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型关战斗,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胜利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使许多人由此相信共产党不但坚决抗日,并且是有能力战胜敌人的。
平型关战斗后,徐海东率领第三四四旅日夜转战。他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规定的战略方针: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他们先是奉命破坏敌人交通线,接着又在沙河一线伏击由代县出来增援繁峙的敌人,然后又奉命破坏敌人从张家口到代县的交通线。部队冒着严寒,踏着冰雪作战,从平型关打到雁北、繁峙、代县,又从崞县打到盂县。半年多,边打边走,跨地几千里。
1938年正月的一个寒夜。几里面繁星在天幕中闪动。
徐海东正接受一位前线记者的采访。
“传说中,你这位使敌人胆颤的名将,那么勇敢!我想你肯定有些粗鲁,没想到你倒像个温文儒雅的书生!”
徐海东浑圆的脸庞露出了笑容,他说:“我只读过三年半书,我是个粗人,不是什么书生!”他笑起来,左眼下的枪伤,像生在上颊的一个酒靥。
记者好奇地问:“你们的武器装备从哪儿来?”
徐海东爽朗地说:“我们的兵工厂在东京!”
“你们的给养呢?”记者又问。
“我们的粮店也在东京!”徐海东仍很干脆。
“你真是个奇异的人!”记者说,“你能介绍一下日本军烧杀淫掠的情况吗?”
徐海东的眼睛立刻闪亮了一下。据他回忆说:
我目击日本强盗对民众的残酷野蛮,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我们收复繁峙之后,到从前的伤兵医院里去检查剩余的药品,走到医院门口外,就已臭不可挡,进去一看,原来四百余名我军伤兵,完全被日敌屠杀干净,横七竖八的到处躺着。在东门外的河湾,也被日敌屠杀的二三百民众和伤兵。在大营,老百姓被打死刺死烧死的,总有一千多人。我们进城的时候,瞧见东边墙上吊着一具死尸,到处血淋淋地飘着臭气。大营的房屋被烧掉十分之八,在余烬里还发现许多大大小小的尸体,景象惨不忍睹。……
……东回舍,那地方的妇女,从十七岁起到七十岁止都被奸淫,年轻的有的投井自杀,有的竟至被奸死,有的躺着几天不能起床。日军在南峪北峪、娘子关一带,强迫四十岁以下的妇女,搽粉穿新衣服,陪他们取乐。夜晚,男子们就被强迫出去放哨站岗,自已的房子就由日军来睡,妇女们就被迫陪宿。不从的,除掉硬行强迫之外,还添上种种特别的污辱。在娘子关的沙河滩,日军牵了老百姓二头牛,给了三斤米做牛价,说是公买公卖。老百姓不高兴,他们就说,有米给你还是好的呢!牵了老百姓的毛驴只给二毛钱,也说是公买公卖。这一类的事情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引自1938年5月17日《新华日报》。)
徐海东由于半年多的昼夜苦战,积劳成疾,又犯病吐血,这已是他第三次吐血了。党中央电令徐海东返延安治病。
毛泽东到病房来看徐海东时,徐海东惭愧地说:“主席,我没有完成任务!”
“怎么才叫完成任务?你的任务完成得很好嘛!”毛泽东笑着说。
“彻底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那还早呢!”毛泽东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我们和蒋介石打了十年内战,和日本、我们也准备打它十年八年的哟!我现在交给你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徐海东有些发愣,心想我重病在身,怎么能“必须完成任务”呢?但他想,肯定任务紧急,于是,硬撑着说:“主席,你说吧!我徐海东即使死了,也要完成主席交给的任务!”
“那就是养好病!”
毛主席、徐海东、周东屏和医生都大笑起来。
徐海东在病中度过了一春又一夏。然而,结核病菌仍十分活跃地固着在他的肺部。抗日战争在极其艰难进行着,徐海东恨不得自己插上翅膀,飞到前线,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他抱病总结半年多在晋察冀抗敌作战的经验教训,以便以后的抗战少走弯路,少些损失,早日胜利。
他写了《晋察冀抗战》一文,其中写道:
根据半年余的作战经验,我觉得日本兵有以下的弱点:
(一)陆军的攻击精神不强,专靠大炮和飞机配合,没有这种配合,攻击力就很差。
(二)战术和中国不同,被袭击之后,常常退守山洞,不占高地,因此常遭我手榴弹的爆击。
(三)习惯于机械化的战斗,离开大炮和坦克车和飞机之后,就失去作战的信心。
(四)只能作平原战争,在山地就呆板。
但日军也有他们的长处:
(一)班以下都很机动,进攻时采取小散兵群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很少具有一班以上的兵力集中进攻。
(二)打败之后,能各自为战,即使剩下最后的几个人,也不容易缴枪,这是因日本帝国主义民族武断宣传和我军过去对日军士兵争取工作不够而造成的,他们以为给中国军队抓住了一定残酷处死,老百姓复仇。最近经我们的宣传和战斗的日语喊话,这现象已有好转的形势。
(三)目标隐蔽,日军善能利用地形,又因为制服的颜色是黄的,和北方的土色很相象,不易被人发现。
(四)通信设备建全,连络灵活。这是日方最大的特长,大队长的指挥用信号,烟幕弹连抛掷都用旗语,进退灵活协同一致很迅速。
无论敌人有些什么特殊优点,我们对于华北抗战的胜利是有把握的。在中国民族空前未有的伟大团结之下,利用华北特殊的地形,发挥我们一切游击战和运动战的特长,配合着坚决抗战的友军,再获得广大的群众的积极热烈拥护,我们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支持整个华北的抗战,配合全国抗战的力量打击日寇。最后,我们相信中华民族将发挥无比的潜力,在中国的历史上创造一个最光荣的事迹——驱逐日本强盗而获得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引自1938年5月17日《新华时报》。)
学马列赴华中 担架游击战
1938年10月初。延安。
宝塔山上的宝塔,还有那稀疏的房舍,尘土飞扬的马路,清澈见底的延河,破烂不堪的城墙,连绵起伏的山丘,稀零散落的黄叶……延安——陕甘宁边区贫困的地方,看上去自然风貌是那样的荒凉,可是,政治气氛却是那样的热气腾腾,催人奋进。
一队队抗日健儿,有的在列队操练,有的在引吭高歌,那激动人心的《延安颂》、《大刀进行曲》在延河两岸回荡。那满山遍岭收割庄稼和砍柴拾草的人群叮叮(口当)(口当)的刨土声与劳动号子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幅特殊的具有革命战争年代的秋割收获图。
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投奔革命的一队队青年男女,他们经过千山万水,冒着生命危险,度过无数难关,来到这座庄严和雄伟的古城。人们忙碌着建窑洞,建立“抗大”、“陕公”、“鲁艺”、“马列学院”等。这里处处热火朝天,处处充满生机和希望。党中央和毛泽东团结抗日的号召照亮了全国人民的心,照亮了漫长的抗日征途,巍巍的宝塔成了指导中国人民革命方向的象征,延安成了革命的圣地,成了指导中华民族抗战的中心。
徐海东坐在延安城内的天主教堂内,不是做祈祷,而是作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已步入中年、身经百战的徐海东认真而严肃地作着记录。
毛泽东正在作题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他声音洪亮,慷慨激昂,浓重的湖南口音在教堂里回荡。他说:
同志们!我们有个光明前途;我们必须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必须建设新中国,也一定能够达到这些目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
共产党员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成为实现抗战任务的模范。……成为统一战线中各党相互关系的模范。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谦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519…522页。)
徐海东被毛泽东深入浅出的分析、博引旁征的论说以及抑扬顿挫的语调所吸引,全神贯注地在听毛泽东的演讲,忘记了作笔记,以致手中的铅笔落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当他回过神来时,才发现手中的铅笔没了。
毛泽东继续讲,他说:
一般地说,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妆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党员。特殊地说,干部应当着重研究这些,中央委员和高级干部尤其应当加紧研究。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持,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会议休息。同志们三三两两,说笑不已。徐海东发现毛泽东和贺龙谈笑风生地在教堂大院内散步。他刚才听到毛泽东讲道“共产党员应该是英勇作战的模范”时,就决心上前线。此时,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到了。他三步并做两步,走到毛泽东和贺龙面前,未等他开口。毛泽东说:“海东,一块走走嘛!”毛泽东接着说:“中国有三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你们看过吗?”
徐海东没有答话,贺龙也没出声。
“谁要没看这三部小说,那就不算个中国人!”毛泽东边说边从兜里掏烟。
贺龙一听,嚷着:“没看过,没看过,反正,我不是外国人!”
贺龙出身贫寒,小时学种田、学裁缝、就是没学多少文化。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中国革命现现低潮,大批共产党员被杀害,全国党员总数一下子从六万多人减少到一万多人,贺龙却在此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南昌起义后,中央要派他到苏联学习,他说:“我中国字还认不全呢!学不了俄文,还是回家乡拉队伍吧!”他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被推举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现任一二○师师长,他哪有时间去看那大部头的古典小说呀!
毛泽东递给贺龙一根纸烟,贺龙说:“这个不顶用,还是用我的山炮吧(未经加工的农家火烟)!”说着掏出了枣木烟斗。
徐海东吸了口烟,问:“海东,你看过吗!”
徐海东从小就爱听大鼓书,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火攻曹营”;梁山伯“一百单八将”,……都是《三国演义》、《水浒》里的故事,就没听说过什么《红楼梦》。
“《三国演义》、《水浒》我知道一些,就是不知道《红楼梦》是个啥哩?”徐海东有些不自然地说。
“那,你算半个中国人!”毛泽东笑着说。
“革命胜利了,我一定把这三部书背下来!不过,现在我想上前线!”徐海东用征求的目光看着毛泽东,希望他有个满意的答复。
他失望了,毛泽东没有答应他上前线。但考虑到徐海东身体有所好转,对他又提出进马列学院学习的要求,就同意了。
子夜。徐海东住处。
徐海东因病受到特殊照顾,住两间窑洞。一个在隔墙中间开的小门把两孔窑沟通,形成了一个套间,外间是客厅兼餐厅,里间是卧室,以前兼病房,现在改为书房。墙壁用石灰水粉刷得白白的,屋内方桌、长凳及各种用具放得井然有序,一尘不染。
卧室里有两张床,土布花格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窗前用碎砖块搭起一块木板,算是书桌,上面除了文件外,又增添了几本线装的马列学院的教材:《中国近代史》、《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和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
徐海东还在聚精会神地往书上写写画画。
“睡觉吧?已十二点啦!”身体有孕的妻子周东屏担心徐海东是这样整夜学习,身体吃不住。
徐海东扭过头来说:“平时打仗没时间看书学习,现在又有书,又有教师,为了将来更好地领兵打仗,我现在要抓紧时间学习呀!毛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他们都是因为文化水平高,才会有高超的战略战术,打仗才不会败!你能帮我搞到〈红楼梦〉吗?”
“那是写才子佳人,小姐丫鬟的事,你还有那份闲心?”周东屏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徐海东说。
“瞎扯,毛主席说那是一部写封建社会没落的名著哩!”徐海东走到床边,望着娇妻说,“你看过?”
“我只是当红军以后才学些字,我的文化水平,比那灯里的油还少。讲革命道理的书还来不及看,哪有工夫看那?”周东屏从小当童养媳,参加红军后,先是在被服厂,后又当了护士,战争年代,没有时间看更多的书。
徐海东笑着说:“我算半个中国人,你呀!连半个都不是……”
徐海东还真把毛泽东的话当了真,以后,一有机会,他就向别人打听,或借这三部书,可是在偏僻的陕北、他的心愿未遂,到了华中,他才如愿以偿了。
1939年8月1日晚。延安抗大门口。
抗日军政大学校址设在凤凰山上,共有一百七十五个新式窑洞,全是抗大师生亲手挖的。他们又修了一条三千多米长的盘山公路,即“抗大公路”,通往山下的集镇。
白天,徐海东出席了延安人民追悼平江惨案死难烈士的集会。毛泽东作了〈必须制裁反动派〉的演讲。经徐海东再三请示要去华中前线,获得了毛泽东的批准。
晚上,徐海东陪妻子周东屏散步在“抗大公路”上,从山下往山上看,顺着山坡地势一层层一排排的窑洞,整整齐齐,犹如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蜿蜒起伏的“抗大公路”好似玉带,缠绕其间;点点星火闪烁在凤凰山间,与夜空繁星交相辉映,好似银河落人间,把古老的延安城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姿、生气盎然。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要准备出发了!”徐海东望着个头不高、长得秀气的妻子周东屏说。
“出发就出发!我也不是没打过仗!”周东屏偎依在丈夫的身边,喃喃地说。
周东屏不但是好护士,工作时间,无微不至地护理每一位伤病员,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同时也是一位温柔的贤妻良母: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家务几乎全包下来了,做饭、洗衣、护理孩子……
“好!像个红军战士!”徐海东鼓励她说,“毛主席已批准我的请求,和刘少奇同志一起去华中新四军啦!”
周东屏这才明白他真的要走了。她望着徐海东微笑的脸说:“我真想在这儿多学些文化知识!”
“前方也有学校,况且红军和新四军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我这‘青山大学’毕业的不也一样革命吗!”徐海东抚慰着妻子说,“真对不起你,我们结婚早,不能使你更快地进步;跟着我,让你受苦了,等抗日胜利了,我一定会给你更多幸福,给你买两身花衣服!……”
两人说笑着,陶醉在北方入秋的夜景之中。
马列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一个理论基地,也是培养党政军高级干部的熔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院长是当时的党中央书记张闻天,副院长是孔祥熙、马寅初的同学,著名经济学家王学文。校舍由东西各三十多个窑洞组成。远处看,好像一条黑白相间的玉带绕在山腰中。教室是由一些用木头柱子搭起的草篷顶大房子,没有课桌,膝盖就是每个人的课桌,两边放几块砖头,上面搭块木板就是凳子。室内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