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循环规律。从四时上看,春天以后必是夏天,有了木必向火的方向发展。到大暑则阳气旺极必会转阴,就是秋天,秋天以后必会是冬天,金必会向水的方向发展。用五行来表示四时的转化发展过程,就是易的顺序。这也深刻寓意着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一个人的运气若适应自然及社会的发展规律,会得到很多的帮助,也就是把大家的力量转化为个人力量就应吉;反之就会不利。八字扶抑格中的通关,从格中的日柱旺极喜泄,都是阴阳转化的表现。阴阳转化在八字的演算过程中是经常遇到的。由于地支作用关系的变化,有时忌神会转化成用神,而用神也会转化成忌神。当八字的五行流通,没有堵塞没有偏旺的五行出现时,五行之间的力量相对平衡地转化,这就会呈现最完美的太极状态,命主的各方面就会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阴阳消长:在八字预测术中,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一样都是指命局中的阴阳二气在行运中的变化状态的。不同的是前者是指量变的过程,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生质变必然结果。八字原局是静态的,只有大运流年的参加才会动起来。大运是提示日主十年中的运气的,某一大运是阴消阳长还是相反,也就是说这个大运是助长了用神还是忌神,要注意理解这里的阴阳消长有两层含义,一是命局中阴阳二气在大运的变化,二是命局中的阴阳二气存在着用神、忌神,大运的到来必须分清是忌神还是用神之气在消长。用神长忌神消有利八字命局平衡就应吉,用神消忌神长无利于八字命局平衡就应凶。但是也不是用神长就完全应吉,忌神消就完全应吉,因为阴阳消长也有一定的尺度,这要由原局的“病药”轻重来决定。当阴阳消长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发生阴阳转化,这就有出现相反的结果的可能。
阴阳互根:命理曰:独阳不长,独阴不生,只有阴阳调和方能万物而生。金、木、水、火的长生点都是在上一五行的起点,寅、申、巳、亥为四长生之月,一种五行的值令实际预示着下一五行的进气。春夏秋冬四季往复循环,任何时候都不会单独存在,寒极暖之机,暖极寒之兆也,所谓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此乃天地自然之理也。任何事物地发展变化,都不是孤立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矛盾、没有矛盾的解决就不会有发展变化,这一矛盾对立统一的理论是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表现在命理中,就是阴阳互根。阴阳互根就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地支作用关系中的六合,就是阴阳互根的表现。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在地支六合中,子水午火为阳极阴极之点与本气相合。其余的寅亥、卯戌、巳申、辰酉都是一阴一阳相互配合。
五行是以阴阳为太极点来进行划分的,有四象而出五行,即春夏秋冬、暖燥湿寒是也。五行是何物?五行是春夏秋冬四时之气的往复循环。五行是阴阳的的细分,这里木火为阳,金水为阴,土为阴阳之间的平衡之气。春季为少阳木气主湿,夏季为老阳火气主暖,秋季为少阴金气主燥,冬季为老阴水气主寒。少阳木气的产生必然是有老阴水气转化而来,这也是春天气寒的原因。当少阳木气旺极时,老阳火气自然产生。老阳火气的产生必然是有少阳木气转化而来,夏天火旺,老阴气绝,因为中间的少阳木气已经转化了老阴之气。当老阳火气旺时,少阴金气已经有气,从物象上看,立夏之后,花草树木的叶子出现潮气。在进入立秋后,潮气则变成小水珠,此时的少阴之气已经转旺。当少阴气旺极时,老阴水气自然产生,夏天的余热经过少阴金气的转化,所以冬季寒冷。当寒冷到了极点,新的太极就会产生,新的一年又来了。
通过阴阳的辨正,我们可以知道八字预测实际是将不同的干支组合(日柱)放在一个相对的时空中,看日干所代表的五行之气所处的时间、空间中的旺衰情况。“形旺者损其有余,形缺者补其不足”。然后看以后大运、流年的时空变化对命局“形旺者与形缺者”的消长状况。大运、流年损命局中形旺者的有余,补形缺者的不足应吉。如果大运、流年继续加大形旺者的力量,抑制形缺者则应凶。
第三节 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
北方阴极生寒,寒为水。南方阳极生热,热为火。东方阳散以泄而生风,风为木。西方阴止以收而生燥,燥为金。中央阴阳交而生温,温为土。其相生也所以相维,其相克也所以相制,此之谓有伦。
以五行代表春夏秋冬的名称,配合方位,出于天然。北方亥子丑,为冬季。南方巳午未,为夏季。东方寅卯辰,为春季。西方申酉戌,为秋季。春夏之交,木气未尽,火气已至,间杂之气为土。其余夏秋之间,秋冬之间,冬春之间相同。土气在两个节气的中间,而且夏季最旺,也就是土居中央的意思
《子平真诠》阴阳生克章言:四时之运,相生而生,故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之序,循环迭运,而时行不匮。然而有生必有克,生而不克,则四时亦不成矣。克者,所以节而止之,使之收敛,以为发泄之机。故日:“天地节而四时成”。
上文先贤指出,四时五行相互转化以生为进,千百年来易书岂止千本,都在相互转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大家都认为无可更改,把它当作不可改变的五行生克关系,恰恰就是这个五行相生的关系,使千百年来的学易者,进入永远不能超越的误区。上文中指出:四时之运,相生而生,??????相生之序,循环迭运,而时行不匮。大家一定注意这里的用词“相生而生”,难道是先人用词不当,还是另有语意?五行的生克关系,实际是四时的循环变化,并不是真正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里的生实际是“进”的意思。我们知道四时、寒暖燥湿,是太阳对地球四时的阳光折射造成的温度差。那么春与夏就存在温差,也就是阳太极中的少阳与老阳对立,也就是说木不一定生火,木火相生是需要条件的。秋季与冬季存在温差,也就是阴太极球中的少阴与老阴对立。从时序而言,春天过后是夏天,夏季阳旺极而生阴,就是秋季,秋季过后就是冬季,冬季阴旺阳生就是春天,这是四时五行的循环变化,如果把五行的循环变化照搬到干支的作用关系上,就会出现时验时不验的情况,为什么呢?因为干支的重复组合,使它们的阴阳属性发生了改变,若再用五行的生克关系去套用,显然是不适用的。八字中有火,岁运遇到木就生火吗?肯定不是的。如果这么简单,就没有地支之间的刑冲合害。为什么寅亥合,子卯论刑。寅午戌会火局,而寅巳论刑。等等作用关系都是由它们的阴阳性质决定的。我们在这里转变一下思维,以少阳木气、老阳火气、少阴金气、老阴水气四象为太极,再向下划分,是不是每一种独立的五行之气,又都具有自己的五行之气呢?这是肯定存在。这就是干与支的重复组合而出现了它们自己独立的五行形式,因为这些必须要有干支的气与行决定。关于干支的作用关系我们在下面的干支篇再讲。
这里提醒大家的是,不去分清这些五行与干支的关系,在预测中的作用关系就不会分清。不管阴木阳木,有木就生火;不管阳水阴水,有水就生木,我们无条件的把五行的生克关系照搬到干支中去实际上是一个失误。先人把四时的交替变化,以生克的形式来表达,无疑是和后人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先人在这里画了一个小圆圈,就把我们圈在了里面,使我们永远不能越其范围。五行相生是在表示时序的转化,不是“生”的意思。五行之间的转化必须是在某一气旺极之时才能转化,并不是有了木就生火,有了金就生水。寅木为少阳之初,也就是正月之气,大家知道正月时寒气犹存,怎么会马上就进入夏天了呢?就因为这样有了寅巳相刑的关系,寅木可以刑巳火,见了午火为什么不刑呢?在什么情况下寅木不生午火,也来灭火呢?什么情况下生巳火,不刑巳火?什么情况下是木多火塞?什么时候论木火通明?如果我们不去深思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那么就永远不能掌握预测的真机!若连最简单的五行、干支之间的关系都没有搞明白又何谈预测,如果干支之间的关系与五行同样,何必画蛇添足再有干支呢?
第四节 干支与干支属性
干支是以五行为太极点划分出来的,那么每种五行就具有自己独立的阴阳性质。干支在表达五行时,同样如此。天干为阳,地支为阴。独立五行的干支之间又有自己的干支阴阳划分,这就与上面的太极图就吻合了,它们自上而下是按照太极分两仪的形式出现的。
我们知道阴阳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对立存在的,阴阳大太极是有五个小太极组合而成,五个小太极的本身就具有本身的阴阳两仪,就是干支的阴阳划分。
少阳木气 木甲乙寅卯
老阳火气 火丙丁巳午
太极――阴阳――四象(五行)平衡土气――干支 土戊己辰戌丑未
少阴金气 金庚辛申酉
老阴水气 水壬癸亥子
天干:甲乙木为少阳木气主湿,甲木为少阳阳气,乙木为少阳阴气。
丙丁火为老阳火气主暖,丙火为老阳阳气,丁火为老阳阴气。
戊己土为阴阳平衡之气,戊土为平衡阳气,己土为平衡阴气。
庚辛金为少阴金气主燥,庚金为少阴阳气,辛金为少阴阴气。
壬癸水为老阴水气主寒,壬水为老阴阳气,癸水为老阴阴气。
地支:寅卯木为少阳木气主暖,寅木为少阳阳气,卯木为少阳阴气。
巳午火为老阳火气主燥,午火为老阳阳气,巳火为老阳阴气。
辰戌丑未土为阴阳平衡之气,辰未为平衡阳气,戌丑为平衡阴气。
申酉金为少阴金气主湿,申金为少阴阳气,酉金为少阴阴气。
亥子水为老阴水气主寒,子水为老阴阳气,亥水为老阴阴气。
通过太极――干支之间的划分,大家就会一目了然,每一步的划分都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太极点,按照阴阳对立统一的存在,这些都是预测最基本的条件。八字预测是将一个人的出生点作为太极点,日柱为中心,分析这个时空点的日柱与命局阴阳二气的平衡,找出时空的阴阳病症,也就是平衡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分析出用神和忌神来。
《子平真诠》首篇言:“天地之间,一气而已,惟有动静,遂分阴阳。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极动极静之时,是为太阳太阴;少者初动初静之际,是为少阴少阳。有是四象,而五行具于其中矣。水者,太阴也;火者,太阳也;木,少阳也,金,少阴也;土者,阴阳老少,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都是五行,何以又有十干十二地支乎?盖有阴阳,因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各有阴阳。即以木论,甲乙者,木之阴阳也,甲者,乙木之气;乙者甲木之质也。在天为生气,而流行于万物者,甲也。在地为万物,而承兹生气者,乙也。又细分之,生气之散布者,甲之甲,而生气之凝成者,甲之乙;万木之所以有枝叶者;乙之甲,而万木之枝枝叶叶者,乙之乙也。方为其甲,而乙之气已备,及其为乙,而甲之质为坚。有是甲乙,而木之阴阳具矣。何以复有寅卯者,又与甲乙分阴阳天地而言之者也。以甲乙而分阴阳,则甲为阳,乙为阴,木之行于天而为阴阳者也。以寅卯而分阴阳,则寅为阳,卯为阴,木之存乎地而为阴阳者也。以甲乙寅卯而统分阴阳,则甲乙为阳,寅卯为阴,木之行在天成象而在地成形者也。甲乙在行乎天,而寅卯受之;寅卯存乎地,而甲乙透也,是故甲乙如官长,寅卯为官长该管的地方。甲禄在寅,乙禄在卯,如府官之在郡,县官为在邑,而司一月之令。甲乙在天,故动而不居,建寅之月,岂必当甲?建卯之月,岂必当乙?寅卯在地,故止而不迁。甲虽递易,月必建寅;乙虽递易,月必建卯。以气而论,甲旺于乙;以质而论,乙坚于甲。而俗书谬论,以甲木为大林,盛而宜斫,乙为微苗,脆而莫伤,可为不知阴阳之理也。以木类推,余者可知。惟土为木火金水之气,故寄旺于四时,而阴阳气质之理,亦同此理,欲学命者,必须先知干支之说,然后可以入门。” 《子平真诠》开篇就讲出阴阳――四象――干支之间的阴阳对立关系,但是大家必须明白,所谓的气与行的关系,地支主气,天干主行。我们在日常的应用中,说出地支,卯月你就会明白是什么节气,如果说出天干壬月,你就不会知道是什么节气?干支之间的作用关系就是气与行相互作用的表现。
干支者天干、地支也。 干支是细化五行的分子,五行分阴阳,以木火为阳,金水为阴,土为金、木、水、火冲凝之气,实为二气之间的交换平衡气。《子评真诠》言“有是五行,何以又有十干十二支乎,盖有阴阳,因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各有阴阳。”有了五行为什么还要有干、支呢?有阴阳必有五行,难道五行本身就没有阴阳、四象、五行吗?有,肯定有。以木而论,天干甲、乙为阳,地支寅、卯为阴。如果以天干甲乙再分、甲为阳则乙为阴,地支寅卯再分、寅则为阳,卯则为阴,这样木的阴阳、四象出来了,其它五行仿此。
这里大家需要明白的是,干与支的特征,干主行其性动,支主气,其性止。不要小看这两句话,其寓意很深。例如我们一提到卯月,你就马上会想到是二月,提到酉月你会知道八月,依次类推,地支代表节气的进退永不变化,始终如一。而如果同样提到甲月、丙月、壬月,你就会大跌眼镜,不会知道说的是什么月?在这里我们就会想到,古人何以规定十干、而不是十二干,因为天干为十地支为十二,它们的60对组合,天干不会重复,干支的组合气就不会重复。这样就体现自然之“道”,即使同样的时间内,不同空间内的“气”就不同,同样的时间全国的天气就不一样。那么五行的旺衰在相同时间不同空间就存在着不同,故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哈尔滨还是冰天雪地,南国以是花红柳绿,靠近赤道的地方一年四季不分。我们再看天文的表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栏目里经常会出现,主持人说:“我国近日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会出现大面积降温????????????????。”西伯利亚不会到中国的上空,而寒流可以流动到中国的上空。哈尔滨永远不会到海南,而哈尔滨形成的降雨层,可以到海南。上面的西伯利亚、哈尔滨都是地支的体现,天空上的寒流、雨层就是天干的体现。再者每年春夏秋冬往复循环,但每年季节的温差不同,你想过没有,壬子月会是一个寒冬,丙子月会是一个暖冬。这就是天干动对地球同样月令有影响而造成温差不同。通过这些我们就会明白,天干主行其性动与地支主静其性止的含义。因为这其中包涵了干支的作用关系,我们不弄明白这些天文、地理,就不会搞明白它们之间的作用关系。
我们从上面已经知道,阴阳之间的特点是“阴阳对立”。那么不管是从五行,还是到干支,都会准循这个规律。木-火-土-金-水是以五行表示时序的转化过程,也就是以进为生,并不是真正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而是一个永远不能打破的循环规律。阳太极为木、火,阴太极为金、水,土为阴阳之间的过度平衡期。那么在阳太极之中木火就形成对立,阴太极之中金水形成对立,实际就是少阳木气与老阳火气之间存有温差。少阴金气与老阴水气之间存在温差。阴阳互根,阴极生阳,阳极生阴,这是五行转化的条件,没有极点就不会向另一个太极发展。你见过寅月后就是午月,申月后就是子月吗?没有,一生都不会见到。春天木气向夏天火气发展,必须到木旺极的辰月才能转化火气,也就是木气竭火进气,那么我们以五行的时序循环关系,照搬到干支的关系中,对吗?这个问题大家似乎深信不疑,但是你有没有考虑到,你在实际的预测中,时验时而不验,有时甚至相反呢?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些都是干支的属性与力量大小决定的。
自古以来的命理书,都以五行的关系来应用到干支的作用关系中,准确的说,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五行是表示时序的发展变化。而干支的60对组合则不同。我们以太极思维来分析,既然五行又有干支,如前所说每种干支五行又有自己的独立五行。我们再拿天干甲木来说,甲木与地支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形成6对干支组合,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