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道观走的这位老道,嫦娥盯着他看了好久,声音有些砂哑的说道:“只是来与道长打听些事!”
“哦!”老道听到嫦娥来意后,让开观门,向嫦娥说道:“这十里观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来过客人了。道友不如进来小坐片刻,休息一下。”
嫦娥点了点头,“打扰道长修行了!”说完后,跟着老道走进观中。从外面看已经败衰败的不像样子了,如今进来观中,更是如此。当年观中何等气象,如今只余几十件苍树,平板筑成的地面也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香房前放置的香鼎生出一层厚厚的锈迹,再无一丝香烟冒出。
老道带着嫦娥走进走一间香堂后,邀请她坐下,端出一杯水交给嫦娥,让她解渴。等到嫦娥喝完水后,开口问道:“不知道友前来十里观。与贫道打听何事?”
这老道乃是当年十里观的迎客道人,明玉主持这间道观时,传了他一些道法,如今已经入神之境,算是上是小有成就,虽不得长生,却能长寿。也不愿出走,便待在观中一心修行,希望成就仙道。
“唉!”嫦娥摇摇了头,“当年十里观名声传遍数百里,没想到今日却这般清冷。”听到嫦娥的话后,老道也有些感慨,“道友想必是打听当年的观主的吧?”听到嫦娥的感慨后,老道便猜到嫦娥几分来意。
自从那位观主走后,老道便成为十里观的观主,这么多年再无见到明玉。为了修道成仙,深居简出,道观也因此衰落下去。好在他修行小有成就,已经不食五谷。不然,连生计都维持不下去。
嫦娥听到老道的问话后,不由认真打量起这位道人,见其有几分面善。当年这道观有位迎客道人,不知是不是眼前这位,这么些年了,记性不好,也无从猜起。
“不知道长如何称呼?”嫦娥不由问起老道的名讳。
闻嫦娥问自己道号,老道捋了捋胡须,呵呵一笑道:“贫道自己取了个道号一茅,道友随便称呼就是。”
“原来是一茅道长!”嫦娥向一茅道长拱手作个稽首。“当年那位观主一直没有回来过吗?”
“道友原来是找观主!”一茅道人沉呤道,“观主离开四十年,再未回来过。似观主那等高人,怎会在一地常居。”一茅道人根据明玉留给他的一本道书,自修到现在的道行,回想着明玉主持道观时的种种情景,便知明玉是一位高手。
“道不知找观主何事,不如与贫道说说如何?”一茅道人突然向嫦娥问道,“贫道虽然行微薄,说不定能给道友出出主意!”
嫦娥听到一茅道人说明玉离开四十年,再没有回来过,便知希望落空。神态极为失落,听到一茅道人的话后,不由摇了摇头。
过了好一会儿,嫦娥才出口,向一茅道人问道:“道长可知这世上有长生不老之术吗?”
听到嫦娥如此一问,一茅道人已是心中明白。这位老妇人倒也有趣,长生不长,自己修道四十载,也不敢说长生不老。一介凡人妄想长生,实是异想天开。
“难!”一茅道人吐出一字后,不断的叹息。
“长生不老之术倒是有,可想要长生不老太难。贫道修道四十年。也无有成就。至于所谓的仙丹,更是可望不可视,镜中花水中月。”一茅道人对嫦娥叹着气说道。
“真有仙丹可以吃了长生不老?”嫦娥有些激动的问道。
“何止长生不老,便是成仙成神也可能。这等神物便是有,也不是我等凡人能够妄想的!”一茅道人看了一眼嫦娥激动的样子,缓缓说道。他不知为何这老妇人听到说有世上有长生不老仙丹便这般激动,还是好意的劝说一句。
从十里观回到家中后,嫦娥一直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最近她一直在梦中梦到一个地方,里面有一位老道炼制仙丹,身边二位童子不断的扇动着火焰。那仙丹黄澄澄圆溜溜。似有无穷魔力,一道道氤氲仙气自金丹中溢出。直到从一茅道人那里得知世上果真有仙丹时。才确定梦中诸事全是真的。
当年她上十里观请愿,明玉为她施法。水盆中现出的情景,如今她终于明白了。梦中的事情都是真实存在的。现在常常梦到一位老道炼制仙丹,定然也是真实存在的。梦中嫦娥见到一位老道用玉盒把一料金丹藏于丹房中的一个暗格之中。不知如今还是否存在,嫦娥有些犹豫,老师道修行的地方,她自梦中已经知道,叫做首阳山。可首阳山到底在哪里,嫦娥却不知道。她都这么老了,便是知道首阳山位置,也不知能不能到达。
随着身体越来越无力,嫦娥知道自己已经快要死了。她越发不甘心自己就这么老死,自懂事时,她就发现自己与众不同。有穷国第一美女,多么让人陶醉的称赞啊!
嫦娥终于下定决心便是死在半路上,也要去寻找首阳山,去那里找到那位老道藏于暗格中的仙丹。
有穷国乃是人族一个中等部落,黄帝划地分州,治世三百年,才有有穷国出现。有穷国东南千里之外,有一座山,名叫首阳山。传说,五百年前山同住着一位神仙。至于是不是真的,人们也不知道。
这一日,首阳山下来了一位老妇人,垂垂老矣。走路都摇摇晃晃,生怕一跌倒,便再也站不起来了。这位老妇人艰难的爬到山顶,越过后山,竟然在一处山洞前停了下来。看着山洞,两只眼露出了骇然光芒,叫人看了不由心骇。
这位老妇人正是嫦娥,她自出来后,到处打听首阳山。花了三年时间,才走到首阳山。依照梦中情景,找到这处山洞。梦中那位老道便是这个洞中炼制仙丹,嫦娥看着黑漆漆的山洞。身上涌出一股天大的力量,迈步向洞内走去。
借着阳光,嫦娥隐约能看到一丝光亮。洞内一座大鼎置于中间,周围有数个房间。一切与她梦中见到一模一样,只是久无人住,到处都是灰尘。
打量站洞内一切,嫦娥嘴里喃喃自语:“大鼎左边第一个石屋……那里!”果然看到大鼎左边有个石屋,嫦娥沿着石壁走入石屋中。找到了梦中老道放置仙丹的暗格。
第四卷三皇五帝第二九七章嫦娥奔月,黄帝问道
嫦娥终于找到了梦中老道藏仙丹的暗格。有些颤抖的伸出手指向石壁上摸个不停,石屋里更加的黑暗,嫦娥已经看不到具体东西了,只凭映响在石壁上寻找着暗格所在。
好半天后,手指间突然感觉到一个硬起,嫦娥用力向下按去。喀的一声,突然自石壁上响起,高度集中的嫦娥被吓了一大跳,心慌之余手一下子处石壁上拿开,身体更是一个踉跄,差点儿没跌倒。
嚓嚓嚓……
一阵磨擦声音响起,嫦娥只觉自己心跳的有些厉害,浑身乏力。黑暗中虽然什么也看不到,可她依然睁大眼睛盯着刚才用手按下的地方。片刻之后,嚓嚓声终于停止,石壁上一道柔和的暗光亮起,周围尺许被照亮。
嫦娥瞪大了眼睛看着暗格被打开,里一方玉盒发出的光芒,张大着嘴,满是不可思议的样子。虽然是为了寻找仙丹来的,可真的看到玉盒时。嫦娥仍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她这三年来不知了多少苦,若不是心中一股气支撑着,早就死在半路上了。
摇摇晃晃走到暗格前,嫦娥伸出手把玉盒取了出来。照着暗淡的光芒,打开玉盒,突然一股清香之气扑入鼻中,嫦娥精神一振。玉盒之中一颗金丹的丹丸,溢出一道道氤氲紫气,与她梦中见到一般无二。
嫦娥鼻子用力吸着金丹的气味,浑身一股暖养养的势气生出,让她如泡在温水中,舒服的直想呻吟出来。看着玉盒里的金丹,嫦娥眼睛里不住的留着眼泪。
“仙丹,真的是仙丹……”嫦娥盯着金丹,自言自语起来。
伸手将金丹拿出来,嫦娥张开嘴一口吐进去。金丹入口,嘴里突然生出一股香津,顺着喉咙流入腹中。嫦娥只觉丹田内生出一股势气,游走于全身各处,随着口中津液不断的生出,丹田中的热气越来越多,行走体内,涨的她全身痛疼,直到一股无法忍受的痛苦传来,嫦娥无法忍受,脑中轰的一声晕了过去。
就在嫦娥取出玉盒的时候,三十三天外。太清天太清道人突然心神一动,切指一算,竟然微微笑了起来。
“呵呵呵……”笑完之后,太清道人低声自语道:“原来如此……”
当年在首阳山时,太清道人曾炼制过一炉九转金丹。最后丹成竟然只得一粒金风丹,他本意要给玄都服下,没想到元神一震,算到这粒金丹另有机缘。便用玉盒藏于暗格之中,时间长了,竟然把这件事给忘记了。今日嫦娥取丹,太清道人心神感应,一番推算,才知这粒金丹竟然是应在嫦娥身上。
太清道人何等道行,心念一动,便知嫦娥前世今生。既然她有如此机缘,太清道人只是微微一笑,赞扬嫦娥一声好造化。如今不比当年,巫妖大战后,先天之气消失,太清道人便是圣人之尊,也无法炼制出九转金丹这等神丹。
为了不使这等神丹绝于天地。太清道人闭关数万年,元神遍寻天上地下,总算又编出一张新的丹方。不过可惜,现在炼制出的九转金丹与先前相比差距极大。常人服之,最多不过立地成仙,还是最差的一品天仙。
嫦娥吃的这粒金丹算是上是天地间最后一粒真正的九转金丹。
随着药力不断被身体吸收,嫦娥身体机能开始恢复,脱胎换骨,重回二十多岁时的容颜。身上一股气息溢出,脑中轰然一响,把她自晕迷中惊醒。刚刚清醒的嫦娥只觉浑身轻盈,似乎一股风就能把她吹起。
想到被风吹起,嫦娥竟然真的飞了起来。眼看就要撞到石屋之顶,嫦娥身体突然一道神光出现,周围空间一阵波动,竟然穿透山石飞入空中。
刚一出石屋,嫦娥才真正清醒过来,看到地面越来越大,身体越飞越高,却不受不她控制,嫦娥恐惧起来。
飞到高空万丈之后,突然太阴星一道太阴之力冲出,落于嫦娥身上。吐食了九转金丹的嫦娥体内俱是纯阳法力,被太阴星感应,降下一道太阴星力,中和她体内的药力,随着嫦娥体内药力被太阴星力精粹,竟然兑变成太阴法力。庞大的金丹药力精缩为一点纯阳,融入嫦娥元神之中。
当嫦娥体内药力完全被太阴星力转化后。又一道接引神光降下,罩在嫦娥身上。空间突然扭曲,嫦娥自高空之中消失不见。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嫦娥一下子惊叫起来,还没等她叫完,便出现在一棵巨大的树下。这棵树太大,嫦娥目瞪口呆的抬头望着树冠,数千丈高,树冠足有十百里。站在这棵大树下,嫦娥如同一只渺小的蚂蚁一般。
好一阵子后,嫦娥才由惊骇中适应,接受了这棵大的不像话的巨树。转身打量起周围,不知自己怎么会来到这个地方。
刚一转过身,嫦娥再次目瞪口呆,在好面前数十里之外,一座宫殿座落于地面,亭台楼阁,花圃苗园,如此神仙胜景,让嫦娥一直处于失神状态,却没有发现自己身上发生的其它变故。
在嫦娥完全消化了九转金丹药力,她的前生记忆便完全恢复。只是嫦娥前生也不过是一位普通人,此时被眼前所见震憾。根本没有回过神来。
一颗九转金丹能造就一位大罗金仙,这也金丹名字由来。可惜,这金丹也有辅作用,以此金丹造就的大罗金仙,道行只能止于此境,再不能突破。也就是说嫦娥一步成天,达到无数仙神梦昧以求的大罗境,可以后道行再也不能精进一丝。
“后羿……”
嫦娥突然叫出后羿的名字,脑海中前生经历一幕幕出现。后羿离家,自己苦等十数年,直到死前都没有等到后羿回来。轮回转世。成为一草,一木,一兽最后又投胎成人。数十年梦中生轻历,最后寻找金丹,来到这里。
等到嫦娥终于理清了自己的记忆,她终于明白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伸出双手,映入眼前的是一双白如洁玉的手掌。
嫦娥飞升太阴星时,明玉正是瀛台山入定。心神一动,便算出嫦娥刚才的一番经历。暗自叹了口气,“千世情劫,何时堪破此劫,后羿便何时恢复神智。日后造化如何,就看你自己的机缘了!”明玉看着太阴星叹息道。
此时的后羿还在不断的轮回之中,每一世都晕晕噩噩,怕是与嫦娥重续前缘还得亿万年之后了。
嫦娥刚理顺记忆,身后的巨树突然神光大作,一道白光自树中冲出,落地后化作一只白兔,连蹦带跳的跑到嫦娥脚下,用头顶了顶嫦娥的脚。
感觉到有东西碰到自己,嫦娥低头一看,竟然是一只小白兔,不由大奇,这里如此清冷,怎么会出现一只兔。见嫦娥注意到自己,小白兔伸出舌头舔着嫦娥的脚面。
嫦娥看到这只白兔时,一眼就看出这兔子不同一般。扭头向身后的巨树看过去,只见巨树再不得刚才的灵秀,似乎被人把灵性抽走一般。再看到眼脚下的白兔,不由微微一笑,弯下腰把白兔抱了起来。
这兔子正如嫦娥所想,极为不凡。乃是太阴星月桂树树灵,亿万年前就已经生出灵智。奈何孤阴不长,无法化形。当年嫦羲居住在太阴星时,因她乃是太阴之体,也无法帮助月桂。如今嫦娥飞升太阴星,月桂树受她体内一点纯阳之力相激。灵性脱体,以亿万年积累的月力化作一只月兔,终于脱离了月桂树。
“月兔啊,月兔,以后这太阴星中便只有我们俩个相依为伴了。”嫦娥伸手抚着兔白洁的皮毛,向广寒宫走去。“我们两个以后就住在广寒宫,一齐等后羿,好不好?”
说完后,嫦娥步入广寒宫中。从此以后太阴星上便又住了一位名叫嫦娥的仙子,还有只月桂树化用的白兔,故而太阴星又叫做月亮。
嫦娥在月亮之上等待着后羿回来与她团聚,因此每当八月十五日,月亮最圆最亮最大的时候,便是一年一度的团圆之日,又因后羿是在中秋之时离家,所以这一团圆之日又被叫做中秋。
把话题再转到黄帝身上。
话说黄帝在洪荒人族部落巡游数年,终于将所有的部落都巡查一遍,便回到部落,想道自己该做的均已做完。便想求个长生之术,于是驾云向九仙山行去,到了九仙山向广成子询问长生之术。
谁知广成子确对黄帝说道:‘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又怎么能让我和你谈论至道呢?‘
黄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三个月。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
广成子蹶然而起说;‘此间甚好!‘接着就告诉黄帝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
第四卷三皇五帝第二九八章仓颉造字敖润出海
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昆仑山,得取丹经。并向九天玄女、玉清圣人询问修道养生之法。
黄帝广成子教导之恩,便将三清祭祀之地独建,重修一座三清观祭祀。三清门下也趁机在洪荒人族各部落现身,做一些救扶之事。使三教之名渐渐传遍整个人族部落。
黄帝自建好三清观后,便回到缙云堂悟道修行。如此数十年后,黄帝写下了《阴符经》、《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黄帝太一八门入式秘诀》、《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等书以传后世。
话说黄帝座下有一官,名叫仓颉,有大材,性聪慧。自黄帝平定天下,泰山封禅之后,黄帝就开始迷信长生之术,三上九仙山,得广成子指点后,又去昆仑山拜访九天玄女,而后回到部落后,便一心悟道,再不理人族之事。
因黄帝不理政事,一心修道,许多事情交由各地官员处理。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
那时人族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吃食,黄帝便分派仓颉专门管理圈养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
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
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最后他想到在绳子上打结,来代替数目,又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如此一来,便把帐目理清了。不过这个方法也有很大的区限性,时间一长久,也就不奏效了。因为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
仓颉遂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有一日黄帝从缙云观出来,在部落里巡视一番,看见仓颉这样能干,把很多事都交结仓颉。叫他管的事情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