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十国-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敬思答道:“下官大唐吏部尚书程敬思奉唐王之命前来册封沙陀国王李克用。”
  这李嗣源曾在李克用身边做过护卫时,曾听立刻用说起过此人,仔细打量一番程敬思,便言道:“莫非大人就是在五凤楼保奏家父李克用的程侍郎吗?”
  程敬思答曰:“正是本官,不知将军是沙陀部何许人也?”
  李嗣源道:“我乃沙陀国将军膝下大太保李嗣源是也。”
  程敬思虽不曾见过这李嗣源,但久闻李克用在漠北有十二太保,便答道:“即是大太保,请领我等去见你父王。”嗣源应运便领程敬思前往李克用行宫。
  李克用闻言有大唐使者程敬思到来,速命军兵分列仪队,鸣响号角。程敬思在李嗣源的引领之下一眼认出了独眼李克用。克用笑言:“闻贤弟远道而来,克用有失远迎。”
  程敬思道:“数年未见将军甚是想念,今日相见将军威风依旧。今中原尽遭黄巢贼党浩劫,下官不辞万里,带万岁檄诏赦旨,金宝无数献于将军麾下,万望将军发兵垂救,以解天下生灵之急,实乃朝之万幸。” 遂程敬思读诏书,众人皆跪。书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乾坤阁辟,盖张广大之兵;日月升沉,实起照临之德。自我高祖,以至於朕,相传一十七代。
  朕无上祖之能,尽赖文武辅佐。今有曹州冤句县黄巢逆贼,乃王仙芝余党,聚百万之众,侵朕天下。关外一百五十余处,各州郡县,尽属黄巢。今朕不得已,而远迁於西蜀,行宫尚存於成都。巢贼心犹不足,旦夕招军,意在得陇望蜀。朕欲恢复大唐,怎奈内无贤臣,外无勇将。兹特封皇兄为忻、代、石、岚四州诸军兵马都招讨、领石岚、雁门、代州三镇节度使,赐空头宣五百道。天下官军悉听节制,勿负朕心,早宜兴兵。故兹诏示,想宜知悉。中和二年十月诏。”沙陀众将官接旨谢恩。”
  李克用大摆筵宴为程敬思接风洗尘,又有众家太保相陪。席间李克用言道:“一别已是十年有余,当初五凤楼上只怪吾行情鲁莽摔死国舅段文楚,惹恼万岁欲将吾枭首。若不是贤弟及诸位大臣保奏克用,恐今日难与先生相见呐。”
  程敬思道:“将军与令尊离朝之后,百官无不想念将军忠义,将士无不想念将军英武,下官也无不想念与将军昔日故交呀。”
  李克用言道:“贤弟此番来我沙陀国应当在此游玩几日,以叙你我昔日旧情。”
  程敬思道:“圣上临行之时,曾与我宝物甚以赠于将军,请将军笑纳。以早日发兵,以解中原之危呀。”即命人抬上皇帝所此珍宝与众人一观。大箱一开,只见中有蟒袍玉带,凤翅金冠,珠宝金银更是不计其数。程敬思道:“陛下视将军如兄弟,这些宝物皆是圣上赐与将军,万望将军笑纳此宝。”
  李克用道:“克用谢圣上赐宝,不知赠克用此宝欲意何为呀?”
  程敬思道:“实不相瞒,自黄巢起兵造反,官军诸道兵马皆败于其手,二京也被贼兵所占。我主万岁无奈避乱于歧州。凤翔节度使郑畋矫诏讨贼,檄文发至诸道,今敬思前来正是持诏请将军发兵勤王。”
  李克用闻言大笑,言道:“平日为国家之事难得清闲,今日你我尽管饮酒,莫为朝中繁琐缠身。”
  程敬思言:“黄巢虽领贼兵百万之众,但中原尽人皆知沙陀铁骑剽悍勇猛,为朝庭屡建奇功,将军何不重长昔日神威,赖此神兵再入河东。”
  李克用笑道:“此乃虚夸之言,沙陀骑兵固然勇武,但并非有独撑江山之能。”
  程敬思见其无发兵之意言道:“自将军北迁,万岁时时想念将军。常把将军之才比作乐毅、韩信。将军乃当世之英雄,还请将军发兵以平苍生之愿。”
  李克用道:“贤弟莫出哄吾之言。乐毅雄才,奈何燕王信骑劫谗昧之语;韩信壮志,怎晓未央宫杀身之灾。吾只求安乐沙陀,再也无心用做他图。”
  程敬思见仍无发兵之意又言道:“将军已有十年未归大唐,朝中文武无不为将军慨叹不平。此番若是归朝,乃是众臣所赖之擎天一柱,因有将军起兵,方才换得诸侯勤王。”
  李克用道:“挖苦之言。五凤楼摔死国舅段文楚,蔚州城哗变斩首柳彦璋,万岁诏命诸侯兵马讨伐克用之时,何曾见有人保本吾全家性命,令吾心寒呐。” 
  程敬思见还无发兵之意再道:“今巢贼做乱,幽云诸郡百姓皆受其苦。无不想念将军镇守北庭之时,内施仁义,外震鲜狄之恩德,若将军南归,既是大唐祥福,也是民之万幸呐。”
  李克用冷笑言道:“吹捧之言。吾在云州之时,拥兵哗变,屡起祸端,上则龙颜降怒;下则愧对万民,徭役未止,征粮不休,又有何面目再见幽云父老。”
  程敬思见李克用终无发兵之心,抱拳急言:“将军!学生此番前来,实是社稷有累卵之急,万民有倒悬之危。既为君之使,当尽臣节,将军按兵不动,学生决不归朝。”
  李克用大笑道:“如此甚好,贤弟莫回唐土,就与吾在这沙陀国共享太平安乐,岂不是人生一大幸事。”众人也皆随李克用之言。程敬思感叹一声,起身走至李克用近前,言道:“圣上已赦将军昔日之过,将军亦受吾主册封赏赐,当与敬思南归共赴国患。而将军百般推托,乃使敬思难回君命,有负君恩!”只见程敬思拔剑而出,其余众太保皆惊亦欲抽刀,惟李克用镇定不惊。程敬思对李克用言道:“敬思无能,难克黄巢。三步之内当杀汝以谢天下,吾当自戕再谢将军!”。众家太保皆欲杀向程敬思,只见李克用仰面大笑,众人疑惑,李克用翘指言道:“程敬思真乃忠臣也!”这一语使程敬思也未曾始料。李克用起身言曰:“先生肝胆忠义,不辱君威。克用乃敬佩不已,请受克用一拜。”言罢躬身行礼。
  程敬思扔掉宝剑忙扶李克用道:“学生安感受此大礼,折煞臣也。”
  李克用携程敬思之手对众人言道:“克用有负天子恩宠,身落番邦无以报效,圣上今赦我之罪,封赏至极,岂能在此坐视社稷之危。吾当明日排兵,与程尚书南下勤王!”
  正是:五凤楼台起祸殃,连累全家走他乡。
  昔日哗变龙颜怒,今朝赦罪与勤王。
  欲知李克用南下京师有何遭遇,且看下回分解。
  


第一章:义军乱唐 第十五回:李克用夜扫苏武祠  周德威试箭珠帘寨


  
    第一章:义军乱唐
  

  第十五回:李克用夜扫苏武祠  周德威试箭珠帘寨    
  李克用命左贤王慕容垂镇守阴山大营,自与程敬思于阴风山教军场大点三军,只见的旌旗八面招展,号角连鸣震天。沙陀部马步军三万之众列队成阵,粮草辎重载于千余辆大车之上。众将官顶盔挂甲居于队前,但见:
  第一阵:此将头戴三叉天王盔,身披天王甲,跨下宝马名曰万里烟云罩,手中钢骨亮银枪,乃是大军前部先锋官大太保李嗣源; 第二阵:此将头戴金冠夜明盔,身披玉风绵竹铠,跨下一匹抱月乌龙驹,手中三股托天叉,乃是二太保李嗣昭; 第三阵:此将头戴狼牙盔,身披狻猊铠;跨下宝马名曰金眼玉花虬,手中一对十三节竹节钢鞭,乃是三太保李存璋; 第四阵:此将头戴敖龙银盔 ,身披七翎甲;跨下五花追风马,手中一柄渗金蒺藜棒 乃是四太保李存信; 第五阵:此将头戴四棱镔铁盔,身披锁子乌铁甲;跨下一匹豹花马,枪挂马鞍桥,身背一对八卦子午鸳鸯钺,乃是五太保李存审; 第六阵:此将头戴亮银盔,身披亮银甲;跨下雪花银鬃马,手持一对竹节双枪,乃是六太保李存颢; 第七阵:此将头戴乌金盔,身披乌金甲;跨下登云宝马,手中一柄方天画戟,乃是七太保李存进; 第八阵:此将头戴亮银狮子盔,身披九吞八乍锁子连环甲 跨下宝马名曰独角貔貅兽,手持一对凹面八楞金锏,乃是八太保李存质; 第九阵:此将头戴鎏金凤翅狮子盔,身披大叶鱼鳞甲;跨下绝尘驹,手中虎头墨麟刀,乃是九太保李存实; 第十阵此将头戴珍珠闹龙冠,身披雁翎宝铠;跨下马曰菊花青,手中一对八楞紫金锤,乃是十太保李存贞; 第十一阵:此将头戴虎头盔,身披虎头亮银甲;跨下靠山雪花骢,手中一柄燕翅鎏金镋,乃是十一太保李嗣恩; 第十二阵:此将头戴七星花额子盔,身披九麟龙甲;跨下赛风追日千里驹,手持一对护手电光钩,乃是十二太保李嗣本。李克宁、李克修、李克恭、康君立、薛克勤、史敬思、臬捩基、安休休、薛阿檀、阿登啜、郭绍古、傅文达等将领也各自披挂列于阵中,个个威武,精神锐气。正是:
  众家太保鸦兵排,挂帅中军挽国哀。
  沙陀铁骑京师路,大唐乾坤扭转来。
  李克用头戴九头狮子闹银盔,身披锁子连环银叶甲,外罩九蟒盘云青战袍与程敬思在教军台之上观望片刻,克用命吏官打号炮十声。只见十响之后,空中泛起十朵白烟,渐渐消散而去。传领卒挥持大红令字旗飞马掠过各阵之前,先锋官李嗣源下令发兵,只见三千鸦兵随先锋官李嗣源先出教军场,其余各镇也依次排开。李克用翻身跨上踏雪胭脂马,手提单耳亮银虎威戟与程敬思催马列于大队之前,三万沙陀兵马南下讨贼。
  旌旗蔽日,剑露寒光,阵似长蛇,蜿蜒大漠。李克用对程敬思言道:“贤弟此行只得匆忙般兵,而未曾赏那漠北风光,实是遗憾呐。”
  程敬思言道:“自古塞北兵戈,多少征夫血洒疆场,令人感慨良多,随下官来漠北押宝队中有一士卒能吹得《胡笳十八拍》,路途尚远可与将军消遣。”
  李克用言道:“既然如此,何不让此人为我等吹上一曲。”程敬思唤来那嫩吹胡笳之人,命其为李克用路上吹奏。看官,这《胡笳十八拍》乃东汉蔡文姬所作,表达了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和满腔的怨气。而程敬思正是观李克用心不在焉,懒得发兵,对唐朝怨气深重,故意借蔡文姬归汉之典故开导李克用。李克用听了半天,此曲却是委婉悲伤,撕肝裂肠,便问道程敬思:“贤弟此曲因何如此悲怆苍凉?”
  程敬思道:“将军可知东汉蔡琰否?
  李克用答道:“吾自幼随父军中长大,不曾闻东汉之事。”
  程敬思言道:“蔡琰,字文姬,东汉议郎蔡邕之女。汉末大乱,文姬在流离之中被匈奴所掳,嫁与左贤王为妻一十二载。虽身落番邦但心归中原。后曹操遣使邪路用重金赎回,她苦痛于故土之乱写下长诗《胡笳十八拍》,如此怀柔天下的女丈夫,乃归朝浪子所不及也。”这一番话说得李克用是一脸的惭愧,克用言道:“闻先生教诲,克用实不如也。”正是:
  身落番邦十八秋,胡笳难咽思乡呕。
  巾帼不饮塞北沙,归国始令男儿羞。
  行至天晚,见前面有一祠堂。克用言道:“天色已晚,令大队在此宿营,明日再行。”李克用与程敬思前往此祠堂中避风,克用正欲在祠堂之中卧毯休息,只见程敬思跪于祠堂坐像之前三叩九拜。克用问道:“贤弟,此祠无佛无道,无鬼无仙,拜此坐像何干?”
  程敬思言道:“将军不知,此乃苏武祠,为臣者不可不拜。”
  李克用不解问道:“贤弟,苏武何许人也,吾在漠北未曾闻听,却要行如此大礼?”
  程敬思道:“苏武亦是汉人,汉元帝遣苏武为使深入大漠,被单于扣留,令降而不屈,怒逐苏武北海牧羊,曰:‘羝羊生子,即放汝还’,武持汉节牧羊,渴雪食氈,旌旄尽落,饥困一十九年,方得归汉,后夷人为之立祠。为臣尽节,君恩铭心,岂可不拜。”
  李克用闻言:“先生之言,令克用如胜读经书万卷,吾当参拜苏武之尊,并要夜扫苏武祠,以教令众将。”遂起身对值夜令卒道:“传吾将令,命众家太保及各阵主将,速到祠中扫祠祭贤。”令卒得命,少顷,十二太保与众将官来苏武祠前,李克用率众人跪拜苏武像前言道:“克用昔日为臣自持功高,屡生祸端,待罪漠北已近十年,今率沙陀部兵马三万,举旗南下,京师勤王,以求将功补过,报效君恩。祈愿苏公昭显臣忠,佑克用收复二都,济天下苍生之苦。夜率文武将官、众家儿郎净扫祠堂以祭圣公。”众人三叩九拜之后,李克用、程敬思与李克宁、李克修等持祠中几把旧扫帚清扫,其余将官与众太保皆扯取布匹擦拭祠堂。程敬思用蔡琰之曲使李克用知其为人有愧;夜说苏武祠使其自知为臣有失,令其彻悟其过;一番教诲才让这独眼之龙诚心发兵救驾。
  正是:他乡牧羊北海边,大漠秋风遥望天。
  食氈饮雪忍其辱,持旌尽节十九年。
  次日天明,李克用率众人在祠堂前进香三柱,再拜苏武祠而率队离去。大军前行百之遥,先锋官李嗣源行至一山坡,忽闻山坡後金锣齐鸣,喊杀顿起,大旗高挑几十面之多,散开一支兵來,列阵足油千余人,当先一员大将,拦住去路。见此将跨下一匹卷毛狮子乌,手持金背大砍刀,身披大叶虎皮甲,头戴虎皮盔,仰面而立。有一小喽啰叫道:“此山我家开,此树我主栽,若要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倘若敢说不,死了没人埋!”大太保李嗣源先是一惊,听此喽啰这一番叫喊,方知是遇到了劫路的山贼,顿时忍不住哈哈大笑。言道:“你尔等山寇好不长眼,吾乃沙陀部先锋官李嗣源奉旨进京,还不快快滚远,饶尔等不死。”
  只见那马上之将言道:“某乃居延川珠帘寨二大王太叔忌,管汝奉旨不奉旨,某家来不听旨,倘若敢抗某的旨,莫怪刀下人不识!”
  李嗣源言道:“当让汝知道你先锋官大人的厉害。”言罢催马而进,那贼将举刀相迎。二人战做一团,大战十几个回合,李嗣源一枪挑歪贼将虎皮盔,险要性命。贼将驳马便撤并言:“尔等且住,我请大寨主前来战汝!”只见这一贼将逃回阵中。李嗣源闻听还有一个大寨主要来,便立马等待。片刻之余,只见贼兵阵内驰来一将。见此将虽面黑而俊朗,眉清目秀,又颇生得状貌魁伟,笑不改容,凛然有肃杀之气,有三十岁开外。头戴一顶三叉紫金国公盔,身披九宫八卦穿山甲,腰系一条镶嵌七宝麒麟带,外罩牡丹双凤红战袍,跨下宝马名曰赤兔火龙驹,手中兵器似枪似槊又似矛,这件兵器名曰三皇透甲锥。此人气概比前一贼将大有不同。李嗣源见其近前不容分说提枪直取贼将,那红袍之将挺锥相斗,两人大战四十回合不分胜负。正是:二虎相斗勇武威,太保酣战黑脸贼。
  神出钢骨亮银枪,仙降三皇透甲锥。
  大太保李嗣源与这贼将打得难解难分,此时二太保李嗣昭以率兵赶到,见贼将勇武难胜催马杀去,大喊;“兄长且退,嗣昭来也!”李嗣源正欲招架不住,见嗣昭来助,虚晃一枪,退下阵去。李嗣昭手持三股托天叉真红袍刺贼将,又是一阵好杀。
  李克勇与程敬思只见大队停滞不前,便命探马去察,片刻探马来报,先锋官李嗣源与居延川珠帘寨山贼战于山坡,贼寇有一大将与大太保战至四十回合不分胜负,二太保李嗣昭已上前助阵。李克用道:“未曾想这居延川还有此等将才。”
  程敬思问道:“久闻将军爱才至极,莫非今日欲收此贼将?”
  李克用笑道:“知我者敬思也,贤弟随我一同前往珠帘寨降服此贼。”二人遂带几十骑兵催马前往珠帘寨下。李克用与程敬思来至山坡,只见二太保李嗣昭又败亦阵,赶到的三太保李存璋挥舞一对十三节竹节钢鞭冲入阵中,又战二十回合亦不能挫败此将。李克用即命鸣金收兵,李存璋驳马回阵。李克用问道:“山中战将,可留姓名?”
  那贼将言道:“我乃珠帘寨大寨主朔州周德威,字镇远。阵中独眼之将何人?”
  李克用答道:“吾乃沙陀国国王、北方三镇节度使李克用是也。人言居延川下有紅袍黑面书生,兼盖世文武之才,今又连胜我三阵太保,果然名不虚传。”
  周德威道:“将军所言不差,汝又待怎样?”
  李克用言道:“汝乃世之英雄,智勇双全,当改邪归正效忠朝廷。随吾南下京师,收复二京,以建盖世之勋,胜过在此绿林之中占山为王,落草为寇,岂不枉废壮士之志载!”
  周德威道:“吾曾闻将军战庞勋有功,被皇帝佬儿赐与传世兵器养由基弓。在鞑靼狩猎之时,仗此弓百步穿杨,技惊四座。今日德威欲与主公一比高下如何?”
  李克用问道:“若比弓射,吾胜怎样,败又如何?”
  周德威道:“汝若能胜我手中血木弓,德威甘愿帅众弟兄归顺主公。若德威胜,除非主公胜过我手中三皇透甲锥方能过这居延川,如何?”
  李克用道:“大丈夫一言九鼎,吾就陪汝试比箭法。”周德威命一喽啰高抛一枚铜钱于半空百步之外,“嗖”的一箭射中铜钱方孔。李克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