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出华山-第2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深入还虚境界之后,精神意识的领域不断扩张,已可渐渐感受到世界之内的种种奇异空间,甚或超乎现实物质的世界,至乎透出世界壁障的无形隔膜,隐约感受到遥远时空外的异界波动!

然而这虚无时空也有深浅层次之分,最深者莫过于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大道,故此有【炼虚合道】阶段。

炼虚每深入一分,元神所能感应和接触的时空世界就越广阔,越高级,越神秘,越不可思议……至乎以这一切之本的大道虚无时空为媒介,向无尽世界投放神念亦或元神投影,乃有百千万亿之化身。

所谓‘破碎虚空’,实际上也只是破除了当前世界这一层次的虚空障碍,从而遁入更深一层的虚空世界。

莫非,‘破碎虚空’其实也是【炼虚合道】的一种方式,一种直接而粗暴的法门?”

石之轩双眸闪动着洞彻一切的智能灵光,只觉自己不断掀开【炼虚合道】的一层层神秘面纱,修行的前路渐渐明了,那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就像爬上一座永远摸不到顶峰的高山,永远享受着登高那种迈向目标的苦与乐。

………………

时间一晃而过,眨眼已是初十傍晚。

长安郊野,马车粼粼,蹄声齐整,三千精骑拱卫着百余宦官、婢女,最核心处还是那六马并驱的明黄色天子銮驾。

宽敞舒适的车厢里,美酒佳肴一应不缺,更有朱满月、陈月仪、闻采婷、尉迟炽繁四大皇后相伴。

宇文赟左拥右抱,好不快哉,却仍不耐烦地喝问道:“还要多久可到天兴宫?”

伴驾的宦官应道:“回禀皇上,还需半个时辰。”

天兴宫乃皇家别苑,近在长安城郊野,往返长安城其实本就花不了多少时间。

“加快行程!”宇文赟叹气之余,再饮了一杯西域上供的纯酿葡萄酒,忽感浑身酸软,精力不继,不由皱眉吩咐道:“朕久未练功,欲要调息片刻,你们不要吵。”

言毕他双掌交叠,置于小腹气海部位,沉心默运【吸星大*法】专用的运气法诀,却觉心神浮躁,内息空乏,根本难以起到振作精神和恢复精力的作用。

倏地,耳鼓一跳,胸口一闷,他再难强行运气,无力地伏在软榻上直喘粗气,身体忽冷忽热,说不出的难受。

闻采婷眼神一闪,隐隐然有所猜测:不会这么快吧?

………………

夜色如盖,残月高悬。

花园里一道残影上下翻飞,兔起鹘落。

“嘿哈!”

杨坚吐气开声,掌影摩动,雄浑劲力滚滚而出,将高大假山硬生生推移丈许,却又不损山石分毫,分明对劲气的操控已妙至毫巅,刚柔并济。

歧晖漫步而来,一脸欣然,“那灵丹妙药果然非同凡响,区区五日就已让隋公恢复如初不说,似乎功力犹有精进。”

杨坚同样大感满意。

“扑棱棱!”

一只信鹰从头顶横空掠过。

杨坚闪电般伸手虚抓一下,隔空把信鹰腿上所绑的装着信笺的小竹筒吸到手里,麻利地展开纸条。

“太上皇宇文赟在天兴宫病倒,精气疾速衰弱,似有散功之厄。”

杨坚反复扫视信笺,眼神闪烁不定,片刻后才沉沉一叹,“看来,宇文赟确实不行了!”

歧晖哈哈一笑,拱手道:“恭喜隋公!”

其实朝野的有心人无不心知肚明,宇文赟早给酒色掏空了身子,若非凭着邪法吸纳的一身浑厚功力,恐怕根本撑不到今天,现下一旦宇文赟散功,必会一夜白头,精枯血竭,不到一天半日即会气绝而亡。

杨坚强自镇定,徐徐吁气,“天助我也!宇文赟近来愈发不喜丽华,屡次出巡都不带丽华通行,只带其余四个皇后,此刻长安皇宫里唯有丽华这正宫皇后坐镇。吾等须得尽快派遣高手入宫,只要助丽华控制了小皇帝(宇文阐),也就大局在握了!”

歧晖挥了挥拂尘,“还得多多联络党羽,以作声援……最好还是控制住拱卫宫廷的禁军!”

小皇帝宇文阐是天大皇后朱满月之子,但朱满月原本只是一介犯官之女,充入东宫的奴婢,即使想要母以子贵,也缺乏家族势力的撑腰,说话根本没人听。

反倒是杨丽华能够以宇文赟原配、正宫皇后、小皇帝嫡母的身份掌控皇宫,一旦宇文赟龙御宾天,唯有杨丽华够资格以太后之尊临朝。

朱满月亦只有旁观权,而其余的陈月仪、闻采婷、尉迟炽繁三女既非正宫皇后,又没有为皇帝诞下子嗣,按照礼制只能去尼姑庵出家!

………………

“宇文赟不行了么……”

已经回到建康城的石之轩仰望夜空,体悟着漫天繁星闪闪烁烁、周行运转的浩瀚无垠,油然而生一种无与伦比的充实感、满足感。

宇文赟的生死,至乎大周朝野的翻云覆雨,都再不能让他的心绪有任何波动。

但是,早已预定的计划,必须继续下去!

世事总有惊喜,此次冒出来的终南山楼观派就让石之轩颇感兴趣,毕竟在上一世的世界里,楼观派最终没落下去,然后给乘势而起的全真道吞并,全真道丹法亦包涵了部分楼观派丹法精义。

“楼观派,田谷十老?歧晖?……文始丹法以修性为宗,太重顿悟,好高骛远,好在楼观派历代以来很有不少聪明人,知道以文始丹法为理论指导创下接地气的先天气功,先修命,再修性,否则一代代人都按文始丹法修炼下去,恐怕没等有人成仙,就会断绝道统。”

石之轩沉吟片刻,“看来,也得让扬州城的幻魔一号动一动,否则堂堂权倾一时的吴王如此甘于沉寂,岂非徒惹杨坚怀疑?”

第五二四章时局变幻

秋日初升,郁郁金辉尽情铺陈在宫廷御道上,烘得穿紫服绯的一众权贵大臣身心俱暖——天元皇帝宇文赟病危濒死确是大快人心之事!

向着天台寝宫行进之中,众大臣依照亲疏远近、利益关系、出身阶级、所属籍贯、执政理念等等因素分成大大小小的团体,或形单影只,或三五臣伙,或前呼后拥,结党成群。

国丈普六茹坚、领内史郑译、小御正刘昉、御史大夫柳裘、内史大夫韦謩、御正下士皇甫绩等人不知何时凑到了一起,形成最为接近皇帝、话语权最大、含金量亦最高的一伙儿。

郑译以眼角余光环视一周,幸灾乐祸道:“天元皇帝刻薄寡恩,苛虐臣下,众人此刻恐怕都在强抑欣喜呐!”

刘昉等人先后出言附和,目光却集中在杨坚面上,表态站队之意不言而喻。

当然,郑译也说出了众人的心声,自宇文赟传位于宇文阐,自居天元皇帝之后,不仅他自己更加肆意游戏,还屡屡召唤亲贵大臣跟随,出入没有节制,有仪仗队随从,早出晚归,陪同者尽皆苦不堪言,无法忍受。

群臣每次到天台朝见宇文赟以前,还得先素食三天,洁身一天;宇文赟自比上帝,不准群臣和他同样穿戴,常常穿配有丝带的衣服,戴通天冠,冠上有金制的蝉作为装饰品,看到侍臣的帽子上有金蝉和王公衣服上配有丝带,都叫他们去掉;不准别人有“天”、“高”、“上”、“大”等字的称呼,官员的姓名中有以上字样的一律改掉。姓高的改为姓“姜”,九族中称高祖的改称“长祖”;更禁止天下的妇女搽粉画眉,以后如果不是宫中的女子,都不准涂脂抹粉画眉毛。

更有甚者,宇文赟但有不遂意,自公卿以下的官员,常常遭到刑杖的拷打。对人拷打时,以一百二十下为准,称为“天杖”,以后又增加到二百四十下。宫女和在宫中任职的女官也都这样,后、妃、嫔、御,虽然受到宠幸,也多被拷打背脊。

于是,内外都感到恐怖,人心惶惶,动摇不定,只求苟安幸免,失去了意志,恐惧到叠足而立不敢出气。

如今宇文赟昏迷不醒,终于消停下来,无论宫内宫外、朝野上下,无不大大松了口气,若非害怕惹人诟病,很多人都想放鞭炮庆贺一番。

即使不能放鞭炮,今日退朝之后,文武百官回到家里,也定会小酌一杯,窃笑不已。

刘昉沉吟道:“天元皇帝多半已经无力言语……按制,等会儿我与御正大夫颜之仪应该会当先觐见,到时我会宣称陛下诏令隋公你贴身侍奉疾病,自此入住宫中。

隋公见机行事,迫颜之仪就范,在我起草的遗照上署名,隋公即可顺理成章地继任丞相,辅佐幼主,节制内外兵马,再有杨太后执掌后**宫和小皇帝……如此大业可期啊!”

“这……万万不可!”杨坚立时大摇其头,其实他心里很是赞许刘昉之意,但面上却不能就此应允,否则吃相未免太过难看。

郑译、韦謩等人当即苦劝不止。

刘昉故作恼怒,“隋公如果想干,就当机立断;如果不想干,我就自己干。”

话虽如此,实际上他也明白,他威望不足,羽翼不丰,远远比不上声名显赫、势力雄厚的杨坚,基本没有他独揽大权的机会。

若非如此,际此大变之机,但凡稍有雄心壮志者,又岂会甘附尾翼?

杨坚又迟疑一瞬,长长一叹,“上皇濒危,皇帝年幼,为防主少国疑,天下动荡,杨某不得不做下这大不违之事了!”

顿了顿,又向身旁诸人拱手一礼,“还望诸公助杨某一臂之力!”

诸人连忙还礼,“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

在太上皇宇文赟驾崩之后,各方势力紧锣密鼓的利益妥协之中,三日时间一晃而过。

毕竟还有早已继任的小皇帝宇文阐在,大周朝野经历了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变动后,渐渐趋于稳定,丞相杨坚挟幼主以令天下,独掌军政之势已不可违逆。

闻采婷气呼呼地走进阴癸派的秘密据点,祝玉妍、娄昭君等阴癸派高层早已济济一堂,等候良久。

“宫里人惯会见风使舵,一见宇文赟没了,以前我拉拢的人手全都弃我而去,如今我连觐见小皇帝宇文阐都难以如愿,明日就会被送往城西的尼姑庵落发出家了。”

娄昭君毕竟在北齐潜伏多年,知晓其中利害关窍,沉吟道:“际此大变时局,那些边边角角的手段全没大用,唯有将一个威名赫赫之人顶上前台,独揽大权,方可一举奠定乾坤!”

偏偏阴癸派的佼佼者全是女人,在选择代言人这方面最是尴尬——代言人若是庸庸碌碌,根本争不过朝堂上那些虎狼之辈;反之,代言人若是枭雄之姿,又岂会甘于听命于一群女人?得势后或是一脚踹开阴癸派,或是想要反过来征**服**阴癸派,让阴癸派势力为其卖命。

女主天下,注定是一条艰辛而曲折之路!

陆令萱也曾在北齐末期做过一段时日的女丞相,精通权力交替的关键,知晓如今看似大局已定,但此后仍有一段时日的权力博弈,才会真正奠定局势,胜者为王,败者退场。

不无遗憾道:“可惜本派所控制的文武大臣,大多都是北齐降臣,在这等国祚攸关的事情上唯恐避讳不及,根本说不上话。”

原本娄昭君等女倒是属意于石之轩所扮演的裴矩,然而石之轩武功既高,心智亦深,羽翼更丰,绝难对阴癸派言听计从,一旦石之轩掌权,那么阴癸派女主天下的理想亦将遥遥无期。

所以娄昭君等人后来渐渐淡化了与石之轩的联合,着手另起炉灶,而石之轩亦毫不犹豫地抽身离去,重新独走。

两家的联盟,在心照不宣中悄然解体。

如今忽逢大变,阴癸派苦于在朝中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代言人,只能坐视杨坚党同伐异,一步步收拢军政大权,娄昭君等人大感无奈之余,不约而同地又想起石之轩。

可惜石之轩此刻正在千里之外的扬州,远水解不了近渴,就算她们想要与他重新联手也难以如愿。

祝玉妍黛眉微蹙,幽幽一叹,“其实我一直不明白,就算没有本派相助,之轩亦可独自力压杨坚,执掌大权,可他为何竟似对皇帝宝座唯恐避之不及,故意远去江东,给予杨坚可乘之机?”

娄昭君等人亦有同感,却都因所知信息太少,抓不住其中关键。

闻采婷斟酌一下,吞吞吐吐道:“我在宫里听小太监们说,杨坚已经准备以小皇帝的名义下诏正式恢复佛法、道法,之前被迫还俗的和尚、道士若是诚心修行的,可以恢复教徒身份,重归寺庙、道观……”

言犹未已,屋内气氛霎时凝滞起来,祝玉妍还没什么,娄昭君等长辈难看的脸色令闻采婷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仅仅是恢复佛道么?”祝玉妍美眸一闪,若有所思,淡淡道:“恐怕……这只是第一步,剩下的要等杨坚真正篡位之后,再以他自己的名义下旨全国各地大建佛寺、道观、舍利塔、天尊像等等,甚或动用朝廷的人手大肆印刷佛经道藏……”

“与其坐视下去,不如再行险一搏!”娄昭君美目杀机闪烁,面罩寒霜,“杨坚不是害怕宇文氏诸王在地方发动叛乱,以千金公主将要远嫁突厥为借口,征召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五王入朝么?

宇文氏诸王未必甘心引颈受戮,定然还会与杨坚有一场厮杀,那就是本派力挽狂澜的机会!”

陆令萱蹙了蹙眉,接着道:“不能孤注一掷,最好再派人联络盘踞山东六郡精华之地的尉迟迥,万一事有不谐,吾等支持尉迟迥重建山东王朝也算一条不错的退路。”

“恐怕尉迟迥独木难支……”娄昭君转而看向爱徒,“玉妍你不妨给石之轩去信,争取让他同意暂且与尉迟迥联手对抗杨坚。”

祝玉妍轻轻颔首,表示自己会依此行事,然而她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尽管她看不透石之轩的心思,但她直觉地感到石之轩很可能不会容许北朝再次分裂。

………………

淮南田野,幻魔一号正带着一干吴王府官吏视察难民营地。

冬季临近,天气日渐寒冷,若不做好保暖防寒的措施,恐怕他辛辛苦苦招揽而来的十数万流民不仅无法化作劳力,还可能引发暴乱,让他过去三个月的心血毁于一旦。

“唳……”

尖锐鹰啼刺破长空。

一只翼展近两丈的金色鸿影在上空盘旋一圈,又翱翔而去。

幻魔一号一抬手,精准地接住高空落下的一管竹筒,从中取出一张信笺,“尊主要我率兵北上,先联合尉迟迥向杨坚施压,然后再将尉迟迥卖一个好价钱,趁机将封地向北推进到荥阳(郑州)一带……”

第五二五章幸运和不幸

“驾……驾……”

二十余骑士一路向北徐徐驰进,尘土轻扬。为首者六十开外,须发斑白,却犹自老当益壮,神目如电,威风凛凛,正是北朝硕果仅存的老牌名将韦孝宽。

“前面就到了朝歌(河南鹤壁)境内,离着邺城(河北临漳)不足八十里,已算是尉迟迥的眼皮子底下,吾等须得小心着点儿!”

苍老沙哑的声音自有一股沉稳坚毅之气,令人信服。

贴身家将脸色忧虑,“大帅,尉迟迥野心勃勃,当真愿意遵从大丞相(杨坚)的命令,乖乖交出兵符印信,让您老取而代之?”

韦孝宽不动声色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天子年幼,大丞相以国丈之尊代为摄政,合情合理,除非尉迟迥胆敢起兵作乱,否则他不得不依令行事。”

话虽如此,然而韦孝宽到底屹立数朝而不倒,老奸巨猾,心里比谁都清楚,尉迟迥不仅野心勃勃,而且早就不满被杨坚压过一头。如今杨坚专权,挟制幼主,看似不可一世,实则已落人话柄,尉迟迥怎都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定会以诛奸佞、讨不臣的名义举兵割据一方,争夺天下。

杨坚此次之所以派他前来接替尉迟迥的相州总管职位,正是想要以他这老牌名将在军中五十余年所积累的赫赫声威压制尉迟迥,迫得尉迟迥不得不依令让位。

不过,他虽因佛门的关联而与杨坚亲近,但绝不是杨坚的死忠,明知此行危机重重,还直愣愣地一头撞进陷阱,那可傻得无可救药。

所以,这一路上他一直尽量放慢速度,一边拖延时间,等待朝廷暗探传来邺城尉迟迥的具体消息,一边思索应对之策,最要紧是如何化不利为有利,争取在他时日无多的如今为杨坚立下大功,为子孙后代铺好晋身之阶。

忽地,韦孝宽花白的浓眉一动,侧耳迎着呼呼刮来的北风微微抖动,运功施展【地听之术】捕捉着什么声音,同时他身形佝偻,愁眉苦脸起来,眨眼间由威风凛凛的老将军变成一个有气无力的糟老头子,并且再次刻意放缓马速,已近乎于乘马漫步。

兵家要旨,在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故此,历来统帅三军的高手大将为更早地感知敌情,多多少少都会修炼一一些类似【天视地听大*法】的监视盗听之术,但究竟能够看多远多微、听多远多细,仍需凭个人的造诣及视听秘术的高明与否。

韦孝宽的【地听之术】本是军中秘传,五十年来苦修不辍已达出神入化之境,监听之时再不需趴伏在地面,就能轻松捕获从空气和地体两方面传来的细微声音。

好一会儿,待他们绕过一座山丘,前方一队精骑映入眼帘,直迎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