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青石说道:“大哥,你这是人逢喜事jing神爽。你如今可是豫州省近几百年来,头一位状元,这次回来,可谓是衣锦还乡,我估o着豫州的老百姓都盼着目睹你这位新科状元的风采呢。”
话音未落,就见有一群人从南边跑了过来,跑在最前面的一个人骑在马背上。李yu玲远远地就看清了此人的容貌,“哥哥,是三老爷。”
李yu玲口中的三老爷,就是奚一松,秦之初一直称他为“三哥”,秦之初虽然年轻,但已是朝廷命官,老百姓见了他都得尊称他一声“老爷”,奚一松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李yu玲口中的“三老爷”。
“少爷,你可回来了。”奚一松远远地就喊了起来,“你要是再不回来,我就要到香吾山里面找你去了。”
很快,奚一松就纵马奔了过来,距离还有十几丈的时候,他就从马背上跳了下来,以比奔马更快的速度跑了过来,到了近前,他就朝着秦之初躬身一礼,“少爷,我奉老爷之名,特地来恭迎你回家。”
秦之初指着还在往这边跑过来的那群人,“三哥,他们是谁?”
奚一松回头看了一眼,“还能是谁?咱们县的县太爷呗。你考中了状元,最高兴的就是他了。”
说话间,就见那伙人跑了过来,那县太爷竟然带着全副仪仗,还坐着官轿,把抬轿子的轿夫都累得快吐血了。
秦之初是豫北府豫北县人,而豫北县最北边的县界就在香吾山,豫北县知县亲自跑到这里来迎接秦之初,可是给足了秦之初面子。手打吧手机小说站点
知县赵瑞文从轿子上下来,有些ji动地走到秦之初面前,“状元公,本县代表豫北县十三万父老乡亲,来迎接你了。你给咱们豫北县的父老乡亲争光了。本县一想起你当初考中秀才的时候,还是本县给你送去的秀才功名文书,我就十分的欣慰。”
秦之初忙道:“老大人,当时的情景,学生到现在还是历历在目,学生能够有今日之成就,还要多亏老大人的支持和厚爱。”
在秦之初考取状元的科举路上,赵瑞文确实帮了秦之初不少忙,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秦之初考中秀才的时候,年纪并不大,自然也就成了赵瑞文眼中要重点栽培的对象了。没想到秦之初还真的争气,竟然成了豫州省数百年来,头一位状元,让豫北县在整个大周朝,大大地lu了一次脸。
至于秦之初被皇帝发落到宁清县当县主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件事是无法抹杀秦之初是新科状元这件光宗耀祖的事迹的。
豫北县这次为了迎接秦之初回乡,几乎是全县出动,上至七品知县赵瑞文,中至教谕、训导、典吏,下至本县知名乡绅,足足来了上百人。那次路过清苑县的时候,也就是二三十个人,两相对比,就能看出来差距了,这就是所谓的水是故乡的甜,人是故乡的亲呢。
赵瑞文还专én为秦之初准备了一顶四人抬的素云头青带青幔官轿,这是一顶全新的轿子,是赵瑞文特地吩咐人做的,专én用来迎接秦之初。等秦之初上了轿子,轿夫抬起轿子,仪仗们一拥而上,在头前开路。
只见最前面是两名抬着一面簸箕大铜锣的皂隶,走上几步,就连敲七下,声音清脆悦耳,传遍四方。“新科状元回乡了,闲人回避。”
在开道的皂隶之后,是举着大青扇、蓝伞盖、四面青旗的皂隶,之后是有持铜棍、皮槊的衙役各两人,在他们后面,是举着木牌的皂隶,木牌上写着“新科状元”,“连中两元”,“百年状元”,“皇帝钦点”等内容。
一队人浩浩dàngdàng地直奔豫北县县城。石铁云派来的一百名卫所士兵也跟在后面,使得队伍更添几分气势。
韩青石志得意满地跟在秦之初的官轿后面,韩忠也狐假虎威地昂首tingxiong,彷佛中状元的是他一样。
“少爷,秦少爷可真是气派呀,我这辈子要是能够像他一样,这么风光一回,我死都值了。”韩忠羡慕地说道。
韩青石拍了韩忠一下,“你小子跟爷我一样,不学无术,这辈子想学大哥一样,做官轿,铜锣开道,那是没戏了。不过只要你忠心肯干,爷不会亏待你的,早晚也要让你也能风风光光,没见大哥都已经教爷我修炼了吗?等爷修炼有成,也带上你。”
韩忠大喜,“谢谢少爷抬举。”
他们这一行人动静闹出来的不少,几乎过每一个村庄的时候,村口都站满了男nv老少,路边搭着彩棚,村中最德高望重的老人,端着一碗酒,要敬下凡的文曲星一杯。
这是家乡人的抬爱,不能拒绝,秦之初每次都要下轿,将父老乡亲敬的酒,一饮而尽,自然惹来阵阵欢呼声。
豫北县的县城和豫北府的府城是一个地方,在秦之初他们距离豫北城还有五里路的时候,就见官道上空,扎起了彩绸,挂满了条幅,上面写着“恭贺秦老爷高中状元”,“欢迎状元公荣归故里”等等字样。
等到了豫北城北城én的时候,只见城én外已经聚集了数以千计的老百姓,豫北府知府、同知、通判、教授、训导、州判、府经历、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等大小官吏,也都倾巢而出,迎候秦之初载誉而归。
众人见了不免寒暄一番,知府大人没口价的称赞秦之初,夸秦之初是文曲星下凡,为父老乡亲争光。
知府大人在知府衙én设下了筵席,款待秦之初一行。
秦之初一直在豫北城盘桓了两天,知府大人这才放了他,让秦之初回家和父母团聚,祭祖修坟。
秦之初回到老家之后,又是一番风光。经过一番周密的安排,在老秦家的族长主持下,秦之初摆设祭品,祭告祖宗,修缮祖坟。
另外秦之初高中状元的牌坊楼,正在抓紧时间修建,修建牌坊所需的银两,由豫北府和豫北县对半拨付,修建一个牌坊,也就是百余两银子,难道除了一个状元,豫北府和豫北县在这事上,都很积极。
等到这些纷杂的事情结束后,已经是四月初八了,距离秦之初离开京城,已经过去了十八天。
秦之初这次回家,除了祭祖修坟之外,还有一件事情要处理,就是让父母结束家里面的生意,一方面大周律规定官眷不许经商,另外一方面,秦之初也不像自己的父母过于cào劳,做义商,钱赚不了几个,却又苦又累,有时候,还会受到官府的刁难,地方富商的抵制、搅luàn,实在是太累太苦了。
秦之初的父亲秦友良跟秦之初恳谈了一次之后,也就接受了秦之初的建议,决定终止家里面的生意,准备以后种上几亩薄田,做个享清福的农家翁,反正秦之初已经高中状元,只要秦之初不在官场上出事,就没有人敢为难秦友良夫妻俩。
秦之初原本有打算把父母一起接到宁清县去,可是一想到路途遥远,舟车劳顿,未免辛苦,再加上宁清县地处南方,气候和豫北县相差太大,怕母亲无法适应,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一日,秦之初又和父母在一起吃饭,秦友良说道:“儿呀,你如今已是官道中人,身入公én,便身不由已了。我和你母亲都很好,不用你在家照顾,你还是赶快到宁清县上任去吧。”
秦之初说道:“儿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只想多陪你们两天。”
秦友良看了看眼圈红了的老伴,“唉,也罢,你愿意留,就多留两天吧,好好陪你母亲说说话。对了,还有一件事,儿呀,你让我结束家里面的声音,那老三留在家中,一身的本事可就瞎了,我有意让他到你身边,替我和娘照顾你。”
“这……”秦之初有些犹豫,他是家中独子,无兄弟姐妹,而奚一松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他的兄弟了,和父母的感情ting深,他要是让奚一松跟着他走,父母的身边可就真的没有人照顾了。
“爹娘,还是让三哥留在家照顾你们二老吧?留你们两个人在家,我不放心。”秦之初劝道。
秦友良大手一挥,“有什么不放心的,咱们村一大半都姓秦,都是一个祖宗,乡里乡亲的,有事招呼一声,谁还不帮忙吗?反倒是你,远到几千里外的宁清县,身边没有一个得力的人,我跟你母亲可有点不放心。那个韩青石,说是你的结义兄弟,可人家是国公之子,能跟你niào到一个壶里面去吗?”
感谢读者大大“dabbb”的打赏,谢谢。。。。
第154章头前带路
更新时间:201251217:34:55本章字数:6198
。第154章头前带路
第154章头前带路
秦之初的娘秦李氏也道:“是呀,儿子,你爹说得对,我看那个韩青石没有一点正经样,不像是个值得托付的人,还是让三儿跟着你去吧三儿跟着你爹走南闯北,见识了不少人心险恶,还有工夫在身,还懂得算账,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帮手,有他在你身边,我跟你爹才能放心,也不至于让三儿蹉跎了岁月。”
秦之初见父母质疑要让奚一松跟着他,知道不答应,肯定会让父母担心,便道:“行,只是不知道三哥是什么意见?是不是愿意跟着我去宁清县?”
奚一松似乎是没什么主见,“我听老爷、夫人还有少爷的安排。”
事情就这样定了,秦之初南下的队伍中,又添了一个奚一松,这是一个跟秦之初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兄弟的人,无疑会成为秦之初最得力、最可靠的助手。
转眼到了次日,秦之初借口“访友”,独自离开了家。韩青石这两天总觉得秦之初有些不太正常,他一见之下,便猜测秦之初是不是去回相好的了,便悄悄地跟了出去。
秦之初出了村,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换了一身衣服,改头换面一番后,整个人变了模样,然后直奔豫北城,进了豫北城之后,三绕两绕,就把跟在后面的韩青石给甩下了。他早就发现了韩青石,又不好出面把他赶回去,干脆就利用自己熟悉豫北城的优势,把韩青石丢下。
秦之初在家乡始终都没有定亲,也没有什么相熟的姑娘、小姐,他以前把所有的心思都huā费在了考取功名上。他这次出来,可不是为了跟所谓的“相好”见面,而是为了办一件大事,至少对他来讲,是极其重要的大事。
秦之初如今在豫北府也算是名人了,如果不改头换面,很容易被人认出来。他换的那身衣服属于很普通的小户人家的衣服,上面甚至还打了两个补丁,任谁见了,都不会把他和堂堂状元公联系起来。
他一路朝着豫北府的旧货市场走去,这里售卖的都是二手的货物,什么旧书、旧家具、旧衣服、旧褥子,基本上都是别人用过的东西。在旧货市场的一头,是豫北城的古玩古董市场,这里的规模是无法跟京城的潘家园相比的,一共也就二三十家店铺外加几十个地摊,另外还有几家yu器店,东西少的可怜。
秦之初的那方青铜残印就是在一个地摊上淘来的。他这次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o清楚青铜残印的来龙去脉。
那个当初卖给青铜残印的地摊的摊主还在,秦之初走了过来,“喂,老板,还记得我吗?”
那摊主抬起头,茫然地看着秦之初,“不记得了。客官可是在我这里买过东西?”
秦之初笑着点了点头,他o出来一张纸,递给了那摊主,“我当时买的就是这个东西,老板你看看,看看是否还能记得起来?”
秦之初也不怕摊主漫天要价,他现在随身带着的银子超过了二十万两,就算是多huā几个钱,只要能够得到更多和青铜残印有关的线索,也是值得的。
那张纸上画着的是青铜残印的图像,摊主展开一看,想了一会儿,总算是想了起来了,“这个呀,我记得当时客官是huā了一钱三分银子买走的吧?怎么?客官你不是想退货吧?咱是小本生意,时间又过了这么久……”
秦之初笑道:“老板别慌,我不是来退货的,只是有几个问题要问你。我不会让你白回答我的问题的,只要你据实回答,一个问题,我给你五两银子,怎么样?”
那摊主一听,瞪大了眼睛,回答一个问题,就可以得五两银子,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客官,你不是逗我开心吧?”
秦之初一伸手,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银元宝来,这是胡恩荣赠送给他做程仪的十个银元宝中的一个,上面还有大名府府库的记号,这可是官银,要是给了这摊主,对摊主可不一定是好事。
秦之初顺手就把拇指按在了官银的底部,把上面的记号给扣没了,然后递给了摊主,“这是五十两,定金。”
摊主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银元宝,稀里糊涂接到手中,两只手就是一沉,他用牙一咬,就是两个浅浅的牙印,马上断定这是真的银子,忙不迭的收了起来。
“客官,你问吧。”有了这五十两,足够让他一家子过上几年舒心的日子了,由不得他不心动。
秦之初用手指了指纸上的青铜残印的画像,“我问你,这方印,你是从哪里得来的?说实话,你要是敢说假话,一句假话,你就要给我十两银子。”
摊主吓得一缩脖子,一句假话就要十两,这岂不是说超过五句,不但那五十两银子要全还给秦之初,另外还要倒贴吗?他不由得把那五十两银子搂紧了,说道:“我不骗客官你就是了。这方印是我从一个邻居那里收来的,他……他是个o金校尉,也就是个盗墓贼。
每年他都要偷挖几座坟墓,那天,他说他又偷挖了一座坟,好东西都卖给大的古董店了,就这些没人要的东西给了我。这印,是我huā了七分银从他的手中收来的。”
“哦。是这样啊。能不能带我去见他?你要是能带我找到他,不但这五十两银子是你的了,我还可以再给你五十两。”秦之初利you道。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摊主一听还能再赚五十两,恨不得连媳u亵ku是什么颜è都告诉秦之初,“好,我这就带客官你去。”
摊主让旁边的人帮他照看一下摊位,然后就带着秦之初离开了旧货市场,朝豫北城外走去。出了豫北城,一路向东,一直走了差不多五里路,出现了一个村庄,那摊主就带着秦之初进了村子里面。
到了村子的东北角,那里有一个不大的院子,低矮的墙头,陈旧而又破烂的木én,谁也想不到这里竟然住着盗墓贼。
“客官,就是这里了。”那摊主指了指那院子,然后过去拍七,快开én,有客人来了。”
摊主连喊了好几声,院子里面才有人答应,只见一个身瘦如猴的男子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过来开了怎么来了?我不是告诉你,平常不要到我这里来吗?”
那摊主呵呵一笑,“老七,你就谢哥哥我吧,我给你带来了一个大主顾。客官,你请。”
老七虽然有些不太愿意,但还是让开了路,三个人进了屋子,摊主就把秦之初的来意说了一下,一听,秦之初是来打听青铜残印来历的,老七就连连摇头,“这位先生,我是个盗墓贼,不知道挖了多少坟地,你说的这个印又没有什么特è,又不值什么钱,我早就忘了是从那里盗取的了。你还是走吧。”
秦之初笑道:“你不要忙着拒绝,也许看到这个,你就能想起来了。”
秦之初一伸手,从袖袋中,取出了一锭元宝,不是银元宝,而是金元宝,五十两重的赤金。拿出来,往桌子上一摆,金光闪闪,只要是个人,就不会不心动。
但那老七还是摇头,就是不肯说,秦之初不跟他废话,又一连取出了几个金元宝,一指加码到了五百两。可老七还是说记不起来。
摊主记得团团luàn转,“老七呀老七,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五百两金子,够你挖多少坟的了?你怎么就不肯说呢?”
“你说什么呢?我怎么就不肯说了?我是确实想不起来了。”老七还是说不知道。
秦之初脸上还是带着笑,“你真是想不起来?”
“真是对不起,这位先生,我真的想不起来。”那老七说道。
之初一伸手,就把一个金元宝抓在了手中,手一使劲,就想捏面团一样,在金元宝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印记,“你确定你想不起来吗?”
老七没想到秦之初这个看起来十分文弱的人,竟然有这么大的手劲,脸è顿时有些发白,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没有说话。
秦之初又拿起来一个金元宝,一捏,又把金元宝捏成了面团,“你再好好想想?你真的想不起来吗?”
就在这时,én外传来一个声音,“贫道可以作证,他确实想不起来了。”
“谁?”秦之初一惊,一个箭步冲出了房间,只见院子里面站了一个道士,此人头戴道冠,身穿青è道袍,手中捧着一个拂尘。
“道长是哪位?为何会出现在这里?”秦之初沉着脸问道。
那道士呵呵一笑,“道友是明知故问呀,你为何而来,我就是为何而来?”
“是吗?”秦之初笑道,“我此来是为了向老七兄弟打听一个消息。难道道长也是来打听消息的?”
这时,老七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有些胆怯地对那道士道:“道长,仙师爷爷,我可是什么都没有说。”
道士点点头,“贫道都听见了,要不是你能够信守承诺,守口如瓶,这会儿老道早就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