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远当我头上的宝饰,
大喜乐的曼荼罗(mandala),
激起我的专注和觉醒。
——吉美林巴
7。24
上师教示我们,心有一层面是它的最根本基础,称为“凡夫心的基础地”(the ground of the ordinary mind)。
它的功能像仓库,过去烦恼所造成的行为,全部像种子一般埋藏在里面。当因缘合和时,它就会发芽长成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和情境。
如果我们有某种思考习惯,不管正面或负面的,那么这些习惯就很容易被引发再犯。由于不断重复,这些习惯和爱好慢慢变得坚固无比,即使睡觉时,它们还是会持续增加和累积力量。这就是习气左右我们的生、死和轮回的方式。
7。25
当本觉的智慧光芒闪耀时,会产生一种不可思量及无可动摇的确定和信心,认为“这就是它”;不用再去寻找什么,也不用再去企求什么了。这种对“见”的确定,必须要透过一再瞥见自性来加深,也要以持续禅修来巩固它。
7。26
大圆满的禅定对治念头的生起有很强的效用,并对它们有独特的观点。一切念头的生起,都观照它们的本质与本觉无异,不要敌视它,要把它当成是其“自我光芒”的显现,本觉能量的示现。这点非常重要。
7。27
谁是外在的老师?
外在的老师就是我们内在老师的化身、声音和代表。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最深爱的上师的模样、声音和智慧,无非是我们神秘内在的外在显现。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能够说明我们能与上师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呢?
7。28
虽然看见不同的色相,其本质为空;
然而在空中可感知到色。
虽然听见不同的声音,其本质为空;
然而在空中可感知声音。
虽然不同的念头生起,其本质为空;
然而在空中可感知念头。
——敦珠仁波切
7。29
西藏人一年中重要的节庆就是新年,如同把西方人的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和生日,全部合并一起庆祝。
贝珠仁波切是一位伟大的上师,一生充满许多传奇故事。他让佛法变得与生活更亲近。他不像平常人一样过新年,互道“新年快乐”,却反而哭泣。人们问他为什么要哭,他说旧的一年又过去了,有那么多人们又往死亡迈进一步,却仍未做好准备。
7。30
如果在死亡那一瞬间,我们已经能够深刻地了悟我们的自性,刹时就可以净化我们的业障。如果我们持续认证,就可以进入本觉本初的广阔中,证得解脱,一下全部清除所有的业障。
莲花生大士如此解释:
这种只要认证自性,就可以证得如如不动的力量,就像火炬刹时消灭累劫的黑暗。因此,我们若能在中阴境相中认证自性,如同现在上师所教授的,毫无疑问地,我们将可觉悟。这就是为什么要即刻开始,藉由修行熟悉我们自性的原因了。
7。31
禅坐时,创造正确的内在环境是很重要的。一切的奋战和苦斗都来自狭小的心灵,所以营造正确的环境,能够帮助达到真正的禅定。
当幽默和开阔的境界产生时,禅定就轻易生起了。
缘分的天空结缘是为了了缘,只有好好地结缘,才能好好地了缘。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
生 死 无 惧 :索甲仁波切(续)2008…10…29 00:05生死无惧》 八月
GLIMPSE AFTER CLIMPSE
DAILY REFLECTIONS ON LIVING AND DYING
8。1
濒死经验最重要的启示是,它彻底转变了这些人的生命。
有一个人说:
我原是个迷失的人,终日行尸走肉,只想享受,没有目标。现在我彻底转变了,变成有强烈的企图心,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坚信生命必有报应。我对追求物质财富的渴望也消失了,反而渴求了解精神层面的东西,并且希望这个世界能够越来越好。
8。2
大部分人要等到临死那一刻才开始珍惜生命,这多么令人伤悲啊!我常想起伟大的佛教大师莲花生大士的话:
那些相信他们拥有充裕时间的人,等到临终才开始准备死亡。然后,就满心懊悔,这样不是已经太晚了吗?
8。3
当炽烈的阳光照射在上师的雪山头时,
他的加持之流将会倾写而下。
——西藏圣哲俊库康巴
8。4
今天的世界虽然危机重重,却也令人鼓舞。现代的心灵慢慢地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实相。在电视上可以看到达赖喇嘛和德蕾莎修女等伟大的导师;许多东方的大师也到西方传法;介绍神秘传统的书籍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注意。地球所面临的绝境,唤醒更多的人进行全球的改造运动。
开悟是绝对真实的事,而且世上也还有开悟的大师活着。当你真正遇到了他,你会打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和感动,你会明了过去你以为是观念性的字词,如“光明”和“智慧”等,其实是真的。
8。5
把别人想像成和你一模一样的人,可以促进你的人际关系,带给它崭新而丰富的意义。
如果每个国家社会也同样这样看待其他国家社会,则世界和平及人类快乐融洽的日子就不远了。
8。6
禅坐时,你可能会经验到一个混浊的、半意识、飘浮的境界,就像有一条头巾盖在你头上;梦纪般的迟钝。这只是个混沌未明、无神的沉滞而已。
要如何脱离这种境界?要保持清醒,背部挺直,呼出肺部污浊的空气,把你的觉醒力导向清明的虚空,清醒你的心。
如果你继续停留在这沉滞的境界,你就无法进入禅定。所以当此阻碍发生时,你必须一一清除,尽量保持警醒,这是很重要的。
——敦珠仁波切
8。7
如果我们能清楚了解所发生的事,且生前已做好万全的准备,死亡的那一刻就是个绝佳的开悟时机。
在死亡真正发生时,思考的自我心,会消逝而进入本体之内。在此真相之中,觉悟就发生了。
如果我们生前就藉由修行,熟悉我们的自性,在死亡那一刻,自性自然显现时,我们就有了更充分的准备。就像孩子自然认出母亲,奔向妈妈的膝下一样,安住在这个境界,我们就能开悟。
8。8
有情众生遍满整个虚空,无边无际,
愿他们毫不费力就能证悟自性,
六道的每一众生,
都曾是我前世的父母,
祈愿他们一同达到本初的圆满境地。
8。9
大部分人最需要的,就是打从内心深处真正祈求的勇气和谦逊;祈求开悟的慈悲;祈求净化和治疗;祈求了解痛苦的意义和转化的方法;在相对层面上,祈求生活越来越清明、安详和睿智,并祈求与上师的永恒智慧心相结合,以觉悟绝对的自性。
8。10
我们的存在就像秋天的云一样虚幻短暂,
看着众生的生死,就像看着舞步的变换,
生命就如空中的闪电,
就像山涧冲写而下,奔腾不已。
——佛陀
8。11
在我们活着的时候,要当下正视改变;这是为死亡作准备的最好方法。
生命也许充满痛苦、悲伤和艰难,但这也是帮助我们面对死亡的大好时机。当我们相信万物是永恒时,就无法从改变中学习。
8。12
我的上师有个学生名叫阿帕·潘特(Apa Pant),是个杰出的外交官和作家,曾任印度驻许多国家的大使,也是禅修和瑜伽的修行者。他每次遇见我的上师,总会问:“如何禅修?”他遵循东方传统:学生要一再询问上师一个简单而基本的问题。
有一天,当我的上师蒋扬钦哲正在锡金的首都刚德的皇宫寺前,观看喇嘛舞的表演时,被剧中丑角的滑稽动作逗得咯咯笑,阿帕·潘特却一直去吵他,问他如何禅修。这次上师决定告诉他一个最根本的答案:“瞧,就像这个:当过去的思想消失,未来的思想还没生起,这中间不是有个间隙吗?”
“是。”阿帕·潘特回答。
“这就对了,延长它,这就是禅修。”
8。13
西藏传统中最慈悲的智慧,及其对人类心灵智慧最神圣的贡献,就是对菩萨典范的理解和反覆实践。
菩萨就是承担众生痛苦的人,他修行解脱,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帮助他人。甚至,在他证悟解脱之后,并不就此溶入绝对的境界,也不逃避轮回的痛苦,反而一再回到世间,以他的智慧和慈悲奉献给全世界。
8。14
玛姬拉度(Ma Chik Lap Dron)是西藏伟大的女性上师,她说:“要警觉,警觉;可是也要放松,放松。这是禅坐时‘见’的重要关健。
保持你的警觉心,也要放松,要放松到连放松的念头都要放掉。
8。15
轮回过程的相续存在,并不像珍珠项链上的珍珠,被一根灵魂的线串在一起;好像一堆骰子互相堆叠在一起。每个骰子都是分开的,却要支撑着上面的骰子,所以在功能上是相互联接的。每个骰子之间并无实体存在,只有因缘条件的和合。
——H。 W。 Schumann,历史上的佛陀
8。16
你越常听从你的觉察力,就越容易改变你的烦恼,看穿它们,甚至嘲笑它们的荒谬和可笑的虚幻。
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越能从驾驭你的黑暗情绪中挣脱出来,这种能力的展现就是最大的奇迹。
西藏的神秘学家特顿·索甲(Terton Sogyal)曾说,若有人能把地板变成天花板,将火变成水,他并不会感到惊讶。但是如果有人能够解脱,即使只解脱一种烦恼,那才是真正的奇迹。
8。17
亲人的死亡会迫使你直接面对生命,强迫你去发掘以前从未发现的人生目的。你的亲人过世后,你突然觉得很寂寞,会感觉好像被赐予了新的生命,好像有人问你:“这辈子你打算怎么过?为什么你想继续活下去?”
对这些失去挚爱亲人而陷入悲伤绝望的人,我诚心的忠告是祈示帮助、力量和恩典。祈祷你要活下去,并发掘你所面对新生命的丰富意涵。要接纳忧伤,要勇敢和有耐心。另外,最重要的是要正视你的生命,学习把你的爱与他人分享。
8。18
计划未来就像在干河中垂钓;
再怎么费心还是徒劳无功,
所以,放下企图和野心。
如果你还要思考什么,
那么想想你不知何时来临的死亡吧!
——杰西仁波切(Gyalse Rinpoche)
8。19
我们应不断觉察教法和修行的微细运作,甚至当已没有明显的、戏剧性的变化,以固持我们的沉静和毅力时,也要如此。
要善用技巧且温和地对待自己,永远不要沮丧放弃,只要信守心灵之路,并了解它有他的律则和必经的历程。
8。20
生命中的每个时刻都需要慈悲,但还有什么时候比临终时更迫切需要?让临终者知道你在为他祈祷,你正透过修行承担他的痛苦,净化他的罪业,还有什么礼物比这个更美好、更令人感到欣慰的吗?
即使他并不知道你在为他们修行,实际上你也帮助了他,而他同时也帮助了你。他们正在积极地帮助你发展慈悲心,而能净化和治疗你自己。
对我而言,每个临终者都是老师,因为他给予帮助他的人,一个经由修行慈悲而转化自我的机会。
8。21
禅坐时,嘴巴要微开,好像发出深沉的、放松的“阿”声。嘴巴微张,由口呼吸,这样可使业风(Karmic winds)所生的杂念较不易生起,而障碍了你的心和禅定。
8。22
不要犯了这个错误,以为只有我们的心才有自性。事实上,它是万物的本质。我们要不断强调:证悟自性,就是证悟万物的本质。
8。23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尘世中不易修行,可发挥创意,走入大自然。大自然永远是灵感的泉源。要让你的心灵宁静,可以在清晨到公园散步,或欣赏花园里玫瑰花上的露珠。你可躺卧地上,仰望苍穹,让心延伸到无垠的天际。让外在的天空唤醒你内在的天空。你可以伫立在溪前,让心与奔腾的流水交相融合,与潺潺的水声合而为一。
你可以站在瀑布旁边,让它具有疗效的笑声净化你的心灵。你可以散步在沙滩上,让海风亲密地吹袭着你的脸庞。你可以高声欢庆,让美丽的月光抚慰你的心。你可坐在湖边或花园中,静静地呼吸。当月亮自无云的夜空中优雅地缓缓升起时,让你的心灵平静下来。
8。24
死亡时,组成身心的一切元素都会败坏崩离。当身体死亡时,感官和微细的元素都会分解,接着是凡夫心(the ordinary aspect of the mind)的死亡,嗔、痴和无明等一切烦恼也跟着死去。最后什么都不留下,障蔽自性的东西一一消散。这时所显露出的是绝对本质的本初地,它就像纯净无云的天空。
这称为“地光明”(Ground Luminosity)或“明光”(Clear Light)的显现,意识本身溶入无所不在的真理之中。《西藏度亡经》(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d)描述这个时刻为:
万物的本质是开放、空荡、裸露如同虚空,
光明的空性,没有中心和边际;
纯净、裸露的本觉显现出来。
8。25
中阴教授来自诸佛的智慧心,他们看透生死,易如反掌。
我们也是佛。所以,如果我们能在此生中阴好好修行,更加深入探究我们的自性,就可以领悟中阴的智慧,其真理会在我们身上显现出来。
这就是此生的自然中阴最为重要的原因。因为所有中阴所做的准备都要在此生完成。中阴救度法认为:“最好的准备就是当下立行——今世就要开悟。”
8。26
我有时候禅坐并不采取某种特别的方法。我只是让心好好安歇,然后就会发觉,尤其是在受到启发的时刻,我可以快速地把心带回家和放松。
我静静地坐着,安歇在自性之中;不用去质疑自己是否处在“正确”的境界中。不用费任何力气,只有深深的了解、觉醒和无可撼动的安定。
当我处在自性之中时,凡夫心已消失无踪了。根本不需要去维持和确定自己的存在:我只是我。一种基本的信赖感就产生了,不需要再特别做什么。
8。27
当“见”接连产生时,
本觉之流持续涌现,
两种光明自然地融合,
一切妄想都彻底解脱,
你不断生起的觉受就是本觉。
像“禅定”之类的词汇并不十分适合大圆满修法。根本上,禅定暗示著「观”某物,而大圆满就只有永恒的本觉而已。所以,除了安住于本觉的纯净显现,没有禅定的问题。
唯一比较可以描述它的是“非禅定”(non…meditation)。上师们说,在此境界,妄念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就算你想在满地黄金宝石的岛上,寻找普通的石头,也是不可能找到的。
8。28
如果这头心的大象,
被正念的绳索牢牢捆住,
所有的恐惧就会消失,
完全的喜悦就会来临。
所有的敌人:我们情绪的老虎、狮子、大象、熊和蛇,
及所有地狱的监护者、恶魔及恐怖,
因为你驾驭了你的心,
它们全都被绑缚和驯服,
因为一切的恐惧和烦恼都来自于心。
——寂天菩萨
8。29
授予您的加持,让心灵与法合一;
授予您的加持,让法向正道前进;
授予您的加持,让正道净化困惑;
授予您的加持,让困惑浮现智慧。
——冈波巴大师
8。30
生命的每次失落和迷惑,都在教导我们无常的道理,让我们更接近真理。
当你从极高处掉落时,只会掉在地上——真理之地。如果你的修行有所成就,那么从高处跌下就不是灾难,而是内在皈依的发现处。
8。31
打开电视或翻翻报纸,你会发现到处都有死亡发生。这些空难和车祸的受难者可曾想到他们会死?他们和我们一样,视生命为理所当然。有多少我们认识的人和朋友突然死去?我们甚至不生病也会死;我们的身体可能像车子一样突然停摆,无法正常运作;也可能今天还好好的,明天就生病或死掉了。
生死无惧 九月
EM MA YENG CHIK
勿烦恼
9。1
刚开始禅坐的人常说,他们的妄念纷飞,比以前更乱。
我一再向他们保证,这是好的征兆。这绝不是你的心念比以前乱,反而是变得安静,而能察觉到以前的心念多么杂乱。千万不要绝望或放弃。不管什么念头生起,只要保持当下的觉醒,即使在纷乱中,也要回归呼吸。
9。2
在无云的夜空,
“群星之王”月亮就要升起……
莲花生大士,我慈悲之主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