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徐海东-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欢迎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和庆祝红一军团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的大会上,毛主席讲了话。他深刻地总结了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他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的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在这次庆祝会师大会上,肖华同志和我分别代表两个军团的指战员也讲了话。   
  会师后,毛主席、周副主席和彭德怀同志召集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两个军团的干部开会,研究作战计划。毛主席说:为了粉碎敌人对陕甘的第三次“围剿”,现在要消灭直罗镇方面的敌人。为了进攻直罗镇必须先拿下张村驿。打下张村驿,使苏区联成一片,打开我军向西出击的道路。集中两个军团的力量消灭由西向我进犯的敌人。毛主席还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军队打到哪里,根据地就发展到哪里。现在到了陕北,根据地就建立在陕北。会上决定拿下张村驿的任务由海东同志担负。部署完作战任务,毛主席又找海东同志和我谈话。毛主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们粮食筹备得怎样?怎么运送?”我们都一一作了回答。   
  海东同志指派韩先楚同志率部打下东村、张村驿两个寨子后,毛主席、周副主席亲自指挥两个军团对直罗镇守敌发起进攻,歼敌一○九师全部和一○六师一个团。打下了直罗镇,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边区的第三次“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一九三六年二月,毛主席亲自率领红一军团和十五军团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锋军渡过黄河,开始东征,准备对日作战。当时红一军团由聂荣臻同志等率领从清水关一带渡过黄河;红十五军团由徐海东、程子华同志等率领从舍峪里一带渡过黄河。两军团胜利渡河以后,在兑九峪战斗前,徐海东等同志到黄河东岸毛主席的住地(离敌人只有三十多里)去领受任务。毛主席指示:先集中两个兵团的力量打阎锡山,战斗后两路分兵“各撒一网”,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扩大红军,征集物资为抗日作战准备力量。红十五军团在兑九峪战斗后,经汾阳、文水、交城等地,一直打到太原附近的晋祠,沿途歼灭不少放军,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毛主席交给的任务。但是,我党我军东征抗日的行动,却遭到国民党的破坏。蒋介石调集了十个师的兵力进入山西,拦阻红军北上抗日的去路。为了进一步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开展,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东征部队回师河西。部队返回后,我就调到红军大学学习,又和海东同志分开了。   
  六   
  抗日战争初期,红军改编后,海东同志任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一九三九年他调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任副指挥兼四支队司令员。那时,我在五支队任政委,所以在淮南地区又和海东同志一道工作了。当时四支队在津浦路西,五支队在津浦路东,两个支队互相配合,抗击敌、伪、顽军,打了许多胜仗,巩固和发展了淮南抗日根据地。   
  一九四○年后,海东同志积劳成疾,卧病不起。我要去延安开会,行前到他那里告别。到一九四九年秋,相隔九年以后,我调到旅大工作时又和在大连养病的海东同志重新见面了。海东同志爽朗的性格,乐观的精神,仍然和我们在一起战斗时一样。他以顽强的精神同疾病作斗争,几次生命濒于垂危,但他镇定自若,不为亲友的担心忧虑所打扰,仍保持乐观的情绪。他长期卧床不起,却很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拥护党中央和毛主席,拥护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他虽在病中却始终保持和干部战士的联系,有信必答,来访必谈,不愧为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共产党员。象这样一个久经考验的老同志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于一九七○年三月二十五日含冤死去。我党我军失去了一个忠勇刚毅的战士,我失去了一个久共患难的战友,感到十分悲痛!   
  我和海东同志几十年共事,在长期接触中,感到他是在革命战争中锻炼成长的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军事家。他对党忠心耿耿。对群众、对战士、对同志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是能够和战士同呼吸共命运的优秀指挥员。他从实践中学习和深刻领会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作战勇敢,身先士卒,把自已的生死置之度外,使敌人闻风丧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南征北战,立下了功勋。   
  徐海东同志战斗的一生,是一个无产阶级坚强战士所走过的战斗历程。他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坚强的党性,优良的作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徐海东和毛泽东 李黎明 
  1935年9月,一支红军长征队伍,走过豹子川,翻越永宁山,到达陕北苏区,这,就是徐海东和他率领下的红二十五军。   
  徐海东和刘志丹率领的红军会合后,合编成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为军团长,程子华为政委,刘志丹为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10月19日,党中央进驻吴起镇。   
  徐海东高兴万分。这天下午,一封由毛泽东、彭德怀签名的信,送到十五军团部。一时,人们高兴地呼叫起来:   
  “中央来信了!”   
  “来信了……”   
  徐海东、程子华和军团部的人,传看着这封热情洋溢的信。   
  徐海东和同志们看着这封信,感到亲切、温暖,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不见朱德签名,然而,毛泽东、彭德怀来了,这就说明中央红军到了。   
  “打胜伏迎接中央!”   
  “打胜伏庆祝会师!”   
  这一个个发自内心的口号,在红十五军团中回荡。   
  这天中午,他正领导部队南下清扫民团,准备攻打张村驿。突然,从军团部后方跑来几匹快马。原来是军团政委程子华派人送信来了。信上说:   
  “今日下午,毛主席和中央红军的领导同志将来到军团部,望速回……”   
  徐海东立即命令部队停止攻击张村驿。马夫未等军团长发话,已把徐海东的白马牵了过来。徐海东跃身上马,那白马一声长嘶,四蹄生风,飞奔起来。   
  一年多来,他和红二十五军的同志们转战在河南、陕南和甘肃地区,到入打听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当时,部队没有电台,没法联络。他们只在一张《大公报》上看到过中央红军继续北上的消息。为了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徐海东立下誓言:积极牵制敌人,保证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北上,就是我们3000多人全部牺牲,也是值得的。   
  他们积极作战,一直打到西安城附近。此后,又西进甘肃,北渡渭水,在西安至兰州的公路两侧转战。天天盼,夜夜想,也没能得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消息。如今,他们盼望已久的党中央和毛泽东,终于来到了陕北苏区。   
  徐海东心急火燎,一心想快点赶到驻地迎接党中央和毛泽东。大白马四蹄奔腾,徐海东还在加鞭,把身后的骑兵通讯员抛得越来越远。   
  从前线到军团部驻地,相距135里,中间要翻两座山,他们只用了3个多小时就赶到了,徐海东进村下马。   
  在屋里刚洗了把脸,毛泽东同志就来了。随同前来的还有彭德怀、贾拓夫、李一氓同志,徐海东一个也不认识。程子华以前在中央红军工作过,他们互相认识,正要作介绍,毛泽东同志已紧紧握住徐海东的手,亲切地说:“海东同志,你们辛苦了。”   
  徐海东这才认定,这位身材高大、面容清秀的人,就是毛泽东,他紧紧握住毛泽东的手,连声说:“还是毛主席辛苦!”   
  交谈中,徐海东才知道,朱德总司令、中央红军的一部分和第四方面军至今仍在长征途中。在这初冬的天气,徐海东从毛泽东、彭德怀等人单薄的衣着和他们瘦弱的身体上,可以看出中央的同志和中央红军这一路太辛苦了。   
  早在大别山区,徐海东就听说,井冈山那边有朱德和毛泽东。后来,江西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毛泽东主席的名字更使他敬仰。如今见到毛泽东,他有好多话要说。   
  毛泽东和彭德怀关心着当时的战局,他们取出军用地图,一边看,一边听徐海东汇报当前敌情。   
  徐海东从谈话中得知,毛泽东同志这次来,是关心的是如何粉碎敌人对陕北的第三次“围剿”。他详细地问着敌情、我情,分析着新的动向,最后又问:“你们说这第三次,‘围剿’能粉碎吗?”   
  “能,完全可以粉碎。”徐海东说。   
  初次相见,徐海东这位窑工出身的将领朴实、爽朗的性格,使毛泽东、彭德怀对他一见如故。毛泽东称赞徐海东率领的红军作战好,纪律也好。徐海东向毛泽东说:   
  “我从小读书少,是个粗人。”   
  毛泽东笑着说:“革命不是绣花,粗人会打仗啊!”   
  彭德怀说:“我们都是粗人嘛!”   
  警卫人员端上饭来,大家蹲坐在炕上,边吃边聊。用完饭,谈完事,毛泽东和彭德怀起身要回中央驻地,毛泽东说:“先照你们的部署,把张村驿攻下来,我们再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徐海东说:“党中央来了,一切都好了,我这就回前方去。”   
  “你们有没有电台?”毛泽东问。   
  “没有。”徐海东摇摇头。这些年,他们和党中央失去联络,就是因为缺少一部电台。不要说电台,就是连电话都没有。“我们要有电台,早就和中央联系上了!”   
  毛泽东像是早已想好似地,说:“给你一部电台,好随时联络。”   
  徐海东笑着说:“我不会用啊!”   
  毛泽东听着笑了,摇着手说:“不要你自己动手嘛,给你们报务员,要发报,你和他们说一下,他们会使用。”   
  徐海东嘿嘿地笑了。这个窑匠出身的粗人,打了这些年的仗,连部电话都没有,党中央一来,给配备电台了,他打心眼里笑了。   
  夜色漆黑,徐海东一路上想着和毛泽东的谈话,感到浑身是劲。路,还是他来时走的那条路,此时感到平坦多了,山,还是他来时翻过的山,也感到低矮多了,奔驰的大白马,像一颗流星,穿过树林,飞上山岗,把警卫员、通讯员甩在后头,徐海东想快点回到部队,把见到毛泽东和彭副司令员的事告诉前线的同志们。   
  在张村驿方向的部队,正积极准备攻击。半夜12点,徐海东回来了,他连夜召开干部会,传达毛泽东、彭德怀同志的指示,最后大声宣布:“马上发起攻击,一定要打胜它!”   
  第二天拂晓部队攻占了张村驿。战斗结束,毛泽东派给徐海东的电台人员来到了指挥所,他们架好了天线,支起手摇马达,台长向徐海东请示说:“军团长,要发电报吗?”   
  徐海东看着那一副陈旧而又简单的手摇马达,好像不相信它的作用似的,笑着问了一问:“你那玩艺好用吗?”   
  “好用,好用。”台长说着,让人摇了摇马达,起动后,把耳机递给徐海东,要他试试。“要听!”   
  徐海东坐下来,套上耳机,听到一阵清脆、悦耳的嘀嘀哒哒的声音。从来没有使用过电台的指挥员徐海东像孩子似地笑了!   
  “向中央发电报,向毛主席、彭副司令员报告,张村驿打下来了!”   
  随着一阵嘀嘀哒哒的响声,攻下张村驿的占报发出了。   
  这是徐海东向中央发的第一份电报。   
  党中央、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群众高兴,红军欢庆,国民党反动派却极度惊慌。蒋介石急令5个师的部队,加紧向陕北苏区围攻。东路一个师沿洛川、鄜县大道北上;西路4个师由甘肃的庆阳、合水,沿葫芦河向副鄜县方向进剿。   
  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张闻天、周恩来、彭德怀、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等一军团、三军团、十五军团的许多领导都到了会。看来党中央早已有了设想,会议很快就决定了一个战役部署:在直罗镇一带,打一个大的歼灭战,以求彻底粉碎敌人对陕北的第三次围攻。   
  会议快结束时,毛泽东说:“战场就选定在直罗镇一带,打一个大的歼灭战,具体的战斗部署,看了地形之后,你们决定吧!”说着,他看了看彭德怀。   
  彭德怀司令员说了声:“好!”又对徐海东说,“明早我们在张村驿集合。”   
  会议很干脆,就这么简单、明快。徐海东骑上马,一路往回走,一路想,今天这个会,是他这些年以来,参加的干部会议中最满意的一次。会上认识了许多同志,无意中学习了会议的民主精神和集中的原则。他联想起从前一些会,往往是好半天决定不了一个问题。有时虽决定很快,但事后证明决定错了。他又想到他主持过的一些会议,深深感到党中央的同志、毛泽东同志的能力、水平之高。   
  第二天一早,徐海东带领团以上干部,飞驰30多里,来到了直罗镇西南的一座山下。彭德怀和中央红军的指挥员,已经先一步上山了。徐海东跟着登上山头,大家一边观察,一边议论只是彭德怀副司令员严肃地绷着脸,不多说话。当他们走到一座石块堆砌的小围寨前时,彭德怀停住了,看了一会,走近徐海东跟前,指着小寨说:“敌人可能会占它!”   
  “这倒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固守据点。”徐海东说。   
  有人立即提议:“最好能把它拆了。”   
  徐海东随即将这一任务交给了身边的一位团长。   
  经过现场察看,一个巧妙的战斗部署形成了:把敌人放进直罗镇,然后两面突击,歼灭它!   
  3天之后,敌一○九师师长朱元峰带领一师人,在6架飞机的掩护下,开进了直罗镇。朱元峰一心想追打红军,根本就没有想到,毛泽东已在这里为他布下了天罗地网。   
  晚上,徐海东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后,率红十五军团从南向北,急速前进,此时,中央红军正从北向南开进。   
  拂晓,两路红军乌黑了直罗镇。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同志等都亲临前线。总指挥部就设在镇北的一个山坡上。攻击开始,毛泽东又一道命令:“要的是歼灭战!”   
  徐海东亲自指挥一个团,攻进直罗镇。他估计要在这里打一场恶战,连大衣都扔掉了。不料,战斗进展十分顺利,激战了两个小时,朱元峰一师人大部被歼,剩下的一部分逃跑了,一部分占领了那个被徐海东派人拆毁的寨子。   
  红军一占领直罗镇,枪炮声就渐渐稀疏下来。敌一○九师师长朱元峰,蹲在小寨的残址内,发电呼救,固守待援。   
  红军包围小寨子后,敌我双方展开了枪战。红军想攻不能靠近,白军想逃逃不掉。徐海东在望远镜里看到那石头砌的寨子,想起战前看地形时,彭德怀说的话,只怨派部队来拆的时候,自己没亲自督促检查。瞧,这四周的石头墙拆的不彻底不说,石头又放在附近,敌人又把它垒起来了。他看看离天黑还早,便决定沿着一条沟进攻。为了掩护突击队,他组织了6挺机枪。就在这时,周恩来副主席来到前沿。   
  周恩来拿起望远镜看了一会,说:“敌人不少呢!”   
  徐海东向周副主席报告了准备进攻的路线,说:“我们一定要把小寨子拿下来。”   
  周副主席看到寨子地形险要,为避免较大的伤亡,就对徐海东说:“我看还是先围着它,晚上再进攻吧!”   
  徐海东担心等到晚上敌人的援兵传真圳来,便说:“我看还是早攻下它好,万一敌人一○六师赶上来,那还是个麻烦呢!”   
  周副主席胸有成竹地摇摇头,告诉徐海东,一○六师已经被我们堵住了,我们的阴击部队在黑水寺消灭了它一个多团。   
  徐海东这才略略放下心来,他命令部队只围不攻。自己从俘虏嘴里证实,朱元峰确实躲在小寨子里,徐海东心想,等天黑非捉住他不可。   
  夜幕刚刚降临,徐海东就组织部队,发起了攻击,寨子里的残兵败将,不等红军攻上去,就突围向西逃跑。徐海东看到没有抓到敌师长,急令七十五师师长和政委:“你们快追,一定要把朱元峰给我抓住!”   
  “我们一定把他抓回来!抓不到活的,也抬个死的回来。”师长坚决地说。随后率部队朝敌人猛扑上去。   
  半夜,徐海东接到报告说,他们追到直罗镇以西的山上,把朱元峰击毙了。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上,陕北的直罗镇战役是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等中央领导同志直接指挥的一次著名的战役。这一仗,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