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会儿要拜他?这尼玛……
啥破事!
董皇后大概还从未见过身边认这样的神情,侧目看了看隆正帝,又顺着他的目光看了看下方一脸纠结,被吃的死死的,却如同吃了翔一样的贾环,忽然觉得从未有过的好笑,便“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继而忍无可忍的掩口笑个不休。
隆正帝登时觉得有些失面子,转头诧异的瞪了眼董皇后,居然没止住她的笑。
若是在宫里,他还能甩个脸子。
可在宫外,他纵然是皇帝,也要维护皇后的威严,不能朝皇后发火,便只能将尴尬的怒气发到下面“罪魁祸首”贾环头上:“还愣着干什么?榆木脑袋!
不知道吉时将近了吗?”
贾环抽了抽嘴角,心里大骂娘希匹!
耽搁了吉时也是因为你。
却不得不给李纨和王熙凤使个眼色,快去催催,带人来。
拜完堂赶紧把这烦人鬼送走!
可惜王熙凤和李纨两人都呆呆的站在那里,在帝后两人的气场中,别说李纨,就是素日里八面玲珑的王熙凤脑袋里都打了结儿。
还是郭氏提了醒儿,两人才恍然,赶紧入后堂去领新人。
……
此时,宁国府外整条公侯街,都已经被大内侍卫戒严了。
但这并不防备无数的路人,或是眼线,从坊道路口,遥望宁国府门前,那一座煌煌帝撵。
老天爷!
之前不知多少人家,暗地里嘲笑贾家,嘲笑贾环,成亲这样大的事,却连个正经外客都没有,到了此刻,下巴和眼珠子跌了一地。
尤其是当他们遥遥看到,不止一个身着金黄龙袍的男人,同时还有一个身着凤袍头戴凤冠的女人从龙撵上下来时,更震惊的无以复加。
继而这个爆炸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从公侯街起,向神京城四面八方传播开来。
连半个时辰都不到,整座神京城,都为这个消息而沸腾。
昨日登门送礼的勋贵府第,将门世家,纷纷懊恼是不是礼轻了。
而之前观风头不对,昨日没上门,甚至连贺礼都没送的府第,此刻才真真悔青了肠子。
这部分府第,多是宗亲之爵。
他们以为贾家再次式微,除了牛家、秦家几个门第念在以往的面子上庇佑之外,连宫里的贵妃都被“赶”出宫了。
牛家秦家是了不得,可再了不得,他们也不姓贾,他们有自己的利益,怎么可能长年累月的保护贾家?
当年贾代善阵亡起初,贾家不也被层层旧部保护?
可过了几年,这种交情不也就淡了吗?
贾代善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贾环?
因此,许多贾家曾经的旧交,如齐国公府、缮国公府,都没派人上门,还在背后说了不少风言风语。
只是这一刻,他们都懵了……
而军机阁内,牛继宗、秦梁等人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也是纷纷一怔。
几人目光闪烁,互视一眼后,又都放心一笑。
他们想的,要比普通看热闹的人深的多的多。
贾环目前虽然身无一职,但他的分量,却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重要的多。
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只有他,才能缓冲牛继宗及秦梁两大军事集团间的利益斗争。
将这种注定不可能避免的斗争,维持在一个平和可控乃至共赢的尺度内。
但这种局面,未必是宫里那位愿意看到的。
如果那位想破坏目前的平衡,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贾环处下手。
只要贾环不再“多管闲事”,甚至都不用再做什么,黄沙系和神京系的勋贵将门,早早晚晚会因为利益之争,再次撕破脸皮。
但是,牛继宗等人,却相信贾环能够站稳立场。
因为他那样重情义,绝不会看到两边撕破脸无底线的斗争。
再说的现实些,只有目前的平衡,才最符合贾环,和贾家的利益。
而内阁中,此刻也得到了帝后齐齐莅临宁国府的消息。
不少人皱起了眉头,一起看向了张廷玉。
以为于礼不合,且天家再次眷顾将门勋贵,不是好兆头……
但正奋笔疾书,处理国务的张廷玉却似毫无所觉。
直到内阁中差不多所有人都看着他时,他才稳稳的放下笔,又看了眼折子后将其合起,对诸位下官同僚道:“宁侯于国,于社稷,皆有大功。
虽然因为国朝政局稳定,再加上他自身行事多有肆意不羁之故,无法赏功于他。
但陛下却从未忘其功勋,朝廷也没忘。
于公,虽不能酬其勋。
但于私,当报其义。
此事不必大肆宣扬,但也不必讳莫如深。
继续办公吧。”
……
宁国府,宁安堂,后堂。
“老天爷哟!大喜,大喜啊!”
王熙凤木然的从帝后气场中脱离出来后,往内堂走了几步,脑筋总算又会急转弯儿了。
继而,整个人都兴奋的颤栗起来。
颤着朱唇,一边往里跑,一边激动叫道。
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三女正在内宅里陪着林史二人理妆。
虽说从荣国府到宁国府只短短的数十步路,可因为之前哭别亲长时,两位新娘都落了泪,这会儿子一定要补妆的。
纵然没哭,也得补,这是礼数上的流程。
因此才耽搁了这么久的时间。
一屋子的人听到王熙凤的叫声后,都诧异的看过去。
别看王熙凤寻日里在贾母跟前嘻嘻哈哈大大咧咧,可是掌家时规矩也大的了不得。
寻常丫头们走路都不准将裙摆扬过脚腕,更不用说在正堂大声说话了。
不在贾母跟前,她自己也是这般以身作则。
却极少有这样失措的时候。
而且不止是她,连跟在她身后的李纨,也激动的涨红了脸,嘴唇哆哆嗦嗦的只是说不出话来。
“这是怎么了?”
贾迎春奇怪问道,贾探春却修眉一扬,道:“二嫂,一屋子嬷嬷都在呢,仔细拉了你出去教规矩!”
王熙凤却顾不上同她斗嘴,一把拉起滴熘熘转眼睛的林黛玉的手,激动道:“老天爷!早看出林妹妹和云儿福分大,却没看出来竟会这么大!”
林黛玉正绷着脸让嬷嬷们上妆,刚上完,还不能动,只能动眼睛和幅度不大的张口。
因此,对王熙凤的骚扰,她毫不客气道:“凤丫头走远些,惹人厌的很!”
史湘云虽然没说话,但幸灾乐祸的笑了两声,还是皮笑肉不笑。
王熙凤差点气的晕厥过去,不过这时也顾不上和这俩小蹄子计较,依旧激动道:“你们倒是快点,马上就要拜堂了!你们可知,是谁做你们的高堂爹娘?”
林黛玉和史湘云两人闻言,小心肝儿扑通扑通的跳,羞涩的润了眼,红了耳朵。
贾探春没好气道:“当然是老太太,二嫂,这眼见马上就好了,你来捣什么乱?”
“你懂个屁!”
王熙凤爆粗口道:“若是老太太,我还这般激动做什么?
我告诉你,是皇帝和皇后来了!
他们要给环哥儿和林丫头云丫头做高堂!!”
王熙凤终于说出了这石破天惊的消息。
果然,不出其所料,一屋子的人都震惊了。
连那些老成的嬷嬷们都目瞪口呆。
皇帝?
皇后?
老天爷!
在神京城里,丢一块石头都能砸到一个五品顶戴。
但这样的五品顶戴,一生怕都不能近距离看一眼皇帝,更不用说盘踞于九重深宫中的皇后了。
可是全天下至尊至贵的两个圣上,居然到了家里来,还要给主子做高堂!
那岂不是说,他们要做主子和主母的高堂爹娘?
这……
这这……
别说嬷嬷们,贾探春这样大气的人,都瞠目结舌。
见终于镇住了满屋人,王熙凤也终于心满意足了,瞥了眼犹在震惊中的贾探春,哼了声,道:“都还愣着做什么?赶紧收拾利索,送上堂去拜堂啊!”
“哦哦哦!”
“快快,快些!”
“就好就好!”
在一片兵荒马乱中,两片精美的红盖头,又覆上了两个眼睛都亮晶晶的新娘头上。
由紫鹃和翠墨两个丫头,引向前堂去。
……
ps:还有一章,大婚完。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大婚(完)
“仗着没人能治你,一天到晚就会作怪!
好好的亲事,你不穿喜服,穿一身甲胄做什么?
拜堂是上战场打仗吗?”
隆正帝似怎么看贾环怎么不顺眼,横挑鼻子竖挑眼,瞪着他喝道。
一旁刚刚笑罢的董皇后,听到这话,再看到一脸怨气的贾环后,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过到底做了二十年的艰难皇后,还是知道观察周遭人的神情的。
见贾母面色担忧起来,她开解道:“太夫人勿忧,陛下只是……太关爱贾环了。
在宫里,陛下便是这般训斥五皇儿的。”
贾母闻言,总算松了口气,不是圣心不悦就好。
倒是一旁的贾政,心里颇不是滋味。
之前牛继宗、秦梁等人,就看护贾环比看护儿子还看的紧。
对他这个贾环亲爹,只是敷衍。
到了今天这位,就更过分了。
说什么爹娘都死了,他们来做高堂。
还把贾环当亲儿子一样严厉训斥。
也是,他训贾宝玉时,不也是哪哪都看不惯吗?
可……
可贾环是我儿子啊!
只可惜,这会儿没人在意贾政的心思。
隆正帝素来对他这种类型的官员不大感冒……
而贾环对于隆正帝的训斥,也不感冒。
丝毫没有诚惶诚恐的模样,全当耳旁风。
摇了摇头,也不言语。
这尴尬态度,让董皇后都忍不住倒吸了口气……
而这顽劣的模样,也快激出隆正帝的真火来。
好在有李光地圆场,他笑道:“陛下,贾小子是个武勋,况且他又这般小,是个爱玩闹的。
不止是他,您瞧瞧,那几个小子,不也都一身戎装?”
隆正帝细眸登时从贾环身上转向后面,几个正竭力削弱存在感的衙内身上。
别说他们,也别说现在大权在握的隆正帝。
哪怕在二十年前,隆正帝还只是一个亲王时,他就是出了名的冰山寒铁。
威仪之重,令不知多少高官显爵胆寒。
二十年来,也就出了贾环一个异类敢和他放对。
但这样的做法,绝不适合秦风牛奔等人。
见这几个纨绔子弟缩着脖子不敢抬头,隆正帝哼了声,道了声“一丘之貉”,就没有再理会他们。
目光重新投放在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问题少年”贾环身上,沉声道:“你拗什么?毛病!
早晚将你丢到景阳宫,和天家子弟一起受太傅教导,好好学学规矩!”
贾环闻言,终于开口了,道:“陛下,臣怕是不好再进内宫了。臣都大婚了,算是成年人了。
不过日后臣的儿子倒是可以去学学……”
“噗嗤~”
许是从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董皇后忍不住笑道:“贾环,你就算大婚了,今年也不过才十五。本宫准你入内宫,只要不乱跑乱看就是。”
贾环闻言,顿时耷拉下脸来,苦笑道:“皇后,臣素来对娘娘恭敬有佳,您可不能落井下石啊!”
董皇后假做恼意,道:“这叫什么话?天家的恩典,难道是劫难吗?”
贾环摇头道:“不是,臣只是怕拖累了天家龙子龙孙的教学进度。
娘娘不知,臣顽劣愚昧,蒙学都未能上完,三字经只能背半拉,百家姓也只会背赵钱孙李。
臣若进宫,怕会带坏皇子皇孙们的学习节奏。”
董皇后真的被惊住了,吃惊的看着贾环,说不出话来。
“哈哈哈!”
看着董皇后震惊的无以复加的模样,再看看贾母、贾政羞愧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的模样。
心情不顺了好久的隆正帝,终于龙颜大悦了。
与李光地一起大笑起来,嘲笑那个没文化的。
笑罢,他对董皇后道:“皇后,知道这混帐为何这般顽劣了吧?五岁稚童都该完成的蒙学,他都成亲了,还没完成!”
董皇后唏嘘不已道:“贾环……果真非常人也。”
贾环差点没跳起来,合着你们这一对公母今天来是嘲笑小爷我来的?
不过董皇后到底善良的多,见贾环脸色难看,可能是“羞愧自卑”所致,忙转移话题,对下方一些的贾母道:“太夫人,不知贾妃和皇子如今如何了?”
此言一出,连隆正帝都被吸引了过去。
贾母忙道:“回皇后的话,娘娘正在月子里疗养,身子还好。皇子身子也好,都会笑了!不过第一次笑,却是看着环哥儿笑的。”
董皇后闻言欣喜道:“当真?那真是太好了!想来是贾家那位女神医的功劳,怪道贾环非要接回家。
不过,许也正是因此,皇儿才会亲近他,到底是亲舅舅。”
“谁说不是呢!”
贾母也高兴道。
董皇后又对隆正帝道:“陛下,待拜堂后,不如咱们去看望一下贾妹妹和皇儿?”
隆正帝沉吟了稍许,点点头道:“也好。”
众人皆大喜。
贾元春归宁已经有些日子了,外面各式各样的说法都有,难听的居多。
虽然贾母有贾环的保证,还有苏培盛的几次登门赏赐,暂时能安心。
可时间一久,就越来越没底。
别说是贵妃,就是寻常女儿家,出嫁后,常住娘家算哪门子事?
如今能得帝后牵挂甚至亲至探望,也算是能安心了。
因为可见圣眷不失。
正说着,就见两个身着喜服的新人,在两个同样身着大红衣裳的丫鬟的陪侍搀扶下,出现在堂门。
贾环忙上前,全福太太取来两端红绸,一头接一个新娘,另外一头放在贾环左右手里。
贾环就是用这红绸,引着两个新人上前。
终于到了这一天,终于到了这一刻……
贾环甚至能听到左右两边,两个新娘有些急促的唿吸声。
他能理解她们的心意,因为,他同样激动。
……
苏培盛自觉从全福太太手中接过仪官之职,待贾环与林史二女立于正堂站住后。
他先与隆正帝和皇后福下行礼,再与贾母、郭氏、张氏等人见礼后,便开启了婚事最重要的步骤:
“一拜天地!”
贾环与林史二女转身,对着堂门方向,齐齐一拜。
“二拜高堂!”
三人再转身,面对帝后,齐齐跪拜下去。
纵然贾环心里再别扭,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时代,隆正帝今日给予他的,可说是无上隆恩。
更是对林史二女的认可和加恩。
虽没人敢明面上说两女什么,可私底下,说二女闲话的不知多少。
再加上,两人都丧父失母,家道败亡。
也让许多人在背地里,说两人福分不堪。
但今日之后,再无人会这般说。
因为她们虽都丧父亡母,却以帝后为高堂!
“夫妻对拜!”
苏培盛面带笑容,尖声喊完最后一拜。
林史二女在各自丫鬟的搀扶下,站在一起,与贾环相对,然后三人齐齐拜下。
拜完起身后,却没听到苏培盛继续,说出最后一句“送入洞房”。
贾环看向苏培盛,苏培盛却看向了高堂之上。
贾环抬头看去,正好迎上隆正帝看向他的目光。
此时隆正帝的目光,竟没了之前的冷嘲热讽,难得的眼神和煦,他看着贾环,和声道:“贾环,你是朕看着成长起来的少年勋贵。
这些年,你虽年幼,却心怀忠义,助朕良多。
这些,朕都记在心里,也许过你一世富贵。
今日你大婚,寻常赏赐,无以明朕心,便与皇后亲入汝府,做尔高堂。
你虽双亲皆逝,但日后若有人敢欺你,便可来寻朕。
纵然朕不在了,皇后也会为你做主。”
最后这句话的恩情,就太重了。
也可见隆正帝是真心许诺。
不然,身为天子,最忌讳的便是说他大行之事。
隆正帝却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他不在后的事。
众人纷纷变色,董皇后更是凤颜失色,贾环的面色也变了变,他深看了隆正帝一眼后,跪拜道:“臣谢陛下隆恩!
不过,臣素来老实本分,也没谁能欺负得了臣,就不需找陛下和皇后做主了,陛下还是长命百岁的好。”
“哼!”
隆正帝心中一暖,面上却冷笑一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