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出华山-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普通!”

跃入井水之中,石之轩霎时撤去内外伪装,恢复本源的【元始真法】,有着井水及和氏璧异能波动这一实一虚的双重阻隔,数十丈之外的四大圣僧再不能以禅心感应到他的气息。

全力运转【元始真法】,先天真气浩浩荡荡,混混融融。

一波无穷寒流无视井水,迎面袭来,石之轩但觉全身血液都差点儿凝固了,本是周天循环、生生不息的元始真气霎时乱窜乱闯,使他的内呼吸难以为继。

石之轩眸中精光一闪,并未散去行功运气,反而心灵于动念间遁入无思无念、无生无灭的道境,唯余先天元神一灵不昧,自然而然开始调理元始真气。

清凉井水中,本是疾速下潜的身形,没了他主动运劲,而变成徐徐下沉。

可他体内充盈浩荡的先天真气,却在元神灵性暗合天地至理的精微梳理下,反借着和氏璧异能波动的影响之力,以与之前大同小异的另一种繁密又微妙之极的方式运转。

不仅避免了走火入魔之厄,反衍化为一种他从未刻意修炼过的温热阳和先天真气,与和氏璧异能寒流阴阳调和,犹如天作之合般浑化无间,重新融为阴阳既济的元始真气。

和氏璧似是有灵性般觉察了他的神奇变化,放射过来的异能波动一变,转为一股浩荡热流,无视井水和肌肤的阻隔,侵入他的精气神深处。

明明井水仍是清凉如旧,可他的气血竟突兀的沸腾不休,似要燃烧起来,眨眼间他体表肌肤通红一片,犹如煮熟的虾子。

即使他的心灵遁入天人合一之境,仍隐隐感觉到无与伦比的炙热铺天盖地而来,霎时如陷地心火海,亦或太阳核心。

和氏璧异能之奇,不仅能够影响修行者的身体、真气,更能触及道佛至人的精神和道心,真真匪夷所思!

唯余一灵不昧的先天元神,再次开始自然而然的调理真气,顷刻间又化作一种他从未修炼过的冰寒阴冷的先天真气,再次与和氏璧异能热流阴阳调和,浑合化一为元始真气……

仍在井水中徐徐下沉,他的身体肌肤却恢复了正常,无论和氏璧源源不绝的异能热流如何汹涌澎湃,如何炽烈如火,他的先天真气亦会愈发冰寒,与之紧紧纠缠调和,仍旧化为元始真气……

犹似被他激怒了一般,和氏璧异能猝然爆发,异能波动一浪高过一浪,更转化为一股寒中带热,热中带寒的神奇属性。

然而经过了前两个回合的交锋,不知不觉中他的先天真气与和氏璧异能已然相互紧锁。

气机牵引之下,元神灵性的再次自行借力调理,将他的浑身真气转化为一种寒中带热、热中带寒的奇妙真气,偏偏又与宝璧异能截然不同,且天作之合般互补化一,一元复始为元始真气。

刹那间,宝璧异能再变……然而他的先天真气亦总能随之再变,总与之对立,却又互补化一,复归元始真气。

他的元神灵性与宝璧灵性犹如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各自催动自身能量变换万千,衍化无穷。

宝璧灵性主攻,他的元神灵性主守,然而两者却又总是互补化一,复归元始,转为太极。

渐渐地,宝璧异能的变化频率越来越快,所化异能的属性亦越来越神奇无方,乃至不等石之轩的元神灵性衍化真气与当前异能彻底形成互补,复归太极,异能就又变化为下一种属性。

若以交锋双方来算,石之轩的元神灵性既然跟不上对手的节奏,没有对手“出招”快,就已经输了。

然而石之轩偏偏身体和心灵都强大之极,肉身足可在和氏璧异能“破防”后支撑许久,道心更能在和氏璧暗涵的类似精神异力的侵染中支撑更久,毫不据这异能匪夷所思的种种凶很摧残。

正是凭着这种天字第一号“抗性”,石之轩今天才敢来此,并在和氏璧面前如此“嚣张”。

不知何时,石之轩的体表肌肤已有黑白红黄蓝青紫等等灵光彩斑在混乱流转,那是他没能及时化解调和而残留的和氏璧异能。

然而随着气机及精神灵性上与宝璧的紧锁越来越深,他元神更深处的灵性渐渐释放出来,加入与宝璧的交锋之中,奋起直追之下,他体内先天真气的变化频率渐渐又跟上宝璧异能……

佛堂内,四大圣僧仍在对弈。

正要落子的智慧大师忽然道:“宝璧仍在放射异能,且有增无减,莫不是大德仍未开始禅定精修?”

对面的帝心尊者道:“是有些不对,在宝璧放射异能时无法运转先天真气,也就不能施展内呼吸之术,若是未曾进入寂灭禅定,他又是如何在井水中闭气如此之久?”

凭着他们这层次的禅心修为,足可遥遥感应到数十丈外和氏璧异能场外围的大致情况,因而对于宝璧仍在放射异能感到奇怪。

毕竟一旦有人借助宝璧开始入定禅修,宝璧就会停止放射异能,而此时宝璧仍在放射异能,也就证明大德仍未开始入定禅修。

若是换了地上,只消不运气行功,自可不受宝璧异能影响,然而在二十丈的深沉井水之中,若不能运转先天真气进行内呼吸,即使他们这些圣僧,也最多只能闭气三两刻钟。

大德入井接触宝璧之后,若不能尽快入定修禅,就该立即上来,否则处身宝璧异能和井水之中,断绝内、外呼吸如此之久,宗师级高手也早淹死了。

正在与道信对弈的嘉祥也沙哑道:“是否该去看看?”

道信嘿嘿一笑道:“不必啦……三年前他就想借宝璧修炼,却又出人意料的忍了三年,指不定又在搞什么幺蛾子哩!

咱们不用管!”

第三百二十三章身中之神

打死他们也想不到,石之轩并非在借助宝璧修炼,反而在与宝璧隔着十多丈的井水不断交手。

当然,说是另类的修炼印证亦可。

若问此世谁是天下第一高手,或许道、佛、魔三门会公推向雨田,但若问天下第一强者,石之轩窃以为,绝非向雨田,而是和氏璧!

即使宁道奇、了空这等大宗师层次的高手,在没有借助宝璧修炼之时,也在宝璧的放射异能场中败下阵来,或是远远避开,或是放弃运功行气。

虽不知向雨田是否与宝璧面对面较量过,但石之轩根据向雨田所修【道心种魔大*法】的路子来推测,其仍旧难脱魔气痕迹的先天真气固然能够变化万端,但仍非是和氏璧的对手。

而和氏璧能否当作对手,则要看和氏璧究竟是否有灵性?

答案却是肯定的,且和氏璧的灵性非常强大——处于深井之中会发出五彩灵光示于人前,埋于土中或无有人迹的深谷,亦会以类似精神暗示的方式召唤有缘人……

若是忽略和氏璧的外形,只看其玄之又玄的灵性和变化万端的能量,即可干扰修行者的精神,又可干扰修行者的先天真气,简直与一个圆满大成的道胎、魔种亦或金丹毫无二致!

再看和氏璧可以根据天时而生变化,时寒时暖,忽明忽暗,神妙无方,无迹可寻,分明是类似天人交感的精微状态!

旁人只知借助宝璧修炼禅定功夫,亦或汲取其异能,锤炼和助涨先天真气,却未能想到宝璧本质上竟是一个不输于金丹圆满境界的无上强者!

若是宝璧能说话,在见到一代又一代的天下顶尖高手在其变化莫测的异能场下“认输”和“败退”,恐怕只会叹息一句:“高处不胜寒,无敌真寂寞!”

且宝璧既然身具如此神奇灵性和能量,若是不愿意自我消泯,谁又能毁掉“她”,而最终与其说是双龙及拔锋寒毁掉了“她”,不如说是“她”借着三人的手‘尸解’了!

晦暗的井水之中,石之轩的身形终于缓缓降到离井底约三丈之处,若是他聚功双目,即可清晰看到井底中央正上方一尺之处悬着一个镂空铜匣,从铜匣表面诸多手指粗的孔眼内透出寸许长的五彩灵光,闪烁不定。

三根精铁链子一端连着铜匣,另一端钉入井壁,起着固定铜匣的作用。

然而即使他瞑闭双目,亦能在玄之又玄的心灵纠缠中“看到她”,且非是宝璧的外形,而是“她”的本来面目。

“她”是一个超越时空维度的、本能般流转着五彩奇芒的‘浑圆’灵光球,似清非清,似浊非浊,亦虚亦实。

其实不用自视,石之轩亦知自己的本质也是一颗大同小异的灵光球,只是比宝璧的稍小罢了。

此乃天人境界的元神灵光!

或许别人通达天人的元神灵光,因为功法的截然不同而显出各种各样的灵性彩芒。

然而石之轩与宝璧的本源能量都是无比契合无极太极、阴阳和合的天地至理,且又各自衍化无穷,才会有极其相似的元神灵光。

寒热、刚柔、静燥、正邪、清浊、生死……宝璧异能从初始时的极致属性,到寒热交汇、水火既济、刚柔并具、虚实相间、清浊浑流、生死相依等等各种太极混元属性一一呈现。

阴极阳生,阳极阴生,水中火发,火中水生……太极图中一气旋,两仪四象五行全,先天八卦浑沦具,万象何尝出此圈!

元神灵性的同频共振之中,宝璧如同无上圣师,将宇宙万物的先天变化一一铭刻到石之轩的元神灵性之中。

终于,石之轩的身形沉到了井底,冥冥中双手自然而然的握住铜匣,手指尖穿过铜匣镂空的孔眼触及宝璧的“肉*身”。

继元神灵性浑合之后,两者的形体亦彻底契合,宝璧的异能霎时停止向外扩散,反卷过来,如同无形的罩子般紧紧笼罩着石之轩,源源不绝的灌入他体内,为他洗涤肉*身,增强潜力。

无需动念,石之轩的元神灵性亦主宰着元始真气浩浩荡荡的冲入宝璧,同时又将入体的宝璧异能按着前所未有的神奇方式混溶运转,化为与元始真气本质相似,却又更具神妙的一种先天真气。

或者说,这运气法门是石之轩从宝璧这里出师后,重新修缮过的元始真法,而这更具神妙的先天真气,正是升华后的元始真气。

一切,尽在自然而然中完成,浑如先天衍变,玄之又玄,无迹可寻。

真气与异能一来一往,两者不住互换能量,渐渐的精气神契合无间,天地精气蜂拥而至,源源不断的灌入两者体内,支撑着两者的奇异修炼。

倏地,石之轩只觉双眉间的天目穴一热,复又一凉,继而犹如裂开了缝隙一般,徐徐涌入一股清灵至若有若无、似实还虚的至精至纯之气,在这神室内与元神融汇为一。

刹那间,他的元神灵光一缩再一胀,便壮凝实大了一圈,虽然仍比宝璧的灵光稍小,却也有了量与质的共同提升。

倏忽间,天目穴似又阖闭,那清灵之气再也感受不到一丝半点儿。

然而冥冥中,石之轩明白自己完成了一次天元神丹的修炼,所谓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净为丹基,无为为丹母,中庸为玄关,明心为应验,见性为凝结,玄之又玄,可遇而不可求。

此番际遇,乃是他长久以来的修心炼性功果,经宝璧灵光激发,自然而然从虚空之中攫取了一点本源太极之气,完成了一次元神淬炼。

今后若是他的道心无有增进,即使再借助宝璧修炼,也不会再获得虚空太极之气了。

顷刻间,元神增强的好处立时显现出来,石之轩吸引而来的天地精气多了倍许,不仅配合着宝璧异能洗涤肉*身,培育潜力,反而借助他的生命气场张开一个罡气罩,与宝璧笼罩着他的异能气场交相辉映,混混融融。

元神灵性与宝璧灵性契合愈发混溶无间。

直至此时此刻,他终于从宝璧灌输道理和能量的徒弟,升级为“她”的双*修*对象,尽管他仍处于承受动状态……

恍恍惚惚间,石之轩似是化身一块儿无想无念的奇异灵石,“飘过”无垠宇宙虚空,穿梭在漫天星辰之间。

直到某日遇上一波蕴含天地造化的能量潮汐,激发了灵性和本身暗合天地至理的异能,无意间跌入一个维度空间,且坠落地表。

之后的人类历史变迁,血火缠绕,与“她”而言,不过是一些无甚意义的幻象,一瞬而过,未能在“她”圆润无暇的灵性里留下丝毫痕迹。

唯有一个又一个借助“她”修炼,与“她”近似的微妙灵性,才能引起“她”的兴趣,可惜那些微妙灵性都在“她”的本能下败退下来,亦或敬而远之。

犹如清泉石上流一般,在“她”的灵性里只留下浅浅的印象。

直到今日,终于有一个微妙灵性前来挑衅,跟“她”不打不相识,而后惺惺相惜……

不知过了多久,石之轩倏地“醒”来,一睁眼,便见到朦胧夜色,然而黑暗却似消失了,宽广而深邃的夜空出现在上方,遮天盖地,其壮丽处,超乎了以前见过的任何星空;一低头,又俯视到下方数百丈山峦起伏,寺庙隐现,灯火点点。

一抬手臂,石之轩便看到自家由朦胧云团构成的手掌,表面还流转着五彩灵光。

“阳神出窍么……”

念头中暗暗嘀咕一下,对于曾经感受过元神返虚的他来说,这并不稀奇。瞑目止念,再次睁开眼来,他已重新处于黑暗井底的清凉井水中,手中捧着一方铜匣。

似是感应到他“回来了”,本是默默放射异能的晦暗宝璧倏地亮起五彩灵光,照耀了井底周围。

即使石之轩在水中站起身来,双手离开了宝璧,“她”还是流转着五彩灵光。

动念间,石之轩已感觉体内再无丝毫先天真气,或者说,是先天真气尽数化为元神之纯灵神气,身中之神,动静自如,灵变无穷,亦可遨游于外,乘虚御风。

自此,元始真法第三层【炼气化神】圆满矣!

只消今后灵机来临,元神灵性再次入虚,他便可回复返虚修为,若不是此界非彼界,两个世界的灵机总有些不同,他此时已可顺理成章的返虚了。

然而即使如此,他凭着返虚道心,亦足可发挥不输于寻常大宗师的战力。

且他隐隐有种预感,若是在此界再次晋入返虚之后,藉由在上一个世界的返虚体悟,他的返虚将比其余返虚境界之人更具神妙。

一想到上一世,石之轩不由再次阖闭双目,将玄之又玄的感应力催发至极限,关中终南山方向最先浮出一丝微弱感应,继而是长安附近也浮出一丝感应,建康城内也浮起两丝感应……

偏偏对于上一世那紫虚宝剑内的精神烙印毫无感应!

看来,尚需修为更进一层楼了再试试,石之轩略带失望的暗暗嘀咕一声。

睁开眼注视着铜匣中的宝璧,石之轩本是清明晶莹的眸子倏地同样闪烁其五彩灵光,瞬间即逝。

似是告别完毕,石之轩心念一动,无需腿脚用力,体内神气流转,整个人如灵动鱼儿般,随心所欲的向着井口游去。

感受着自身混混融融,圆润无暇,念念如珠,似动还静的奇异状态,石之轩心知,这就是正宗金丹初成的妙象。

所谓金丹,圆满之前还不好说,而在初成之时,却非结成一颗圆溜溜的能量晶体,而是精气神混元如一,整个人圆润无暇,不假外求——实则是元神即使处于体内,亦在时时刻刻嵌入虚空维度,汲取天地精气,供其消耗和修炼。

再不需像以前那般讲究由什么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之类的气窍或亿万毛孔等特定通道汲取天地精气。

第三百二十四章夜半招魂

“这么说,岳山当真功力大增喽?”

禅室之内,油灯昏黄。石之轩与大木、大林、大森三僧相对盘坐,大木正在禀报最新的江湖消息。

对于石之轩偶尔的发问,大木应道:“听说是三年前陇西李家将祖传的一颗灵丹给了岳山,让他得以脱胎换骨,功力大增。

这三年来,岳山四处寻用刀高手掳战,无一败绩,声威日盛,已有囊获天下第一刀手的呼声!”

石之轩眉头一挑,“说说南方的新一代好手吧!”

心中暗忖:若是凭着上品灵丹的醇和阳气之助,岳山倒不需颠倒阴阳真气,亦可练成我的【青阳气藏】,调和五脏精气,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功力大进亦不足为奇!

不过,李家会这么好心?上品灵丹哪里这么好使?不怕吃死人?……莫不是那灵丹不稳定,李家自己人不敢吃,就让岳山做试药的小白兔?

啧啧,岳霸刀倒是福运绵延啊!

大木沉吟道:“江湖旧浪未消,新浪已起,近日出头的新人虽众,但能入得大德师弟法眼的,新近只有两个!

一个是岭南宋家嫡子宋缺,虽然刚出道,在中原地区还未有名气,可据与宋家交好的佛门前辈及寺庙所提供的消息,宋缺年纪轻轻,却是天纵之才,刀法已有火候。

且在宋家与岭南俚、獠等族的争斗中,宋缺表现上佳,兵法娴熟,颇具大将之资。

可惜岭南地处偏远,俚、獠等化外蛮族又向来少与中原交通消息,故宋缺的名气才未传至中原武林。

另一人,则是更偏僻的南海派晁公错,据说年纪轻轻已得南海派上下内定为下任掌门……”

石之轩目光闪烁,暗暗寻思:看来大争之世就要来了,新一代的天之骄子都跟春天里的小青蛙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往外跳……

“夜深了……你们也早点休息吧!”

话语未落,石之轩本是盘坐的身形毫无征兆的化作云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