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丰臣家的人们 作者:司马辽太郎-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秀吉决战的时候,为北上的秀吉的部队所击破。全军溃败。光秀在逃跑途中,于小栗栖丧
命。仅仅一天工夫,历史的车轮便改换了方向。
  亲王得知了光秀战败身亡的消息,并听说了胜利者的名字。
  “噢,原来此人叫秀吉哪!”
  亲王想记住这位胜利者的名字。正是他粉碎了邪恶的势力。既然秀吉是胜利者的名字,
那么,在少年的感觉里,很自然的,“秀吉”这两个字具有才智超群和伸张正义的含义。
  时局开始向新的方向发展了。
  秀吉在打败光秀之后,并没有立刻离开战场,他一方面把大本营设在山崎的宝寺里,运
筹帷幄,思考着统一天下的大计,另一方面则派人到京城恢复秩序。直到同年十月,他才第
一次到皇宫参拜,被任命为从五位左近卫少将。嗣后又以这一身份在大德寺为织田信长主持
了葬仪。但是,为了和他的竞争者——织田家的首席家老柴田胜家等人逐鹿中原,这时他仍
然没有进入京城。京城不是要害。对于此刻如秀吉那样尚未把政权牢固地掌握在手的人来说,
京城并不是合适的栖息之所。从此以后,足智多谋的秀吉,南征北战,驰骋天下。他不断地
移动部队,于第二年的天正十一年四月,首先在近江的贱之岳击破了柴田胜家的军队,然后
继续北进,在越前消灭了柴田胜家。次月,秀吉已出现在京城,并到皇宫朝拜。这时,他被
补序为从四位下参议。但是秀吉的天下未定。此后数年之内,原织田家的大名们,仍然各自
割据一方;德川家康在东海地区,保持着独立的态势;关东、奥羽、四国、九州等等,依然
处在秀吉政权的统治之外。
  秀吉继续东奔西走,南征北战。在这戎马倥偬之间,他从未停止过大坂城的建造工作。
到了天正十一年的岁暮,大坂城的本丸终于建造完毕。这个消息也传到了京城。据说这是一
座连中国和印度都没有的巨大的城堡。秀吉在紧挨这本丸的地方,营造了一座称之为“山乡
水廊”的地区,他把这个地方用作举行茶道的场所。
  “山乡水廊”这个名字在京城传开了。
  听说这山乡水廊果真是名不虚传,那是在大坂城内的一廓,建造了一片规模宏大的自然
景色,这里,假山起伏连绵,溪流潺潺蜿蜒,四季奇花不断,昼夜松涛阵阵。在这草木繁茂、
景色宜人的去处,建得有一座茶室,秀吉独自在这里品着幽茶。
  宫廷中的人们都竞相谈论著:“看来,他倒是一位非同一般的风雅之士嘛。”
  连亲王智仁也听到了这样的传闻。但是,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理解茶道这东西。一方面,
他不理解是由于年纪还太幼小,另一方面,诸如茶道这样新兴的然而是难以捉摸的美学观念,
这时尚未传入宫廷那保持着古老传统的社会里。上一代的织田信长爱好茶道,但是他没有把
茶道移入宫廷。廷臣们认为,品茶之类,不过是京城、堺市(大坂)以及博多附近的富商、
僧侣或少数喜欢追求新奇的武士们的举动而已。
  “不过话虽这么说,这茶道倒也是志趣高洁、颇有意思的玩意儿。”
  应秀吉之请去过大坂的公卿们,回京之后给劝修寺家带来不少有关山乡水廊的消息。据
他们说,所传的茶室,是特别的小,仅止有两铺席的面积。
  “在仅有两铺席大的茶室里……”
  亲王试图设想这幅情景。在连中国和印度都没有的那么庄严雄伟的城堡里,秀吉却建造
了仅有两铺席大的茶室,他置身其间,弓着背,犹如一个乡下老头似的在品着茶。亲王是怀
着一种好奇和善意的心情来想象这一幅图画的。
  少年亲王不由得在心里这样问道:“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呢?”
  他很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便是茶道所提倡的所谓闲寂啊。”
  丹后的大名细川幽斋用这句话解答了少年心中的问题。幽斋这个人,在成为丰臣家的大
名之前,原是织田家的大名,过去曾属于明智光秀指挥之下。再往前数,他又曾是足利将军
的亲信幕僚。在这前后三个朝代的动荡的年代里,他却巧妙地生存了下来,而且由于有深湛
的文化知识和学问,始终得到每一个朝代的掌权者的器重。也许可以说这就是善于处世吧。
幽斋原先跟明智光秀关系特别,他的嫡子忠兴的妻子还是光秀的女儿,为此,他和光秀交情
极深。但是,他预料光秀将会没落,因而不肯入伙与光秀一起谋反,而是站到了不久之后沿
山阳道北上的秀吉一边,参加了秀吉的大军。在洞察前程方面,他也许具有一种特殊的灵感
吧。
  幽斋在王公贵族之间也有很高的信望。他毕竟是早先的室町幕府时代的名门出身,既有
京城的武家贵族所具有的那种儒将风度,又有王公贵族们的深厚的文化修养。而且他的文化
修养也是非同寻常。他不仅擅长连歌,而且通晓茶道,就连烹调之道,也达到了名人高手的
境界。然而,使幽斋在京城里身份百倍的,恐怕还是他的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才能。他曾经师
承三条西实条,被授以可称为诗歌最高权威的《古今集》秘诀。就连素以文化修养深湛著称
的公卿大夫们,也不得不向武人身份的幽斋学习堪称皇族文化象征的诗歌。而正是这位幽斋,
经常出入劝修家,正在教智仁亲王及其哥哥诗歌呢。
  幽斋说:“茶道这东西,也不可等闲视之啊!”
  他劝亲王学习并掌握这一当今流行的美学观念。可是亲王还是个少年,他觉得诗歌比茶
道更有意思。
  这时候,亲王问道:“所谓闲寂,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啊?”
  他想知道,为何秀吉喜欢山乡水廊这样的地方呢?
  幽斋回答说:“闲寂的精神,可以通过诗歌来理解。”
  他轻轻地挺一挺身子,将一把纸扇立在膝头上,接着吟唱了一首诗:
  让一心盼望繁花盛开的人们
  看看山村残雪间的春草吧。
  这是藤原家隆(日本镰仓时代诗人)的一首诗。据幽斋说,这首诗所吟咏的景色,正是
闲寂的精神。
  “换句话说,”幽斋继而说道,“把一匹千金宝马系在一所简陋不堪的茅屋里,这景致体
现的正是闲寂,也就是茶道的精神所在。”
  亲王说道:“所谓千金宝马,是说大坂城吗?”
  这位少年聪慧过人。听了老师刚才的一席话,他似乎已经隐约地懂得了秀吉心里向往的
是什么,懂得了他为什么要在金碧辉煌的大坂城的一角,特意布置下一片自然景色,并在其
中建造一座仅有两铺席大小的茶室的缘故了。
  天正十四年(1586)正月,亲王长到十岁了。这个月的十四日,秀吉为了祝贺新年,到
皇宫里晋谒天皇。这时,秀吉已经升任关白,地位显赫到甚至另立了丰臣氏这样的姓。然而,
东海道的德川家康还没有臣服于他,九州地方也还处于其势力范围之外。秀吉每天都为处理
日常的政务、军务面繁忙不堪。只见他晋谒之后,立即退出宫廷,匆匆离京他往。
  然而,出人意料,在这之后的第三天,秀吉又出现在京城,只见他急匆匆小跑着奔进了
御所。
  “关白殿下好象在计划着什么事情。”
  从前一天起,宫廷里早就在为这件事议论纷纷。秀吉进宫的当天,亲王突然接到通知,
要他到皇宫里去一次,尽管他当时还是年小孩,并没有举行过成人的仪式。于是,他以孩童
的装束,同另一位亲王,即他的哥哥,一起进了御所。“也许能见到秀吉”——这样一种期
待使他心情激动。亲王至今尚未领略过秀吉——这个新时代的创造者的风采。
  这一天,秀吉显示了一种奇异的志趣。
  他把一座全部用黄金做成的携带用的轻便茶室搬进了皇宫内苑,在小御所这一厅堂里装
配好之后,让当今的皇上(正亲町帝)观赏,并且准备献给皇上。
  亲王了正是为了观赏这座黄金的茶室,才陪同天子进入小御所的。小御所的地板上摆着
招人物议的那座小建筑物,它放射着金灿灿的光芒。茶室的柱子、门槛、门框,全包着一层
厚厚的金箔,茶室的四壁和屋顶也都是清一色的黄金。甚至连采光用的小方格纸窗的窗架,
以及窗户下部的护板也全是用的黄金。只有那三铺席不是金子,而是猩猩的毛皮。而且那毛
皮铺席的四边还镶着含有淡绿色小花纹的金线织花锦缎。光是这座茶室就已经十分光彩夺目
了。
  更何况所有的茶具也都是清一色的黄金。放茶具用的架子以及方盆、茶盒、茶炉、锅子、
水杓、洗茶具用的钵子、水罐、茶杓,甚至连炭篓也全是用黄金做成的。自从开天辟地以来,
到底有谁在日本这块土地上见过这么多黄金呢!
  “这是怎么回事啊!”
  亲王面对这样的穷奢极侈,吃惊得呆若木鸡。他怎么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哪儿是
美啊!至少,这不是《古今和歌集》所吟咏的那种美。至少它不是宫廷里的人们所赏识的那
种传统的美。然而,却自然而然地拨动了人们的心弦,使人亢奋起来,激动起来。这到底是
一种什么力量的作用呢?这是金色的力量吗?难道金色具有超越传统的美感作用吗?
  不只是智仁亲王,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无一不是一副看得入迷的如痴如醉的表情,惊讶
得嘴唇微微张开着。就连皇上都不例外。秀吉的目的达到了。
  “秀吉在哪儿?”
  亲王暗暗寻思,他抬眼望去。根本用不着费神寻找,只见秀吉正跪伏在这座用黄金做成
的活动茶室侧面稍稍靠下手的地方,活象一只青蛙一般。令人惊讶的是,甚至连他的裹着锦
袍到袖子的部分,都仿佛被映成淡金色似的。黄金是没有阴影的。在一片令人啧啧称赞的异
乎寻常的辉煌之中,秀吉跪伏在没有阴影的光泽里。他那奇妙地跪伏着的姿态,不由得叫人
觉得,他仿佛就是那黄金的化身。
  可是,他那副长相却有点儿滑稽。你看那副脸形,就象随时都会跟人开起玩笑来似的。
这个人说不定就是为了跟人逗乐,才把这黄金的茶室搬进御所这洁净的圣城来的吧。亲王曾
听到过一则世间的谣传,说秀吉这个人从年轻的时候起,就是一个爱说笑取闹的大活宝。
  “说不定他就是打算跟人开玩笑的?”
  亲王毕竟还年少,他面对这异样的景致,便展开想象的翅膀随意猜测起来。亲王这一次
所受到的冲击和留下的疑问,一直到许多年之后,还没有从他的记忆中消失。大活宝秀吉也
许正是为了慰藉宫中人寂寥的生活,才化作一只金蛙,跳出来跟人开这么个玩笑的吧。
  过了许多年之后,亲王曾想:否则,他的神经就不正常了。御所的一切,全都必须是淡
泊的。这种淡泊乃是宫廷中人的传统的美感。无论是御所的礼仪、宴饮,还是家具摆设,全
都体现着质朴、明快的原则。不过,在历史久远的皇家传统之中,偶尔也出现过对这种传统
美感的叛逆者。例如,后白河法皇就是这样。法皇爱好流行的俚俗歌谣,这是一种充满了世
俗气息的民歌,他自己也常常咏唱,而且还编辑了一部歌词选集《梁尘秘抄》;另一方面,
他还喜爱色彩浓重的镀金的雕刻。因为爱之极深,他甚至请人造了一千零一座这种镀金的佛
像。但是,就连这位后白河法皇也没有把他的这种趣味带进御所里来。他没有干预神道教所
提倡的淡泊风格。他把一千零一座金色的佛像放在别的收藏院内,以此将它们同御所隔开了。
然而,秀吉却把色彩浓重的黄金的建筑物搬进了风格淡泊的御所。
  “请皇上用茶。”——这是秀吉献上茶室时的说明,也是秀吉的意图所在。他自己有品
茶的嗜好,但他不愿意一个人独占,而想让它也能在宫廷中流行起来。秀吉的用心是不错的。
问题是黄金做的茶室。所谓茶道,所谓闲寂,原来是这么回事吗?
  直到过了很多年之后,亲王还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他毕竟是秀吉的崇拜者,因而他对
秀吉的评价,也就没有超过他对秀吉所怀有的感情的壁垒。
  “他是个虚怀若谷、眼光远大的人。”
  亲王这样理解秀吉。在大坂城建造山乡水廊,这大概是想在豪华和奢侈之中追求一点闲
寂,亦即茶道的精神吧。秀吉把这种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正是这位秀吉,在御所,
却故意导演了一场与大坂城的山乡水廊意趣相反的演出。御所的淡泊的志趣,尽管和闲寂不
同,然而却略有相似之处。在御所那样的清静的环境里,反而放进一座黄金做的茶室,其目
的大概是想在淡泊之中添加一点辉煌吧。也许秀吉正是以半开玩笑的心情,亦即用他那张滑
稽的脸,导演了这场活剧的。他告诉人们,对比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趣。亲王是这样来理解
的。如果说亲王的这种解释多少有点牵强之处,那也准是他对秀吉怀有深情和敬意的缘故。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却说在这时候,在这小御所内,亲王和秀吉见了面,两人近在咫
尺。映入亲王眼帘的是一张小小的脸盘。这张脸,稍稍有点紧张,犹如一个握紧了的拳头一
般。也许是久战沙场,风吹日晒所造成的吧,脸色有点黝黑,两只眼睛大大的,下巴尖得很
厉害,给人的印象是:有点象一把磨光了的钢刀。正当亲王久久地注视着秀吉的时候,秀吉
微微抬起头来盯着亲王,忽然咧嘴笑了笑。
  当秀吉笑的时候,他的脸形完全变了。脸上出现了很多皱纹。特别是眼角,那一道道纹
路都象画圆圈似的直向下伸展。这是一张和善的脸,活象一个年老的庄稼汉。不错,正是这
张脸。亲王在见到他之前,早就在脑海里描绘过了。现在亲王已经喜欢他了。他觉得,一个
诛讨了光秀的、代表正义的将军,理所当然地应该是这样一副长相。

第二节

  以这一天为转机,一个新的命运在等待着亲王。
  那天傍晚,右大臣今出川(菊亭)晴季,步履匆忙地来到了亲王所在的劝修寺家。晴季
在藤原公卿这一皇族之中,虽不是最高的名流,但是由于早就和秀吉交情很深,为此,目下
正以私人顾问这样的身份,在秀吉和皇室的政治联系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劝修寺家,
接待来客的是当代的家主晴丰。这晴丰乃是亲王的舅舅。
  晴季开口说:“此次登门拜访,为的是六之宫亲王的事。”
  六之宫是亲王的通称。
  晴季接着说:“关白殿下,恳切地希望把亲王领作丰臣家的养子。”
  对此,劝修寺晴丰不能不保持沉默。
  “亲王不是皇族吗?怎么可以作臣下的养子呢。更何况去作秀吉这样出身卑贱的人的养
子!”
  晴丰心中这么暗暗思忖着。他还是一声不吭。顺便交代一下,劝修寺晴丰是亲王的生母
新上东门晴子的亲弟弟,并兼任亲王的太傅之职。所谓太傅,虽是亲王的臣下,然而却是代
行父亲之职的。
  今出川晴季又开口说:“再说,这养子的事已经得到天子的非正式的允承。只是皇上的
御旨说,得听听劝修寺家的意向。”
  “……”
  晴丰思考着。他想道,正象世人众所周知的那样,秀吉没有子息。他也早就听说过,为
此,秀吉将把外甥秀次领作养子。另外还听人说,秀次性格轻浮,草率,秀吉正为这件事拿
不定主意呢。这些都不去管它。反正都是丰臣家内部的事儿,以往听到这些消息时,都把它
们当作与己无关的事儿,没有放在心上。
  “您先听我说,”今出川晴季又说道,“秀吉卿这回受皇上之命,创设了丰臣氏。这么
一来,除了原有的源、平、藤、橘四姓之外,丰臣氏也是皇族的姓了,将来这一族准会日益
繁荣昌盛,前程远大。既然秀吉卿没有亲生儿子,那么,自然希望有一个出身高贵的养子,
来继承这一家业。这么看来,六之宫亲王可算是最合适的人选了。将来天下的大权,有可能
会让给你家的六之宫亲王呢!你看怎么样啊?”
  劝修寺晴丰慌忙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
  在他看来,这件事得三思而行。你想想看,这六之宫至今虽还是个孩童,未受诏封为亲
王,可他是个响当当的皇族。而且是继父亲诚任亲王和哥哥一之宫(周仁)之后,第三个具
有皇位继承权的人,上面二位倘使有个万一,那么,他就要当天皇了。如此高贵的人,怎能
拜原本连姓氏都没有、而出身又低贱的尾张中村的庄稼汉的儿子为父,去当他的养子呢。开
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例子嘛。保住血统的纯洁,对于贵族来说,和生命一样宝贵。
  晴丰低声说:“古往今来,没有这样的规矩啊!……”
  今出川晴季打断了他的话,说:“这,我明白。但这是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