皮囊、驼鸟羽毛、树胶、象牙、大箱的砂金和无数的金币等。在女俘虏中还有达尔福尔国王的公主。    
  上埃及现在只剩下哈桑别伊。他从科瑟腊沙漠走出来以后,一直泰然自若地占领着阿斯旺。不知道达乌将军是因为缺乏关于哈桑的兵力的确切情报,还是因为他推测哈桑已退到石滩之外,仅留下后卫在阿斯旺,他命令雷诺大尉率领二百多步兵从伊斯纳出发去占领这座城市。这二百人照说是会全部牺牲的。当哈桑得知法军的人数很少的消息时,就高兴地笑了。他渴望着复仇,要以异教徒的鲜血来解他心头之恨。于是他率领一百八十名马木留克兵、二百名阿拉伯兵和三百名步兵去迎击这支无炮兵支援的孤军。雷诺大尉看到这支庞大的进攻队伍后,显得非常镇静。他把自己的队伍摆成方阵,回头向兵士们说:“弟兄们,意大利方面军的兵士是不计较敌军人数的。你们好好地瞄准射击。每个人都要把他所瞄准的敌人打死,我保证我们一定胜利。”第一次射击真的就把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射倒在地上,其余的都各自逃命了。两个钟头以后,雷诺进入了阿斯旺,他缴获了一些辎重车并抓住了一些伤员。这时老哈桑死亡的时刻来到了。他同奥斯曼别伊两人都被刺刀刺伤了。几天以后,他们两人都死了。雷诺大尉的部队仅死了四人,伤了十五人。这是整个埃及战争中一次最出色的战例。    
  穆腊德别伊带领四百人藏匿到沙漠深处,过着贫苦可怜的生活。哈桑别伊和他的卫兵——可怕的马木留克兵都被消灭了。扬波的舍利弗也没有留下一个人。德塞治理各省区如同他指挥战争一样是很有毅力的。由于这个缘故,公正和秩序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到处都十分安宁。虽然他的治理非常严峻,但居民还是称他为“公正的苏丹”。他把各村社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交给各村社自己负责处理。单独的法国兵士——带武器的或不带武器的——都能通行全省,而不会遭到任何危险。税捐也按期缴纳。    
  在4月和5月间,东征军占领了三角州地区,这三个角就是:亚历山大、阿斯旺和圣让阿克尔。这个三角州周长三百法里,面积三万平方法里。大本营从①……叙利亚的圣让阿克尔同上埃及的通信,须用单峰骆驼团,骆驼团由加沙通过沙漠,前往苏伊士。在阿斯旺与贝尼—苏夫之间,建立了几座炮台,克纳炮台是最主要的一个,因为它保卫着科瑟腊峡谷。所有这些炮台都配备了炮兵连,以控制尼罗河及其航行。炮台里还设了一些仓库和规模不大的医院。为了对德塞将军表示赞赏,拿破仑首先把自己在亚历山大缴获的一把马刀送给他,并题上“谢迪曼会战”的字样。以后又把在阿布基尔会战中缴获的穆罕默德总督所佩带的一柄短剑送给他,短剑上饰有钻石,在剑身的一面写着“拿破仑赠给上埃及的胜利者德塞将军”,而另一面则写着“百门的提佛,伟大的谢左斯特里斯”。    
  ①原文上有遗漏。——法文版编者    
  八、这时候,上埃及只剩下科瑟腊港和大小绿洲没有被占领了。5月天气太炎热,通过沙漠太令人疲倦了,因此,征服大小绿洲不得不推延到11月份去进行。但占领科瑟腊却不能拖延,因为那里已宣布,从阿拉伯、吉达和扬波等地开出的货船快要到来了,它们将在那里用商品换回大米、裸麦和其他为半岛、特别为麦加和麦地那所需要的粮食。别亚尔将军为过沙漠以及占领和巩固科瑟腊进行了一切准备工作。科普托斯地峡是位于尼罗河和红海之间的那个沙漠的一部分,尼罗河在这里距离红海最近。从克纳到提佛的距离是十一法里,长达九法里的尼罗河湾把尼罗河引到离红海平均只有二十五法里的距离之内。这个二十五法里宽的地区就是科普托斯地峡。如果从提佛溯尼罗河而上到艾布基耳甘(距离五法里),那么尼罗河与红海之间的距离就扩大到四十法里,因为尼罗河在这里是向西流,而红海则向东流。如果再向上到阿斯旺,那么尼罗河离红海就约达六十法里。如果顺尼罗河而下到吉尔加高地,那么它们之间的距离大约为四十法里。在亚西乌特,它们的距离是五十法里。由此可见,克纳向上的河湾的那一段尼罗河,乃是唯一的离红海只有二十五法里的地方。    
  为了从尼罗河经过科普托斯半岛来到红海,必须沿着群山之间的峡谷行进。一共有六条不同的峡谷,它们的平均长度为三十四法里。这就是说,把拐弯的地方计算在内,要走过峡谷需要四十二小时。在现在通尼罗河的两个港口——科瑟腊和苏伊士——中,科瑟腊离克纳的直线距离是二十九法里,如果沿峡谷行走,就有三十四、五法里路程。苏伊士离开罗二十七法里。经科普托斯半岛去科瑟腊的六条道路中只有三条是人们很熟悉的。这些峡谷大多数都是通往吉塔小绿洲的,而从吉塔有两条路通尼罗河。一条向克纳延伸,通到比尔—阿耳—巴尔小村的耕地附近;另一条向提佛延伸,再从哈加集小村沿尼罗河而上。第三条我们所熟悉的峡谷从科瑟腊直接通往尼罗河河谷(在勒帖基亚村附近、伊德富对面进入河谷)。最后一个峡谷长四十五法里多一点,这就是哈桑别伊走过而得救的那条路。这样,要想堵塞所有通尼罗河的道路,必须占领比尔—阿耳—巴尔村和哈加集村或吉塔水井,末了还要占领伊德富对面的勒帖基亚峡谷。    
  尼罗河湾构成科普托斯半岛的一个方面,在这九法里长的河湾上,一连有三个城市,它们都是与红海进行贸易的中心点。科普托斯在四世纪时是个雄伟的、富裕的名城,它的遗址在离尼罗河一法里的地方可以看见。继科普托斯之后的城市是库什,在它的遗址向上稍南一点的地方。库什仍然是一个很大的城市,但它大大衰落了。居民完全是科普托人。最后第三座城市是克纳镇,位置偏北,在河湾的一端。克纳现在是尼罗河流域与红海通商存放货物的地方。它所以不能达到科普托斯或库什那样繁荣,是因为现今红海的商业不能与发现好望角以前的商业相比。    
  别亚尔将军于5月25日率领两个营并带两门大炮和一百名骑兵从克纳出发了。他走了三小时抵达比尔—阿耳—巴尔水井。他在那里停下来,补充水囊里的水,以后他在离水井五法里的沙漠上过夜。午夜一时,月亮出来了,他拔营出发;至黎明时,到达吉塔。吉塔有三个用砖砌成并有栏杆围绕的大水井,牲畜可放到井边喝水。那里有炮台和供商队拴牲口的棚舍。这是普托勒玫·菲拉迭耳夫建立在别勒尼卡道上的军事哨所之一。别亚尔将军在吉塔休息了几个钟头之后,前进到离这个据点五法里远的沙漠上宿营。27日,他从月亮升起时启程,经过十小时的行军,抵达阿耳—哈瓦水井;当夜在沙漠上宿营。最后,他于28日抵达阿姆巴格水井。这里是一个绿洲,有洋槐、小河和微咸的水。从这里到科瑟腊尚有两小时的路程。因此,全部行程为:    
  从克纳经过比尔—阿耳—巴尔到吉塔需要13小时    
  从吉塔到阿耳—哈瓦水井需要15小时    
  从水井到阿姆巴格需要11小时    
  从阿姆巴格到科瑟腊需要2小时    
  总共需要41小时。按每小时行走一千八百五十法尺计算,大约要走六万五千八百法尺,即二十三法里(每度二十五法里)。阿巴布德部落的阿拉伯人在这整个沙漠上到处游牧。他们自夸能提供二千名武装战士。他们的马很少,但骆驼很多,这就使他们能够跨过沙漠从尼罗河到红海和森纳尔。    
  科瑟腊城位于红海岸上,大约在苏伊士以南一百法里(直线距离),地处北纬26°7和东经32°1,36(以巴黎为起点)。城周围长四、五百法尺。淡水要从九法里之外运来。有控制全城的城堡,还有供牲口饮水的蓄水池。城的四周全是沙漠。居民只是在吉达和扬波的商船开来的时候,才在城中出现。这时候那里可以看到许多扬波的阿拉伯人和埃及商人。居民欢欣鼓舞地迎接法国军队。别亚尔将军在城里逗留两天后仍返克纳,而把卫戍司令、守卫军、粮食和大炮等留在科瑟腊炮台。科瑟腊港不受东风和北风的影响,却受西风的影响。老科瑟腊在北面,根据某些人的意见,它是古代的别勒尼卡。    
  拿破仑率领大军从叙利亚回来,6月14日凯旋地进入开罗,于是全埃及的安宁更加巩固了。           
《拿破仑文选》 
拿破仑著 陈太先译        
第八章 叙利亚①    
   ①在翻译这一章时,删去了一些阐述地理情况的段落,因为这些段落现在没有什么意义。——俄文版编者    
  把叙利亚和埃及分开的沙漠从加沙延伸到萨利希亚,长度为七十法里。商队越过沙漠需要八十小时。加沙离开罗一百法里。沙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萨利希亚到卡提亚是一个长达十六法里的干沙地区。这里既没有遮荫的地方,也没有水,没有任何植物的痕迹。商队走过这段距离需要二十小时。法军过这段沙漠花了两个昼夜,而骆驼、马车和炮兵通过这里则需要三个昼夜。卡提亚附近有使辎重车队非常难走的流沙。卡提亚是一个绿洲,有两口略带苦味的水井,但毕竟是可以使用的。那里还有棕榈树数千株,可供四、五千人在其下面休息。据推测,卡提亚是当年亚历山大的兵营所在地。从那里到彼卢集废墟是五法里,而从提内炮台至海边是四法里。卡提亚基地可以从两条水路开来的船只得到供应:一是从达米埃塔开出,沿曼扎拉湖航行到提内的船只,另一是从达米埃塔湖开出,沿地中海岸航行到卡提亚对面海滨卸货的船只。    
  第二部分从卡提亚绿洲延伸到阿耳-阿里什绿洲。这一段沙漠长达二十五法里。商队通过它时要花三十二小时,法军须要三个半昼夜。这条路上有三个水井,各口井旁都可以停歇,可是这些水井只能供应一两个营的用水。在这三个水井中,第一个叫比尔—阿耳—阿布水井,距卡提亚六法里半路;第二个叫比尔卡—阿伊什水井,距离卡提亚七法里半路;第三个叫马萨迪亚水井,距离卡提亚八法里,离阿耳-阿里什三法里。沿这个方向行进,一直到海岸起点的马萨迪亚为止,行军路线离地中海始终是二、三法里远。在比尔—阿耳—阿布北面三法里的地方有卡西亚山。如果在所有这些宿营地点建立哨所,那是可以由海路供应水、粮食和饲料的。从达米埃塔或雅法开来的船舶,可以把货物卸在离这些水井三法里的海边上。但是,如果军队沿博杜恩湖前进,那么营房最好是建在海岸上。这些哨所将能保卫海上的航行。阿耳-阿里什绿洲较之卡提亚绿洲要大得多,土地也肥沃得多。那里有六口井,能满足一万五千至两万军队的用水需要,而且还有数千株棕榈树,可供军队在绿荫下休息。此外,那里还有用石头建筑的大村庄和炮台;村里有五、六百个居民。炮台和村庄离海边只有半法里远,因而仓库供应便利。里诺利鲁尔古城的遗迹在海岸上可以看到。古城在阿耳-阿里什,那里有防水堤和港口,有利于发展航运。    
  沙漠的第三部分从阿耳-阿里什伸展到加沙(十五法里)。商队通过它,需要二十三、四个小时。法军越过它需要三个昼夜。圣卡鲁特陵墓离阿耳-阿里什四法里。从圣卡鲁特过去四法里有札维水井,从札维再过去四法里有腊菲亚水井。离腊菲亚水井两法里有汉尤努斯要塞,叙利亚就以那里为起点。从汉尤努斯到加沙是七法里,这里不再是沙漠了,而是沙漠和耕地之间的过渡地带。整个道路都是沿着海岸伸展的,离海岸一法里至一法里半远。腊菲亚从前是个大城市,那儿的遗迹现在还可以看得出来。由此可见,把在卡提亚和在阿耳-阿里什各逗留一昼夜的时间计算在内,大军通过大沙漠和苏伊士地峡需要十二个昼夜。    
  大家知道,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各个统帅无论从埃及去征服叙利亚或者从叙利亚去征服埃及,都认为这个沙漠是很大的障碍,而且他们的马匹越多,障碍就越大。古代史学家叙述过,当冈比西决定侵入埃及时,他曾和一位把运河引进沙漠的阿拉伯国王结成联盟(这无疑是说这位国王把运水的骆驼都赶到沙漠里去了)。亚历山大曾力图博得犹太人的好感,以便他在过沙漠时能得到犹太人的帮助。但在古代这个障碍还不象现在这么大,因为当时那里还有城市和村庄,而人们的进取心卓有成效地战胜了种种困难。现在,从萨利希亚到加沙几乎什么也没有。这就是说,法军必须先在萨利希亚、卡提亚和阿耳-阿里什等地建立兵站和仓库,然后才能逐步走过这个沙漠。如果这支军队是从叙利亚出发,那么它就首先应当在阿耳-阿里什建立大仓库,以后又将它迁移到卡提亚;可是这样做很耽搁时间,敌人会利用这段时间来进行防卫工作。    
  夏天通过这个沙漠是一个非常劳累而复杂的行动:1.地面是炽热的砂砾;2.没有水;3.没有遮荫的地方。这些因素能毁灭军队或使军心涣散,使军队削弱,其结果真令人不堪设想。冬天,不管哪里,这个障碍就不大显著了。每年到这个时候,就没有热砂和使人难以忍受的酷暑了,水的消耗也要少些。因此,不难理解,在阿耳-阿里什建筑一座能阻止敌人利用井水和利用棕榈遮荫的要塞是何等有价值的措施。敌人如果想要围攻要塞,那它就会受到灼热的太阳的暴晒,不得不从加沙运来粮食、饲料、木柴、束柴和水等。在占领阿耳-阿里什后,还不得不花费好几个星期来补充这个仓库,以便使它在围攻卡提亚时能满足军队的一切需要。因为要围攻卡提亚就不得不从阿耳-阿里什仓库里把粮食、饲料和水等运送到那里去。在决定离开卡提亚以前,又不得不在那里建立一些大仓库,使军队在去萨利希亚时,能依靠它们来保证军队的一切需要。这支军队在从卡提亚到萨利希亚的路途中会因为通过沙漠而疲乏不堪,因此可能被人数较少的另一支军队打垮。如果它在到达开罗以前遭受了失败,那么它将只有一条退却路线,同时它会受到大批运水骆驼的拖累。被击败和被击退到沙漠里的军队不能在那里占领任何阵地,它只能停留在加沙附近。    
  保卫埃及的大军可以集中在阿耳-阿里什,以便抵抗敌军对这个要塞的围攻;或者集中于卡提亚,以便迫使敌人解阿耳-阿里什之围;或者守着不动,以等候卡提亚或萨利希亚的敌人。在这几个互不相容的办法中,任何一个都有自己的优点。在所有能掩护帝国国境的一切障碍物中,象上面谈到的沙漠无疑是最大的障碍。至于阿尔卑斯山山脉和河流,只能退居第二、第三的地位。因为通常给军队运送粮食的任务已经十分困难,很难全部顺利解决。如果军队不得不自己携带水、饲料和木柴(这三种东西非常笨重,运输非常困难),那么它的困难会增长二十倍。而在通常情况下,军队是可以就地找到它们的。           
《拿破仑文选》 
拿破仑著 陈太先译        
第九章 征服巴勒斯坦    
   一、决定发动对叙利亚的战争(1799年)。 二、法军分成三个兵团。 三、过沙漠,过苏伊士地峡;阿耳-阿里什战斗(2月9日);夜战(2月15日),占领炮台(2月21日)。 四、前卫在沙漠中迷路(2月22日),加沙之战(2月26日)。 五、进军雅法,围攻和占领这个城市(3月6日)。 六、雅法的鼠疫;同耶路撒冷的阿哈缔结停战协定(3月10日)。 七、纳布卢斯之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