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于丹庄子 心得__心约乐园-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理论恰好映照了现代管理学一个家喻户晓的理论,大家知道叫木桶理论,也
                              就是说这样一个桶,比如它用很多块木板箍起来的,每一块板子有的高有的低,
                              管理学的理论是说,这个杯子能够盛多少水,永远不取决于最高的一块板子,而
                              取决于最低的一块板子。人生牧羊也罢,木桶也罢,总有最后一匹羊,总有最短
                              一块板,所以这就是天地大道,为什么没有共通的道理,而要靠每个人感悟呢?
                              因为只有我们自己可以看清你最短的一块板子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是没有
                              效率的呢?是那种损不足以益有余的人生,也就是说有些人的眼睛,永远看着自
                              己最高的一块板,永远看见自己领头的头羊,所以这个人有资本去炫耀,他总可
                              以说,我人生的最高分在哪里,你看我的头羊多么威风,但是后面的羊群已经在
                              山坡上不知道丢了多少,他还在看着头羊沾沾自喜,当他在说我最高的一块板高
                              过常人多少分的时候,他不知道最低的一块板降低为零,他的桶中已经一滴水都
                              不存了。所以只要问一问,我人生最后的那头羊是什么,我最短的那块板在哪里。
                              人生只有这种大智慧,为自己雪中送炭,而不要总在锦上添花。锦上添花是给别
                              人看的,而雪中送炭是为自己的(于丹心语)。 
                              从这样的道理再引伸看这个世界,他说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
                              用礼乐。这个世界上,如果每一个人他的道德都在心中,用得着外在礼仪规范吗?
                              每一个人的性情如果不离散,不违背人的本真,用得着外在的礼乐吗?就好象我
                              们现在看一看,媒体上经常宣传的弘扬的很多道德,我们现在有的时候这种正面
                              的褒奖,其实已经低于道德的底线,比如说很多地方说选孝子,说谁谁谁父母在
                              病榻旁边,可以一守守十年二十年,怎么样孝顺父母,这实际上用得着媒体表扬
                              吗?这已经是一个做人的底线了,也就是说庄子认为,在世间最朴素的,就是人
                              心中的本真,而不应该由外在一种嘈杂的声音,刻意去提倡,刻意去弘扬,一旦
                              到了那个份上,就说明我们已经跌破了底线了。 
                              '画外音'庄子认为,所有的道理法规,无非就是人心中最自然的本真,是用
                              着任何外在的形式去刻意而为的,但孔子却认为,礼仪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
                              都是非常重要的。庄子与孔子,到底孰是孰非?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儒家与道家
                              的不同?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道家与儒家真正的不同,儒家是提倡礼仪的,让每一
                              个人凭外在的行为规范,以礼仪去应对他人周旋社会,以外在的规矩准则缔造世
                              界的和谐;而道家提倡每一个人遵循内心的道德,听从自在的声音,而不必有外
                              在任何的刻意,可以说儒道相生相济,孕育中国人格,但儒家教给我们在世间的
                              进入,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在土地上扎根,道家教我们在世间的出世,也就是说
                              人格的超越,让我们在天空上有飞翔的翅膀(儒家教给我们自我的实现,道家教
                              给我们人格的超越——于丹心语)。 
                              那么儒家教给我们的是在土地上践行的能力,所以人跟人之间要有礼仪,而
                              道家告诉我们的,是天空上飞翔的理想,所以每一个人要遵守内心的道德。所以
                              其实这两者,以我们今人的眼光来看,并不偏废,尽管儒道之间有些冲突,有些
                              观点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是当应用于每一个人的时候,当我们追问自己内心的长
                              与短的时候,无非它形成了一种互补。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真正重要的莫过
                              于认知自己,以自己的生命合乎大道,这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很多的弯路,很多时
                              候,我们不是输在自己奔跑的速度上,而是输在自己的智商上。 
                              有这么一个寓言,说是羚羊,我们都知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羚羊是世间奔
                              跑最机敏、最灵巧的动物之一。它欺负乌龟,跟乌龟非要赛跑,你想想,这个道
                              理不是摆在那儿的,羚羊也不厚道,你去胜一场肯定要赢的比赛,去挑战,说我
                              跟你赛跑,乌龟居然就答应了。头一天答应第二天早晨咱们开始,在同一起跑线
                              上赛跑,于是羚羊跟乌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羚羊箭似地就窜出去了,看都没
                              看乌龟就窜出去了。它急匆匆地奔跑到了一段,停下来,很得意地叫了一声,“小
                              乌龟,你在哪儿呢?”突然它就听见离它不远的草丛里面,慢吞吞的乌龟说:“我
                              在这儿呢,接着跑吧”,羚羊吓了一大跳,怎么在它之前呢,这羚羊开始撒腿又
                              跑。又跑了一段,他说“小乌龟,你跟上我了吗?”突然它又听见比它远几步的
                              草丛里面小乌龟慢悠悠地说,“我已经超过你了,你赶紧跑吧”。这个羚羊就开
                              始很惶惑了,又跑一段,再问乌龟应声而答,还比它要早几步,羚羊最后在极度
                              沮丧之中,跑到了终点,发现乌龟还在它之前。真是如此吗?羚羊承认自己败了,
                              自己的速度毫无用处,但是它不知道真正的秘密,是头一天晚上,说好这个约定
                              之后,乌龟就把它的整个家族都调动起来了,然后在它要经过的奔跑的路上,隔
                              不远就有一个乌龟,也就是说十几只乌龟早早有一个就在终点,在领先几步的地
                              方等着,羚羊跑到哪儿一问,就有一只乌龟应声而答,说我超过你了,而最后羚
                              羊就败给了这样一个假象,它真心地承认自己失败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它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智力比速度更重要,判断力比技巧更高明(于丹心
                              语)。 
                              庄子的看法认为,这个世界返璞归真,也就是说,把很多外在提倡的道德先
                              都少一点,不要过分地相信很多炫耀的技巧,让我们回到最朴素最本初的这种世
                              界。他甚至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激起的一种说法,大家都知道,叫做窃钩者诛,窃
                              国者为诸侯,而诸侯之门仁义存焉,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由于我们的机巧之心
                              太盛,人人都在角逐,这种小的竞技、角逐到了真正成为一个大竞争的时候,就
                              可能出现窃国者。那么他举到一个人,就是田成子,这个人是齐国的大夫陈恒,
                              在鲁哀公十四年的时候,他杀了齐简公夺取了齐国,但是他在齐国称雄一直传十
                              二世。所以庄子举这个道理,说田成子这个人,他能够杀了这个国君,篡取了一
                              个国家,所以虽然他身为盗贼,但是他可以处圣贤之名,这个世界难道我们能够
                              相信这一切吗? 
                              '画外音'现代社会竞争激起,甚至有人不择手段,获取利益和名誉。于丹教
                              授认为,庄子对于我们现代人的意义就在于多一些内心朴素自然的淡泊,少一些
                              投机取巧的刻意行为,否则我们则有可能在这个大千世界里,迷失了自己,但我
                              们怎样才能让自己有限的生命真正进入自然的大道之中呢? 
                              我们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有限的一个流光,真正进入不废大道的自然呢?庄子
                              说,虚无恬淡,乃合天德。一个人自己的行为,做到虚无恬淡了,让心静下来,
                              不慌乱,这就合乎天德。在很多时候,生命是会陷入绝境的,陷入绝境之后,只
                              有依靠我们明确的判断和心底的冷静,才能使我们真正走出去,在这个时候,究
                              竟是谁引领了我们的心。 
                              我曾经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说有一批考古的地质学系的学生,跟随他们的
                              教授去探一个千年古洞,在这个古洞中,传说有水晶石的生成,所以他们一直想
                              要进去看一看,但是也说这个古洞非常幽深,很多人进去出不来,所以大家把这
                              个地方视为绝境。所以这些学生就带了很多很多的装备,照明的灯、火把,很多
                              很多的包括指南针,全都带好了,那么他们在教授的引领下,就进入了这个洞。
                              这个洞果然峰回路转,一重洞便是一重洞天,所以他们就一层层地翻越,一层一
                              层地跨越,最后终于走到了洞的最深处,看到了他们梦寐中的水晶石。当他们看
                              到所有这些水晶石的时候,惊为奇观,大家觉得真是不枉此行,然后他们就取样
                              啊,看啊,全都惊叹之后,忽然发现,这么多的洞口几乎一样,几乎每一个洞口
                              都能通着一条出去的路,怎么走出去,这些学生突然之间就慌乱了,才发现抵达
                              这里是需要代价的,已经不辩来时路。这个时候他们的教授就淡淡地说了一声,
                              说这里头还是有前人留下来的标志的,你看,有一个路口上有石灰石划着印记,
                              我们顺着这里走出去。然后大家就往外走,教授拿着一盏灯,每走一段他就惊呼
                              说,这里还有前人的印记,他总是第一个发现印记的人,然后大家就跟着他顺着
                              一个一个石灰石的印记,终于走出来了。终于又看见阳光的时候,学生们一下子
                              就瘫在地上,有人就大哭起来,说绝境逢生,如果没有前人的引导,我们就根本
                              走不出来了。这个时候,教授默默地从他兜儿里面,掏出来只剩一小点的一块石
                              灰石,其实进来的所有的标志,是这个教授一路划过来,本来没有前人的引导,
                              本来他们探的就是一处绝境,本来他们就有走不出的危险,但是是靠了自己的用
                              心,顺着自己的心路,把他们又带出了这道绝境。 
                              其实这就好像人一生的历练,当我们为了一个辉煌的目标,或者为了诱惑的物质
                              利益,我们都有可能忘记风险,在一路上不做标识,就一头扎进去,到最后我们
                              会发现没有退路了。回顾所来境,苍苍横翠微,当我们不辩来时路的时候,还有
                              能力让我们回到本初重见阳光吗?在这个时候,我们才想到来的时候,为什么凭
                              着一种激情,凭着一个目标的吸引,而忘记给自己的退路做一点记号呢?其实这
                              就是我们在大千世界中真正的迷失。 
                              有一个寓言,说一个年轻人,跟睿智的老者打赌,他手里抓了一只小小的小
                              雏鸟,握在手中,他说,智者,既然你能够洞悉一切,你现在告诉我,我手中的
                              这个弱小的鸟它是死还是活?这个年轻人他认为他胜券在握,他想老人如果说鸟
                              是活的,他食指轻轻一动,就能把小鸟掐死,如果老人说小鸟已经死了,他手心
                              一张小鸟就会放飞,老人一定会输了。 
                              '画外音'这个自以为聪明的年轻人,是否能把睿智的老人难倒,而这位老人
                              又做出了什么样的回答?老人的答案会给我们的人生一个怎样的启示呢? 
                              (重复,略)这个时候老人淡淡地对他说了一句话,叫做“生命在你手中”!
                              每一个人的生命无异于这样一只小鸟,每一个人面对这只小鸟,可生可死,可以
                              有我们的天地之心,所以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假托于寓言和智者。 
                              在《天道篇》里面,他说过去尧在跟舜问答的时候,分别两个人代表了不同
                              的态度。舜先来问尧:说请问你是怎么样去治天下的?你用什么样的心面对世
                              界?尧就回答了:他说我不敖无告,无依无靠的人,我从来不轻视他们;不废贫
                              民,我对穷苦伶仃的人,我从来不抛弃他们,我对小孩子抱有悲悯之心,我对妇
                              女、弱势群体,我都怀着一种怜悯,那么我对于所有的这些人,以这样的心去面
                              对,这就是我的用心了。尧的观点其实代表了儒家,就是对整个世界的宽和、悲
                              悯,尤其是同情弱势群体。舜给了他一个评价说,“美则美矣,而未大也”,说
                              你的这番心意,对这个世界来讲是善良的,是美好的,但是境界不够阔达,那么
                              尧就问他,然则何如?你所说的大又是什么样呢?那么舜就说了,他说天德而出
                              宁,日月照而四时行,他说天就生成在那儿,大地是平静的,太阳、月亮轮番照
                              耀着世间,四时周行不惰,整个这个世界就是在这样一直运转着。若昼夜而有经,
                              云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