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淑女之谋 作者:大元亨(晋江2014-06-04完结)-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小可带着一个北京媳妇来挂职。我猜这一定是旧县村人神经过敏了吧?
  程愚笑道,不是神经过敏!按我与师兄的关系,真有可能是他的媳妇。
  但当我了解到荣小可和杨科的情况,特别是杨科的妈妈刚刚去世。杨稼又遭
  此劫难,有可能也得改变可能。她嘿嘿笑着,但她看到荣小可掏出所有的钱
  又将几大叠人民币一起装进杨科的行李袋便走过来说,师兄,别塞那么多钱。
  你跟冯书记走吧。冯书记的事不能耽误。杨稼是北京舞蹈学院的优秀生,不
  管她康复后能不能再跳舞,我都为她找工作。杨科姐会完好奉回,你放心吧!
  好,我走! 荣小可顽皮地吐舌头又耸耸肩跟着冯大刚走了。他俩刚走
  几步就听到那首在2008年最流行的歌《北京欢迎你》。回头一看,荣勤勤、
  姚娜和杨科几个用轮椅正推着杨稼出来。门外几位救援队员马上打着拍子
  唱,北京欢迎你,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祖国首都有情义 ,不管有多大困
  难都会救助你……冯大刚和荣小可一面走一面回头看这动人的场面。
  人真是非贵之所能存,但却是非贱之所能夭,亦是非轻之所能薄也!
  冯大刚听了感叹竖起了大拇哥。他懂得这话来自《列子力命篇》。但他
  不知道荣小可要说的是,若没有书记大力支持,《列子力命篇》也是有条
  件的。可冯大刚是如此仁义又善解人意。荣小可仍是担心,他的老姐以歌
  会的低调方式来欢迎新书记是否合适?他于是以询问口吻问道,冯书记,
  雪大地滑别走那么快。你别担心迎新会的人会等烦了。那只是一个歌会,
  参加迎新的干部都在唱歌听歌呢。至此,荣小可对冯大刚说, 冯书记,
  不知在新宜市那边,会不会采用这种低调的方式来迎接一位新书记?
  你这小子有心眼! 冯大刚笑道,你不是说非贵所能存,非爱所能厚,
  非贱所能夭,非轻所能薄吗?你是打探我对你老姐的策划满不满意吧?无须
  这样!在这之前虽未见你老姐,但她早已将意思通过短讯告知,是我批准的。
  两个人在漫天飞雪中走着,迎春爆竹声此起彼伏,两个人面对瑞雪笑了。
  婿刘胡明上
  2012年3月15日下午
  卢霞觉得书记夜访雪中人,真是出自大刘的神来之笔。她回头偷偷看看母亲会如何对待这雪中夜访之事。本来在诗人、律师和历史编纂者来说,诗人是感情最丰富的人,因为后面这两种人在讲述任何事都会不偏不倚。但唯独诗人可以浪漫可以带着个人色彩去发挥。尽管在此之前,母亲已明确表示因为自己有病不要请她作评。卢霞还是问,妈,你不想说点什么或写一首诗吗?
  卢依依说,霞霞,若要我就事论写一首诗,不如问我是否已江郎才尽?
  卢霞异常鬼怪她笑说,妈,江郎才尽不合适,不如说难得糊涂也真得糊涂!
  卢依依叹了口气,霞霞,原谅我,我真像老鼠装进了笼子那样难得糊涂了!
  卢霞听了很是无奈,但她不能说母亲什么。她知道母亲就为了一个人才如此难得糊涂。她觉得还是要让母亲开脱一点,潇洒一点。她于是表现出一副很理解母亲的样子笑盈盈地说,妈,既然你是难得糊涂,就让自己站在难得糊涂的立场上,再难得糊涂一回罢了!可我却是激动万分,那你还是先休息吧。
  卢霞照顾母亲睡下后,内心仍然不平静。她想,荣勤勤、荣小可和刘亦覃夫妇,就算他们智商很高。可老先生、老贤叔和母亲的智商都不低呀,为什么他们可以一举改变自己的命运,就仅仅是因为得到了冯大刚的支持吗?
  是的,得到书记支持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甚至是百分之一百不简单。
  可是,卢霞叨叨了好几回,就是记不住冯大刚这个名字。她觉得一定要记住这个好人。后来她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冯大刚不就是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的“大哥”吗?不过,冯小刚能导演,冯大刚也能导演。只不过冯大刚的导演与冯小刚不同,冯大刚导演的是现实生活的电影。由此,卢霞认为现实生活的电影并不比银幕上的电影差。现实生活的电影,解决的是现实民生的大问题。因为现实生活解决的是人生中有关人生的命运和人生幸福的大问题。甚至是有关国家命运的大问题。她还想对于老先生的事会不会与国家命运联系着呢?
  她在喃喃着,老先生呀,为什么就遇不上冯大刚这样的人?为什么?
  最后,卢霞是一直在喃喃道,冯大刚……冯大刚……冯大刚……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四章

  
  一
  卢霞读完大刘发来的实录夜访雪中人之后,卢依依倒似觉得有些不安。她叫女儿马上跟大刘联系,提醒荣勤勤明天在组织参观代表座谈时,不要讲得太多旧县村的改变是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这会使江村误会江村的旧村改造就是因为未取得领导的支持。叫她要着重讲民生,若他们认真去考虑民生问题。就像《队长的妙算》那样,一个小小的生产队队长的一条算术题,也能解决问题。可卢霞发短讯给大刘并没有得到回应,打大刘的手机同样也没有回应。卢依依跟女儿说,大刘这几天也够忙的,你就直接找荣勤勤算了。
  可是,她找荣勤勤时,这荣勤勤还未听到卢霞提醒她的问题,却提出要卢依依在与众代表见面照相前也安排她讲几句话。这是一个新问题,在荣勤勤提这问题时,同时也提醒了与众代表见的时间已铁定在2012年3月16日当天下午。卢霞将荣勤勤的话一说,卢依依也颇觉突然。她们母女俩都不明白,大刘为何不提前打个招呼?可现在怪大刘也起不了作用。这时,卢依依想到自己的身体不仅未康复,甚至还出现了新的症状。不过,活动是自己主张的,荣勤勤如何要求她都不可能有异议。因此,她只提出让她在代表座谈时躲在展览休息室听代表的发言,等到与代表见面时,她则从展览休息室里出来。
  卢霞与荣勤勤通电话后很快谈妥了。荣勤勤也提到半点钟前,大刘赶去柳州了。情况是这次在桂中的活动,大刘已向校方报告。最后他才组织了高教代表团。但论坛得另派人,可新派到柳州的人由于不熟悉,还得请他回去主持。
  这时,大刘也给妻子复电了。他说他已进入柳州,只是未到达广西工学院。刚才正是进入市区,因为车多很拥挤,当时无法当即接听电话。卢霞也不多纠缠自己的丈夫。卢霞告诉他,说荣勤勤已告知他赶往柳州主持论坛去了。
  次日,卢霞一早起来照顾母亲梳洗完毕,吃过早餐就出发。他俩来到展览休息室,听到展览室里座谈开展很热烈。荣勤勤是教师出身,谈起来就像讲课。
  卢依依很理解荣勤勤,她想控制座谈会的内容倾向所以要争取主动发言。本来早已约定侧重在民生精神,不要太多谈及相关领导的事。但荣勤勤只是不涉及冯大刚的名字,实际内容还是大谈特谈冯大刚的支持。后来谈到鹿儿茶场扩大的情况大家已看到,不仅是峤安山退出的那个山麓,可以从山麓取土垫高江心岛和老河滩靠江心岛的一侧,同时也在独舟山填土种茶。近年,又与峤安山商量将峤安山北坡的笔架山划归峤安山管;峤安山再将靠近藜河的南麓退出约三千亩。让旧县村从南麓开通连接藜河的东段,虽说李壬寅已撤消,还支持开发办试养像鲟鱼一类的鱼苗养殖试验。其实,与峤安山谈妥以靠近藜河的南麓交换北坡的笔架山,成就不仅是让开发办有了养殖试验场,同时扩大种茶也扩大了约一千五百亩归茶场。卢依依就她听到荣勤勤的讲课,她不想再评论。
  不过,谁都听得出,在冯大刚的大力支持下已接近开发二千亩茶园,还有冯大刚将原定以3: 1的面积置换茶场用地。尽量调整到1: 1;茶农皆大欢喜。
  不过,荣勤勤很自觉又提起了老胜参与评奖的那一篇好文章《对乡亲不能如此官僚》。当然,荣勤勤谈得很巧妙。她说自己所以有胆量舍弃教育岗位,除了要偿还老一辈村(队)干部的欠账,她还想帮忙老胜回报家乡。因她不能否认老弟荣小可从北京给她发来《对乡亲不能如此官僚》的好文章的作用。她将该文所谈的江村情况与旧县村的情况作比较,这两个地方太相像了。一是,都想申报名村名镇且群众有积极性。比如,江村要搞一个建筑公司,居然几天就可集资几千万元资金;二是,申报名村名镇无果也不气馁。当前江村拆迁之所以进展缓慢。这很说明问题,社区办公楼虽已领先搬出,但也起不了带头作用。其实,原因就在社区成立建筑公司前,已有了旧村改造方案。这个旧村改造方案,正好是从民生出发,所以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重点就在民生二字。
  荣勤勤还点出,实际最根本的问题是失去的土地未得到补偿。玉市由县级市转为地级市后,市区在扩大,一条环城路刚好从江村桥头通过,公家又征了一回地。还有全国人都知道的那个是个省级大贪官——成克杰,以及他的徒子徒孙在效法成克杰又在河边占了一片宿舍地。后来,虽说是付了款,实际农民却失了土地,使更多人没有了土地,地少人多的矛盾更加突出。俗话说。农民有一亩三分地,实际江村人均不到二分三厘地,不少人成了无地农民。
  江村跟旧县村一样,总想拿到自主规划开发权。他们情愿让出大道开发建商铺的利益放弃大道开发,设置横街发展本地的拳头产业就是很好的创意。
  荣勤勤不仅是拿江村和旧县村作比较,她也拿这两地与南宁比较。比如,南宁在琅东的开发,大家都有目共睹。南宁琅东的建设快得跟香港差不多,也跟香港一样漂亮。还有琅东的农民同样也成了无地农民。但南宁市政府将村产业建成像琅东六组那样的大菜市和特大的超市,让村产业成了经营致富的大舞台。现在琅东的农民已成了老有养,年轻的幼一辈也能幸福成长的好范本。
  如今江村的成衣已成产业链,不但热销周边几个省。最近还做起了定单加工,有不少成衣甚至出口到非洲各国去,尽管出口非洲利润不高还可维持运转。
  江村有成衣加工工场有二、三十个,产品有男装女装、童装和老人装,以及多种锈花服装,还有成系列的成衣装潢,包括封压领盒装技术。在成衣加工技术中,设计、裁剪、车缝都很有讲究,衣袖、衣领和衣袋更是用户挑剔的地方,若没有一个象样的加工场,不能外请到好的设计师和裁缝师,没有一个象样店面也做不成生意,所有的成衣只能以低价卖给中间商。无论是散装或盒装,听说每一套成衣最多只能拿到一元钱利润。江村的旧村改造项目,原计划也包括通过村里的一段大街,即通往将建成的玉市最大的农贸市场,或许是由于市、区两级领导很早就已考虑到江村人均地少,除了征地可补充资金,街两旁的商铺也拟由江村开发,因为在大街南、北两端的商铺还可以卖出去赚钱的。
  不过,《对乡亲不能如此官僚》,分析了即使政府给了政策,商家对乡镇开发的商铺往往持观望态度;多采取租赁“年鱼送年饭”不急于买断。所以以横街设置发展本地的拳天产业便成了好创意。现搞不懂的是,既然市、区两级曾经拟由江村开发后来为何变卦?这是很耐人寻味的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
  荣勤勤似是自问自答,不过,这次人大代表,包括人大的老领导也来了,好机会马上就会到来。最大的不同是,江村没有李壬寅,江村人多么幸运!
  一个操低沉的桂南口音的代表说,不,江村不一定就没有李壬寅!
  可只当有人正要以持低沉的桂南口音的代表的发言作发挥时,卢依依和女儿卢霞走了进来。看来她俩觉得玉市的领导没有讲话,她就不必胡乱发挥。
  卢依依和卢霞的出现。荣勤勤马上站起来说,好,大诗人来了,先发诗人带来的两本诗集。不过,在发诗集之前,我要求与江村代表作个约定,只要他们不嫌弃聋哑人。本人同意将在北京时装比赛获大奖的两个年青设计师——荣龙和荣凤介绍给江村。她俩是我的侄女,她俩是北京的老裁缝手把手教的。但她俩获得的大奖是青春系列成衣。若江村愿意接收,我同意到江村现身说法做报告好不好?荣勤勤说到此停住了。她向卢依依问,大诗人不反对我们交流吧!
  卢依依鼓励说,我不仅不反对,还大力支持。她只问做什么主题的报告?
  荣勤勤说,问得好!我是教师出身,如今是教育局长。以前是综合中学的校长。反正社区班子的实际思想我管不了。我就主讲职业培训。既然江村拳头产业是成衣,老胜主管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在玉市柴油机厂学校开展综合中学实验(育才中学)。我就以该校为依托,组织江村中学生办成衣培训班行得通吧?
  卢依依说,很好,成衣可不简单,有服装设计、裁剪、车缝等内容呢?
  荣勤勤说,有关成衣技术,由荣龙、荣凤讲可以吧?我懂得手语,她俩主讲兼示范,我来担当翻译。另外,江村人在解放后,是玉市首批考入清华的。近年不说进清华,要恢复大中专的升学率还另有一说。他们将责任完全推给工场,说工场愚化了村民或说教育机会不均等。当前,村里人不大习惯送子弟入幼儿园,而人的潜能开发就是从幼儿开始。现村里的义务教育已达标,村里又有不少退休赋闲教师。当不了幼师但可营造“六月荷花绕舍清”的幼儿教育环境。另外,将教育中民办和公办两个轮子转起来,对发展江村教育是个好主意。
  这时江村代表华文书说,欢迎荣局长来讲学!荣龙、荣凤的聘用我负责!
  江村社区支书苏大江接着说,开路兼开发商铺社区是放弃了。原因在玉市对老字号认识不够。如翰华、大意隆、联益祥、大中原百货等都没有重新开张。社区就提出在横街考虑开设老字号新开张的方案。据查原来的老字号铺面都不大,估计老字号后人也不可能投入太大资本。这正好说明可在横街设铺面作租赁。另外,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成衣做得好,何愁在横街没有意外收获?
  可能苏大江料不到自己的发言会有人鼓掌。他于是清清喉咙再补充说,请原谅,讲得不具体。以上只是设置横街的打算!但其他方面还有大打算!
  荣勤勤还继续说,各位若看了老胜的文章,一定会更加明白。江村从东向西走,一条横街跨越大道,东面是东横街,西面是西横街。东横街可设铺面,恢复老字号的方案可在此实现。至于,东面的成衣工场的嘈杂有大道隔开,与西横街的教育古建筑互不干扰,维护古建筑也方便有效。真的是可以实现建设“六月荷花绕舍清”的良好教育环境的。对此我和大诗人都会支持的。
  至此,荣勤勤开始给代表发卢依依的诗集。卢依依趁机跟大家说,这次活动老胜因病来不了。他的夫人陈阿姨本来要参加,也因老胜的状态不佳来不了。但她托我带来了几个大腊鸭。今晚用大腊鸭加菜。可能大家有所不知,陈阿姨本名是陈玉如。她是小学大家的后人。这里所说的小学,不是指中、小学学制的小学。这是研究文字、训古、音韵的学问。她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小学。陈阿姨是进得厅堂入得厨房的烧卤腊能手,大家尝尝腊鸭腊鸭吧!
  卢依依说完大家鼓堂。她继续说,本来恳谈是本人组织,这对不起了!
  荣勤勤示意诗集已经发完,要大家排成两列将卢依依安排在中间照相。
  荣勤勤一呼百应,代表们立即排成两列将卢依依簇拥在中间照相。
  大家照相结束后,在桂中的活动就结束了。卢依依觉得活动差劲了点!
  不过,卢霞颇到见地说,荣勤勤太耀眼了,相形见绌,代表未放开谈!
  二
  卢依依与代表照了相。然后与代表一一握手告别,母女俩离开了会场。
  这母女走出了展览室之后,发现旧县村不仅注重教育古建筑保护,还有古宅古迹成了宝贝,也没有出现偷抢拆毁古宅的风潮。当然在旧县村就找不出苏家大宅那样的房子,也就是说一般大宅的主人多在“土地改革”中被划为地主或者富农,房屋多被没收。但苏家大宅只是以“耕读为本,诗礼传家”的诗书门第就保留了下来。所以像苏家大宅的房,在普通老百姓家庭很是少见。
  卢依依和女儿说话间又走过一座古宅。这古宅正好在荣高堆旁边,所以更加保护得好。这时,母女两人都听到古宅的大院里,有人以散板的调子在哼着一首古曲。母女俩一听是以《大风歌》的词谱写的古曲。但再细听却分明是在原词有了扩展,可说是填新词的古曲。她俩再认真仔细听,那歌词分明是篡改了《大风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